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中央兵团兵团长、指挥四个军兵力坚守忻口北线阵地。10月15日亲监大白水前线指挥作战,不幸中弹牺牲。  

郑廷珍(1893-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河南柘城人。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第三十二师副师长、独立第五旅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赴晋北前线抗战。同年10月参加忻口会战。10月16日在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刘家骐(189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湖北武昌人。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任东北军连长、营长、团副等职。1927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参谋长、旅长。后入陆军大学深造。1937年七七事变后,升任第五十四师师长,率部在晋北前线抗日。1937年10月参加忻口会战,10月16日凌晨与军长郝梦龄一起中弹牺牲。  

庞汉桢(1899-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西靖县人,早年入广西陆军。后毕业于广西讲武堂,在桂系军队中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时,任陆军第一七零师第五一零旅少将旅长,奉命率部开赴淞沪战场。同年10月在谈家头到陈家行一线,与日军展开激战。10月23日在血战中中弹牺牲。  

秦 霖(1899-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西桂林人。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升任陆军第一七一师第五一一旅少将旅长。1937年10月奉命开赴上海前线,担任湾宅至毛宅一线的守备任务。10月23日,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曹亚伯(1875-1937) 国民党政要。湖北阳新人。早年为基督徒。1904年参与组织科学补习所。同年10月赴长沙参加起义,事败后赴上海。后赴日本,1905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1906年赴英国留学,191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12年回国,后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21年夏受聘为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后被陈炯明所利用,醒悟后退居江苏昆山,撰写《武昌革命真史》。晚年厌闻世事,专心学佛。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参加抗战宣传。1937后10月27日在昆山病逝。  

官惠民(1906-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曲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四军第九十师二七零旅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抗战。10月奉命率二七零旅开赴赴嘉定县清水头一带布防。10月28日,在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时,遭敌机轰炸和炮击,不幸中弹牺牲。  

刘眉生(1905-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贵州贵州遵义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第八十五师二五三旅五一零团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参加忻口会战,坚守洪山阵地。10月28日,在战斗中中弹牺牲。  

李海青(1895-1937) 抗日将领。山东人。早年随家逃荒到黑龙江。曾入绿林,1925年被吴俊升招抚,任营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马占山部旅长,力主抗日。1932年后,历任东北民众自卫军总司令黑龙江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长、抗日同盟会第十六军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同盟军失败后,辞职到北平等地闲居。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平西组织抗日武装,同年秋被叛徒杀害。  

朱耀华(1891-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湖南长沙人。早年投身军旅。后在湘军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37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坚守上海大场一线,多次击退日军进攻。1937年10月26日在阵地失守后,举枪自杀殉国。  

吴克仁(1894-1937) 国民党陆军中将。吉林宁安人,满族。保定军校毕业。历任东北军炮兵团团长、国民革命军师长、副军长、第六十七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抗日。1937年11月9日在指挥作战时牺牲。 

张学成(?-1937)民国东北军将领、汉奸。辽宁海城人,张学良堂弟。自幼由张作霖扶养成人。曾任张作霖卫队营长、张宗昌部师长等。1937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关东军拉拢投敌,任伪东北自卫军总司令。11月中旬,张学良命部队在黑山县高山子将其部消灭。张学成被击毙。  

夏国璋(189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西容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中校参谋。1932年入陆军大学深造。毕业后。历任科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陆军第一七二师副师长兼五二二旅少将旅长,奉命率部参加淞沪抗战。同年11月奉命扼守吴兴县城狙击来犯日军,激战至11月21日壮烈牺牲。  

高志航(1908-1937) 国民党空军少将。吉林通化人。历任国民党空军教导总队总队副、第六大队大队长、第四大队大队长、空军驱逐司令。1937年8月,率部在杭州笕桥上空与日军空战,共击落日机13架。11月25日担负南京防空任务时被日机袭击中弹牺牲。  

吴继光(1903-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江苏盱眙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等职。1937年8月率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11月初,国民党军队撤出上海时,奉命率部在青浦、白鹤港一带狙击日军,在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饶国华(189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四川资阳人。早年毕业于四川合川军官传习所,曾任川军连长、营长、团长。1936年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师长。1937年10月奉命出川抗日,11月率部驻守浙江广德,抗击日军,11月30日在所部伤亡殆尽时,给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写了绝命书后举枪自尽,以死报国。  

高致嵩(1899-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西岑溪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抗战。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坚守雨花台阵地。12月12日,与全旅大部分官兵壮烈殉国。  

姚中英(1898-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一五七师参谋长。1937年8月参加了淞沪抗战。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先后坚守汤山、紫金山、太平门等地。12月12日在与日军激战中,中弹牺牲。  

萧山令(1892-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湖南益阳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在湘军贺耀祖部任职。1929年后,任首都卫戌司令部中校参谋,少将参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宪兵副司令兼南京市市长和首都警察厅厅长的身份,率宪兵部队参加南京保卫战。同年12月12日,奉令率部向下关撤退,在义凤门一带中弹牺牲。  

司徒非(1893-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开平人。保定军校毕业。后投身军旅,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第一六零师开赴淞沪抗战。同年11月,升任第一六零少将参谋长,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在12月12日夜与日军血战,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朱 赤(1900-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江西修水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抗战。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坚守雨花台阵地。12月12日与第二六二旅大部官兵在战斗中殉国。  

易安华(1900-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江西宜春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1937年8月,参加淞沪抗战。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卫中华门阵地。12月12日,在指挥作战中时不幸中弹牺牲。  

张 弧(1875-1937) 民国政要,汉奸。浙江萧山人。清未曾任警察学堂监督、长-监运使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财政次长兼监务署署长、敝制局总裁,财政总长等职。1927年后潜居天津。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1937年曾出任日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头目。同年12月12日病逝于北平。  

罗策群(1893-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兴宁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职。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师参谋长、陆军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九师第四七五旅少将旅长、第一五九师副师长。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和南京保卫战。12月12日在南京太平门与兴日军激战时,中弹牺牲。  

刘国用(?-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排长、连长、营长、陆军第五十八师第三四四团团长、第一四旅少将副旅长。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南京保卫战。同年12月13日在南京水师门外与日军激战时壮烈殉国。  

叶开鑫(1887-1937) 国民党陆军上将。湖南宁乡人。江南将弁学堂毕业,后在湘军中任职。并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历任湘军混成旅旅长、湘军总司令等职。北伐战争时兵败接受改编,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四军军长。1929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武长株萍铁路司令,后任第八军军长。投靠蒋介石,与唐生智作战。后任军事参议会上将高参、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1937年12月15日病逝。  

熊希龄(1870-1937) 民国政要。湖南凤凰人。字秉三,世称熊凤凰。光绪进士。参加了戊戌维新运动。清未曾任奉天监运使等职。民国成立后,参加统一党、共和党和进步党。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参政院参政、平政院院长、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等职。1937年12月25日病逝于香港。  

李兰池(1898-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辽宁锦西人。东北讲武堂毕业。后投身军旅,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第五十七军少将旅长,奉命率部赶赴淞沪战场,担任江阳、镇江一线的守备任务。后又参加南京保卫战,率部在南京太平门外蒋王朝一线布防。同年12月与日军展开激战,后奉命突围,在向大胜关转移时中弹牺牲。  

孟 森(1868-1937) 民国国会议员,历史学家。江苏武进人。早年游历四方。1901年留学日本,回国参与成立预备立宪公会。1909年任江苏盗议局议员。民国成立后,任共和党执行书记、国会议员。1913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后,专门从事学术研究,钻研明清史。1937年留守北京大学,目睹日军暴行,忧愤成疾去世。  

陈席儒(1859-1937) 民国政要,商人。广东中山人。生于檀香山。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先替父亲管农牧场,后自办英语学校,招收华人学生。1890年随父归国,在港澳经商。任香港中日银行董事局主席、道格拉斯?拉泼力克斯公司总经理、粤汉铁路及歧关公路股东。曾多次资助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1921年为孙中山重组广东军政府资助27万元。1922年8月由省议会选为广东省省长。1923年去职,在港澳经商。1937年病逝。  

陈嘉佑(1881-1937)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阴人。早年加入华兴会。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官学校,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湖北新军标统,参加辛亥革命。后历任湘军团长、梯团长、混成旅旅长。1922年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北伐军第一路司令、湘军讨贼军第一军军长、湘军第六军军长。1926年北伐战争时,任教导师师长。“四? 一二”政变后,通电反蒋,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后参与冯、阎反蒋活动。九 一八事变后,与程潜等组织三民主义实现会。1935年迁居香港,继续从事反蒋活动。1937年病逝。  

彭汉遗(1899-1937) 民国政要。湖北广济人。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共进会。回国后协助孙武进行革命。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司令部副部长。1912年当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参议员,并为南京临时政府迎接袁世凯南下的专使之一。1913年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并先后加入民会、共和党、进步党。1917年南下参加非常国会,任大元帅府参议。1922年国会恢复,仍任众议员。1923年退出政界。回原籍教书。1937年病逝。  

李伯庚(1879-1937)民国将领。云南大理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云南讲武堂教官;辛亥云南起义后,任云南都督府总参谋部第一部部长、步兵第二团团长、师参谋长;后历任川滇黔靖国军第二军参谋长、第二军军长、滇军总参谋长等。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云南北伐后援军副司令。后归隐家园。1937年病逝。 

毛维寿( ? -1937)国民党将领。江西峡江人。历任陆军第六十一师第八旅旅长、第六十一师师长、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赣粤闽湘鄂剿匪东路军第七路总指挥、第二路总指挥、军事参议院参议等。1937年病逝。 

岳兆麟(?-1937)民国将领。湖南善化人。早年投身新军。民国成立后,入江西都督陈光远部。1916年后,历任陆军第十二师第二十四旅旅长、赣东镇守使、赣西镇守使等。1937年逝世。 

包悦卿(1896-1937)民国政要、伪蒙中将。内蒙科右前旗人,蒙古族。曾任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参议院参事、蒙藏委员会专门委员。1934年任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主任、伪蒙古军中将参议、伪蒙疆银行总裁等。1937年在多伦逝世。 

赵荣华(?-1937)民国将领、将军府彝威将军。山东人。原为姜桂题部属,后归黎天才部,任陆军第九师旅长。后又转为吴佩孚部,任陆军第八混成旅旅长兼荆州镇守使。1922年在湖北宜昌被川军击败后,被撤职。1923年任将军府彝威将军。1926年任十四省讨贼联军前敌执法队队长。北洋军阀失败后闲居天津。1937年在天津法租界逝世。 

班禅额尔德尼? 却吉尼玛(1883-1938) 班禅九世,国民政府官员。西藏塔布准巴人,藏族。1892年经光绪皇帝批准,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坐床典礼(第九世)。1910年达赖十三世投靠英国后,备受歧视和压迫。1923年被迫出走内地。后历任善后会议会员、国民党青海省政府委员、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南京国民政府委员、西陲宣化使等职。1937年入藏受阻。1938年1月12日在青海玉树结石寺病逝。  

黄冷观 (1883-1938) 同盟会员、报业家、小说家。广东中山人。早年加入同盟会。父亲黄屺香乃粤林大儒,以经史、词章之学而著称。耳提面命之下,冷观所学,青出于蓝,为同辈所赞许。清末,在县参与《香山旬报》笔政。辛亥革命后一年,该报改为《香山纯报》,黄担任编辑兼发行人。袁世凯窃国,将谋称帝,黄氏常在该报撰文声讨帝制,义正词严,致为粤督龙济光所忌,下令查禁。该报乃改名为《岐江日报》,黄氏仍持正不挠,抨击帝制,较前尤烈,终致被捕入狱。迨袁败龙逃,黄氏始于1916年3月获释。在铁窗生活的岁月里,黄氏泰然自若,日惟从事写作。所著《十年旧梦》、《廿年心影录》和《军狱琐记》三书,均其在狱中呕心沥血之作。冷观出狱后前往香港,不久返香山主持《民华报》。及后再返港,担任《大光报》主编,兼主《香港晨报》笔政,同时还常为《华字日报》、《循环日报》、《中华民报》、《中和日报》和《超然日报》撰文。其所著小说,不下三百,颇受读者欢迎。“九?一八”事件后,随着时局的骤变,黄氏所写的《野火》、《狼烟鹘泪》、《黄海之血》等篇,更是壮怀激烈,同仇敌忾,其爱国主义思想充分流露于字里行间。1938年1月13日在香港病逝。  

刘 湘(1888-1938) 四川军阀,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四川大邑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历任川军师长、军长、川军总司令、四川善后督办、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第五军总指挥、四川省主席、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38年初,与韩复渠密谋阻止蒋军入川,事泄未遂。1月23日因胃溃疡复发,忧虑吐血死于汉口。  

韩复榘(1890-1938)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河北霸县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团长、师长、军长、河南省政府主席、山东省政府主席、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1937年底,不战而放弃济南等地,并与刘湘、宋哲元等密谋倒蒋。1938年1月11日,蒋借在开封召开军事将领会议之机将韩诱捕。1月24日在汉口被枪决。 

张克瑶(1883-1938)民国将军府克威将军、国民党陆军中将。安徽寿州人。北洋将弁学堂毕业。清朝时任管带。民国成立后,历任团长、旅长、将军府克威将军。1927年后,历任第三十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第三十三军军长兼第七十一师师长、军事参议院参议、河南军事参议院总参议等。1938年1月25日在香港病逝。  

周浑元(1895-1938)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江西金溪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团长、旅长、陆军第五师师长、第三十六军军长兼第三路追剿军司令官再兼川鄂湘边区剿匪军第二纵队指挥官。1938年初病逝。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徐积璋(1905-1938) 国民党陆军少将。山西襄陵人。早年投身军旅,在西北军服役,历任连长、营长、后入陆军大学,提升团长、旅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第十九军第七十军第二零五旅旅长兼西南十八县保安司令,率部与日军作战,后退入闻喜县山区,进行游击战。1938年2月,在日军大举进犯闻喜时,在稷王山一带与日军展开血战,2月5日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赵锡章(1901-1938)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河北河间人。保安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入晋军,历任排长、教官、少校参谋、上校参谋长、团长等职。1937年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忻口战役,后升任陆军第十九军第七十师第二一五旅少将旅长。1938年2月,奉命率部在-县一带阻击日军,在汉口镇与敌展开激战。2月21日在战斗中负伤,仍带伤指挥。最后头部又负重伤,壮烈殉国。  

刘震东(1893-1938) 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沂水人,早年投身军旅。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警备司令、警务处处长、参议等职。1937年七 七事变后,亲赴南京请求带兵到前线作战,后被任命为第五战区第二路游击中将司令,率部抗日。1938年2月,驻守鲁南重镇莒县。2月23日,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最后弹尽粮绝,壮烈殉国。  

荣宗敬(1873-1938) 近代实业家,江苏无阳人。早年为钱庄学徒。1900年后,与其弟弟荣德生经营面粉业,后又广开而投资纺织业,成为旧中国面粉业与纺织业“大王”。1927年后任工商部参议、中央银行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抗战期间一度参加日伪组织“地方协会”。1938年2月病逝于香港。  

张培梅(1885-1938) 国民党陆军中将。山西原平人。保安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太原辛亥起义。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晋南镇守使,镇太护路军总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1938年2月,因愤于无权处决在与日作战时临阵脱逃的晋军高级将领,服毒自杀。  

周凤歧(1879-1938) 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长兴人。早年入杭州武备学堂及保定军校学习。历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浙江警备司令部总参议、浙军第一师师长。1926年12月任北伐军第二十六军军长。后因受蒋介石排挤,参与反蒋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与汉奸活动。1938年3月7日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死。  

李仪祉(1882-1938) 水利专家。陕西蒲城人。早年留学德国。历任陕西水利局局长、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导准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等职。1938年因参加惠渠拦河大霸南土霸的截流工程,劳累过度,于3月8日在西安病逝。  

王铭章(1893-1938)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四川新都人。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后在刘存厚部任职。历任川军团长、旅长、师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四师师长兼成都卫戌司令、第一二二师师长。1937年9月率部出川抗日。1938年任四十一军代理军长。同年3月在山东腾县与日军激战,3月17日弹尽粮绝,士兵伤亡殆尽,自己亦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王禹九(1902-1938) 国民党陆军少将,浙江黄岩人。浙江干部学校毕业,后投身军旅,历任连长、营长、团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后升任第七十六师第二二放旅副旅长、第七十九军军部参谋处少将处长。1938年3月,率部在南浔线一带作战。3月27日,在亲率部队进攻日军阵地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范廷兰(?-1938) 国民党陆军少将。江南温县人,行伍出身。1937年七七事变后,任国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