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官人-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
夜里,一个孤零零的营帐外站着不下二十名守卫。营帐内狭小的空间里,一盏油灯闪着微光,火下不过一寸的位置,白纸已被烤得发干,纸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字。
上官柔儿坐在桌边,毛笔几起几落,却总是在墨盘边。
一封简简单单的求救信竟然上官柔儿想破了头。
紧皱的眉头让上官柔儿美丽的脸变得有些僵硬,几乎都忘了什么叫放松。
这封求援信是肯定要写的,这是圣后最大的退让。但是,这封信要怎么写?其中的还有很大的学问。
李权用一封求援信让圣后损兵折将,而圣后也想用一封求援信让李权自投罗网。这是李权和圣后之间的第一次交锋,前半场,李权获得大胜,而这后半场,圣后便要找回场子。上官柔儿夹在中间不过一个传话者,看似无甚用处,其实也扮演者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上官柔儿心中,她自然很想利用这次机会来试试李权,看他到底会不会为了自己而涉险?但是,此次冒的险太大了,她又不想李权来送死。
在这种矛盾中,写一个字都觉得很困难。
想了很久,上官柔儿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不要让李权来。
那么,这封求援信就必须让李权看出是个圈套,而又不能被圣后看出信中漏洞。
“只能让李权知道,不能被圣后发觉……”上官柔儿咬着笔杆子,一遍又一遍地摇头。
正想着,外面传来了圣后冷漠地声音:“还没写好?”
话音刚落,迎面一阵冷风吹来,上官柔儿桌上的灯火一阵摇曳。圣后进来了,冷冷的看着上官柔儿。
上官柔儿犯下的错不是轻易能够磨平的,圣后没法控制自己冷意。
圣后的眼神冷,上官柔儿的心更冷。她抬头看了看圣后,解释道:“李权狡诈非常,任何一点儿疏忽也会被他看出,要让他看不出这是个圈套,非得仔细琢磨才行。”
圣后点点头:“若你一开始便知道这些,现在就不会犯下这样的错!”
……
……
数日后
丘陵城。
“都看看你们这熊样儿!以为死守在这里就是忠魂烈骨?***粮食都没了!你们这么牛,有种不吃不喝呀?敌人没有来,自己先饿死在城里,老子就看你们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兄弟?”
城中,李权义愤填膺地对着几千将士破口大骂,声音之大,震得人耳膜隐隐作痛。
今日,几千将士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丘陵城中的粮食没了!
粮食不是被吃光的,而是因为昨夜遭了贼,或者说昨夜发生了怪事儿!一夜之间,丘陵城中的粮食忽然不见了,就像凭空消失的一样,只留下不足众人一周的存粮。
这当真是天下奇事,丘陵城的存量足够七千人坚持一两年的,可不知为何,一夜之间全没了,又没有没火烧过的痕迹,将士们调查之后也没有半点儿发现。
有人说是撞了鬼,这种无稽之谈在此刻竟得到了一些人的认同,因为这太不能理解了。
粮食是一切的根本,现在粮食像长了翅膀飞走了,将士们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没有朝廷的物资补寄,不出一月,这里的人都要被活活饿死。
这里的将士不怕战死,但要说饿死可就有人不愿意了!因为被饿死的话,传出去还不被人笑话死?九泉之下也没脸见人呐!
李权总算找到了事情的突破口,乘此机会好好的奚落这些家伙一番,把他们各个都说得面红耳赤,叫人好不过瘾。
更关键的是,被奚落之后,它们还不得不跟着李权一起弃城。
现在,表面上看着李权是怒不可遏,可内心却是乐开了花。
“老子真是天才,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
美滋滋的,李权转头朝王三麻抛了个媚眼,看得王三麻一阵激灵。接着,又转过头,恢复那种凶神恶煞地神色,吼道:
“以后谁都不准再屁话了!半日休整时间,今夜三更,全军弃城走山路入碧州!”
“是。”
“是……”
稀稀落落地应了一声,将士们颓丧到了极点,以这样的姿态离开夷洲,实在不怎么光彩。
人群渐渐散了,李权感觉喉咙火辣辣地疼,这些天为让这群老黄牛改变主意可说用尽了心思和口水,,到了最后才不得不用损招。
原以为可以圆满地离开夷洲了,谁料就在三更前一刻,一封信送到了李权面前!
。。。

第692章 :黄昏

三更将至,李权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正准备带队出发。踏出门的一刻,感觉一道冷风从耳边擦过,回头一看,身边房梁上一柄小巧的匕首静静的插着,匕首上的信很快吸引了李权的注意。
李权猫着身子再房檐下看了两眼,,除了沉沉的夜幕什么都没有。
这里可是丘陵城,是谁能在这么多守军的眼皮下神不知鬼不觉地送信?
带着疑惑,李权去下匕首重回屋中。
“李郎救我!求援信一事,圣后追责,欲将我军法处置。五日后行刑,柔儿命悬一线,悔不与李郎离去,四下无人相助,只有求李郎设法救我!”
信中内容极少,却让李权脸色大变,几乎就要转身冲出去。
李权自己都很奇怪,也不知什么时候,上官柔儿在自己心中变得这么重要了?
李权甩了甩头,强迫自己镇定,乍眼一看便感觉这封信有问题。这只是一种感觉,因为信中的称呼就让李权感觉别扭。
“李郎?”
“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亲热了?”李权百思不得其解,又细细地将信看了一遍。
信的内容很短,一眼就能看完,除去称呼不说,信中内容依旧让人觉得别扭。
李权思考着,他知道上官柔儿是个聪明人,只有在自己面前会时不时地犯傻,但写这封信的时候应该很清醒。如果情况真如信中说的那般危急,信中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废话。
没错!这么简短的信中依旧有很多废话。
信中有用的内容只有四个字:“李郎救我。”
仅仅只要这四个字都够了!因为李权能猜到上官柔儿出了什么事,也能猜到只有上官柔儿才会跟自己发求救信。任何人置身此事中,只要听到上官柔儿出事,必然会想到是赌局之后,圣后发怒,不肯饶恕上官柔儿。在生命危急的情况下,上官柔儿觉没时间去写这些废话。由此可见,上官柔儿是在很冷静的情况下写下这封信的。
上官柔儿何等聪明?怎会不明白其中道理?怎会将李权能猜到的事情强调一遍?就算要强调因为何事,那也是要发生了李权预料之外的变故才会在信中说明,因为这样才符合逻辑。这道理,上官柔儿肯定是知道的,但她还是说了是因为求援信惹恼了圣后。
“这绝不是什么废话!柔儿肯定有她的用意!”
李权眉头深锁,外面忽然传来了士兵的催促声:“总督大人,您准备好没有?兄弟们已经准备就绪了。”
“等等!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屋外安静了,李权继续思考。
“称呼有问题,强调事件也有问题,甚至连后面的五日期限也有问题!难道……”李权眼睛一亮,“难道柔儿故意写出这么多漏洞是为了我发现?目的就是让我知道其中的问题,让我起疑,让我不去?可是她为什么要绕这些弯子?”
想到这里,李权豁然开朗,上官柔儿信中传达的意思他全明白了。
“白莲教以柔儿为饵诱我过去自投罗网!”
但是,李权眉头并未因此而舒展。因为其中还有一层意思,柔儿现在处境不好,不然也不会绕这么大的弯子。
“先生,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动身了。”
这一次是魏继明亲自来请。李权应了一声,赶紧走了出去。
今夜又有风沙,吹得李权睁不开眼,但城中集结完毕的几千将士却魏然不动,所有人都轻装而行。
风沙是好事,更容易隐蔽己方行动。
李权走到城门口,面对一众将士,低声道:“所有人都不准出声,咱们走!”
走了!终于要走了!几千将士迈出了离开丘陵的第一步。李权可以没太多感觉,但对将士们却是一种难言的割舍。这片黄沙陪着他们度过了大半生,包含着太多回忆,现在突然要走了,也不知多少人望着土墙上战斗留下的痕迹默默叹息。渐渐地,走远了,回头时再也看不到一点儿城墙的影子,队伍的气氛低迷,不少人在风沙中摇摇晃晃。
李权的表情和将士们一样,但想的事情却截然不同。姜英楠以为他是舍不得丘陵,上来安慰了两句。
李权摆摆手没说什么,带着队伍继续走在前方。
经过将近一日的赶路,几千人的队伍终于到了山林脚下。没有停顿,队伍直接进入山中,在一个不知名的大山谷里起锅造饭。
眼看里夷州越来越远,李权心里是越发地烦躁不安,一次次回望,总觉得自己若这么走了……
“你好像有心事?”耳边忽然传来姜英楠的声音。
李权皱了皱眉,起身看着上官柔儿所在的隘口位置。那里视野有限,,山谷雾气弥漫,之后黄昏落日的微光。
“英楠。”李权开口了,语气出奇地沉重,“你将他们带回碧洲吧?”
“恩?”姜英楠一愣,随即点点头,然后才意识到李权这话还有别的意思,“你呢?你要怎样?”
“去救一个人!”
“上官柔儿?”
李权一惊:“你怎么知道?”
姜英楠没有解释,激动地一把抓住李权手臂:“你疯了?!”
李权笑了笑,显得很平静:“我没疯。我已经想清楚了,上次的赌局已经你也知道,不管怎么说也是我利用了她。现在她被责难,我如何能见死不救?”
姜英楠看这李权,表情僵硬,低声道:“你怎么知道她的近况?”
李权回过头,看向姜英楠:“我就是知道。”
“你不能去!”姜英楠的表情异常坚定,“你害得白莲教折了几万人马,他们各个都对你恨之入骨,你现在去救人,不是自投罗网?不去!绝对不能去!”
“我已经下定决心了。”
“……”
姜英楠再无话说,她知道,这句话从这个男人口中说出就没了回转的余地。
对视着沉默了许久,姜英楠有些黯然的低下头:“她就这么好?能让你如此,冒险?”
“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一路走到这儿证明我知道此行太危险,但到现在还是过不了心里这道坎儿。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女人是我最大的弱点。老毛病了,改不了!”说完,李权无奈地笑了笑,还是那般没脸没皮的样子。
本该是很严肃地事情,却被眼前这家伙说得感觉不对味,姜英楠没好气地瞪了李权一眼,不再说话了。
黄昏将至,李权环顾山谷一圈,伸个懒腰,叹了口气:“好了!时候差不多了!我离开的事你稍后告诉他们吧。我先走了!”
说完,朝不远处的王三麻羽蒙使了个颜色。
两人早就看出李权有别的打算,所以也不吃惊,各自走了过来。
李权看着羽蒙:“这次还是你还是跟着大部队一起走,王三麻跟我的行动。”
羽蒙微微皱眉,对李权的安排似有不悦。不过也算是这样决定了。
李权明知是白莲教的圈套,可还是决定要去。因为他知道上官柔儿现在在白莲教的日子不好过,不为别的,就为几年前的一次肌肤之亲也要将她救出来。
危险可想而知,表现得平静是安慰别人也是安慰自己。
李权要走了,可还没迈出步子,手臂忽然被人紧紧地抱住。
回头一看,情不自禁地漏出暖心的微笑。姜英楠眼光闪动,小声道:“陪我到一边走走?”
李权点点头。
姜英楠挽着李权的手臂走到山谷中无人的地方。这里山石密布,只有低矮的草木生长在山岩的夹缝之中。一路往上,视野渐渐开阔,可看到垂落天际的夕阳光影中有成群的鸟儿飞过,清风阵阵带着山间的清新,沉沉暮色叫人心旷神怡。
山间永远不乏美景,然而,美景环抱着的二人却单纯地看着对方。
“有些话本来想以后再说,可现在看来不得不提前了。”姜英楠轻轻地靠在李权肩头。
“你也要走?”
软软身子微微一颤:“你怎么知道?”
好像是报姜英楠刚才的不回答,李权也只笑了笑。
姜英楠颓然地耸了耸肩:“没错,完成了这次你给的任务,我准备找到小妹重回山中。我只要你要留我,所以先说明,免得日后你让我难办。我也很想跟你在一起,,但是,我是个山人,在山里住惯了,受不了你们的大家门风,而且我跟你的夫人相处不好。所以……“
“不用解释,既然是你的决定,我自然会尊重。”
两人都很默契,都没有说明真正的原因。
李权清楚,姜英楠也清楚。
感激和爱情是不能等同的。
“我会在山里等你,有缘的话我们还会再见。”
李权点头的时候暮色已去,夜幕降临,两人重新回到人群密集处,那里刚刚点燃了火把,没有烧旺的火焰如星光装点着渐渐暗下去的世界。
将士们在吃饭,而李权却和王三麻走了。
李权知道身后有一双眼睛注视着自己,感觉到一股暖意,。
“李老爷,不回头再看看?”
李权摇摇头:“黄昏的最后一点光已经没了,不见容貌,何必多看?想一下足矣。”
。。。

第693章 :朝廷军至

“李老爷,您怎么到哪儿都有女人惦记着?叫人好生羡慕,小人给您卖命这么多次,得空的时候教教咱。不求能哄得夫人们那般美貌的女人欢心,只求能让青|楼中的小花旦开怀便可。”
离别之际,本是多愁善感的好时机,李权本想想一首诗词来抒发自己此刻的情感,可一听王三麻这话,所有多余的心思都没了。很烦躁地看了他一眼,喝道:“瞅你这长相!”
“……”
硬伤!绝对的硬伤啊!王三麻瞬间蔫儿了。哀怨地看了李权一眼,心说您也不带这么打击人的吧?
王三麻尴尬了好久,随后才想到正事儿:“对了,李老爷您还没告诉咱这次又有什么打算呐?”
“回前次的隘口。”
“回去?!”王三麻脚步一顿停住了,抬头望着李权,表情很不自然。
“怎么?”
王三麻咽了口口水:“李……李老爷,您……您是开玩笑的吧?”
“你看我像是开玩笑的?”
王三麻感觉脸皮有些僵硬,机械地摇摇头,感觉起了一身褶子。见王三麻不再说话,李权恢复脚步,乘着光线还算清楚地时候准备先下山再说。
王三麻回过神,赶紧追了上去,口中嚷嚷道:“哎哎哎!我说李老爷,您想清楚了没?这这这……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白莲教的地方可万万去不得了,您上次可把白莲教彻底得罪了!不对不对!您现在跟白莲教可是又不共戴天之仇啊!喂!喂!你到底有没有听我在说话?”
……
……
经过两日赶路,李权终于到了隘口附近,距离五日期限还有两天。
李权并没有贸然靠近,他不是傻子,更比谁都怕死,在明知此行极度危险的时候哪会贸然行事?
第一天,二人不辞辛苦地爬到了隘口一侧的高山上,自上而下地看这隘口中驻扎的军队动向。
隘口虽然好守,但此刻却暴露出它的问题来,因为两侧有山岩,军队虽没法从上攻下,但哨探能在山上看到下方一切动静。
李权骑在一颗自山岩箱外生长的小树上,专心地看着下面。此地距离隘口地面不下百米,视线非常模糊,崖边的风很大,吹得呼呼作响,李权时不时的拍一拍发僵的脸,又揉一揉耳朵。
碍口附近的白莲教军队变多了!
这可不是好事儿,驻守的部队增多,说明救出上官柔儿的难度更大。
另一颗树上,王三麻望着下面一路清点,越看越是心惊:“乖乖!这可如何了得?光这一头就有容纳八千人的营帐。李老爷,您可要想清楚呐!这才是口子上,里面官道间还不晓得驻扎又多少人呢!如果按照这样的密度算,这隘口的守军估计得又七八万呢!”
下方的帐篷在层层薄雾的遮蔽下透着股朦胧之感,看着像是落在棋盘的棋子,一颗挨着一颗,密密麻麻。
李权有些烦躁,揉了揉眼睛,又摆了摆手:“你别说话!老爷我自己会算!”
李权也估算过,王三麻说七八万那是夸张了点儿,但五六万是很可能有的,隘口的防御工事后的确有不下八千人的帐篷,后方帐篷依旧连绵,没法估计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多少。
“这尼玛的也太奇怪了!这里的驻军为何多了这么多?难道就是为了提防我?”
李权摇摇头,不觉得自己能有这么大的面子。照例说,这隘口不是白莲教的大本营,此处驻守一两万人已经足够了,而且通往外界的隘口可不止这一处,独独在此舔兵是什么意思?
正想着,后方林木间忽然一阵响动,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什么人?!”
李权和王三麻揭是一惊,回头看去,只间一小队白衣白衫的白莲教巡出现在崖边。
一点人数八个!
李权二人所处的位置可不太妙,他们都坐在山岩缝隙往外生长的小树上。下方是不下百米的悬崖,如果对方起了歹心,直接砍树可就惨了,脆弱的小树只需两刀!
两人必须先退到岩石上,之后才有跟几个巡逻拼命地资本。
还是王三麻更加机灵,应付过很多次类似的情形,赶紧摆出一副笑脸道:“哎哎哎!各位爷,咱们是山中猎户,山上打猎来的,结果迷了路,就探出山林来望望。”
“猎户?”为首之人狐疑地打量着二人,“打猎工具呢?猎物呢?”
“被咱们放在附近了。”
“哪里?”
“各位爷,咱带你们去找。”王三麻一边说一边往山岩上靠,李权也趁机跟上。
原以为这下可以安全回到陆地上时,为首的士兵忽然一声坏笑:“嘿嘿!老子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不是军中之人,来此就得死!”
说罢便拔出了佩刀!
李权二人大惊失色,两人想要脱离小树至少也要两秒钟,而对方的锋刃落下的时间肯定不用这么长,而此人瞄准的第一目标就是李权!
李权暗道一声完了!这可是百米高空,就算体质惊人,此处落下也怕是凶多吉少呐!难道要莫名其妙地栽在这种地方?
谁也没料到,就在带头士兵要将钢刀落下的瞬间,从他背后竟突然伸出一只手来!一下就将带头之人的手腕给握住了!
“你干嘛?”
李权见机会难得,大吼一声:“冲上去!”
两人突然加速,,两个跨步就跳到了人群之中!
好不容易站在陆地上,李权心头的憋闷爆发出来,功夫不在,但力气还在,左右一脚,将两名士兵踢得飞了出去,径直掉出山崖。
伴随着坠崖之人的惨叫,李权一把抢过那带头之人刀,面露狠色,就朝那人的心窝子捅去!
“慢着!李老爷!”从身后抓住带头士兵手臂的人突然阻止了李权,严肃道,“将他们都推崖摔死!”
李权一愣,觉得面者这个白莲教士兵打扮的人似曾相识,也没多想,照对方的意思,抓住面前之人的领口,如抛沙包一般将他丢了出去,连个求饶的机会都不给对方。
一边的王三麻也是如此,他却是更加灵巧,用借力打力的手法接连将几名士兵推下了山崖。
七名士兵很快被解决了,留下那个似曾相识的人。
李权看了看他,先拱手谢谢,然后问道:“你是?”
对方抖了抖身上,大笑道:“哈哈!李老爷就不认识我了?”
李权细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记起来了,你是英楠的老弟兄!”
“对对!”对方显得很兴奋,“李老爷,听说您带着大当家的走了,怎么又回来了?我家大当家呢?”
“我回来半点儿事,这次可多亏了兄弟,不然可就危险了。至于你家大当家嘛,她现在好得很,已经离开夷州了,要不了多久应该会回山里。”
“那就好,那就好。”山匪叹息着,“哎!那白莲教当真不要脸,竟把咱们骗来这儿充军。无奈周围没几个熟人,只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没想到巡山还能遇到李老爷。”
“对了!你来巡山,你回去又怎么交代?”
山匪摆摆手,满不在乎:“还能怎么交代?不就是坠崖了?这山势多险?稍不注意一个带一个地摔下去很正常。”
李权微笑着点点头,带着山匪离开了崖边,寻了处平坦地问道:“下面是怎么回事儿?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守军?”
山匪一惊:“李老爷您还不知道?”
“知道什么?”
“十天前,朝廷的大军打过来了,就在这个隘口的另一头跟白莲教军队对峙!”
“朝廷的军队来了?!”
李权蹭的一下跳了起来!
这这这……这实在是太突然了!
不过想一想也对,李权和姜英楠一起从山路回到夷洲废了很多时间,而且在此之前朝廷应该有所察觉,朝廷的军队此时感到也在情理之中。
李权赶紧压住激动地心情,坐下又问:“你能不能把事情说得详细一些?”
山匪兴致勃勃地抹了把嘴,表情变得激动起来:“李老爷,您可算是问对人了!实不相瞒,就在三天前,我还上了战阵,跟朝廷的军队拼杀了好一阵呢!那场面!那气势!乖乖,我至今都还睡不着哩!”
“哦?”李权大为惊讶,“白莲教竟让你们出战?”
“没办法啊!朝廷的军队来得突然,咱们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去,这辈子能在战场上走一遭也算没白活!”
看山匪感触良多,李权就附和了一句:“想来你一定杀了不少吧?”
山匪脸一红,尴尬地笑着:“哪里?当时那场面太混乱了,人也太多了,我在队伍后面,只看到前方旗帜晃动,惨叫连连,整个人都懵了。冲了半天,硬是没能与敌人撞上。等好不容易看到刀光的时候,后方就收兵了。那家伙!实在是太吓人了,也幸好这样,不然绝不能毫发无伤地回来。您不知那冲在前面的兄弟,死得那叫一个惨啊!大庆的铁骑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