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锦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儿就坐在小桌子前,一个上午都在画西游记里的主角和一些重要配角。汤汤圆圆吃饱喝足,先是在院子里嬉闹了一阵,然后摇着尾巴朝好儿走来。汤汤偎着好儿脚边卧下,圆圆卧在小桌子底前方。

温氏烧好一锅开水,往里撒了两大把普通的茶叶和叶梗,盖上锅盖捂了片刻,再用勺子舀茶水装进茶壶。把一摞饭碗装进篮子,一手拎茶壶,一手提篮子,往工地送茶水去。

“好儿,别自个出外乱跑啊。”温氏出门前叮嘱,好儿头也没抬,含糊应了一声,埋头画她的妖鬼神怪图像。

巳时初,万永林夫妇驾车回来了。

好儿一听外面有车轮轱辘声响,早已收拾好东西放进空间。汤汤圆圆冲大门口叫了几声,待看到车和人,就不叫了,它们都认得自家的车,还有帮干活的万永林夫妇。

林大梅跳下车子,万永林给骡子解套。温氏上前一看见她就愣住,困惑道:“大梅,你这是……怎么了?”

只见林大梅前腹胀鼓鼓地一团,说是怀身子温氏打死都不会信,早上那会还好端端地呢。

林大梅撩起棉外衣,取出一个钱袋递给温氏,笑说道:“我怕出啥意外,就藏这了,咋看上去就像是有了……慧娘,我这防范法子不错吧?”

“大梅,难为你了。”温氏接过钱袋,心内颇是感动林大梅的细心谨慎。

“什么难为不难为的,我就窝在车厢里头,外头也看不见。来,咱们把这些吃的先搬进厨房去,你再数数今天的卖菜钱对不对数。”

两人把购买的豆腐、豆芽、鱼、猪肉、骨头给拎进厨房。温氏叫来小闺女,把钱袋递过去道:“好儿,这是今天的收入,你帮娘数数,数好了就告诉娘啊。”

“没问题。”好儿接过钱袋,坐到小桌子前,解开袋口绳子,哗啦一下,倒了满桌的铜板儿,有几个掉到地上,骨碌骨碌滚开去,汤汤圆圆立即行动,叼了铜板儿送回桌上。

好儿摸摸两狗儿的脑袋,表扬道:“汤汤圆圆真聪明!中午奖励你们香骨头吃。”

汤汤圆圆高兴地摇头摆尾,亲昵地又趴在好儿脚旁。

那边,林大梅和温氏两个,一个洗菜,一个切肉,就铺子卖菜的话题聊开了。

“……收了七八个顾客的钱,我慢慢地就不紧张了,手心也不出汗了。慧娘,你家制作的那饼干和甜甜圈,可好卖了,比青菜还好卖,今早刚到铺子门口,就见有人等着了,专门等着买你家的饼干和甜甜圈。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全卖光了……今天不少人问我,温家嫂子怎么没来,是雇人了还是咋的,我就跟他们说,温家嫂子家中有事,这几天都由我来卖菜……”

一盏茶功夫,好儿就拿着钱袋说数好了,一个子儿都不差。林大梅惊诧地笑道:“都说好儿是小神算,这会见着了,名不虚传啊。”

“好儿算数是挺快的。”温氏并不吝啬对小闺女的称赞,吩咐小闺女把钱袋扎好,拿回房间放好。好儿应了,跑进卧房,把钱袋扔进空间,便又走出来了。

不多久,常四婶、陈小凤也过来帮手了。两人用双轮手推板车,将自个家的,来帮工的其他人家里多余的桌凳,都给运送过来。

四个女人一起搭手煮饭做菜,有说有笑地十分欢快,把做饭做菜的时间缩短不少。

万永林把骡子牵到离工地不远的草坡放养,再返回清洗车厢。之后再去工地,给砌砖的搭把手。

中午时分,常四叔喊停歇工,大伙儿在河边拍打身上沾的泥尘,洗干净手,三三两两往温家小院来。

院子里一下子涌进三十多人,顿时显得拥挤而热闹。院子里摆了五张四方桌,每张桌子配四条长凳,每条长凳坐两人,足够宽绰有余。那几个帮工的婆娘,也跟着坐在院子里吃。乡下人家每日出出进进地干活,朝见晚见的,没那么多规矩讲究。

两大锅米饭,一大锅白萝卜炖猪骨头汤,每桌上两荤四素六个菜:辣焖鱼块、葱拌豆腐猪肉片、素炒豆芽、蒜蓉炒南瓜、清炒生菜、辣酱茄子。十分的丰盛美味。

来帮工的外村人心里暗点头,温家待人大方厚道,果然不假。

再看温家院子,土屋土墙,住得跟他们差不多,他们当中有的人家里住的还是青砖砌的屋子呢。

温家是外迁来的,家中没男主,这个原本只有落日村的人才知道。后来温家种菜卖得好,引起别人注意,之后因好儿被绑架勒索一事,一时间传得附近数个村子都知晓。温家开蔬菜铺子又被人纵火烧毁,后成了无头案不了了之。于是十里八乡都知道了落日村有户温家特会种菜。

最近听说温家把蔬菜铺子开到县城去了,这入冬又开了什么火锅城,那银子不是哗啦啦地大赚,咋地还住这土屋土墙呢?

这个疑问在各人心中揣着,并没有人真问出口,他们如今是来给人家干活,就是要互相询问议论,那也是在帮工结束回去后的事。

温氏、常四婶等四人,带着好儿在堂屋另坐一桌吃。好儿坐的位置正对外面院子,将大伙吃饭的情景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些汉子,除了没酒喝,还真是大口扒饭,大口吃菜,那叫一个狼……

忽然,她的视线停在其中一桌,那一桌没坐满人,穿得最破烂的龚桂子,此时正端了满满一碗米饭,想在其中一条空凳子坐下,同桌的人就个个朝他横眉瞪眼,不知说了些什么,就见他脸色变了变,随即低了头,端着饭碗默默转身走开了。

这是什么状况?好儿蹙起眉头,想了想,趴温氏耳边耳语几句。先过去看看,反正她才六岁,童言无忌人不怪。

“好儿,你小心点。”温氏对小闺女是有信心的,叮嘱了一句,便由她去了。

好儿就端了饭碗,拿着小巧的筷子——她人小手小,这是温氏特意为她制作的儿童筷。走出堂屋,径直往那一桌走去。

这一桌才坐五个人,干了一上午的活,累了也饿了,而温家的饭菜丰富,量足味道又好,大伙儿就连饭间闲聊也很少,一个个只顾着夹菜送饭喝汤,倒是没人留意个头儿还不及桌子高的好儿走过来。

好儿把饭碗放到桌上,爬上空长凳坐好,乌溜透澈的眼睛在五人的脸上一个个扫过去。

五个大男人惊讶地看向她,这不是东家的小闺女吗?咋地跑他们这桌吃来了?

窄额宽颊的那个,就开口说道:“***,这桌是给我们吃的,你快回你母亲那边吃去吧。”

好儿转头往蹲在墙下吃白饭的男人看了一眼,又转回头看着这五个人,说道:“我都看见了,那个叔叔也是你们这一桌的,你们为什么不让他上桌吃菜呢?”

另一个侧头瞥眼那边,一脸嫌弃地说道:“那个衰鬼?谁要跟他同台吃饭,谁倒霉。***,我还正纳闷了,你们家咋请个衰鬼来帮工,那不是请衰神进屋,败你们家好运吗?”。

好儿心道,这世上哪来什么衰鬼衰神?脸上不解道:“大叔,为什么你叫他衰鬼?他明明就是个人嘛。”

“他是个人没错,但他命带衰神,谁跟他一起谁就倒霉。连他家都不理他……”那人一边说,一边忙夹菜吃,后面再说什么就很含糊不清。

好儿翻了个白眼,吃得跟饿死鬼似地,这些人在家都没得吃吗?!

她忽然提高音量,大声说道:“我不怕!”

同桌的五人一愣,其他四桌,就有人闻声转头看过来。

“***,你不怕什么?”窄额宽颊的问道。

好儿继续高音量道:“我不怕那个叔叔是衰神啊!”

说完,她放下饭碗和筷子,哧溜儿跑过去,一把拽拉住龚桂子的胳膊道:“龚叔叔是吧?你跟我来。”

“小、***,你快放手,我就在这吃好了。”龚桂子急忙说道,想伸手拿开好儿的手,又缩回去,只一个劲地往回缩自己的胳膊。

、104离开

“龚叔叔,你不跟我过去,我让我娘解雇你。”好儿语出威胁。她看出来,这些帮工的人中,此人最是缺钱,她就不信,他真舍得下这份活计。

果然,龚桂子犹豫了,好儿就用尽力气拽了他站起,往饭桌走去。

“我……我不能过去。”龚桂子被动跟着走了几步,不愿往前走,试图甩开好儿的手,又怕力气太大把个小娃儿给摔倒,脸上的表情很是挣扎纠结。

好儿拉不动他,松开手,跑到饭桌,小手一伸,端了一盘豆腐肉片转身就走,一桌的人都愣怔住了。

“龚叔叔,光吃白饭没有力气干活的。”好儿拿过他手中的筷子,把豆腐肉片拨了一些到他碗里,笑眯眯地说完,端了菜盘又往回走。

一桌的汉子瞪大眼睛看向好儿,五张脸充满不可思议,看怪物似地瞪着她。

啪。有人把筷子往桌面一甩,不满地说道:“小妹子,你咋能用衰鬼的筷子碰这盘菜啊?你这让我们还怎么吃?!”

“是啊,还让我们怎么吃饭干活啊?你家要不想请人干活就吭声,我要知道你们也请衰鬼,就是给我一天二十文我也不会来!”

另一个气势汹汹地站起来,满脸的不高兴。其他三个也跟着放下筷子,表示同仇敌忾。

常四叔起身走过来,问道:“怎么了这是?好好的吃饭闹啥子?”

“常四叔,你问东家的好闺女!”汉子沉着张脸说道。

“好儿,发生什么事了?”常四叔瞥眼站在另一边不远的龚桂子,疑惑地低头问好儿。

好儿一脸无辜道:“常爷爷,他们说龚叔叔是衰鬼,不让同桌吃饭。龚叔叔是人,才不是什么鬼!和尚爷爷说过,世上本无鬼,只是传的人多了,人们就相信了。”

“你们说他是衰鬼,谁跟他在一起谁倒霉,那我刚才靠他很近,我还拉扯了他的胳膊,我还拿了他用的筷子。你们看,我倒霉了吗?我摔跤了吗?我吃不下饭了吗?”。

“好儿,怎么了?”外面的响声吵到堂屋里,温氏放下碗筷,匆匆从堂屋奔出来,看了看众人,拉过好儿问道。

“小妹子,话别说的太满,你不是我们平尾村人,你根本不知道发生的那些个事,等你倒霉你就知道后悔了。”

“今儿我就说给你们听,龚桂子他一出生,村里就闹鸡瘟,家家户户的鸡全都死光。小时候咱们不懂,都在一块玩儿,后来大家就发现,谁跟他走一起,过后准倒霉,不是被摔伤就是吃饭给噎着,好好地走路都会绊到石头窝坑,撞到车子……有一年,人二狗子的奶奶坐在门前好好地掰豆角,就他过去跟老人家说了几句话,他走了不到一个时辰,二狗子他奶就突然死了。这些事儿都发生过,不信你们可以去村里随便找人问。”

“龚桂子祸害村里人,还祸害自家人。早年先是祸害他爷奶,他爹要把他送走,他娘不肯,非要他跟家人住一起。结果他把亲娘祸害得摔断了腿,成了瘸子,他爹每次去镇上总遭贼,他大哥给人赶车被拦路抢劫,差点连命都没,他大嫂就跟他同桌吃了顿饭,当天就没了肚里的孩子,他二哥去打猎被毒蛇咬,废了半截腿,成了半个废人……”

那人说得滔滔不绝,说得一脸慷慨、愤懑,其余四人的眼中,充满厌恶之情。

所有人都停下吃饭,纷纷走过来听,听完那人的一番控诉,个个脸色惊疑不定,不约而同的,大家都在肢体上做出了行动,那就是离龚桂子远一点。

而龚桂子,深深低垂着脸,全身都在颤抖,端饭碗拿筷子的手更是抖索不停。

“你们看看他左手,他左手长了六根指头!不是衰鬼是什么?他爹要一早就把他送走,我们平尾村就不会被他祸害成那样了!”

大家的目光就全落在龚桂子的捧饭碗的左手,继而个个睁大了眼,那的确,是六根手指头!

好儿的脑海蓦地浮现昨天龚桂子来报名时,双手一直相握的情形,原来,他是为了不让她们看到他的六指,他怕遭到拒绝?

龚桂子终于抬起脸,含泪的双眼充满了惊恐无助,嘴唇微动了动。他把碗筷放到地上,在看向好儿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丝感激。

“对不起。”他说得极轻,轻得就跟极微的风拂过而无人察觉,好儿离他最近,将这三个字听得清清楚楚。

这三个字,落地无声,好儿的心,却在那一霎感到从所未有的沉重。

平尾村的几个人此时纷纷朝温氏发话,温家要是留下龚桂子干活,他们几个就不干了,因为他们惹不起衰鬼,不想被倒霉。

温氏左右为难中,还未做出回应,龚桂子已经转身,缓缓走出了温家大门。

好儿抬头看向在场的帮工,包括常四叔在内,他们在沉默,没有人开腔说个公道话或挽留。而那几个平尾村人,在看见龚桂子离去时,闭上自己的嘴,一脸的悻悻然和愤恨。

好儿跑到大门口,一股冷风迎面刮来,路两旁的枯草被风压向一边倒。太阳给大地洒下淡淡的温暖,那个一身褴褛的身影,却充满了孤独无助,与卑微。

饭后大伙会歇片刻再开工。温氏就找常四叔询问刚才发生的事,好儿跟在温氏身边,她也想知道为什么。

常四叔叹口气,说起个中缘由,“我们这有个说法,一个人如果长多了手指、脚趾,是被衰鬼缠上再投胎为人,是个不祥之人,凡跟他亲近的、靠近的,就会触霉头,走霉运。早年我曾听有人说平尾村有个衰鬼,应该就是今天的龚桂子了。”

“这……那刚才他们几个说的,都是真的?”温氏诧异地问道。

在江北,并没有关于这样的传闻,也有那出生就带了残缺的,并没有谁会去说那是个衰鬼妖孽什么的,顶多就是哀叹娃儿在娘肚里没长好就忙慌地见世,以后长大了顶多一辈子打光棍。

常四叔道:“三十年前,的确发生过一场鸡瘟,最早是从平尾村传出,后来就村村相传,附近的几条村子里的鸡,没一只能活下来。那场鸡瘟,可害苦了大家啊!整整两年,没人敢再养鸡,生怕又闹鸡瘟。

龚家的事,也听说过一点,就是龚桂子他大哥被山贼抢劫那件,还有龚桂子他二哥被毒蛇咬残废。至于其他的,我倒没听说。”

温氏就道:“那,说不定是巧合而已。”

常四叔道:“谁知道呢?十里八乡也就听说平尾村有个六指人……好儿,你刚才碰龚桂子了?”

好儿点头,问道:“常爷爷,那您相信世上有衰鬼吗?您相信真的是因为龚桂子,才会发生那些事吗?”。

常四叔默了片刻,才开口道:“老天爷的安排,咱凡人猜不到,也最好不要去猜。这说法,是祖上就传下来了,都不信也不好。大侄女,好儿,四叔知道,你们不在这土生土长,可能觉得四叔是危言耸听,你们就当是入乡随俗,日后见着,就避一避吧。”

帮工们歇过,就又开始去干活。常四婶、林大梅、陈小凤也回各自家,小院又变得安静起来。

未时初,常欢、黑五爹两人驾着空车从县城返回来了,常欢直接驾车回家,黑五爹把骡马车送到温家,把明日所需的菜单交给温氏,解下车套,又帮清洗了车厢,才返家去。

好儿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却无心抄写西游记。中午的吃饭事件,让她无法忘怀,龚桂子那含泪惊恐的眼神,孤独无助带着卑微的背影,在她脑海挥之不去。

人的手生有六指,只是一种身体上的先天性畸形,是一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状,要在前世早就通过手术治好了,可在这里,竟然被指控为衰鬼、衰神。

好儿心里十分无语,越发觉得这里的人,对鬼神之类的迷信忌讳程度,完全可以跟被传销洗脑的人有一拼。

她本意是想帮龚桂子,却不想引发出这样的结果,反倒是害龚桂子失了这份活计更快。想着想着,忽又想到,即使那会自己不去,那几个平尾村人,恐怕饭后也会找温氏,要求辞退龚桂子。从他们五人对龚桂子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不知怎地,好儿突然在这个时候想起铺子被烧毁、菜市摆卖青菜的摊子。

沉思良久,她长叹口气,正好温氏从外面走进来,好儿便拉温氏坐下,说起自己的打算。

“嗯,好儿,娘也有这个想法,就是想不到要怎么解决,你这么一说啊,娘这心里就宽松了。”温氏释然地笑说道。

她原本是想,把铺子转租吧,又不舍得完全放弃镇上所有的客户,继续开着吧,只卖批发不零售,那么多的散客要怨言她们。这些日子忙碌之余,她只要静下来就会为这事发愁,如今好了,小闺女想到法子解决了。

好儿并没有显得多高兴,只因她这个法子,实在是一般般,就目前来说,只是做个过渡缓冲。

、105找人种菜

砌好二十一亩地的围墙,和破庙这边相连起来,在中间隔开一堵墙,开个门,上面挂个木牌就叫三园。在指定的地方再盖一列土屋共六间房。紧接着连人带牛雇请来开垦出十亩菜地,再雇人上山砍树砍竹,在一垄垄菜地搭建半弧形的大棚。

好儿也在这期间内,通过韩广斌出面,找镇上护安兵队长梁忠带人查询,原先在菜市场卖青菜的那些个人,来自上瑶村两人,来自上岭村三人,来自平尾村四人,还有七个是来自稍远些的其他村子。这些人当中,只有八人比较固定摆摊卖菜,余八人是得空了或种的菜一时吃不完才出来摆卖。逢着天气不好,譬如刮大风下大雨及下雪天气,也就四五个人出来摆卖。

这十六个人的家境都很清贫,如今仍在菜市坚持摆卖的那两人,是家境最差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人口众多,日子特别艰难。

这些人的家里,菜地最多的那户是二十垄,其余人家的菜地多在十到十五垄之间,而且他们各家的菜地分散并不集中一处。他们家中或种双稻,或种一稻和冬、春小麦为主业。也就是说,这十六户卖菜的人家,没有一家是专门种菜卖的,而且他们的菜地分散,面积非常小。

而据云客来的陈管事说,以前他们酒楼的蔬菜采买,通常是在菜市这十多家采买,量不够的话,就派人派车去村子收购,很不方便不说,有时候他们种出来的菜,质量也不好,而这时候,酒楼就会把批发价压得更低。

另一家正泰酒楼的采买,情形也跟他们差不多。不过,自从有温家蔬菜铺子,菜质好菜量大,且还有新品种上市,他们都不再去菜市采买了,省去了以前的种种麻烦。

至于菜市里卖青菜的情形如何,酒楼不会理,那些大户人家不会理,可好儿却不能不理。了解到这些人的信息,她心中的把握就大了许多。

自从超市被人纵火一事之后,好儿心中大敲警钟,不管做什么生意,一家独大是很危险的,除非你有足够过硬的身份背景及后台撑腰,否则你难以生存下去。

这段时间好儿一直在苦思冥想解决的法子,她想过收购那些人的蔬菜再卖去外地,可他们种的菜,缺乏那股隐隐清香,菜品也明显不如自家的好,细心人之人一旦察觉,会生疑心不说,搞不好还以为她家以次充好,影响温家菜园的声誉。

一天她在空间的小书店东翻翻,西翻翻,突然眼中映入一本酱菜泡菜大全的书。翻看之后,好儿心中的烦恼一扫而光。

酱菜,这是每个人家都会有的菜,尤其是清苦人家,以及在大冬天,吃得更多就是酱菜送饭。酒楼里也提供有酱菜。但是,这里的酱菜,品种单一,更没有大批做成出售的铺子。

想想,那些有钱有势人家,平日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的,如果她制作出种类多,味道又好的酱菜,还有这个时代所没有的泡菜,专门针对这类群体售卖,生意一定不错。

而那些原本在菜市摆摊卖菜的菜农们,她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种她需要的菜,收成后,她统一收购过来。这样,他们不必每日清晨奔波去菜市卖菜,只要在家安心侍弄好菜地,在自家地里就能把菜卖掉获得收入。

不过,在这之前,好儿得先在家把那些酱菜、泡菜逐个试验制作品尝。

好儿突然觉得时间不够用了,一边要忙抄写西游记,一边要忙于和温氏一起制作试验酱菜、泡菜。

将每一次的制作步骤、配例、所花时间等具体记录下来。做好后,先是自家人品尝,如果都说好,再拿给常四叔、四婶、林大梅等人品尝,同时也拿给韩广斌、钱掌柜、蒋涛、钱松劲品尝,如果每一个人都说好,那就是成功了。每成功一例,就另外记下那一次的制作过程。

等到制作成功了六种酱菜和四种泡菜时,好儿母女都觉得时机可以了,决定开一个酱菜泡菜作坊,地点就暂定在新起的土屋那边,将其中三间做了作坊使用。

制作酱油的原料大豆,各种青菜瓜类,自家都有,不必购买,她们只需购买若干只瓦罐制菜坛,再从村里雇请那手脚利落,勤快,刀工过关,爱干净的人来干活,不管饭和住,每天工钱六文,日结或月结都可。

温氏并不大张旗鼓招人,她找了常四婶,把条件和要求说了,请她再帮找六个人。常四婶当即在脑中过滤一番,给找了陈小凤、林大梅、春儿娘、陈东莲等人。冬天没啥活儿做,如今有钱赚,离家又近,温氏为人好,她们都很乐意到作坊干活。

南北酱菜味道各有侧重,各有千秋,落日村在雅鹿江以南,与江北衔接,这片地域南北商人很多,当地人也爱吃辣。好儿先期制作成功的六种酱菜的主料分别有花生、胡萝卜、莴笋、黄瓜、茄子、冬瓜等,四种泡菜主料分别是芥菜、白萝卜。

作坊开起来后,看大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