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天帅-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慕抱着刘修,刘修在刘慕怀里乱蹭。刘慕大急,问道:“姑姑,你们这是怎么了!”
刘坚勉强压住体内情欲,回答道:“董卓老贼,给我们姐妹灌了春药!”另一边的刘华,此刻早已欲火焚身,虽然意识清晰,但身上的燥热令她难受无比,忽地,见一旁站着位玉树临风,潇洒倜傥、英俊潇洒、风度高贵……(省略N个形容帅的词语)的绝世美男子,这可得了。刘华立即春心荡漾,就像老虎见了猎物般兴奋的跑过去,好一个投怀送抱,刘华一记纵跳,整个人挂在永圣身上,疯狂地扭动着,亲吻着永圣那白皙如玉的面庞。
永圣不敢动弹,若是不相干的人,他早将刘华甩到榻上了,可是现在这位怎么说也是自己徒弟(刘辩)的姑姑啊!当下大叫:“刘慕,快叫你姑姑下来,她这样会玩出火来的!”刘慕转头一看,差点没疯掉,刘华挂在永圣身上,对永圣又亲由啃的,叫道:“姑姑!注意印象!你别这样!”
刘华听到刘慕的叫声,喘息道:“慕儿,姑姑我受不了了,如此俊美的公子,将身子给他我也无憾!”说完大肆在永圣脸上亲啃!弄得永圣脸上满是口水。刘华又对着永圣的下身,疯狂地扭动着她那美臀。永圣被刘华如此挑逗,下身也隐隐有了些反应,虽然永圣穿着长衫,但还是没办法阻碍,小兄弟的伸展,抵在刘华的下身。刘华早已感觉到,感叹永圣的尺寸不一般,发出一声极为淫荡的呻吟。
永圣想再这么下去他非疯不可,于是想用话语来分散身上女子的注意力,遂问道:“这位姐姐不知如何称呼?”
刘华在永圣身上扭动着,听永圣发问,也回答道:“奴家刘华,乃是大汉阳安公主。”
“哦。原来还是个公主,失敬失敬!”永圣被刘华弄得有些受不了,苦笑道。
另一旁的两位公主,身体发热,在地上翻滚着,大声呻吟着,叫着难受。刘慕见了立马抱住她的两位姑姑,大叫道:“恶人!怎么办啊!”
永圣此刻自己都顾及不了,那刘华简直是绝代淫娃,口中淫语不断,老是哥哥,弟弟地叫着,声音嗲得要命。拨开刘华的头,回答道:“怎么办!还能怎么办!给她们穿上衣服,叫太医啊!”
刘慕急道:“她们两一直动弹,怎么穿啊!而且那些太医都是男的啊!你本事这么大,想想办法吧!”
永圣心想我也是男的啊!但都这样了,也乱出主意道:“你先将这阳安公主从我身上弄下来再说。”刘慕问了个白痴问题,道:“你自己可以将姑姑卸下啊!”永圣气道:“她赤裸着身体,跟膏药似的缠在我身上,我怎么下手啊!”
刘慕哦了一声,过去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刘华拉下来!刘华口中大叫道:“慕儿!你不能这样!我受不了了!弟弟!快给我!”手舞足蹈的,那硕大的双峰随着她的动作,上下运动,动感十足。
刘慕脸上无光!有些羞愧!自己姑姑怎么变成这样,以前端庄高贵的姑姑她,怎么会说出如此淫秽的话语!
………………
PS:这章却是写得不好!天尊不擅长写些那个啥,只能略微的写写,希望书友们能够体谅。
第三十三章 永圣VS刘华
    刘华被刘慕拉开,永圣立即吐纳,稳定自己的情绪后,口念咒语。一会儿,宜宁殿内出现一块宽约两尺,长约七尺的大型冰块。三位公主虽然欲火焚身,但对永圣从哪弄来这么大的冰块感到好奇。而刘慕已经见怪不怪了,永圣是不能用常人来定义的。
永圣见冰块形成,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把你的三个姑姑带过来啊!躺在上面,解解热!”
刘慕闻言,带着三个姑姑过去。三女躺在上面虽然觉得舒爽了许多,但还是不足以解去春药的药性。特别是刘华,这人天生媚骨,在春药的刺激下,显得更加淫荡,身体上好似有几千几万只小蚂蚁在身上爬似的瘙痒无比。嘴中大叫难受受不了。剩下的两位公主还略为好点,毕竟还未嫁人,没尝到肉味,还可以忍受得住心中的欲火。刘慕见三位姑姑的症状虽是略微减轻,但还是治标不治本。急道:“怎么办啊!”
永圣无奈道:“只能去请太医了!”
刘华此刻站起来道:“不行!不行!我坚决不请太医!其实还有办法,只是便宜这位俊美公子了。”还未说完又飞奔向永圣,还想大肆在永圣脸上亲啃。永圣手快,立即按住刘华的头,不让她靠近自己的脸。刘华见碰不到永圣,疯狂地扭动腰肢,吮吸着永圣的手指。
刘慕在旁看着,心道:姑姑还知不知廉耻啊!永圣大叫道:“阳安公主,你这是在玩火,你知道吗?”刘华欲火焚身受不了道:“受不了了!好弟弟!快给我!”说完身体大力往永圣怀里挤。永圣无语,刚刚下去的欲望又被刘华给挑起来了。咬咬牙!算了,是她自己在玩火,把她XX了,也怨不得自己。想通了,永圣也不客气,对着刘华的小嘴吻了起来,双手揉搓着她那硕大的双峰。刘华呜呜地呻吟着,像是极为满足。刘慕在旁目瞪口呆,大叫道:“恶人!你在干什么!你不能这样子对姑姑!”
永圣现在哪还管这么多啊!精虫一上脑,早就什么都不顾了。将刘华拦腰抱起,走到榻上,三下五除二将自己剥干净,分身进入,刘华极为满足地呻吟一声……满屋春色,女子呻吟声与肉体撞击声不断传出。剩下的三位女子在旁看了一场活春宫,皆是面红耳赤,刘修与刘坚更是不堪地自我安慰起来。终于在一声低吼中,结束了一切。
刘华彻底满足了,刚刚的她就像飞向了天堂般的舒爽,此刻的她秀目微闭,脸色潮红,正在回味着适才那般令人窒息的滋味。在旁观看刘慕此刻脸色羞红无比。这太难以相信了,自己竟然看着自己的姑姑与自己心仪的男子行苟且之事,刘慕大骂道:“恶人你不是正人君子!竟然对我姑姑……”接下来的话她难以启齿。永圣穿好衣服,说道:“我这是帮她解毒!你情我愿的,你反应这么激动干嘛!”
刘慕:“我……”我个半天我不出话来。
刘华睁开眼睛道:“慕儿,不能怪这位公子,要怪只能怪董卓老贼,董卓老贼残暴不仁,可怜我那夫君被董卓杀害,至今还不知道尸首在何处!”说来也奇怪,当她知晓自己夫君死讯后,极为伤心,但此刻提及这事却丝毫没有伤心的感觉,好像是在说别人的事一般。是因为他吗?刘华看了看永圣,他是如此的俊朗不凡,威猛无匹。刚刚与永圣颠龙倒凤的那种销魂,令她难以忘怀。刘华知道自己完了,她沦陷了。
刘慕听自己姑姑这么说,怒气微减,拿起三位姑姑的衣服,为她们穿上。永圣看了看天色,自己也该回府吃饭去了,遂告辞道:“在下告辞了!”
永圣走到殿门前,见四下无人,御风术一起,往自己府宅飘去。
########################
第二日,董卓与吕布被诛的消息传遍洛阳大街小巷,太师郑永圣的名号也随之被传开。董卓掌管洛阳时日不多,还未将大部分人马安排在洛阳城内驻扎,原先人马还只是驻扎在洛阳城外,原先把守洛阳各个城门的西凉士兵们,都已被永圣带着皇宫禁卫军轮换下来,那些西凉士兵见董卓身死,有几个反抗想为董卓报仇的士兵被永圣杀了几十个后,剩下的兵士见永圣如此轻而易举的干掉十几个人,遂也纷纷投降了。董卓的弟弟在洛阳城内,听闻哥哥身死,还是犯上作乱而被诛灭,当下就慌了,立即收拾行囊带着手下五百入欲逃出洛阳,刚刚打开门,就见曹操带着一千多人把整个府邸围得水泄不通。双方开战,以曹操全面胜利而告终。
永圣来到洛阳城内军营,李肃跟在身边。李肃现在极为害怕永圣,这人比董卓还可怕,听他的话,则他对你和颜悦色。不听话,想要反抗的话,他杀人跟切菜似的,一下一个,不眨一下眼睛,这一日跟在永圣身边,李肃已经算不过来他杀了几个不投降的人了。
“李肃!现在洛阳城有多少人马!”永圣问道。李肃听永圣询问,立即恭敬地答道:“回大将军,洛阳城内只有五千骑兵,五千弓箭手,剩下的皆是步卒,加上皇宫守卫一共两万五千人。”
永圣点点头,两万人,要挡住城外的十万西凉铁骑,已经足够了。问道:“原先洛阳不是有何进旧部十万人马吗?现在何处?”李肃答道:“何进十万人马,袁绍、袁术兄弟两各带走一万,鲍信带走一万,其余几万人马则被董卓调往长安、弘农、河内三郡,洛阳只剩两万而已若城外董卓旧部攻来,难以抵挡!”
永圣哦了声,说道:“十万西凉铁骑,有何惧哉?一战必降!”永圣此刻改变了计划,这董卓旧部派人去说降,若是成功,他日肯定会反叛,那就是一群定时炸弹,不如跟他们打一场,将董卓那些心腹手下们逐个诛杀,这样风险来得更小些。
李肃立即奉承道:“大将军神威盖世,自然不将城外人马放在眼里。”
第三日,董卓旧部与吕布旧部闻得两人犯上作乱被诛杀的消息,两部皆是乱成一锅粥。董卓旧部,李傕、郭汜这两董卓的老手下不知该如何是好,打算向朝廷投降算了,这朝廷惹不起。于是乎修书一封,向朝廷请投降。
吕布旧部军营处,吕布手下各将领聚坐一堂。张辽说道:“诸位,吕将军犯上作乱已被朝廷诛杀,军中人心惶惶,我欲投于朝廷,不知诸位将军有何打算?”
侯成说道:“我欲带本部兵马投靠朝廷!”
高顺道:“某闻朝廷新任太师乃某之故友,某欲投效于他。”
张辽点点头也说道:“既然二位将军已有打算投效朝廷,不若明日一同前去。”魏续与吕布有亲戚关系,担心道:“吕将军,犯上作乱,不知朝廷能否容得我等?”
魏续此言一出,帐内诸将也是忧心忡忡,高顺笑道:“应该不会!某去见大将军,说明一二,朝廷必不追究!”
诸将把目光投向高顺,齐声道:“有劳子昌将军了。”
吕布部下问题:其实我个人觉得吕布部下对吕布不是很肝胆相照,从三国各类书中所见,吕布背叛丁原,董卓给丁原安了个谋反的罪名,而后丁原旧部就跟着吕布为朝廷效力,吕布杀董卓,因为董卓犯上作乱。当吕布带着部下逃出长安,那时候的朝廷形同虚设。曹操迎奉天子到许都那时已经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没人会理会朝廷,所以吕布被曹操打败,高顺与陈宫不投降,因为知道曹操不是什么好人(曹操喜欢杀人)!不是明主,他们都是忠义之人,所以就……另外本书中吕布不是高顺所要捍卫的旗帜!天尊个人见解,有不同意见可到书评处发表!
第三十四章 再见高顺
    第四日,朝廷收到董卓旧部的请降书。朝廷文武大臣吵开了锅,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太傅袁隗、司徒王允为首的诛灭派。他们的理由是董卓旧部凶残成性招降他们可能给洛阳带来灾难,一派则是蔡邕、荀攸为首,他们的理由是:现今董卓刚灭,朝廷初定,不宜再生事端,以至再起祸乱,况若诛灭其部,洛阳兵力不足三万,守则以,攻却不行。不纳降他们,难道任由十万西凉军在洛阳周边烧杀抢掠不成。反正两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不可开交。
永圣在殿上冷眼旁观,好似这根本不关他的事一般。刘辩这几日学习为君之道,看着殿下群臣如此争吵,这多少让他觉得他们好像当自己这个皇帝不存在一般,刘辩运起力气大吼一声:“肃静!!”群臣被刘辩这么一吼,顿时鸦雀无声,皆是跪下,朗声谢罪道:“陛下息怒!”
刘辩质问道:“尔等在德阳殿如此喧哗,到底还有没有将我这大汉天子放在眼里?”
群臣被刘辩这么一说,皆是惶恐道:“请陛下恕罪!”
刘辩哼了一声。刘辩几日被永圣说教,已初具帝王威仪。虽然永圣知道这是刘辩的伪装,但能到如此地步已是难能可贵了。刘辩见群臣认错,心中高兴,回忆着永圣教他的东西“天子懦弱则好欺,天子威仪则难奉,你性格的本质是懦弱少威,但是身为帝王要懂得伪装自己,让本质潜在于内,而对外就必须装成威仪有度的样子,这样才会让满朝文武拜服。”刘辩此刻不得不心中感叹自己师父说得的确是对的,看着殿下的群臣们,刘辩清清嗓子道:“关于董卓旧部请降一事不知太师有何见解?”
永圣见徒弟问计于他,遂也发表道:“董卓旧部凶残成性,乃丛林豺狼也!若此刻允诺其降,恐日后有变,则洛阳不得宁日。”永圣此言一出,袁隗与王允等人纷纷面露得色,向永圣投以赞许的目光。虽然他们不怎么服这位年少太师,但是让他们无能为力的是诛杀董卓吕布的功臣是他,陛下宠信的也是他。
永圣顿了顿看了看群臣的反应后,又说道:“不过,现今国贼刚灭,朝廷初定,百废待举,已没有多余力量与董卓旧部消耗,故若要彻底诛灭董卓旧部,实难也!”
这说的什么话嘛!说了等于没说。群臣心道,但却不敢出声反驳。
刘辩不知道永圣葫芦里卖着什么药,问道:“那太师的意思是?”
永圣笑了笑,道:“先攻后纳!”
满朝文武不知道永圣这先攻后纳到底要如何实行,蔡邕当下问道:“请恕老臣愚钝,不知太师怎么个先攻后纳法?”
永圣朗声道:“明日,回绝董卓旧部的请降,而后我在点起五千人马杀出城去,措其锐气之后,朝廷再拟降书招降西凉军。”
狂妄!实在是太狂妄了,五千人马就想措十万铁骑的锐气!大臣们不屑,这少年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只懂得夸夸其谈之辈,这太师之位,他怕是做不了多久。众人心中皆是如此想。但刘辩却不是,他担心道:“太师若去,朕恐战场上刀枪无眼伤了太师,还是另派人去措其锐气为好!”
群臣惊讶了,这皇帝是不是脑子有些问题啊,到底知不知道十万铁骑是什么概念,这样也能同意那太师的提议,而且还担心他的安危,希望另派人去。大臣们快无语了。执金吾李肃则不这样认为,这当朝太师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他若说去措西凉军的锐气,那肯定有什么必胜的把握。当下出列道:“陛下若担心太师的安全,肃愿同太师一起出征,护卫太师左右。”
刘辩还是有些不放心,这郑永圣可是自己师父啊,若他有个什么闪失,就没人帮助自己稳住大汉江山了啊!有些犹豫不决。永圣见刘辩犹豫不决知道他是担心自己的安危,遂言道:“陛下难道不相信臣的本事?”
刘辩摇摇头说道:“朕不是不相信太师的本事,而是……”还未说完,永圣就打断道:“陛下,当断则断!下旨吧!”
刘辩见永圣如此坚持,也不再言语,当下下旨。回绝董卓旧部的请降书,择明日太师郑永圣点五千人马,与执金吾李肃一同迎战西凉军。这件事解决完后,刘辩宣布退朝。群臣皆散,永圣骑着马回到自己的太师府。
刚到府宅门口,就见莲儿在外边东瞧西望的,表情着急的很。永圣策马来到莲儿面前,下马问道:“莲儿,你在这干嘛?”
莲儿见永圣回来极为高兴:“刚才来了个中年男子来找公子,说是公子的故友,莲儿与他说公子上朝去了,我问他有何要事,他没说,现在还在客厅等着公子呢!莲儿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就出来等公子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是小事啊,看莲儿急的。永圣道:“我的故友?我在这里没什么朋友啊!中年男子!莫非……”永圣想到了个人,肯定是他!永圣立即将列云收起,与莲儿进去,吩咐道:“莲儿,交代下去,准备酒菜!”莲儿应是退下。
永圣来到客厅,见一中年人正跪坐在席上,闭目养神。那脸庞虽然苍老了许多,但永圣还记得他是当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好心帮助自己的高顺。
“子昌兄!好久不见!想煞我也!”永圣这年确实很惦记着高顺,因为万年公主刘慕没给永圣办好交托她的事,这让永圣觉得,好像什么地方欠着高顺似的。高顺睁开眼睛,一看,立马站起来,拜道:“莫将高顺参见太师!”
永圣见高顺如此,立马不高兴道:“子昌兄,为何如此生分,此地不是朝堂,勿要如此称呼,呼吾表字即可!”
高顺见永圣没有一点架子,遂也放下顾虑,高兴道:“啊!明德贤弟!太行山一别五年,贤弟还是如此英俊潇洒啊!而某却是苍老了许多啊!”高顺即高兴又感慨,岁月无情啊!
永圣笑了笑,上前携着高顺的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来,坐下叙话!”高顺坐下后,感叹道:“时光冷然,我俩一别数年,此次某来看你却是两手空空,说来真是惭愧啊!”
永圣笑道:“子昌兄切勿如此说话,你我兄弟也,怎地如此计较呢!你能来看我,我就已经很高兴了。”莲儿此刻进来禀报道:“公子酒菜已准备好了!”
永圣点点头,道:“端上来吧!”莲儿领命端上酒菜,为永圣与高顺斟上酒。永圣拿起酒杯:“来,子昌兄,弟敬你,喝!”
高顺也是豪爽之人,但却并不饮酒,今日与永圣相见也尤为高兴,也不好扫永圣的兴致,拿起酒杯堪堪喝下一杯。嘴里推辞道:“贤弟见谅,某从不饮酒,故不胜酒力。”永圣听高顺如此说,哎呀道:“是我疏忽了,兄勿怪!咱们不喝酒,来,吃菜!”说完为高顺夹了块牛肉放与高顺碗中。高顺道了声多谢,也为永圣夹了块牛肉。两人相视一笑。
两人吃了几口菜,高顺率先开口道:“不想一别五年,明德贤弟已是位高三公,领太师衔,行大将军之职啊!”
永圣微微一笑,说道:“此不过虚名耳!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兄,现得意否?”
第三十五章 结义高顺
    高顺面容一整:“现在并州军效力。”永圣假装吃惊问道:“现今吕布犯上作乱,已经伏诛,子昌兄不知有何打算,可曾想过留在朝廷,为朝廷办事?”
高顺闻言无奈道:“报效朝廷,某自然愿意,奈何某乃并州旧部,恐朝廷不容我等。”
永圣劝慰:“子昌兄勿要多虑,今朝廷初定,董卓旧部未除,此正是用人之时,子昌兄若来投效,朝廷自然欢迎。”
高顺等的就是永圣这句话,现在听他说出来,立即高兴道:“有贤弟这句话,某就放心了,某即刻就赶回军营,将消息告诉他们。”高顺起身告辞。永圣见高顺要走立即阻拦道:“子昌兄且慢!”
高顺望着永圣,不知他有何交代。永圣手中凭空多出了件麻衣,交到高顺手里。永圣本想另外拿出千两黄金送给高顺,以报当日之恩德,但想想这样太过俗套,以高顺的为人也肯定不会收下,遂也作罢,只将当年的衣服拿出。高顺见永圣手中凭空多出件麻衣甚是惊奇。
见他满脸惊奇之色,永圣呵呵笑道:“障眼法而已,子昌兄不必如此惊讶!这件衣服还你。”
高顺接过衣服,不解其中事故,问道:“贤弟这是?”
“此乃五年前,子昌兄临走前赠与我的衣物,兄忘却了不成?”高顺其实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五年前所穿的衣物他不曾丢弃,但对于送与永圣的那件当时他最好的麻衣,却没有太多印象。故而会有刚刚一问。
被永圣这么一说,高顺才想起来,五年前确实送过永圣一件衣服。不想现今已位高权重的永圣还留着这件麻衣。高顺有些感动,永圣竟会如此对待他送与他的麻衣,这才是真正的朋友阿!但今天又拿出来还他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永圣道:“五年前,兄长赠我此袍,如今有缘与兄长相见,余再将此袍还与兄长,当日兄长赠袍之恩,余永生难忘。”
高顺推辞道:“此袍已送与贤弟岂有收回之理?”永圣笑道:“既是兄长所赠,余再将此袍还与兄长,此袍理应物归原主,又有何不可?”
送给人东西,人家还回来,高顺怎么能收呢!“贤弟如此这般,莫是不将某,当朋友?”
“子昌兄,何处此言哪!”永圣不解,在异域大陆,将自己恩人送与自己的东西,一定要细心保护,他日若有缘相见的话,必定将此物奉还,以表对恩人的感激之情。
“若贤弟,还将某当朋友,为何又要奉还他日某所送的衣物呢!”永圣算是明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转念一想,永圣把麻衣放入自属空间,从空间中拿出一副战甲。递给高顺道:“如若如此,兄长赠袍与我,我赠甲与兄长,可行否!”
“这!太贵重了,某不能收!某所赠贤弟不过区区一麻衣,而贤弟却……”高顺拒绝道。高顺本就是个朴实无华的人,他帮助别人从来不奢求什么回报。永圣见高顺如此说话,立马威胁道:“子昌兄乃我之恩人,在我家乡,有恩须报!子昌兄若不收!岂不是要我违背家乡礼仪?”高顺为难了,这可怎么办,不收吧,让永圣违背家乡礼仪,收吧,却又是太贵重了。这个世界有文化的人将礼看得很重,仅排忠孝之后。忠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孝,对父母的孝道。礼却是包含很多,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永圣见高顺不说话,遂说道:“兄莫要以为此物贵重,不敢收下,在我眼里此甲的价值,还不如兄所赠的麻衣!请兄莫要嫌弃。”高顺犹豫,永圣如此说,他已是感动。五年前的永圣为自己前程着想,不让自己照顾他,自己为他留下食物及衣物,不想永圣记得如此清楚,还将自己所赠麻衣看得如此贵重,如若自己不收下,他所赠铠甲,岂不是寒了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