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崛起与没落-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伙却没那么好运。说到底也是这家伙活该。拉丁人和穆斯林之间曾订有战争的条约,约定互不攻击和平的商队,不伤害去麦加朝觐的人们。可这个贪财的累吉那德,违背了约定,不止一次抢劫商队,还派军舰   

  前去骚扰前往麦加的朝觐者。萨拉丁于是立下重誓,要亲手处死这个破坏停战协定的家伙。累吉那德是阿拉伯通,知道阿拉伯人好客的传统,更清楚萨拉丁是个豪侠,于是跑到战胜者的毛房前讨一碗水喝,希望同萨拉丁建立起宾主的关系,但是送水的却不是萨拉丁。最终公正的萨拉丁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三个月后,萨拉丁又收复了耶路撒冷。这个消息传到西方,让那些吵闹   

  不停的王侯们变得同仇敌忾。1189年,第三支十字军诞生。这支十字军堪称欧洲军队最强大的阵容。他们的领导人是西方最顶级的人物:弗里德里希·巴巴罗沙,德意志皇帝 ;当代第一流军人;菲利普·奥古斯都,法兰西国王;〃狮心王〃理查,英国国王。不过越是强大的阵容似乎越是不幸。率先出发的德皇意外地在西利西亚溺水。接着英王、法王相争,后来法王又为推行政治阴谋迅速返国,使得远征差点彻底流产。最终只有那位著名的〃狮心王〃英王理查独自挑起远征的重担。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在耶路撒冷的拉丁人都把阿卡城当成收复圣地的关键。指挥攻城的是被俘的倒霉国王律星云·德该,这位老兄曾经发誓不再进攻萨拉丁,以换取人身的自由。现在他却违背了誓言,挑起了战争。第二天,萨拉丁赶到这里。不久,理查又风尘仆仆地跑来。整个欧洲和中东最杰出的领袖终于聚首了。这次英雄的聚会,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他们两个曾经互赠礼物,以称赞对方的英勇。阿卡之战是中世纪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拉丁人凭借他们的舰队和先进的攻城器械,穆斯林则有着统一的指挥。经过两年多的纠缠之后,守军投降。不过投降的穆斯林得交纳 20万第纳尔当作赎金。一个月后,赎金没有送来,等不及的理查下令将 2700名守军处死。这和萨拉丁的宽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之后,曾经应弟弟和一位主教的请求,先后释放了数千名的战俘,最后还把其余的战俘,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都无条件释放。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61节:花开花落……阿拉伯帝国(31)         

  〃狮心王〃理查夺取阿卡后,建议他的妹妹和萨拉丁的弟弟结婚,把耶路撒冷作为贺礼赠给新郎和新娘,以结束基督徒和穆斯林间的血战。不过,理查这个浪漫的提议似乎没有得到萨拉丁的响应。后来,双方缔结一个了平实的和约,约定海岸线划归拉丁人,穆斯林则拥有内地,到圣城朝觐的平民受到双方的保护。   

  和约签订的第二年,萨拉丁偶染风寒,一个多星期后在大马士革去世,享年 55岁。他建立起来的穆斯林王国被儿子们瓜分,再次陷入分裂。这种周期性的穆斯林混乱让拉丁人看到了希望。1202年,第四次十字军兴起。他们主要来自法国北部以及佛兰德。但他们多是些社会上的流氓无赖,没有得到欧洲王侯的支持,缺乏上路的盘缠。这时狡猾的威尼斯人诱使他们做了一个交易:十字军帮助亚历克修斯夺取拜占庭皇位,威尼斯人则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路费。但新君即位后未能实践自己的诺言,所以威尼斯人没给十字军人提供许诺的报酬。气急败坏的军人们在君士坦丁堡到处抢劫,教堂也不能幸免。后来佛兰德的鲍德温当上皇帝,把拜占庭帝国的土地分给了拥立他的手下。第四次十字军   

  不但没有帮助拜占庭的希腊人,反而极大地削弱了他们,从此拜占庭帝国一蹶   

  不振,再也无力领导基督徒与穆斯林对抗。   

  十字军的东征虽然还在继续,但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后来的十字军仍然是些流氓无赖的组合,除了第六次。它的领导者是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不过也不太顺利。路易先是当了俘虏,交了赎金被释放后又卷土重来,结果又病死在那里。十字军的辉煌早已随着〃狮心王〃理查的离开而结束了。   

  十字军东征对于西方人似乎显得特别重要。但除了战场中的传奇和逸事以外,并不具有太多的亮点。大多数十字军留在中东的时间很短,并且在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太差,以至于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获益。少数留在那里的十字军,又很快为当地丰富多彩的生活同化,不再回返枯燥的西方田园。也许唯一受益的是威尼斯商人,他们第一次有了运往东方的值钱货物……十字军,归来的十字军又大大扩大了东方商品的西方市场。   

  对于阿拉伯帝国(虽然四分五裂,名义上还服从巴格达的哈里发)的穆斯林来讲,他们受到的影响要小得多,尤其是对伊斯兰教社会的本部来讲。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后,一个穆斯林代表团来到巴格达求援,他们的演说非常感人,无数民众为之潸然泪下,但是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哈里发指示代表团去见苏丹,那个醉汉根本不理这个碴儿。后来的请愿团甚至捣毁了苏丹做礼拜的讲台也无济于事。〃信士们的长官〃和他的塞尔柱苏丹就这样袖手旁观。   

  如果说对于阿拉伯帝国和穆斯林世界,十字军东征带来了什么的话,那么只是破坏和仇恨。中东人民深信西方人是残忍的、无知的野蛮人。直到今天,在叙利亚,当小孩吵闹时,母亲还会吓唬说:〃再不听话,狮心王理查就要来抓你了。〃当十字军到达时,他们面对的是一片分裂的国土,而离开时增添了更多的废墟和贫困。一个穆斯林和基督徒仇恨的传统,也被他们留在这里。   

  3。蒙古入侵和帝国辉煌的凋谢   

  十字军的插曲中,最惹人注目的当属那位侠客般的萨拉丁。他的出现,曾经给阿拉伯帝国带来振兴的希望。他收复埃及、叙利亚,使得这些地方再次成为帝国的领土,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在位的哈里发纳绥尔,由于他的鼓励,终于振奋精神,准备趁着塞尔柱王朝的内讧,为帝国的复兴做最后一次微弱的尝试。首先,他把自己的意志施加于首都,由他出钱建立高楼大厦。他还赞助一个侠义精神的武士组织……弗士韦,并对它加以改革。这个武士组织自称溯源于阿里,成员都是世家子弟,多为阿里的后裔。   

  不过这些小小的尝试很快为更大的失误所抵消。他先是怂恿花剌子模的台卡史去进攻苏丹突格里勒,结果突格里勒大败,塞尔柱王朝灭亡。本来纳绥尔希望台卡史胜利后交出征服的地区,但是台卡史不仅不交,还援用塞尔柱人的先例,以苏丹的名义控制巴格达的世俗政权,而仅把名义上的主权交给哈里发纳绥尔。台卡史的儿子摩呵末担任苏丹后,希望继承塞尔柱人的事业,发动圣战,复兴伊斯兰教世界。一开始确实不错,收复了波斯的大部分,攻陷了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但是他太过愚蠢,决心要结束巴格达的阿拔斯哈里发王朝。哈里发纳绥尔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恨之入骨,宣称宁愿要异教的蒙古人,也不要他。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62节:花开花落……阿拉伯帝国(32)         

  不过成吉思汗对花剌子模的战争,并不是为了响应纳绥尔的求援。1218年,一支来自蒙古的商队从花剌子模边境经过,遭到花剌子模总督的抢劫,商队中100名成员被处死。成吉思汗要求赔偿,被自大的总督拒绝,战争因此引发。传说他的军队有 6万人之多,全是游牧的蒙古骑兵,像是离巢的大群马蜂,沿途不断添进新的成员,一路朝撒马尔罕(花剌子模都城)而来。摩诃末不能抵挡,只好逃亡,最终在里海的一座小岛上绝望地死去。   

  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骑兵们一路朝西,征服中亚草原,进入伊朗,沿途的城市,一一倒在他们的马蹄下。这些草原来的战士们,也许根本没有什么长久的打算和规划。他们唯一的乐趣是掠夺和征服,布哈拉、撒马尔罕、木鹿、内沙布尔……几乎所有经过的文明中心,都被他们掠夺和破坏,到处都是残破的房屋和砍掉的头颅。   

  成吉思汗的死去并没有阻挡蒙古人前进的脚步。之后是拔都率领的〃长子军〃。到蒙哥成为蒙古大汗的时候,他的幼弟旭烈兀率军西征。1252年,他从喀拉和林出发,6年后出现在巴格达的城下。其实早在纳绥尔的晚年,就从来往的商人那里得知信奉异教的蒙古人有多么可怕。巴格达的居民长期生活在持   

  续不断的恐怖之中。   

  他们如同惊弓之鸟,一听到警报,就争先恐后抄起家伙来自卫。   

  不过这一次,杀人不眨眼的蒙古人确确实实地来了。1258年 1月,旭烈兀的抛石机对巴格达的城墙进行了有效的轰击,不久一   

  个堡垒被打开缺口。传说,旭烈兀有一位夫人是景教徒,所以巴格达城中的景教首脑陪同哈里发的大臣出来议和。他们援引了许多先例,来证明侵犯和平城或者哈里发的人将会遭遇如何悲惨的命运,最后他们还警告旭烈兀:〃如果杀害哈里发,整个世界都要陷入混乱,太阳将失去光彩,雨水将会停止,草木也不再生长。〃可是,这个信奉萨满教的蒙古人根本不理这一套。一个月后他们进了城,哈里发带着他的官员们,赶出来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10天之后,他们全被处死。   

  巴格达的哈里发们,虽然在帝国最后的400年里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权力,但是他们在名义上仍然是整个阿拉伯帝国的领袖,是穆斯林信士们的长官。他们是阿拉伯帝国的象征,巴格达仍然是帝国的中心。然而蒙古人占据了和平城,蒙古人杀死了哈里发,阿拉伯帝国最后的影子消失了。   

  整整600年的帝国就这样在蒙古人的冲击下最终结束了。它的没落和崩溃,究竟该由谁负责?   

  蒙古骑兵的强悍,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帝国的分裂,似乎更像是祸根。分裂的帝国,像是气息奄奄的病人,而蒙古人好比身强力壮的强盗,自然难以抵挡。然而,为什么在强盗没来的 400年里,帝国没能抓住机会实现统一呢?   

  布韦希朝的阿杜德、塞尔柱朝的马克白沙、英雄萨拉丁,都做过这样的尝试,然而统一之后的帝国,随着他们的去世,又都迅速地瓦解了,仍然陷入无政府和分裂的状态中。老子发家,儿子败家。难道是不可逃脱的铁律吗? 当我们重新回顾短暂统一的时代,将会发现所谓的统一不过都是表面的。每个复兴的   

  王朝都是建立在武力征服上的,这些征服往往草率、不完全,早就种下分裂的祸根。王朝的建立者们往往是些目不识丁的蛮族,他们可以马上打天下,却不懂得治理天下的方法,根本无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还有,处在帝国中枢的巴格达早已被波斯文明所同化。波斯宫廷的恶习迅速成为帝国的风尚。无数的太监、宫女、女奴、男奴,无限制的偏房、无数的异母兄弟和异母姐妹畸形的恋情、可怕的嫉妒、到处存在的阴谋……以及奢华的生活、经常的醉酒、含糊的王位继承,种种这一切耗尽了王室的元气,产生的哈里发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领袖,根本没有挑起国家重任的能力。   

  萎靡的王室和贵族们仍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而他们的行为又为大大小小的割据者们模仿。国家既然不能开辟新的财源,只能盘剥一般的百姓,人民的生活日渐贫困。国力的衰弱导致运河系统的维护成了问题,许多耕地被迫成为荒地。而那些饱经战乱的地方,人民数量大量下降,剩下的人们因为安全得不到保障而离开故土,产生更多的荒地。战争的频繁还导致传染病的流行,鼠疫、天花、疟疾……使本来很少的人口下降更快。战火还破坏了正常的商业和工业,国民经济严重衰退,接着是民族文化的衰退,帝国早期创造的文明成果,渐渐地丢失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衰落的国家还被各种各样的争吵所包围:南北阿拉伯党人之间、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之间、阿拉伯穆斯林和新穆斯林之间、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间、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西班牙的倭马亚家族和阿拔斯家族之间……伊斯兰教,已经不能再把他们团结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哈里发的帝国,也不能把北非、   

  西亚、中亚的领土统一   

  成一个牢固的单元了。   

  于是分裂成为必然,蒙古人进来,帝国倒下了……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63节:转瞬即逝……蒙古帝国(1)         

  第三章转瞬即逝……蒙古帝国   

  他们来自茫茫的大草原,在经过几个世纪的默默无闻之后,突然骑着骏马、手持弓箭,出现在三河的源头。他们像是一场可怕的风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太平洋的西侧,一路狂飙突进,直到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的岸边。几乎整个世界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以至于他们的帝国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限,成为全球化最早的范本。然而,这样的帝国,却在达至顶峰的时候,迅速地冰消瓦解……   

  一、成吉思汗勃兴前的蒙古   

  1。蒙古民族的起源   

  蒙古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汉语里面,它首先代表一个民族……蒙古族。其次它还代表一个国家……蒙古人民共和国,也就是外蒙古。它还是长城以北的那个辽阔高原的名字……蒙古高原。蒙古这个词,也可用来代指世界上的一个人种……蒙古利亚,也就是黄种人。不过,在它所有的意义当中,有一个是最著名的,以上的种种称呼和用法,都是它的延伸。那就是蒙古帝国,也有人称它作蒙古汗国。成吉思汗统一大漠各部后,以自己的部族名称蒙古为国号,建立蒙古帝国,自此曾经在大漠南北活跃的各个部族,都以蒙古人自诩。他们活动的舞台,也就被称作蒙古高原。自从蒙古民族大统一后,再也没有人能在高原上与他们抗衡,于是他们就成为这里唯一的主人。   

  那么成吉思汗的部族蒙古部,到底从哪里冒出来的呢?这一部族的名称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呢?   

  蒙古这个名儿,早在唐朝就有记载。不过当时叫蒙兀,也有叫蒙瓦的。可能是从蒙古人的口中音译过来的,所以写成汉字多少有些出入。唐以后翻译过来的蒙古名称至少有 20多种。比如萌骨子、萌古子、蒙国斯、蒙古斯、萌古斯、莫卧尔、忙豁勒、蒙古里、盲骨子、萌古、朦古、   

  萌骨、蒙国、朦辅、蒙古等等。其中有些词,像萌古,是从契丹语里译成汉语的,   

  盲骨子、朦辅是从女真语里译出来的,而莫卧尔则是从阿拉伯语转译的。蒙古   

  有这么多种名字,到底它的真实含义如何呢?   

  和成吉思汗同时代有个读书人,名字叫彭大雅。据他说,蒙古人本来是叫   

  鞑靼的。后来看到女真人给自己的国家起了新名字,叫做〃金〃,于是自己也   

  就改了一个响亮的名称……〃银〃,〃银〃在鞑靼的语言里念作〃蒙古〃。〃金〃、〃银〃都是坚固、不易腐朽的东西,用来象征民族的强悍和长久。   

  至于蒙古从哪儿来,蒙古人自己有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   

  在一次战争中吃了败仗,只有 7个人侥幸脱险,后来他们的子孙就构成了蒙古   

  族。不过有一个诚实的波斯人,自称从〃值得信赖的贵人们〃那里听得:两千   

  多年前,有个被称为蒙古的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起了争吵,后来引发大战。   

  蒙古部战败,结果受到屠杀,只有两对男女逃了出来。他们很怕敌人,于是跑   

  到一个荒凉的地方住了下来。这两个男子的名字,唤作捏古思和乞颜。乞颜后   

  来成为一个部族的名字,这个部族诞生了一个伟大的领袖,他就是成吉思汗。   

  不过,这些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似乎只是后人层层叠叠的追加和渲染,   

  未必可信。蒙古真正作为一个族的名称出现,是在中国的唐朝。那个时候,它   

  属于室韦各部中的一部……蒙兀室韦。室韦最早活动在历史舞台上是在北魏时   

  期,当时写作〃失韦〃,突厥人叫做〃达怛〃。唐朝的时候,室韦人住在今天中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WWW。HQDOOR。COM←虫工←木桥 书←吧←  

第64节:转瞬即逝……蒙古帝国(2)         

  国东北的嫩江流域。当时的草原正是突厥人的天下,室韦人只是他们的臣民。   

  不过到了公元745年,后突厥汗国灭亡,蒙古高原暂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个   

  时候,蒙古部的先世……蒙兀室韦开始往西边的辽阔草原迁徙。当时蒙兀室韦   

  的领袖是勃尔帖赤那,他的妻子是豁埃马阑勒。他们一起渡过腾吉思水,来到   

  斡难河的源头,住在不儿罕山前面。突厥人霸权消亡后的 400多年里,蒙古高   

  原经历过多次战乱、动荡和迁徙,室韦人趁此机会渐渐朝西边迁徙,和残留在   

  这里的突厥人、回鹘人、铁勒人杂居在一起,长期交往,相互影响。于是,在   

  辽阔的草原上,形成了许多个风俗不同的部族。   

  2。散居大漠的各部   

  蒙古高原未被成吉思汗统一之前,除蒙古外还有 7个部族。   

  其中头一个厉害的要属乃蛮人。他们经常在阿尔泰山的附近放牧,东与克   

  烈部相邻,西边以额尔齐斯河为界,北连叶尼塞河,南隔沙漠与畏兀儿相望。   

  他们本是突厥人的一支,在突厥汗国崩溃后,通过兼并成为国强民众的大部族。   

  在契丹人建立国家的时候,他们臣服契丹人;契丹人衰落后,他们又成为女真   

  人的属民。12世纪的时候,乃蛮的首领已经称汗,又叫太阳汗。   

  乃蛮人和畏兀儿人为邻居,可能受到他们的影响,有许多人信奉聂斯脱里安教,也就是中国人说的景教。聂斯脱里安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受到正统基督教的迫害,主要流传于中东地区,后来跟着商队流传到亚洲的草原上。乃蛮人信奉景教的人数还挺多,其中最出名的要属乃蛮太子屈出律,他后来多次参与反对成吉思汗的斗争。原始的萨满教(崇拜风雨雷电等自然力量的一种非常原始的宗教)在乃蛮人中间,似乎具有相等的地位。乃蛮人是个比较文明的部族,这可能与他们受到回鹘和中国的影响有关。乃蛮王曾经任用一个叫塔踏统阿的回鹘人,做自己的机要秘书,掌管玉玺和文书。回鹘语还是乃蛮人的官方语言。另外一方面,汉化的金人也对乃蛮人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多是政治方面的,最主要是册封乃蛮首领。   

  乃蛮人东边是克烈部。克烈人势力不小,常与乃蛮争锋。他们主要在肯特山以西的杭爱山地区游牧,北起土拉河,南到大漠,东西与蒙古、乃蛮相邻。他们可能是突厥人的一支,在公元 1000年的时候皈依了聂斯脱里安教。传说,当时克烈汗在草原上迷了路,得到一位神灵的引导方才脱险。当时克烈部的境内来了许多聂斯脱里安教的商人,他们告诉克烈汗,那位引导他的神灵乃是一位过世的圣徒。在这群信奉基督的商人怂恿下,克烈汗和他的部民接受了洗礼,人数大概有 20万之多。1089年,克烈首领磨古斯曾与塔塔儿人交战,结果兵败被擒,引渡给金朝,被钉死在一只木驴上。后来他聪明的妻子策划针对塔塔儿汗的暗杀,替他报了仇。到他的孙子脱斡邻勒即位的时候,发生了内乱:脱斡邻勒的叔叔菊儿汗在乃蛮人的支持下争夺克烈汗位。不过,幸好得到蒙古酋长也速该的帮忙,脱斡邻勒最终赶走了叛乱者。这位叫脱斡邻勒的克烈汗,后来在金朝的帮助下击败了塔塔儿人,一雪祖父的耻辱。由于他的这一大功,被金人封王。自此他开始以〃王汗〃的称号成为草原最强大的领袖。   

  克烈人的东边是蒙古部,蒙古部的东边是塔塔儿人。塔塔儿人的牧场在今天的呼伦贝尔草原上,以呼伦、贝尔两湖为中心。塔塔儿人和蒙古部同是出自唐朝时的室韦,不过是最强的一支,所以当时的室韦,包括蒙兀部,都以塔塔儿人(鞑靼)的名称为人所知。塔塔儿部共有 7万户,牧场邻近辽金本部,受到他们的影响。所以,除了繁荣的畜牧业之外,还有一些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当时的〃毡帐百姓〃中是最富有的。塔塔儿人既和辽金本部相邻,就不得不受到辽金的控制,常作为充当辽金的爪牙,镇压草原的其他部族,因此和蒙古         

虹桥书吧WWW。HQDOOR。COM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