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渺进化-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庆愣了一下,道:“您说的金兀术就是宗弼,是金国的太祖之第六子,是以前金国最有权势的人,开始似乎是都元帅,后来升为太保,领行台尚书省(就是统管行台尚书省),总领河北、河东等地的军旅政务,后来又是太傅,金国的军政几乎都掌握在他的手里。对了,他曾经领兵南伐,使宋朝和金国划淮河为界,尽管在北归途中被打得几乎全军尽没,但直到现在,淮河仍是金、宋的边界。四十多年前死了,似乎是病死的。”
我“哦!”了一声,原来现在的宋朝和金国是以淮河为界,定界的居然是金兀术,还能维持这么多年,他不是很傻很面的吗?宋朝怎么能以淮河为界呢?淮河,难怪叫南宋。不过好象岳飞传里没说这事,可能自己记不清楚了,或者《岳飞传》中的故事不都是真的?估计是文人不满金国,胡编历史,演绎了,便又问起岳飞此人如何。
唐庆想了想,道:“岳飞很有名的,是以前宋国的一个侯爷。开始的时候在河南汤阴召集了些人马,投靠在河北招抚使张所的手下,当时只是个裨将,接着在卫州打仗的时候,不按照上司的计划行动,年轻气盛,却也成功占领了新乡,捉了一个猛安千户,又杀死了前去进剿的领兵官黑风大王,但随后就被围剿得呆不住了,便跑回去投奔了宗泽,屡立战功,被提拔为东京留守司统制,后来就连连地升官,打仗,又升官,又打仗,期间好象还把他的舅舅给杀了,荡灭了好多流寇和山贼,也杀了很多的勤王义军,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只要不降他,就杀,后来三十多岁便被宋高宗封为了清远军节度使,甚至还被封了侯,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好多的人都向他投降,别人打仗是越打人越少,他是越打人越多,只是和杨再兴一样,死得有些可惜了,不知宋国他们怎么搞的。”
我津津有味地听着,听完后顺嘴说道:“咳!还不是皇上想让他死?他老想迎回以前的皇上,那样的话,现在的皇帝就要退位,那样的事谁干呀?肯定要干掉岳飞,秦烩等人也是如此,本身就是卖国贼,又正好和皇上的意思一致,当然要把岳飞杀掉,当然岳飞也是太愚忠。”
唐庆愣了一下,恍然道:“对呀!确是如此!主人的见解真是高明透彻!确是如此,肯定如此。”我笑了笑,这是现代的广泛认知,在这个时代肯定是高明的,继续看两人的打斗。
两个人仍然战在一起,但铁雄现在似乎也学会了一些窍门。在对手长枪抖动之际,狼牙棒迎着枪也快速地转动一下,很见效,不象开始的时候轻易被长枪抖震出去,好象已经逐渐找到对付的办法了,越战越勇,并且有些搂不住力量,似乎不由自主地使出了全力,那壮汉渐渐支持不住了。
铁雄的右手棒突然又使劲翻转了一下,利用棒上的长刺,将刺来的长枪紧紧地卡住,左手棒也适时打到枪杆上,也用长刺卡住枪杆,正要双棒相错横滑之际,壮汉却突然一磕马肚,马向前跳了过去,使劲一拧枪身,想趁双棒松开一些之际抖动长枪,却发觉抖动不,依旧被双棒紧紧地锁着,不由拼命地摇晃着枪杆,不让铁雄有时间施展其它的招式,同时策马兜着圈,长枪突然向两边横震,枪尖尽力向铁雄刺去,也不管铁雄的反应如何,策马向竖在那边的兵器跑去,原来是虚晃一招,又要换兵器?
与仍然若有所思的唐庆笑了起来,我更加饶有兴趣地想知道壮汉这回又要换什么兵器。
壮汉跑到兵器旁,回头见匪首依旧没有追来,便从容拿起一把粗大的厚背大刀,掉转马头,返回战场。
唐庆在一旁解说道:“主人,这是偃月刀,一般都是刀长三尺,杆一丈,这人的刀却是四尺,似乎是六十四斤的。”
我道:“哦?偃月刀?我记得关云长使的是七十二斤的,一般人用的是多少斤的?”
唐庆道:“一般人用四十八斤的,不过都是短期演练,很少拿到真正的战场上,这个壮汉以六十四斤演练刀上战场,显然力量很大。”
估计连一般人用的四十八斤自己都无力使用也不会使用,我迫切希望自己练好武功,当然,这些事情是绝对不能与唐庆他们说的,“哦”了一声,继续观看。
又是二话不说抡大刀向铁雄劈去,我发现壮汉的表情与态度十分认真,大刀左右纷飞,仿佛在快速打铁,全砍在铁雄扬起的双棒上,似乎是胡乱地劈砍着,但也似乎很有规律,使铁雄无暇施展,只能招架。大刀在不停地砍着,忽然有一刀,在砍下之际,似乎依然是从上面砍下,但在铁雄招架时,却换了一个方向,从铁雄的左下方出其不意地斜撩了上去!
铁雄一直在招架,双棒呈人字形顶在一起,举在头上,反正自己的狼牙棒很大,刺很多,既粗又长,只要放在一起就象个大盾牌一样,并且不妨碍自己的眼光,只是这样纯属挨打的局面十分地不自在,火气在心中慢慢地升起,透过棒上的狼牙,盯视着壮汉,伺机反击。
这时见壮汉居然想用虚招哄骗自己,气得乐了起来,左手的大棒向下挥击,同时另一只大棒向壮汉砸去,却见壮汉变招奇快,随着自己下击的大棒,大刀突然向自己的胸部戳来,而这时自己的胸前是一个大空挡,左右手都在外面,来不及回防,心知上当!
急忙向后跳,增加距离,同时右手松开,并使大棒下滑,接着用大棒的棒柄向大刀的侧面划去,不料大刀又一变招,横着直向自己执棒救驾的右臂和咽喉划来,说时迟那时快,铁雄来不及跟着变招,本能地仰起身子,心中估计右手没了!
耳边只听“当”的一声,大刀滑在大棒的一根狼牙刺上,而铁雄在失神间,力量准备不足,大刀将右手大棒打得脱了手,但右手依然还在,惊魂稍定,不由怒从心头起,恶自胆边生,左手棒从下面抡了上去,就在壮汉刚要变招,大刀向回滑来之际,将大刀打了出去,接着跳起来,双手共执一只狼牙棒,向壮汉义无返顾地全力砸去,不管是刀、还是马、或是人,反正这回得下来一个!明显是真急了。
壮汉见单棒从斜前方砸来,心知这次不同以前,敌人是双手执棒,急忙单脚踹镫,使马平移了一步,离得远一些,躲开最吃力的地方,同时用足气力向上迎震,“嗵嚓”的一声,铁杆的大刀居然被打折了。
幸亏一直低着头才没有被狼牙捎上,壮汉一撞马鞍,催马前行,同时本能地掷出手中残兵,也知道打不中匪首,只是物尽其用,暂时阻延一下,随后抽出腰间以防万一的九节鞭,顺手向匪首抽去,还没打在狼牙棒上,软软的九节鞭就抖成似乎是一根棍子,但并不象其它人抖鞭似的把鞭梢抖成一条直线,而是转着圈抖成一个圆筒状,也不回头,就这么抖着,使鞭子指向斜后的匪首,保持虚晃,心中震撼不已,策马跑向远处的兵器堆。
第一卷。湖山 第四十一章。兵器好就是不一样
(更新时间:2006…2…11 11:23:00 本章字数:3564)
挡开掷来的刀头和长柄,铁雄站在地上欣赏了片刻壮汉的狼狈,心里的怒火不禁消散,笑了起来,对刚才自己那一棒的威力也感到很吃惊,想了一想,不明白究竟是自己真有这么大的力道,还是那壮汉的刀柄本身就不结实,有点不相信但也有点喜滋滋地走到一边,拣起自己掉在地上的另一个狼牙棒,琢磨着,等待壮汉的下一次来袭。棒上的狼牙已经掉两个了。
壮汉跑到兵器旁,将马匹交给旁边的人,让马休息一下,心知匪首不能力敌,只能智取,便拿起两柄大锤,转身向铁雄走了过去。
唐庆在旁边道:“主人,这个人使的似乎是四大子母锤。”
壮汉所持双锤的四周靠近锤头的部位,各用半米左右的铁链连着四个直径有半尺左右小铁锤,我随口道:“是啊!也挺新奇的,有什么来历吗?”
唐庆点头道:“是,这种锤十分少见,似乎只有佛门中人使用,其它子母锤用的是五行、六合以及八卦,只有他们的子锤才有四个,您瞧那个人一直戴着帽子,且无丝毫头发露出,小人怀疑他是僧人,以他的武功,应该不是僧兵,极有可能是少林僧将。”
我惊讶道:“僧兵?还僧将?是嵩山少林寺吗?”
唐庆点头道:“是那个少林寺。”
我道:“我记得是觉远什么的…把李世民救了,然后就可以吃肉了,又有了僧兵了,怎么现在又出来僧将了?真是想不到。”
唐庆在一旁无语地听着,不知如何插嘴。
心知自己现在内力和轻功还可以,真正的武功极低,心里一直想去拜师学艺,却不知道这个时代谁的武功高,现在唐庆提醒了自己还有一个少林寺可去,且自己的发型也一直被众人认为是个头陀,我的心中不由有了一个崭新的计划,琢磨一阵,对唐庆道:“我想去那里学习一下武功。”
唐庆听后急忙下马,跪倒在地道:“主人!恳求主人不要抛弃小人,小人陪您一同前往!”
急忙叫唐庆站起来,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我道:“当然你要随我一起去了。”
唐庆喜道:“主人!那咱们什么时候去?”
转头见顾问团的团长孙老伯等人沿着队列向自己走来,我道:“再过些日子,把这里的事情料理好了再说,咱们要有个根据地呀!来,一起接着看铁雄打铁。”
唐庆想了想,好象明白了根据地的意思,点点头,继续在一旁看着那边两人的打斗。
孙老伯走到近前,请示是否可以看看热闹。
如果用火器,这些敌人不堪一击,看样子他们早已被震慑住了,这里应该没危险,我同意了,叫人给顾问团的众人准备长凳,给前排依旧蹲着的人准备矮凳,给在他们后面站着的人也准备长凳,大家一起坐着看,一旁随孙老伯来的人急忙回去给子弟兵准备矮凳和长凳。队列依旧整齐,没下令解散,自然不能乱动,湖山的军纪已经十分严明,我很满意。
铁雄的双棒在一下一下地砸着,压制着双锤,还真像是在打铁,招式虽然有些简单,但由于铁雄的狼牙棒很大很长,力道也猛,使得那壮汉的招数根本就递不进来,只能将双锤的锤头抵在一起招架,即使偶尔能够反击,虽然招式很巧妙,但只要碰到铁雄的双棒,攻势就被瓦解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渐渐地,壮汉似乎有些无力了,只能从旁边卸力了,脚步也有些迟钝了,眼看即将垮掉,却突然在铁雄左手棒砸下时,身体快速向旁一闪,躲开铁雄左手棒,右手锤晃动了一下,顺着铁雄的力道,砸在了铁雄的左手棒上,同时身体迅疾返回来,并向前错步,左手锤直击铁雄胸部空挡。
我恍然,原来壮汉先前用的招数是骄敌和欺敌之计,现在见铁雄已经逐渐麻痹了,才突然发动。
铁雄也一直在奇怪着,似乎自己的力量又突然增加了不少?怎么这个对手的力道少了这么多,还把双锤抵在一起抵挡自己单棒的进袭?心中有点不真实的感觉,不致如此呀!但事实就在眼前,刚开始得意,却发现对手的力量在迅速地消失着,不由更加奇怪,对手支持不住了?自己的力量不会现在又在增长了吧?
不会的,自己以前在军营时听到过这种事情,这肯定是对手又在欺我。遂提高警惕,大棒砸到双锤上的时候,加了些点震之力,给对手的感觉用是一样的,但因为利用了点击之力,增加了些震劲,虽然给了对手同样的感觉,但实际上却预留了些气力以防不测。
这是打铁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在军营里的时候,也常见别人在比武时使用,是一个很普通的方法,自己一直不愿使用,觉得这样似乎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感觉,不实在,不符合自己的一贯作为,有力便要出力,做人要实实在在,这一直是父辈教导自己,自己也一直在身体力行的,时刻奉行的宗旨。但这时似乎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办法可以预防对手巧妙的招数,只好暂且使用,心中微有些羞耻的感觉。
对手终于发动了!铁雄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雪耻的感觉,力量陡然全部使了出来,将被对手压住的左手棒奋力抬起,同时微转身,右手棒快速下沉,用大棒上的狼牙,将撞来的铁锤狠狠地压下去,耳边传来刺耳的吱吱声,左手棒也抵抗住对手的压劲,狼牙向对手逐渐逼近。
见匪首不上当,且两人在拼着死力,壮汉明白自己力量不及,武器吃亏太大,这种情况对自己极为不力,便急忙退后,把拼命向自己靠近的大棒侧挤出去,同时左手锤突然往回一缩,并趁对手大棒控制不及继续向下之时,右手锤翻滚了一下,全力击在大棒的上部,使对手大棒上的狼牙向匪首自己刺去,在对手又向上向外化解之时,借力从旁一击,将对手的大棒侧击到圈外,趁着对手另一个棒救援未至的短暂间隙,大锤打向对手脸部。
却被对手的棒柄挡在外面,心知这时不能用力,否则对手就可借力将大棒顺过来,急忙矮身出腿向对手的裆部虚踹一脚,单腿向后跳出圈外,终于全身而退,估计对手依旧不会追击,就也不把双锤向后掷出以阻延对手追击了,径直跑向兵器堆,琢磨着还有什么可以匹敌对手那个占尽便宜的狼牙棒。心中忿忿,若不是那双超大的狼牙棒,即使对手的力量比自己大,也决不会是自己的对手。
铁雄见对手又去挑选兵器,不由擦了擦冷汗,暗呼侥幸。
见那壮汉回来时满脸是汗,身上也湿透了,我不由抬起手腕看了下手表,从地洞里出来之后,手表就越来越不准,曾经粗粗算了一下,一天能快两三个小时,只是自己还不习惯和众人一样按时辰过日子,便还继续带着,对照表针估计时间,两个人应该已经打斗一个多小时了,估计双方都已疲惫,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山庄里无事及轮休之人都聚了过来,队列中人虽然依旧各持火铳,但也都枪头向下在身边提着,象在看戏似的兴奋地议论。更有人搬来长凳坐在他们后面,居然还拿小茶壶品着茶,一边看双方打斗,一边和周围的人闲聊,一点也没有了严肃的气氛。
对方的营盘里也是如此,他们也坐在地上指点着,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我的心中感到一阵好笑,派人叫厨房供应茶水给众人饮用,也给铁雄预备些,有机会就送去,顺便叫来观战的人必须时刻准备火铳防身以备万一。
铁雄见对手这回拿了一根大棍回来,不由打起精神应敌。大棍有一丈左右,鹅蛋粗细,在壮汉头顶挥舞了一下,向自己捅来,刚要挡开,趁势进攻,却见大棍一摆,象枪一样打了几个棍花,也不知对手要干什么。
大棍在周围纷飞,到处都是大棍,又似乎可以变成各种兵器,又是棍棒的招数,又是长枪的招数,有时在自己进攻到对方圈内的时候,还似乎成了对手身体的一部分,有些眼花缭乱了,当下便只认准对手身形所在,按照平日自己独自练棒的方法,将双棒舞动得水泄不通,不理对方大棍如何变化,反正自己的狼牙棒很大,对手绝对攻不进来,放心向对手抵近。
壮汉这回挑选长棍的意图,就是要利用大棍快速善变的特点,针对匪首招式不行的缺点特意选用的,开始的时候十分见效,对手的眼神也开始有些散乱,心中颇为得意,大棍不愧为兵器之祖。可后来对手却不随自己的招数而动了,似乎是自练自的,胡乱舞动中,由于对方狼牙棒太大,稍一挥动便会照顾到全身,自己攻不进去,且刺团渐渐向自己逼来,不由慌忙后退两步,开始围绕刺团游走,伺机而动,直到用尽各种招式也不能得手,才突然想起可以用长鞭以软克硬,且这些人明显是北方人,还都很年轻,肯定没有人认识长鞭及其招数,遂虚晃一招,跳出圈外,不理对手,直接走向兵器堆,换兵器。
铁雄兀自舞动双棒,见对手转身而去,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要使用回马枪之类的招数,正暗自加紧戒备,却见对手头也不回,径直向兵器堆而去,意识到对手又要换兵器,不由笑着停住双棒,擦着汗,一边休息一边等待。
正觉又热又渴间,忽然听到有人过来,急忙回头看去,原来是自己人送来茶水,不由连喝七大瓢,直到一张嘴就要吐,已经死活喝不下去的时候才罢口,但焦渴的感觉却依然存在。见那壮汉远远地还在那里挑选兵器,便叫旁边的人为自己监视对手,自己躺下来松裤带,放松一下,舒服极了。
第一卷。湖山 第四十二章。继续来
(更新时间:2006…2…11 11:23:00 本章字数:3792)
壮汉回到兵器堆,翻拣出一根虎头长鞭,却不见配套的龙头长鞭,急忙叫人去找,抬头见双方众人几乎都在看着自己,想起自己当初的傲气和后来三番两次回来换兵器的举动,脸上有些红了。这时那边过来几个人,抬了一个大木桶,躬身说是奉了他家主人之命来给自己送茶水的!不由抬头望去。
头陀模样的人笑看着自己,护卫在他身边的那个很精悍的人也在微笑看着自己,眼光犀利,手拿一个奇形兵器,显然武功不在自己对手之下。
思索了一下,拿起木桶里的大瓢喝了起来,正喝间,有人找来龙头长鞭,遂放下水瓢,转身上马,舞动双鞭向战场驰去。远远见对手从地上站了起来,还紧了紧裤带,手提狼牙棒等待自己,他周围的人随即散去,跑出很远观战。
铁雄见对手又骑上了马,却拿了两根鞭头很大的软鞭,不由笑了一下,这玩意软软的,有啥用呀!见壮汉将右边的软鞭舞成一个比自己狼牙棒还大的圆筒,左鞭却从上直挥下来,就向前一跳,不理挥下来的长鞭,直接迎击壮汉马头。
刚举起双棒,却突然见壮汉圆筒似的软鞭从右迅猛袭至,要先于自己打中壮汉而打中自己!挥挡之际,鞭身并不着力,一悠间,鞭头从斜上部向自己的头部快速撞来,不由急忙用大棒撩了一下,从上挥下的长鞭也快到了,只能伏身向旁跃去,躲开双鞭的进攻。这时才发现长鞭的鞭身上满是小刺,鞭梢一个是虎头,一个是龙头。
虎头口中伸出四个匕首型的虎牙,交错着,虎须遍布下颚,都是钢刺;龙头口中也伸出四个交错的龙牙,下颚也都是钢刺,顶部另有树枝状的锋利龙角。鞭身比自己的大棒长了很多,软不着力,自己对这种武器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更不知如何应付,就只有尽力跳动躲避着,刚喝下的水在肚子里撑胀着,使身形很是不便,长鞭经常擦身而过,衣服被剐得漏洞百出,碎片乱飞,形势十分危险。
见长鞭居然也可以成为厉害武器,连铁雄那双霸道的狼牙棒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抵御,只能闪躲,我不禁向唐庆询问这种长鞭的来历,唐庆却摇了摇头,不知这种长鞭叫什么,更不知道壮汉使的是什么招数。
史老伯是顾问团长孙老伯的搭档,是湖山公认的第一博学,有时连孙老伯也要请教他,在众人中很有威信,这时正与孙老伯站在我旁边,见众人都不知晓对方兵器,便对我道:“主人,依我看这是龙虎山的护山之宝,龙虎双鞭!”
孙老伯听后一呆,忙问道:“是信州龙虎山?”
史老伯点头应道:“是!我也是估计,离得太远看不清楚。”
二人似乎都有些慎重,我问道:“怎么啦?”
孙老伯道:“我们怀疑他用的是龙虎山的龙虎双鞭,正一天师的护山之宝。”
我不明白,问道:“那又如何?”
史老伯解释道:“启禀主人,是这样的,正一教是道家一派,第一代天师是汉代张道陵,张天师,现已传至三十五世了,总教在宋国信州的龙虎山。该派人物不仅可疗疾去病、还可呼风唤雨,拘鬼役神,盛名广播,而经世久远第一,…”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忽然想起金庸小说里的道家,插言问道:“道家不是在武当山吗?还有什么王重阳、张三丰、全真七子、东邪西毒等人,对了,这些人是确有其人吗?你听说过他们吗?”
史老伯想了一下,道:“张三丰是在武当山,是百多年前之人,独自创出道家的武当一派,当时是天下武功第一人物,据说后来练就长生之术,便生死不明了。不过现在武当一派似乎都在隐居,很少有人下山,但只要是武当的,身手肯定不凡。
王重阳在山东创立了许多的会,名称都是以三教起头,什么三教金莲会、三教平等会,还有三教玉华会等等,似乎并不是道家,而是融合三教而创的新教门,只不过宗风近道而已,哦,不是教门,只不过是志同道合者同参之会而已。刚开始没几年他就死了。其它的就不清楚了。唐庆的老家在山东,他应该比较清楚。”
史老伯说得并不快,但我只明白了大概的意思,知道全真教现在并不著名,究竟如何,却听不明白了,在心里琢磨了半天所谓“会”的意思,突然想到了一个词,才明白过来,喃喃而语道:“反动会道门。”想起刚才的话题,继续问道:“咱们接着说那个龙虎、天师、鞭。”
唐庆不知道什么,也示意史老伯再多讲一讲。史老伯便继续道:“主人,这正一教的掌教,世代密传一对长鞭,名曰龙虎双鞭,左龙右虎,鞭身通刺,乃护山之宝,只传直系子弟,从不外传更从不离身。小老儿并没有亲眼所见,只是很早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