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雨人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责,就不会受到后人的埋怨,就不会有遗憾。所以,别人越是泼他们的冷水,他们越是要坚持送李达读书,始终抱着砸锅卖铁的决心,哪怕自己苦一点儿,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失去追求理想的机会。

正是这种朴素的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添了李达的动力和信心。

既然父母不负李达,李达又怎能辜负父母呢? 所以,李达最终认定,这辈子不读高中是不行了,至于考不考得上大学,那是后话,或者说那是命运的安排。只要自己努力过,即使考不上,也不能怪父母没尽责,也不能怪自己没奋斗。

就这样,迎着九月的秋风,背着借来的箱柜,李达再次踏上了新的求学之路——全县最高学府——唯一的重点中学高中部。
4。 学习之外的那些事儿——偷鸡摸狗
现在想说说学习之外的经历、感受和生活,那是非常值得回顾和总结的。因为每个人都会为过去的经历而感动,只是普通人的经历很难得到大家的倾听,更难被人们记录和传承,仿佛野草一样,自生自灭,即使燃烧,也最多不过为身下的嫩草奉献一小撮养分罢了。

但走过路过,就不想错过,李达觉得学习之外的那些事儿,也是影响人生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轨迹上不可缺少的点缀,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音符。

要说学习之外的那些事儿,最难忘的就是偷鸡摸狗这种不道德不文明的勾当。既然不道德不文明,为何还要大张旗鼓的高论阔论一番呢?难道不以为耻反以荣?

不过,话分两头说,要看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和情况下。对于不光彩的事情,顾然不值得提倡,更不能发扬,但毕竟是过去时,回忆起来总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因为人要活得光明磊落,就不在乎揭露过去的短处。何况,许多行为并不是内心深处想要那样去做,而是被迫而为,现在把它说出来,不仅不是揭人之短,相反,更能反映那个时代学生生活的无聊以及年青人顽皮、活泼的情趣和开朗的性格。

俗话说,饱暖思贪欲,饥寒起盗心。李达那时和同学们一起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大概就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缘故。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并不富裕。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如果家里没有负担,凭借一亩三分责任地,收获粮食,饲养牲畜,再做些零工,没有较大的开支,吃饱穿暖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如果家庭有了上中学以上的学生,或者有病人,或者发生个其它意外什么的,生活就可能大打折扣。特别是那些从农村来的学生,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吃在学校的集体伙食团,半年不能回一趟家,生活就自然清苦。许多学生因为家庭无法承受过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吃不下来学校生活的苦头,不得不提前辍学。对于能够坚持下来的学生,一到周末,不受老师的管束,留在宿舍也就不安分起来。于是,约几个相好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也就在所难免。当然,那时学生们的偷窃算不上为非作歹的犯罪行为,不过是到农场偷些白菜、萝卜、辣椒之类的蔬菜,再找个能煮饭的地方打打牙祭罢了。如今网络上流行的“开心农场”这个时髦的游戏,把老老少少都调动起来,半夜三更还要在电脑上大呼小叫地去“偷摘”别人的胜利果实,大概就是得益于李达他们那个时候经常到农场去偷菜的启发。

随便列举几个例子,李达他们的生活情趣就可见一斑。

县医院离李达所在的学校很近。一天,彭生和潘扬到医院去侦探,发现五层楼的医院顶楼上有一个鸡圈里居然喂养着三只母鸡。为了安全地把这些可爱的宝贝偷出来美美的享受一番,彭生、潘扬和李达他们三人又分别借故去侦探过几次,再经过多次慎密的设计和商议,终于制定出如何偷窃如何逃跑的方案。根据行动计划,他们选择在一个周末夜深人静的时候,由李达放风,彭生和潘扬两人具体负责实施。为了不惊动鸡叫引起主人发觉,彭生和潘扬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连同鸡圈一起抬走。当他们蹑手蹑脚抬着鸡圈小心翼翼的走下三楼时,却发现一个人径直从楼下径直而上。彭生和潘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所措,可又舍不得放下到手的猎物;李达急中生智,连忙指示他俩掉头从另一道梯子抬去,自己却做一个向来人扔石头的假像。那个人可能是住院的病人或者病人的家属,见有人偷鸡,本想阻止,但见人多,加上放哨的李达又向他“扔石头”,哪里还敢管这样的“闲事”,一点也不声张,假装没看到,由着几个人明目张胆的把鸡子抬走。离开医院后,他们连忙将三只母鸡揪出来处死,然后把鸡圈扔到后面的山坡树林里。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他们约来几个城里的学生。城里的学生好不高兴,有的从家里带上猪肉,有的掏钱买来红烧罐头,有的还带上白酒什么的,大伙儿一同到野外去搞了一天丰盛的野炊活动,算是美美地享受了一番。

李达班上的班长见李达他们偷得几只母鸡,羡慕得流口水。于是,班长决定到宿舍后面的气象站去偷胡豆。四月天,饱满的胡豆鼓得令人馋涎欲滴。一天晚上,班长自当队长,进行一番周密的分析和部署后,邀约几个同学就到了胡豆地,开始在漆黑的夜里偷摘起来。可是,就在大家屏声吸气聚精会神地偷摘豆角时,原本静悄悄的气象站,关闭得紧紧的一个房间突然开门,射出一道强烈的灯光来,照得大家眼睛都睁不开;又看到一个人双手端着什么走了出来。班长以为被发现,拔腿就跑。大家紧随其后,拼命而逃。突然,只听得一声闷响,班长就哎哟哎哟的呻吟起来。原来,班长不明方向,在漆黑的夜里一脚踏空,摔倒在两米高的公路上。大家以为他一定受到重创,费起很大的劲儿才狼狈的把他扶回寝室。结果还幸运,除了受到皮外伤,有一点疼痛,没有别的大碍。原来,他们做贼心虚,那个开门的人是睡觉前倒洗脚水的,根本就没发现他们,却无意之中吓跑了一群偷胡豆的学生,仿佛李清照笔下那一幕“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如果沉得住气,班长怎么会上那么大的当?所以,偷盗对于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项既刺激又惊险的素质训练,从某种角度上说,也可以体现出学生时代同学们的智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

还有个例子就不仅仅是好笑了,而是可悲。李达班上有个叫魏敏的同学,本来他的家庭条件还算可以,至少不愁吃穿用度。可是,他染上不良嗜好,抽烟打牌,大手大脚,每个月的生活费比谁都多,可不到半个月就用完了。他又不敢向家里的人要,只好去偷。如果李达他们偷菜只是为了寻找乐趣刺激生活的话,那魏敏的偷窃就算得上是职业行为了。李达和同学们曾经苦苦相劝,但魏敏就是听不进去,依旧我行我素。时间久了,见魏敏无可救药,只好由着他去。学校也知道魏敏的不轨行为,进行过多次谈话教育,可就是不起作用。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魏敏后来居然把触觉伸进了宿舍内部。一度时间,宿舍的学生不是饭票和现金被偷,就是衣服与鞋袜被盗。虽然估计是魏敏所为,但没有证据,只能是估计和推测。有一个大寝室,住了几十个初中学生,被偷的次数最多,损失最严重。一天晚饭后,学生都上晚自习去了,魏敏发现那个大寝室的门虚掩着,以为是值勤生忘记了关门。他便壮起胆子走了进去。见屋里没人,一片寂静,魏敏放心大胆的偷窃起来。他先是用镙丝刀撬开一口木箱,发现里面并没有值得窃取的;又撬开另一口,还是没什么值得拿走的东西;再撬开第三口,这下让他兴奋起来,只见一双崭新的布鞋呈现在眼前,再拿起布鞋朝里一看,还有崭新的两张十元券钞票。魏敏见钱眼开,先把现金揣进怀里,然后拿起那双布鞋,仔细端详和欣赏,并情不自禁的满意而笑,心想,这真是一双绵实而精美的布鞋,非一般手艺做得出来。就在他沉浸于喜悦之中时,几个壮汉从天而降,把他严严实实的堵在屋里。原来,寝室的几个学生为了捉贼拿赃,故意虚掩大门,然后躲藏在天花板上,等待魏敏上钩。魏敏就这样被捉了现行,在学校保卫干部的诱导恐吓之下,不得不把以前所有的偷盗情况抖得干干净净,居然累计作案达二十余次,涉及金额近千元。这样的学生,除了开除,再也没有留校的余地。魏敏就这样被请出了学校,气得他的父母差点把他赶出家门。他是个最不争气的学生,如果对这种不良行为有所节制,做到适可而止,即使被发现,也还可以悬崖勒马,亡羊补牢,凭借他的家庭条件和父亲的人脉,即使考不上大学,毕业后也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人啊,往往就是有了机遇和条件却不知道珍惜,令人惋惜啊。而没有机会和条件的人,像其他从农村来的学生,哪怕苦苦求索,也不一定如愿。每当想起魏敏的时候,李达就会为之痛惜,那么好的家庭条件,为何就降临不到自己的头上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5。学习之外的那些事儿——打架斗殴
在李达看来,社会生活充满太多的变数,仿佛天气一样,不会经常晴空万里,也不会长久阴云笼罩,风云、雨雪、阴晴总是交替着出现,在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灾难。做人也一样,谁都希望顺风顺水、像模像样的活出个人样来,可许多时候却偏偏碰上祸从天降的意外和厄运。所以,凡事都不能看得那么绝对,待人也不能过分苛求,做事应当留有后路,所谓“三思而后行”即是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用在谁的身上都会体现得出来。因此,当你走上坡路的时候,当你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低调,不能自以为是,不能恃强凌弱。否则,沾火烧身,咎由自取,自讨苦吃,一不小心受到伤害遭遇损失甚至丢掉性命也是可能的。

就拿李达来说,自从远离父母到县城读高中之后,由于受家庭贫困制约,小时候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胡作非为早已收敛起来,变得十分谨慎小心。为何如此?就因为担心一不留神惹出祸事来,承担不起责任啊。可是,有些时候,你不惹别人,别人却要来惹你。这就没办法,只好被迫应战,哪怕牺牲一回,也不能丢了志气和尊严。

那是高一下学期开学那天,李达和几个老乡从早上就出发,可到半路客车却出了故障,赶到学校时已经是傍晚十分。这时,他们早已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噜噜直响。李达第一个建议:“去街上吃饭吧?”

大家欣然应允,因为这时除了到街上进餐馆,没有其它地方可以解决肚皮问题;何况,开学报名,同学们已经有整整一个寒假没有见过面呢,大家风风火火,你推我拥的就往街上走去。

从宿舍到街上,要经过一个苹果园和学校宽大的操场。苹果园中间是条宽阔的水泥大道。他们刚走上水泥道时,就见后面闹闹嚷嚷跟来一群和他们年龄大小差不多的人。那是一群来者不善,专以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取乐的地痞、流氓和无赖,李达他们这群农村来的学生谁也惹不起那些有钱有势的城里“杂皮”;又发现“杂皮们”喝得醉薰薰的,同学们无不像躲避瘟神一样,远远的就让出大路来。

意外就是这样难以预料,你不惹别人,别人却偏偏要惹你;李达因为在同学中显得高大魁梧,被肩并肩擘挽臂的两个瘦猴一眼盯上,有意靠近李达,朝李达身上撞去。

好汉不吃眼前亏,李达连忙绕道而行,踅身钻进苹果园,从林间小路溜走。溜走就溜走吧,李达以为没事了,见那群杂皮在前面已经走远,他才回到大路上来。他想,这顿饭是吃还是不吃?若吃,势必到街上还会遇到杂皮;若不吃,肚里又饿得受不了。想到有同学们一道,应当没事的。可万万没想到,那群杂皮却在前面的拐角处埋伏着等他们上钩。就在他们转过拐角时,两个瘦猴拦在李达的面前,调侃地抚摸着李达的脸蛋说:“这脸蛋还真嫩呢。”确实,李达胖敦敦的脸蛋有些可爱,同学们有时也开他的玩笑偷偷的从后面摸一把。但这次不一样,那是杂皮对他的不恭和调戏,他感到自尊受到莫大的侮辱。但他忍住了,在这群杂皮面前,他李达纵是一只威猛的老虎,但落到平原和泥沼里,连一只狗也可把它欺负一顿。他只好在众人面前,一边任由两个瘦猴调侃取笑,一边朝墙壁靠过去。可李达退一步,两个瘦猴紧逼一步。看来,今天躲是躲不过的,李达开始做好应对的准备,他想,凭借在农村练就的力气和身体,即使打不过他们,也要和他们搏击一回。李达终于靠在墙壁上,再也不能退让一步,面对着两个瘦猴,怒目而视。两个瘦猴根本就没把李达放在眼里,肆无忌惮地抚摸着李达的脸蛋。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李达从裤腰间抽出手来,啪啪两个耳光,如两道闪电一样,响亮的打在两个瘦猴的脸上。两个瘦猴猝不及防,顿时傻傻的呆在那里。等他们反映过来时,李达已经开始逃跑。两个瘦猴如梦初醒,连忙追赶。因为围观的学生太多,李达被看热闹的人堵住去路,两个瘦猴很快就追上来,欲和李达扭打在一起。李达非常清楚,无论如何也不能被他们围攻,他力气大,动作快,在操场上兜起圈子来,每当两个瘦猴快要追上他时,他就来个顺手牵羊,顺势把其中一个掀翻在地。几个回合后,瘦猴的援军赶上来,十多个人同时围攻李达一人。李达凭借力气和速度,左躲右闪,虽然略占上风,但到底对方人多势众,最终被一个黑脸胖子从后面一脚放倒,把李达钩翻在地。这一倒地,李达就再也逃不脱暴力攻击,雨点般的拳脚在李达的身上尽情发泄。

幸许学校的保卫被激烈的撕打和吵闹惊动,及时赶拢,制止了胡作非为的杂皮。加上李达身强体壮,除了受到一点皮肉之苦,并没有严重的伤害。一向胆小怕事的李达,算是被迫英雄了一回,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好评。至此,他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贫弱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国家如此,个人又何不如此?他感受到了同学们的麻木不仁,同学们看着他被羞辱被围攻,可没有一个出面援助他一下。不过,这也让他能够理解,都是贫弱的农村学生,谁愿意得罪那些自己惹不起的人?

从此,他恨透了那些无所事事却又恃强凌弱的城里杂皮,他决定一有机会,定当报仇雪恨。

这个恨在他上大学时得到了发泄和满足。那是三年后,他在江城的财贸学院时,偶然在街上碰到其中一个瘦猴。瘦猴当然没有发现他。李达觉得机会终于来了,连忙对其进行跟踪,并把报复的原因和计划告诉了随行的同学。同学一听,二话不说,就赶到体院去,叫来几个专门打篮球的运动员。李达原本想自己出面亲自揍那瘦猴一顿。可同学却劝道:“这样做对你的学业不利,万一出了事,被学校知道,受到处分很不划算。那几个运动员都是外地人,本就喜欢打抱不平,由他们出面教训瘦猴,既让瘦猴尝尝挨打的滋味,又不会影响你的半点考评,还能出一口恶气,几方面都划算得来。”李达接受了同学的建议,把瘦猴指给几个运动员认了认,就和同学躲在一边看好戏。

只见几名运动员快步走上前去,从后面拉住瘦猴,不问青红皂白,指着瘦猴的鼻子就质问道:“你为什么欺负我兄弟?”

瘦猴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得脸青面黑,哆哆嗦嗦,莫明其妙,颤抖着问道:“我欺负了谁?”

“还不承认?”只听话音没落,一记耳光已经响亮的打过去。

瘦猴知道情况不妙,连忙下跪,哀求道:“哥们,对不起,对不起,有什么要求只管说,我满足就是!”

“什么要求?就是要打你,你能满足吗?”

“老子先人呢,只要不打我,我什么都可以满足。”

“除了打你,我们什么都不想你满足。”

几个运动员不由分说,就对瘦猴一顿拳打脚踢,然后溜之大吉。瘦猴见他们一离开,生怕还会遇到不测,连忙爬起来,捂着受伤的疼痛,狼狈逃去。

李达终于出了一口高中时受欺负的恶气,这口恶气让他解了恨,也产生了许多感想和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就是自以为是才产生的,谁也保证不了意外的出现。要是瘦猴当初不欺负咱,今天怎么会吃这么大的哑巴亏呢?人啊,要使自己不被欺负,就必须使自己变得强大。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从此,李达始终保持不惹人的原则,但也绝不在是非原则面前轻易让步。

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李达终生难忘。高中时一位叫陈东的老乡,也是从农村来的,喜欢打抱不平。同年级另一个班上的班长也是从农村来的。大家都住在学生宿舍。一天晚上,因一件小事,一位同学被那位班长指责了两句。陈东和多数同学一样,早就对班长的言行举止看不顺言,听同学受到班长的“欺负”,他以人高马大的威风就找那班长算账,质问他为什么欺负人。班长其实根本就不是欺负人,作为班长,看到别人做得不对时,难免会指手划脚。可这却成了陈东收拾他的借口,不问青红皂白,走上前去就朝班长脸上一拳头。班长见势不妙,连忙退回寝室。陈东还不放手,赶上去继续拳头相向。班长再也没有退路,见陈东步步紧逼,忍无可忍,顺手从床上操起一把尖刀来,作正当防卫状。陈东见了尖刀,也吓了一跳,连忙后退。可后面看热闹的同学早已围得水泄不通,陈东不仅没有退出来,反而被后面的同学推搡着,胸口正好碰到刀尖上。就那么一瞬的功夫,尖刀刺中心脏,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到了黄泉。

陈东的不幸之死完全是因为逞能逞强造成的,怨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李达作为同乡同校的老熟人,除了为他感到惋惜和悲痛,便是从中得到深刻的教训和启示。结合自己的一些义举,他认为人人都有逞能逞强的勇气。这种勇气若是表现在正义方面,则是英雄的行为,但盲目的逞能,不仅不会成为英雄,反而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6。学习之外的那些事儿——谈情说爱
如今,网络发达,信息畅通,思想解放,观念开明,孩子们进入小学高年级就开始接受关于友情与爱情方面的正统教育,无疑体现了人们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意识形态的进步。这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前后过渡时期,贫困山区文化教育落后,学校对生理卫生这门课程中的生殖繁育内容却避而不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对于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来说,反而增添了神秘感。

不过,对于十来岁的男孩来说,这些常识完全可以从传统的言传身教中汲取,打从娘的肚子里落下那一刻起,他们就被老婆啊媳妇啊女人啊之类的言语氛围包裹起来。所以,男孩子们打从听得懂大人说话的意思开始,就知道谈情说爱是怎么回事。即使在公共场合,只要提起恋爱婚姻方面的话题,男孩们不仅不会矜持,而且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见闻和见解。但是在婚姻大事方面,还是完全由父母说了算,即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不敢大胆的自由恋爱。

对于女孩来说,就没有这种平等自由的空间,封建思想简直就是一具沉重的枷锁,牢固的套在她们的脖子上。倘若有女孩敢于在男孩面前或公众场合嘻嘻哈哈,人们定会在背后说三道四,那女孩定会被当成妖精之类骂得抬不起头来,被扣上缺少教养不守妇道之类的大帽子。所以,那时的女孩子很难与男孩们走到一起,哪怕正常的交往,也绝对保持小心谨慎。

李达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几岁的时候,就被那些长辈们取笑道:“给你找个丑婆娘如何?”

李达会一边笑,一边回答道:“我才不要呢?”

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达从小对异性就具备了一种简单的审美能力。当然,不会从道德品质的深层次去思考和衡量,只能以貌取人,从表面上进行欣赏和评价美丑而已。

有一次,还不到十岁的李达正在家里做作业,邻居的赵大妈前来串门聊天,对李达的母亲汪雪芝说:“李达这娃聪明能干,我看有个女孩和李达岁数差不多,家庭条件也好,不知你们大人的意见如何?”

汪雪芝非常高兴,感激地说:“这样的好事我们有什么意见呢?不过,孩子还小,现在我们大人还没考虑过这事。”

“该考虑得了,一旦错过时机,女孩就会被别人提亲。如果你们认为合适,我来当这个媒人如何?”

恰在这时,李能进了屋,连忙谢绝道:“感谢你的一番好意,娃儿还小,还是缓几年再说吧。”

这时,李达发话了:“赵大妈,你说的那女孩有没有XX漂亮?”

原来,那XX是邻村的女孩,和李达正好同班同学。

大人们一听都乐开了怀,赵大妈说:“正是她呢。看来你是喜欢她了?”

“喜欢是喜欢。不过,我现在才不想讨老婆呢?”李达调皮的回答。

确实,那时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