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泡影-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这个混元一气宗真是我的机缘。”谢小玉拿着铁牌喃喃自语道。

“那帮臭算命的怎么说?”李素白很是好奇。

“帮人就是帮己。”谢小玉并不隐瞒,他对李素白绝对的信任。

“看来机缘十有八九在他们身上。”李素白也同意谢小玉的猜测。

“问题是,怎么从他们身上找到进入昆仑的方法?”谢小玉仍旧感到头大无比,他可不认为这两个人进过昆仑,只能说他们身上有他要的线索。

“师伯可有什么建议?”谢小玉转头问道。

李素白有些为难,他原本不打算出主意,纯粹就是保镖,但是谢小玉开口问了,多少得说点什么。

思索片刻,李素白不太肯定地道:“俗话说:‘帮忙帮到底,送佛送上西。’或许一直帮下去,就会找到其他线索。”

“有道理,不过帮忙的办法有很多……”谢小玉又看向李素白。

“不要问我,这是你的事。”李素白摇头,他给了个建议就已经很不错了。

见李素白指望不上,谢小玉不得不苦思起来,他实在很讨厌天机门的做派,难道说仔细点会死?

“帮人就是帮己、帮人就是帮己……”谢小玉一遍遍喃喃自语道。

“想想看,你以前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天机门那帮算命的虽然喜欢将事情搞得很复杂,不过他们的话总有线索可寻。”李素白最后还是决定帮一把,给谢小玉一个提醒,这是他和那个老算命师打了半辈子交道总结出来的经验。

谢小玉闭目沉思,回忆着以往的事。

帮人就是帮己,谢小玉这样的经历不少,他帮苏明臣解释《剑符真解》,带着麻子、王晨、吴荣华等人一起逃命,助赤月侗摆脱危机……这事都是帮人又帮己。

不过,谢小玉仔细想来,发现他每一次这样做都有他的目的,帮苏明成,是为了得到那部典籍;帮麻子他们,是为了多一群手下;帮赤月侗,是为了寻求庇护。每一次他都带着很深的心机,他觉得这些事都不符合。

突然,谢小玉想起两件事,一件是洛文清救他,这对洛文清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他却铭记在心;一件是他和李光宗父子相遇时,李福禄请他同行,这看似只是小事,不能和洛文清的救命之恩相比,却同样让他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两个人在山岭间纵跃如飞,他们用的是轻功,不过隐约间还带着一丝神行术的痕迹。

“快到了,翻过前面那座山头就可以到家了。”前面那人大声喊道,他是一个二十来岁、生得浓眉大眼的青年。

“还是小心点为妙,太元四象门的那帮混蛋万一在家门口等着伏击我们,被他们抢走东西,你我哭都来不及。”后面的人警告道,这个人三十岁出头,满脸风霜,看上去颇为老成。

“那有什么关系?都到家门口了,还有什么好怕?太元四象门并不比我们强,之前他们人多欺负我们人少,现在到了我们的地头,真打起来,肯定让他们有来无回。”青年跃跃欲试,这一路上他被追得如同丧家之犬,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年长之人神情凝重,始终东张西望,好在他担心的事始终都没发生,一路上别说人影,就连兔子都看不到一只。

“怪了,太元四象门的家伙改性了?”那年长之人自言自语道。

等到翻过山头,那年长之人的心终于放下。

站在山头,可以看到山脚下有一片农田,农田不多,也就两、三百亩,田间一股迷雾蒸腾,灵气氤氲,确实有几分仙家气派。

想在昆仑山脉中开辟农田绝对不是容易的事,这些土壤全都是从别处移来,还要引来活水浇灌农田。

紧挨着农田的山崖边上有一排洞窟,这些洞窟和谢小玉在落魂谷挖的那些石洞很像,都不太大,用石板常作门。

“我们回来了!”青年朝着山脚下大喊一声。

喊声落下,只见洞窟中一道道身影钻出来,有人飞奔着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大声回应:“师兄,你们总算回来了!”

跑过来的都是十几岁的少年,全都身手矫健、纵跳如飞。

“师兄,带什么好东西回来了?”其中一个少年大声嚷嚷道。

“就知道要东西。”青年笑骂道,不过骂归骂,他的手没闲着,不停从背在肩上的搭楗里掏出东西。

“你的飞刀,还有小妹的珠花、六叔要的灵茶,还有这个也一起拿过去……”

少年连忙接住,簇拥着这位青年有说有笑往回走。

此刻,混元一气宗的人全都从洞窟里出来,为首者是头顶已秃的老者。

“师父。”两个人一揖到底。

“辛苦你们了。”老者和蔼地说道,突然他脸色微变,道:“你们身上有血腥味。怎么?出事了?”

“东天宗、齐宏门等几个大派组建联盟,正全力建造天剑舟,准备出海避难,我们正好碰上他们招人,总算运气不错,弄到一块船牌,没想到这事被太元四象门的那帮杂种知道了,就想抢走船牌,一路上追杀我们,还好我们运气不错,总算逃了回来。”青年解释道。

青年的话音落下,四周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

“太好了,我们有救了!”

“能够逃往海外,至少多条活路。”

“我好想看看海。”

“将来有你看的,看到你不想再看。”

少年们欢喜雀跃,七嘴八舌说个不停,另外几个上了点年纪显然是师叔、师伯的人也都捻着胡须,满脸微笑。

大劫一到,中土绝对是险地,想活命只有几个选择——一个是前往中州,托庇于太虚门,因为太虚门拥有神皇遗宝,或许能保得平安;二是进入蛮荒,那里有巫门、朝廷和道府的人马;三是出海。

这三种选择中,最可靠的就是出海。

不过老者脸上却没丝毫喜色,好半天才问道:“一块船牌可以上几个人?”

众人脸上欣喜的神情戛然而止,青年更说不出话来。

“海川,你说。”老者看着后面那个三十几岁的弟子。

海川犹豫了一会儿,最后咬牙道:“十个。”

周围顿时一片沉默,混元一气宗门虽然是小门小派,却也有十二名弟子,算上老者和五个师兄弟,整个门派有十八人,这就意味着他们之中有八个人必须留下来。

但留下,意味着等死。

之前没有这块船牌,众人都觉得时日无多,根本没心思修练,整天玩闹,师父也不管,日子过得颇为自在;现在知道有十个人可以活下去,众人的心思顿时变得复杂起来。

沉默,长时间的沉默,谁都不肯开口。

好半天,老者轻叹一声,说道:“海川,一直以来都是你和阿灿处理门派事务。你也知道,我一直打算将门派传给你们,现在是时候了。我这个老头子没什么用处,也活不了几年,没必要白白占据一个名额。”

老者说得很平静,好像并非事关生死,而是让出一块大饼,旁边的人却明白他的意思。

“也好。”阿灿显得颇为轻松,好像放下一桩心事,转头朝海川说道:“师兄,你继任掌门后,一定要带好师弟们,将混元一气宗的道统一直传下去,我和师父留下看家。这昆仑山十万里方圆贫瘠得要命,异族未必看得上眼,就算有异族来占,这里山多、洞穴多,有的是地方躲藏。”

阿灿这话说得轻松,好像信口而言,但听到的人却感到异常沉重,什么看不上眼?什么多的是地方躲避?这根本是自我安慰,留下根本就是等死。

“阿灿,你这是何必呢?”老者满脸惋惜,毕竟阿灿是他最喜欢的徒弟,脑子聪明,人却忠厚和善,混元一气宗上上下下没人不喜欢他,要不是年纪太轻,掌门的位置绝对是他的,没想到他居然放弃离开的机会。

让老者为难的是他没办法劝,如果硬要送走阿灿,就必须有人留下。

“灿哥不走,我也不走了。”。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紧接着说道,她凝视着阿灿,显然心有所属。

“我这边还有家人,我如果逃了,留下他们怎么行?”又有一个人站出来,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愿意留下的人只有四个人,还差四个人,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海川,出海之后你就是掌门了,你肯定有自己的打算,谁去谁留,就由你决定吧。”老者干脆不管了,转身就走。

这是一件得罪人的事,如果换成以前,老者肯定会一力担下,反正他也活不了几天,能替徒弟减轻几分压力何乐而不为?但是海川这个徒弟太让他失望,老者心里不舒服,所以他干脆让海川自己搞定这个难题。

扔下这帮人,老者径直回到自己的洞窟,眼不见心不烦。

阿灿也跟着离开,不过他没回自己房间,而是走进旁边的一座大洞窟,那里面全都是一排排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这里是混元一气宗的藏经殿。

“师兄,你来这里干什么?”女孩快步跟了进来。

“师妹,妳来了正好,帮我一起把这里整理一下,重要的东西都抄录一份让师兄他们带走,省得断了传承。”阿灿取下一部很厚的书翻了起来。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意这些?”女孩轻声抱怨道,不过抱怨归抱怨,她却没离开,反而目光炯炯看着阿灿的背影。

“不想这些,还想什么?”阿灿头也不抬地说道。

女孩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不知不觉中,脸上露出一丝羞涩。

“咱们混元一气宗没什么了不起的绝学,不过也该整理一下典籍了。”老者走了进来,他在旁边都听见了,越发让他觉得这个徒弟不错。

“师父。”阿灿连忙行礼。

“反正闲着没事,咱们将这里好好整理一下。”老者懒洋洋地说道,他这是给自己找点事做,省得心烦。

外面隐约传来争吵声,面临生死关头,一张张面具都撕掉了;洞窟里却静悄悄的,只有搬书、抄书的声音。

在不知不觉中,人又多了三个,其中一个上了年纪,这人显然也想通了,跟着海川走未必有好处,哪天被海川卖了都不知道;而留下,就算是死,至少能死得安心。

争吵仍旧继续,因为人还是太多,还得有两个人放弃才行。

藏经殿内的人们心里倒是坦然,有几个人干脆一边整理书籍一边偷听,权当是听笑话,只有阿灿认真翻阅典籍。

但他其实已经不是阿灿,此刻控制这具身体的是谢小玉,真正的阿灿此刻正沉睡在意识深处,完全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当年洪伦海潜伏在谢小玉的神魂中悄悄影响他,现在谢小玉也玩同样的把戏,不过他的做法要霸道得多,直接让阿灿的意识陷入沉睡,他则控制这具身体。

而整理这些典籍是谢小玉的想法,阿灿对师父感恩,对师兄弟友善,对自家的功法却并不怎么在意。

谢小玉对这个小门派的功法也不感兴趣,他早就看出混元一气宗的传承和《混元经》有关,绝对的便宜货,他在意的是混元一气宗历代先辈留下的笔记,天机门的人既然告诉他这里有机缘,那么最可能藏着线索的就是这些笔记。

谢小玉正在翻阅一本笔记,却听到老者在角落里自言自语。

“这是十一代祖师留下的笔记,这位祖师爷是咱们混元一气宗最杰出的人物,唯一的道君,但可惜啊!在晋升真仙的时候殒落了。”

老者感慨一阵子,就将那本笔记放在旁边,这种东西用来缅怀倒是不错,传承下去就没必要了。

老者不在意,谢小玉却很在意,他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走过来,拿起笔记翻了起来。

这笔记很厚,少说有一寸三分,纸张很薄,却颇为坚韧。

将这笔记拿在手中,谢小玉立刻感觉不简单,这不是一般的纸张,比很多符纸都强得多,不过翻开一看,他又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记录的内容相当乏味,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难道自己搞错了?谢小玉轻叹一声,将笔记放下,正打算返回,突然又想到一个不寻常的地方——那本笔记很新,一点都看不出是几千年前的东西,很显然被下了禁制,而且是非常高明的禁制,施法之人就算已经死了千余年,禁制也仍旧还在。

一本全都是鸡毛蒜皮的笔记,有必要保护得这么好吗?谢小玉越想越感到可疑,他再次将笔记拿在手中,随手翻到最后面,但最后面也仍旧是一堆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下子谢小玉已经确信无疑,这本笔记有古怪。

从时间上来算,笔记的后半部,混元一气宗的那位祖师已经修练到道君境界,一位道君高人怎么可能如此无聊?

想破解并不难,谢小玉偷偷掐了一道法诀,然后朝着笔记一按。

谢小玉的动作很隐密,法力凝聚于指尖直接点在笔记上,没有丝毫泄漏,根本不会被人察觉。

当然,没人察觉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些人实力太差。那位掌门也不过练气七重境界,连沟通天地都没有达到。

谢小玉的法诀一打上去,笔记上的文字就扭曲起来,每个字都发生变化,所有的内容都变了。

这段日子我老是在做梦,做很奇怪的梦。这里不再贫瘠,而是一片繁茂,山脚下变成一座水潭,人全住在半山腰,但这些人长得都很古怪,我也是……

我已经感觉出来了,这里的人都是太古先民,我梦到自己身处于太古之时,一切都像是真的,这太奇怪了……

知道我找到了什么吗?《混元经》,很可能是最早的《混元经》,但说实话,很粗浅……

我从梦中醒来,一切都像是真的,那篇《混元经》仍旧在我脑子里,我修练了一下,可惜什么收获都没有,果然只是梦,根本当不得真……

我死了,梦境里的那个我死了,被一头妖兽所杀,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进来……

已经整整过去一年,我再也没有进入过那个梦境,真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境?

我最近尝试修炼那部《混元经》,仍旧没能成功,不过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

我按照现在流传的《混元经》修练,进展居然飞快,难道那部混元经真的有用?

我突破了!本门创派以来,总共就二十五位先辈修练到真人境界,我现在是第二十六人,看来那部《混元经》能练,不过效果很差……

修练得越深,我越发觉得那部《混元经》不简单,修练半个时辰,然后换成现在流行的《混元经》,修练的速度就会很快,难不成我碰到传说中的仙人授法?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七十个年头,那个梦境再也没出现,看来我的机缘尽了,我打算到外面去看看,一直待在山里,眼界太过狭窄,心境也不够,这段时间我感觉到修练的速度明显慢了许多……

今天无意间听人提起神道大劫,九曜道尊在九曜山无底洞中看到太古第一大劫的影像。这让我有了一丝猜测——那个奇怪的梦境会不会也是类似的影像……

我遇到一个宝观塔的弟子,他有幸进入过天门,听他这一提,我才想起来,我最初做那场梦的时候,好像就是天门开启后不久……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话一点没错,我已经成功凝丹,现在回忆起来当初的事,隐约有一种感觉,那或许就是太古,我真的回到太古之时……

回来了,总算回来了!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山门中,感觉一切都变了,所有弟子都换了,而我认识的人大多已经不在,当初最小的小师侄现在成了掌门,是这里年纪最大的。物是人非,山还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还有那些洞窟,再印证一下梦境中的景象,那是多大的差别……

我成为掌门了……那个师侄坚持将掌门的位置让给我,而且我接任的是第十一代掌门,他原本是第十一代,现在变成第十二代,将来我将掌门位置传下去,直接是第十三代,太乱了……

时间过得好快。随着修为渐高,我对一切都开始渐渐麻木,怪不得很多人说,修练到最后,心中剩下的只有孤寂。如果是在大门派还好说,同样的人有一大堆,平时还可以有说话的人,在混元一气宗,整个门派就我一个真君。我正犹豫,要不要将那部《混元经》传下去?

我已经将功法传下去,但是见鬼了,那些弟子修练半天,结果一点用处都没有,这应该不是资质问题,我从外面带回来的两个徒弟资质全都不错,他们修练那部《混元经》也没效果。我猜,或许是因为我在梦境中回到太古,所以那部《混元经》才起了作用……

我已经放弃尝试了,看来这是我一个人的机缘,想振作本门,只有采用其他办法了……

道君境界已经触手可及,真没想到我也有今天,可惜当初在梦境中死得太早了,不然机缘或许会更深厚……

我已经窥视到一线大道玄机,原来这就是道。当初在梦境中很多无法理解的事,现在渐渐变得清楚起来。太古之时,路边随便生长着的花草都带有一丝大道之机,我在里面修练混元经,整个人都和大道共鸣,怪不得这部功法对我有好处,对其他人一点用都没有,一切都因为大道……

谢小玉静静翻着笔记,内心却异常激动,这就是线索,他已经找到昆仑了。

昆仑就是太古,怪不得没人能进入昆仑,和天门、三连城遗址不同,昆仑根本不是一个空间,而是时间上的扭曲。

谢小玉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有无数种说得过去的解释,但他不打算探究此事,他来这里是为了进入昆仑,然后寻找祛除那道神念的办法。

从笔记中的描述来看,想要进入昆仑有几个要求——第一,时间上,必须是三千五百年一次的天道衰弱期;第二,地点可能也有要求,最值得怀疑的就是那位前辈曾经住过的洞窟;第三,人过不去,只有意识过得去,所以必须先进入梦境。

站在一排洞窟前,谢小玉四处打量着,想要找三千五百年前的一个地方并不容易,偏偏那位前辈没有留下详细的位置,只能从一些细节中推算,好在这里的洞窟并不多,也就三十几座,大部分可以忽略,比如藏经殿、丹房、杂物间之类的地方肯定不可能,长辈们住的洞窟也不可能。

“离开磨房不到百步,藏经殿是在右侧,晚上起夜要走很远,如果跑到田间撒尿,会被长辈们听到。”谢小玉用他好不容易找出来的细节一一印证着。

和落魂谷的那几座石穴一样,这些洞窟的灵气也各不相同,那位前辈在梦境中进人昆仑的时候还只是普通弟子,住的当然是逋气不怎么样的洞窟。

好半天,谢小玉的目光落在右侧第六和第七座洞窟,这两座洞窟都符合条件。

如果换成以前,谢小玉想进去并不容易,总不能将原来住的人赶出去;现在不同了,昨天晚上大吵一番后,今天一大清早海川就带着人走了,另外还有两个人也跑出去,显然是自己找门路,此刻混元一气宗只剩下六个人,很多洞窟全都空了出来。

第六座洞窟空着,第七座洞窟有人住,不过谢小玉有绝对的把握可以骗走那个人,反正现在洞窟多的是。

第一个条件已经有了,现在正是天道衰弱期,第二个条件也差不多有了,剩下的只能碰运气。

看了看四下无人,谢小玉溜进第六座洞窟,里面有些乱,原本住在这里的人走得匆忙,只带走一些要紧的东西,其他的全扔在地上。

谢小玉捡起扔在角落的蒲团,重新放在中间的位置,混元一气宗再不入流,毕竟也是道门,晚上并不睡觉,而是在蒲团上打坐,笔记上提过,那位前辈就是在打坐时进入梦境。

“请帮我护法。”谢小玉朝着身旁拱了拱手,这话是说给李素白听的。

虚空中传来“嗯”的一声。

谢小玉盘腿而坐,并没急着进入梦乡,事实上他并不敢保证能够成功。

笔记里可能出错的地方很多,或许那位前辈能进入昆仑根本就是偶然事件。,又或许只有练气境界才可以进去;也可能并非这座洞窟,而是旁边那座洞窟。

“怎么?静不下心?”虚空中传来李素白的声音。

“近乡情怯,临事彷徨。”谢小玉苦笑道。

“因为你的心里有成败。”李素白淡淡说道。

谢小玉心头一震,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没能勘破的正是“成败”这两个字,正因为心中有成败,他和人争斗的时候总是做不到随心而动、随意而发,只有在他独自演练、没有任何对手的时候,他才能挥洒自如,信手拈来。

“怎么才能做到心无成败?”谢小玉连忙问道,这已经不是为了进入昆仑,只要明白这件事,他的实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办法有很多,你可以学和尚那一套,六根沽净,四大皆空,也可以试试清静无为,大智若愚。”李素白说道。

“我做不到。”谢小玉立刻摇头,这些他都懂,但越懂,越知道其中的难度。

“那还有一种办法,你可以视他人为蝼蚁,杀人只当捏死一只臭虫,杀不了也不会放在心上。”李素白换了个建议,这绝对是馊主意,这条路近乎于魔道。

这次谢小玉沉默很久,他也知道这是邪路,不过他本身就不是循规蹈矩之人,走的也不是纯粹的道门之路,佛道魔旁都有涉猎,所以对这条路并不怎么排斥。

“还有别的办法吗?”谢小玉之所以不选这条路,是因为他出身草根,又因为他被自己的师父当过蝼蚁、棋子,若要变成和他师父一模一样,他会很难接受。

李素白笑了,如果谢小玉选择刚才那条路,就算将来有所成就,也不会太高。

“既然你不打算将别人视作蝼蚁,那就将自己看成蝼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