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记录: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悼恩来’!”
“你家住在哪里?”
“上海滩!”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造社会主义大厦!”
“你为什么升白旗?”


“不对!这是‘悼旗’!白色象征神圣、纯洁、高尚,白色寄托我们的

哀思!”
“审讯”到此,爪牙们再也按捺不住。其中一人打断那青年的话,大骂:

“我看你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谁知那位青年从容地答:“当然了,到了黄河我还要游过去!”
爪牙们张口结舌,气得浑身哆嗦。
这位青年语言的最大特色是出奇不意,令对方无法捉摸。他的最后一句

话,更使敌人胆战心惊,不得不认输。
有一班文武官员正在看《七擒孟获》的川剧。
一个武官道:“想不到,孟子的后代孟获居然如此野蛮。”众人听了,

不禁掩口而笑。
哪知一个文官接口说道:“仁兄所见极是,还是孔夫子的后代孔明强一

些。”
这位文官的话对那个武官的“搞错后代”进行了极富幽默感的讽刺。
为了论辩的最后胜利,不妨装得浅薄一点,让论敌自认为得计,而最后

令其丑态百出。记住列宁的一句话:
“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141。柔化锋芒以弱制强
——以柔克刚术

在论辩中,面对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的强敌,应避开不利条件下的正面
冲突,巧于周旋,见机行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柔克刚,折服对手。
这就是论辩中的以柔克刚诡辩术。

“柔”相对“刚”而言,有其独到之处。刚强之物,形可碎而不可变,
坚而不韧,强而易脆。而柔软之物,随势变形,柔而耐长久,软而有韧性。
在论辩中,有时避强守柔,看似怯弱,实为克刚之术。

“文化大革命”中,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前,江青拿着参加会议人
员的名单,阴阳怪气地问:“哪一位是田维新同志呵?”

“我就是。”田维新回答。

“你是哪里人啊?”江青又问。

“山东省东阿(e)县人。”田维新又答。

“什么东阿(e),明明是东阿(a)嘛!我也是山东人,你休想糊弄我。”
江青显得盛气凌人。

田维新不慌不忙地说:“我们那儿祖祖辈辈都这么叫,我是尊祖随俗。
江青同志您虽然是山东人,但由于在外谋事早,所以山东的民俗风情不一定
全了解。”

江青自知理屈,又不肯认输;“那是方言。”田维新答道:“也许是。”

江青还不算完,又抖着名单,慢条斯理,阴阳怪气地说:“田维新同志
呀,你的名字可不大好。维新者,维新派也,是属于康有为的一伙嘛。你的
这名字可得改一改,依我看就改成田维华吧。”

田维新同志听了,不依从也不求饶,笑着说:“我的这名字是小时候父
母起的。他们当时不知道什么是维新派,再说,我这个维新,还有一番新意。
我是支持新生事物,维护新生事物。”

田维新这么一说,江青也就哑口无言了。

江青不学无术,却又不懂装懂,盛气凌人。但由于她的特殊地位,有些
反驳她的话不能直说,又不能不说。田维新采用了以柔克刚诡辩术,纠正了
她念的错别字,既坚持了原则,又为她开脱几句。说她念错了是因为早年就
外出谋事,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江青称“东阿(e)”是方言后,田维新也就
适可而止了。

然而江青“左”得出奇,扣帽子、打棍子,随便给别人改名字,断定田
维新是维新派,“是康有为的一伙”。田维新柔中带刚地用江青常用的“支
持新生事物,维护新生事物”来回敬她,致使她哑口无言。

约翰先生下班回到家里,发现他的妻子正在收拾行李。

“你在干什么?”他问。

“我再也呆不下去了,”她喊到。一年到头,老是争吵不休,我要离开
这个家!”

约翰困惑地站在那儿,望着他的妻子提着皮箱走出门去。忽然,他冲出
房间,从架上抓起一只皮箱,也冲向门外,对着正在远去的妻子喊道:“等
一等,亲爱的,我也呆不下去了,我和你一起走!”

怒气冲天的妻子听到丈夫这句既好笑又充满对自己爱意与歉意的话,像
一只充满了气的皮球被扎了一个洞一样,慢慢地消气了。


聪明的约翰以柔制刚,以谐息怒,取得极好的效果。
在论辩中运用以柔克刚诡辩术,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柔化反击锋芒,使之外柔内刚。在论辩中,不能感情用事,要处

变不惊,受辱不怒,沉着应付。
二是,在软磨硬缠中,寻找突破口。以柔克刚并不是只靠一次交锋便可
取胜的,而往往要在磨和缠中寻找突破口,这就需要时间,需要一定的过程。

综上所述,可见,以柔克刚诡辩术适用于当对方处于强大的主动地位,
自己处于被动的弱小地位的论辩局势。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避免正面冲突,
作暂时的退却和忍让,寻找对方的薄弱环节加以利用,以弱制强,以柔克刚,
取得论辩的胜利。总之以柔克刚诡辩术是论辩中的软兵器,运用得当可以收
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142。言此意彼藏而不露
——暗渡陈仓术

“暗渡陈仓”这一成语已为人们所熟悉。后来,它多被用来表示“表面
上不动声色,暗中进行活动”的意思。
暗渡陈仓诡辩术,是指在诡辩中制造假象蒙骗对方,而达到的是另一种
目的的诡辩技巧。
有一次俄罗斯著名马戏丑角演员杜罗夫举行观摩演出,幕间休息时,一

个傲慢的观众走到他面前,讥讽地问道:
“丑角先生,观众对你非常欢迎吧?”
“还好。”
“作为马戏班中的丑角,是不是只要生来有一张愚蠢而又丑怪的脸蛋,

就会受到观众欢迎呢?”
“确实如此。”杜罗夫悠闲地回答:“如果我能生一张像先生您那样脸
蛋儿的话,我准能拿到双薪!”
傲慢的观众本意想污辱一番杜罗夫,没想到却被杜罗夫轻易地接过话

题,乘机发挥一番,结果反落个咎由自取。
运用暗渡陈仓诡辩术,必须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技巧:
一是,要制造假象,用以蒙骗对方,其假象要逼真,用于牵制对方的思

维。
二是,“渡”要巧妙,要把自己的观点悄悄地渗入对方的思维领域,使
其逐渐地明白真正目的,而最后又无法悔改。
三是,表明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委婉含蓄一些,甚至不说明,只是意在

不言中,让对方自己去领会。
父亲送儿子去寄宿学校,对老师说:
“如果这孩子不守规矩,您就用鞭子好好教训他吧,如果他和您闹别扭,

就请告诉我,我会亲自揍他。他每星期会得到一先令的零花钱,如果他多花
了,请告诉我,我就一个子儿也不给他了。”
显然,这一席话听起来很粗暴,但它的真正效果却是让教师对这孩子产
生了强烈的怜爱。
当父亲冷冷地说:“杰克,再见!”孩子战战兢兢地回答:“爸爸,再
见!”时,老师觉得自己如果再对孩子不客气的话,简直是太不近人情了。

父亲没有说让老师如何照顾自己的儿子,而是采取另一种对策向老师表
达这种心情。最后我们才明白,父亲那顿训斥是一个假象,目的是能让孩子
得到教师的怜悯。

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位姑娘。一天,他又来到了姑娘家,两人在火炉

边烤火。最后,他说道:
“你的火炉跟我妈的火炉一模一样。”
“是吗?”姑娘漫不经心地应道,她还以为是小伙子随便说的一句话。
“你觉得在我家的炉子上,你也能烘出同样的碎肉馅饼吗?”他又问道。
姑娘愣了一下,顿时悟出这句话所“暗示”的意义。她欢悦地答道:“我

可以去试一试呀!”
由此可见,暗渡陈仓诡辩术的特点是:藏而不露、出奇制胜;表面上不
露声色,但却在暗中紧张地思考对策;言此而意彼,巧用奇兵制胜。


143。八方设卡堵绝退路
——关门打狗术

关门打狗诡辩术,就是根据论辩主旨的需要,设置若干问题,引诱对手
作答,让他把话说死,堵绝其可能狡辩的退路,然后一举进攻,置论敌于绝
境的诡辩技巧。

某医院院长家彩电被盗,侦察人员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本院电工王某在

院长家放彩电的柜子上留下了一个指纹,于是王某被列为重大嫌疑对象。
怎样才能弄清王某是否是案犯?预审员于是找来王某。
问:“最近你到过院长家去吗?”
答:“最近我没有到过院长家里。”
问:“真的没有到过吗?”
答:“真的没有到过。”
问:“最近你到医院上班吗?”
答:“最近我请了半个月的假,连医院的大门都没有进过。”
问:“那好,我们昨天到医院院长家里,在他家放彩电的柜子上发现了

你的指纹(出示证据)。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某神色立即紧张起来,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终于无可奈何地交待了

自己的罪行。
预审员成功地撬开了王某嘴巴,得力于较好地运用了关门打狗诡辩术。
预审员根据论辩主旨的需要,即弄清王某是不是盗窃彩电的贼,首先采

取了设问的方法,提出了三个问题,目的在于证实王某是否到过院长家。而
且这三个问题中使用了“最近”这个比较宽泛的时间概念,这样就堵住了王
某可能会以案发前或案发后到过院长家而留下了指纹的狡辩。

他既承认了最近没有到过院长家,连医院也未去过,这就没有了退路。
这是先“关门”,尔后再“打狗”。
随即,预审员在此基础上突然发起了进攻:“你在院长家放彩电的柜子

上留下了指纹,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一问使王某猝不及防,退路已断,只有缴械投降了。
设想一下,如果预审员不是先“关门”,而是先进攻,一开始就指出“你

在院长家的彩电柜子上留下了指纹”,王某可能会说“那是我以前给院长修
彩电时留下的”,甚至会反问“有指纹就是盗窃犯吗”?此案就很难取得突
破。

现在,他已先说了最近一段时间没有到过院长家,已把话说死了,但却

有了他的指纹,他就无法解释了。
“关门”即是八方设卡,断其退路。
“关门”可采用层层设问来达到目的。设问要有连贯性、系统性。
连贯性是指发问衔接,一环紧扣一环,形成有机的链条。
系统性是指设置的问题具有循序渐进性,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相关和

深入,承上启下,步步相因,互相制约,浑然一体。把门关得严严实实,就
能堵绝论敌的退路,使之丧失狡辩的余地。

“打狗”所用的材料必须与论敌的答话构成矛盾,或者用论敌的后语与
前言构成矛盾,或者利用论敌的行为与其言语构成矛盾,或者利用公认的事
理与其活语构成矛盾。由于对方的答话已堵住了自己的退路,因此,矛盾一


揭示,对方便无反击之力了。
另外,所用的材料要真实可靠,不能有一丝虚假,否则便会让对方有可
乘之机,从而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144。言辞锋利寸土不让
——针锋相对术

针锋相对诡辩术,顾名思义,就是当论敌言辞锋利时,我方的言辞更锋
利;论敌有气势,我更有气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针尖对麦芒”。
19 世纪德国政治家俾斯麦,一次在圣彼得堡参加舞会,他频频赞美身边

的舞伴,说她美若天仙。
那位女士说什么也不相信他的话,说:
“外交官的话从来不可信。”俾斯麦问她为什么,她说:“很简单,当

外交官说‘是’的时候,意思是‘可能’;说‘可能’的意思是‘不行’;
嘴上若真的说‘不行’,那他就不会是外交官了。”
“夫人,您说得完全正确,”俾斯麦说,“这可能是我们职业上的特点,
我们不能不这样作,但你们女人却正相反。”

女士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当女人说‘不行’时,意思其实是
‘可能’;女人说‘可能’时,意思是‘是’;嘴上若真说出‘是’,那她
就不是女人了。”

俾斯麦的诡辩,针锋相对,还不失幽默。这真可谓“运用之妙”全然“存
乎一心”。
法国作家都德对左拉说:“有一位不知名的作家,他才华横溢,超过其

他所有的人。”
左拉好奇地问:“他叫什么名字?”
“青年。”
“是的。”左拉说,“不过还有一位批评家正确地指出他的弱点。”
“他是谁?”都德问。
“青年。”
都德运用诡辩术戏弄了左拉,左拉却因势利导,针锋相对地回击了对方,

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与辩才。
德国著名钢琴家库勒克有一次忽然得到一张请柬,邀请他出席富翁白林
克举行的一次宴会。
库勒克想,素不相识的富翁,为什么突然这样看重自己?他带着这个问
题,参加宴会。
与会者都是一些俗不可耐绅士淑女,库勒克很为不快,但又不便中途退

席。
酒过三巡,主人白林克请库勒克弹钢琴。
库勒克不好拒绝,只好勉强弹了一曲。
事后了解,这位白林克是个皮鞋匠,他举行的这个宴会,就是想巴结所

谓的上流社会,而库勒克是作为助兴的乐师参加宴会的。这对库勒克是一种

污辱。
不久,库勒克也举行一次宴会,特邀富翁白林克参加。
到会的除了一些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外,也请了那晚参加了皮鞋匠所举办

的宴会的阔佬、少爷和小姐们。
饭后,库勒克捧出一双破旧的皮靴来,递给白林克说:“请你帮我补这
双皮靴!”白林克惊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
库勒克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个钢琴家,你是个皮鞋匠,上次你叫我当


众弹钢琴给你听,这次你也要当众替我补皮鞋。”
库勒克说完大笑,也引起哄堂大笑,只有白林克哭笑不得,出尽洋相。
白林克戏弄库勒克,库勒克针锋相对,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运用针锋相对诡辩术时,要坚信自己的观点,对自己要充满自信,这样

才能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要步步进逼,不能有半点退缩;要从心理上征服

对方,要有气势磅礴的力度。
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被称为“女狂人”。她性格乖戾,就连汪精卫在她

面前也俯首贴耳,唯命是从,一些仆人稍有差错,就要遭到一顿臭骂。
有一次,何香凝在汪家与陈璧君交谈。陈璧君要吐痰,居然对何香凝大

声嚷道:“拿痰盂来,老娘要吐痰了!”
何香凝满脸怒色,拍案而起,厉声痛斥:“你是个什么东西,竟要我为

你捧痰盂!”
陈璧君像被一盆冷水泼在头上,顿时愣住了。
此时,何香凝学着陈璧君的腔调,声色俱厉地大喝一声:“我要吐痰了!

陈璧君,你快去捧痰盂来!”
陈璧君如闻惊雷,呆若木鸡,两眼直竖,双手发抖,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何香凝紧追不放,提高嗓门说:“你算个什么东西,敢这样放肆?”
“女狂人”陈璧君被何香凝声色俱厉的痛斥慑服了。
何香凝以针锋相对诡辩术,凭借勇气和磅礴的气势,步步紧逼,言辞锋

利,使“女狂人”不知所措。


145。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软硬兼施术

软硬兼施诡辩术,指诡辩者在论辩中软的、硬的手段一齐施展,双管齐

下,取得论辩胜利的诡辩技巧。
春秋时期,秦穆公发兵进攻晋国。
在韩原大战中,晋军大败,晋惠王被俘。三个多月后,秦穆公才允许晋

国讲和。于是,被扣押的晋惠王便派人从国内召吕甥使秦迎回自己。

吕甥奉命使秦。他意识到:战场上的失利,加上自己的国君又在秦国手
里,他每一句话都关系到国君的安危,面临的是一场举足轻重的外交谈判斗
争。

秦穆公在王城会见了他。主宾坐定后,秦穆公问:“晋国人近来团结吗?”
“不团结。”吕甥作了反常的回答。
“为什么?”
“老百姓耻于国君被俘,哀悼死于战争的亲人,不怕征税练兵,他们一


直叫喊着一定要报仇。那些做官的爱戴自己的国君,并且知道自己的罪过,
不愿征税练兵,以等待秦国的命令,他们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惠,即使死了,
也不能有二心。因此,晋国人不团结。”

吕甥这里运用软硬兼施诡辩术,他在回答“不团结”之原因时,向秦穆
公暗暗抛出了两把“刀子”。一把是“硬刀子”,即“借百姓之口,表达了
晋国人不畏强暴,誓死报仇血恨的决心,以死敌秦的姿态,要挟秦穆公,迫
使他早作放还晋惠王的打算。

另一把是“软刀子”,即借做官人之口,以顺服的言辞,表达了晋国人
对秦穆公放还晋惠王的期待。
面对吕甥的软硬兼施式诡辩,秦穆公虽非等闲之辈,但也欲发作而不能,

无可奈何,只得转移话题问吕甥:
“你们晋国人怎样看待自己的国君呢?”
吕甥发觉秦穆公转移话题是试探晋国内部对晋惠王的态度,便马上抓住

时机再次施软硬兼施术:

“小人们不知事理,只知忧虑,认为我们国君必定要被您处死;君子们
用自己的心推测别人的心,认为您必然会归还我君。小人们说:‘我们对不
起秦国,秦国肯定不会放还我君的。’君子们则说:‘我们已经认罪,秦国
肯定会放还我君的。’恩德没有比放还我君更厚的,刑罚没有比俘虏我君更
威的。服罪的人怀念恩德,二心的人畏惧刑罚,以此举动,秦国可以称霸天
下了。假如扣押不放,就会以德报怨,秦君是不会那么做的。”

尽管吕甥的这番答话软得可以,但软中有硬,柔中有刚,其语是逼秦穆
公在当小人还是当君子之间作出选择,将他置于两难的境地。
秦穆公句句听得真切,权衡一下利弊后说道:“这正是我的本意啊。”
于是立即释放晋惠王。
吕甥尽管处在一个艰难的处境,但他不卑不亢,采用软硬兼施诡辩术,
终于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谈判的胜利。
软硬兼施诡辩术用于对敌斗争,实在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在日常生
活中,也有其用武之地,如在审讯中或外交谈判、商业谈判中,都用得上。
此论辩术中硬是关键,软是铺垫,既“打”又“抚”,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生威,逼人就范。但应根据不同的场合,有选择地使用软的一手和硬的
一手,或先软后硬,或先硬后软,或软中夹硬,或硬中带软。


146。以攻为守主动出击
——反守为攻术

当我方遭到对方的攻击时,制服论敌最好的办法是反过来指责对方,这
样我方就能由原来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使对方由原来的主动地位变为
被动地位,从而争取论战的制高点,一举置论敌于死地,这就是反守为攻诡
辩术。

反守为攻诡辩术常用的方法是:当对方反驳自己时,自己主动出击,反
攻对方的要害,迫使对方转攻为守,无力实施攻击。
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智斗”中,刁德一在试探阿庆嫂对抗日、对新

四军的态度一无所获后,又企图向阿庆嫂打听新四军伤病员的去向。
阿庆嫂说,伤病员都走了,日本鬼子搜索了三天三夜,也没找到。
刁德一阴阳怪气地说:“日本鬼子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这么大个沙

家浜,要藏起个把人来,还不容易吗?”他还用当年阿庆嫂救过胡传魁的事
来作证明。
阿庆嫂对刁德一的旁敲侧击,就采取反守为攻诡辩术,抓住刁德一并无
证据的弱点,主动出击。

她说:“听参谋长这意思,新四军的伤病员是我给藏起来了?”马上又
转向胡传魁,气愤地对他说:“照这么看,我当初真不该救您,倒落下话把
儿了。”

这下把胡传魁弄得很尴尬。阿庆嫂又抓住战机,乘胜追击,要胡传魁马
上派人来茶馆搜查。说:“省得人家疑心生暗鬼,叫我们里外不好做人啦。”
说完,她把抹布一摔,双手一搭,面带怒容,昂首端坐使胡传魁下不了
台,只得怪罪于刁德一。

刁德一对阿庆嫂的这一反攻,也大感出乎意料,仓促间,只好以“说句
笑话嘛,何必当真”搪塞一番,败下阵来。阿庆嫂终于制服了老奸巨滑的刁
德一。

运用反守为攻诡辩术时,攻要快,要准。快,才能使对方猝不及防,首
尾难顾;准,才能击中要害,使对方进攻无力,防守无术。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在法庭上受审时,法官杀气腾腾地
说:
“李大钊你听着:你自小缺少教育,青少年时期就不老实,天生一副反
骨,处处与政府作对。踏上社会之后,你一天也没有消停过。。”
李大钊极为镇静地反问:“法官大人,你说的都是些虚夸不实的词儿。
什么反骨啦,消停啦,这是什么犯罪事实?”
他继而笑着反击道:“我要审问你们可有根据。你,主审法官何丰林,

曾伙同张作霖,一次就谋杀了376 人,犯了十恶不赦的杀人罪。。”
何丰林气得脸色铁青、嘴唇发抖,暴跳道:“不准你胡说八道!”
左右法官狐假虎威地乱叫:“你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在军法会审的

法庭,哪有犯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