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假如没有911-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穿着紧身的三角泳裤,带着泳帽,还有专业泳镜,完全是职业运动员的装扮。平时大家都穿这种泳衣。”教练指着其他美国同学说道。
  两人仔细看过去,哪里是什么泳衣呀,原来是宽松肥大的裤衩,长到膝盖,是美国人常穿的沙滩裤,而且没人戴泳镜,更没有人戴泳帽。陆文博和王少衡的装扮确实与众不同,难怪教练产生误解。了解了情况,教练不敢大意,对两人进行细心指导。第二天,陆文博和王少衡到商店买了同样的沙滩裤,作为泳衣,入乡随俗了。
  沙滩裤果然有它方便的地方。可以游泳穿,也可以直接在沙滩上穿,两个口袋可以装钥匙等物品,非常实用。宽松肥大的设计反映了美国人的着装风格。日常生活中,美国人注重休闲舒服,牛仔裤几乎是“国裤”,适合男女老幼,夏天多是大背心、大裤衩和旅游鞋,T恤则是全年都穿。只有去教堂、参加婚礼等才穿上正装。他们穿衣服不给别人看,只为自己舒服,人如其衣,反映美国人直来直去、实用主义的性格。
  二十三 危难之中见真情
  来密尔沃基以后,周济民父母唯一的娱乐就是去小白楼旁边的广场散步。广场有草坪、花坛和一个相当大的棒球场。对面也是公寓楼,很多俄罗斯移民住在那里。晚饭后,来探亲的中国父母们三三两两来这里聊天散步,孙辈们则尽情嬉戏玩耍。
  小白楼里的老李头因为儿子已经找到工作,红光满面、眉飞色舞地同其他父母们高谈阔论。
  “学计算机就是好啊!高科技啊!没毕业就找到在摩托罗拉的工作。那可是大公司啊!”
  “工资高吗?给办绿卡吗?”父母们也毫不例外地关心这两个问题。
  “不瞒你们,光年薪就是7万多美金,差不多60万人民币呀,两年就成百万富翁啊,我几辈子都赚不出这么多钱啊!还有搬家费,奖金等各种说不清的福利待遇。绿卡去了就给办,人家大公司就是气派!”
  大家饶有兴趣地听着,羡慕地议论着。
  “有工作就能买房买车。好日子来了!”
  “来美国就图个绿卡,这下有着落了。”
  “我也让我儿子转学计算机。天天对着试管没啥意思。”
  老李头更是乐开花:“我把带来的茅台都喝了!高兴!我还有一瓶,改天你们都到我家,咱们接着……”
  他话没说完,笑声戛然停止,面部露出痛苦的表情,人晃了两下,一头往地上栽去。大家赶紧扶住。老李头过度兴奋,人事不省。
  周济民立即通知老李头的儿子,然后打电话叫急救车。老李头迅速被送进急救室。医生诊断为脑梗塞,需要立即手术,要花3万多美元。老李头没保险,这些中国人一时谁也拿不出这些钱,和医院商量后,医院答应先救人,后付款。手术非常成功,但3万美元的开刀费让所有人愁眉不展。
  周济民是热心人,他一边安慰老李头的儿子,一边想办法。他想起老李头几个月前正式受洗成为基督教徒,也许教会能够提供资助。他和教会负责人取得联系,说明情况,极力争取帮助。教会在集体协商后,无偿赞助2万美元。周济民东奔西跑,又想办法从当地中国社区募捐到了5000多美元,困难基本解决。密尔沃基的中国人多年来形成了以教会为核心,具有相当规模的互助团体和网络,为中国社区的成员更好适应美国文化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苏卉住的公寓意外发生火灾,她被及时送去抢救,大难不死。
  小白楼里的几个中国人买了鲜花和水果去医院探望。苏卉精神不错,只是身体虚弱。她的肺部被浓烟熏呛,经过清洗,情况稳定,医生要她住院观察几天。大家问火是怎么着的,苏卉眼泪在眼圈里直转。
  “有个瘾君子在房间里醉酒后抽大麻,居然睡着了,结果烟把床上用品点着。有人发现的时候,楼道里全是浓烟,什么都看不见。我和几个人摸着从楼梯下来,还没跑出来就晕倒了。
  要不是消防队来得及时,我恐怕命都没了。“
  “房间里的东西呢?”
  “我也不知道。楼被烧得不成样子。”
  “那保险公司赔偿吗?”
  “赔。这个楼隐患很多,破旧不堪,防火系统失灵,以前就出过一次事。”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什么都别想了,好好恢复最重要。”大家安慰她。
  很快,苏卉度过了抢救期,按规定应该出院。洗肺让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身体透支,最令她头疼的是她现在闻不得烟味,一闻就想吐。原来的住所她不想回,也不能回了。虽然楼还在,物品也基本保存完好,可整个房间被烟熏得黑糊糊,家具上了黑色,所有用品无不打上烟熏的烙印。虽说男朋友快来了,但毕竟远水不解近渴,她十分焦急。小白楼的人主动承担起照顾苏卉的责任。柯楠提议先把苏卉接出来,住在她家,让周济民睡大厅,然后积极在小白楼里找房。苏卉求之不得,边点头边落泪。出院那天,柯楠去医院接她。周济民、陆文博、王少衡都去旧楼帮苏卉搬家。苏卉的台湾女友也去助阵,看到三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惊奇地问:“哪来的这么多壮丁啊?”陆文博开玩笑说:“蒋介石的壮丁还没凑够。加上我们几个正好。”逗得她直乐。
  要搬的东西没多少,每个人手上、衣服上都粘上了黑色,王少衡不小心还蹭在脸上。大家欺负老实人,有的说王少衡像小丑,有的说漂白没漂干净,黑一块、白一块。
  车开到小白楼,苏卉也接回来了。柯楠扶着虚弱的苏卉上楼。搬来的家具放什么地方,大家七嘴八舌。周济民提醒先把东西卸下来,租车超时要加钱。众人七手八脚清空了卡车,周济民赶紧把车送了回去。大家把家具分头存放,每家分几件。苏卉在柯楠家住着,一日三餐,由周济民和柯楠亲自调理,眼看气色一天强过一天。
  俄罗斯女孩桑迪成了小白楼的新管理员。知道小白楼里有了空房,苏卉第一时间找到桑迪签了合同。几天后,拿到钥匙,苏卉和柯楠兴冲冲来到房间,打开房门后,立刻没了笑容。房间脏兮兮,地毯没清洗,厨房油腻腻。
  “桑迪怎么不讲信用,本来答应过要清理的。我去找她。”柯楠去找桑迪理论。
  桑迪讲话不太客气,签合同时的笑脸不见了,一口咬定房间清理过。柯楠火了:“如果今晚我们搬不进去,我要投诉你。”见到柯楠态度强硬,桑迪自知理亏,很快派来清洁工打扫房间。
  国内办事,常出现有理讲不清、有理变没理的情况,让很多人懒得去较真,应得的权利受到侵犯。美国人怕讲理,只要有理就要坚决讲理,维护自己的权利,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房间清洁一新,苏卉晚上搬了进去。一直受到特别的关照,她觉得尤其的幸运,总是说:“大家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二十四 暖气风波
  陆文博到密尔沃基三个多月了,日历翻到最热闹的12月。密尔沃基的气候介于冰城与北京之间,接近年底已有相当的寒意。好在室内暖气很足,还算舒服。可是好景不长,暖气突然失灵,陆文博半夜被冻醒。查看温度调节器,仍然停在26度,他把温度提高到30度,暖气没有一点反应,过去一摸,暖气冰凉。屋子里已经可以看到自己呼出的水雾了。王少衡也被冻得半死。两人又盖了几层衣服,勉强挨到早晨。
  陆文博拨通了管理员桑迪的电话。听到陆文博反映的问题,她答应立刻找人来修。
  晚上陆文博和王少衡从学校回来,屋里依旧冷得受不了,两人只好把炉子点上,放上几盆水加热取暖。温度上来了,湿度也急剧提升,整个屋子像桑拿房一样热气腾腾,王少衡的眼镜蒙上了一层水雾,他不停地擦拭。陆文博又打了电话,桑迪不在。他留了言,提醒说暖气还没修好,请她赶紧找人。一个小时过去了,没有任何动静。陆文博每隔半小时打一次电话,连续几次都是留言,让他泄气。晚上11点多,桑迪终于来电话了,说修理工只能第二天来,让他们耐心。陆文博有些生气,质问她为什么现在才告诉他。桑迪说她白天在外面工作,很晚才回来,也是刚刚知道,陆文博没了脾气。
  又是一个寒冷的夜晚,两个人把所有的被子翻了出来,几件大衣也一起盖上,但只是杯水车薪。屋里寒气逼人,陆文博冻得特别清醒,无法入睡,和王少衡聊了起来。
  “你的印度导师怎么样?对你还好吗?”
  “别提了,整个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王少衡愤愤地说。
  “怎么回事?”
  “最近在迈阿密有个电梯技术研讨会,和我的研究方向非常对口,导师曾经提到过带我一起参加。可事到眼前,他改了主意,把机会给了实验室里的一个印度学生。要论学习我分数比他高,论工作经验我比他多,论动手能力我比他强,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结果。”王少衡简直义愤填膺。
  “我以前就听说印度人很团结,想尽办法帮助同胞。我同情你,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咱中国人也得学着更团结才行。”
  “说得是。印度人在美国势力真不小。我们工程学院里就有几十个印度人,中国人寥寥无几。其实中国人够聪明、勤奋,就是英语不灵光。印度人舌头打卷,可交流没问题,毕竟英语是官方语言啊。”
  “你好好练练英语,以后当个教授不错。”
  “我倒是想,不过觉得语言上太吃力。以后也就和其他中国人一样,在公司里做个技术人员吧,生活小康就行。”
  “那可以做个经理呀!”
  “更是没门。我前几天参加了威斯康星州商界一个颁奖大会,很多大公司都参加了。获得技术类奖项的有很多中国人,而获得管理类奖项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美国人。听过领奖感言就知道原因了。中国人太内向、谦虚,不善言辞,英语能力有限,几个thank you之后就没词了。那些美国人一上来就滔滔不绝,恨不得说上几个小时。其中一个连稿子都没有,说了十多分钟,最后在主持人提醒下才算完。”王少衡笑着直摇头。
  “有同感。我们班上的美国同学也都是神侃,从小培养出来的。说白了,善于表达是管理者首先要具备的。”
  “美国人账算得精。人家用优越的物质条件吸引发展中国家的精英到美国心甘情愿为他们打工,帮助他们发展国家。美国人做管理者,管的就是这些技术人员。管理人比管理机器确实高一个层次。”
  两人聊了大半宿,几乎没睡。第二天一起床就跑到学校取暖。晚上回来,气温没有丝毫的改变。周济民过来问是不是没暖气,家里上有老人、下有小孩,这样下去大家都撑不住。陆文博直奔楼上找桑迪。房门紧闭,他敲了半天,也没人应答,他在门上留了字条,让桑迪尽快解决问题,否则他要投诉。而桑迪似乎消失了一样,完全没了音信。忍无可忍,几家人联合起来投诉桑迪,陆文博找到一家专为学生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办公室。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群体,能够得到特殊的法律服务,体现出法律社会的周到与严谨。
  办公室设在校园里,提供咨询的是一位职业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来学校处理案子。陆文博向律师介绍了情况,律师处理过很多侵犯房客利益的案子,经验丰富。他建议陆文博继续设法和管理员取得联系,即使见不到人,也要给她留言或字条,通知她如果不采取行动,她将受到起诉。同时,律师帮陆文博起草了一封给管理员的正式信函,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强调了可能的后果,并当时派人邮寄出去。有了法律撑腰,陆文博踏实不少,回去把进展告诉其他人。
  事情刚有眉目,管理员换了。桑迪已经辞职,美国中年男子杰里接替她。陆文博知道信是白写了,但事情总要解决,不知道换人是否换来好消息。他试着把情况反映给杰里。
  杰里相当认真,立即放下其他事情,带陆文博到地下室的锅炉房,亲自检查锅炉。锅炉上有很多开关,非常复杂,杰里查看了很久,突然笑了。陆文博莫名其妙。
  “这只是开关的问题,根本不需要修理。你们这侧的开关不知被谁关掉了,当然没有热气。”
  杰里把一个红色开关扭了一下,锅炉跟着响了一声。“回去看看吧,这回肯定可以了。”
  折磨他们几天的问题靠一个开关就解决,陆文博半信半疑。回到房间,果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陆文博站在暖气前,看着窗外初冬的景象,享受了好久。
  二十五 问我爱你有多深
  周济民是个对妻子、孩子和家庭极为负责的新好男人,但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失去事业的他也从未停止寻找作为男人的自信与尊严。
  周济民在家忙里忙外,一向精力旺盛,可是连着几个星期,他每天迷迷糊糊,昏睡不醒,像换了一个人。父母和柯楠都担心他身体不舒服,让他去医院看看,他说就是最近上课比较累,没有大事。大家没过多纠缠。
  接着,柯楠发现连续有医药公司给周济民寄支票,数目不小,每次几百元。周济民解释说是最近开始帮他们推销药品,因为是减肥药,销路不错,回扣挺多。柯楠奇怪为什么她事先不知道。周济民说是怕她担心,而且只有几个星期,很快结束,也就没和她说。柯楠对周济民一向信任,虽然觉得有些蹊跷,也并未在意。
  柯楠去底特律出差,回到密尔沃基的时候,周济民居然睡过了头,错过接柯楠的时间。周济民做事周到细致,从来没有耽误过任何事情,更不要说柯楠的事儿。联想起最近几个星期的奇怪现象,柯楠大为不解。她不依不饶,一定要周济民和她去医院检查,弄个水落石出。两人出了小白楼,周济民知道再也瞒不住,只好“招供”。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医药公司进行的药物试验。我每天要服用一种新开发的安眠药,观察效果。”周济民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愧疚。
  “怪不得你天天昏昏沉沉。医药公司寄来的支票是给你的报酬?”柯楠恍然大悟。
  “是啊。报酬不错,对家里也是个补贴。我爸妈都在,加上贝贝,花钱的地方多,我也想尽点力。我怕你担心,就没有告诉你。”周济民像一头被驯服的狮子,没了往日的威风和力量。
  “你这样我更担心。你怎么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这些药都没有经过安全检测,拿你们当试验品,你看你人都瘦了,脸色也不好,要是吃出点问题,我可怎么办呢?”说话间,柯楠眼泪汪汪。
  “你别哭啊!你说我一个大男人,天天被你养着,也得想办法养自己啊。”周济民拿出手绢给柯楠擦泪。
  “那也不能玩命啊!你不心疼自己,我还心疼你呢。”柯楠哭得愈加伤心。
  “好了,我不吃了还不行嘛!甘做家庭妇男!”周济民看着难受,千方百计哄柯楠,直至她破涕为笑。
  其实,柯楠的工作状况也时时刻刻让周济民揪心。作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很多关键项目都要柯楠参与,还要对项目的成败负责,压力极大。项目忙起来,没日没夜,身体透支。
  这次柯楠去底特律出差,为了赶进度,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眼看瘦了一圈。
  “怎么会累成这样,别人不能分担些工作?”周济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我倒是想!这次出差三个人,另外两个老美说话滔滔不绝,业务全是外行。害得我一个人熬夜加班。对方团队里一中一美,那个老美也是帮不上忙。最后全靠我们两个中国人完成了项目。结果presentation(展示)的时候几个美国人夸夸其谈,弄得好像整个项目是他们做的。真窝火。”
  “中国人摆脱不了给别人打工,根本没出路。咱别受这洋罪了,拼死拼活也不过是个技术骨干。回去我们都能开创很好的事业。”周济民气不过。
  “咱们这不都是为了绿卡和孩子嘛。你为我牺牲自己的事业,我一直都很内疚。我想再咬咬牙,拿到绿卡,然后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的绿卡有消息没有啊?”
  “据说公司最近要把申请材料报上去。等办下来,就往大公司跳,那才是长远之计。还要为孩子创造条件。”
  周济民和柯楠来美国多年,可谓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磨难中越发深厚和坚固。为了对方,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他们付出的代价让陆文博这些年轻人叹为观止。
  二十六 双喜临门
  托里斯教授布置了期末论文——观看并评论一部描写少数民族文化的电影。他向大家推荐了30部作为参考。陆文博选中了Joy Luck Club(喜福会),一部描写旅美华人女性经历的作品。因为文化背景相似,陆文博有信心写好,唯独录像带难求。学校图书馆音像资料有限,专业音像店也没有存货。托里斯老师建议他到市图书馆去试试。
  果然,录像带借到了,而且顺利得出乎意料。图书馆是市政府出资兴建的。取之于民,当然用之于民。任何一个密尔沃基居民,只要凭身份证或驾照,就可以免费获得借书卡,在全市几十个分馆借阅书籍和音像资料,不分等级,不论身份,人人平等。国内办借书证通常要提供各种证明和介绍信,需交纳费用,且手续繁琐。某些图书仅限于特定人群(研究生、博士生、研究员等)借阅,取之于民的资金并没有使所有公民受益。
  除了办卡容易,密尔沃基图书馆服务方便。所有资料在不同的分馆中流动,读者可以在网上预定书籍和资料,并选择去最近的分馆领取。一个分馆没有的资料可以从其他分馆调来。图书馆会用E-mail或电话通知读者领取资料,过期未还也会及时通知。
  几门课的期末考试都是论文,占总分相当大的比重。教授们要求论文有独特的观点,还要引用大量参考书籍,所以陆文博天天泡在图书馆,每次借几十本书来增长见识。重压式教学方法虽然痛苦,但是收获巨大。通过广泛阅读,他能了解不同观点,开阔思路,集各家所长,最终形成自己的想法。比较中国课堂上视老师的话为《圣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鼓励个人见解。
  陆文博的自学能力也逐渐增强,以前念书是为了考试,文凭,总要老师、家长牵着走,少有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现在学习为自己,为将来,知道要对自己负责,所以变得积极主动,勤勤恳恳。能够自律,知道用心,这种收获超过了知识本身。
  对第一个学期他没有太大的奢望,适应环境需要时间,当然他也从未把这个当成借口而放弃努力。生活就是这样奇妙,不经意之中期末成了陆文博的黄金季节。“文化差异”得了A,“社会福利制度”得到A,“社会工作实践理论”A-,几位教授对他的进步感到吃惊,很多美国同学也感到嫉妒。更让他意外的是麦吉尔教授把陆文博撰写的有关“计划生育”的论文推荐给学院的报纸发表,这在学院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全优的成绩给晏茹的到来送上厚礼。航班圣诞节那天到,陆文博要开车到机场迎接妻子,正式结束两地分居,开始幸福的婚姻生活。艾琳给他寄了圣诞卡,祝他在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快乐,祝贺夫妻团聚。伴随卡片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一本Webster大字典,艾琳鼓励他继续学好英语,她的关心让陆文博踏实。他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写了一张Thank you card(感谢卡),向艾琳致谢。王少衡在小白楼里找到另一个房间,已经搬了出去。
  密尔沃基的商家开始了圣诞大战,橱窗里琳琅满目,街上彩灯闪烁,寒冷和风雪挡不住人们喜庆的心情。陆文博买了一棵小圣诞树,摆在大厅,挂上彩灯、彩纸和小礼物。他换上新桌布,摆上鲜花,床单也换成更温馨的粉色和黄色。他希望做个好丈夫,让妻子从到美国第一天起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
  接机那天,他特意到汽车服务部把车里里外外清洗一遍,只差系上彩带了。密尔沃基雪花纷飞,透着节日的宁静和祥和。年底是旅行旺季,机场上人头攒动,陆文博翘首等待从底特律转机过来的航班。人陆陆续续出来了,他不停张望,期望发现晏茹小巧的身影。人走光了,仍然不见晏茹出来。陆文博急得不行,怕出事情。他查了航班信息,知道晏茹确实上了飞机,服务人员说也许行李出了问题。
  又等了半个小时,晏茹推着两件行李出来了,扑到陆文博怀里就大哭起来。他以为是因团聚而哭,后来才知道一个皮箱被海关没收了,里面有很多带给陆文博的东西。
  “为什么没收你的箱子?”
  “过海关的时候抽查箱子抽查到我。我用钥匙开箱子,怎么也打不开。海关人员试了半天也不行。他们认为箱子有问题或是偷的,硬把箱子撬开了,却发现不是我的。可能有人取行李时拿错了。”
  “后来怎么办了?”
  “我把你的地址和电话留下了,如果找到箱子,他们会通知的。”
  “别哭了,你平安到达就好,箱子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