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9年病逝。 

余作柏(1889-1959)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广西北流人。1911年加入同盟会,后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在广西林虎、李宗仁部任职。曾任纵队司令、黄埔军校南宁分校主任兼广西省政府农工厅厅长。1927年被新桂系排斥,遂到右江地区任广西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反蒋,失败后逃居香港。抗日战争时期到上海一带,组织忠义救国军。1945年9月被授中将衔。1949年去香港。1956年由香港返广州,历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等。1959年在广州病逝。 

虚 云(1871-1959)佛教大师。俗姓萧,湖南湘乡人。1891年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出家。后在江浙一带名刹大寺参禅听经。1903年赴大理崇圣寺主讲佛经。1906年被清廷赐号“佛慈洪法大师”。1912年改中国佛教会为中国佛教总会。1929年任福州涌泉寺住持。1931年涌泉寺设立佛学院,自任院长。1935年,曾去曲江任南华寺住持。与国民党上层人物关系密切。1942年11月,在重庆主持由国民党政府发起的“护国息灾大悲法会”。1947年被推为中国宗教和平建国大同盟中央监察委员。1952年在北京参与发起中国佛教会会议,1953年被推为中国佛教会名誉会长。后赴江西永修真如寺任住持。1959年圆寂。 

张元济(1866-1959)清末官员、爱国人士,著名学者,出版家。浙江海盐人。光绪进士。曾任清朝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曾参加维新运动,后被革职。1903年进商务印书馆任编译所所长。后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拒绝日伪的拉拢。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进行内战的政策。1949年9月应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上海博物馆馆长等。1959年病逝。 

马廷贤( -1959)国民党将领。甘肃河州人。历任旅长、纵队司令、甘肃联军陇南路司令、陇南绥靖指挥等。1931年后到天津当寓公。抗战期间回老家定居。新中国成立后,因民愤大,被逮捕劳改。释放后,仍不改恶从善,1958年再次被捕。1959年被枪决。 

冷御秋(1882-1959)民国将领。江苏丹徒人。安徽武备学堂毕业。1906年参加同盟会,参与安徽、广州等地起义。1911年后,历任北伐军第三师师长、第九师师长、护国参议厅厅长、护法军政府总参议、代理内务部长等。1925年曾任江苏水陆警备司令部司令。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民主同盟常务委员。新中国时期,任江苏省副省长、华东水利部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等。1959年在南京病逝。 

赵玉珂(1877-1959)民国将领、将军府雍威将军。天津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民国成立后,历任直隶督军公署参谋长兼天津镇守使、直军参谋长、直鲁豫巡阅使署参谋长兼天津戒严总司令、航空署督办兼署长、大总统府机要处处长、京畿警备司令等。曹锟倒台后,回天津做寓公。新中国时期,加入民革组织,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天津新华社区及和平区政协委员等。1959年在天津病逝。 

向凤武(1900-1959)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龙山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八十七师师长、第七十一军副军长兼遂宁师管区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七十一军军长。1948年10月,在黑山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被关押改造。1959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病逝。 

温树德(1887-1959)民国海军上将。山东益都人。早年曾在英国学习海军。清末在海军任职。民国成立后,曾任海军司令部参议、海军司令兼海圻舰舰长、渤海舰队司令、北京政府海军部次长等。北洋军阀失败后去职闲居。1949年后留居大陆。1959年在山东青州病逝。 

于 珍(1888-1959)民国将领、将军府珍威将军。辽宁铁岭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东北陆军讲武堂教官、黑龙江督署参谋长、第二十九参谋长、奉军驻津司令部参谋长等。1922年后,任奉天警备队统领、奉天全省警备处长、奉天保甲局总办、东北陆军第十师师长、安国军第十军军长、京畿卫戍司令。1928年后,任东北边防长官公署参议等。后脱离军政界。解放后留居大陆,1959年病逝。 

许崇灏(1882-1959)原国民政府军政要员。广东番禺人,1882年生于北京,许崇智之弟。江南陆军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后,历任江苏讨袁军参谋长、福建讨袁军总司令、粤桂滇赣联军兵站总监、粤桂湘边防督办及参谋长、粤汉铁路总理及护路总司令、粤军总司令部顾问等。1928年后,历任国民政府考试院秘书、行政院委员、考试院秘书长、国民政府委员及顾问。1946年退休。1949年后留居大陆,历任上海市参事室参事、上海市政府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等。1959年在上海病逝。 

许宝驹(1899-1960)爱国民主人士。浙江杭州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曾参加国民党的民治主义同志会,后为“太子派”的智囊人物。历任浙江省教育厅视学、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等。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委员会委员,政务院参事室参事,民革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宣传部部长等。1960年1月10日在北京病逝。 

卫立煌(1896-1960)原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安徽合肥人,行伍出身。曾任孙中山警卫排长。后历任粤军许崇智部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北伐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旅长、副师长。1927年后,历任国民党第四十五师师长、第十四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兼冀察战区总司令、军委会西安办公厅主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中国陆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政府主席东北行辕代主任兼“剿匪总司令”,力图挽救东北败局,但没有积极执行蒋介石命令,后被蒋介石软禁于南京。1949年初获释后出走香港。1955年3月回到祖国大陆。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1960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 

江 庸(1877-1960)民国政要,法学家。福建长汀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任京师政法学堂总教习、大理院推事等。辛亥革命后,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大理院推事、高等审判厅厅长、司法部次长、法律编查馆总裁、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等。1924年辞职,在北京从事律师业务,并任法律评论社社长、尚志学会会长、国立法政大学校长、私立朝阳大学校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拒任伪职。后参加抗日爱国运动和反蒋民主运动。1949年1月曾以私人身份与颜惠庆、章士钊赴北平试探求和。同年9月应邀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府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长等。1960年2月9日在上海病逝。 

林 虎(1887-1960)民国将领。广西陆川人。江西武备学堂毕业。1906年加入同盟会。历任新军营长、团长、旅长。1913年任江西讨袁军左翼司令,失败后到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1916年后任护国军军长、广东军政府总参议、广东陆军第二军军长、广东军政府陆军部次长。1922年后依附陈炯明。1925年为东征军所击败,退居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参议会参议员。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1960年2月病逝。 

李西屏(1887-1960)爱国民主人士。湖北黄冈人。早年入清军,加入共进会。参加了武昌起义,后曾任军政府赏叙长、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参加了讨袁运动,失败后赴美留学。1922年回国,在广州大本营任职。曾一度参与西山会议,出席上海国民党代表大会。1927年后,曾任国民党汉口党务指导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司法院秘书,主持《民国日报》和创办《抗日小报》。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呼吁和平,协助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武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湖北省副主任委员等。1960年4月7日病逝。 

范振绪(1872-1960)爱国民主人士,书画家,诗人。原籍甘肃靖远,生于北京。清末进士。1903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任清廷工部主事。民国成立后,曾任参议院议员、参政员参政等。后长期致力于书画和诗歌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等。一生创作山水画万幅以上,并有多部诗集传世。1960年8月21日病逝。 

马鸿宾(1884-1960)原国民党陆军中将。甘肃临夏人,回族。自幼随叔父马福祥在清军及冯玉祥部供职。 曾任宁夏镇守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师长、第二十四军军长、第七军军长,新编第七师师长、宁夏省政府主席,甘肃省政府主席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第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十一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西北行营高参。1949年人民解放军向西北挺进时,率八十一军宣布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刮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等。1960年10月21日在兰州病逝。 

刘积学(1880-1960)原民国政要,爱国民主人士。河南新蔡人。清末举人。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历任民国临时参议院参议院、国会议员、河南省自制筹备处处长等。北伐战争时期,任河南宣抚使。1929年后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河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等。1949年4月在河南信阳参加起义。同年9月以民革代表身份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1960年11月12日病逝。 

彭介石(1885-1960)民国政要。湖北随县人。清末曾任直隶咨议局议员。民国成立后,任国会参议员。加入共和党、进步党,拥护袁世凯。后因袁下令解散国会而参加倒袁活动。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议兼秘书,后仍回北京做议员。1923年10月参与曹锟贿选总统。后历任河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绥靖公署军法处处长、武汉行署秘书长、湖北省水利局局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等。新中国成立后,寓居西川万县。1960年病逝。 

王冷斋(1891-1960)原国民政府官员。福建福州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北洋政府中供职。曾在北京创办《京津晚报》和远东通讯社。因与邵飘萍揭露当政者的贿选活动,被通缉,遂逃亡天津、上海等地。1935年冬,应北平市市长秦德纯邀请,任北平军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1937年1月任宛平专署专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以中方首席代表身份与日军交涉。后因劳累过度住院。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文史工作。1960年病逝。 

王缵绪(1885-1960)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四川西充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川军刘湘部任团长、旅长、师长、第四十四军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兼四川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重庆卫戍总司令,武汉、重庆行辕副主席,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1949年12月在四川率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川西博物馆馆长,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1957年,却以到重庆治牙为名,潜赴深圳,企图越境,被边防部队逮捕归案。1960年在监狱中病逝。 

郑大章(1891-1960)原国民党军将领。河北静海人。保定军校毕业。早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骑兵第一军军长、国民党第二十九军骑兵第九师师长等。1937年,任骑兵第三军军长,曾率部在南宛抗日。后投汪伪,任伪参谋本部政务次长、伪军政部政务次长、京畿地区“剿匪”总指挥部总指挥。后去职闲居。1960年病逝。 

于振瀛(1902-1960)原国民党政要。陕西镇坪人。北京国立医科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监察委员、西安办事处主任、新疆省党部执行委员、国民政府立法委员等。1945年后参加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及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民革中央常委等。1960年病逝。 

张 文(1888-1960)爱国民主人士。广东梅县人。早年入粤军。后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处长、广州兵工厂厂长。后从事反蒋民主活动,随李济深等创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务委员。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府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等。1960年病逝。 

张润宇(1879-1960)原民国政要。江苏吴县人。北洋大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民国成立后,历任国会众议院议员、安福国会众议员、内阁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等。抗日战争时期,任日伪河北省政府总务厅厅长。1960年病逝。 

佘东帆(1885-1960)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南邵阳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在滇军中任职。1916年参加护国战争,任滇黔护国军营长。1919年到广州,任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参谋部高级参议。黄埔军校成立时,任学生队队长。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五十团团长,第十师师长,清江浦警备区司令。1928年后因反蒋、反内战受迫害。1935年后,任国民党陆军大学教员、军委会中将高参、遵义步兵学校研究院。抗战胜利后弃职,居住遵义。新中国成立后,仍住遵义,后加入民革。1960年病逝。 

左世允(1889-1960)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长安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曾任第二五六旅旅长、第二十二军骑兵第六师师长、第二十二军副军长及军长。1949年6月在榆林率部接受和平改编。新中国时期、历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陕西省人民政府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1960年病逝。 

曾甦元(?-1960)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广汉人。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四十一军第一二四师第第三七三旅旅长、第一二四师师长、第四十一军副军长及军长。1948年,任第十六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12月通电起义。新中国时期,曾任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逝世。 

接下页 (61-66年) 

正文二:1949年后留在大陆及回归大陆的人物 

(1961-1966) 

马聚五(1896-1961)原国民党陆军少将。云南丘北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五四二旅旅长、第二十一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二路军副指挥官兼建文师管区司令、云南军管区副司令兼省政府顾问等。1949年12月随卢汉起义。1961年1月2日逝世。 

赵丕廉(1882-1961)原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山西五台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7年后,历任山西省政府委员、农工厅厅长,国民政府内务部次长,国民党中央后补执行委员,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行政院顾问等。因不满蒋介石打内战,闲居北平为商贾。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文史馆馆员、山西省政协委员等。1961年1月在北京病逝。 

刘基炎(1880-1961)原民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河南光山人。1905年留学日本,加入共同盟会。1907年回国,参加了徐锡麟、秋瑾领导的起义和辛亥革命。曾任沪军都督府参谋长、北伐先锋司令官、烟台都督等。后在冯玉祥部任第十六混成旅参议、豫南武装警察司令、陆军检阅使署参议。大革命失败后回乡经营农商。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县长、专员、自卫军第七路司令等职。抗战胜利后曾任河南省参议员、第五绥靖区司令官张轸的顾问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政协委员、民革河南省委员会组织部部长等。1961年2月5日病逝。 

盛丕华(1882-1961)工商界爱国民主人士。浙江镇海人。青少年时代当学徒、跑街、布号、司帐等。1920年后历任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理事、上海总商会会董、上川企业公司经理、中一银行董事、红棉酒家董事长。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参加民主建国会,提供红棉酒家三楼供民主人士集会活动。1946年6月以上海各界请愿代表身份往南京,经历了下关惨案。1949年初离沪往香港,后经天津到北平。后出席了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主任委员等。1961年2月8日在上海病逝。 

杨飞霞(1881-1961)原民国陆军中将。云南蒙自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历任武昌讲武堂学生队总队长、步兵旅旅长、国民政府新疆宣慰使、伊犁镇边使、新疆督办公署高级顾问。1933年离新疆返内地,入衡山拜师学道。抗战时期在云南行医。新中国时期,曾任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等。1961年4月在乌鲁木齐病逝。 

贺耀祖(1889-196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加上将衔。湖南宁乡人。早年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后在湘军赵恒惕部任职。北伐战争时加入国民革命军,后历任师长、军长、京沪卫戍司令、国民政府参军长、驻土耳其公使、驻苏联大使、蒋介石侍从室主任等。抗战时期,任甘肃省政府代主席、西安行营副主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重庆市市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战略顾问、行政院政务委员等。后对蒋介石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8月在香港与黄绍竑等联名起义,后回北平参加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交通部部长、民革中央常委等。1961年7月16日在北京病逝。 

景嘉谟(1901-1961)原国民党陆军少将。四川潼川人。中央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一三三师第三九九团团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一三三旅副旅长、第一三三师副师长、第一三三师师长、第二十军代理军长兼第一三二师师长。1949年12月在金堂率部起义。195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高级步兵高研班,自愿转业回原籍潼川,曾任县政协委员。1961年7月病逝。 

陈嘉庚(1874-1961)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厦门人。长期侨居新加坡,从事米业、房产和橡胶业等。热心于办华侨和家乡的文化教育公益事业。曾加入同盟会,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号召侨胞出钱出力,支持国内抗战。曾到延安慰劳边区抗战军民。抗战胜利后,支持祖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1949年6月回到北平,9月,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等,毛泽东称誉他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61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汪匣锋(1902-1961)国民党陆军少将。四川简阳人。陆军大学毕业。早年入川军。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十五军参谋处处长、第四十五军参谋长、第四十五军第一二五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四十七师第一二五旅旅长、整编第四十七师副师长、整编第四十七师师长、第四十七军军长等。1948年12月,在河南永城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10月在管理所病逝。 

何燮侯(1877-1961)爱国民主人士。浙江诸暨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浙江省矿务局技正。后任工商部矿务司司长、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监督。袁世凯称帝后辞职。1932年拒绝参加伪满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坚持抗日立场。抗战胜利后曾两度遭国民党当局逮捕。1949年9月出席新政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主任委员等。1961年病逝。 

晏勋甫(1893-1964)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汉川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保定军校及陆军大学毕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后历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国民党南昌行营二厅厅长、武汉行营一厅厅长、河南省第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