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幻泡影-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海双手合十,连忙说道:“祖师原本就有警告,借人愿力,得人好处,必须偿还,奈何后世弟子不肖,只知索取,不知回报,积少成多,以至于酿成灾祸,这绝对不是祖师本意。”

谢小玉冷哼一声,继续叱问道:“你家祖师智慧超绝,是上一场大劫中的第一智者,通达人性,怎么可能连这都看不出来?世人多愚昧,子孙多不肖,贪婪之心人皆有之,诚信之人百无其一,明知道后世子孙会借债不还,最后必然债台高筑,不但子孙遭殃,还会祸及天下,他仍旧一意孤行,这可就不是‘疏忽’两字说得过去。”

“不错。”虚空中传来李素白的声音,他一步踏出,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场的人,只要是道君以上全都认得李素白,看到他来了,大家纷纷点头致意,连韩老头和三个和尚也变得恭敬起来。

“当初大乘佛法创出时,天机曾有示警,我家祖师爷和九曜道君都为此事找过空蝉,劝他放手,但是他执意不听。”李素白帮谢小玉作证。

这绝对是压垮一切的证明,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未必有人相信,但是出自李素白之口,大家立刻相信大半。

谢小玉没想到李素白会帮着说话,他知道机会来了,连忙打铁趁热。

“空蝉创出大乘佛法,所以佛门大兴,众多佛子纷纷飞升,令世人对大乘佛法越发有了信心,修练大乘佛法的人越来越多,最终大乘佛法成了主流,占据佛门大半。积沙成山,积水成渊,佛门欠下愿力越来越多,修习大乘佛法的佛门弟子个个背负重债,大劫一至,他们根本没有活路,对他们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不身死道消,要不背叛佛门,加入魔门,成为异族入侵此界的先锋。”

“小辈信口雌黄!”望海勃然大怒。

“住口!你家祖师爷做的事,难道我等说不得?”李素白之所以跑出来,就是因为他已经猜到谢小玉的意图。

其实李素白刚明白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敢质疑空蝉,不但是要将空蝉拉下神坛,还要狠狠踩上两脚,这绝对是疯狂的念头,不过他喜欢,太虚门的人对空蝉一脉从来都没好感。

有人撑腰,谢小玉越发有了信心,继续说道:“这如果只是自私,只是为佛门打算,想让佛门压过道门,那还好说,怕只怕,背后还有其他原因。”

“小辈,你再敢胡说,我拚着性命不要,也要替我家祖师讨个公道!”望海跳脚吼道。

谢小玉自然不吃这套,他跨前一步,大声喝问道:“我且问你,‘空蝉’的那个‘蝉’字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蝉?蝉是什么?。”

这一声喝问如同惊雷般响彻云霄,也如同惊雷般震得人头皮发麻、心头发颤。

“蝉……”望海脸色大变,另外两个和尚也没有刚才的从容。

不只是望海三人,旁边众位道君、真君也一样,能修练到这等境界,除了李光宗、李福禄这帮奇葩,其他人无不智能超绝,一听就明白谢小玉所指何意——蝉是虫,虫是妖……难道空蝉是妖?难道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今日?

“妖、鬼、魔三族在上一次大劫之前就已经进入这界却没有动手,一来,是因为上古之时人族力量仍旧很强,佛、道两门再加上神道足以抗衡妖、鬼、魔三族连手,所以他们不敢乱动,选择蛰伏,不过他们肯定做了什么。”谢小玉将这件事掀了出来。

这件事佛、道两门都知道,当初谢小玉和陈元奇、罗元棠、明通等人进入那个小千世界,在里面打探到的消息只保密了半年,就被刻意地散播开。

谢小玉这话一说出口,望海等三个和尚的额头上都渗出汗珠。

谢小玉继续说道:“如此一来,一切都解释得过去。你家祖师明着是为了光大佛门,暗中行的是釜底抽薪之计,用大乘佛法为饵,将佛门中大部分弟子吸引过去,让佛门看上去气运高涨,但是时机一到,大乘佛法分崩瓦解,佛门随之崩溃,反倒替异族准备大批先锋,除此之外,佛门大兴,压制道门,佛道相争,进一步削弱人族的实力,更可虑的是,那些陆续飞升的佛门高僧未必干净,其中不知道藏着多少异族探子。说不定妖、鬼、魔三族的目光不只局限在这方天地,说不定对仙、佛两界也有些想法,就算得不到仙、佛两界,也能牵制这两界的增援,让佛、道两门孤军奋战。”

谢小玉一口气将所有怀疑全部说出来。

此刻,周围少说有五、六万人,几乎每一个人都被谢小玉说得不寒而栗,越想越感觉恐怖。

三个和尚神情各不相同,为首的望海倒还坦然自若,另外两人则一人茫然无措,一人满脸狰狞。

他们当然知道这只是假设、猜测,只是一种可能,谢小玉绝对拿不出证据,他们可以用这驳斥谢小玉,问题是他们未必能赢,这种事根本用不着证据,有假设就够了,因为这个假设完全说得过去。

大乘佛法的问题摆在那里,确实有致命缺陷,也确实崩溃在即,大乘佛法一旦崩溃,佛门实力必然大大削弱,这是不争的事实,修练大乘佛法的佛门弟子纷纷背叛佛门转而加入魔门,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三个和尚甚至已经注意到了,被他们救下的韩老头看着他们的目光也充满警戒,请他们过来的那几个联盟的道君同样有意无意离他们远了一些,谢小玉的话已经开始起作用了。

更让三个和尚感到恐慌的是,这番话如果传到中土,对空蝉一脉绝对是极大的打击。

佛、道两门有很多人联络悬空寺,望海三人之所以过来,就是得到某个联盟的请托,对方想利用悬空寺抗衡太虚门和九曜派,同样也想趁这个机会插上一脚,为将来谋一条退路。

空蝉祖师可能是异族探子的流言一旦散播开来,大家肯定会对空蝉一脉敬而远之,再和悬空寺合作就不是互相利用,而是自寻死路,就算有人敢这么做,旁边的人也会群起而攻。

两边仍旧对峙着,谢小玉说的那番话却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在临海城散播开来。

此刻人心惶惶,自然对这类话题异常敏感,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有人推波助澜。

经历了九曜之变和诬陷风波,谢小玉越来越重视舆论的控制,他的手下专门有一批人替他散播消息。

换成其他地方,要说佛门的坏话绝对不是容易的事,万年来,佛门信仰深入人心,到处都有佛门信徒,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替佛门说话。

好在这里是天宝州,天宝州一向都是道门的地盘,对佛门严防死守,所以佛门的影响力极弱,根本没人替佛门说话,谢小玉的话最先在天宝州的人中散播开来,速度快到极点。

等到这番话传到从中土过来的人耳中,终于有人替佛门说话了。

中土过来的人中有一些佛门信徒,不过信徒的数量毕竟是少数,笃信佛门的人更少之又少,大多数信徒抱着信其有、求保佑的心态,可现在他们人在天宝州,这里全都由道门掌控,是道门带他们逃亡出海,从头到尾与佛门无关,很多信徒早就见机转向,就算帮佛门说几句话也不会太坚持。

虔诚信佛、一心为佛门辩解的人也有,不过没人想听他们说什么,而且都把他们当傻子看待,大家都猜这些人会被踢出去,而且是全家一起被踢。

短短半个时辰,消息就传遍整座临海城,一股浓烈的猜忌、怀疑、愤怒、厌恶的情绪蒸腾而起,弥漫在临海城上空。

这些负面的情感丝丝缕缕融入谢小玉的神魂中,被他的灵虚分身吸收进去。

三个老和尚全都眼睛一亮,为首的望海恍然大悟般说道:“原来施主也修练了神道法门,怪不得施主进展如此神速。”

一名和尚朝着李光宗一指,道:“这个也是。”

一名和尚勃然大怒道:“你等也走愿力之路,吸收愿力增进修为,难道就不怕愿力崩溃,祸害无穷?”

三个和尚已经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将谢小玉也拖下水再说。

望海三人很清楚这话站不住脚,大乘佛法和神道不是一回事,大乘佛法的问题是借债还债,债上累债,贻害后人。,神道更近似于借债买地,然后自己耕种,万一遇上天灾,同样会让人倾家荡产,不过危害仅限于此,不会蔓延。

谢小玉明白望海的意图,也知道有办法辩驳,不过他并不打算那么做,否则最后只会变成口舌之争,他更明白这些和尚巴不得如此,这样一来,两边就会卷入口水战,他对空蝉的质疑就会被人淡忘。

所以谢小玉必须另想破解之法,不能和空蝉一脉纠缠不休。

问题是,这个破解之法没那么容易找到。

神道法门的核心就是借债,这个本质不可能改变,更糟糕的是,愿力根本不受控制,人心贪婪,总会生出无数欲念,所以会有愿望,很多人喜欢随意发愿,反正发愿不费力气。

到目前为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缩小规模,接受小范围的愿力供养,这样就算愿力崩塌,问题也不会太大,所以大乘佛法崩溃了,但是秘密传承的密宗则问题不大,可惜这对谢小玉同样不合适。

源头控制不住,只有往其他方向想办法。

中间这一段也不用考虑,吸收愿力同样很难控制,大乘佛法的困局就是最好的教训,谢小玉只能将目光转向愿力的去处。

当年神皇建立神道,是将愿力直接转化为战力,所以神道大军一开始所向披靡,可一旦愿力崩溃,战力也随之消失,还变得加倍孱弱,辉煌一时的神皇帝国终于因此陷落。

大乘佛法则是将愿力用来提升修练速度,愿力崩溃,修为自然大幅倒退。

最聪明的反倒是一直被认为愚昧、不开化的土蛮,他们是将愿力兑换成辅助类的神通,比如滴血重生,就算愿力崩溃,神通消失,那些滴血重生的人也不会因此死亡。

土蛮绝对是赖账的高手,等于借债后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然后送给亲戚朋友,别人来讨债,如果能还上,就尽可能还。,如果还不上,借债的人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得到实惠的亲戚朋友顶多背一些恶名,没有什么实际损失,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谢小玉也可以这么办,灵虚分身是最合适的选择,如果愿力崩溃,灵虚分身顶多失去一种神通,他原本就要弱化灵虚分身,倒是没什么问题。

李光宗也可以这么办,甚至比灵虚分身更合适,不过这种事只能做,不能说,不然也会被这帮和尚揪住不放。

谢小玉越看越觉得这三个和尚讨厌,他刚刚吸收了无数绝望、恐惧之类的负面情感,原本就压抑得难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心头升起一丝恶念。

邪邪一笑,谢小玉朝望海说道:“别人怕业力,我却不怕。”

突然谢小玉伸指一弹,一道颜色血红的豆大火苗朝着望海飞去。

“小辈,好胆!”一名和尚大声喝骂道。

“师弟,不得莽撞!”望海连忙阻止,他随手一掐,居然用两根手指夹住飞来的火苗。

望海就这样捻着,就好像那不是火,而是一朵小花。

“善哉、善哉,没想到施主宅心仁厚,练此秘法……施主难道打算借用神道之力修练此法,继而炼化业力?”望海显然误会了,态度顿时客气许多。

望海是真正的有德高僧,可以和谢小玉据理力争,却不会昧着良心说话。

这黄豆般大小的火苗不是普通的火,也不是佛火、魔火或者天地异火,而是业力所化的业火。

能化业力为业火,只有佛门无上大法《度厄红莲》有此功效,这部佛门无上大法难练得很,练成后又没有别的妙用,所以佛门中没几个人重视。

但凡是修练《度厄红莲》并且修练有成之人,都是真正的高僧大德,具大慈悲、发菩提心,对这样的人,真正的佛门弟子都心怀敬意。

望海的误会顿时点醒谢小玉。

谢小玉是一时恶念想让望海吃点苦头,他对《度厄红莲》从来没重视过,甚至快忘记了,这一朵业火是他强行凝聚起来,但是此刻他突然意识到《度厄红莲》恰好能破解这个难题。

愿力之道的问题,归根究柢是因为业力,而愿力崩溃会化作业力,这才是神道大劫后期神皇帝国战力丧失的根源,也是大乘佛法此刻面临困厄的原因。

谢小玉有《度厄红莲》这部佛门大法,能炼化业力,完全可以借用愿力聚集业力,同时借用愿力推动《度厄红莲》炼化这些业力。

同样是借债,谢小玉是借债放债,而且做的全都是熟人的生意,更有抵押在手,就算碰上天灾人祸,信徒被大量屠戮,但是这些信徒同样也是受益之人,按照天道法则,结果必然是两相抵消。

明白这些后,谢小玉再也没有一丝担忧,他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说道:“在下也算半个佛门弟子,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借神道法门聚集人族业力,以无上佛法将之炼化,哪怕杯水车薪也是好的,至少能护住一方民众、亿万百姓。”

“你当真这样想?”一名和尚大声喝问道,他根本不信。

“我敢对天发誓。”谢小玉一手指天。

这时,天空中响起一声雷鸣,谢小玉只感觉一阵心惊肉跳,在不知不觉中,脑子变得昏沉起来。

下一瞬间,一股无形的力量操纵着谢小玉,他仰头对天,轻声吟道:“我愿亿万众生不再受苦,一切业力集于我身。,我愿亿万众生厄运尽消,大劫之中得保平安;我愿亿万众生逢凶化吉,为人族留一线生机。心存此想,天地为证,日月可鉴。”

谢小玉的声音不大,却剎那间传遍整座临海城,彷佛在每个人耳边轻语般。

与此同时,那些被遁一盟招募、受到遁一盟庇佑的人全都灵机触动,心有所感。

刹那间,无穷愿力从临海城一角升起,直接投入谢小玉的体内。

眨眼工夫,一朵红莲从谢小玉的头顶冒出来,悬浮在半空中徐徐转动。

三个和尚悚然动容,全都双手合十,诵起佛经。

和谢小玉最不对盘的望海也没心思多想,谢小玉发下誓愿,天地为之应和,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就算抬出空蝉也没用,空蝉再大,也大不过天道。

第三十一卷第005章功德化池聚业力,红莲化生解苦厄

愿力越聚越多,不只限于遁一盟,四面八方都有愿力升腾而起。不过这些愿力无法聚拢成堆,升起后随即散去,显然天道只承认遁一盟中那亿万人族受到谢小玉庇护,其他人并不在此列。

突然,悬浮着的那朵红莲冒出点点金芒,这些金芒极为细小,甚至微不可察,彷佛无数金屑沾染在红莲表面,闪闪发亮,煞是耀眼。

“功德!”三个和尚都大吃一惊。

谢小玉也认出了那是功德,他在普陀圣地里就看过无穷功德,甚至将那里的水都染成金色。

谢小玉得到的芥子道场里有一口功德金池,池中开着不少功德金莲,池边更长了一丛清净紫竹,这两种东西全都是难得一见的天材地宝,是无量功德化成。

功德也和愿力有关,如果愿力被人吸取,发愿之人却没得到回报,愿力就会化作业力;相反的,如果愿力没被吸取,发愿之人却得到回报,愿力就会化作功德。

看着那从红莲中渗透出的功德,谢小玉的脑子突然变得无比清醒,与此同时,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凭空多了出来,全都和愿力之道有关。

剎那间,谢小玉全都明白了,他明白了愿力的构成,明白了神道运行的规律,也明白了大乘佛法的奥妙。

让谢小玉震惊的是,大乘佛法并非一点都没救,空蝉创立大乘佛法时,就已经预见今日的困厄,也想到化解之法。

化解困厄的关键,就是那些圣地中蕴含的功德。

功德和业力恰好一正一反,虽然不能抵消业力,却可以防止业力的侵蚀。

空蝉创立大乘佛法,让佛门在这万年中无比兴旺,得到万众信仰,又编造出一个西方极乐净土,让无数人热切向往,希望死后能够往生彼岸,得大解脱。

这个愿望只有死后才能实现,而人死后就不属于这方世界,不在天道管辖范围内,所以只要这个人寿终正寝,不是死于非命,就会被当成得到解脱。

这些愿力不会被任何佛门弟子吸取,只会化作功德,一部分化作佛门气运,让佛门越发兴旺,一部分汇聚于各个圣地中,如同债权人已死,又没子孙后代,他放出去的钱就便宜了借贷者。

空蝉明知道大乘佛法有问题,仍旧推出大乘佛法,原因就在这里。

同样,太虚、九曜两位道尊看出其中的问题,也得到天道示警却没有强行阻止,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明白了这一点,谢小玉一阵尴尬,他刚才拚命暗示空蝉是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坑害佛门,进而累及人族。

不过谢小玉不打算解释,既然两边已经成仇,他自然不会有妇人之仁。

这时,一阵莫名的压抑从头顶上方传来。

谢小玉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原本围拢在四周的道君全都远远地退开。

谢小玉抬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只见头顶上空笼罩着一层厚密的阴云,那压抑的感觉就来自其中。

“谢施主,你还不收取这些业力,难不成想等它们落下?”望海大声喝问道,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这么快?我拿什么收取这些业力?”谢小玉急得跳脚。

“我来帮你。”李素白冷哼一声。

李素白原本就对空蝉一脉没什么好感,此时这些个和尚想看热闹,他偏偏让他们看不成。

转眼间李素白出现在谢小玉身侧,一只手搭在谢小玉的肩膀上,问道:“你不是有一件空间法宝吗?拿出来。”

谢小玉知道李素白所说的空间法宝肯定是指芥子道场,他当然舍不得,但是不拿出来不行,业力落下,如果没有东西承载,肯定会四散开来,谁沾上都会倒楣,因此造成的祸事都会算在他的头上,业力会加倍,如此一来就成了恶性循环,业力变成危害,危害又造成业力,循环不止,越来越多,到时候有天大的气运也压不住。

“怎么做?”谢小玉一咬牙,将芥子道场拿出来。

“随我念。”李素白大声喝道:“我以功德为池,承载无穷业力,来——”

谢小玉连忙跟上。

“轰!”又是一声雷鸣,天空中的阴云开始旋转起来,渐渐化作一道巨大的漩涡,漩涡的中央就在谢小玉的头顶上,接着一道金光裹着无穷业力从天而降,径直投入那颗小石子中。

那颗小石子彷佛承载不住似的,喀嚓一声碎裂开来。

谢小玉吓了一跳,好在他随即发现芥子道场没事,只是样子变了。

芥子道场的外观只是一颗不起眼的石子,里面则是一座山洞,形状犹如一只倒扣的大海碗,长宽有百余丈,高也有十几丈,现在则被压扁了,从大海碗变成碟子,又扁又平,高不过一丈,长宽却扩大百倍不止,而且再也不是封闭的,上面没有洞顶,只有一片广阔无垠的天空,阳光直照进来,里面一片敞亮。

突然,谢小玉眉头一皱,发现自己忘记一样东西。

芥子道场里没人,谢小玉的家人都出去了,洪伦海现在也在外面,但是他从落魂谷谷底带出来的大蜂窝还在里面,别的就罢了,那只蛊母对他忠心耿耿,他不能不管。

不过,此刻想将蛊母移出来已经来不及了,谢小玉头顶上的那片阴云化作一道巨大的漩涡,漩涡的中心无穷无尽的业力直落下来。

谢小玉一咬牙,分了一丝功德投入蛊母体内,现在只能这样做,但愿这点功德足够让蛊母撑到结束。

芥子道场里原本有一座小池塘,池水金光闪闪,全都是功德,此刻这些金光从池水中渗出,朝着四面八方铺开。

“快!以功德为泥,铺就池底。”李素白在一旁指点道。

谢小玉立刻就明白了,这正是佛门八宝功德池的建造之法,只不过八宝功德池的作用是积聚功德,省得功德化散开,而这口池子积聚的是业力。

“这些功德并非你所有,只是借来的,不能持久,你必须尽快积攒功德,在它们失效之前替代它们。”李素白连声指点道。

谢小玉牢牢记在心头,他对此倒是不担心,积聚业力,本身就有一桩功德。,炼化业力,同样也有功德,只要他卖力点,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替代那些功德。

不过也有些东西让他心疼,谢小玉看着被无穷业力吞没的功德金莲,有些懊悔刚才太急切了,忘记把这些功德金莲弄出来。

功德金莲是天材地宝,洪伦海最早炼制出灵丹全都多亏了它们,后来谢小玉在天门中得到了大量珍稀药材,功德金莲作为能够再生的天材地宝,就没再动用过,他只能祈祷这些功德金莲能挺过去。

这时,谢小玉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这些功德金莲能够转化成度厄红莲就好了。

“轰隆隆!”头顶上又是一声雷响。

彷佛是和雷声应和一般,所有功德金莲全都冒出刺眼的金光。

金光中,原本犹如黄金铸成的莲叶渐渐生出一丝绿色,犹如黄金铸成的莲花变成了金红色。

“这是怎么回事?”李素白睁大眼睛。

“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谢小玉抬头看了看天,那声雷鸣让他怀疑这是天道的安排,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丝怀疑——这也可能是木灵的手段,那声雷鸣是天道的警告。

“功德金莲可以转化成为度厄红莲?”

李素白难以置信地看着谢小玉手里的东西,那已经不能再叫芥子道场,原来的小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