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日帝国-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能派出的最大的兵力了,因为国内目前也很不太平,土耳其、波兰、瑞典都对它虎视耽耽,也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了,就这些兵力还让沙皇头疼了好一阵子。
相比之下,汉军在新江州(叶尼塞斯克)有五千人马,在新卢州(拉斯诺雅尔斯克)有四千多人,高阳(库兹涅茨克)也有三千多人,唐努乌梁海地区已经聚集了四万多汉军,可以说,在兵力对比上,汉军已经完全超过了俄罗斯人。
得到俄罗斯人增兵的消息后,刘海宁立即命令汉军十六师、二十一师、二十七师、四十三师组成西伯利亚兵团,统一由西北军区副司令张连升指挥。驻扎玉门关的十七、十八、四十四、四十五四个师也听从张连升的指挥,随时作后援部队,由西北军区司令胡波担任西伯利亚兵团的后勤总管。
汉元一八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张连升在新卢州召开军事会议。在会上,张连升分析了双方的情况。俄罗斯人加上托博尔斯克和其他小据点的兵力的话,总兵力不过是一万一千多人,而汉军四个师近六万人马,还有五千多蒙古骑兵帮忙,双方兵力对比是1:6;俄罗斯人依仗的武器是射程很近的铁炮和射程、射速都不济事的火绳枪,而汉军大部分已经装备上了步枪,拥有射程远的大炮一百多门,小炮近二百门,每连还装备了迫击炮四门,火力对比,汉军占有绝对优势;俄罗斯人在当地经营了几十年了,因此地形都比较熟悉,汉军只有靠自己情报人员的调查和当地蒙古部落的引路,在这方面,汉军占着下风。
分析完情况,张连升扫了一下与会的各级军官,发现大家的脸上都明显地露出了笑容。张连升干咳一声:“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占据了优势就能获胜,官渡之战的袁绍、赤壁之战的曹操、淝水之战的苻坚,哪一个不是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失败了?我们有着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地形不熟悉,所以,我们必须要小心谨慎的从事,千万要小心!”
看着手下军官们凝重起来的表情,张连升满意的点了点头:“现在,我宣布作战命令!”
汉军的部署是,兵分两路,南路总指挥是张连升,指挥第十六师和二十一师的两个旅,从新卢州出发,沿鄂毕河的支流北下,进攻托木斯克,进攻得手后,就向塔那进军。北路总指挥是宫臣,由他指挥第四十三师和二十七师的两个旅从新江州出发,进攻纳雷姆,得手后,沿鄂毕河支流向苏尔古特进军。
四月十九日,宫臣率领两万汉军和两千蒙古骑兵浩浩荡荡地向纳雷姆进军了。由于两地之间是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所以汉军的进军速度非常快,当然,沿途也得消灭一些俄罗斯人的小据点。四月五日,汉军先锋部队就抵达了纳雷姆城堡下了。纳雷姆督军帕巴罗尔早已接到手下哥萨克的报告:几万东方军队正向这里开来。他除了发信给托博尔斯克和莫斯科方面外,只有困守孤堡,别无良策了。毕竟俄罗斯人在这里不是很受欢迎的,当地百姓不喜欢他们,而且自己的兵力实在太少了(说实话,如果兵力多的话,除了把大军往正面一摆,双方硬碰硬外,俄罗斯人的直肠子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五月七日,汉军整个部队完全抵达了纳雷姆。宫臣先派出了一千骑兵和两个团的兵力到纳雷姆西面建立阻击阵地,阻挡俄罗斯的援军,然后开始勘察地形,准备攻城。
纳雷姆的俄罗斯军队有三千多人,皮毛商、土匪、流放犯有一千多人,这座城堡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城堡建造的比较小,长四百四十六米,宽二百三十七米,城堡由于已经建造了四十多年了,所以各项设施比较完善一点,城墙也比较坚固。城外是两米多宽的壕沟,里面放满了水,与壕沟的沟沿一般平。
宫臣骑着马绕着城堡转了一圈,冷笑了一声:“小菜一碟!”
宫臣命令部队休整一天,八日攻城。在攻城之前,宫臣先派人用箭给城里发了封信,要求纳雷姆督军投降。帕巴罗尔看了看信,没理睬。
八日早晨,天刚蒙蒙亮,汉军的集合号就响起来了。整整齐齐的汉军队伍在晨曦里显得杀气腾腾,雪亮的刺刀格外让人感到寒气逼人。
从没见识过汉军攻城的俄罗斯人都在紧张地等待着敌人的进攻,他们不知道敌人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进攻。
数十门大炮被推进到了离城堡不远的地方(当然是在敌人射程以外了),宫臣的意思是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然后,汉军大批士兵两人一组,手持两米多高的木板缓缓前行,后面一排排的士兵扛着宽木板顶到头上。这样一来,俄罗斯人的枪和箭都失去了作用,他们只有依靠他们的火炮了。
当汉军抵达俄罗斯炮火射程的时候,都停住了,正准备点炮的哥萨克炮手们愣住了,也急了,快点接近呀,你不接近的话,我怎么开炮呢!
正想到这里,沉默的汉军大炮发话了,它们对准城头上的俄罗斯火炮展开了猛烈的轰击。炮弹在城头炸开,不时的有俄罗斯人的被炸上了天空,筑城的石块在炮弹的打击下,裂成碎片,然后在下一发炮弹的鼓动下,变成了致命的武器,射入守城的俄罗斯人的身体里。俄罗斯的大炮在汉军炮火的准确轰击下纷纷炸裂,炮筒里的弹药起了帮凶的作用,推波助澜,造成了更大的爆炸,炮手们也随着他们的大炮被撕成碎片,他们至死也不明白:怎么会有射程这么远的大炮,怎么会有准的大炮。
俄罗斯人早已知道汉军有大炮,在短暂的慌乱过后,他们迅速钻进事先挖好的地穴或者工事里。汉军炮击停止了,俄罗斯人又重新回到了城墙上,城墙上的炮全被炸飞了。他们只能以来火绳枪了。这时候,持木板的汉军迅速推进,城头上的俄罗斯人拼命用火绳枪阻击,但铅丸都打到了木板上,根本就无济于事。
第一排竖持木板的汉军很快就赶到了壕沟前面,他们把手中的木板向前一推,然后迅速弓着腰从身后同伴的木板下撤回。木板轰的落到水面上,激起巨大的水花,牢牢的搭住了壕沟的两边,一座座木桥就这样建成了。
等所有的士兵都退回来以后,宫臣一挥手,汉军大炮和迫击炮开始转为平射,它们都对准了事先找好的城墙,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用了不长一点时间,高耸的仿佛不可侵犯的城墙再也经不住汉军炮火的蹂躏了,轰然倒塌了。面对大面积的城墙倒塌,俄罗斯人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帕巴罗尔明白,城堡已经不是可以仗恃的了,唯一的出路就是突围,他立即命令所有的人向外突围,能跑多少算多少。
俄罗斯人的疯狂突围倒给汉军省了不少麻烦,他们再也不用为巷战苦恼了。汉军士兵一排排的列队,象平时打靶一样,上子弹,跪姿,瞄准,射击。俄罗斯人一排排的象割稻子一般地在汉军的枪口前倒下,这是一场地道的屠杀。
在死亡了近一半,却没有一点突围希望后,俄罗斯人开始崩溃了,他们又退回了残缺的城堡,希望这城堡能够抵挡住敌人的子弹。汉军骑兵们紧跟着败退的俄罗斯人进入了城堡,他们利用自己的马刀又展开了另一场屠杀,一场真正的屠杀。汉军步兵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前进,进入城堡后,他们立即以班为单位开始活动,四处搜寻有无漏网之鱼。
由于这一次是明打明攻,不是偷袭,所以汉军允许留有活口。所以,在两个时辰的战斗结束后,汉军共俘虏青壮年男子二百三十八人,妇女一百四十一人,儿童十九人。宫明立即命令各部清点伤亡,进行休整。华灯初上的时候,伤亡人数上来了。共牺牲十三人(骑兵九人),伤四十一人。
宫臣看了看伤亡数字,咂了咂嘴:“娘的,死这么多,非得挨批不可,以后不能用骑兵冲锋了,伤亡太大,伤亡太大!”
汉元一八四二年五月十四日,宫臣又准备向下一个目标进军了。他留下了两个团的兵力,命令把青壮年俘虏抓去筑城,干重体力活,妇女、小孩一律押着随军行动。
由于五月的天气开始转暖,西伯利亚的河流开始化冻,巨大的冰块使汉军无法利用水路抵达苏尔古特,所以汉军只能通过陆路前进了。六月八日,汉军抵达苏尔古特,苏尔古特那可怜的五百哥萨克根本就无法与两万精锐汉军相抗衡,当天就被消灭了个干净。
留下一个团的兵力后,六月十五日,北路汉军再次出兵,兵发沙俄在西伯利亚的重镇托博尔斯克。七月八日,北路汉军抵达托博尔斯克。远远望去,托博尔斯克的城头上高高的挂着汉军的蓝底金龙旗,南路汉军已经先一步占领了托博尔斯克。
留守的汉军是一个旅的兵力,宫臣把大军驻扎在城外,自己带着警卫连进了城堡。他向留守的旅长详细了解了情况,原来,额尔齐斯河一带是杜尔伯特蒙古人的游牧地,他们不堪准噶尔的欺压,所以就迁到这里来了,结果又受到俄罗斯人的压榨。正好汉军来了,汉军中有几千蒙古兵,他们很容易就取得了杜尔伯特人的信任,他们也派兵参加战斗,替汉军领路,使汉军很容易的就攻克了托木斯克和塔那。看到汉军的友好及其强大的武力,使他们产生了回归祖国的念头,毕竟蒙古人一直对中国有感情,千百年来,他们与汉人交往的最多。所以,杜尔伯特的台吉们就要求觐见大汉皇帝。张连升派了一个团的兵力,也允许他们带一部分骑兵去北京,后来他们又改了主意,要帮汉军战胜俄罗斯人才去觐见皇帝,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七天前,汉军相继攻克可失比尔和托博尔斯克。
张连升通过杜尔伯特人和俘虏的供词估计了一下,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总人数(包括非军人,就是商人、罪犯之流)不过两万多人,最近增兵又增了六千人,满算也不过三万,在雅库茨克、叶塞尼斯克一共被消灭了一万多人,这次出兵基本上又消灭了一万多人,剩下的三个据点的兵力不过五千人,还有散布各地的移民等有五六千人。而俄罗斯国内总兵力不过是十几万人,瑞典、波兰、土耳其、鞑靼人都在看着俄罗斯是个事,抽不出多少兵力援助西伯利亚了。
因此,张连升决定,一鼓作气,拿下整个西伯利亚!
第九十六章
张连升决定,自己率领一支部队沿河西进,占领秋明和韦尔霍秋里耶等城堡,一支部队前往乌拉尔山脉,到那里建立城堡和要塞,当然,也给宫臣留了一盘菜,就是彼尔姆,还有俄罗斯人建立的小型的堡垒。
宫臣听到情况后,仔细考虑了一番,决定对彼尔姆的进攻让一个旅的兵力去进行就可以了。自己应该留下来,巩固一下大后方,汉军推进太快了,每个城堡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
宫臣带着手下两个师,给他们分配了任务,以团为单位,去寻找俄罗斯人的残余力量,并消灭他们,他又派人前往鄂尔齐斯河的上游地区建立城堡。
张连升想要占领整个西伯利亚的想法在他攻占塔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他当时把自己的想法向皇帝做了禀报。六月一日,奏章就已经送到了刘海宁的面前。刘海宁看了奏章大吃一惊,连忙召集手下官员讨论这个问题。
高峰直皱眉头:“俄罗斯虽然目前的势力弱了点,但那是在人家家门口作战,他们只要翻越低矮的乌拉尔山脉就可以进行补给,我们虽然很强大,可是毕竟我们的军队是在万里之外作战,距离我们的唐努乌梁海基地也有几千里远,物资补给不上,又远离大本营,这仗可是不大好打的。我认为我们必须尽快收缩,不能发展太快,要注意巩固后方。”
伍子方表示反对:“我们前线部队现在肯定已经进行大规模作战了,再阻止也晚了。其实,我们的情况还不那么糟糕。当地的土著应该是反俄罗斯的,我们还有杜尔伯特人的支持。关键是物资补给问题,我们四万大军对外作战,补给是个大问题,转战千里,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补给,只能依靠他们自带的物资,我想遇到大战的时候,很快就会耗光。因此我们现在考虑的应该是如何补给问题。”
诸葛明说道:“我们在唐努乌梁海地区已经聚集了六万移民,目前可能已经在新江州、高阳、新卢州等地开始屯田了,把他们武装起来,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我们还可以继续向那里移民。”
刘海宁点了点头:“移民的事情可以由诸葛丞相负责,我们可以把灾区的灾民们移民到那里。还有,命令玉门关部队,立即分出三个师的兵力支援西伯利亚,并且组成后勤补给兵团,重点向塔那、托博尔斯克运送物资,利用水路日夜不停的运送!”
诸葛明谨慎的说道:“目前国内大旱,蝗灾四起,恐怕……”
刘海宁摇了摇手:“国内干旱,粮食短缺,但是我们的储备粮食可不少啊,再说,我们可以向朝鲜、日本等地买粮,命令东北军区,立即从朝鲜买粮,然后通过水路给运送到唐努乌梁海。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并不强大,我们是不用费太大工夫的!”
远在西伯利亚作战的张连升可不知道在大后方的讨论,他正在对韦尔霍图里耶这座小城堡进行围攻。在张连升的估计中,这场战斗用不了一个时辰,没想到,比预想的要顺利的多,城堡里的哥萨克都跑光了,张连升顺利的占领了这里。
正在他高兴的时候,斥候兵匆匆报告:“西方突然出现大量俄罗斯军队,估计有数万人之多!”
张连升吃了一惊:“从哪里冒出了这么多的俄罗斯军队呢?”
但已经由不得他考虑了,他立即命令一部分士兵躲入城堡,一部分在城堡外围设防,同时,派了一个连的骑兵去报信。不到一刻钟的工夫,大批的哥萨克骑兵开始出现在汉军的视野中,他们挥舞着战刀呼啸而来。
虽然汉军没有壕沟等工事,但他们立即架起了拒马,地上放置了铁丝网。在汉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他们损失了几百人后,立即后撤,看来是想等待后面的步兵。
趁这机会,汉军立即挖战壕,布工事,事关性命,士兵们都拼命挖掘,在敌人步兵抵达的时候,他们已经构筑了初步的工事。
俄罗斯军队是怎么来的呢?在接到哥萨克们在西伯利亚遭到重创的消息以后,俄罗斯举国震惊。他们从没有遇到过这么强悍的敌人,所以沙皇先期派遣了六千多人支援西伯利亚,可是最近的战报却很不妙,俄罗斯军队接连遭受重创,丢失了大片领地,敌人快打到乌拉尔山了!一时间,俄罗斯人心惶惶,蒙古铁骑当初给俄罗斯人的打击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中,尤显得东方人的可怕。俄罗斯百姓纷纷惊呼:“东方人又来了!”
紧急召开的全俄领主杜马和缙绅会议纷纷要求沙皇派兵教训一下可恶的东方人,保卫俄罗斯。这时候的俄罗斯,与波兰达成了和议,瑞典又在忙于进攻德国,都还抽不出时间来对付俄罗斯,所以沙皇米哈伊尔调集了四万精锐军队,又征集了两万哥萨克,组成一支西伯利亚远征军,由米哈伊维公爵率领。
张连升的部队只有两个旅七千多人(有三千是骑兵),还有一千蒙古骑兵,连续作战,但基本没打过什么硬仗,弹药储存的还不少。张连升用千里眼不住的观察着俄罗斯军队,一边看,一边嘟囔:“乖乖,人还真的不少嘛!从那个阴角旮旯里冒出来的?”
他命令:“各部坚守阵地,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进攻。”
在他的心里,是期待着俄罗斯人的进攻的,他还从没有见过西方人的进攻方式,会不会象电视上演的那样,排着队进攻?
俄罗斯统帅米哈伊维公爵是个风月老手,一向嘴甜如蜜,好吹牛,很讨女人们的欢心,在莫斯科的社交场合里很是吃的开。他曾经率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与二百多个到俄罗斯境内骚扰的鞑靼人遭遇过,结果俄罗斯军队死伤二百多人(相当一部分是让自己人给慌乱中踩踏的),杀了十几个鞑靼人,还捉了一个俘虏。他硬是把鞑靼人说成是有几千人,被自己击溃了,结果让他成了俄罗斯的英雄,脸上不小心摔的疤也成了与鞑靼人英勇作战的结果。这让他在莫斯科声名大震,人人都称他是“勇敢的米哈伊维”,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交场合,上至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下到十几岁的少女,人人都想摸摸他那英雄的标记。
这次沙皇要选指挥官,头一个就选想到了他,因为莫斯科谁都知道米哈伊维公爵英勇善战。米哈伊维接到命令后,脸都绿了,几百个鞑靼人都让他吃尽了苦头,让他去对付横扫了整个西伯利亚的东方军队,那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可是,不听命令又不行,说出真相的话,自己就不用混了。一咬牙,他豁出去了,碰碰运气,说不定还真让自己个撞上好运了呢!到时候,那美女们……嘻嘻!
想归想,他还是很小心的,行军的速度非常慢,不敢分散兵力,简直就象蜗牛爬。后来遇到了从汉军手中逃脱的哥萨克,他们告诉说汉军有几千人。
这位公爵大人听到报告说敌人有几千人,立刻就来了精神了,自己好歹也有个六万多军队,容易对付,立功的时刻来了!他命令军队火速前进,务必要找到敌人。
看看汉军的防御,米哈伊尔笑了:这城堡小的很哪,也就长有三百多米,宽二百米左右,六万人压,也把城堡给压垮了!
他摸摸脸上的疤,命令:“命令部队立即休息,明天一大早进攻!”
第二天一大早,米哈伊维立即集合了军队,这次,他吸取了上次遭遇鞑靼人的教训。上次,部队没有组织,散漫行进,所以让人家一打就散,这次可不能这样了!
米哈伊维命令所有军队列队行进,可是临时征来的哥萨克们从没有进行过什么队列训练,他们只知道奋勇进攻,哪懂得什么队列不队列的,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没办法,米哈伊维用了半天的时间去组织哥萨克们的队伍,总算整好队了,可是天到晌午了,该吃饭了。
米哈伊维对官兵们喊道:“敌人只有几千人而已,我们完全可以很容易的战胜他们!消灭他们,荣誉和金钱在等待着我们!”
手下士兵们高呼:“乌拉!”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几千敌人,根本就不可能打的过他们的!
进攻开始了,首先上俄罗斯人的大炮发话了,一排炮弹向汉军阵地砸下去,溅起不小的灰尘,声势也不小,但这对战壕中躲藏的汉军士兵们基本没什么影响,因为都是实心炮弹,除非直接命中,否则不会在战壕中造成什么伤害。汉军的炮兵们可不愿意了,好小子,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看爷爷的!
轰轰,汉军的大炮也发话了,一顿炮过去,就在俄罗斯炮兵阵地中炸开,许多大炮被击中,有的击中了弹药箱,引起了连环的爆炸,俄罗斯炮兵们一个劲的找汉军的炮兵阵地,可是汉军的大炮离他们太远了,放了几炮都离人家远远的,没炸到什么,反把汉军的炮火给吸引过来了,炮兵们见势不妙,觉得开炮也没什么用,就撒腿找地方躲起来了。
看看炮兵不顶事了,俄罗斯的步兵们开始进攻了。米哈伊维的部署是,把哥萨克们放到前面,正规军摆在后面,因为哥萨克们伤亡多少与他无关,官兵的损失可是很驳他面子的。就这样,在走的乱七八糟的哥萨克们的引领下,俄罗斯军队开始对汉军展开了进攻。
张连升从千里眼里看到了俄罗斯人的进攻方式,把他惊的目瞪口呆,还有这么愚蠢的指挥官!
哥萨克们举着火绳枪和大刀,排着乱糟糟的队形向汉军阵地攻过来。等他们进入了射程以后,汉军的大炮先发话了,猛烈的炮火倾泻向俄罗斯人。炮弹不断的在哥萨克的队伍中炸开,密集的队伍中,往往一颗炮弹能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进天堂。
用千里眼观察的米哈伊维懵了,他从没见过威力这么大的炮弹,以前见过的都是实心炮弹,怎么还有开花的炮弹?
哥萨克士兵们毕竟勇敢,他们冒着汉军猛烈的炮火依然向前猛冲,这时候,雨点般的子弹也照顾过来了,密集的列队大大增加了汉军士兵们的精确度,个个汉军士兵这时候都成了神枪手,哥萨克们伤亡惨重,原本在后面的正规军在被汉军的大炮给照顾到了。
俄罗斯人在离汉军阵地一百五十米的地方停止不前了,那是一条死亡线,没有一个俄罗斯人能活着越过那条线,一刻钟的时间里,俄罗斯士兵的尸体布满了宽阔的草原,血水把绿草都染成了红色。
米哈伊维看看伤亡这么惨重,简直要吐血了,他连连命令:“撤兵!撤兵!”
进攻中的俄罗斯军队早已被汉军的猛烈炮火杀寒了心了,一听说“撤兵”,那简直觉得这是这辈子听过的最好的话,一个个没命的后撤。由于前面的是哥萨克,他们没经过什么军事训练,一听说撤退,就乱哄哄的就向后跑,这一跑,顿时把本来列队缓慢撤退的正规军的队伍给冲散了,整个俄罗斯军队立刻乱了套了。
张连升见这好机会,连忙命令:“骑兵出击!”
第九十七章
早已按捺不住的汉军骑兵和蒙古骑兵们立即跃马冲了出去(为了骑兵进攻方便,汉军在挖掘壕沟的时候,特意留了骑兵通道),正在乱哄虹撤退的俄罗斯人猛然发现敌人的骑兵冲杀过来了!顿时撤退变成了逃跑,没有统一的指挥,所有的人都无心抵抗。俄罗斯军队兵败如山倒,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汉军骑兵乘胜追击,一直追击了六十多里,俄罗斯士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