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曲江春-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曲江春
作者:辰沙若华

第一卷 常恐秋风早 飘零君不知

中书令窦府。窦二夫人何氏一脸惊惶地催促着叫人快些备好马车,一边拉着还在痴痴咬着手指流着口涎的窦昆,一边紧紧搂着怀里的细软包袱,只恐那抄家拿人的监门卫已经到了门前。
“二夫人,东府那边像是已经被围住了,好多兵士骑着马举着火仗在跟前,婢子不敢近前去瞧。”小婢女怯怯地报说。
何氏的心沉到了谷底,前一日公公窦尚书受召去了嘉成大长公主府便不曾回来,不想到今日一早,便听闻大长公主欲同亲信诸臣密谋废立之事,遭人密告泄露,大长公主府被太子亲率左右卫军所围,公主仓皇出逃,一干与事的朝臣却是全部被拿下,其中就有窦尚书。想不到不到半日,查抄拿人的监门卫就到了窦府,东府那边已经被围住了,听得远远传来的嘈杂哭喊声,怕是一个也不会放过。东西两府虽然是早就分作两处,但这等谋逆大罪依律三族之内也当是流放,西府自然也躲不过,只能趁着监门卫还未到,速速逃出京都。
她拉着窦昆呵斥着侍婢仆从快些抬了要紧的箱笼,急急忙忙向后门奔去,谁料才到后园,已有仆从奔了来:“二夫人,后门已经被兵士围住了,怕是要冲进来了。”
何氏脚下一软,险些跌坐在地上,这可怎么好,怕是前后都出不得了,难道就这么被白白抓了去充了流刑?她死灰着脸回头看了一眼还是傻愣愣地揪着自己衣角笑着的儿子,咬咬牙起身来,向身后都吓得面无人色的人群里,唤道:“青娘。”
一个穿着素青对襟窄袖襦裙,梳着半翻髻,素净着头脸的年轻娘子上前几步,低着头道:“阿娘。”
何氏看了看眼前这模样标致的儿媳,此刻也顾不得她狠心了,挤出一丝笑:“你去后门瞧一瞧,若是兵士要闯进来,就暂且拦着,我和昆郎去前头瞧一瞧。”只要她能抵挡上一阵,自己就能带着昆郎逃了出去,有这些细软和通牒在手,逃出京都并非难事。
沈安青抬头瞧了她一眼,低声应着,何氏忙吩咐几个仆从跟着她一道去后门守着,自己带着窦昆却是自后园穿过,向东南角去了。她一边拽着窦昆紧走着,一边咬牙问道:“你可瞧好了,这门外没有兵士吗?”
身后的婆子忙不迭应道:“这边出去就是仆役房,门开在崇仁坊里,那些兵士一时半会查不到的。”
何氏向那婆子道:“若真能逃出去,我便把你的卖身契给了你。”那婆子欢喜的连连谢着,脚下不停地引了何氏母子和几个侍婢自花木扶疏的院墙边一处窄小低矮的门钻了出去。
沈安青却并不知何氏母子趁着她挡着兵卫的时候,已经逃出府去了,她咬着唇硬着头皮叫仆从打开了插了门闩犹被撞得山响的后大门,原以为那外边围着的兵士会一冲而入,她也逃不过被拿下的下场,谁料开得门来,却见众多身着金甲杀气汹汹的兵卫手持横刀阴冷地望着他们。
那群兵卫见门打开了,并不着急进来,反倒是退了一步,一个校尉模样的人冷声道:“进去瞧清楚了,一个不留。”挥手间,那群兵卫冲了进来。
还未等沈安青回过神来,已经听得那开门的两个仆从被一刀斩杀发出短促而凄厉的叫声,很快血便流了一地,溅在沈安青青灰麻裙上,她吓得呆愣住了,怎么会动手杀人了,不是查抄抓人么,即便是有谋反大罪,也该是拿了押到大理寺关押再定罪,怎么会这么狠,竟然要杀了他们。
她已经想不到要逃,只是愣愣看着那穿金甲的兵卫手中雪亮的横刀自她胸前没入,是了,他们不是监门卫,那披膊上绣着的金灿灿的辟邪分明是圣人的亲兵金吾卫,看来窦家的人是一个也活不成了,只是婆婆与她那痴愚的夫郎躲到哪一处去了?
她倒在了血泊中,目光开始涣散,胸前那火辣辣的伤口中有什么在飞快地流失,一切都在她眼中渐渐褪色……
“钟校尉,有窦家家眷乘了车马自崇仁坊向外闯去,被截住了。”有兵卫上前报说。
那位钟校尉很是得意,昂头道:“带了上来。”
沈安青最后的映像便是何氏绝望晦暗的脸和窦昆不知世事痴愚不堪的笑,她吐出最后一口气,原来还是被婆婆当了替死鬼,只是这一回他们也不曾逃过。若是当初她不曾嫁给窦昆,不曾信了何氏这表姑母,也不曾来过窦家,或者,她还能是淮南道楚州乡下一个寻常而知足的村妇,或许不曾见过这繁华如梦的京都,见过盛世之中窦家倾覆这小小的涟漪。
窦府后门外是熙熙攘攘最为热闹的京都东市肆坊,已是暮春,轻薄的柳絮哪里知这生死别离之苦,依旧或起或落飞满庭院。这盛世太美好,可惜她想到得太晚,太晚了……
她歪了头,再无呼吸,只是一双眼仍旧不肯闭上,看着何氏向那金吾卫校尉跪倒痛哭,哀求她饶了自己母子一条生路,赌咒发誓他们不曾与窦尚书和嘉成大长公主有半点来往,全然不曾知谋反之事。
那校尉却是一脚踢翻了何氏,掸了掸袍摆道:“连谋反的事都知道了。还敢说没有关系,这傻子倒是原本可以饶了,只是你死了,他自然也活不了,不若我送你们一程,也好不叫他孤零零被饿死去。”言毕,回手一刀将何氏捅了个对穿,又狞笑着抽出刀来,将窦昆刺死在了跟前。
昭德三年,镇国嘉成大长公主与中书舍人赵傅儒、礼部尚书窦承德、侍郎卢俊、凤元清、左右羽林大将军廖恺勋等逆臣密谋行废立之事,为圣人所知,特令太子领左右亲卫缉拿叛逆,并查抄逆臣府邸,一干家眷俱畏罪自裁,余者刺配流放剑南道服苦役。嘉成大长公主带驸马驾车逃出京都,避身鉴山寺,后脱簪披发而出,求见圣人不得,赐自缢于寺中。


第二卷 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

“青娘,青娘,已经响晨钟了。”沈安青被人唤醒过来,隔着轻容帷幔,她恍惚瞧着是采容,可是采容不是早就被何氏嫁到庄子上,后来染了时疫没了么,怎么会?难道她已经死了,沈安青痴痴瞧着采容,是了,一定是她已经死了才能再见了采容。
帷幔外的采容不见回应,只得撩开一角幔帐进来,轻声道:“青娘,时候不早了,还是早些起身换了衣裳吧,二夫人昨日交代了要你早些过去,要给这府里老夫人请安。”
沈安青渐渐回过神来,目不转睛瞧着眼前的采容,她梳着双髻,穿着半臂襦裙,面容分明是十四五岁模样,怎么会如此?
采容见沈安青惊骇地瞧着自己说不出话来,唬了一跳,忙上前扶着她:“青娘这是怎么了?莫不是一路马车颠簸太过病了么?”又伸手探了探沈安青额前:“不热,怕还是累着了,不如去回了二夫人,歇上一日,明日再去见老夫人吧。”
沈安青一把抓住她的手:“如今是哪一年?”
这话倒真叫采容吓着了,她倒退了一步,狐疑地瞧着沈安青:“青娘你怎么了?如今是明成七年呀,你怎么会问这个?”
沈安青愣了,自己不是已经死了吗,分明是被金吾卫一刀斩杀,那已经是昭德三年了,怎么会醒来却回到了明成七年,回到了自己刚到窦府的时候,她看采容的言行不似作假,容貌也骗不得人,也不似在梦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无事,不过是我睡得魇住了,才会问一句。”沈安青压下心中百般疑惑,向采容道。
采容这才舒了口气,上前扶了她起身,捧了水盆柳枝近前来,伺候她梳洗:“真是吓死婢子了,只当青娘有什么不好,如今沈家只得你一个了,实在是……”说着就要滚下泪来。
沈安青沉默地看着铜镜中不甚清楚的倒影,稚嫩娇小的容颜是才及笄的年纪,果然她回到了才到窦府的时候,可这怎么会如此?她不知道,如今也不是深究的时候,许是老天要与她再活一次的机会,又或是先前种种只是一场梦,一场冗长而真切的梦。想起那梦里这时候的自己是什么心境?好像是在为爷娘相继病故撒手而去在难过着,还有对自己表姑母窦二夫人何氏遣了人去楚州接了自己到京都的感激和信任。
她想到此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笑,多么愚蠢的沈安青,竟然真以为何氏真的是因为爷娘亡故,顾念自己一介孤女才使了人接到窦府来。
采容替她挽着发髻,不经意从铜镜里看到沈安青那抹笑容,看得她心里发虚,青娘似乎有什么不妥,瞧着跟平常那柔柔弱弱的她一点也不像,可真要她说,却又说不出来。她不敢再看铜镜中沈安青灿若星辰的双眸,低眉垂眼越发小心地替她上妆。
正要绾成高髻时,沈安青开口道:“分作两处,换成百合髻。”
采容一时愣住了,手上不敢动弹,轻声道:“昨儿二夫人说京都最时兴的就是这高髻,要今儿也做这妆扮,不然要叫人笑话了去的。”
沈安青瞧着她:“就做百合髻。我如今是未出嫁的小娘,爷娘才故去,怎么能做那等华丽妆扮。”将采容摊开放在妆匣上的几支钗、胜和绢花一并捡了丢开去,只留了一对银钏儿。
采容好一会才委屈地道:“青娘这是怎么了,这都是二夫人赏了给你,要你今儿戴着去见老夫人的,你如今却都不肯戴着,一会要是老夫人瞧着不喜欢,日后可怎么好。”
沈安青知道采容自小在身边伺候,一心为了自己,只是她太耿直单纯,又不能与她说自己所知道的,窦府老夫人虽然瞧着性子和善,又是出身高贵,乃是虢国公府县主,常以贵眷自居,最是瞧不得未出阁的小娘子翻高髻华丽装束做妇人打扮,每每见人做此打扮便要斥责感叹一番,说是不守规矩上不得台面。何氏怎可能不知道老夫人这性子,说不得是有意教了沈安青如此妆扮,那时的沈安青信了她,梳着高髻戴着钗环绢花,去见老夫人,被当面数落一通,还叫窦府里人好生取笑了一段时日,自此窦老夫人再也不待见她,从不问起。
后来沈安青才知道,原来窦老夫人起初并不答应何氏要给窦昆娶妻的事,只说窦昆的情形怕是不能圆房生子,何必耽误了别家的小娘,耐不住何氏苦苦哀求,说沈安青不过是无父无母的孤女,又生性蠢钝不知事,若是不嫁到窦家来,怕是要流落在楚州无依无靠,窦老夫人才答应见沈安青一面,只那一面窦老夫人便瞧不上沈安青,只当是个眼浅无知的村女,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着何氏摆弄沈安青了。
采容哪里知道这些,见沈安青如此说,只好放下那些钗环绢花,绾了寻常的百合髻,却皱着眉瞧了瞧:“太素净了,这怕是要被人笑了去,连件像样的首饰也没有。”
沈安青瞧了一眼门外:“这时候石榴花开得正好,你去折几朵簪上就是了。”
采容撅着嘴,也无法可想,只得起身出门折了两朵开得正好的石榴花替沈安青簪上,又捧了胭脂口脂花粉来,要提她点唇,沈安青拦了,只用螺黛将一双柳眉微微描了,上了薄薄一层胭脂,衣裳也不肯要何氏送来的轻纱大袖衫裙,却是打开箱笼,取出她娘过身前亲手替她做的鹅黄窄袖高腰短襦,莲青葛麻长裙,收拾妥当了,便这般领着采容出了配房向内堂去了。


第三卷 未必逢矰缴 孤飞自可疑

沈安青带着采容一路穿宅过院,经云池到池边的内堂。采容一路走来只觉得眼不够使,四下不住打量,这京都大府就是气派非凡,漫说这宅院大到叫人咂舌,就是一路行来这筑山穿池,怪石古松都是闻所未闻。
她瞪圆了眼拉住沈安青的衣袖道:“青娘,这府邸好大呀,你怎么识得路的?”
沈安青淡淡道:“不过是昨儿听二夫人说起怎么走,故而知道罢了。”
采容咂咂嘴:“青娘真是好记性。”窦二夫人不过是稍稍提了提,说是要使了侍婢来接她们主仆,谁料青娘已经识得路了。
遇见的好些侍婢都不断拿眼打量着沈安青与采容二人,瞧着她们衣着打扮,料得不是什么好人家,好些凑在一处指指点点笑着说话:“这怕就是二夫人从楚州接来的那个小娘吧,听说是没了爷娘,无处投靠才来府里的。”
“瞧那打扮,果然是个村女。”一边打量着她们一边窃窃私语掩嘴偷笑。
采容气不过,上前几步道:“你们浑说什么!”
沈安青却是瞧都不瞧她们,只是径直走过:“采容,走吧,不必理会她们。”这窦府里哪一个不是逢高踩低,势力待人的,她早已看的习惯了。
到了内堂门前,采容怯怯地瞧了一眼门前立着的几位貌美侍婢,不敢开口,沈安青却是朗声道:“烦请通禀一声,楚州沈安青求见老夫人。”
那几位年轻侍婢不想这个小娘瞧着娇娇弱弱,却是胆量颇大,更是敢称自己是楚州沈安青,并不肯说是二夫人的宾客,一身打扮虽是寒酸不起眼,这要强的性子却是半点不逊于人。一个侍婢笑着欠身道:“小娘子稍候,婢子这就进去报与老夫人知。”
待到侍婢要引了沈安青进去,她交代采容在外边候着不可乱走,又脱了平头履,提着裙裾一步步跟在侍婢身后进到内堂,垂首拜下:“青娘见过老夫人。”
听侍婢回话,说那小娘自称楚州沈安青,内堂里的几位夫人娘子都对沈安青有了几分兴致,想不到无父无母的孤女还敢这般狂妄,如今一瞧倒有些失望,不过是个寻常小娘罢了。只有二夫人何氏掉了脸色,沈安青一身粗衣素服,分明是未曾把昨日交代的话听见去,在打她的脸。
窦老夫人和蔼地道:“快起来吧,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沈安青这才起身,目光落在窦老夫人身上,果然与从前一模一样,还是那看似最为亲切贴心的话语,若是换了素不相识之人怕就要以为这位老夫人真如旁人所说的和善可亲,只是沈安青最是明白,这老夫人自视甚高,又对人很是警惕,从不轻易信人。
她微微欠身:“谢老夫人关爱。”并不多话。
内堂里坐着的窦家大夫人,和长女窦大娘子,次女窦二娘,窦二夫人也带着窦昆在旁坐着,窦昆一如记忆中的痴傻,不住往嘴里塞着胡饼,不知饱足。
窦二娘瞧着沈安青那一身寒酸衣着打扮,只觉得可笑,有心要羞辱一番,笑着向她招招手:“青娘,与我一处坐吧。”
沈安青看着窦二娘笑得极是亲热,心里不禁冷笑,是了,她就是这样故作亲热地邀了自己同坐,那时的沈安青真心以为她待自己亲厚,还诚心谢了她与她一道坐下,谁料……
她也不推拒:“多谢二娘子。”走到窦二娘坐席前踞坐下来,身子挺得笔直,双手端正地摆在膝上,挑不出半点差错。
窦老夫人有些吃惊地道:“青娘,你如何知道她是二娘?”
沈安青微微笑道:“昨日听人说起大娘子稳重得体,二娘子活泼亲切,故而才猜说是二娘子,不想竟然说准了。”
窦老夫人自然喜欢听人夸奖自家孙女,微微颔首笑道:“你也是个知礼的好孩子,果然叫人喜欢。”
窦二娘不想这村女还能得了老夫人夸奖,暗中撇了撇嘴,又做亲热地挽着沈安晴的手:“我与青娘一见投缘,很是合心意呢。”她扫了一眼青娘头上那几朵素朴的石榴花,蹙了眉道:“青娘怎么连件钗胜也不戴?莫非是不曾带了来?一会子我叫婢女自我那里挑几件好的给你送去,哪里能这般素净。”她一双杏眼含着笑瞧着沈安青,只等她答话。若是沈安青应了,那只会叫老夫人和旁人都觉着沈安青是个眼浅的村女,贪图那点子首饰,若是拒绝了,也会被说成不知好歹,辜负她一片情意。
沈安青眉眼不动,只是轻笑道:“二娘子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爷娘才过,不敢太过花哨,所以才这般素着头脸,又怕老夫人瞧着不喜,只簪了几朵石榴花。”
窦老夫人最喜欢吉祥兆头,这石榴花寓意吉祥多子多孙,最合她心意,见沈安青又是应对得体,笑着道:“青娘是个孝顺的,能这般想得周全,二娘倒是要多学着些,虽然是好意,可也要体谅她的处境才是。”
窦二娘不想还落了一顿数落,不由地对沈安青生了暗气,挽着沈安青的手使劲掐着,要把这怒气发泄在她身上,沈安青眉宇间淡定从容,也不说话,只是把手自她手中抽出来,掸了掸衣袖上的灰。
窦二娘身旁坐着的大娘子瞧妹妹那模样,知道她又犯了执拗性子,碍着老夫人在上,只能暗暗拉了拉她袖子,冲她摇摇头,要她莫再生事。窦二娘哪里肯应,气鼓鼓地别过脸去。
二夫人见沈安青今日言谈举止都不似自己识得的那个柔弱无主见的她,一时也心下生疑,只是一直拿眼瞪着她,像要看出个究竟来。
还是大夫人笑着道:“昨儿蕴郎自长公主府得了些上好的蒙顶石花,不如叫煮了来尝一尝。”
窦老夫人笑道:“也好,那茶汤我吃着还好,只怕你们不惯。”又笑着问道:“说来端和郡主有些时日不曾到府里来了。”窦子蕴是窦家嫡长子,自幼得长公主喜爱,与长公主幼女端和郡主青梅竹马,虽然没明着定下婚约,但也只差那一道赐婚诏书的事了。
窦大夫人笑道:“她这些时日都进宫去了,说是信安公主邀了她们几个去骑马狩猎呢。”
窦老夫人却是冷了脸:“你叫蕴郎与郡主说一说,少与那几个公主走动,长公主也瞧不上她们呢。”
窦大夫人知道自家婆母是瞧不上许皇后所出的几个公主,都是些荒淫暴虐的性子,也低声道:“蕴郎倒是劝了几回,只是公主召她进去,哪敢有违。日后避着些就是了。”窦老夫人这才无话。
不多会,侍婢们捧着一碗碗热腾腾的茶汤上来了,奉到食案上,窦二娘瞧了那茶汤,眼珠微微一转,笑道:“青娘,你可知道这是何物?吃上一口试一试。”
沈安青盯着那碗墨青的茶汤,若真是才自楚州来的沈安青自然是不识的,也必然吃不惯这加了酥、橘皮、薄荷的茶汤,一口吃下去又热又呛,闹了个大笑话,只可惜她已不是那个单纯懦弱的沈安青了。她端起那碗茶汤,小口吃了,微微蹙眉放下碗,道:“这茶汤怕是煮的过了,三沸之时延误了片刻,有些苦了。”一时间,内堂里的人都吃惊地看着沈安青。
窦老夫人问道:“青娘识得煮茶之道?”
沈安青微微欠身:“不敢说识得,只是与楚州茶农学过些。”她哪里认识什么楚州茶农,不过是她嫁给窦昆后,窦二夫人有意附庸吃茶风雅,又不舍得花钱买擅茶道的茶女,便打发她腼着脸去跟着东府里的茶女学了的,好在沈安青那时心如死灰,只把煮茶点茶当做唯一的乐趣来打发时间。
窦老夫人眼前一亮,如今京都名流世家都好这茶道,将吃茶煮茶当做风雅之事,若真有个通茶道的在身边伺候,倒也能挣几分面子。只是不知这小娘是否真通此道,还有品性如何。她放下手中的茶碗:“我平日吃着这茶汤倒还合口味,今儿倒有些涩口了。”
窦大夫人闻声知意,向沈安青笑道:“青娘才来,原不该劳动你,只是府里煮茶的婢子着实愚笨,煮出来的茶汤不合老夫人的心意,青娘既然识得,不如教一教她们可好?”
沈安青自席上起身,道:“夫人有命,青娘岂敢不从。”大夫人忙叫侍婢引着青娘到一旁茶室里去。
不多会,青娘亲自捧了一碗茶汤上来,奉到老夫人跟前,老夫人瞧时那茶汤清亮透彻,半点茶渣也无,只是香味扑鼻而来,忍不住端着吃了一口,一股酥香味沁入心脾,茶汤鲜香顺滑,带着淡淡薄荷的凉意和枣的甜味,叫她止不住吃了好几口,才搁下,不住地夸道:“果然好,怕是连长公主府的茶奴都煮不出这等好味道。”大夫人等人不住拿眼瞧着一旁淡淡垂手而立的沈安青,不敢相信楚州乡下的村女还会这等技艺,着实叫人吃惊。窦二娘更是冷了脸,咬牙暗恨不已。
沈安青知道自己是得了时间的便宜,这时节茶道方在京都时兴起来,真正会此道的人不多,更是较为粗浅,不必她是在茶道大兴的时候学了这些,如今用来自然顺畅。或许这也能成为她摆脱宿命的一份助力。
待老夫人用了茶汤,沈安青仍回到二娘子身边坐好,丝毫没有表露半点骄矜之色,一如之前一般垂手恭坐,就连大夫人都有几分高看她了,能够收放自如,心性如此内敛,若不是天性淡泊,就是城府极深,比之自己女儿,她看了一眼一旁怄气掉了脸的二娘,不由地微微摇头,好在窦大娘子一直微微含笑坐着,对方才之事看在眼里,稳重自处。她才略略放心,只是对沈安青还是有几分忌讳,二夫人何氏分明说沈安青是个懦弱无能,又愚钝的村女,如今看来分明信不得,只怕也不是要许给窦昆那傻子,何氏究竟想要做什么?
且说大夫人正揣测二夫人的用意,二夫人何氏此时却是愣愣瞧着沈安青,这哪里是那个唯唯诺诺好哄骗的沈安青,她居然还会茶道,能在老夫人和大夫人一家子跟前这般进退得宜,这叫她如何不吃惊?
不管旁人如何揣度,沈安青却是在心里微微松口气,看来进窦府的第一次露面,她总算不是太糟,老夫人对她印象算得上好,只是窦二娘……早晚都要得罪的,当初自己嫁给窦昆那个痴愚,她都还不忘时时笑话作践,更何况如今。


第四卷 真源了无取 妄迹世所逐

沈安青才回了西侧院子的配房,就有侍婢过来传话,老夫人请了她搬去端怡园,那里是窦大娘子与二娘子的居处,如今腾了一处厢房来与沈安青,倒显得格外恩厚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