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牌小书童-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他来说,解决了心头最后一桩心事,他已经得到了解脱。从今往后,他只想和众娇妻享受神仙般的日子,快快乐乐的共度余生。
    这才叫做人生。
    看着那带着脉脉深情的脸庞,苏媚儿的眼睛再也挪不开了。
    只是谁也没发现,她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哀伤……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不知不觉间,八年时间已在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华发间悄然走过。
    对于整个天下,这八年也许是变化最快的一段时间,快到整个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延续了几百年的“三国鼎立”之势,终于画下了句号。而这一切的转折点,便是八年之前那一场旷世大战,史称“盘河之战”。r1058

 。。。  

第七百零八章 一统天下 下

    “盘河之战”当中,最大的变故便是夏王赵无极殒命,自此缺少主心骨的西域大军分崩离析,在唐军的追击下仓惶西逃,只留下了遍地伏尸。
    大唐不断乘胜追击,不仅收复了全部失地,而且将国界一举向西推进了几百里。原本属于夏国东疆的狄马区域,已经完全落入了大唐的掌控。
    由于路途遥远,大唐根本没有精力来管辖狄马这片混乱的区域。不过秦天雄才大略,将此地建立成了唐夏贸易区,让原本相互仇视的两个国家在这里能够顺利贸易通商。
    一开始,双方都带着抵触情绪,可随着第一支勇敢的商队踏上商途,这种僵持状况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大唐的茶叶、丝绸、锦缎、食物,那些西域人简直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当把这些东西换成牛羊,胡人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大唐的商队用最小的代价,换来了牛羊皮、金属、矿藏,同样得到了不菲的收益。
    尝到甜头的狄马人开始和大唐密切接触,日子逐渐过的富足起来。彼时西域战火蔓延,无数胡人听闻狄马人安居乐业,曾经的彼此厮杀贫穷落后早已不复存在,纷纷赶来此地企图躲避战乱。
    原本无人问津的荒芜地带,却成了西域的人间天堂。
    逐渐成为贸易核心的狄马城,对大唐还有着另外一重意义——那些无力抵抗匈奴和铁勒的小部族,选择了在这里与大唐接洽。在匈奴和铁勒的双重压迫下,他们已经活不下去了。只有找到更大的靠山,才能避免部族覆灭的命运。
    对于前来投诚的部族,大唐没有理由拒之门外。所以名义上,他们还是夏国的附属,而实际上,却已经依附于大唐。
    几年时间,大唐通过接济、分化、打压、拉拢,使夏国局势纷乱无比,战火蔓延了整个西域。而西域的胡人也知道这样消耗下去,对整个夏国来说是祸非福,可是为了自身利益,根本没有力量能够阻止这把越烧越旺的火。
    就在胡人相互蚕食、力求再创造西域一统的局面时,休养生息的大唐铁蹄却已经叩开了他们的大门。
    四年之后,大唐远征军讨伐夏国!
    匈奴和铁勒大惊失色,第一次摒弃前嫌,联起手来抵御外敌。可是到了战场,他们才发现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大唐的军队,还有那些在他们眼里丝毫不起眼、只配沦为奴隶的各个小部族!
    一个部族或许微不足道,可几十个部族联合在一起呢?
    匈奴和铁勒人气愤难当,可恶的唐人,他们用卑鄙的离间手段,让西域各大势力相互残杀,而自己则偷偷恢复元气,再给那些永远成不了气候的部族勾勒出一副太平安康的美景,让他们放弃了气节与尊严,甘愿成为大唐的狗!
    可惜,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大唐新帅代天涯带着大唐将士一路长驱直入,历史上第一次攻陷了号称“西域星辰”的夏国都城——瓦喇迪罕。
    当策马进入城门之时,代天涯的激动无以复加。多少年来的屈辱,多少年来的夙愿,终于在他身上成为了现实。
    他带领着大唐儿郎,征服了这个世世代代带给他们灾难的国度!
    当大唐旌旗插在夏国皇宫的那一刻,便宣布了一个王朝的灭亡。尽管有人不愿承认这个事实,可是近半数部族的归顺、少数部族保持缄默,匈奴和铁勒联军的一路溃败,已经让亡国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夏国亡了!
    骄傲不逊的匈奴人没有放弃,他们还在试图抵抗,和屈辱的命运做斗争。结果就是被代天涯所率的大军一路西驱数百里,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
    自知翻盘无望的匈奴可汗万般无奈,再也不敢拿着残余族人的性命为代价——他已经输不起了。
    于是,匈奴人开始了漫长的流浪。
    而独木难支的铁勒人则要聪明许多。他们自知无法逆转历史的洪流,很明智地放弃了抵抗。当铁勒王跪伏在代天涯身前的那一刻,“铁勒”两个字便成为了历史。
    为怕死灰复燃,代天涯应承皇命,硬生生将原本强大的铁勒分成八部,分别发配于夏国最偏远的八个地带。
    当西域所属三十九个部族全部臣服,幅员辽阔的西域地带,尽皆纳入大唐版图。
    
    夏国覆灭,东边的齐国人人自危。
    心中忐忑的大臣们开始对李玉口诛笔伐。原因无他,数年之前正是他答应那位大唐特使,派出了十万大军支援岌岌可危的大唐。可战争结束后,大唐居然说那十万大军尽皆“战死沙场”!
    那可是整整十万大军啊!难道居然拼到了山穷水尽,一个都不剩?
    这样的谎言,根本骗不了任何人。可是隔着诺大的大唐帝国,谁也无法去西域一探究竟。打了一番口水战之后,大齐只能不了了之。
    哪怕当时的大唐无比孱弱,腐朽到骨子里的齐国朝廷也没有勇气悍然发动一场战争,特别是他们还刚刚损失了十万精锐。火气无处发泄的大臣和子民,便将矛头直指李玉。
    李玉郁闷极了。那些怂恿他出兵的大臣、歌颂他仁义的子民在困难面前没有任何担当,而是把罪责全部推到了他的头上,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不称他为“齐国史上第一昏君”!
    带着这顶帽子,李玉气愤难当。在他看来,当初自己难能可贵地做出了明智的决策,想要先派人到战场一探究竟。是这些盲目的臣子和愚昧的百姓不断给自己施压,唆使自己仓促地下达了命令。可是这些道理他跟谁讲?
    旁人不会在乎过程,更不会去探究牵引,他们只在乎结果。在所有齐国人看来,最后的命令出自李玉的授意,这就够了。
    李玉性子原本就懦弱,被全国上下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之后,每一项决定更加谨小慎微。
    国君的无能表现,让朝臣更加肆无忌惮地贪墨。在刘恭为首的一众奸臣的把持下,齐国的腐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整个朝堂乌烟瘴气,民间百姓愈加困苦。
    这时候,大唐终于来了。
    近几年间,打通西域桥梁的大唐迅速复苏。秦天自问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后,终于结束了漫长地等待。
    他命人找了一个很可笑的理由:让齐国交出一个子虚乌有的“大唐重犯”。
    这人本身就是凭空捏造的,齐国到哪里去找人?众臣冷眼看着李玉傻乎乎地派人把大齐翻了一个底朝天,终于忍不住提醒他:陛下,大唐想要终结三国并立的时代。所谓人犯,只是一个出兵大齐的借口而已。
    李玉终于醒悟。
    谁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财富,但当他们想要奋起抵抗的时候,才发现那些被他们放弃了的军队和百姓,其实也放弃了他们。
    东征齐国,大唐只派出了十五万大军。而勉强凑起来的十万齐军见到地方杀气凛凛士气如虹,还没开打便丧失了斗志。大唐军队发动第一轮冲锋之前,齐队便跑了个干干净净。
    身为军师的钟弄弦坐在轿子里,听着对面城墙后面鸡飞狗跳的声音,灰白色的眸子里带着浓浓不屑地轻哼一声,冷冷道:“丧家之犬,何须如此劳师动众!”
    一路东进,大唐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遇到。更令唐军觉得可笑的是,他们原本认为齐军退守是为了保存力量,凭借堂堂大齐第一雄城临淄的易守难攻,和唐军做最后的周旋。没想到赶到临淄城时,却发现大门已经被饥困交加的百姓所敞开。
    自知大难临头的李玉就像一只仓皇的老鼠,躲避到了皇宫的地宫之中。在黝黑不见五指的地宫里,李玉只觉得每一秒钟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好在这份压抑并没持续多久。就在他躲进地宫的第二天,密道便被人打开了。当看到带领唐军前来之人那卑躬屈膝的嘴脸时,李玉险些发疯。
    那不是别人,正是曾经与他恩爱缠绵的好情郎——刘恭!
    看到这个人,李玉的心彻底死了。什么山盟海誓,什么天荒地老,统统都是虚假的谎言!
    感觉到被最爱之人出卖的李玉再也不顾什么帝王尊严,将满心怒气化作了软绵绵的拳头,宛如泼妇一样在一众唐军面前和刘恭扭打到了一起。而刘恭生怕给这些大唐的爷爷们留下不好的印象,竟是摆出一副厌恶的模样,急着和曾经的“挚爱”撇清界限。那冷漠又厌恶的嘴脸,让李玉近乎疯狂。
    钟弄弦破天荒地“看”到了这般耸人听闻的皇室辛秘,厌恶地分开二人,让穿着龙袍的李玉“自愿”让出了传国玉玺,宣布归顺大唐。作为回报,他施舍给了这生无可恋之人一杯穿肠毒酒,让这位齐国末代昏君能够带着皇帝的“尊严”,体面的离开这个世界。
    李玉毫不犹豫地一饮而尽,或许对他来说,这世界早已生无可恋。
    至于刘恭——这种见利忘义的卑鄙小人,留着只能是祸患而已。
    可怜刘恭还在暗暗得意,以为带领唐军找到了国君,怎么也算得上大功一件。就算没了王侯的地位,起码也不至于太惨吧?
    可人算不如天算,他没等来那位眼盲军师的赞赏,反而等来了两个身穿甲胄的大唐侍卫,还有他们手中寒光凛冽的刀。
    “啊————”
    凄厉的惨叫声,让街坊邻里深深记住了叛徒的命运。
    自此,齐国覆灭。
    公园399年,大唐皇帝秦天灭西夏、东齐,终于结束了数百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再度如秦始皇般一统神州大地。
    国号——大唐!r1058

 。。。  

第七百零九章 雪山神女

    大唐二年,腊月。
    汴京城的上空飘起了零零星星的雪花,让这座天下第一雄城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这是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
    空气中透着丝丝冰寒,晶莹剔透的六角冰花徐徐飘落,落到了褐色的帽檐。
    帽檐下面,一个大胡子扯开嗓子,大声叫嚷道:“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
    这一吼中气十足,绵远悠长。可是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大胡子的声音却很快被湮没。
    西玄门处,人山人海。
    裹着厚厚棉衣的小贩揉搓着冰冻的手,呵着白气,不遗余力地对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叫卖着。摊位上有红彤彤的灯笼,有纳祥的春联,有热气腾腾的南北小吃,还有让人垂涎欲滴的腊封牛羊肉。行人们脸上带着喜气,似是全然不在意天气的寒冷,东瞅瞅西望望,还有的为了一文钱在和精明的商人讨价还价。
    九年时间,早已抚平了战争带来的创伤。百姓们收起了哀痛,早已开始了新的生活。
    大乱之后必有盛世的规律,在新的大唐帝国得到了充分体现。秦天完成了统一大业,第一件事便是大赦天下,在降税、开荒、通商、推进各民族和地区间贸易往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结果也十分喜人。
    渐渐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对秦天的印象发生了改观,齐国和夏国有许多人把对新帝的称呼从“窃国之贼”换作了“兴国之帝”,生活的改善也让他们很快便忘记了“亡国之奴”的身份。
    随着人们意识的变化,打破了家国界限的人们不再满足于留恋的故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迈出了经商的脚步。作为政治经济中心,汴京城便成了商贾们的天堂。
    年关临近,汴京城到了最为热闹的时候。
    无论是为了度过严冬,驮着大批货物准备以物易物的西域人,还是想要趁着春节大赚一笔的齐国商人,都会在这个时间涌入汴京。而作为西方入城的必经之路,西玄门更成了商家必争之地。
    “糖葫芦!好吃的糖葫芦咯!糖——”
    卖糖葫芦的大胡子显然不甘心被别的商贩抢了风头,扯开喉咙大声吆喝起来。可吼着吼着,他却像一只被人扼住喉咙的公鸡一般,嘹亮的嗓音生生顿住了。
    他看到了一个白衣女子,正身姿款款冲他走来。
    女孩看上去十四五岁的年纪,一头如瀑的黑发写意般散落在背后,皮肤犹如牛奶一般白皙细腻。长长的睫毛下,一双灵动的眼睛犹如上好的黑宝石,有着震慑人心的力量。高挺的琼鼻配上樱红色的唇,使她看上去纯洁的犹如天使。
    上苍做证,糖葫芦老板活了四十几年,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纯真的女孩子。他毫不怀疑,用不了几年时间,她必定会成长为一代绝世尤物,就好像柳倾歌柳大家和蓝海棠蓝夫子那样——虽然这两个女人他并没见过。
    更令他震惊的是,那女子缓缓走到自己的摊位面前,竟是顿住了步子,一双眸子似带着怀念,怔怔停留在大红色的糖葫芦上。
    一时间,葫芦摊儿成了周遭众人关注的焦点。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全部都被这少女的神采所折服。公子心生倾慕,姑娘暗含艳羡,可不知是不是摄于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那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竟是无人敢上前搭讪。
    葫芦摊儿老板吞了口口水,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陪笑道:“姑娘,来一串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吧?”
    那少女回过神来,春葱般的玉指将麦黄色的竹签从草杆上一拔,便将裹着糖稀的山楂送进了樱唇中。
    嚼着冰糖葫芦,少女转身便走,从头到尾都没有要掏钱的意思。而葫芦摊儿老板仍旧一个劲儿赔笑,压根没意识到自己白白损失了两个馒头钱。一向义愤填膺的汴京人这一次竟无人出言提醒,仿佛都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这般天仙花人儿的姑娘,若跟她谈钱,那简直是对美最大的亵渎!
    少女漫步冬雪,这样一幅美到了极点的画卷,不知道俘获了多少少年郎的心。许多人不无遗憾地想:要是自己能化身为那糖葫芦该有多好……
    可刚走出去两步,少女却顿住了步子,扭头对葫芦摊儿老板问道:“对了,飞雪悦兰阁怎么走?”
    一听这个名字,周遭众人面色微变。
    自从九年之前,柳倾歌远赴齐国挑战名震天下的凤之瑶,登上了“天下第一”的宝座,飞雪悦兰阁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了整个大唐的骄傲。
    作为“舞林圣地”,自然不能再沾染铜臭气息。秦天大帝亲自下令,扩建改造飞雪悦兰阁,其面积是原来的五倍不止。非但如此,阁内现对外开放,在大厅赏舞者分文不取。
    问题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都有脾气。这样一则规矩,如何体现出他们的特别?
    为了凸显地位,贵人们往往来时都会送上一笔不菲的“敬钱”,以表达内心的“崇敬之情”。久而久之,这也变成了飞雪悦兰阁一种独特的风俗。
    所以,当听到眼前的白衣少女问出这个问题,众人便知道她怕多半是外地人,只是想要一睹“天下第一”的风采而已。
    “小妹妹,你是想要见一见柳大家么?”
    “柳大家如今地位超绝,可不是轻易能见到的哦。”
    “不错,如今汴京天寒地冻又人满为患,客栈早已客满。我朱有财家中倒是有空闲的厢房,姑娘如不介意,不妨将就一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劝起了这个天真的小姑娘。
    少女黛眉轻蹙,内心不禁暗暗好奇:柳大家?那是谁?
    恰在此时,众人只听“哐”的一声铜锣响,不由自主地都向着东方望去。
    几个精于杂耍的小厮踩着单轮车,在屋顶飞檐走壁。他们从大街两侧甩手一抖,一条鲜红的横幅登时映入了所有人眼帘。
    “云顶楼新店开张,新春豪礼送不停!”
    伴着横幅逐渐西移,一大队人马敲锣打鼓缓缓走来。队伍中间,一个身材健硕脸带精明的年轻人站在马车上,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锦袍,看上去无比骚包。
    见所有人的目光向自己投来,年轻人微微一笑,朗声道:“诸位父老乡亲有礼了!在下云顶楼东主程采和。今日瑞雪初降,也是云顶楼第三十九家分号开张的大喜日子。程某知道,云顶楼能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便是诸位的支持。所以为了答谢广大新老朋友,今日云顶楼新店所有货品一律九折优惠!更重要的是,今日乃是飞雪悦兰阁‘四秀’舞赏的日子,程某不才,预定了一百个席位。但凡在云顶楼新店购物满二两银子者,可免费获得入场券一张!”
    这个英俊潇洒又英气勃勃的年轻人,正是程采和。
    多年来的历练,不仅磨去了他一身稚气,更让他那一身肥膘化作精肉。若非他自报家门,恐怕很多人都无法把他和当年的“程呆子”联系起来。
    一听这话,大街上的老百姓无不动容。倒不是为了那点折扣,而是为了难求的门票而心动。
    虽说飞雪悦兰阁门庭大开,可达官贵人抑或家财万贯的财主终是有着寻常百姓无法比拟的优势,若想入席一睹众仙女的风采,没有些手段根本做不到,大部分人只有望门兴叹的份儿。
    见调动起了众人的积极性,程采和心中颇为得意,抛出最后一重惊喜:“大家都知道,如今飞雪悦兰阁三位当家——凤之岚、凤之瑶和柳倾歌三位大家之中,有两位都是唐圣人的红颜知己。据程某所知,唐圣人今日也会前往飞雪悦兰阁哦!”
    唐圣人!
    如果说先前百姓们只是激动,那听到这三个字之后,那一抹激动则完全转化为了狂热。
    因为他是唐安,是大唐乃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唐圣人!
    手快有手慢无的道理,百姓们理解的比谁都深。刚刚消化完程采和话里的信息,离得最近地百姓立刻朝着飞雪悦兰阁的方向奔了过去,动作之矫健、身手之敏捷堪比舞林高手。
    “慢慢来,大家不要着急,安全第一!”
    程采和“满怀诚意”地叮嘱众人,像极了体贴入微的老板,可笑弯了的双眼则透露出他的真实心情。仿佛眼前奔跑的不再是人,而是黄澄澄的金子。
    当庞大的人潮从身边涌过,程采和内心颇为感叹。他知道,自己的煽动之所以能引起轰动,完全是因为一个人。
    唐安。
    没想到短短几年时间,这臭小子竟像是天上的神仙一般,让全天下位置疯狂。可是……论相貌,自己当年和他也差不了多少啊,为什么红的就不是他程采和呢?
    邪门,太邪门了!
    程采和不无遗憾地叹息一声,刚想要钻进车厢暖和暖和,忽见一袭白衣飘落到自己面前。
    然后,他就呆住了。
    来的是一个白衣女子,手里还握着一串冰糖葫芦。这样诡异的结合非但没有影响她的美貌,反而为她平添了几分呆萌。
    她就像激涌的人群中一朵纯洁的小白花,让人只看一眼便再也挪不开眼球了。饶是程采和见惯了美女,见到这如出水芙蓉般的美少女仍不由得赞叹一句:好一个清纯的萌妹子!
    他轻轻咳嗽一声,摆出一副亲切和蔼又帅气从容的模样,柔声道:“不知道程某有何可以为姑娘效劳的?”
    白衣少女道:“你知道飞雪悦兰阁在哪里?”
    程采和愣了愣,道:“知道,当然知道!飞雪悦兰阁的老板便是我好兄弟的干岳母,天下第一舞姬柳倾歌柳大家和我熟的不得了,春蝶、夏雨、秋叶、冬雪有三个都是我的干妹妹,董执事就像是我失散多年的亲姐姐。姑娘,你找到我程某人,可真算是找对人了。”
    “那就好。”白衣少女微微点头,声音冷淡如冰,平静的面容没有因为对方的大肆卖弄而产生任何波澜,让程采和大为失望。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少女竟是毫不客气地轻身而起,一眨眼地功夫便钻进了烧着火炉的车厢,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随即,柔柔的语调从里面传来:“带我去飞雪悦兰阁。”
    程采和愣了愣,没想到这小姑娘看起来冷冰冰的,却如此自来熟。唐安曾说萝莉有三好:音轻体柔易推倒,果然不是盖的。哼哼,既然小绵羊自投罗网,可就怪不得大灰狼我心狠手辣了!
    打着龌龊主意的程采和笑眯眯地钻进了车厢,殷勤问道:“能为姑娘指路,乃是程某的福气——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白衣少女目视前方,道:“我叫慕君璃。”
    “幕夜时分承君恩,欢好过后不相离——好名字,好名字啊!”程采和摇头晃脑地卖弄着无师自通的淫荡文采,无比地陶醉。晃着晃着,忽然睁开眼睛问道:“对了,还没请教姑娘要去飞雪悦兰阁做什么?”
    慕君璃小脸上带着一丝怀念,道:“我要去找我师傅。”
    程采和早已被少女的美貌迷得失了心志,根本未考虑她的师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