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日帝国-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究竟是什么宝物呢?
原来只是一个土豆!
伍子方哈哈大笑:“老兄,你还没到忘了土豆是什么东西的地步吧?难道这个土豆有什么希奇的地方吗?”
“不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土豆!”
“那有什么值得宝贝的,你想要的话,我出去给你找一麻袋,这玩意儿,一挖一麻袋!”
刘海宁又小心的把土豆给包上:“你出去找找看,保证找不到,这玩意可真还找不到!”
“真的吗?”伍子方又从刘海宁手里拿过土豆,揭开看了看。
“的确,土豆原产于南美,是印第安人的主食。土豆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易于栽种,便于保存。这可是灾年的最好的救命的食粮,而且,我们以后要建立的远洋舰队上也可以拿它做粮食的。”
“你倒挺有心的呀!”
“我以前看过土豆的专题片,所以知道一点的东西。这次我特意找葡萄牙人给弄来的,他们给我弄了五百斤,我告诉他们还需要一万斤。有了这些土豆,百姓又有了一种好食粮。”
第七十九章
三月十日,刘海宁颁布上谕,宣布在五月一日举行登基大典。十一日,刘海宁又颁布《教育令》,命令各地必须建立起学校,普遍实行义务教育,校舍的建设费用和教育经费由国家拨款两千万两白银专项支付。同时颁布的还有《义务教育令》,所有适龄儿童必须上学。有不上学的,追究其父母邻居、里正、县令的责任。所有适龄儿童免费上九年的学,个别生活困难的家庭的书本费也由国家垫付,等日后再按原价偿还。
宣布设立创新基金,建立帝国皇家创新评估委员会,凡百姓有新想法、新设计的,可以向评估委员会提出申请,由评估委员会评估立项,立项后,由创新基金出钱搞科研或者投资生产。设立张衡奖金,每年评选一次,对有创意的发明和设计进行重奖。这项措施是为了使被几千年的中庸之道所蒙蔽的中国人产生创新意识,以保证将来科学的持续发展,而不至于中断。建立皇家科技推广中心,将一些有用的现代技术和设备进行推广。将孔子六十五代孙允植邀王北京,让他参与登基大典。将在明年的三月份重开科举,不过,将不再考八股文了,而是综合考核。
为了建立完善的财会制度,政府将从西方聘请一批专精会计学的人物,到澳门给中国人讲授会计学的知识。
十二日,颁布《远洋船只赞助法案》,宣布,有商人制造远航海外船只的,可以向国家银行申请低息贷款,按船只的规模,国家还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同时对六分仪的等仪器由国家出钱负责推广。同日,颁布《国家专卖法》,盐、烟两项统一由国家指定经营商和生产商进行专卖。还宣布山陕豫鲁鄂蓟辽诸省连年天灾兵连祸结,百姓流离失所困苦不堪,免赋三年,与民休息。命令户部派专人对黄河、淮河进行治理。
刘海宁还拨款一千万两给造船场,命令加紧远洋船只的设计和建造,尽快制造出先进的战舰。下令在兵部设立陆军部和海军部,在兵部之外另设军队的四总部,分别是总参谋部(主管军事作战训练,军情收集),总政治部(军队人事管理),总后勤部(军队粮械卫生管理),总装备部(新武器研制定型生产)。实行军政权和军令权分离的政策,军政权即军队的统帅权,调动权由内阁的陆军部和海军部执掌,军令权即军队的指挥权和人事任命权由军队四总部执掌(师以上军官的任免由皇帝负责),明确规定现役军人不是非常时期不得参政不得干政,而地方官府也无权干涉军队内部事务。
三月二十二日,御使院左都御使史可法(在当初刘海宁与他谈过话后,他没有到明统治区去,而是留在南京,观察汉军的作为,后来在诸葛明的再三邀请下,出来做了监察百官的御使院的头头左都御使)向刘海宁递上奏折:弹劾汉福建总督李振声,贪污各类公款数十万两,还收受巨额的贿赂,涉嫌买官鬻爵。
刘海宁见到奏折后,立即找来史可法,向他详细的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这件事是李振声手下的一个书吏捅出来的。这个书吏一向参与李振声的非法勾当,后来因为小事杵怒了李振声,李振声就要派人杀他灭口。结果,杀手认错人了,误把这书吏的弟弟给杀了。这书吏连夜带着私自抄写的李振声的帐本逃到了南京。他一向仰慕史可法的为人,所以就找到了史可法,把事情的原委详细告诉了史可法。
刘海宁勃然大怒,一面派人保护这个书吏,一面连夜召集内阁官员进宫,责成大理寺、按察院、御使院组成三堂会审,一定要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同时,指定此案的负责人为按察院右都按察使刘宗周(刘宗周,浙江山阴人,字念台,号起东,是明末著名的清官、忠臣,因为太正直了,所以被明统治者屡次贬谪,明亡后,被慕名的刘海宁几次请出山,做按察院的都按察使)。为了保密起见,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官员们都被留在了朝房里。刘海宁派人告诉他们,他们得呆几天,公务由属下官吏暂时代理。
刘宗周接到命令后,连夜带人赶赴福州。当刘宗周等人抵达福州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八日了。刘宗周抵达距福州不到百里的罗源的时候,罗源的地方官是李振声安插的亲信,他赶紧让人把刘宗周要到福州去的消息传给了李振声。
李振声听到这消息,着实吃了一惊,他本身就是明朝旧吏,与郑芝龙一起降的汉,他对这个不合群的刘宗周可是清楚的很。这老家伙这么风风火火的赶来,肯定没有什么好事,可是朝里结交的大臣们怎么连个信也没有呢?难道是不关自己的事?
心里在这里胡乱猜测着,可是猜测归猜测,迎接还是必须的。他赶紧命人备轿,要带领省城的百官到北城外十里的地方去迎接刘宗周。但他还留了个心眼,带上了二百多名心腹衙役和三十多个功夫不错的壮实家丁。这样做是为了防备万一,由于大汉采取了军政分离的政策,总督只管地方事务,而不能干涉军队内部事务,所以他能调动的只有衙役们了。
在接官亭等了大半个时辰,正等的心焦,突然前面了望的衙役报告:“启禀总督大人,刘大人的马队来了!”
过不一会儿,只见滚滚烟尘自北而来,打头的是两个帝国近卫军的骑兵,他们高举着两面蓝底金龙旗。紧接着是两队铺兵,高举着“肃静”“回避”“按察院右都御使刘”“奉旨办案”等等开路旗。整个队伍浩浩荡荡,有一千多人,这里面光刘宗周带来的人就有二百多,其余的是刘宗周照会驻守地方的某师,由他们派了一个团协同行动。
刘宗周缓缓催马来到队伍的前面,冷冷的看了看前来迎接的福建大小官员们。李振声做贼心虚,让刘宗周看的直发毛,他定了定心神,上前抱拳道:“不知刘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大人见谅。”
刘宗周摆了摆手:“本官此来,是奉圣命而来,福建总督李振声听宣!”
李振声慌忙跪下:“臣李振声接旨!”
“今查福建总督李振声,贪污受贿,买官鬻爵,滥杀无辜,特命钦差大臣、右都按察使刘宗周押解进京,交大理寺、按察院、御使院三堂会审。钦此。”
李振声听了,如同晴天里响了个霹雳,一盆冰凉的雪水从头浇到脚,他瘫坐在地上,口中喃喃道:“完了,彻底的完了!”
刘宗周一挥手:“将犯官李振声的官服、官帽摘下,立即押往南京。”
李振声一个激灵,突然清醒过来:自己绝对不能就这样让他们带走。他一挥手:“来人呀!给我上!”
带来的二百多人,只有那三十多个家丁闻声而动。但还没等他们扑上来,一阵枪响,一个个都被打成了蜂窝。刘宗周带来的这批近卫军和那一个团的士兵可不是吃素的,一阵乱枪就把这三十多忠心为主的家丁和搞定了。李振声带来的那二百多衙役早已被刘宗周带来的这一千多人的气势给吓倒了,他们也明白反叛是绝对没好果子吃的。所以一个个都跪在地上,根本就没有起来。
刘宗周冷冷一哼:“李振声,你可又有一条罪了,竟然敢反叛!”几名近卫军的士兵如狼似虎般地把李振声生生的摁到了地上。
李振声挣扎着嚷道:“大人,下官冤枉呀!”
“冤枉?”刘宗周冷笑一声,“李振声,待本官调查后,就知道你是不是冤枉的了。”
刘宗周当即命人进城,按照那书吏的指点,大规模的进行搜查。共查获银两六十万两,黄金十万两,珍宝无数,还有一些店面和铺子。
刘宗周很快就把查获的赃款赃物和李振声本人押解到了南京。刘海宁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因为这算建国第一大案,才建国多长时间?李振声的官也不过当了几个月而已,贪污受贿的钱竟然达到了近百万的地步,不能不说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审讯李振声后,刘宗周禀报:“共涉及朝中官员十三人,地方官员四十七人,其中包括买官的十三人。”
刘海宁沉默了,牵涉面实在太广了,国家初定,如果一下子惩治这么多的话,那恐怕……。刘海宁抬头看看伍子方和诸葛明几个人:“你们认为该如何处置呢?”
“陛下,”诸葛明说道,“臣以为对这批官员应该从宽处理。”
“怎么说?”
“陛下,我大汉初定天下,尚须笼络人心。陛下应该仿效当年曹操对待通袁官员的态度(曹操击败袁绍后,查获大批手下官员与袁绍私通的信件,结果让他一把火给烧了,没有追究任何人,赢得了人心),宽以待人,这样可以收尽天下人心。”
“收尽天下人心?”伍子方接口道,“这不见得吧,老百姓对这帮贪污受贿的家伙可是深恶痛绝的呀,怎么能说是收尽天下人心呢?不过,我们可以区别对待,对一些罪行较轻的可以从宽处理,买官的可以看看他们的才能,确有才能的,可以量才而用,当然,也要对他们做一番惩戒的。”
诸葛明也点头表示赞成。
刘海宁只是捏玩着手中的一柄如意,没有发话,诸葛明问道:“不知道陛下的意思是什么?”
刘海宁喟了一声:“国家初立,的确需要稳定人心。可是,贪污腐败的问题绝对不能姑息!如果姑息养奸的话,贪污之风势必重起,因此需要从头从严治理。百姓痛恨明王朝,不就是恨他们的苛捐杂税,恨他们的贪官污吏吗?我们刚刚建国,就有这么多贪官,以后怎么办?这样持续下去的话,我大汉撑不过一年的!伍大人,《甲申三百年祭》的教训你该记得吧?”
诸葛明可不知道什么是《甲申三百年祭》,但伍子方清楚的很,他点了点头。
刘海宁接着说道:“所以对这帮官员绝对不能姑息,一切从严处理。对于买官的人,我的意见与大家的不同,凡是买官的,永不叙用!”
伍子方和诸葛明猛然吃了一惊,都觉得这样的处罚实在是太重了,毕竟有些人实在是人才,这样有点不分青红皂白了。
诸葛明小心的说道:“陛下,这样是不是有点……,这个,毕竟有些人可能是有点能力的呀!”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有多大的能力,从一开始就利用非法的手段为自己谋利益,你们能保证他们以后就突然变好了么?能力越大,将来对国家的危害也越大。这不同于其他的犯罪,其他的犯罪可以原宥,但是买官的行为断不能饶恕,此风不可长!”
伍子方象看外星人一样看着刘海宁,在他的印象里,刘海宁一直是个好说话的人,总是积极采纳别人的意见,从不乾纲独断,这次倒象换了个人一样。但他还是对刘海宁的转变有点高兴,因为这才象一个皇帝应有的样子,在这国家初创时期,一个软弱仁慈的皇帝反而是国家的灾难。
第八十章
第二天的朝会上,大理寺禀承刘海宁的意旨,正式宣布了对涉案人员的判决:首犯李振声被判处绞刑,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并处白银十万两的罚金;另外还有十八人因为贪污或者收受贿赂巨大而被处死,并没收非法所得,处罚金白银八万两到一万两,其余人等分别是无期、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所有买官的官员,一律撤职,并永不叙用,每人处罚金一千两。
判决一出,立刻在朝臣中引起轩然大波,当场跪下了二十多号人。御使院长官陈皖通通磕了三个响头:“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呀!”
刘海宁冷冷的问道:“为什么?”
“陛下,我国初立,百废待兴,民心待定,应以宽容为第一要务,而不应该滥施刑罚呀!”
“滥施刑罚?朕可不明白你说的话的意思,说来听听。”
“陛下,一下子处决十九人,这未免杀的太多了,请陛下三思呀!”
“是呀,陛下,陛下登基在即,现在杀戮太重,恐怕对陛下不利呀!”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朕说过,以后大汉将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策,一切必须依法办事。我大汉律规定,凡是官员收受贿赂在五百两以上的一律处决,贪污在一百两以上的一律处决。朕这是依法办案,又何来的滥杀无辜呢?这些贪官哪个贪污受贿的金额不在千两以上的呢?”
“陛下,虽然这些人在法理上应该处死,可是杀了他们会动摇国本,伤百官士人之心,请陛下三思。”稽税司长官李士屿奏道。
“动摇国本?如果国家任由官员贪赃枉法,收受贿赂,造成民怨沸腾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呢!”
“陛下,如果对贪官污吏实行这么严酷的政策,臣怕他们会横下心来,不肯招供,不利于追赃,所以请陛下三思呀!”
“难道国家因为怕盗匪不供出赃物或者犯罪事实就赦免他们了么?你们太幼稚了!”
看看满朝文武,刘海宁一挥袖子:“这件案子就这样办了,以后这类案件照此处理,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更改判决。另外,福建监察部门主官一律降一级,罚俸三个月,以示惩戒。退朝!”
刘海宁表现出来的强势让许多认为他软弱可欺的大臣是悚然而惊,从没有见过未来的皇帝这么厉害过。
对李振声一案处理的决定立刻通过邸抄、公告、报纸的形式向全国通告。一向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已经对贪污受贿熟视无睹的百姓们仿佛看到了一线的希望。
为了加强反腐的力度,刘海宁还颁诏,命令各地尽快完善监察机关,鼓励举报,凡是举报者,国家将把贪污受贿金额的十分之一和罚金的二分之一奖赏举报者,如果举报者不愿意透漏身份,国家也将给他们保密。如果是官员举报,那么还将官升一级,连续三年的考核将定为卓异。
四月十六日,刘海宁率领百官抵达北京,许多衙门已经先期抵达北京办公了,先头部队也在北京做好了安全保卫工作。
离刘海宁登基的五月一日的时间不远了,刘海宁开始忙碌起来,主要是学习各种礼仪。那繁杂的礼仪让刘海宁一想起来就觉得头疼,而冯军、伍子方他们也没闲着,他们也得练习各种礼仪,因为皇帝登基之时,也是帝国议政院上院的就职时刻,所有的解放军战士和贵族都是上院成员。
五月一日,刘海宁先率领百官告祀天地。祭祀完毕后,在北京南郊即帝位。诸葛明率领百官以及各地选派来的有声望的代表、京城百姓,共同向新皇帝拜贺,高呼三声万岁。然后再带领仪仗,去祭祀太庙,刘海宁追尊自己四世(除了祖父和父亲的名讳外,都是刘海宁临时编造的)册宝,告祀社稷。回到紫禁城后,戴上冲天冠,披上九龙黄袍,抵达奉天殿,百官依次上表祝贺。
在这之前,侍仪司设置表案在丹墀内道的西北面,设丞相及百官参拜的位置在内道东西。捧表、展表、宣表官位于表案的西面,纠仪御史两人分别侍立在表案的南面。宿卫镇抚两人于东西陛下,护卫的帝国近卫军军官二十四人分别在他们的南面列队。知班两人,在文武百官参拜的位置的北面。通赞、赞礼二人在知班的北面,通赞在西面,赞礼在东面。引文武班的四个人在文武官的参拜位置的北面。引殿前班两个人在引文武班那四个人的南面。
拱卫司把仪仗布置好,列近卫军士兵在午门外,布置了旌旗仪仗,设五辂在奉天门外,侍仪舍人两个,举表案进入。一通鼓后,百官身穿朝服立在午门外。通赞、赞礼、宿卫官、诸侍卫及尚宝卿侍从官进入。三通鼓后,丞相以及百官进入。刘海宁身着龙袍头顶冲天冠升御座,立刻,鼓乐声大作。鼓乐停止后,卷帘将军卷起珠帘,尚宝卿把象征皇权的玉玺放在皇帝面前的案上。紫禁城外鸣炮三十六响,拱卫司鸣鞭,然后由引班来引导百官进丹墀的参拜位置。在他们抵达参拜位置的时候,鼓乐声再起,都就位以后,鼓乐声停。然后鼓乐声又起,百官拜四拜。然后就是百官向皇帝拜贺,接着是汉的属国的使者向皇帝祝贺并献上贡品。有一件特别的贡品是苏禄国王敬献的户籍地册,要求加入大汉帝国,刘海宁当即接受了苏禄王的贡品,封苏禄国王为一等苏禄公,赐银一百万两,并在北京和南京分别给他建住所。刘海宁这样做的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其他小属国示意,看看,归顺有多好,在天朝繁华之地当个足谷翁总比在蛮荒之地当个国王要好。
等这一切麻烦的事情过后,该册立皇后和太子了。可是刘海宁一样也没有,皇后还得等几年,太子更是没影子的事儿。所以就改成议政院的成立仪式,由议政院院长伍子方率领议政院全体议员参拜皇帝,然后宣誓效忠皇帝。
命孔子六十五代孙允植袭封衍圣公,其五经博士等官袭封如故。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同时诏告天下文庙,四时祭祀,立儒学为国学。但是将朱熹的牌位撤除,通令天下,学校教授国学的时候只教至圣先师的学问,不再学习程朱理学。
登基仪式过后,将皇帝登基的消息诏告天下,正式改元建武,采用汉元纪年(就是前面提过的从西汉建立开始纪元),定今年为汉元1840年(公元1638年),以后日期将皇帝年号和汉元共提。将全国政区进行了划分,按照现代的中国地图,划分了京畿、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察哈尔(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东三省由北庭都护府划分出来,仍归北庭都护府管辖)、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青海、甘肃、南蒙古、北蒙古、贵州、云南、宁夏、福建(台湾划归福建)、吕宋(菲律宾吕宋岛)、苏禄、棉兰、北方(日本对马岛、壹岐岛、五岛列岛)共31行省。
由于战争已经在去年就结束,所以现在国内的正常秩序已经恢复。各项事业开始恢复,帝国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各项公用事业的问题。由于一开始就重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所以水利问题解决的不少,刘海宁把水利建设的重点放在了荆江,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枝城市到湖南省城陵矶段的别称。长约八百多里,因属于古代的荆江而得名。有上荆江和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城—;藕池口),河道比较稳定;下荆江(藕池口—;城陵矶),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北岸是江汉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势低洼,由于荆江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故极易溃堤成灾,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如果荆江决堤,对江汉平原(全国粮食主产区)将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刘海宁在广泛征求了水利专家的意见后,决定修筑荆江分洪工程,确保帝国粮仓的稳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公路问题的建设,有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不但对经济的发展有绝大的好处,对军事上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刘海宁命令从户部拨款白银一千万两,修筑公路,疏通运河,重点是对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公路进行建设。
刘海宁还命令内阁制定一个中长期战略目标和经济规划,以便于将来经济的发展。
军队是帝国最坚实的基石,作为军人出身的皇帝,刘海宁对军队问题尤为重视。现在帝国军队已经发展到了陆军七十多万人,海军近二十万人,规模非常的庞大,而且成员复杂,军队中有农民、有原起义军将士也有明朝降兵。
为了解决军队问题,刘海宁决定对军队进行第三次整顿,这次整顿主要是针对士兵们的整顿。老弱坚决淘汰,明朝降兵和原起义军将士先前已经打乱原建制,安插到各部队中,现在开始对军官进行考核,不合格的一律撤免,给一笔安家费后,让他们复员。除了先前建立的帝国皇家军官学校外,还将建立士官学校,军事学院,加强军事人才的培养。
五月六日,刘海宁召开了由军团长以上军官会议,日本派遣军司令陈家驹和新成立的东洋舰队司令吴天任也参加了会议(这两人的级别不够军团级)。
刘海宁命令东洋舰队必须加紧对日本水军的监视,密切注意日本水军的动向,还要详细侦察北海道的情况;命令日本派遣军加紧在壹岐、五岛、对马岛上构筑工事,同时要加紧对岛上的日本人的同化,向他们灌输中日同根同源的观念,推广汉语和汉字,同时要积极准备移民到这三个地方;命令西北军区加紧对蒙古各部落的控制,还要密切关注西藏的局势,必要时可以通过和硕特部干涉西藏事务,侦察准噶尔部落的情况,为将来对天山以北用兵铺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