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想、完美、形象),这个事实里面就有暴力。问(一):我内心深觉如果你
抗拒任何有破坏性的东西,就会有暴力。可是,如果你不抗拒,你又可能违背自
己。问(二):这是不是和我,和一切暴力之源的“我”有关?问(三):假设
我采用你们的理论。假设你恨某人,可是想消除这种恨。这时候有两种途径。一
个是用全部的力气消除憎恨,这时你就对自己形成了暴力。另一个是你花时间,
苦心地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你憎恨的对象,这时你会逐渐克服憎恨。于是你就用
非暴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克:先生,这一点很清楚。对不对?我们现在努力的不
是如何用暴力或非暴力的方式消除暴力,而是暴力在我心里制造了什么东西。就
心理上而言,我们心里的暴力究竟是什么东西?问:“苛责”里面不是有一种东
西破坏了吗?于是我们觉得不舒服。这不舒服就会造成暴力。克:这破坏的东西
就是我们的观念,生活方式等等。这使我们不舒服。这不舒服就会造成暴力。问
(一):暴力可以来自外在,也可以来自内在。一般而言我谴责的是外在的暴力。

    问(二):支离破碎的生活是不是暴力的根源?克:等一下,表示暴力为何
物的方式有很多种,表示其原因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能不能先看简单的事实,
再从这个事实慢慢开始?我们能不能看出任何一种苛责——父母对孩子、孩子对
父母,老师对学生的苛责,社会的苛责,僧侣的苛责——都是一种暴力?我们是
不是都同意这一点?问:这都是来自外在。克:不只外在,也来自内在。我很生
气,我对自己说我不应该生气。我们说这就是暴力。外在,独裁者压制人民时,
就是暴力。因为我害怕我的感觉,因为我的感觉不高贵、不纯洁,我就压制我的
感觉,这也是暴力。所以,不接受“实然”就会造成这种苛责。如果我接受“我
很嫉妒”的事实,不抗拒,就不会有这种苛责。这时我就会知道怎么办。这里面
就没有暴力。问:你是说教育就是暴力。克:对。有哪一种教育方法没有暴力的?
问:就传统而言,没有。克:问题是,本质上,我们在思想上,在生活方式上都
是暴力的人类。我们有侵略性,好竞争、残暴。这一切就是我。但是,因为暴力
造成了世界极度的对立和破坏,于是我就对自己说:“我如何才能活得不一样?”
我想了解暴力,去除暴力,我想活得不一样。于是我问自己:“我内在的暴力是
什么东西?因为我想出名,可是无法出名,于是我有挫折,于是我恨那些名人。
这种挫折就是暴力吗?”我很嫉妒别人,但我希望自己别嫉妒别人,我讨厌这种
嫉妒的状态,因为这种嫉妒的状态带来了焦虑、恐惧、不安。于是我就压制嫉妒。
我做了这样的努力,但我知道这是一种暴力。现在我想知道这样的暴力是否不可
免,是否有方法了解暴力,检视暴力,掌握暴力,因而使我们活得不一样。因此
我想知道何谓暴力。问:暴力是一种反应。克:你太快了。这样能够帮助我了解
我的暴力的本质吗?我想深入这个问题,我想要知道。我知道,只要还有二元性
——暴力与非暴力——存在,就必然有冲突,因此就更为暴力。只要我对“我很
愚笨”这个事实还苛责“我要聪明”的观念,就会有暴力的起源。我拿自己和你
比较,你比我多很多,这比较也是暴力。比较、压抑、控制,所有这一切都表示
一种暴力。我给塑造成那个样子。我比较,我压抑,我野心勃勃。知道了这些之
后,我要如何才能够活得没有暴力?我想找一种完全没有这一切挣扎的生活方式。
问:违逆事实的,不就是那个“我”,那个自我吗?克:我们会讨论这一点。先
看事实,看眼前正在进行的事。我的生命,从我开始受教育到现在,一直就是一
种暴力。社会告诉我要服从、接受,要这么做、那么做,我都听。这是一种暴力。
后来我反叛社会(不接受社会订立的价值观),这反叛也是一种暴力。我反叛社
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这变成一种模式。我用这模式来苛责自己或别人。这
又变成一种暴力。我过的是这样的生活。我很暴力,现在我要怎么办?

    /* 82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论暴力 3

    问:首先你要问自己为什么你不想再暴力。克:因为我知道暴力使世界变成
现在这个样子。外在有战争,内在有冲突——种种关系上的冲突。我客观而内在
地看到这一场战争在进行,于是我说,“当然,一定有另一种生活方式”。问:
你为什么不喜欢那种状况?克:因为破坏性很大。问:这表示你已经赋予爱最高
价值。克:我没有赋予任何事物任何价值。我只是在观察。问:只要你不喜欢,
你就定了价值。克:我不定价值,我只是观察。我观察到战争具有毁灭性。问:
有毁灭性有什么不对?克:我没有说它对或不对。问:那么你为什么想改变战争?
克:我想改变战争,是因为我的儿子在战争中阵亡,然后我问自己说,“难道没
有一种生活方式是不杀人的吗”?问:所以你想做的其实只是实验一种不同的生
活方式,然后将这种生活方式与现行的生活方式比较。克:不,先生。我不做什
么比较。我已经表达过这一点。我看到我的儿子在战争中阵亡,我说,“难道没
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吗”?我想知道有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存在暴力的。问:可是假
设……克:先生,不要假设。我的儿子在战争中阵亡,我想知道一种生活方式是
别人的儿子不用阵亡。问:所以你想知道的是一个可能性或两个可能性里另外一
个可能性。克:有十几个可能性。问:你急切地想找到另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不
论这生活方式是怎样的生活方式,你都会接受。你想实验这种生活方式,比较这
种生活方式。克:不,先生。我想你之所以坚持一样东西,是因为我没有讲清楚。
一个是我接受生活现状,这种生活方式里面有暴力等一切。一个是我说我们必须
有另一种人类智力范围之内发现得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里面没有暴力。
就这样,另外我还说,只要我们还比较、压抑、服从,要求自己符合一种模式,
就会有暴力。这里面有冲突,所以有暴力。问:为什么会有混乱?混乱不是都因
为“我”而产生吗?克:先生,我们会讨论这一点。问:暴力之下的那个东西,
那个根,暴力的本体,是实际在产生影响力的事实。由于“我们存在”这个事实,
我们影响到生命的其他部分。我在这里,我呼吸空气,我影响到空气中的生命。
所以我说暴力的本体是实际在影响事物的事实。这些事实是生命中固有的。我们
在不和谐、在失调中影响别人时,我们称之为暴力。可是如果我们与之和谐,那
就是暴力的另一面——可是仍然还是一种影响。一个是和谐的影响,一个是“反
对的影响”——这就是“违背”。克:先生,我可以问一件事吗?你关心暴力吗?
你涉入暴力吗?你关心你内在的、世界的暴力,因此你觉得“我不能这样生活”
吗?问:我们反对暴力就会制造问题。因为反对就是暴力。克:先生,我懂。但
是我们怎样处理这件事?问:我不同意社会、反对金钱、效率等观念就是我的暴
力。克:是的,我懂。所以反叛现有的文化、教育等就是暴力。问:我是这样看
我的暴力的。克:是的,所以你要怎么办?我们要讨论的是这个。问:我想知道
的是这个。克:我也想知道。所以让我们讨论这一点。问:如果我是和一个人有
问题,我会很清楚。如果我恨—个人,我也会知道。但是如果是社会,就不可能。
克:请让我们讨论这一点,我反对现在的社会道德结构。我知道光是反对这种道
德,而不知道真正的道德何在,就是暴力。何谓真正的道德。除非我知道,并且
生活上也符合,否则光是反对社会道德结构就没有什么意义。问:先生,除非你
生活中实际体验到暴力,否则你不可能了解暴力。克:喔!你是说我必须凶恶,
才能了解非暴力?问:你说要了解真正的道德,必须实践。你必须凶恶才知道何
谓爱。克:你说我必须实践时,你已经拿你“爱”的观念在苛责我。问:你自己
也是这么说。克:先生,有一种社会道德我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我知道这社会道
德多么荒谬。何谓没有暴力的真正道德?问:真正的道德不就是控制暴力吗?每
一个人身上当然都有暴力。人,所谓高等生命,会控制暴力。自然界永远有暴力。
也许是暴风,也许是野兽残杀另一只野兽,也许是树木死亡。暴力到处都是。克
:可能还有一种更高形式的暴力。这种暴力更微妙,更腻细。另外还有一种残暴
的暴力。生命整个或大或小都是暴力。我们如果想知道有没有可能跨出这整个暴
力结构,我们就必须深入探讨。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问:先生,你的“深入
探讨”是指什么?克:我说“深入探讨”,首先指的是检查、探索“实然”。要
探索,首先就必须免于任何成见、结论。有了这样的自由,我才拿这个自由来看
暴力。这就是我所谓的“深入探讨”。问:然后会怎样?克:不会怎样。问:我
发现自己对战争的反应是“我不想打仗”,但是,我实际做的却是避开,住在国
外,我避开我不喜欢的人。我避开美国社会。克:她说“我不是示威者、抗议者,
但我不喜欢住在有这一切的国家。我避开我不喜欢的人”,这些都是暴力。让我
们稍微注意一下这一点。让我们的心了解这一点。一个人明白了整个行为的模式
——政治、宗教、经济,暴力在这个模式以或大或小的程度发展。他看见了这些,
感觉到自己掉进自设的陷阱时,他要怎么办?

    /* 83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论暴力 4

    问:我能不能说事实上没有什么暴力?有的只是思想使然?克:喔!我杀了
一个人,但因为我想到这件事,所以才是暴力?不,先生,我们在玩文字游戏吗?
我们再深入一些好吗?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我在心理上强加给自己一个观念或结
论,就会滋生暴力。我很残忍,言谈上和感受上我都是,我要求自己说“我不应
该残忍”;我知道这就是一种暴力。我怎样才能够处理我的残忍而不另加给自己
另外一件东西?我能不能不压抑它而了解它,不逃避,不找替代品而了解它?我
很残忍,这是一个事实。这对我是一个问题,再多的解释,说什么应该或不应该
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在影响我,我要解决;因为我知道可能有不一样的生活方
式。我想根除残忍的时候造成了冲突,因此而造成暴力,于是我就对自己说,
“我怎样才能够没有冲突地免除残忍”?所以,首先我必须很清楚冲突的含意。
如果一种残忍,因为我想去除而造成冲突;这冲突滋生了暴力,我怎样才能够没
有冲突地去除残忍?问:接受残忍。克:我不知道接受残忍是什么意思。本来就
是!我不是接受残忍,也不是否定残忍,说“我接受残忍”有什么好处?我的肤
色是棕色的,这是事实。确实是事实,我为什么要支持或拒绝。我很残忍,这是
我的事实。问:如果我知道自己很残忍,我接受这个事实,了解这个事实。但是
同时我也害怕自己残忍,担心自己一直残忍下去。克:是的。我说“我很残忍”。
我既不接受这个事实,也不拒绝这个事实。但是另外一个事实是,去除残忍而引
起冲突时,就会产生暴力。所以,我必须处理两件事,一个是暴力、残忍;一个
是不用力的去除残忍,我要怎么办?我的整个生命都在挣扎、斗争。问:问题不
在暴力,在于形象的制造。克:那个形象在要求我们,或者我们将形象加之于
“实然”——对不对?

    问:形象来自对自己真正的生命无知。克:我不怎么了解你说的“真正的生
命”是什么意思。问: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和世界没有隔离。他就是世界,所以
他为外界进行的暴力负责。克:是的。他说真正的生命就是认识自己就是世界,
世界就是自己。所以残忍和暴力不是另一件东西,而是自己的一部分。先生,你
是这个意思吗?问:不是。不是自己的一部分,是无知的一部分。克:你是说有
一个真正的自己,又另外有无知?有两种状态,一个是真正的生命,一个是真正
的生命为无知蒙蔽。为什么呢?这是印度的旧理论。你怎么知道有一个真正的生
命为假象和无知蒙蔽?问:如果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和“两种互相对立之物”有
关,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克:我们要做的,不是用“两种互相对立之物”来思
考。我们是在做这种事吗?还是这只是一个观念?问:先生,二元性不是思想固
有的吗?克:我原先讨论到一点,却又偏离了。我知道,由于种种心理上的原因,
我很残忍。这是事实。那么,我要如何不用力而免除残忍?问:你说“不用力”
是什么意思?克:这一点我以前解释过。我压制,就会用力,这用力会造成矛盾。
这矛盾是残忍而又不想残忍造成的矛盾。“实然”和“应然”之间有了冲突。问
:如果我认真注视,我就不会残忍。克:我想真正发现,而不是接受种种讲法。
我想知道究竟有没有可能免除残忍。有没有可能不压抑、不逃避、不强行用力而
免除残忍?我们要怎么做?问:只要将残忍暴露出来就可以。克:暴露残忍先要
使它出来,使它显现——不是说要更残忍。我为什么不敢让它显现出来?首先我
很害怕它。我不知道如果我让它出来,我会不会变得更残忍。而且,如果我暴露
它,我有没有办法了解它?我能不能仔细地——意思是说专注地——注视它?我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我的能量、关心和迫切性都在暴露的这一刻聚集才可以。
这一刻,我必须要有想了解它的迫切性,我的心必须没有任何扭曲。我必须要有
巨大的能量去看。三者必须在暴露的一刻立即发生。这就表示说,我必须敏感、
自由,才能有这巨大的能量、强烈、专注。我要怎样才能有这种紧密的专注?我
要怎么做?问:如果我们真的急切地想了解它,我们就会有这种专注。克:我了
解。我刚刚说,“我们有没有可能专注”?请等一下。请先看看这句话什么意思。
看看其中牵涉到什么东西。我在这里,我不知道专注是什么意思。我也许一辈子
没有专注过什么事物,因为我大部分的生活都漫不经心。然后,你就出来说,
“要专注地看残忍”;而我说,“我会”——可是这是什么意思?我如何创造这
种专注状态?有没有方法?如果有方法,我可以修炼这个方法而达到专注,这又
需要时间。但如果是这样,在修到专注之前,我依然不专注,因此我就会有挫折。
因此,一切都必须同时到达才行!我很残忍。我不压抑,我不逃避。这不是说我
决心不逃避。这也不是说我决心不压抑。这意思是说,我了解压抑、克制、逃避
都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把这一切摆在一边。我现在有这种聪明。我之所以有这
种聪明,是因为我了解压抑、逃避、克服的徒然。我用这样的聪明来检查、注视
残忍。我知道要注视残忍,我必须专注;要专注,我必须很小心自己的不专注。
所以,我关心的是提防不专注。这怎么说?如果我想修炼专注,我就变成机械化
的、愚蠢的。这就没有意义。但是,如果我专注了,或者知道自己不专注,我就
开始知道专注如何到来。我为什么对别人的感受,对自己的谈吐,对自己的吃相,
对别人的言行不经心?了解反面,我会知道正面——这就是专注。所以我才会检
查,努力想了解为什么会不专注。这个问题很严肃。完全了然“不专注”为何能
变成专注?我为何能够以巨大的能量,完全地、立即地了然我内在的残忍,因此
了无矛盾、摩擦,因此完全而整体?我为何能够创造这些?我们说,这必须在完
全专注时才能可能。但是由于我们的生活都在漫不经心中在浪费能量,所以这种
完全的专注才不存在。一九六九年八月三日 瑞士撒宁

    /* 84 */第三部分:心灵自由之路论根本的改变 1

    看的工具是什么?

    人不曾有很大的改变。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人身上根本的革命,而不是对旧生
活模式苛责另一种生活模式。我们关心的是我们内在进行的那些事情根本的改变。
我们说过,我们和世界并不是两回事。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我们就是这个世界。
我们所有的讨论所涉及的,就是在我们生命的根源之处创造一种大改变、一种革
命、一种突变、一种转变。昨天我们在问,我们能不能没有任何扭曲——因为想
评价、判断、想有所成、想去除“实然”所形成的扭曲——而看清楚自己?评价、
判断、想有所成、想去除“实然”,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无法清楚地认知,无法
准确而紧密地看“实然”。所以我想今天上午我们应该花一点时间来讨论,或一
起谈谈“观察”、听、闻之道的本质。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究竟有没有可能“看”?
完整地看,而不是只用视觉、知识、感情看。究竟有没有可能毫无扭曲地、密切
地“观察”?探讨这个问题或许是值得的。究竟何谓“看”?我们能不能毫无扭
曲地,纯粹只是“看”的看自己,看自己的基本事实:贪婪、嫉妒、焦虑、恐惧、
伪善、欺骗、野心?我们今天上午能不能用一点时间来学习“看”这一回事?学
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运动,不断的更新。学习不是用那些已经学会的来看。我们
听别人怎么说,又稍微看看自己,我们就学到一点东西,体验到一点东西。我们
就是从这样的学和体验看事物。我们用我们学习到的东西的记忆,用我们的体验
来看事物。我们用心中的记忆看事物。所以这不是看,不是学习。学习意味着有
一个心随时都在崭新地学习。所以学习永远都是新鲜的。请记住,我们心里关心
的不是记忆的培养,而是观察真正发生的事情。我们要很警惕,很专注,这样我
们所见所学就不会在看的那一刻就变成记忆,就已经扭曲。每次看的时候都要像
第一次看一样!用记忆来看,来观察“实然”,表示这记忆在主宰、塑造、引导
你的观察,所以这观察已经扭曲。那么,我们还能从那里起步吗?我们想知道观
察是什么意思。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看得很仔细。他有一个外在对象。他
虽然必须用一些知识来看,但他却没有成见。至于我们,我们这里看的却是整个
结构,生的整个运动,那个“我自己”的全部存在。我们必须不用知识,不用感
情,不用任何对或错的结论,不用任何“必须”或“应该”来看。我们必须先警
惕这个评价、判断、下结论的过程,才能观察得紧密。这个过程会妨碍我们观察。
我们关心的不是看的本身,而是什么在看。那个看的工具是不是污染、扭曲、受
折磨、负担沉重?重要的不是看的本身,而是身为看的工具的你。譬如说民族主
义好了。如果我已经有了结论,用这种已经很深的制约来看事情,所谓民族主义
的“部落排外性”,显然我就有很深的成见,所以我就看不清楚事情。又如果我
原本就怕看,那么这看显然就已经扭曲。又如果我很有企图心,想要悟,想追求
更高的地位,这也使我无法清晰地认知。我们必须知觉这一切,知觉看的工具,
知觉这工具清晰不清晰。

    问:如果我们看这工具,发现这工具不清晰,我们要怎么办?克:请注意听。
我们说观察“实然”——基本的自我中心,那些抗拒与受挫折的,那些生气的—
—观察这一切。然后我们又说注视那观察的工具,看那工具是否清晰。这样,我
们已经从诸般事实转移到看的工具。我们检查的是这个工具干净不干净。结果我
们发现这个工具不干净。我们怎么办?我们有的是智力的磨炼。以前我只关心观
察事实,观察“实然”。我注视事实。但是我现在转移。我说,“我必须注视看
的工具,看它干净不干净”。这种质疑里面就有智力。你们听懂了吗?所以这里
有一种智力的磨炼,心的磨炼,脑的磨炼。问:这不就表示一个没有分裂,没有
制约的意识层次是没有的吗?克:我不知道这有表示什么,我只是逐渐地移转。
这个运动不是支离破碎的运动。这个运动不分裂。以前我没有智慧,所以我会说
“我必须改变这件事”,“我一定不可以改变这件事”,“一定不可以这样”,
“这好,这不好”,“应该这样”——就是这些。我用这一切“结论”来看事物,
结果毫无结果。现在我知道看的工具必须非常干净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