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炎黄与蚩尤-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人蛰杀。火浣布被蜂针一刺就破,毒液注入人体,痛痒难忍。蹈火营全线溃败,战士们抱头鼠窜;有的干脆趴在残火中避难。骆明挥动箫管不停的扑打,灌疏也甩开长尾左遮右护,才勉强躲过蛰刑之苦。
这些蜜蜂是平逢山山神放出来的。他的名字叫骄虫,形状像人,长着两个脑袋。骄虫是一切蜇虫的首领,也是包括蜜蜂在内的众蜂栖息的庐舍。接到赤骥的传檄后,乘风赶来,正遇吴回败阵奔逃,随即放蜂迎敌。
南来巨蜂成群结队的飞来,引起了北军熊罴两营的骚动。群兽们咆哮着拱开大车,突破营垒,朝着巨蜂飞来的方向狂奔;依仗着皮厚毛密,被蛰个三、五下也满不在乎。训兽师们急忙阻挡,怎奈它们像吞了过量的兴奋剂一般,情绪亢奋,再也约束不住。虎、豹、熊、罴是骆明训练的战兽,每两只野兽配一名训兽师。上阵时,训兽师身披兽皮,手持短剑和皮鞭,杂在兽群中对敌作战,并操纵猛兽的进退。他们是真正的勇士,个个孔武有力,搏杀虎豹犹如儿戏。平时,这些猛兽对它们的教师爷服服帖帖,敬畏有加,今天不知出了什么邪门。
原来这些熊们、罴们,都是从原始森林里捕捉来的野生动物。那里的食物丰富多彩,而盗吃蜂蜜,又是它们最喜欢最刺激的传统活动。从军后,军营里伙食单调,又不管饱,早就想外出打打牙祭。今天飞来这么多蜜蜂,又这么大个儿,蜂巢里肯定储藏着吃不完的蜂蜜。求食的愿望重新勾起了它们的野性,不约而同地发作起来,制造了这次集体越营逃跑事件。值得庆幸的是,正是熊罴们的违纪活动,拯救了骆明和蹈火营。
骄虫变成一株古树,两个脑壳变成一对大蜂窝,头颅上的七窍都作了出入门户。巨蜂蛰人后,便失去了战斗力,只好飞回蜂巢充当蜂王和同类们的美餐。这是骄虫保持战斗力永不衰竭的秘诀。此时,骄虫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发动新一轮袭击,突然发现漫山遍野的黑熊涌了过来。他还没有弄明白它们的目的,就发现有几只熊已经开始往树上爬,脚后根也被啃下一块皮来。骄虫大惊,急忙化作一阵清风逃之夭夭。
由于目标忽然消失,熊罴们莫名其妙,茫然地在这一带瞎转悠。这时,远处传来阵阵杂沓声响,大地颤悠悠地震动,熊罴们本能地感到大难临头,号叫着奔向大营,对训兽师的吆喝仍然置之不理。
骆明出兵后,轩辕一直站在高处观敌掠阵。南军阵上奇兵异将频出,令人匪夷所思。此时见漫天飞虫突然消失,熊罴表现异常,正不知又发生什么变故,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一道红浪,滚滚向前推进,恰似海潮一般,其势不可阻挡;不过,不象是水,而是火!如果等它延烧过来,必将玉石俱焚,人马尽葬火海。轩辕观察周围地形后,立即下令把虎豹赶下汾水,由训兽师引过河东岸;命中军卸下车轮,把大车拖到水中,架起数座浮桥,驱兵渡河躲避火灾。
骆明和蹈火营的战士,自持不怕火烧,一直留在河西,准备扑打火头,阻滞火势曼延,掩护大队转移。等火浪临近他们才看清楚,袭来的不是普通的火,而是成群结队、齐头并进的怪兽!这些巨兽体大如象,形似蚂蚁,浑身是火,力大无穷。骆明的熊罴大军,早已吓破了胆,纷纷跳到河里求生;那些躲不及的,就被大蚂蚁在行进中抛来抛去地耍玩,等烧个半熟,分而食之。骆明见状,惊得魂飞魄散,带着他的兵丁撒丫子就跑。
这种怪兽叫做赤蚁,杂食百味,豺狼虎豹是他们的美味佳肴。赤蚁追到河边,见猎物大都逃到对岸,有的还在浮桥上奔跑,密密麻麻,十分的丰盛,早已馋涎欲滴。它们喳喳地叫着,纷纷跳到河里去追捕。赤蚁是游泳能手,区区汾水岂在话下;只是它们身上的火见水即熄,只剩下黑糊糊的庞然大物了。因为赤蚁身上没有了熊熊烈火,熊罴虎豹不再恐惧,在训兽师的带领下,展开了激烈的岸边阻击战,拒赤蚁于流水中。
一人紫面虬髯,头戴鸟形冠,身披大红袍,手持一根捣米用的杵,坐在一只赤蚁上,威风凛凛,状若天神。他就是位居炎帝十二支神首座的赤骥。赤骥发明了杵臼,让人们吃上了不带谷皮的白米饭,修德成神。说起他的神通,除了那横扫千军、摧枯拉朽的赤蚁阵,就数着手中这根百冲杵了。他用这根杵和身后那个不破臼相配合,捣起米来,一人能抵百人之劳。他的坐骑比其他赤蚁略显瘦小,但奔跑迅速;背上还贴着一对透明的薄翼,虽不能飞翔,紧急时也能派上用场,有名叫做蚁螟,是众赤蚁的首领。这时,赤骥见他的蚁阵登陆受阻,一时难于成功,于是仔细观察敌阵,寻找突破口。
有一个人进入赤骥的视线。只见他头戴山形冠,身披赭黄袍,座下黄骠马“咴儿咴儿”嘶鸣,手中玉剑闪闪耀眼,眼观六路,指挥若定。赤骥猜测,此人可能就是轩辕。抓住他,正是这次出兵的目的,就免得劳师兴众、血战沙场了。他当即约退坐骑,然后连敲几杵;那蚁螟加速助跑,腾空而起,舒展双翼,向对岸俯冲下去。
轩辕见怪兽不肯退却,且久斗不疲,忙把战斗员编成前后两队,交替上前,轮番作战,以做持久打算;并命令严防死守,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得放一只怪兽上岸。刚安排完毕,轩辕忽见一团火球朝自己飞来,急忙拍马沿河飞奔。赤骥落地紧追。此前,吉量被丁零送到嫫氏居地养病,待痊愈后,直接载嫘姑和好如回轩辕丘。轩辕又选了匹黄骠马乘坐。那黄骠马虽非神骥,倒也是百里挑一的骏马;怎奈蚁螟天生神兽,奔跑起来迅疾异常,它那长长的触角,不时触到马尾,险情连连发生。
赤骥追上一个山丘,道路变窄,左边河岸陡峭,右手荆棘丛生。黄骠马不敢放开奔跑,又被赤蚁赶上。赤骥正打算伸手去拽马尾,冷不丁从侧面冲出一根檩条粗的棍头,朝蚁螟右眼戳来。蚁螟吃那一惊,急忙躲开,虽然保住了眼睛,却早已六脚蹬空,跌下河去。赤骥一个空翻,跳在山坡上;还没等他站稳,就见一根大棍夹带着阴风,搂头盖脑地砸下来。赤骥的百冲杵也不含糊,“咚咚咚!”一阵紧似一阵地撞向大棍。
轩辕勒马观看,见一大汉身高一丈五、六,四只眼睛闪着金光,手中大棍有瓦罐粗细,长有两丈出头,巍巍然活象一尊金刚,大棍砸下,如泰山压顶。轩辕大喜过望,心想,有此君在道,他人都要退避两厢了;干脆跳下地来,倚马观战,让大汗淋漓的黄骠马休息一会儿。
轩辕如此放心,是因为他深知此人的来历和功底。东海桃都山上有棵大桃树,名曰盘木,枝杈盘曲交错,扩展千里之广。盘木的东北方位设有鬼门,万鬼从此出入,统由二位神将神荼、郁垒看管。凡有恶煞害人之鬼,都被他们拿下,用芦苇编的绳索捆起来,投食给老虎。神荼和郁垒分别收了个徒弟,是济水方雷氏的一对双胞胎,哥哥叫方雷,弟弟叫方相。兄弟俩学成回家时,师傅们从盘木上各摘下一根桃枝,送给他们作了兵器。十年前,轩辕路经济水,娶方雷氏长女为第二房妻室,从此结识了方雷、方相这两个内弟;没想到在他遭人追杀、正当穷途末路的当口,方相跑出来解了围。
方相和赤骥正是棋逢对手,直杀得昏天黑地、云雾惨惨。赤骥感到对手的桃木棍阴气逼人,分量极重,还夹杂着鬼魅号叫,一时难于取胜。他惦记着自己的队伍和蚁螟,不敢恋战,于是运动神力祭起百冲杵。顿时,千百个杵头捣蒜般地砸向方相。方相大吼一声,桃木棍变成枝杈纵横、绿叶繁茂的树枝子,狂扫一通。这时赤骥已跳出圈外,退至河岸,见蚁螟在河中等候,赶紧跳到它的背上,顺流而下。赤骥见赤蚁大军还在不屈不挠地抢滩登陆,但已是徒劳无益,只好长叹一声,收兵去乞。
方相还要沿河追赶,被轩辕拉住,说:“赶也赶不上,让他去吧。老二,怎么就你一个人来啦?老大呢?”
“我在这里观望多时了,后面还有一大群呢!”答话的是方雷,出现在山丘上,他的背后竟然是二八神!连臂踏步,齐声呼着口号:“今日践约,重新做人;今日践约,重新做人…”
第四十七章 冰 封 轩 辕 丘
    黄帝居轩辕之丘。
——司马迁(汉)《史记﹒ 五帝本纪》
前面说到,二八神没有守住彤鱼氏阿珠,失信于轩辕,自觉没脸做人,化作幽魂回到位于南海中的一个岛国,那里是他们的老家。时日一长,二八们越来越感到寂寞枯燥,便鼓动野仲、游光,十六人结伙重返大陆,伺机恢复名誉。此时正当朱明攻打共工国,放松了对阿珠的监管,二八神趁夜间潜入荥泽小岛,把阿珠劫持到船上。当阿珠得知是送她见轩辕时,一时兴奋竟昏迷过去。她醒来时,小船已顺济水漂流到少昊国境内。野仲见方向不对,招呼靠岸登陆,找一辆驴车让阿珠坐,寻路往轩辕国方向行进。他们刚走不远,与一支送丧的队伍狭路相逢,各不相让。送丧队伍的先导就是方相。他学成归来没有合适的事干,就找了这个行当为职业;桃木大棍权作哭丧棒,指天戳地,鬼魅避之惟恐不及,人人呼作险道神。
方相见二八们人不人鬼不鬼,正合桃木棍的胃口,话不上两句,大棍子就朝野仲头上砸来。那二八岂是善茬?他们本是厉鬼,虽已修炼成神,不害人就已经是美德了,怎受得别人欺负?于是连臂大呼,忽分忽合,忽生忽灭,与方相直杀得阴风呼啸,日色惨然。
方雷为人谦和,是办喜事送新娘的先导。他怕弟弟惹事生非,常常伴他外出。今日见双方不问青红皂白便打了起来,急忙跑上前去。一辆木轮带蓬的驴车停在道上,车上坐着一位夫人,一问才知道是彤鱼氏阿珠,是去投奔轩辕的。方雷不及细问,赶忙提起桃木棍冲到方相面前,架住他的哭丧棒,大声叫道:“不要打了,都是自己人!”
方相正杀得性起,睁着怪眼嚷道:“它们都是鬼,不是人!”
二八停止打斗,依旧连臂,齐声高呼:“做鬼是鬼,做人是人;一但为人,胜似他人!”方雷说:“回家再说。”
听野仲诉说了来龙去脉,方雷、方相大喜,忙把姐姐女节请来与彤鱼氏阿珠相见。方雷当即决定,与阿珠结伴送姐姐去轩辕国,择日起程,并派人骑快马前去报信。当行至滹池时,听快马报说,轩辕已去汾水,不在轩辕丘;于是送亲队伍掉头西进,穿越太行山去寻找轩辕,正好帮他击退了赤骥的追杀。
轩辕收集残兵,依山结营,安排好眷属和伤员,准备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的行止。这时,空中传来凤鸣,风后飘然而降。她直截了当地说:“要立即北撤。我从空中侦察了一下,南方各部落的战斗队源源不绝地拥来,时有飘风飘雨,火光闪电,似有十二支神的队伍赶来增援。我方主力力牧兵团,远在大咸山与肃慎国对峙,急切难下;大鸿到西部召集各族落战斗队,也一时难于成军。只有昌意部正在赶来接应,但兵微将寡。于今之计,只有速退。”轩辕点头,立即命骆明领兵断后,其余众将保护伤员、眷属,连夜起程。风后也跨凤升空,去联络昌意部队。
尽管俞罔久不就帝位,但在农耕部族人们的心目中,神农氏的天子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正因为如此,朱明觊觎帝位多年,始终不敢贸然行事,只能称作炎帝摄政。倍氓是个演说家,他到各部落去游说,说轩辕要代替神农称天子,已经捣毁了琼枝树,断了祖神贡果来源;眼下正在驱兵南侵,走到哪里,就跑马圈田,把庄稼地变成牧场,杀死男人,抢走妇女。…有时他还会鼓动说:“轩辕国遍地都是牛羊,出征一趟,户户都会用上耕牛了。”就这样,倍氓所到之处,群情激昂,青壮男子拿起兵器,背上干粮,满怀保卫炎帝、保卫家园的壮烈豪情,也抱着发财的梦想,奔上战场。
朱明的大营热气腾腾,一片繁忙。他把各个方国的人员归并成上、中、下三军,还成立一个后备营,随时招收新兵。稍有头绪,便调兵遣将,命吴回率上军攻打头阵。吴回很快攻进敌营,却发现是空寨,轩辕丢下大车和其他辎重,早已逃走了。
朱明和众将计议,是追击还是收兵。吴回说:“如今既然已经组织成军,士气高昂,且我众敌寡,就该一鼓作气擒获轩辕,征服轩辕国,以免后患。” 
“轩辕轻兵远遁,我军路途不熟,难于追及;轩辕国远在千里之外,大兵运动起来,人吃马喂,兵仗器械等物资需求庞大,输送不易。天气渐冷,如不能速战速决,更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还是要慎重考虑。” 赤骥说。
“等我去侦察一下再定。” 朱明说。
一支队伍在河谷行进。大车上载着伤员和受伤的战兽,还有两辆蓬车,其中一辆木轮竹盘,赭黄革顶,朱明看上去很是眼熟。轩辕跨马提剑跟在蓬车后。他似乎已经发现了朱明,连忙约住人马,背靠岩壁站定。战士们亮出兵刃,弯弓搭箭,注视着天空。这时,朱明发现二八神冒了出来,八人连臂,护卫在篷车周围。二八神习惯晚上巡夜,白天潜伏,遇有紧急情况才白昼现身。
朱明忽然明白了,那辆黄顶篷车就是阿珠的专车,原来是二八神受轩辕指示劫持了她!朱明火冒三丈,驾着火龙就要俯冲过去;但理智终于使他没有和天鼋剑接火,火龙打了个旋就急急忙忙飞走了。一回大营,朱明就立即命令吴回率先遣队北上追击,即使不能歼敌,也要死死咬住目标不放;他随后指挥各路人马源源跟进。
吴回赶到一个三叉路口,四面环山,前面有两个谷口。他命人马停下,察看敌人逃跑的途径。这时,从山坡丛林里突然冲出一彪骑兵,飞马弯弓,羽箭飞蝗般射来,前排战士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等吴回兵举起盾牌舞着刀剑冲上前来迎敌时,飞骑已旋风般地奔向东山口,还不时扭身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看得出,他们个个是弓马娴熟的神射手。
吴回催开坐骑,率先冲进谷口。这里山势平缓,峡谷宽阔,象是一条大道。两厢棕木成林,野草漫坡,不时有小股敌骑从林中钻出来,乱射一通就跑。吴回仗着人多势众,大队人马在后接应,并不担心敌人的埋伏,一路紧追不舍。朱明驱动大军,也沿着吴回行进的方向长驱直入。
在朱明领导的联合大军中,有一位叫白阜的人,是怪义氏之子,平生喜游名山大川,熟知天下地理,曾为炎帝图画地形,以疏通水道。白阜加入本族战斗队,编在后军,随队行走。此时,他发现队伍正在穿越太行山,已经偏离了去轩辕国的方向;于是在衣襟上画了一幅草图,跑上前去献给朱明。朱明大惊,知道中计上当,误入歧途;当即亲自把白阜送到先头部队,做为向导,向轩辕国进发。
这是风后的主意。她让昌意牵着朱明的牛鼻子绕到太行山东,使轩辕摆脱追袭,沿漯水从容归国,并抓紧时间进行了战备。当朱明大军赶来时,轩辕丘已是深壑高墙,严阵以待。
叶落霜白,寒风乍起,冬天就要来临了。朱明不敢耽误,立即组织攻城。一位神人名叫元嚣,是炎帝十二支神之一。他双手晃动一只竹筒,一团团赤豆抛向空中。赤豆见风孵化,变作千百只火鸭,尾后冒烟,口中喷火,越过城墙,嘎嘎地叫着向轩辕城中飞落。轩辕深知祝融联军擅长火攻,一回城就命令把城壕加宽加深,城中遍挖沟渠,全都灌满水;家家户户把盛满水的锅碗瓢盆,摆在半地下室的房顶上。听到警报,男女老少齐上阵,望着满天的火鸭,没命地只顾望上泼;城的上空一时织成水的保护网。有的火鸭强行着陆,遇水就还原为赤豆;有的在半空盘旋,不久就烧尽消失。
元嚣竹筒里的赤豆无穷无尽,火鸭飞来一拨又一拨;城中储备的水渐渐耗光,水源供给不足,致使水网支离破碎,开始到处起火。朱明指挥围城大军向城墙上施放火箭,掩护登城。第一批登城的,是来自小次山的队伍,名字唤作朱厌,白首赤足,状若猿猴。朱厌是好战一族,哪里发生战乱,它们就会跑到哪里凑热闹。攀援登高是它们的强项,因此自告奋勇要求抢先登城。朱明见火箭在城墙上燃烧,却不见有人扑救,以为时机已到,于是命令开始行动。朱厌们把长长的竹竿横在护城河上,三蹦两跳蹿近城脚;再把竹竿搭靠城墙,顺竿上爬。
蹈火营的战士全数伏在城墙上。轩辕正打算抽掉一部分下城参与救火,忽见天边飘来一片赤云,转眼间已到上空。原来是风后引来一群怪鸟,形似喜鹊,通身红黑,两个头,四只脚,有名叫作鬼鸟,产在西方的翠山。鬼鸟喜欢扑火,它看那火鸭,原来是一颗颗烤熟的嫩豆,食起来口味极佳,而且胃口很大,来者不拒,多多益善。元嚣见碰上了火鸭的天敌,取胜无望,又怕伤了宝贝的元气,急急收起竹筒,揣进怀里,招呼也不打,就匆匆离去。
朱明见火鸭收兵,局势不利;幸好朱厌动作迅捷,眼看就要得手。于是挥动大军向前逼近。就在这时,蹈火营的战士突然从火中站起,把成堆的还在燃烧的火箭推下城来。大火天降,正在爬城的朱厌们躲闪不及,毛发尽燃,纷纷惨叫着跳进护城河里;城上飞矢随即骤雨般射下,把围城士兵逼退。
一旁恼了十二支神首座赤骥。他催动坐骑,一跃过河,冒矢强行登城。轩辕急忙赶来,用天鼋剑抵住百冲杵的猛烈撞击。赤蚁军团见主帅出阵,争先恐后奋勇向前;前面的赤蚁掉进护城河里,干脆就做了蚁桥,任后队踏着脊背前进。赤蚁体形庞大,触角细长,向墙上爬行几步,触角就伸到了城上,和守城士兵的长矛大戟对打起来。朱明驱动大军攻到城下,各路健卒蚁附而上。此时喊声动地,鼓角连天,羽箭上下对射,密密匝匝,遮天闭日,眼见得热血抛洒如雨,好一场攻守大战!
这时惊动了一位天神。他人面鸟身,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脚下踩着两条红蛇,名叫禺京,是东海海神禺号的儿子。应禺号的推荐,天帝派禺京做了北海海神。北海是钟山神烛阴的势力范围,他一直在谋求海神这个职务。怎奈他的两个儿子鼓和钦丕为非作歹,四邻神祉告他监管不力,且有纵子行凶之嫌,因此得不到天帝的信任。强龙不压地头蛇。烛阴根本不把这位太子党放在眼里,经常给禺京眼色看,鼓和钦丕更是禺京管区的麻烦制造者。禺京当时的感受是,烛阴父子总是在制造事端,一心想把他挤出北海,取而代之。轩辕除掉鼓和钦丕,震慑了烛阴,令禺京十分佩服,也帮了他的大忙。今见轩辕被困,城池危在旦夕,决定暗中助他一臂之力。于是把北极的寒风、北海的云气,一古脑地拥了过来,一时黑云压城,暴雨夹着冰雪倾下地来。 
赤蚁生在南方,喜热怕寒,突然遭此不测风云,早已心惊胆颤;大家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怪叫,践踏着自家兵马,没命地抱头鼠窜。蚁螟不愧是赤蚁们的首领,它也没有征求主人的意见,擅自展开双翼,掠过惊慌失措的人群,飞到一座土山的断崖下,嘴脚并用,不大会儿就刨出一孔窑洞,钻了进去,还不忘用触角把赤骥拉进来避雨。
有了蚁螟做榜样,赤蚁军团很快安顿下来,它们的宿营地防雨防寒防偷袭,真是妙极了。赤骥茅塞顿开,急忙找到不知所措的朱明,整顿乱军,盘山挖洞,按三军编制安营下寨,以为越冬之计。
雨夹雪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其大如席;放眼望去,北国大地莽莽苍苍,壮观而神秘。朱明突然发现,轩辕城一夜之间突兀而起,变成了一座晶莹剔透的冰城!他驾龙绕城一周,发现城中热火朝天,人们把积雪抬到城墙上,边浇水边冻结,仅留一门出入,其余全都封死。城墙高至五丈,坡度外陡内缓,溜光瓦亮,真可谓易守难攻,固若金汤。
朱明看了一回,心情沉重。与赤骥、吴回商议,把原来的快速攻城战略,改为围城困敌,命吴回率重兵扼住城门,切断城内供应,待其困守自毙。命各路大军加固营地,催促粮草,在周围地面上掠夺牛羊,猎取走兽,储备过冬之资。
冰城避免了破城之灾,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等待外援;但吃饭问题浮出水面。风后盘算,城内储备的粮食牲畜,仅可维持一半人吃喝。她已放出远飞鸡,通知近处的牧群尽量远行,避开南军;照目前的景况看,靠城外输入物资已无可能,只有实行配额,节约用度。骆明把熊罴赶进洞里,它们很快进入冬眠,在睡梦中愉快地度过漫漫严冬。而食量极大的虎豹们却是度日如年。它们领到的食物一天比一天少,饿得连走动的力气也没有了。骆明担心,他的这些勇猛的战士,最后的命运不是饿死,就是被吃掉。他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向轩辕提出,要带领虎豹两营突围,到竹鹿山上猎食。
风后支持骆明的建议,并要求他组织敌后战斗队,骚扰、截击来自炎帝集团的运输队和补充兵员,配合大反攻。轩辕拿出一方精致的玉符,说:“你去拜见术器,鼓动他收复位于太行山麓的共工氏故土,与我南北呼应,牵制朱明。你把我这枚符瑞送给他,作为信物,今后共工国有事来求,定会鼎力相助,决不食言。”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