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萤窗小语-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为牛后,匆为鸡口
  我们常说:“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其实这句话不一定对。因为在县运中跑的得快的人,到省运很可能殿后;省运中的冠军,在世运中也未必出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们随时都可以为鸡口,也随时能成牛后。有时正因为做牛后,才激发了我们的进取心。常为鸡口反倒容易自满、而消磨了志气。
  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为了学习被领导,我们应该说:“宁为牛后,勿为鸡口。
  赞美与关怀
  聪明的领导人都知道,对属下平凡事物的小小赞美与关怀,所获得的效果,常超过大量物质的给予。因为领导者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下属的人却常视为生活的全部;领导者略略的关怀,属下却能觉得自己被重视;领导者几句活的称赞,更可能成为属下最高的荣誉。
  如果你想做为成功的领导者,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与关怀。
  一小步一大步
  当美国大空人跨上月球第一步的时候曾经说:“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因为全人类科学的努力使他跨上月球,也因为他登上月球,实现了数千年人类的愿望。
  其实在许多方面,我们的一小步,都可能是别人的一大步。当婴儿刚学会走路时,他走出的第一步是父母的欣喜。当龙舟竟渡时,站在船头竟标的人只一伸手,就达到了全船人同心协力的目的。当棒球国手在世界比赛中轻轻一挥棒,却可能实现全国同胞的希望。这一小步怎么能不小心地走呢?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中国有句俗语:“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有时候起床很早,看看表离上班的时间还远,做事就变得迟缓,及至赶到办公室,恐怕不但不比平常早,还要迟了许多。时间的充裕,环境的美好,常会造成我们精神的松懈而遭到失败。这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逸”的道理了。
  灵感的云雀
  文学家有灵感时,可以立刻写成文字;音乐家有灵感时,可以马上谱成曲:艺术家有灵感时,可以赶快作成画;而一般人有了灵感,却任其飞逝。灵感就像是一只云雀,突然飞落我们的窗前,有些人能及时抓住,使别人也欣赏到它动听的歌声;有些人只有任它飞去,留给自己短暂美好的印象。
  人生的旅途
  经常登山的人都有经验,在曲折坎坷的路途上,不能多讲话,也不可以稍感觉疲力就坐下休息。因为多讲话会浪费体力,愈休息愈想休息,反而更加疲倦。
  人生的旅途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不能浪费太多的精力在无谓的事物上,更不可以因为稍受挫折就止步观望、自我安慰,而应该以稳定的步伐、坚忍的意志,朝既定的目标前进。
  不矜细行
  一位著名的影评家对我说:看一个导演的功力,只要注意他影片中的小节就能知道了,因为任何一个临时演员的走动,一件道具的放置,都需要经过导演的安排。好导演不单注意主要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运用与剪接,连一点微末的枝节也不会放过,有时一部影片主题部分虽拍得很好,只因为导演忽略了小处,而显得美中不足。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人不也是如此吗?
  古画
  有一个父亲过世之后,只留给儿子一幅古画,儿子看了十分失望,正要把画束诸高阁,突然觉得画的卷轴似乎异常的重,撕开一角,赫然发现不少金块藏在其间,于是立刻把画撕破,取出了金子。但是接着看到当中一个字条,指出画是古代名家所绘的无价之宝。可惜画已经在他冲动之下撕得破碎不堪,后悔莫及了。
  人们常在发现小利,而利于争取的时候,也破坏了自己获得大利的机会。
  齐白石的吝啬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大画家;而他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他画虾是以只计酬,分文不得少。较昂贵的食物,便要用锁锁起来,难得拿出来招待人。但是在另一方面,当有人劝他到日本卖画时,他却拒绝道:“饥则有米,寒则有煤,无须多金,反为忧虑也。”辞去北平艺专教授后,艺专仍有煤配给白石老人,也被他拒绝。这种不慕虚荣,一人不苟取的态度,更是常人所不及的。
  吝啬的人多半爱贪小便宜,能像齐白石有这样的风骨,吝啬也就不足为病了。
  忍
  中国人是最能够“忍”的民族,由“忍”这个字,就能看出造字者对忍的态度。几乎每个伟人,都有超人的忍耐力。周文王曾忍食子之痛;孙傧曾忍断足之苦;韩信曾忍胯下之屈;勾践曾忍尝粪之辱。也就因为他们能忍,日后才能雪耻复仇,成不朽的伟业,可知“忍”这个字有多么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忍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眼光放得远;为长久打算,忍一时之痛。所以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片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置百年
  人们买东西,通常都是因为有需要或看了喜欢,譬如买食物,是为了要维生或品味;买衣服是为了保暖或装扮;买书籍是为了求知或消遣。
  但是买食物的人,通常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东西吃完;买衣服的人,就算难得穿几次,但总要穿穿看;买书籍的人,却可能由置诸案端而束之高阁。
  食物不吃会坏,所以人们总是快速解决;衣服不穿会过时,所以总要及时穿穿以炫人;书籍反正不易腐朽,所以除非急需,大可摆上一阵。岂知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这么一摆,便留待百年之后了!
  生与死
  生与死是人生两件最重大的事,一个是起点,一个是终站,在生命的旅途上,它们各处极端,差异也相当大。
  生是创造,带来的是长久的发展;死是消失,留下的是一串回忆。生时每个人都差不多,因为他们谈不上功业,德性;死时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因为数十年的得失都摆在眼前。生如果是丢下去的骰子,死就是静止时的数目;生如果是问号,死就是句点。
  所以我们可以平凡地生,却应当伟大地死。
  雨
  雨有时诚然恼人,但也有它优美的地方,不论是春雨绵绵、秋雨涓涓,或是大雨滂沦,只要你静静地欣赏,都有它不同的况味。雨有时像珠帘,有时似轻纱,点点滴滴,常能与我们的心境产生共呜,所以古人形容雨的词句也特别多,因时间的不同有所谓“寒食雨”、“杏花雨”、“梅雨”、“清明时节雨”;因地点的差异有“灞陵雨”、“楚江微雨”、“巴山夜雨”、“二陵风雨”“仙人掌上雨”;因大小早晚的不同有“密雨”、“疏雨”、“宿雨”、“朝雨”;因心境的不同有“雨打归舟泪万行”。“天阴雨湿声啾啾”;同时因为雨能轻尘,使景物变得愈明晰,所以更有“雨中黄叶树”、“草色新雨中”、“门前风景雨来佳”、“红楼隔雨相望冷”的诗句。
  如果比较雨色与阳光显然的差异当然还是在于阳光于言,雨却能呢喃;阳光只能在白天得到,雨却能日夜谛听。那潇潇的雨声,清脆的音响,仿佛织面一首交响诗,给于人人无限的遐思。譬如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陆游的“阑阅卧听风吹雨”,都是形容雨的佳句。至于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和“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凄清,点滴凄清,愁损离人,不惯起来听”,因为不但形容了雨,也模拟了雨打梧桐、芭蕉的声响,所以更成为千古的绝唱。
  看山
  我喜欢游山,更喜欢看山,爱在山里看山,更爱在城里看山。
  在山里看山,周遭是乌语花香,清流激湍,涤尽尘俗怡然陶醉。
  在城里看山,周遭是骄肩杂尘,车水马龙,今人有出尘之思,悠然神往。
  在山时看山,能横岭恻峰,远近各异,不识庐山真面目。
  梦
  我们常说:“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的倏忽和许多难以置信的遭遇。唐李公佐更作有《南柯记》,描写淳于棼做至槐安国,娶妻、为官、争战的种种。可知梦中的天地是多么广阔,梦中的时间是何等快速。
  梦是一种思想的飞跃与创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现实无法满足的事物,在梦中能得到补偿;科学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有些在梦中豁然贯通;绮丽的神话故事,更常自梦中得到。
  虽然梦多半虚幻而不可把握,但在这个纷乱,狭窄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总该庆幸,还能拥有这么一个宁静,宽广且完全属于自己的梦中世界。
  墨与砚
  如果岁月是一方台,我们的生命就是墨,随着时光的流转,不断在砚中磨动,会利用的人,可以将它写成伟大的诗篇,绘成不朽的作品;不能把握的人,只有会其抛弃,当整条墨磨光,留下的不过是一滩墨汁而已。
  灵感、精神、时间
  最近跟几位艺文界的朋友聚会,大家一致认为要生产好作品需要灵感、精神和时间三个条件。条件都不难,但要想同时拥有却不容易。因为有精神和时间,却没有灵感,就无从写;有灵感、精神,没时间,就无法写;有时间、灵感、没精神,则写不好。有时想熬夜以争取时间,就损伤了精神;有时想多休息以培养精神,则失去获得灵感的机会;有时想等待灵感的来到,又耗费了时间和体力。
  写作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啊!
  欲望
  孩子们只有一两张邮票的时候,不一定会想到集邮。但是当你交给他一把邮票时,他可能因此而买集邮簿,并企图有更多的收藏。
  成人们生活并不富裕的时候人常比较慷慨,一旦有了些许积蓄,反倒变得吝啬,产生更大的欲望。
  少年们十六七岁时,常不知天高地厚,生死不顾,逞一时意气。老年时反倒愈发惜命,战战兢兢。
  人们总是因为“有”,而更想取得;有的愈多,进一步的欲望也愈大。
  斗剑
  某次到朋友家拜访,看到他正跟不满三岁的孩子拿着竹剑比斗。一般父母跟孩子玩,总是让着,但是我位朋友却不一样,有时故意被孩子刺到,有时却用很大力气,把孩子的竹剑打落地上。我奇怪地问:“孩子那么小,你为什么不让着他呢”用那大力气,孩子的手会被震痛的。“朋友回答说:”这就是幼年当有的教育,我们不可使孩子总是获胜而骄做,也不可让他总是失败而气馁,而应该使他知道在未来人生的战场上,有胜利也有挫折,这样他将来才能担得起重任,受得了考验。“
  教育当使孩子们勇于面对现实,有理想而非妄想,有自信而非自大,有暂时的失败,而无永久的没落。
  三点不动,一点动
  爬山的人有一句术语:“三点不动,一点动!”意思是爬山的时候,双手双脚中总要有三点能够保持稳定,另一只手或脚才能进一步攀援,否则就容易发生危险。
  为人处世不也如此吗?先要求自己的稳健,才能做进一步打算。只知攻而不知守的人,常是经不起打击的。
  最好的一场戏
  据统计,一出戏如果演五场以上,最好的不会是第一场,用为那时难免生疏而有点紧张;也不可能是倒数第二场,因为那时已能熟练而容易松懈;更不会是最末一场,因为那时演员心想是最后一次演出,特别卖力,难免表现得过火。
  由此可知,一件好的艺术品,只有在技巧纯熟,心情稳定,表达自然的情况之下,才能产生。
  善学者,善观者也
  我教画是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每段时间专为一个学生讲解,但在同时也会有许多学生旁听。而我发现那些来得早,走得晚、由头听到尾的学生进步特别快。因为在旁听的过程中,他见到别人的错误,可以使自己以后不再犯;遇到已经学过的东西,更能温故知新,有深的领悟。
  所以我常对学生说:“善学者,善观者也。”
  耻为天下第二名手
  恽寿平是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据说他早期是画山水的,“但是从见到王石谷之后,自以为山水画不能超过王辉,于是改而专攻花卉,成为海内所宗。在更早以前的唐代也有一位以画火闻名的张南本,据说原来是与一画家孙位一起学画水,也因为自认不能超过孙位而改习画火,终于独得其妙。
  艺术家追求完美,难免有傲骨,耻为天下第二名手,不愿落人之后,像前两者真有才能,舍他人既行的道路,自辟蹊径,独创一家固然最好。但如果不能认清才具,只因耻为人后,就放弃学习,自己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向,则是狂妄自大,到头来难免什么都落空了。
  年轻的心境
  我经常发现那些爱跟学生谈天并生活在一起的老教授,显得比实际岁数年轻得多。因为他们接触的总是朝气蓬勃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进取心;求知欲和快速的行动,所以不知不觉地自己也跟着青春起来。
  年轻是一种心境,谁说不对呢?
  音响与灵感
  国画大师黄壁以画瀑布闻名,尤其是在游美国和南非,看过尼加拉、维君多利亚和衣瓜索大瀑布之后,眼界大开,气势更壮。
  我曾经到黄大师的画室白云堂,看见他正在画瀑布,身后放了一架录音机,播放出来的竟然是瀑布滔滔的水声。据君壁先生讲,在画瀑布时,听这万马奔腾的声音,更能引发灵感,拓展境界。而在不知不觉中像是置身千山万壑之间,笔底云烟,腕下飞泉也益发生动。
  由此可知,除了音乐,经验中的音响也能在艺术创作时帮助我们唤起意象,引发灵感。
  扫除
  我曾经访问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请教他使家庭、事业兴旺的方法。企业家在回答问题之前,首先请我到他的办公室参观了一圈,然后说:“我对职员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就是保持环境的整洁。每当我看到东西的安置不合规矩,杂的物品堆集太多时,就要求全公司大扫除,因为唯有在处处窗明几净,事事化繁为简,条理井然的情况之下,大家才能振奋精神,头脑清醒,做事也必然效率高而容易成功。所以我使家庭、事业兴旺的秘诀就是经常扫除。”
  由扫除环境的脏乱,进而扫除心中的烦杂,这是一件多么简单而重要的事啊!
  高速公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速公路成为了必要。高速公路固然能缩短行车的时间,但也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譬如速度太慢不能行驶,因为会影响后面车辆的前进;在路上不能随便停车,更不能任意掉头或转弯,否则因为后面煞车来不及,就容易肇事。
  这个时代不就是如此吗?赶不上的人要被淘汰,未被淘汰的人也必须认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只要投入这个速度的社会,想更改或停止,就千难万难了。
  诗的感觉
  诗,有狭义与广义,前者是专指文学的一种形式,后者则能用来形容一切幽远、优美、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引人共鸣而无法述说的事物。
  所以我们可以形容一幅画很有+诗意“,一首曲子很有”诗情“,一个人很有”诗心“,或者说有一串非常”诗“的日子。
  总之,广义的诗就在我们心中,它不必诉诸文字,也不一定要吟咏在外,只要心中有诗的感觉,眼前的一切就都变得有诗意了。
  最难演的一场戏
  如果我们把人生形容成戏,那么这场戏就应当是指舞台剧。而非电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观众,而非摄影机;我们是按部就班地演下来,而不能剪接;我们演坏了就再也无法收回,因为那不能喊NG。此外比舞台剧更难的是,我们没有剧本,所以不能预知下一刻的发展;更没有排演的机会,因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便步上了舞台。而当剧评家为这场戏下评语,历史家盖棺定论时,我们早已随着走下舞台而离开人世了。
  人生,这是一场多么难演的戏呀!
  美丽新世界
  在赫胥黎(Lodus Leonard Huxey)著的《美丽新世界》(The Brave NewWorLD)
  这本书中,幻想未来在人类出生之前就先分为几种阶级,有的人天生是领导者,有的人天生是推行者,有的人天生是遵行者,各人终生互不侵犯,各守本份,则世界一定能非常美好。
  这本幻想小说固然有它偏执的一面,但也有一层值得深思的道理。如果在平等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能认清自己的才具,不要想不可及的事物,在能达到的范围内向上追求,则聪明才力大者服千万人之务而兼善天下,聪明才力小者服一人之务以独善其身,必能使国家社会达到安和乐利的理想境地。
  养书千日,用在一时
  我有一位朋友,什么都省就是买书很大方,只要看上眼便毫不犹豫地付钱,所以他的书相当多,如同一个小图书馆。
  当我问他如何读那么多书的时候,他回答:“我把书买回来去,先大概地翻一遍。有些书如果没时间看,把大纲记下来也就可以了。因为书随时可能用到、突然碰到难题,别人无法解决,我却可以立刻查到,那许多书就像另一个脑海,使我左右逢源。”
  我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对于书何尝不是“养书千日,用在一时”呢!
  算命
  我向来反对算命,尤其不赞成一种人去算命,这种人遇到算命先生说吉,就欢天喜地认为先生通神。如果碰到不祥之说,则立时面罩寒霜,忿然离去,逢人便骂先生不准,其实心中却万分紧张,寝食难安,唯恐如算命先生所言,大祸临身。结果原本没有灾难,因为心生暗鬼,反倒真的触了霉头。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世说新语》中,陈进曾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实在是对极了!我们常见一些所谓天才儿童,不过几岁就被捧为天才,或开画展、音乐会,以示其艺术才能;或当众表演,计算,以示其数学天份;在外国甚至能不读中学就入大专。但是这些天才当中,获得超凡成就的又有几人?倒是小时候被认为蠢材的爱迪生成了发明大王。
  有超人的聪明者,不见得有超人的抱负。他们常仗恃自己的智力,放弃平实的奋斗;有太多的爱好,无专一的努力;凡事都认为容易,而不去深入思考;念书过目成诵,却毫无自己的见解。加上大人们的虚荣心作祟,在旁一味鼓吹,于是益发造成急功好利的毛病。
  发掘这种天才,吹捧这种天才,实在是害了他们哪!
  天才
  在我的学生当中有许多称为“天才”,不过大半因为缺乏持续力,以致半途而废,朋友们看到了,总是说可惜这个天才没有继续努力,否则一定能成功。但是我却认为应该讲,就因为他缺乏持续力,所以不是天才,因为超人的毅力是做为天才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美国名舞蹈家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八十一岁那年,听到别人说她是天才时所说“每一个人都是天才,只是某些人仅有五分钟热度,我的热度却维持到八十一岁”的道理了。
  独自承担
  据说印地安人爬山,如果不慎失足,即使是坠人深谷,也不发出惊叫,为的是避免他人受惊而产危险。
  对于无可挽回的厄运,独自承担,这是一种成熟,也是壮烈的表现!
  遗忘时间
  我有一对朋友,先生做生意,整年在外忙碌,妻子是艺术家,终日沉湎于绘画,奇怪的是两个人都不容易老,看来比他们实际岁数年轻得多。我有一次问到他们的养生之道,答案非常巧妙。
  “忙碌使人忘了时间,艺术使人不感觉到时间,既然时间已经不被记起,便像是静止般的,不易催人老了!”
  临渴掘井
  电话局查号台的小姐,应当是最忙碌的了,她们整天不停地为市民查号,难得有片刻的空闲。我曾经访问一位查号小姐,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得工作轻松一点,她口答:“只要打电话的人查号之后,不要急着立刻拨号,而以几秒钟时间,把查到的号码用笔记下来,避免日后再查同一号码,就能减少许多查号台的工作,而且也可以为打电话的人,节省许多时间。”
  这不是大家常犯的毛病吗?我们总是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是为日后的同一问题着想;常临渴掘井,却不未雨绸缨。
  认定方向
  我有一次坐在车上看到旁边一辆空计程车违规肇祸,就抱怨他说:“空车没有载客,应该从从容容地开才对,为什么还这样漫无章法呢?”正在驾驶的司机却侧过脸回答:“就因是是空车,所以容易出事!”空车的驾驶因为急于找客人,总是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有时正要左转,心想右边客人或许多些,又临时改为右转,所以速度虽不见得快,却最易出事。倒是载了客人的车子,司机心里有一定的方向,纵使开快,也不容易肇事。“
  多么有道理啊!我们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认定方向的人,速度快而平稳;没有志向而访惶犹豫的人,不但速度慢,且容易出错。
  天才与流星
  常听人说天才多半体弱而短命,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据专家研究,天才往往有比一般人更好的体质,只是常因为用功过度,而害了自己的身体。
  传说在唐代有诗鬼之称的李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