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犹太人为什么优秀-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品:犹太人为什么优秀
  作者:'日' 手岛佑郎 姜乃朋 何力群 才志华 译
  内容简介:
  提起“犹太人”,人们会想到《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巴勒斯坦问题中的以色列﹑基督教的鼻祖耶稣﹑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基辛格……。同时,人们还会联想到犹太人的精明﹑固守传统﹑有钱人多﹑排他﹑非常团结等等。
  本书是日本学者的手岛佑郎多年研究所著,着重描写犹太人如何思考,如何生存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突出表现犹太人在经济﹑教育﹑社会﹑伦理﹑历史和宗教等领域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正文
  前言:犹太人的真实写照
  提起“犹太人”这个词,人们会想到谁呢?《威尼斯商人》中高利贷商人夏洛克﹑《安妮的日记》的作者安妮﹑巴勒斯坦问题中的以色列﹑基督教的鼻祖耶稣﹑共产主义之父卡尔?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基辛格……。无论是作为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是思想家﹑政治家﹑实业家,犹太人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很活跃,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同时,根据犹太人的特点,人们还会联想到他们天才很多﹑智力超群﹑斤斤计较﹑精明﹑顽固﹑固守传统﹑社会主义者多﹑有钱人多﹑排他的﹑非常团结等等吧。
  但是,世间对犹太人那充满阴险和恶意的谣言与中伤却不少。他们说犹太人在自己的节日里喝基督教徒子女的血;犹太富人与社会主义者秘密合作,谋取世界霸权;建立了秘密社团共济会和世界犹太复国组织……没有比流言谣言更可怕的东西了。煞有介事的谎言中总有一部分是事实,人们当然相信事实的那部分,最后变成了相信整个谣言。
  其实,犹太人在节日里喝葡萄酒,血是根本不喝的。这样说还不确切,犹太教最严的教规就是不论什么食物,只要带血,都禁止食用。抽干血的牛排很难下咽。今年九月,在以色列访问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参加了一个宴会,据说他十分吃惊,“这个国家的肉怎么会那么难吃。”
  说犹太人要谋取世界霸权,更是十足的谎言。有些人正是利用共济会和世界犹太复国组织都是实际存在的团体这一点编造了谎言。要知道,共济会创建于1723年的伦敦,是一个主张博爱和世界和平的团体。这个团体是基督教石匠工会的前身,而不是一个犹太教徒的团体。虽然这个团体都是由主张进步与公理的人组成,但它的入团仪式有一种神秘的宗教色彩,所以经常被局外人误解。
  “世界犹太复国组织”是在西奥多?赫茨尔的领导下,于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成立的。这个属于纯粹是犹太人自己的社团,目的是集合全世界犹太人的力量,收复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领土,并将之复兴。只是,这是一个纯犹太人的团体,所以在外人看来,不免觉得可疑,于是就产生了这样或那样无端的猜测。 在猜测的基础上猜测,再加上煞有介事的中伤,流言就产生了。可怕的是,谁也不以事实为基础进行调查确认,而是煽风点火,助长流言。
  有些居住在美国的日本人称犹太人为“九一先生”。这是一个行话,意指9+1=10,也就是指犹太人(Jew的发音与10的日语发音相似—译者注)。用行话指代某人或某物的时候,通常是要表达不能直接表达的事情,例如重大的秘密﹑淫秽的话题和对别人的偏见。当日本人称犹太人为“九一先生”的时候,你可以了解到他们心中的两种意识。
  一是Jew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蔑视的意味,如果不小心说出来,很可能惹怒犹太人。日本人对此很有顾虑。
  二是就是他们暗地里称犹太人为“守财奴”。可能是日本人既想辱骂犹太人为“守财奴”,又想保持自己的体面,就想出了“九一先生”这个词吧。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见到和海外做生意的贸易代表和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工作的商务人员。有时,我会
  听他们说犹太人的坏话。说是坏话,其实是一些怨言,因为他们的客户或是上司有时是犹太人,日本人不习惯他们对钱方面太算计。 要说对钱的态度,法国人和爱尔兰人哪个都很算计,为何偏偏在说道犹太人的时候才说:“我的上司是犹太人,特别小气!”?如果上司是英国人或是德国人,他们的怨言则会变得理性,比如说:“老板整天对资金利用率的事喋喋不休。” 这种偏见认为犹太人赚钱不择手段,可是怎么看都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
  我就认识好几个犹太人,他们对钱的态度非常淡泊。
  在日本,对犹太人的关注是在《日本人和犹太人》出版之后高涨起来的。之后,托凯尔拉比和石田友雄先生(筑波大学历史和人类学系助教)开始向日本人介绍犹太人的思想和历史。这之前,还有其他人写的关于犹太人和以色列的研究文章陆续在我们日本发表。
  但是,回过头来看看,至今为止所出现的主题大都是历史﹑犹太复国主义﹑中东问题和以色列游记。虽然这些文章在介绍现代以色列国和以色列人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还缺少综合性,没有超越以色列国家的范围,介绍普通以色列人的面貌。
  我写本书,旨在打破犹太复国主义和以色列国这个具有局限性的框架,再现犹太人的真实面貌。因此,我将着重描写犹太人如何思考,如何生存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本书中我突出表现犹太人在经济﹑教育﹑社会﹑伦理﹑历史和宗教等领域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
  我自1963年春去以色列留学以来,历经十几年,不断在以色列人中间得到锻炼。托他们的福,我能近距离地学习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体会他们朴素的情感。在以色列最初的四年是在希伯来大学度过的。那段时间充满了让人痛苦的磨练,因为我当时是在一点都不懂希伯来语的情况下入学的。可以想象,失败接踵而来。我当时的专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两门课程的时间安排有冲突,无能为力的我只能难过。
  毕业回国后,有三年多的时间是在帮助打理父亲主持的基督教运动事务处。1970年,我去了美国。纽约有犹太人后裔就读的神学学校研究生院,我就打算在那里从事犹太哲学和犹太神秘主义的研究。当初设想的时间是两年,结果我在美国呆了七年。中间有两年,我有幸在洛杉矶的犹太大学执教,向有志于成为拉比的人讲授《圣经》和神秘主义。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常常有人将我误认为日裔犹太人。
  在希伯来大学也好,在美国犹太神学学校也好,我都受惠于很多良师。特别是与穆鲁钦﹑弗高和海歇尔的见面,成为我终生难忘的回忆。和穆鲁钦的会面只有两次,但他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弗高博士是希伯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经常召集学生在自己的家里进行讨论,向他们解说理性﹑感性﹑神秘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海歇尔拉比支援黑人的民权运动,他在亚拉巴马州和黑人运动的领导者马丁?路德?金共同组建了“挽臂横队”。他总是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是一个有勇气和信念的人。他那坚定的信仰和高尚的博爱精神,在美国基督教的中心城市得到了共鸣。他还教人们将思考的方向转向探询事物的终极意义。在他的晚年,我非常有幸成为他最后一个学生。对此知遇之恩,我无限感激。海歇尔老师恳切地对我说,“雅各(老师对我的爱称),你是日本人,你就从你的角度来描述一下犹太人人吧。到现在为止,无论是犹太人自己,还是对犹太人抱有敌意的基督教徒,都没有专门就犹太人进行过论述,而你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犹太人。这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然而,当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我放弃了作为第三者的写作角度。如果我真的是犹太人,我愿意让人们了解犹太人的那些方面呢?不如我完全以犹太人的立场来写,这样做,可以让日本的读者更好地了解犹太人。原稿完成后,我回头看了一遍,发现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想要添加几笔,又觉有卖弄专业之嫌,于是作罢。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将读者的真知灼见写到书中。
  最后,本书以普通的读者为对象,除去重要的引用,一般的出处都不做明确的解释。从《圣经》中引用的话,原则上使用日本《圣经》协会的白话体《圣经》或者是文言体《圣经》。根据需要,有些地方是我直接从希伯来语的原著中编译的。本书的照片,很多是得到驻日以色列大使馆的协助而收录的。
  本书完稿之后,我在想下一步怎么办呢?这时,我所在的剑桥研究所的今井正明所长把我介绍给了SAYIMARU 出版社的田村胜夫社长。田村社长很快承揽了这本书的出版。编辑部的平野光男先生﹑采访部的大太郎先生和横山秀男先生也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还有很多前辈阅读了原稿,给了我很多珍贵的忠告和批评。
  我真是诚惶诚恐:我能得以研究犹太哲学,说到底,还是得到父亲手岛郁郎的恩惠,当时是他劝我去以色列留学的。
  希望父亲的在天之灵能明了我对他深深的感激。
  (犹太年历5740年初春?1979年10月)
  序言(1):智者自得智慧之乐
  智者自得智慧之乐 ——犹太格言
  纽约的秋天很短。同往年一样,热浪袭人的夏天过去后,早晚的空气一下子就变得凉爽起来。街道两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着,叶子纷纷落下。
  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每到周五,都能看到踩着太阳余辉赶路的学生,现在也明显地少了。白天喧闹下显现的生气也被陡然增长的夜色所代替,但在百老汇的两侧,依旧可以看见几家蔬菜店﹑药店和食品超市亮着灯光。人们在急匆匆地为晚饭而做着采购。汽车和公共汽车的噪音,以及不时传来地铁通过时的轰鸣,都让这夜色平添几分孤独的感觉。从加拿大的北极地区吹来的寒风也将很快越过百老汇以西和哈地逊河到达这里。
  河岸公园的绿色层层叠叠地布满了哈地逊河两岸;闪耀着哥特式建筑之美的河岸教堂的钟楼高高地耸立着;象征着美利坚合众国自由精神的星条旗则在格兰特,这位南北战争时期任北方军司令官的将军墓前迎风飘扬。哥伦比亚大学的后面,英国圣公会的犹太会堂修筑了庄严的寺庙,由圣路卡医院与之毗连。除此,还有簇拥而建哥伦比亚大学﹑巴拿多女子大学﹑哥伦比亚师范学院﹑尤尼奥神学学校﹑曼哈顿音乐大学,及美国犹太神学学校等六所学校。我曾在其中的美国犹太神学学校教了七年学(由于其中两年是在洛杉矶的犹太大学执教,实际我在纽约生活的时间只有五年)。
  纽约的犹太人很多,据说居民中四人就有一人是犹太人。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犹太人知识分子尤其多,乍看过去,和一般的美国白人没什么区别。只是,那些对犹太戒律抱有热情的犹太年轻人还带着犹太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要是妇女,则会在头上裹一条头巾。混乱喧嚣的当今,如果想寻觅这种传统的犹太人的踪影,可以去一下曼哈顿的东南部(俗称应是东区吧)和布鲁克林区的威利阿姆斯。
  犹太人在距今三千多年前,曾在埃及人的统治下度过一段奴隶般的生活。时至今日,犹太人在讲述他们祖先的时候,还不忘谈及那段苦难的历史。一般来说,人们都愿意自豪地强调自己的民族历史中曾出现过什么伟人或成功者。与此相反,犹太人则在祖先身为奴隶的历史上编织着话题,这可真是与众不同!
  序言(2):卡鲁曼拉比
  如果沿着暮色渐浓的百老汇大街走上十分钟,你会看见一座公园,里面有一座忧郁而美丽的美人鱼雕像。那其实是一座纪念碑,是为撞上冰山沉没的豪华巨轮泰坦尼克号而建的。在那次事故中成为不归人的休特拉伍斯先生曾是纽约的一流百货商店“名仕”的第一任总经理。就是他的遗孤,向市里捐赠了这座美丽的雕像,以此来抚慰那些死难者的灵魂。这座小小的公园被银杏树环绕着,每次走过这里,我都会想起日本,陷入深深的思乡之情中。特别是那些金黄色的,随秋风飘零的银杏树叶,更是搅得我的心阵阵难受。休特拉伍斯先生就是犹太人。
  告诉我美人鱼雕像由来的是卡鲁曼拉比,他的家就在离这座公园不到两条街的地方。卡鲁曼拉比作为犹太教中庸的保守派统帅,历经二十五年教务的磨练,现在已是世界上犹太人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卡鲁曼出生于维也纳,后又移居加拿大,最后才入了美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成为加拿大空军的志愿兵,并作为部队里一等一的拳击手而声名远播。但是他的家族则与体育无缘,远自中世纪,他的家族作为犹太教名门涌现了众多博学之士﹑精神领袖以及拉比。战后,卡鲁曼在纽约重新学习,并正式被任命为拉比。就在他犹豫之际,突然被推荐为拉比协会的副会长。他的命运来了个大转折,成为了拉比中的拉比,犹太人指导者中的指导者。会长只是一个挂名职位,而他作为副会长,承担起了管理拉比协会的全部责任。
  拉比协会可以就教徒在宗教方面的所有问题做最终的裁定。它对犹太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外交等诸多方面都拥有发言权。除此,它对美国国内的犹太人维权事业和以色列的宗教﹑文化和教育的振兴都有积极的意义。
  他每天按照日程表的安排精神饱满地工作着,还要应付大量的会议和电话。中东问题每遇到转折点,美国白宫和以色列政府都会向他征求意见。而他清醒的判断,也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我经常在下午看到他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静静地抽着烟斗。有时好像陷入了沉思,有时又好像没有,我知道他这是在冥想,在寻求灵感。
  “有很多事情,单靠我个人的经验或直觉已经解决不了了”,他说,“虽然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顾其它,但我的工作不是个人的事情,所以,我经常以超越自我的角度看问题,并且进行反复的观察。我认为有必要试着将自己放到问题中所有当事人的立场上去。这样,我的视野会更宽,超越所有的当事者,这样就能找最好的解决问题办法。你找到了方向,就找到了方法。”
  “我在这二十五年,努力行至善之事。有时,虽然当我意识到是在对他人行善,其实那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这是自我意识的假面具。于是我开始考虑,在对方的立场上,什么是善。在这期间,我也经历了很多失败,但是,别人的失败比我多得多。”
  序言(3):星期五的夜
  每到星期五夜幕降临的时候,终日忙碌的卡鲁曼拉比也会有一点宽裕的时间。犹太教徒把每周星期五傍晚到第二天晚上星星最亮的时刻,当作完整的一天。这是他们的“安息日”。就像上帝在创世的第七天休息一样,他们也停止一些工作,好好地休息。
  在星期五晚上,平时见不到面的家庭成员也会聚到一起,共进温馨的晚餐。婚后独立生活的子女们如果住得近,也会在饭后携自己的配偶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双亲。如果住得很远,则会打电话回来,问候一下老人。
  在星期五的晚上,最多的是亲朋好友一起交流畅谈。也有的人会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进餐,共渡良宵。如果没有星期五之夜,犹太人恐怕在很久以前就失去了相互间的联系,而在世界上消失了。
  我和我太太经常在星期五的晚上被邀去卡鲁曼家做客。他家宽敞的起居室里有十几张椅子,都是为接待客人准备的。在我们刚到纽约的时候,我的小女儿阿依经常在他家一边大声放着摇滚乐,一边在没有客人的地方和她的伙伴们跳舞。还是大女儿明妮替她母亲着想,在厨房帮着准备饭菜。大儿子来维当时在芝加哥大学就读,不到放假就没有时间回来。他专注于瑜珈的冥想,是一个彻底的素食主义者。
  这三个孩子都喜欢娱乐,还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最初我也迷惑:这就是威严的拉比的子女吗?但随着我逐渐了解他(她)们的生活,我明白那绝对不是没有责任感的放纵。他们三人成绩都很优秀,特别是阿依,具有超群的智力。在学校,他们三人都是年级的学生会主席,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课外活动方面,都不遗余力发挥着自己的领导能力。
  值得称道的是卡鲁曼夫妇对他们孩子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信任他们。所以,孩子们,也会对自己的行动十分负责,绝对不做有悖于双亲信赖的事情。
  来维后来学习了犹太教,不但取得了拉比资格,还成为以色列军队的教育官。明妮在以后移居以色列,就职于犹太人协会,最后和一位以色列空军军官结了婚。性格自由奔放的阿依,现在正为了成为一名律师而努力学习法律。
  捷克夫人持家有方。孩子们都是大学生,而且在高中的时候就不用她操心了。她现在曼哈顿北面的布朗库斯幼儿园教学。他每天早晨七点半出门,傍晚四点左右就早早赶回家。
  虽然知道犹太人的母亲以勤劳著称,但看了捷克夫人,还是不禁惊叹她的干劲。卡鲁曼家的晚餐都是由捷克夫人一手烹制。客人多的时候,她需要准备好三十多人的饭菜。平时也要做十二﹑三个人的饭。当然,女人的那份儿还不算。她一个人操持所有的家务,还在她家的储物间里养着好几只猫。它们本来是阿依的宠物,最后还是留给了捷克夫人帮助照料。她家有三个卧室,还有书房﹑客厅﹑厨房和储物间,总共80坪的样子。客厅的一面做成了书橱,上面摆满了书,足足有三千册之多。
  序言(4):沙龙世界里的人们
  门口的门铃响了,客人们来了。
  “夏波特,最近怎么样?”
  “你好!夏波特!”
  “吉姆,你能来太好了!今天晚上要来很多客人,肯定和你谈得来。”卡鲁曼正在欢迎着他的客人。原来是大祭司吉姆斯?摩顿来了。吉姆斯?摩顿在美国的基督教界是无人不知的人物。他经常在保守的圣公会里提倡革新主义路线,发挥着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领导力。他是第一个让女性担任圣公会大祭司的人。他与卡鲁曼拉比建立了超越宗教教派的友情。
  接下来来的是赛摩尔?斯科鲁教授。年近五十的他至今独身一人。他不但是犹太教法﹑犹太教伦理学和犹太教神秘哲学的泰斗,而且作为政治顾问,对华盛顿的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力。总地来说,犹太人倾向支持民主党。斯科鲁教授在这些犹太人当中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是纽约十个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人中的一位。
  接着,陆续进来很多人,什么N律师﹑S医生﹑W画商等等。最后,进来的是一位表情超然的作家。他叫艾鲁尔?哲,因将德国纳粹下的种种悲剧和犹太人被屠杀事件写成小说而出名。他平常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这位利用法语思考,用英语说话的记者,让我想起了评论家村松刚先生,他们给人的感觉极其相似。艾鲁尔?哲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块冰冻的火焰。每当他的内心在燃烧的时候,就会产生和犹太人一样的感情,虽然他曾经被关进波兰冰冷的集中营,到现在还有后遗症。他就是通过这种冷漠外表下的火焰,揭发了法西斯的恶行。这也是他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独特之处。
  客人全部来齐后,就开始在餐桌前就座。首先,需要在桌前起立,由主人向上帝感谢赐予他们葡萄酒。接着,每人喝一点葡萄酒,然后按顺序用水洗一下手。最后,主人切开面包,每人分一块。至此,晚餐才正式开始。
  大家在席间一定会品评一下捷克夫人做菜的手艺。第一道菜是清汤,接着是菠菜和蘑菇沙拉。咀嚼着生蘑菇,我只感到口中溢满一种难以名状的香气。烤鸡肉是放在一个很大的盘子里,配一些牛肉在里面,由众人随意食用。由于量太大,一大盘肉怎么也不见减少(剩下的要由主人家在一周之内吃完,这是由捷克夫人打算好的)。看来,要在外面干好工作,首先要学会在家里科学地分配劳动。
  在卡鲁曼家就餐的人们与其说是在吃饭,不如说是在聊天。众人聊天的兴致非常高。这当然是因为作为主人的卡鲁曼能够在席间照顾到每个人,不断地引出话题。
  序言(5):聚会者眼中的“中东和平”
  卡鲁曼:昨天贝京总理的特使来找我,寻求在约旦河西岸问题上对以色列的支持。
  摩  顿:结果怎么样?
  卡鲁曼:我委婉地拒绝了。约旦河西岸问题太过微妙,我们作为美国的犹太人不能太深地介入。
  斯科鲁:我们是美国居民,贝京是以色列人,就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回避。
  摩  顿:但是,贝京理解我们的苦衷吗?
  卡鲁曼:不理解。相反,他说要做出努力,进一步唤起在美犹太人对维持中东和平的热情。
  斯科鲁:卡特确实是为以色列和埃及缔结和平条约做出了贡献,但萨达特和贝京都不喜欢他的理想主义。不过卡特还用他的宗教热情把萨达特和贝京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