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锦商-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儿不禁想起徐大才家的稻儿、米儿,那小兄妹俩的情形好像比春儿还要糟些。

她记得初见稻儿时,身高和阿旺一样持平,可如今呢,因为自家改善了伙食,阿旺的身高是蹭蹭地往上窜,几乎追上四儿了,稻儿的身高却增得缓慢,反过来比阿旺矮去了。徐大才夫妇个头都不矮,若是营养能跟上,稻儿兄妹不至于会变成矮个子。

“春儿姐,你弟弟叫什么?”好儿问道。春儿比她大几岁,叫一声姐不为过。内心里好儿更想叫春儿妹妹…

“我弟弟叫麦冬。”春儿笑着说道,目光随着小娃儿移动,“弟弟出生在冬天,我们家又种冬小麦,爹就说叫麦冬。爹还说麦冬是一种好药材。”

“嗯,麦冬是一种很好的药材,可以凉血去热。”好儿点头说道。瞧了瞧春儿手上的面碗,“春儿姐,或许你弟弟肚子不饿,你看面条都成糊了,也不好吃。”

春儿瞅了瞅碗里,轻叹口气,“麦冬早上就吃了碗白粥,一只鸡蛋,中午不愿意吃饭,娘就给他做面条,吃了几口就不老实,非要到院子里追小鸡玩,不让他,他就哭,还打滚儿耍赖。”

“这么顽皮不乖啊。”好儿听着,也觉得头痛,心想幸好自己没弟弟,转念又一想,若是自己有弟弟,肯定不能这么惯着,才三岁的小娃儿就学会打地滚,再长岁不得变成小皇帝了?

“春儿姐,这么惯着弟弟不好,会惯出很多坏毛病。”好儿忍不住说道。

这么惯小孩子,将来孩子大了吃苦头,大人也跟着吃苦头。想想前世同父异母的弟弟,后来一身的坏毛病,可不就是给从小惯出来的。

再往深处去想,还是重男轻女思想在作崇,若这麦冬是个小女娃,春儿父母就不会这么惯。

给读者的话:靓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73春儿

“春儿姐,你平时除了带弟弟,还要帮家里干啥活?你二姐呢?”

“喂鸡、扫地,摘菜,跟我娘一起做饭烧菜,收拾家里,农忙的时候,活儿更多了,大人看顾不过来,我都得帮做。”春儿说这些的时候,就像大人唠嗑般,自然、熟稔。

“我二舅母带我二姐去学刺绣了,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是去镇上的红莲绣坊吗?”好儿惊讶地问道。春儿的大姐嫁人了,有个二姐,好像是十二岁,长得也很秀气文静。

春儿摇头道:“红莲绣坊不招新手,我二姐是去易安县的月韵绣坊学刺绣。”

停了一会,春儿往堂屋方向看去,“我娘说了,让我二姐好好学,将来能像好儿娘那样,给绣坊绣样图,日后就不怕会穷着了。”

好儿忽然不知该说些什么,温氏恐怕不会想到,自己有天会成为别人的榜样吧?

这个年代的女人,从小就得学会针线活儿,几乎个个都会刺绣,能否绣得出彩,那又另当别论。做一名绣娘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绣娘更不容易。只有做优秀出色的绣娘,才有机会获得高薪回报,但这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极易患颈椎病,更严重就是视力下降得厉害甚至失明。

听温氏讲,不少绣娘一上年纪,眼睛就朦得厉害,甚至有的绣娘为生计太过辛苦劳累,眼睛瞎了啥也看不见,境况很是凄凉。

这些绣娘中,出类拔萃的不少,但能做到拔尖中的拔尖儿,那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能做到这程度上的,一般都升职做了教刺绣的女夫子,而做到女夫子这个位置,是绣娘们渴望向往的顶峰,生活无忧,还能受人尊敬。然,这就跟当科学家一样,能有多少人努力就能实现的呢?

“春儿姐,你二姐一定可以成为最好的绣娘。”好儿最后说出一句听者高兴的话,春儿就微笑起来,眼中闪着微光。

好儿在村里没有投缘的玩伴,一则她年纪太小,二则她家不住在村里,三则她不爱窜门窜户找人玩。不过,从第一眼看到春儿,她就对这小姑娘有种好感。

好儿主动投出友情橄榄枝:“春儿姐,你以后若是得空闲,就带弟弟去我家找我玩儿,我把我认得的字都教给你,还有你弟弟。”

春儿的眼睛亮了亮,“好儿,我去问问我娘。”说完往堂屋走去,好儿也跟着进去,心想春儿真是个老实乖巧的好姑娘。

好儿抢在春儿开口前,挽上温氏胳膊,说道:“娘,我想请春儿姐姐带麦冬弟弟去我们家玩,好不好?”

温氏含笑看了春儿,拍拍小闺女白胖的小手,“当然好了。春儿,得空就带弟弟去找好儿玩啊。”

春儿腼腆地微笑,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的娘。

“谢谢娘。”好儿眉眼弯弯,看向春儿娘,“二伯婶娘,家里活儿不多的时候,您可以让春儿带弟弟去我家玩吗?”

好儿乖巧、懂事、聪慧,她在镇上卖菜的小神算绰号,还传回了村里。前阵子被绑架,她又凭着机智聪明逃出报案。这样的小娃儿,谁会不喜欢?闲嗑时,村里人还说这要是个小男娃,将来必成大才。只可惜,是个女娃儿。

春儿娘又想起男人说过的一些话,就笑说道:“好儿,你这么聪明,我都想让我家春儿多跟你亲近亲近,听六儿说,你还懂认字,你顺便帮教教我家麦冬认字行吗?”

“那个没问题。”好儿答道。春儿看娘答应了,眼中泛起光彩,欢喜地冲好儿投去感激一笑。

这以后,春儿只要得些空闲,就带麦冬去找好儿玩。

麦冬见好儿家的院子种有不少果树,后院还有一匹骡马,高兴地绕那些树跑,又跑去后院看骡马,见小鸡放出来活动,又去追逐小鸡,也不怕臭,趴在木栏外,看猪吃食,有时还学着猪的样子拱鼻子,哼唧哼唧,摇摇摆摆走路,把大家乐得不行。

“春儿,你弟弟可是个活宝啊。”温氏笑着跟春儿说道。

春儿抿嘴笑着,看着精力旺盛的弟弟,一脸的疼爱。

屋前院的一角特意堆了些沙子,是好儿兄妹仨拿来写字练字用的。好儿就带着春儿,端了小板凳坐在沙堆前,用树枝在上面写字。春儿学得非常认真,记性也好,好儿很乐意教她认字。

可是对于麦冬,好儿有点头大,麦冬开始还老老实实跟着认字,没几天就不干了,身上像长了跳蚤,坐在小板凳上是腰也扭捏,腿脚也扭捏,就没一刻能安静不动,春儿就让他自个去玩耍。

好儿从空间拿甜甜圈诱导麦冬,如果他每天能认下五个字,就奖励两只甜甜圈。麦冬为了能吃到甜甜圈,端个小板凳坐在他三姐身边,跟着认字。

不过,春儿姐弟并不能常来,好儿有很多的空余时间进空间捣鼓研制各式饼干。她琢磨在冬天里种些大棚蔬菜。

落日村的冬天还是很寒冷的,冬天里会下些小雪,一两场大雪,偶尔雨夹雪,在江南这边,算是南边最冷的地方,但跟江北比,那就暖和多了。

好儿将想法提出来,大棚蔬菜这个概念,让温氏三人极是新奇,他们一直都认为,什么季节种什么菜,吃什么菜,从来不知道,蔬菜也可以反季节种,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里。

“好儿,这瓜菜都不耐冻,也就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花菜、菠菜,如果太过寒冻,菠菜花菜都难成活。你说的搭盖大棚保温,能行吗?”温氏犹疑地说道。

好儿道:“娘,这里的气温可比江北好太多了,明天去问问常爷爷,每年的冬天,是不是就跟去年差不多,如果是,我觉得大棚蔬菜应该能行。娘,我们就弄小部分,先试试看啦。”

“娘,我也觉得可以试试看。如果能行,咱们家的蔬菜超市就能增加品种,来买菜的人一多,我们就不用担心冬天这几个月的营业降低。”阿旺把大棚蔬菜跟铺子联在一起想,好儿赞许地朝他眨眨眼。

小树想得更远,扑闪圆圆的眼睛道:“那如果大棚蔬菜成功了,那些卖菜的都竞不过咱们家的超市了吧。”

温氏听了,反而担心起来,“这…不大好吧?咱们的铺子如果把别人的生意都抢了,那不得招人怨恨?”一旦招人怨恨,说不定哪天就又遭人使坏,温氏想起菜园子被毁,小闺女被绑架,忍不住就打了个寒颤。

“好儿,咱不搞什么大棚蔬菜了,冬天就那样过,等来年开春后就好了。”温氏宁可少赚那些钱,也不愿意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阿旺道:“娘,你是担心又有人使坏吗?咱家现在的围墙,那些人想使坏,可没那么容易。妹妹只要不单独一人在外,那些人就找不着机会下手。”

温氏摇头道:“娘没法不担心,谁知道那些人的花花肠子呢?如今咱们家比初来时好多了,娘不求什么富贵,只要咱娘儿几个平安就好。”

阿旺看着温氏,心里恨不能立即就长大成人,保护好娘和弟妹。

温氏的担忧,好儿了解,可她们并没有一家独大,那些人不也照样来破坏?赚钱,是各人凭本事,她们可以凭本事赚更多些的钱,为何要顾虑和退让?再者,别人知或不知情,也未必领这个情。

好儿道:“娘,咱们种大棚蔬菜,也不全是为了赚钱,你想啊,咱们如果在冬天供应多些蔬菜品种,大家的饭桌上不就多些菜换吃了吗?至于娘担忧的,我和哥哥的想法一样,只要我们不落单,警醒些,做一些防范措施。

再者,咱们家的蔬菜超市开张当天,有贵顺酒楼、云客来酒楼、红莲绣坊送来的贺仪,还有他们以个人名义送来的贺仪,那天围观的人可不少,这事儿一早就传出了,整个镇都知道,咱们家的菜园子,跟这几家不但是生意合作伙伴,还有一定的交情。那些人就算想来搞破坏,也得掂量掂量这其中的分量。他们如果真的敢做,那就是间接得罪这几家,这几家可都是有大背景的,他们得罪得起吗?”

好儿将利害关系分析给大家听,温氏仨人细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温氏遂点头也同意搞大棚蔬菜,不过,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安,既担心有人不怕死地来搞破坏,也担心着大棚蔬菜不成功。

一家人都行动起来。好儿划定六垄菜地做试验。毕竟有了书本的理论,还需实践,尤其是她这样的外行人,又处在古代,只能凭借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摸索。

先是请万永林、徐大才帮砍树和竹子,搭建棚子。常四叔得知后,对这大棚蔬菜也感兴趣,也过来帮忙搭建竹木棚子。

棚子约莫一人高,就是将削好的竹子、木条,密密地插在地下,将菜地围起来,留出一人通行的两个口,上面用木竹混合的支架搭盖,用绳子绑定固实,再用买来的油布,从顶上铺盖向四个方向围下,顶层再铺上一层稻草。因现在天冷虽冷,但还未冷到要穿棉袄的程度,因此就将搭下来的油布撩起,让蔬菜能见阳光。

“好儿啊,你这个法子真的可行吗?”常四叔看着古怪的大棚子,不太相信地问道。

好儿正要回答,忽见小树跑进来朝她叫道:“妹妹,妹妹,钱掌柜来了。”

74贵人相帮

温氏忙从菜地的过道中走出来,这时钱掌柜已出现在一园门口,跟各人招呼过,看向菜地里的棚子,一脸地惊讶,好奇地问道:“温慧娘,你们这是在弄什么?”

温氏道:“我们想试试搞大棚蔬菜,就是在大棚子里种其他季节的菜,如果能行,冬天大家的饭桌上就能多些青菜换换。”

钱掌柜笑着点头道:“这个想法好,这冬天一来,很多菜想吃吃不到,如果能在冬天种活其他菜,大家可就有口福了。”

说完转向好儿,呵呵笑道:“好儿,些时日不见,又长胖点儿了。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构思?”

好儿指指菜地里的棚子,笑道:“新构思就是怎样让大家在冬天能吃上夏天的菜。”

“钱掌柜,请到屋里坐。”温氏把钱掌柜请到堂屋里,阿旺到厨房去烧热开水冲茶。

常四叔等三人留在菜地,把最后在建的竹木棚子给搭建好。

堂屋里,钱掌柜跟好儿家说明来意,原是他有个老熟人在江东县开酒楼,钱掌柜是江东县人,回去探望父母,遇上这位老熟人,有心帮把温家,就推荐温家菜园的菜蔬。在吃过用温家蔬菜做的菜肴后,老熟人很感兴趣,说过几日来看看温家的菜园子情况如何,再做决定。

钱掌柜的这位老熟人,在江东县就开有两家酒楼,在易安县也开有一家酒楼,生意做得很不错,最近又在筹划去宜城开酒楼。

“我这位老熟人也姓钱,全名钱松劲,经营酒楼颇有一套,如果你们能跟他签订下长期合约,再加上贵顺、云客来两家的供应,你们平日就是不零卖,也可以安心地生活了。”

这个好消息,让好儿一家都很高兴,诚如钱掌柜所言,他们家又多一笔不小的进账。不过,零卖还是要的,每天一两百文的收入,一个月下来可不是小数目呢。

温氏问道:“钱掌柜,这位钱老板可说具体过来的时间?”

钱掌柜道:“具体没说,也就在这三五天内,我先过来跟你们说声,有个准备,他家的采买,量很大。”

阿旺端上烧好的热开水,给钱掌柜冲了一杯茶,又给温氏冲好一杯。坐下来聆听大人的谈话内容。

钱掌柜又说起羊羊插画故事印刷发行一事,说明家书局正抓紧时间雕版印刷,听东家说,估计再过两个来月,就能让羊羊插画故事本正式上市,明家书局也让东家转话给好儿,请她将届时的宣传推广活动做充分准备,到时候会提前接她去彭城。

“钱掌柜,请你帮我转达给陆老爷、明老爷,就说请他们放心,宣传推广活动一定会取得好成效的。”好儿如是说道,一脸的淡定自信。

钱掌柜告辞离开不久,常四叔等三人忙完了从菜园出来,温氏和好儿去检验,见棚子挺固实,很是满意,除非狂风暴雨,否则不那么轻易能摧倒。

常四叔就随口问起钱掌柜过来一事。温氏就将钱掌柜要介绍个客户的事情给说了,常四叔三人听了都替他们高兴。常四叔道:“大侄女,你这是遇上贵人了,好好种菜,把这客户给订下来。”

温氏点头称是。徐大才和万永林也恭喜了一番,大家坐在院子里闲聊片刻,便一同告辞回家去。

万永林回到家,跟林大梅和老母亲说起这事,林大梅就道:“那些个人就知道眼红嫉妒慧娘,那么多菜地,侍弄多辛苦他们没看到,种出来那么多菜,没有大客源光靠零卖那不得亏死?那些个人,只看到人家挣钱,没看到人家付出。”

万老太太缓缓说道:“人哪,首先得勤劳捱苦,其次肯动脑筋想法子,其三,得有胆量承担风险,其四得有运气相助。慧娘家能有今天,离不开这四方面,少一样都不成。你们也别理人怎么看,怎么想,也别光知道羡慕。有那心思瞎想,不如跟着慧娘好好干,咱们如果没能耐坐前头,那就坐中间。”

万永林夫妇一怔。娘最近说的话,怎么那么深不可测呢?

万老太太看着儿子道:“永林,娘没那能耐,耽搁了你这一生。你和大梅要记着,人,不管如何努力,想要成功,不能缺了贵人相助,对温家而言,钱掌柜就是她的贵人。对你们而言,慧娘就是你们的贵人。回头好好想明白娘的话。”

常家,常四叔将钱掌柜来的事说给老伴听。常四婶捻着线团,想了一会才道:“这慧娘母女啊,我第一眼看到她们,就觉得跟咱们不太一样。她们家是遇上贵人了,照我看哪,多半是好儿的缘故。”

常四叔抽着烟杆子,慢慢道:“好儿那小丫头,讨人喜欢着很,能从绑匪手中逃脱,她就不是一般的娃儿。若是个男娃儿,我定劝大侄女送往镇上的私塾念学,将来大了出息,可长咱们落日村的脸面。”

常四婶望向院子外面的天空,惆怅道:“他爹,小乐子有四个多月没捎信回了吧?也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这眼瞅着,又近年底了。”

常四叔抽着烟杆子,没吱声,眼中,却隐含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牵挂,还有说不清的担心。

四天后,钱掌柜领了钱松劲来,年纪跟钱掌柜相仿,长得比较精瘦,面貌清朗,眼神清明。钱松劲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言简意赅,显见其人不喜拖泥带水。

看过温家菜园子,钱松劲点点头,指着那竹木棚子问是何意,温氏便说及想做大棚蔬菜种植试验。钱松劲又点点头,眼含赞许之意,见其只做六垄菜地试验,暗道这温家乃谨慎、稳重之人。

钱松劲是直接就带了合同文书过来,一圈走下来,当即说签订合约一事。

“你们先仔细看合约内容,有不同意见当面提出,大家协商。”

合约一式两份,温氏将合约过目一遍,递给阿旺,好儿则是拿起另一份细细地看。钱松劲便有些惊讶不解,钱掌柜便附他耳语几句,只见他面上更是诧异,然又很快收起,恢复平静之色。

钱松劲的酒楼名叫旺角酒楼,据他所讲,他名下的酒楼,都处在一个繁华转角位置,故而起名旺角,简单好记。旺角酒楼的合约,内容和贵顺、云客来的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旺角酒楼不注明每月要采买的具体数量,但注明如无特殊意外,将在每月的上中下旬,各来拉货两次,这是针对冬春季节的拉货时间,夏秋气温热,拉货的时间间隔将会频繁。货款采用季度结算,即每个季度第三个月最后一天结算。

仔细看完合约内容,好儿就抬头看向阿旺,自从开蔬菜超市,阿旺也跟着慢慢学如何经营打理铺子。

“哥哥,你觉得这个合约怎样?”

75扩种,试验

阿旺道:“这合约内容,我看着可以,不过,我有一点想请问钱老板,这菜蔬供应上,钱老板是只供江东县的两家酒楼,还是连易安县的那家也供应?”

阿旺会这么问,是因为合约上没写明供应几家酒楼,易安县和江东县距离罗仁镇的路程相差不大,若能供应江东县,阿旺就想连易安县那边的供货也拿下。罗仁镇离宜城就较远,有六十多里地远,故而阿旺不考虑宜城那边。

好儿暗暗点头,自从开蔬菜超市,她就跟温氏说,让阿旺也跟着学如何打理铺子,这个家,阿旺是长子,将来是要担起重任的,既然自家走经商之路,无论阿旺将来是入仕还是从商,学会管好自家生意是必须的。小树年纪还太小,就暂不考虑让他学。

钱松劲道:“我的供货量很大,刚才看了你们的菜园子,恐怕供应不上来三家酒楼。”

阿旺笑望好儿一眼,对钱松劲道:“原来钱老板是顾虑这点,这个请钱老板放心,三家酒楼的供货,我家的菜园完全可以满足。”

钱松劲道:“我听说,你们还同时供应另两家酒楼?”

阿旺道:“是,这两家酒楼都在镇上,供货量不大。再供应三家酒楼的采买,也不成问题。而且我们向您保证,绝不会因为量大就以次充好,我们温家菜蔬出品,讲的是信用和信誉,价钱公道,童叟无欺,保质保量。”

钱松劲不语,似在思考,这瓜菜从生长到成熟需要时间和过程,像那金瓜,就不可能三五天能熟一只了摘,一般的青菜摘了茬,等它再重新长好也还需要好几天,而温家的菜园很大,是他所见过最大规模的,却也无法能同时供应五家酒楼吧?

阿旺心里有点急,好儿投给他一个毋躁的眼神,对钱松劲道:“钱老板,您是对我们家的菜园没有足够的信心对吗?如果您实在不放心,那就在合约里加上一条,若温家提供不上所需货量,就进行相应的赔偿。钱老板,您看如何呢?”

钱松劲诧异地看向好儿,这小女娃也忒自信了。温氏淡笑开口道:“钱老板,我儿子、小闺女可不是夸海口,您别看我家的菜园子不够大,我们是有信心去做到,才敢跟您说这个话。”

钱松劲看向钱掌柜,后者微微笑道:“我跟温家接触这么久,他们的确从不说大话。”

“好,那就在后面加上一条。”钱松劲是相信钱掌柜的,当即拍板,和温家签订下合约。并言明五天后,过来拉四百斤的菜蔬,并细说各式菜蔬的数量。

送走两人,一家围坐在堂屋里商议。好儿让家人都安心,她会跟老婆婆请求相助的。夜晚大家都入睡了,好儿悄然进空间去,又开始点种一些菜籽。之后,她到小书店翻阅关于大棚菜蔬的护理及注意事项,将重点用笔记在一张纸上,方便给温氏等人看。

五天后的清晨,钱松劲带了六个人,驾两辆马车过来,将六人介绍给温家认识。

“以后,易安县的旺角采买,就由廖管事负责,江东县的旺角采买,都由徐大管事负责。”

温氏请钱松劲等人进屋喝杯热茶略坐,之后一行人去菜园,钱松劲等人看见已摘好摆在地头的各类菜蔬,大为惊诧,随即谢过温家的贴心举动,这样一来,他们可就省下不少时间。

给装菜的箩筐先过秤后,钱松劲也亲自动手,和两位管事及其他伙计一起,把菜蔬分门别类装筐,过秤,双方各出一人,分别在两张采购清单上填写上具体日期、采购何种菜蔬分别是多少斤,每种批发单价多少,合计又是多少,很是详细。记录完毕,两张清单核对无误,分别签上各自姓名,各留一份。

温家的菜蔬不夹带杂草,就是沾的泥巴也极微少,翠绿油亮的菜蔬,隐隐散发一股清香,吸之神清气爽的感觉。钱松劲心里暗暗称奇。

过了两天,贵顺酒楼捎话来说过两日采购三百五十斤菜蔬,不久云客来也来话说要两百斤菜蔬。这两家的菜蔬,俱是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