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大兵-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半壶行军水壶里的水,波波夫也吃了两块黑面包,早餐不宜吃得太饱,差不多就可以了。早餐过后,波波夫首先擦拭了自己的武器,这是他手上拿的是昨天晚上夜袭过后,打扫战场时缴获的MP40冲锋枪,这种枪对于波波夫来说已是十分熟悉,在这几天里已经缴获并使用过几支,对它的整天性能还是比较满意的,持续开火能力强,弹匣容量大,可折叠的金属枪托使其更紧凑、更便于携带。在那个大弹坑中死的德军里有一半人是拿这种冲锋枪作战的,波波夫缴获的子弹自然也比较充足,总共搞了三个满满的弹匣,外加三十来发散装子弹,应该足够应付下一次的战斗。“波波夫同志,反坦克枪还是你来用吧,不过子弹已经不多了。”瓦西里也是昨晚射杀德军的主力,被他的狙击步枪打死的德军有6个比用机枪的契可夫班长还多一个,同样也立了个三等功,“其实你的枪法也打得很准,为什么不改用狙击步枪呢?”瓦西里下士一边把还剩下六发钢芯穿甲子弹的反坦克枪还给波波夫,一边向他询问。在昨天缴获的德军枪械中有不少毛瑟1898式步枪,其中有两支是配备了瞄准镜的,可当作狙击枪使用。“怎么说呢,现在我们班里,你和副班长都是很好的射手,昨天的战斗中冲锋组的人几乎死光。”波波夫接过反坦克步枪后笑了笑,一边擦拭手中的MP40一边说到:“或许我有点自大,认为自己是个全能型的人,既然现在缺少人拿冲锋枪,那么就用它吧。”其实在战场上拿什么枪并不重要,重要是是如何用好手上的武器。同样一件武器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其所发挥的威力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八十章 心中的瞄准点
在战火燃烧的岁月,每一天都过得那么的艰难,时间之轮转入到41年6月25日的早上,也是波波夫来到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第4天。这四天来的经历,比起自己从前一生的经历都要危机四伏,对于自己仅用了四天的时间,就从一名列兵晋升为下士,相对于普通士兵干了三年才捞个下士军衔挂挂,已经是很满意了,如果每隔几天便这么晋升一下,或许41年年底自己就能挂上苏联元帅的军衔。呵呵,当然这只是开玩笑罢了,自己骨子里流的是战士的血,喜欢冲锋陷阵,而不是当统帅的料,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指手画脚。(本书虽然已经写了八十章,但是其实只是过了短短的四天,革命的道路还长,后面的战斗多得是,本书如其名,写的是大兵的故事,主角是不会当统帅的,不过最后是会当上将军的。)在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整个苏德战场上的态势。在25日的早上,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及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从南北两路快速向苏联纵深挺进,已经形成了向明斯克方向合围的态势。在比亚威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的沸腾的“大锅”中,苏军西方方面军的20多个师差不多已被围住。而波波夫他们所在的这些在格罗德诺地区发起反攻的苏军部队,实际上已经被德军中央集团军的主力部队抛在了身后置之不理,当然也没有被包在包围圈中。而正是因为苏联西方方面军副司令员波尔金中将,指挥的这个机械化骑兵混成集团军在24日时,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主力的后方,实施了猛烈的侧翼攻击,让希特勒整个晚上都坐立不安,生怕大包围圈中的苏军部队突围而出,严令古德里安及霍特的两个装甲集群必须尽早把包围圈封死,并开始围歼被围苏军。这样一来德军就错过了一口气推进到斯摩棱斯克的更大胜利。不得不说苏军在格罗德诺地区苏军的反击,对延缓德军的行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24日格罗德诺地区的作战中,德军虽然拥有空中优势,但仍频频告急。德军统帅部不得不给这里增加两个军,并命令第3装甲集群的一些部队掉头开赴格罗德诺地区。这就好比一个杠杆效应,而支点就在波波夫降临的那个边防哨站,正是因为德军对那个边防哨站的攻击受阻,才度至了德军行军计划的改变,而行军计划的改变又度至了格罗德诺地区没能有效控制住,才召来了苏军对这一地区的强力反击,最终度至了德军主力部队推进的延缓。这也度至了德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却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吃完早餐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整理自己的武器装备,装备的性能状态的好坏,关乎到自己在战场上的存活问题,所以大家都对此一丝不苟。由于缴获了足够的擦拭用机油,波波夫更是把冲锋枪及反坦克枪擦了又擦,枪管内的污垢及枪身上的泥土全部清理掉,并对新缴获的冲锋枪进行了一下必要的校正。村子里的晒麦子的地方,用麦杆扎了两个草人插在地上,专门供士兵校正手中的枪械。这时教导队里几个打枪特别准的射手,成了最忙的人,不少队里的士兵都把自己手中的枪械交给他们来校正,毕竟经过一天的激战,手中的枪多多少少都有些损伤。“你们的枪就不需要我来校正了吧,你们自己就能办到。”见波波夫和瓦西里一起来到靶场上,正在为大家校枪的副班长米切尔上士看见他们两人把武器递给他,米切尔耸了耸肩膀没有去接。“也是,枪还是靠自己来校准比较好。”波波夫见副班长想偷懒,也就笑了笑,反正自己手上的是缴获来的MP40冲锋枪,校正起来并不像狙击步枪那么严格。也就拿着自己的枪向两个草人开枪试射,两个草人的身上挂了张硬纸皮并划上了靶环线。为了能反复使用靶子,每打完一次后又用下木条把弹孔堵上。校枪的时候一般使用自己最习惯的射击姿势,这时波波夫就选择了蹲姿无依托据枪瞄准射击,战场上可不是处处都能把枪架着来打的,这个姿势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波波夫按照自己平时的射击习惯及射击要领,先向一个草人单发打了三枪,又向另外一个草人连发射了五枪。高手校枪,凭的完全是自己的枪感,也就是说一定程度忽略枪上的准星或者瞄准镜上的十字星线,心中认为已经瞄准了目标便立即击发,这就是所谓的“心中的瞄准点”。射完后波波夫便走上去验靶子,用单发打的那个草人,三枪都打在了靶子上圆心圈圈的位置里,只是有点略偏右上,再看看连发打的那个草人,两枪打在圆心内,其余三枪也是略为偏右上。“枪应该没问题,如果你想校正,我可以略为给你调一调。”米切尔上士也走了上来看靶子,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把小钳子,在波波夫的面前扬了扬。“我看这就免了罢,这样的精确度应该也能满足战斗中的需要。”波波夫露出牙齿挤出了个笑容,看见对方手里拿的是小钳子而不是校准器,本来也想调一调准星的想法也打消了。“看来你也是个聪明人,枪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的准星在射手的心中,而不是在枪上的准星。”米切尔上士满意地点了点头,收取了他的小钳子,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在战场上能真正明白并做到的人却是不多。换一句简单浅白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神枪手,无论手里拿着什么性能的枪,都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在战斗中调整自己的状态比起调整手里的枪更重要。波波夫校完枪后,瓦西里下士也向靶子上打了三枪,在确认了自己的托卡列夫SVT-40半自动狙击步枪没有什么大问题后,也完成了校枪的动作。“哔哔哔哔哔”波波夫他们正准备离开晒麦子的地方,回到那座由他们负责防守的小教堂。忽然村子里响起了急速的哨子声,“带齐武器装备器具,紧急集合!”这次吹哨子的是担任连值班的排长。“怎么连器具都要带上,是不是要转移阵地了?”一通哨子声一个紧急集合的命令,就让村子里的所有教导队的苏军士兵都匆忙奔跑了起来,还在晒麦场上校枪的人也立即奔回自己的临时安顿的房屋,卷铺盖打背包。“少提问题多做事,服从命令就是了!”班长契可夫上士白了一眼问题多多的门切烈夫上等兵,厉声地对他喊到,“要是你背包打得慢了,拖了班的后腿,就把你丢在村子里。”班长可不管你伤上有没有伤,只要你还是战斗单位的一员,就要随时跟着部队走。“让我帮你打背包吧。”波波夫的反应还是比较快的,回到小教堂后,三两下便把自己行军用的毛毯被铺卷了起来,横三竖二地用背包绳捆好了。发现身上带了伤的门切烈夫还在磨蹭,就赶紧帮他把铺盖捆起来。至于大腿上被炸伤的尼古拉已经随伤员被转移到后方去了。(德军的装甲师就要杀到,波波夫他们的命运是否会卷入汹涌的漩涡之中,敬请大家留意后续发展。《二战大兵》首发,连接http:///Book/1025882。aspx)
第八十一章 大转移
(下载小说到云 轩 阁 。yxg。cc)
“同志们,刚刚接到团部的命令,我们需要离开莫斯特市,向北边转移。”教导队的人员很快便在面粉小作坊里集合了起来,由于还没有得到人员补充,总人数只有八十人不到,莱克斯基少校看着面前这些显得有些疲惫的士兵说到:“昨天深夜,我们的友军部队已经完成了对莫斯特市里德军的攻击行动,现在我们将随大部队一起向北撤退,向北撤向维尔纽斯地区。现在登车出发。”“妈的,队长是不是在说慌啊,怎么看现在都像是仓促撤退的样子。”波波夫的这一句话当然是在自己的心里说的,凭自己的观察,教导队竟然把一些辎重物资丢弃了,甚至连队里仅剩下的一门45mm反坦克炮都来不及炸毁就这么掉在了村子里不顾了。剩下的三辆T-26坦克车,由于燃料不足的问题,也只能开动两辆。教导队的八十来号人,部分乘坐原本用来拖拉火炮的三辆马车,部分则乘坐两辆卡车,就这么离开了小村庄,匆匆忙忙向北赶路了。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后,波波夫脑内的灵魂,立时判断出自己所在的这支苏军部队,估计遇上大麻烦了。而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虽然波波夫他们所在的坦克师成功封闭了莫斯特市内德军的退路,而友军部队也对市内的德军在深夜实施了突击,但是并没有达到完全歼灭被围德军的目的,被围德军组织起了全部的迫击炮及反坦克炮,同苏军拼了足足一个晚上,双方的损失都很严重。而德军统帅部紧急抽调了第二梯队中的第13集团军及第35后备集团军共5个步兵师从波兰境内增援格罗德诺地区,黎明时分已经同苏军反突击部队侧翼的第9骑兵军在格罗德诺市东南展开了激战。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第3装甲集群也调派德军第12装甲师掉过头来合击格罗德诺地区的苏军集群,试图把他们也圈进大包围圈中。指挥格罗德诺地区反击战的苏军波尔金中将,其原本的战略意图是要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及北方集团军群结合部兵力薄弱地段,为合围在涅曼河以南,皮亚季河以北,西起波兰比亚韦斯托克,东至明斯克的白俄罗斯广泛地区内的苏军西方方面军的主力部队,打通一个缺口,让包围圈中的苏军部队能够突围而出。但是由于包围圈内的苏军完全失去了联络,在苏军攻占莫斯特市两天一夜的时间内,竟然没有任何苏军部队从包围圈内向这个方向突围进攻配合行动,致使错过了宝贵的突围机会。而面对德军第二梯队的部队增援到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缝隙有可能被封闭,反击部队也损失严重的情况下,波尔金中将不得不命令这支苏军反击部队向北撤退,进入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地区的森林地带,以此规避被德军增援部队反包围的威胁。虽然上级大有愚兵的意味,但是这样仓促地后撤,像波波夫一样对战况抱有怀疑态度的士兵不在少数,原本早上因立功授奖调动起来的士气,又开始低落下来。“看,那好像是坦克一营的部队。”波波夫他们这个班由于人数太少,被安排乘坐了一辆马车,本来波波夫他们便是边防军骑兵出身,让他们坐马车比起让他们坐汽车跟来得高兴。这时波波夫便坐在了马车的驾驶座上,拿着鞭子像模像样地指挥着四匹马拉着马车一路奔驰,这些马匹平时拉惯了沉重的火炮,现在才让他们拉着11个人,跑起来十分轻松。“对,是一营的坦克,看来我们教导队是和他们合并在一起了。”站在马车上的班长契可夫顺着波波夫鞭子指着的方向看去,左边的道路上出现了几辆T-26坦克,契可夫拿起脖子上的军用望远镜看了看,确认了一下。“估计我们要做开路先锋,只不知道这次要打哪里。”丢弃了火炮无炮可用下,伊万上士他们那个死剩的炮班,所有士兵都临时编入了契可夫的步兵班,两班合一班,也才11个人。“只要给老子我足够多的子弹,打哪里还不是一样。”在昨天夜战的后段,保罗下士拆卸下了一辆T-26坦克上的轻机枪当然也包括了车身侧的那个有2000发子弹的弹箱,战斗过后还有1600发子弹,现在班上就数他子弹最充足,因此说起话来鼻孔有点朝天。果然,如班长契可夫所料,一营的坦克部队和教导队的坦克部队相互之间离远便打起了旗语,本来先到的教导队停了下来,为一营的坦克部队让路,然后又跟随在其后面一起行动。一营的坦克在昨天的战斗中也损失惨重,现在只剩下12辆T-26轻型坦克,按照一个连9辆,一个营30辆坦克的编制,战斗损失超过了一半。坦克部队汇合在一起后,没有停歇一路继续向北前进,不久后便离开了苏联的国家主干道,驶入了格罗德诺地区的北部,行驶在格罗德诺市以东,利达市以西的平原与林地的交接部,看来苏军是想让这个坦克师占据住退入维尔纽斯森林地带的退路。“看,天上有飞机!”波波夫驾驶着马车,不紧不慢地跟在教导队队伍的后面,现在教导队只有两辆T-26坦克,已经无需这么多人协同坦克作战了,契可夫班成了队里压阵殿后的班,谁叫他们班是一等功班呢,撤退的时候当然是跑最后面的。这时轮到瓦西里担任班里的警戒了望手,他的一句“有飞机”让所有的人都紧张了起来,大家纷纷抬头向天观望,在天空的高处,一架飞机在云层的下方飞来,在苏军的这支行进部队的上空盘旋了几圈,然后又爬升入云层之上,飞走了。“估计是德军的侦察机,看来我们的行动已经暴露了。”飞机盘旋的高度太高,看不见它身上的标志,但副班长米切尔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飞机飞走的路线方向,发现它最终是向波兰那边飞去了。“这么说来我们又要准备战斗了,希望我们这次也能平安度过。”伊万上士或许是见到了太多的生与死的场面,现在的他反而有点但求平安的心态。“所有地位注意,向最近的林区方向快速前进!”波波夫他们还在马车上讨论的时候,一营的传令兵已经骑着一匹战马跑来,向教导队的单位传达最新行军的命令。刚才德军侦察机出现的一幕,苏军的指挥官当然也看在眼里,于是立即改变了行军的路线,本来在平原及林区交界地带前进的苏军坦克部队,立即向最近的林区地带驶去,以寻求隐蔽。接到命令后,波波夫心里也是一紧,既然德军的侦察机出现了,那么德军肯定会派兵力对苏军这支部队进行打击,空袭自然就是最快最有效的手段。一想到这,波波夫一改刚才从容的姿态,拿起鞭子用力地抽了几下拉车马匹的屁股,四匹马拉这马车立即狂奔了起来,马车上原本站着的人都不得不全部坐了下来,以防被抛出马车外面去。波波夫也顾不得什么殿后不殿后的了,接连超过了前面的两辆马车,甚至追近了队里的卡车,跟在坦克的后面躲进了树林里。
第八十二章 躲避空袭
从刚才发现德军侦察机,到苏军的部队躲进附近最近的树林边里,前后大概是二十分钟的时间。当波波夫把马车赶入树林后,马车上的士兵都纷纷跳了下来,在林子里面躲了起来。这片林子是从维尔纽斯森林延伸出来的一个分支,并不是太茂密,车辆可以在树木之间停靠,树木的树叶可以为他们阻隔来自空中的侦察。在营长及教导队长的命令要求下,所有的苏军士兵都趴在树林里的地上,不许随便说话,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又过了十多分钟,天空中果然又出现了飞机,不过这次来的可不是一架敌军的侦察机,而是一队JU-87D俯冲轰炸机。波波夫趴在枯叶与烂泥满布的地面上,抬头从树冠树叶之间向上望去,隐约看见这队德军轰炸机数量大概在6至8架之间。由于苏军部队及时隐蔽了起来,德军这队俯冲轰炸机一时之间找不到目标,在空中不断地盘旋着,根据刚才德军侦察机发现苏军部队的坐标,沿着平原和树林的交界搜索了起来。“你看我不见,你看我不见。。。。。。”看着敌人的飞机如鹰一样在自己的头顶上空反复飞来飞去,波波夫到了这个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向上天祈祷,诅咒那些德军的飞行员发现不了苏军的藏身处。刚才苏军的坦克及车辆进入树林后,都第一时间用行军伪装网覆盖了起来,树叶是绿的伪装网是绿的,飞机要想从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空中发现树林里的苏军,有一定的难度。德军的这个俯冲轰炸机分队,足足在这个地段的上空盘旋了十多分钟还没有找到苏军的坦克部队。正当德军的飞机准备放弃飞走的时候,苏军坦克师步兵团的部队也撤出了原来的阵地,跟在坦克团的后面推进,刚好也在这时进入到这个地段,天空中的德军俯冲轰炸机分队立即转而向步兵团发动了俯冲轰炸。步兵团成了坦克团的替罪羔羊,承受了德军俯冲轰炸机的无情轰炸,幸亏步兵团的人也是沿着平原与树林之间的地带前进,飞机一来,有一半的官兵立即躲到了树林里,而另外一半走避不及的就被炸了个东倒西歪。不过由于这个德军俯冲轰炸机分队挂的炸弹是对付坦克的穿甲爆破弹,而不是对方步兵的爆破杀伤弹,苏军士兵只要不是刚好在炸弹落点的附近,就不会被炸到。当然德军的飞行员也是会选目标来炸的,马车拖着的步兵炮及辎重物资就成了被炸的主要目标。“德军轰炸时的声音实在是太难听了,也不知道是谁为我们挡了炸弹。”JU-87D飞机俯冲而下投弹的时候,发出的那种如夜枭一样的古怪声音,就算是距离很远也能清晰地听到,炸弹爆炸的声音不断从远处传来,趴在树林地面上的波波夫心里却是松了口气,只要不是炸自己就行了。“都起来吧,要马上赶路了。”眼看德军的飞机轰炸完后飞走,班长契可夫便催促大家马上从地上爬起来。“我们的战马果然都是训练有素的良种马,刚才没有一匹马乱叫乱跳的。”波波夫一边解开捆在树上的马匹绳索,一边轻轻地在其中一匹领头的战马马头上轻轻抚摸了两下。欧洲的战马由于品种的原因,一般都是比较高大有力的,这些虽然只是拉火炮的运输马,但是也素质不错。“这些马同我们边防哨站的战马没得比,也不知道我的那匹‘白雪公主’现在到底死了没有。”班长契可夫是牧民出身,对于马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听了波波夫刚才的那番话,也让他回想起了他增经的坐骑。“马车套好了,大家赶快上车,我们可不要掉队了。”就在契可夫想念他的‘白雪公主’时,波波夫和门切烈夫两人已经一起动手,把四匹战马重新套在了马车上,这次轮到门切烈夫来赶马车了,波波夫第一个跳上套好后的马车上,向班里的人招手。苏军的坦克部队又纷纷驶出树林,继续沿着平原与林区的交界地带前进,想波波夫他们这样的协同步兵的卡车或者马车也跟在坦克的队列后前进,这次的行军速度明显要比刚才要快了一些。苏军第4装甲师接到的命令是,到达白俄罗斯与立陶宛交界的维尔纽斯森林地带,并扼守住通往森林的边缘地段,为整个机械化骑兵混编集群的部队的撤退行动撑起保护屏障。这个时候苏军侧翼的第9骑兵军在格罗德诺市同德军的增援部队正陷入最后的激战之中,苏军反击正面的部队已经陆续后撤,避免也被德军包围。也就是说,在波波夫他们后面,跟着苏联两个机械化军的所有残余部队。不得不说,刚才坦克团的部队及时躲避了德军飞机的轰炸,对于整个苏军的撤退行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战术小胜利,这支坦克部队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行军,如期到达了指定的地区,来到了维尔纽斯森林地带南部的边缘。“报告班长,前面的坦克有人冒头出来打旗语,意思好像是:注意,遭遇敌人,加速前进。”波波夫虽然不用赶马车了,不过能者多劳,闲不住的他又主动担任起班里的警戒了望手,沿途向四周左看看右看看,前望望后望望。这时波波夫把昨夜战斗时从那个俘虏的德军军官缴获来的望远镜,调整到最大的倍数,一边看前面的旗语一边向班长报告。波波夫这两天来一有空便向老兵请教苏军旗语的各种动作意思,学习进步得很快。“什么好像,可能,或者,战场上说话要肯定一点,要是每次都要我来确认一下,或许就会耽误战机。”契可夫也是有心教育波波夫这个好兵苗子,不客气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大家作好战斗准备,门切烈夫把马车再赶快一点。”契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