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大宋教书先生-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刺客美目一扬,一掌撩在何启肩胛骨上,何启疼得龇牙咧嘴,松开双手,趑趄倒地,叫道:“你再敢过来,我操死你!”
那刺客听得这淫语,美目微扬,弹起地上长枪,右手一推,向何启刺来。赵启肩胛痛得险些昏厥,抬头便见一杆明晃晃的长枪疾速驰来,登时吓得惨然失色。匆忙中,右手摸到一杆长枪,猛地挥到空中,铿锵一声,两支长枪迸出火星,弹飞出去。何启虎口迸裂,吃痛不已。
那刺客见一击未中,玉牙一咬,索性一腿扫向何启。何启不及惊呼,倏地人影一闪,那女刺客倒退数步。何启明目一张,喜道:“司徒叔叔!”
司徒明一看,惊道:“皇……何启,你怎会在此?”
何启急道:“先别管我,去保护皇上!”
司徒明点了点头,走向赵煦,跪拜道:“皇上,微臣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赵煦见司徒明赶到,心中大喜,道:“司徒将军请起,你救驾有功,怎说来迟?倒是那些禁军,一群酒囊饭袋,到这节骨眼还不见来。幸得何启保护,朕无碍。”
司徒明看了何启一眼,心感疑惑,但知现在不是询问之时,是以紧贴赵煦,一并叫何启过来,躲他身后。赵煦见司徒明似是认识何启,心中也甚奇怪。那女刺客情知斗司徒明不过,忙叫了另一黑衣刺客,二人合力攻来。司徒明武功奇高,以一敌二仍不吃力。
突然,殿外杀声四起,无数披甲士兵蜂拥而至,宫内殊死搏斗的士兵见救兵赶来,顿地士气大振,呐喊之声震撼大殿。何启见救兵来到,晕糊想道:“应该没事了吧!”身心忽地放松,软瘫倒地,赵煦大惊,忙扶住他,拖到一旁,心疼不已。
那十几刺客伤亡了数人,见大兵潮水般涌来,知道大势已去。一刺客突地哨声一响,众刺客迅速跳将出来,朝殿门逃窜。殿外黑压压一片,那些刺客竟如入无人之境,跳跳闪闪跑了三十多步。
禁军将领生怕皇上降罪,急命人追赶。司徒明一跃,赶在众兵之前,穷追不舍。夜色昏黑,士兵本不好追捕,有司徒明在前带路,众人也只向前奔跑不休。
殿内,赵煦见何启又吐一口鲜血,两眼通红,急喝太监传来太医。殿内众人得皇上谕旨,纷纷赶将出来,见刺客已被击退,不禁笑颜逐开。赵煦脸色愈发阴沉,兀自抱着昏迷的何启。
众人见何启受了重伤,皆感吃惊,都不敢欢笑。赵佶快步走向赵煦,急道:“皇上,何启他怎么了?”
赵煦扫了一眼众人,沉道:“他为护朕被刺客打成重伤了。”
众人心头咯噔一下,不敢直视赵煦,向太后默然拍了拍赵煦肩头。何启被送往宫内贵宾厢房,直到太医给他灌了汤药,赵煦方才在卫兵护送下离了厢房,前往御书房处理政事。
到得书房,司徒明早在等候。司徒明神情急切,见了赵煦也未行礼,道:“皇上,何启他怎样了?”
赵煦不以为意,坐到龙椅上,叹声道:“朕让太医切过脉了,尚在昏迷中。现已灌了汤药,有侍女守夜,一有症状,便可传来太医。”
司徒明突地跪拜,道:“谢皇上。”
赵煦奇道:“你谢朕做甚?是了,司徒将军似乎跟何启相识?”
司徒明道:“皇上,何启生父乃微臣恩人,倘若他有三长两短,微臣愧对故友。”
赵煦点了点头,叹道:“司徒将军真乃义士也!今夜若非何启救朕,朕早便命丧黄泉。你放心,无论如何,朕绝不许何启有任何闪失!”瞧了眼司徒明,又道:“司徒将军,平身吧!”
司徒明方才起身。赵煦翻开一本奏折,看也不看便撩到一旁,道:“刺客之事有何线索?”
司徒明禀道:“皇上,臣本生擒一人,可惜臣未来得急防范,便如同上回一样,服毒自尽了。臣也查了他衣物武器,毫无线索。”
赵煦脸色颇怒,道:“此事不怪将军,刺客口中含毒,你便是防范亦来之不及。想来刺客已视死忽如归,方有胆量来行刺朕。天下间除了乾顺外,再无他人敢派人闯宫刺杀朕。”
司徒明道:“未曾想到,西夏继梁乙逋和梁太后后,夏王乾顺仍向我大宋用兵。年年征战不休,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还望皇上尽早了结这场战争!”
赵煦愤道:“梁乙逋和梁太后行迹明显,而乾顺却一面使人议和,一面派兵戍边,更派刺客行刺朕,此仗怕是无法尽早结束。”
司徒明默然不语,辞退出了殿外,忆起神宗皇帝,不禁仰天长叹:“先帝呀先帝,你励精图治,要灭西羌,惜壮志未酬,饮恨而殁,为何去之甚早?以此生灵涂炭,却是对是错?”泪洒衣襟,晃晃荡荡出了皇宫。
司徒明走后不久,大批官员鱼贯进宫。赵煦龙颜大怒,狠狠叱责了各司禁军将领。同时,宫中卫兵增了三倍,壁垒森严,后宫诸人方敢睡下。
次日天明,何启悠悠转醒,咳了一声,昏昏欲睡的侍女猛地惊醒,见何启醒来,一个侍女急忙跑了出去。另一侍女扶起何启,道:“公子,你要喝水么?”
何启张开双眼,便见淡蓝纱帐,又见一玲珑剔透少女与自己正面相望,惊道:“你是谁?这是哪里?”
那侍女道:“公子,这是宫中啊!您昨晚受伤了,是皇上送您来此的。”
何启想起昨晚许多士兵惨死,大殿血流成河,不禁心力憔悴,阵阵发寒。思绪落下,先前那侍女引着一年迈太医进了屋里。她拉起床边那侍女,道:“小蝶,快起来,太医来了。”
小蝶被那侍女一拖,离了床沿。太医效望闻问切之法,看了何启,道:“公子,你体性健壮,伤势自行恢复甚快,老夫都有些惊讶了。”
何启笑了一下,道:“太医,我甚时能够起床?”
太医笑道:“若是常人,必要养伤半月,而公子你,却是天生异体,瞧这速度,三五日即可。”
何启大喜。太医走后不久,赵佶来望,他随行带来一些补品让何启吃了。赵启道:“王爷,昨晚刺客抓住了么?”
赵佶摇头道:“那是西夏王派来的,武艺高强,司徒将军本生擒一人,那刺客竟然服毒自尽。”
何启讶道:“西夏王?哪个西夏王?”
赵佶笑道:“还有哪个西夏王,便是那乳臭未干的乾顺了。”
何启曾游逛网上许多关于宋朝的贴吧,对乾顺略知一二,道:“我听说乾顺常遣使议和,又怎会派人行刺皇上?”
赵佶哼了一声,离了床沿,抬头冷道:“那是乾顺奸诈,欲盖弥彰罢了。昨夜已是乾顺二次行刺,皇兄发了雷霆之怒,星夜调兵,命大将征讨西夏!”他略作停顿,回到床沿,笑道:“何启,你昨晚那脑筋急转弯当真有趣,能否再出几题?”
何启哑然失笑,只得出了几题。赵佶兴趣盎然,时而蹙眉冥思,时而眉梢舒展,只乐得哈哈大笑。后来,赵煦也来探望,他胸口憋满闷气,猜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竟烟消云散,浑身舒淌起来。
午后,侍女都在外伺候,何启躺在床上索然无味,那两个侍女已去休息,换了另两个人。正思自己前途光明,忽听房外侍女道:“奴婢拜见公主!”
又听一女道:“嗯,他在里面么?”
侍女道:“在,伤势太重,还不能起来。此时怕是在睡。”
那女子顿了一下,道:“你将这汤给他喝了,但切莫说是我来过了,只说是皇上送来便是。”
侍女道:“是,公主。”
何启在房内听得切实,听那甜美嗓音,知是“小花”公主,不由叫道:“小花公主,你人来便来了,又如何说未曾来过!”
那公主正是晓花。她大吃一惊,粉颊瞬间通红,从侍女手中拿回瓦罐,脚步欲要抬进厢房,却又踯躅不决。那侍女瞧得好笑,道:“公主,您还是进去吧!”
晓花啐了一口,抬步跨过门槛进了房里。但见房中桌上摆的尽是药水,空气中混着淡淡药香。何启笑道:“公主,我有伤在身,不能行礼,望恕罪!”
晓花放下瓦罐,依着圆凳坐了,垂首羞道:“我又没叫你行礼,你自是不用。”
何启笑道:“小花公主百忙抽空探望何启,却如何好意思啊!”
晓花小嘴一撅,嗔道:“你不要叫我晓花公主,晓花是我乳名,听了被人笑话。”
何启暗想此女贵为公主,却毫无半点公主脾气,大觉好玩,笑道:“是是是,那我便在无人之时叫你小花公主,有人时再叫你公主,这样可行么?”
晓花心中一气,扭头道:“随便你了。”
何启暗自笑了一把,道:“小花公主带甚么来了,好香呢,是给我吃的么?”
晓花这才记起自己带来的炖汤,不由骄靥泛红,道:“这,这是我亲手炖的乌鸡汤,里头加了人参,你可要喝了。”
何启道:“要的要的,小花公主亲自为我炖的汤我怎能不喝。”
晓花粉颈又红,蓦地里起身,不敢直视何启,咬唇道:“我……我走了。”
说罢如惊兔一般,急走出了厢房。何启轻轻一笑,心中感动,勉强用力撑起身体,摇摇晃晃移到桌旁。掀了罐盖,香气扑鼻而来,何启心想:“她一个公主,厨艺还蛮不错的。”
轻舀了一汤勺,味道纯正,甘甜鲜美,那乌鸡肉嫩,口感舒服,当属上品。
第二卷 学馆卷
    那刺客也退了几步,胸口隐隐发闷,惊讶地看着何启。何启丹田隐隐燥热,擦了嘴角鲜血,心中惶恐,啊呀叫着挥拳轰去。那刺客纵拳抵挡,想道:“奇怪,他内力精深,却又一副不懂武功的样子,着实怪异。”
那刺客侧身一拳,何启腹部一紧,伸手抓去,那刺客身形灵巧,忽地转到赵启身后。何启来之不及,只得随手往后一捞,突觉软绵绵一团,极具弹性,不知是甚物事。
只听那刺客怒道:“下流!”
那嗓音甜美细润,却是女声。何启啊的一声,却原来是摸到那刺客胸部,掉头惊道:“你是女的!”
那刺客美目一扬,一掌撩在何启肩胛骨上,何启疼得龇牙咧嘴,松开双手,趑趄倒地,叫道:“你再敢过来,我操死你!”
那刺客听得这淫语,美目微扬,弹起地上长枪,右手一推,向何启刺来。赵启肩胛痛得险些昏厥,抬头便见一杆明晃晃的长枪疾速驰来,登时吓得惨然失色。匆忙中,右手摸到一杆长枪,猛地挥到空中,铿锵一声,两支长枪迸出火星,弹飞出去。何启虎口迸裂,吃痛不已。
那刺客见一击未中,玉牙一咬,索性一腿扫向何启。何启不及惊呼,倏地人影一闪,那女刺客倒退数步。何启明目一张,喜道:“司徒叔叔!”
司徒明一看,惊道:“皇……何启,你怎会在此?”
何启急道:“先别管我,去保护皇上!”
司徒明点了点头,走向赵煦,跪拜道:“皇上,微臣救驾来迟,请皇上恕罪!”
赵煦见司徒明赶到,心中大喜,道:“司徒将军请起,你救驾有功,怎说来迟?倒是那些禁军,一群酒囊饭袋,到这节骨眼还不见来。幸得何启保护,朕无碍。”
司徒明看了何启一眼,心感疑惑,但知现在不是询问之时,是以紧贴赵煦,一并叫何启过来,躲他身后。赵煦见司徒明似是认识何启,心中也甚奇怪。那女刺客情知斗司徒明不过,忙叫了另一黑衣刺客,二人合力攻来。司徒明武功奇高,以一敌二仍不吃力。
突然,殿外杀声四起,无数披甲士兵蜂拥而至,宫内殊死搏斗的士兵见救兵赶来,顿地士气大振,呐喊之声震撼大殿。何启见救兵来到,晕糊想道:“应该没事了吧!”身心忽地放松,软瘫倒地,赵煦大惊,忙扶住他,拖到一旁,心疼不已。
那十几刺客伤亡了数人,见大兵潮水般涌来,知道大势已去。一刺客突地哨声一响,众刺客迅速跳将出来,朝殿门逃窜。殿外黑压压一片,那些刺客竟如入无人之境,跳跳闪闪跑了三十多步。
禁军将领生怕皇上降罪,急命人追赶。司徒明一跃,赶在众兵之前,穷追不舍。夜色昏黑,士兵本不好追捕,有司徒明在前带路,众人也只向前奔跑不休。
殿内,赵煦见何启又吐一口鲜血,两眼通红,急喝太监传来太医。殿内众人得皇上谕旨,纷纷赶将出来,见刺客已被击退,不禁笑颜逐开。赵煦脸色愈发阴沉,兀自抱着昏迷的何启。
众人见何启受了重伤,皆感吃惊,都不敢欢笑。赵佶快步走向赵煦,急道:“皇上,何启他怎么了?”
赵煦扫了一眼众人,沉道:“他为护朕被刺客打成重伤了。”
众人心头咯噔一下,不敢直视赵煦,向太后默然拍了拍赵煦肩头。何启被送往宫内贵宾厢房,直到太医给他灌了汤药,赵煦方才在卫兵护送下离了厢房,前往御书房处理政事。
到得书房,司徒明早在等候。司徒明神情急切,见了赵煦也未行礼,道:“皇上,何启他怎样了?”
赵煦不以为意,坐到龙椅上,叹声道:“朕让太医切过脉了,尚在昏迷中。现已灌了汤药,有侍女守夜,一有症状,便可传来太医。”
司徒明突地跪拜,道:“谢皇上。”
赵煦奇道:“你谢朕做甚?是了,司徒将军似乎跟何启相识?”
司徒明道:“皇上,何启生父乃微臣恩人,倘若他有三长两短,微臣愧对故友。”
赵煦点了点头,叹道:“司徒将军真乃义士也!今夜若非何启救朕,朕早便命丧黄泉。你放心,无论如何,朕绝不许何启有任何闪失!”瞧了眼司徒明,又道:“司徒将军,平身吧!”
司徒明方才起身。赵煦翻开一本奏折,看也不看便撩到一旁,道:“刺客之事有何线索?”
司徒明禀道:“皇上,臣本生擒一人,可惜臣未来得急防范,便如同上回一样,服毒自尽了。臣也查了他衣物武器,毫无线索。”
赵煦脸色颇怒,道:“此事不怪将军,刺客口中含毒,你便是防范亦来之不及。想来刺客已视死忽如归,方有胆量来行刺朕。天下间除了乾顺外,再无他人敢派人闯宫刺杀朕。”
司徒明道:“未曾想到,西夏继梁乙逋和梁太后后,夏王乾顺仍向我大宋用兵。年年征战不休,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还望皇上尽早了结这场战争!”
赵煦愤道:“梁乙逋和梁太后行迹明显,而乾顺却一面使人议和,一面派兵戍边,更派刺客行刺朕,此仗怕是无法尽早结束。”
司徒明默然不语,辞退出了殿外,忆起神宗皇帝,不禁仰天长叹:“先帝呀先帝,你励精图治,要灭西羌,惜壮志未酬,饮恨而殁,为何去之甚早?以此生灵涂炭,却是对是错?”泪洒衣襟,晃晃荡荡出了皇宫。
司徒明走后不久,大批官员鱼贯进宫。赵煦龙颜大怒,狠狠叱责了各司禁军将领。同时,宫中卫兵增了三倍,壁垒森严,后宫诸人方敢睡下。
次日天明,何启悠悠转醒,咳了一声,昏昏欲睡的侍女猛地惊醒,见何启醒来,一个侍女急忙跑了出去。另一侍女扶起何启,道:“公子,你要喝水么?”
何启张开双眼,便见淡蓝纱帐,又见一玲珑剔透少女与自己正面相望,惊道:“你是谁?这是哪里?”
那侍女道:“公子,这是宫中啊!您昨晚受伤了,是皇上送您来此的。”
何启想起昨晚许多士兵惨死,大殿血流成河,不禁心力憔悴,阵阵发寒。思绪落下,先前那侍女引着一年迈太医进了屋里。她拉起床边那侍女,道:“小蝶,快起来,太医来了。”
小蝶被那侍女一拖,离了床沿。太医效望闻问切之法,看了何启,道:“公子,你体性健壮,伤势自行恢复甚快,老夫都有些惊讶了。”
何启笑了一下,道:“太医,我甚时能够起床?”
太医笑道:“若是常人,必要养伤半月,而公子你,却是天生异体,瞧这速度,三五日即可。”
何启大喜。太医走后不久,赵佶来望,他随行带来一些补品让何启吃了。赵启道:“王爷,昨晚刺客抓住了么?”
赵佶摇头道:“那是西夏王派来的,武艺高强,司徒将军本生擒一人,那刺客竟然服毒自尽。”
何启讶道:“西夏王?哪个西夏王?”
赵佶笑道:“还有哪个西夏王,便是那乳臭未干的乾顺了。”
何启曾游逛网上许多关于宋朝的贴吧,对乾顺略知一二,道:“我听说乾顺常遣使议和,又怎会派人行刺皇上?”
赵佶哼了一声,离了床沿,抬头冷道:“那是乾顺奸诈,欲盖弥彰罢了。昨夜已是乾顺二次行刺,皇兄发了雷霆之怒,星夜调兵,命大将征讨西夏!”他略作停顿,回到床沿,笑道:“何启,你昨晚那脑筋急转弯当真有趣,能否再出几题?”
何启哑然失笑,只得出了几题。赵佶兴趣盎然,时而蹙眉冥思,时而眉梢舒展,只乐得哈哈大笑。后来,赵煦也来探望,他胸口憋满闷气,猜了几道脑筋急转弯竟烟消云散,浑身舒淌起来。
午后,侍女都在外伺候,何启躺在床上索然无味,那两个侍女已去休息,换了另两个人。正思自己前途光明,忽听房外侍女道:“奴婢拜见公主!”
又听一女道:“嗯,他在里面么?”
侍女道:“在,伤势太重,还不能起来。此时怕是在睡。”
那女子顿了一下,道:“你将这汤给他喝了,但切莫说是我来过了,只说是皇上送来便是。”
侍女道:“是,公主。”
何启在房内听得切实,听那甜美嗓音,知是“小花”公主,不由叫道:“小花公主,你人来便来了,又如何说未曾来过!”
那公主正是晓花。她大吃一惊,粉颊瞬间通红,从侍女手中拿回瓦罐,脚步欲要抬进厢房,却又踯躅不决。那侍女瞧得好笑,道:“公主,您还是进去吧!”
晓花啐了一口,抬步跨过门槛进了房里。但见房中桌上摆的尽是药水,空气中混着淡淡药香。何启笑道:“公主,我有伤在身,不能行礼,望恕罪!”
晓花放下瓦罐,依着圆凳坐了,垂首羞道:“我又没叫你行礼,你自是不用。”
何启笑道:“小花公主百忙抽空探望何启,却如何好意思啊!”
晓花小嘴一撅,嗔道:“你不要叫我晓花公主,晓花是我乳名,听了被人笑话。”
何启暗想此女贵为公主,却毫无半点公主脾气,大觉好玩,笑道:“是是是,那我便在无人之时叫你小花公主,有人时再叫你公主,这样可行么?”
晓花心中一气,扭头道:“随便你了。”
何启暗自笑了一把,道:“小花公主带甚么来了,好香呢,是给我吃的么?”
晓花这才记起自己带来的炖汤,不由骄靥泛红,道:“这,这是我亲手炖的乌鸡汤,里头加了人参,你可要喝了。”
何启道:“要的要的,小花公主亲自为我炖的汤我怎能不喝。”
晓花粉颈又红,蓦地里起身,不敢直视何启,咬唇道:“我……我走了。”
说罢如惊兔一般,急走出了厢房。何启轻轻一笑,心中感动,勉强用力撑起身体,摇摇晃晃移到桌旁。掀了罐盖,香气扑鼻而来,何启心想:“她一个公主,厨艺还蛮不错的。”
轻舀了一汤勺,味道纯正,甘甜鲜美,那乌鸡肉嫩,口感舒服,当属上品。
第一章 瘦猴之死
    何启在宫中养伤五日,已伤愈八九分,寻思要回刘府教书,便向赵煦辞行。赵煦深明大义,只由着何启,后宫多有不舍,却是万般无奈。赵煦赏赐何启百金,又封官儒林郎,此乃文散阶,是个闲职,只领薪水不做事的那种。向太后也遵当日承诺,赏了他五十两白银。
何启乘轿回家已是午后,叶氏在家裁剪衣服,见何启得以归来,脸色阴沉。何启攒着金银兀自得意,道:“妈,我回来啦!”
叶氏淡道:“你还记得要回来么?”
何启瞧着叶氏,兀自奇怪,道:“妈,怎么了?”
叶氏突地放下剪刀,望着何启,正道:“启儿,你可记得,娘曾对你说过甚么?”
何启皱了眉头,脱口道:“对我说,说甚么?”
叶氏默然一阵,鼻尖酸楚,啜泣道:“娘曾对你说,叫你别与宫廷之人来往,你可记得?”
何启一愣,似曾记得叶氏说过这句话,不由结舌道:“我,我……妈,我就不懂,便是在宫中,又没甚不好,为什么不能与皇宫人往来?”
叶氏多愁善感,只是哭泣,何启心软,不停抚慰。过了半晌,叶氏拭了泪水,叹道:“算了,我也说过你长大了,事事自有主张,我若干涉多了,你心也是不顺。只是,你需答应我一件事。”
何启点了点头,道:“你说。”
叶氏道:“倘若今后你有了能力,万不可与辽国敌对,听娘的话,和辽国互通往来,保持和议便是功德一件。”
何启沉默一下,看着叶氏深感怀疑,道:“妈,辽国抢了大宋地盘,又要年年纳他岁贡,干吗不能与他敌对?”
叶氏摇了摇头,显是心烦意乱,拂了拂手,道:“娘累了,你自回屋里吧!”缓步进了屋里。
何启自回到宋朝,见惯了叶氏动不动便泪水涟涟,心中虽是奇怪,却也不大在意。藏了钱,带了一锭银子自又出去,望兴国寺菜园走来。一路想着如何利用这笔钱做番事业。主意未定,兴国寺菜园已在眼前,丁仁和赖通等人远远望见,弃了农具,急跑过来。
何启大喜,和丁仁互抱一下,道:“走,我带你们喝酒去!”众人两眼通红,皆是不动。何启疑忌,正道:“丁仁,发生甚么事了?”
丁仁长叹口气,眼眶盈盈泪光,哽道:“老大,瘦猴,瘦猴他死了!”
何启心口怔了一下,惊道:“死了,瘦猴死了?怎么回事?”四顾左右,果真不见侯成他人,忽地暴怒:“他人怎么死的?”前些日子,何启在大内遇上刺客,亲眼目睹百多之人死去,已是感伤不已,心中那恐惧之意尤为散去,今突然听说自己朋友死去,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