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色之翼-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国防工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塔特拉T-11型载重汽车的生产量达到33690辆,出口到24个国家;S-199型和Bf-109型歼击机于1949年出口到以色列,这些二战老飞机冲在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最前线;捷克所研制的新式武器,如P-27型装甲车,51式130毫米火箭筒,52式85毫米反坦克炮,OT-810型装甲运输车和捷克斯洛伐克最著名的防空武器——30毫米52式和52/57式名为“蜥蜴”的高射双加农炮(20世纪90年代驰名于巴尔干地区冲突)等,都使得捷克成为战后东欧地区最大的兵工厂。
捷克航空工业在1946年所生产得CS-92(捷克版的梅赛施密特ME-262),使其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能生产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由此可见该国在于国防工业基础方面的实力。小野子自然不会放弃在这个地区获得更多情报的可能。
他的酒吧经常来光顾的除了车间工人及家属之外,研究所员也有相当一部分,因为情调好,一些技术研究员甚至愿意在这里举办半正式的学术讨论会。这给了小野子充分了解该国航空工业的机会。在这些专家研究员中,最不引人注意的但也是研究领域最奇特的成员——斯奈塔(Slechta),至少在1951年看起来,这个阿俄洛工厂的普通研究员和别人并无两样。
小野子有次好奇的向这位一脸学院派但是却文质彬彬研究员请教他手里摆弄的旋翼机的前景时。斯奈塔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手舞足蹈的描述这种能垂直起飞,几乎不受地形限制的“飞机”能为人类的未来带来多少史无前例的进步。
“你要知道,飞机扩展了人类活动范围,但是这仅仅是地图上,如果你要去更奇特的地方,例如亚马逊,北极或者其他什么难去的地方,就只能用这个”充满憧憬的眼睛告诉小野子应该看着他手上的旋翼机模型。
“而军人能用这个,跳过敌人最强的防线,落到敌人最薄弱地方,抓住那个杀人魔!直接终止战争,停止一切无意义的杀戮!”斯奈塔的双亲死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暴行,所有他从心底厌恶各种战争。
虽然小野子并不十分清楚这种旋翼机在于未来的价值,但是直觉告诉他,或许这个人是个技术天才,当然从表现上看似乎也挺疯狂的。边擦着酒杯,小野子漫不经心的问道:“是啊,斯奈塔先生,可是您的小宝贝在这里是不是一定就能成功呢?”
斯奈塔似乎被掐住了命门,刚刚手舞足蹈的的他还沉静在自己梦想中,突然开始暗淡,背部也陡然一沉。嘴唇微微抽动,并不言语,僵坐在前台,只顾思量着自己。
小野子随即用他迷人的东方式的微笑,为斯奈塔先生倒了杯酒,“是啊是啊,生活总是不如意,来,一杯威士忌,我请客!”
“有空给我讲讲这个能直上直下的小东西吧,也许我在土耳其的女儿会喜欢。当然,我也喜欢,要知道每个玩泥巴的小男孩,都想着有一天能飞上蓝天的!嘿嘿”
斯奈塔开始微笑,僵持的嘴唇也慢慢舒展开来。
也许,这是个好的开始,毕竟已经很久没人说,他的研究至少在这个酒吧里,有用了。
很快,斯奈塔与小野子变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
斯奈塔在两次世界大战先后失去双亲对他的打击很大。因为作为孤儿,青少年时代各种悲惨的经历造成了斯奈塔的孤僻,加之所研究的领域与其他航空研究员也相去甚远,这使得他更少与人用心接触。所以单身汉的斯奈塔没有什么朋友,并且最近的亲人也远在法国。他好不容易找到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愿意把自己的梦想和关于旋翼机的未来描绘给这个看起来像吉普赛人的酒吧老板倾听。
小野子也觉得旋翼机直升机项目未来的前景光明,并且在看了斯奈塔各类研究成果后对这种能直上直下的飞机充满信心。于是,他给目前主管AIA情报工作的马英直接消息,要求重视这类新新项目的前景。好在马英再苏联担任上尉,攻克柏林时对于所缴获的旋翼机影响深刻。于是指示“可采取任何手段,全力给予支持”拉拢这位科学家。
当然,小野子除了和技术员交朋友,其他方面也没闲着。他的“外勤”从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报黑市搞到了ME-262和BF-109的全部制造工艺图纸和这两架飞机DB605Dc活塞发动机与BMW003喷气发动机的设计组装工艺图纸。很显然,战后贫困的经济让厂里的某些人缺钱用了,所以,获得这些资料相对顺利。也许1935年试飞的BF-109和1943年试飞的ME-262似乎在这个时代必然会显得落后。但对于毫无任何飞机制造基础的中国来说,如何弄清楚螺旋桨到喷气时代的设计关键,学会德国人严谨的航空制造工艺经验,比拿到纳粹飞碟的计划图纸似乎更为重要。而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些图纸对于一个新兴航空制造大国来说,意义是非凡的!这也直接使中国航空制造业得水平在1950年代末基本达到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航空制造工厂的工艺水平,坏品率逐步降低。
交上朋友的并不意味着小野子能搬得动斯奈塔,斯奈塔虽然怪癖,但也绝对毫无立场的科学家,小野子可以从这位行为怪癖但却又具有独特魅力的科学怪人身上深深感到:这个人要想为中国所用,就必须出现“转机”。然而,这个“转机”好像越来越远,斯奈塔似乎开始转运了,在1951-1953年捷克斯洛伐克开始重视旋翼机直升机的前景,阿俄洛-沃多霍迪飞机制造工厂的领导也逐步投入研发力量,斯奈塔也感觉平时偷笑他怪癖的同事变得和蔼很多。他的HC-2项目逐步开始试制,HC-3计划也正在通过审批。他的HC-2在1951年试制出来之后,终于经过意外长的试制后在1954年12月试飞成功。
可惜的是天不随人便,随着捷克斯洛伐克加入苏联集团,该国与苏联以及华约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加强。1954年11月29日~12月2日,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政府和军队的代表签订了关于捷军队现代化及其武器更新的协议,有效期5年。在81名苏联顾问的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参照苏联模式开始更新武器装备,如此导致了许多捷国内生产项目的消减,如斯柯达巴贝塔(?kodaBabeta)越野汽车,雅尔米拉(Jarmíla)装甲车,MOZ和VOZ型水陆两用车辆,当然也包括斯奈塔的HC-2和HC-3型直升机等。同时,捷克斯洛伐克开始大批量生产苏式坦克和飞机。T-34型、T-54/55型分批生产,出口到世界各地。阿俄洛-沃多霍迪飞机制造厂开始生产米格-15型飞机,自用及用于出口。鉴于设计和生产水平的高超,一些国防工业部门的生产得到保留,如手动武器、弹药、大炮、装甲运输车、教练飞机、训练器械以及后勤、医疗、化学和工兵材料。这一举动,在捷克斯洛伐克全国上下遭到了一致反对!
这种“阉割”捷克斯洛伐克军工业研发能力的举动简直就是路人皆知的掩耳盗铃。
当晚,斯奈塔就跑到小野子的酒吧,要了几瓶威士忌,边喝边发泄他对整个“傀儡”政权的极度的失望。
“要知道,伟大的捷克在1939年以前是欧洲出口武器数额最多的国家!这是属于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人的荣誉,我们为弱者制造武器反抗强权,我们用技术和知识让世界格局改变,而俄罗斯人居然要阉割我们,拿刀子削了你的那话儿!然后告诉你,阉割了你,是因为要和他们一样!你都不是男人了!还算个屁的战士!”
“这叫扼杀!赤裸裸的大国沙文主义做派!”小野子欧也颇为愤怒的评论,他也为斯奈塔感觉不值得。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听他们的?以前我们听德国人的!我们被纳粹屠杀!现在我们听俄国人的,难道接下来的也是屠杀?”
“捷克斯洛伐克的首脑,阿俄洛-沃多霍迪厂得领导,哪怕是我们的外交官,难道不能说一句不?这叫无能!奴隶!”斯奈塔开始喝多,也开始咒骂无能的政府。
…………
当斯奈塔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
小野子递给他一杯热咖啡。
一句“嘿,兄弟,太阳第二天总要上班的”这让斯奈塔稍多少有些开始正视现实。
“接下来怎么办?”
“愤怒的暴风雨之后,必然是平静”~~斯奈塔微微的抖动着双唇,用一句捷克谚语回答了小野子。
小野子看着斯奈塔缓缓站起来,蹒跚的从门口走出,挺起的后背又微微有点驼了回去,好像一下子斯奈塔老了许多似的……这时的小野子,边擦着盘子,边若有所思的盘算着今后的动作。
虽然以斯奈塔为首的“自研派”技术员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抗议,甚至在苏联专家来厂的时候他们挂出了“我们不需要铁匠教我造武器”的抗议横幅(意指苏联在武器研发制造方一直是“傻大黑粗”)。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国营“阿俄洛-沃多霍迪”飞机工厂还是在1955年1月正式将CH-2和CH-3直升机项目调整为积累研究项目。这不仅宣告了斯奈塔位之奋斗多年得直升机项目无果而终,更让这个处于世界直升机设计先进水平的天才伤心欲绝。
斯奈塔对工厂和政权心灰意冷,随后向工厂请辞,打算搬到法国马赛的亲戚那里去。
工厂负责人自然也不希望这个出了名的鼓动民族情绪的偏激“自研派”分子,再在自己的地头闹出什么更大的祸事,毕竟给苏联找麻烦就是给政府找麻烦,也是给他的乌纱帽造麻烦。所以,这位厂长很爽快的答应了他的请求,各种手续审查一路顺利的“送”他去了法国。
斯奈塔在临行前向小野子告别,就好像是再也不会回来一样。
小野子也用一句中国名言”柳暗花明”来祝福斯奈塔。
两人约定好经常通信。
小野子也在他去法国期间尽量开导和安抚。
就这样,斯奈塔在法国乡下修养半年后,小野子一身商人装扮,前来拜访,并且身边还带着一个东方面孔的商人。
“HI,兄弟,这个是我香港的远房表哥,成功的大商人”
小野子也用不着寒暄,直接单刀直入的说明来意——他的这位表兄在他的说服下,已经打算在香港开设一家特种飞行器的制造公司。并且由于和一些国家军方的关系,订单是可以保证的。非常希望斯奈塔成为这个新公司的股东兼技术总工程师。
面对这些诱人的条件,斯奈塔迟疑了……
“HI,兄弟,这是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我们没有理由在乡下虚度一生!”小野子抓住斯奈塔的双肩,正色说道。
一个将梦想视为生命的人,不用过多挣扎,就答应了。实现那些图纸上的梦想,才是他人生最大的动机。
1955年夏天,在香港,一个名叫彩虹的特种飞机公司宣告成立,也就是在这里,与AIA在全世界各地所招收到部分航空人才开始了中国直升机制造工业的开始。
东欧航空工业实力【捷克篇】
更新时间2011…7…10 21:47:59 字数:5282
'东欧最出名的航空工业产品就是享誉世界的L-39高级教练机,图为伊拉克的L-39教练攻击机'
捷克AeroVodochody/LetKunovice/Avia航空工业
前华约集团国之一的捷克在「苏联附庸」时代就已是东欧军工业主力,于1993年改行共和政体,也已偕同波兰、匈牙利等国于1997年受邀加入北约,且于1996年度其国防预算已达12亿2千万美元,占其国民生产毛额的2。3%,其中2亿5;200万属外商投资金额,现阶段捷克大部分国防投资均用于转换其装备与训练单元为「北约标准」。
至于AeroVodochody是前共党时代的主要军机制造厂,专门设计/承制华约集团航空部队的先导喷射教练机,甚至回销苏联,著名的L-29、L-39等衍生系列机种近年来也倾销于诸多第三世界国,同时,它也和RDP、Omnipol等厂商同为捷克的国防股份持有厂,目前AeroVodochody则专攻于航天产业的发展,下辖7间独立的子公司,然其中64%的股份仍为官方所有,因此仍属国营性质,自90年代「苏东波」造成共产党垮台后,该公司为避免坐失其传统市场,因此进行工业改组,企图在自由经济市场中继续经营,目前捷克的军民航工业,皆由工业与贸易部所统筹。
改组后的民航机材系由LetKunovice&;amp;amp;Walter承接,军机与训练系统则由AeroVodochody主导,以便迎合捷克空军之需求与融合国际航天技术及产能之提升,因捷克军方现用之战机多数仍属「堪用装备」,且其中不乏多款火力强大之MiG-29、Su-22M,因此除将逐步修改苏制战机至「北约标准」外,捷克国防暨工业主管也颇为期待和国外项目合作,以拓展国际市场,官方有鉴于此,新近亦朝产权归属作出更明确的规范与说明,以便取得国际法律保障。
LetKunovice所产制的L-410军民两用小型运输机已广为中、东欧等第三世界国所采用,获得高度商业成效,衍生型L-420也已取得美方认证,但碍于资产问题,迫使该公司将再行改组,同时也企图推出更新一代的L-610区间商用机及其备份零组件,装配通用电机CT7-9D发动机,此外,也与美方加强合作旨在开发商用机导向为主的机材。
至于AeroVodochody目前民营化的进展因受捷方三大银行团与国家财产基金会的控管而稍有迟滞,其中,工贸部长VladimirDlouhy扮演着关键角色,他曾明言希望出售AeroVodochody的大部分股权给外商,本身仅需保留34%,但反观标榜着符合「北约标准」的L-159多功能教练/轻攻击机问世,可望为AeroVodochody在角逐激烈的欧洲高教机市场中辟出一条光明的前景,但该机却受捷方财政部的多所限制,对此,美商Rockwell和AlliedSignal则趁隙分占其航电与发动机单元的配置,这也促成国际间再多一款与AT-3相同发动机型式的高教机。
其实早在1918年10月,捷克尚在奥匈帝国政治版图内时,即已在首府布拉格发展初步的航空基础工程,于Cheb接收境内各地零星的简易型教练机,当地遂发展成布拉格第一座机场,后续自法接收127架,组成当时颇具规模的一支航空兵力,捷克工程师们为防止法国并吞航空事业,便以各自为名组成飞机制造厂,旋推出SmolikS-1双翼机,并偕同另两型AeroAe-02和AviaBH-1的量产,以阻止外制机种的倾销。
由于航空工业草创期各国技术尚未臻成熟,许多厂商皆以量制价,又因第一次大战爆发,甚需航空兵力支持,于技术本身并无重大突破,至二战前曾推出多款军用机种,但多半不具代表性,唯1924年FrantisekLehky以AeroA-12型机于9月7日缔造时数一百公里之世界纪录,1926年Stanovsky驾A-11机自意大利横越北非至土耳其,再创长距离飞行纪录,另有Malkovsky上尉于当时以一架红色AviaBH-21双翼机开启捷克的特技飞行。Avia当时以低单翼机为创举,但因构型问题,使这种单翼机十分不易操控。
直至二战前,多数捷克飞行员均不惯于飞单翼机,待Avia推出B-534战斗机和更进步的低单翼机B-35和B-135出现后,情况才稍有改观,后二者至二战前都还在量产,等1938年纳粹德国将捷克自奥匈帝国分开后,才将其产能兼并,值得一提的是,B-35原型机以固定式起落架构型配上B-534发动机,在尚未完成组合试航时即已达480公里的高速!B-135也曾售予保加利亚在当地组装12架,惜较晚部署,未能遏止德军,否则此型机将可能成为Messerschmitt机的对手。在Aero方面也曾试图量产稳定性较高的Ae-02双翼机,与侦察型A-12,以及另一种高单翼轰炸机A-42,在30年代堪称先进构型,但仅有原型机,甚还发展单翼战机A-102,却因B-35的问世才作罢,但Aero已自苏联授权仿制SB-2重轰炸机,捷克型号为A-300和A-304,后皆为纳粹所接收。
二战期间捷克受战火波及,航空工业停顿,但其飞行员却前往英、法、波兰、南斯拉夫等地协助抗德,曾参加「不列颠之役」屡建奇功享誉全欧(读者可参考电影「烈日长红」DarkBlueWorld),战后Avia承接Me-109于捷克生产,称为S-199,另有双座型CS-199,该型机曾援助以色列的建国战争,至1955年已量产百余架。1948年共党取得政权后,捷克航空工业产生一大转变,成为全然的苏联战机生产线,在60年代初,Avia经授权生产Il-10和Il-14,Kunovice则生产Yak-1教练机,今之Avia竟沦落为卡车组装厂。
捷克的民航工业至1923年才起步,起先也是由军方单位改编,使用AeroA-14机,它系由双座双翼机「汉萨布兰登堡号」的基本而来,再于同年组成捷克斯洛伐克航空,且采用了许多国外的新颖设计,其中之一为AeroA-10,大部分当时的机型均可在Kbely航空博物馆中一睹其丰采。
捷克航空运输业与运动竞速机发展概况
捷克于二战前的航空工业发迹历程虽已有进展,但航空运输业真正的转折点,仍在于1948年之后,由于旧捷航(CSA)有意于拓展境内各大城市的航点,遂向英购置SaroCloud双发动机两栖机,可自布拉格机场起飞直接降落于南斯拉夫苏萨克(Susak)附近之温泉区,当局与莫斯科的快捷航班早于1935年即启用,以英制AirspeedAS-6「钦差式」双发低单翼机飞航,名为「俄罗斯快车号」,却仍需9至10小时航程,此举便将布拉格机场转变为一座国际十字路口。另一家大型航空业者为捷克航空公司(CLS),使用捷克自制之AviaBH-25,以及当时最豪华的美制DC-2与DC-3(C-47民用型)。
捷克于1945年时的情形类似于1918年,民航运输业亦由军方所控管,至1946年3月,CSA和CLS两家合并为新捷克航空(CSA),虽有充足的飞行员,但航机数却略显不足,遂起用前德航民航机并修改部分轰炸机作为运输用,还收购若干二手美军用道格拉斯运输机,待共党执政后才排除西方制航机,至此CSA还购入苏制伊留申Il-12与Il-14,也是由Avia厂在地组装,其它还包括Tu-104、Tu-124、Tu134等大型机,几乎囊括苏联雅克夫列夫与伊留申的一时之选,但捷克本身的Avia却被限制不得设计新涡桨运输机,飞机制造业几毁于一旦,但LetKunovice却赓续保持发展,其L-410双涡桨中程运输机于1969年首航,极佳的操纵质量与经济的操作成本与稳定性,使其在捷克与多个第三世界国创造成功的销路,直至今日,CSA航空还使用新一代涡桨L-610与法制空中巴士A-300。
空中出租车
捷克于1930年代初已着手于一种小型客机的发展,Jaroslav
Slechta氏时已制造出四座的PragaE-120机,这是一种在当时极为先进的概念机,采高单翼且在两翼端各装有一具发动机,这项设计也广为各厂所抄袭,但惜遭战争阻断,至1947年再有另一更为优雅的AeroAe-45双发单翼机,其后继者Ae-145至今仍在许多飞行俱乐部中延用,也是首架捷克制横越大西洋的航机,它还有Ae-45S衍生型机,另再制出双发L-200型摩拉瓦(Morava)式机,现也仍在役中。
捷克直升机的发展
直升机的概念草图早在1919年即出现于许多捷克的业余设计家之手,至1945年由JaroslavSlechta氏主导真正的直升机开发,当时他系受雇于纳粹假德国哈垒(Halle)研发Ra223「龙式」{1},捷克Avia厂旋利用该机的零件完成另两架测试机,至于第一架捷克自制的直升机则为XW-II-C型机,Slechta的后续作品尚有HC-2与HC-102,以及HC-3型和HC-103原型机,稍后还有于二战后1959年在Otrokovice组成的Mikula厂,也推出Z-35与Z-135两种原型机,惟旋遭共党政府勒令停止研发,捷克直升机工业遂成共党统治下的另一牺牲者,但对于倒向苏联的捷共政府言此举实不足为奇。
农业用飞机
此型机在捷克实际上是从苏联采用前纳粹Storch厂K-65型观测机开始,不久捷克也推出L-60Brigadyr(旅级),今日捷克还使用Z-37Cmelak和苏联安托诺夫An-2等机。
运动用特技机
捷克的运动特技机早于1920年即已制造,这对于航空产业发达的国家言其实是正常现象,厂商众多,也的确推出过不少享誉全球的机种,包括现代造型的低单翼机,其中尤以PavelBenes氏所设计的Be-50、Be-51「Beta」型,特别是Be-52「Beta少校」为代表作品,其它尚有旅人型Be-550「Bibi」和Be-555「超级Bibi」更为航空界所称着,另一家Zlin厂也推出Z-XII和Z-212,尚有Tatra厂也发展一流线外型的单翼竞速机T-201,Praga厂也有单高翼的PrahaE-114型,真谓运动机的百花齐放时代。至于业余设计家的作品有赛盟涅克(Simunek)兄弟制造的Kunkadlo机,是战前最著名的运动机种,全幅仅7。20公尺,净重104公斤,由一具14匹马力发动机推进,该机现正陈展于布拉格的捷克国立技术博物馆中。Avia则替FrantisekNovak及其特技小组制造了特制的特技机,堪称当时举世最佳的运动机,甚至还曾于1936年的奥运会场中展示其特性,组员Siroky氏赢得铜牌,Novak氏获得银牌,Ambrus氏仅排名第八,二战后,捷克仍沿用大量前纳粹德国时代所制造的滑翔机,也因此,在欧洲大陆地区,捷克也是一个运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