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麾下的“正规军”总数超过30万,而游击队的数量更是达到了50万人。
但是,法国对于北非的殖民地一直是视同本土一样来经营的,无论如何也不能坐视其独立出来。因此即便得知克里姆义军飞速增强的实力。法国政府也还是硬着头皮向北非再次增兵,使得北非法军的总兵力增加到了50万,而此时终于彻底统一了西班牙的佛朗哥也竭尽所能地挤出了20万大军与法军并肩作战,再加上意大利为了夺回利比亚而派出的30万大军。克里姆面对的殖民军总数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万。难道当年第一次起义的失败又要重演了吗?
不过幸运的是。与上一次起义的时候一战已经结束不同,这次起义却恰恰是开始于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而这个时空欧战的直接诱因则是罗斯福在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虽然小胡子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在这次总统选举之前发动欧战。让罗斯福不像历史上那样可以利用战争威胁为自己狂拉选票,但或许是由于中国的大量订单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复苏,这个时空1940年的美国经济呈现出了自大萧条以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gdp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这令罗斯福的支持率一路攀升,最终毫无悬念地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三届的总统。。。。。。
再次连任之后,终于放开了手脚的罗斯福对外日益强硬,德国与苏联两国首当其冲,前者被逼着还债,后者则受到了更加严厉的经济封锁。相对来说,苏联毕竟自己资源丰富,所以情况还好;而德国要想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必须与美英翻脸,以德国目前的实力,要是被美英占了先手,那这场战争恐怕刚开始就输定了,因此小胡子决定抢先动手。但是在此之前,德国却必须先扫除后顾之忧。。。。。。
1940年11月15日,虽然意识形态尖锐对立,但在反对英美一事上却存在着共同利益的德国与苏联终于如历史上一样秘密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
条约缔结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侵犯或攻击行为。
缔约一方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不得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缔约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
条约有效期为10年。
除互不侵犯条约外,苏德还签订了一份秘密附加协议书:
波罗的海地区如发生领土或政治变动时,立陶宛北部疆界将成为苏德权力界限,在这方面,双方将承认立陶宛在维尔诺地区的利益。
如波兰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苏德将大致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势力分界。维持波兰独立是否符合双方利益,与及如何划界,只能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过程中才能确定。
在东南欧方面,苏联关心她在比萨拉比亚(曾经属于沙俄,此时却属于罗马尼亚的一块土地。)的利益,德国宣布她在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没有利害关系。
双方将视本协议书为绝密文件。
。。。。。。
签署了这份重要协议之后,吃下定心丸的小胡子终于决定对波兰发动蓄谋已久的进攻,1940年12月1日4点40分,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48小时内撤出波兰领土。由于德国继续坚持进攻,英国和法国于1940年12月3日向德国宣战。而这时的苏联,则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基于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40年12月17日出兵越过国境线,趁火打劫地从波兰手中收复了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注1)。
注1:这些土地是当初苏联初建时波兰趁火打劫抢到的,同时还屠杀了数万红军战俘,现在却被苏联以同样的方法夺了回去,并且制造了“卡廷惨案”,也算是一报还一报。。。。。。(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四章 进军越南(上)

与历史上的波兰战役相比,如今的德国准备更加充分,因此投入的兵力也更加庞大,一线部队的总数超过了120万人,如果加上预备队,则超过200万,而且德国的武器装备也远比历史上入侵波兰的时候更加先进,以坦克为例,不但数量多达3500余辆,而且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目前堪称世界第一的黑豹坦克。在这样压倒性的力量面前,这个时空的波兰军队即使早就知道了“闪电战”的概念,也依然难以抵挡。而当乘火打劫的百万苏联红军也从东线发起了全面进攻之后,波兰亡国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12月25日,德军和苏军在布格河会师,两军都对对方的强大而暗自心惊,因此这个时空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比历史上维持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波兰境内有组织的抵抗则持续到了12月31日,这一天也被认为是波兰亡国的日子,但是波兰政府并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一小部分逃到英法组建了一个流亡政府,而其余的则大都殉国。。。。。。
德国入侵波兰之后,虽然英法都很快向其宣战,但两国政府的态度却是迥异。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向主张对德强硬,因此希望两国联军趁着德军主力攻入波兰之际,向德国本土进军以逼迫其从波兰退兵;而不久之前果断出卖法共投入大资本家怀抱的法国总理达拉第却被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吓坏了,根本不敢让法军离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便以希望德军获得通道后继续向东进攻苏联为由拒绝出兵。
丘吉尔虽然强硬,但他却并不是一个莽夫,自然知道没有法国人协助的话,光靠英国那点数量有限的陆军,根本不是德国陆军的对手,因此虽然背地里不晓得骂了达拉第和法国多少次,但最终还是不得不与法国保持一致,同意暂时不对德国发动地面进攻,而这样一来,就给了德国镇压波兰人民反抗并作好下一次进攻准备的时间。。。。。。
但是。英国人在海上却不需要仰仗法国人的帮助。虽然先后两支远东舰队的主力都意外覆灭令英国皇家海军遭到了重创,但即便仅剩八成舰只,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也依然远比德国海军强大得多,丘吉尔下令对德国进行海上封锁后。德国的海上交通很快就被彻底切断了。。。。。。
英国人的海上封锁令德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好在苏德关系改善后苏联愿意向其提供陆上通道。使得中德秘密合作仍能继续下去,只是苏联毕竟是两国潜在的敌人,为了避免过多地泄密。两国不得不提前结束了科技交流,好在中国的稀有矿产倒是还可以继续卖到德国,不过与以前可以用科技换资源不同,以后德国就只能支付硬通货来购买了,好在占领波兰后抢到不少,德国至少暂时还是付得起钱的。。。。。。
此外,小胡子原本想像当初占领捷克后所做的那样继续“贩卖人口”的如意算盘也被迫取消,只能采取集中营的方式来对付波兰的反抗者,不过里面关押得最多的,自然还是小胡子深恶痛疾的犹太人。。。。。。
被人勒住脖子的感觉实在是不好过,德国很快就派出了几艘德意志级装甲舰(袖珍战列舰)出海进行破交作战,希望将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引走。而另一方面,法国人虽然天真地希望德国人与苏联开打,但对于国内的防御也终究不敢怠慢,考虑到北非再怎么重要也比不上本土,达拉第决定从北非撤回部分军队,留下足够保住大城市与交通线的兵力就行,而暂时无事可做的法国海军更是被派去确保北非殖民地当中最为精华的沿海地带。但是法国政府的命令还未发出,达拉第就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人发动进攻了?越南?来自海上?”
胡卫东用兵向来喜欢出其不意,但这次他选择让三个海军陆战师在海军舰队掩护下于越南南方沿海登陆、直扑法属印度支那最重要的城市西贡,却算不上是什么军事冒险。
自从第二远东舰队主力被中国海空联合歼灭之后,英国人在东南亚地区虽然仍然有些舰艇,但已经不敢轻易离开新加坡海军基地太远,这就使得中国海军虽然实力不强,却轻易就获得了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的制海权。而在拥有制海权的前提下,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抢滩登陆自然是易如反掌,同时由于法国人怎么也没想到中**队竟然会选择从海上发动进攻,因此很自然地将大部分兵力都布置在了红河以北,西贡周边的法军十分有限,不打这里,难道还有更好的攻击目标吗?
而且胡卫东选择这条进攻路线也参考了历史上的众多经验教训,由于越南自从当年独立出来之后就一直有着反汉的传统,因此后来的历史上多次遭到过中原皇朝的征伐,可是这些战争最终都无一例外地以越南获胜而告终,即使是兵锋之强无以复加的元帝国也一样奈何不了这个南疆小强,难道越南人真就这样难以征服?
但后来法国人的殖民侵略却足以说明越南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对付,若不是有中国的黑旗军帮他们顶了一阵,只怕越南早早就被法国吞并了。越南人在法国人面前表现得不堪一击,固然有武器装备与军队组织不如敌人的原因,但胡卫东却敏锐地看到了被很多历史学家忽视了的一点,那就是与中国都是从北向南进攻越南不同,法国人侵略越南却是从南向北进攻。。。。。。
胡卫东就此还曾与精通历史的太祖进行过探讨,最后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越南北部多山而且贫穷,如果敌人来自北方,这些山区的存在一方面增大了进攻的难度,另一方面则导致进攻方即使占领了部分山区、经济上也必然是得不偿失,同时还因为战线的拉长而增大了后勤补给的压力。。。。。。(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五章 进军越南(下)

ps:  感谢“书友0808121435”、“zelote”、“mzfs”、“天剑舞飘香”、“笨猪宝宝”等书友(没想到昨天投月票的人那么多,之前投的9票显示不出来了,只能一起感谢了。。。。。。)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而对于越南来说,丢掉那些山区反而减轻了财政负担,使得他们有余力组织起更强的抵抗。敌人越打越弱,越军则越战越强,再加上古代死亡率奇高的热带病对北方敌军来说杀伤力比越军本身还大,因此古代中国始终无法征服越南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事实上朝鲜的情况也差不多,只是朝鲜没有热带病帮忙,因此表现也就不如越南那样强悍罢了。。。。。。
而如果是从南向北进攻,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越南南部都是易攻难守的平原,外敌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将其攻下;同时越南南方远比北方富庶,而粮食产量更是占了越南的一大半,因此丢掉南方之后,越南的钱粮便不足以维持其原有的军队规模,越军只会越打越弱,相反敌军则可以通过以战养战来弥补战争的损耗,同时占领越南南部所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战争意志,令其上层坚决地将战争进行到底,因此越南当初会被法军灭亡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所以胡卫东发现实力仍然不强的中国海军竟然可以夺取南海大部分海域的制海权之后,立即就萌生了效仿当年法军从南向北进攻越南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解放军在越南南部登陆之后,北边的法军连忙南撤,但是山地难行,道路交通又遭到中国空军的严重破坏,想要撤下来哪儿有这么容易?必须说明的是,历史上法军二战前后研制的各种新式飞机虽然在后世籍籍无名,但性能却是世界一流的,要怪只能怪陆军拜得太快。政府又那么早就投降了。可是。法军布置在亚洲的飞机数量却是不能与邻近本土作战的中国空军相比,而中国空军装备数量日益增加的歼…1对于这个时期各国现役的战斗机而言,简直是作弊一样的存在,超级王牌钟铭换乘歼…1之后。仅仅在开战的第一个月中就击落了上百架法国飞机。而自己的座机却没有受到任何较重的创伤。无疑是再好不过的证明。。。。。。
值得一提的是,歼…1不但速度快、升限高、而且水平机动性极佳,而且防护也极其出色。由于环氧树脂硬化过的泡桐木坚硬如钢,法国飞机又没装备大口径机炮,因此除非近距离命中,否则根本造不成有效伤害。因此歼…1在空战中的损失极小,如果不算高射炮的战果,法军每击落一架歼…1,自己竟然要损失超过50架飞机,这还怎么打啊?
就在法军步履艰难地向南回撤的时候,中国海军陆战队的5万多精兵强将则乘着汽车、乃至于装甲车辆沿着交通线疾速北上,将沿途的零散法军一扫而空,并抓紧法军主力还没来得及撤回河内的机会,在海军溯流而上驶入红河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提供的强大火力支援下,对这个越南第二大城市立即发起了猛攻,河内法军仅有万余兵力,虽然拼死抵抗,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解放军无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远远胜出的海军陆战队,只不过区区三天时间,河内全城就宣告解放。。。。。。
得知河内陷落、红河下游也被中国的军舰封锁之后,残存的法军官兵无不面如死灰,就凭仅剩的这点地盘,无论如何也养不活红河以北不下30万的法军,就算解放军不进攻,他们也会饿死大半。绝望的法军先是打算强渡红河,结果被中国海军的舰炮轰得横尸遍野;然后又北返试图攻入中国境内获得补给,却在胡卫东布置的坚固防线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两次失败的尝试令法军死伤十余万,而弹药也所剩无几,而只伤亡了区区几千人的中**队却依然保持有几近十成十的进攻能力。不敢再与解放军交锋的法军残部只得向西退入老挝,希望转道前往泰国要饭吃。但法军上下却都忘记了很要命的一点,这一路上都是山区,而论山地作战,天下有谁是解放军的对手?尤其要命的是,解放军的山地行军速度比法军快了一倍还多,这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掉,一路上又不断有人因为热带雨林里的各种毒虫和猛兽而丢掉性命,一路上法军的士气不断下滑,最后终于完全崩溃。。。。。。
到1941年1月底的时候,中**队已经基本解放了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的绝大部分土地,其间一共击毙法军7万余人、俘虏的数量则更是超过了20万,另有四五万人失踪在茫茫无边的原始山林之中。。。。。。
在解放东南亚法国殖民地的过程中,中国也牺牲了一万多名指战员,其中至少半数不是死于法军的枪炮,而是因为热带病和那些热带雨林当中特有的毒虫和毒蛇,虽然胡卫东之前也给他们特训过,但终究还是无法完全规避这些危险。
不管如何,解放军对法国殖民地的攻击都称得上是一场漂亮仗,但真正最先动手的却并不是这里。在还未收到克里姆的消息之前,胡卫东并不能确信他到底能帮中国多大的忙,因此为了以防万一,他还制定了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直接威胁对于英国来说至关重要的印度,以逼迫起主动求和。正好这个时候方永乐的西藏军分区已经将上次俘虏的不少廓尔喀士兵转化了过来,于是胡卫东便命令方永乐率军杀出锡金山口,在这些外国“解放战士”的带路下,解放尼泊尔这个英属印度殖民军的重要兵源地,一方面削弱英军的力量,另一方面则直接威胁德里,向英国政府施加压力。
由于对峙期间不断的增兵,此时即使不算缅甸,印度的英军总数也至少有15万以上,如果再算上殖民地的部队,则更在30万以上。与之相比,方永乐麾下野战部队仅有3万多人,就显得实在太少了点,而且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作战的时候、英国人还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但是胡卫东却对这位昔日的爱将充满信心,而方永乐也确实没有令他失望。。。。。。(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山地之虎

尼泊尔对于英属印度乃至英国来说,都具有不能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接到尼泊尔国王的求援后,英属印度总督立即派出了大批援军,由于之前在西藏吃过一次大亏,英印总督不敢对中**队有半点小觑小心,为了预防万一,他们居然派出了5万英军和5万印度军队,总兵力超过方永乐麾下部队总数的3倍,但结果却令他目瞪口呆,在皇家空军不顾危险地努力支援下,三倍于敌的地面部队居然还是遭到了空前的惨败,方永乐以伤亡4000余人的代价,击毙英军万余、俘虏超过2万,而那5万印度军队更是几乎全军覆没,驻藏兵团光是印度俘虏就抓了3万多人,为了避免影响部队的机动性,这几万战俘统统都被送回西藏、一边修路一边改造。。。。。。
尼泊尔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为方永乐赢得了世界声誉,英国人和印度人更是对他畏惧不已,称之为“喜马拉雅之虎”,后来随着方永乐威名日盛,又改称他为“山地之虎”。
不过方永乐自己对于尼泊尔战役并不特别满意,在他看来,取得胜利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的三万精兵全都是专擅于山地作战的特殊部队,而英方虽有10万之众,但其中擅长山地作战的却仅有区区几千人,因为英印军中最擅长山地作战的廓尔喀旅早就被他全歼了。加之山区作战中大部队难以展开,飞机的侦查与轰炸也极不方便。因此英军的兵力优势和空中优势都很难发挥出来,所以方永乐根本就不是以弱胜强,而明明是以强击弱才对。。。。。。
而这个时候不甘心失败的英印总督一方面向国内求援,另一方面则在印度大肆征兵,打起了用印度士兵当炮灰消耗敌人的阴险主意,“只要印度人还没有死光,大英帝国就决不会认输!”。
这样一来方永乐顿时压力倍增,要知道西藏并没有大型的兵工厂,虽然当初噶厦政府建造的军火作坊已经进行了扩建和升级,但依然只能制造子弹和手榴弹。而且产量有限。而火炮、炮弹乃至于兵工厂所需的绝大部分原料西藏都不出产。得从其他省份运来,而此时四条进藏公路当中才刚刚建好两条,运力严重不足,一个尼泊尔战役下来。之前一年多储备下来的弹药就用掉了一大半。哪儿能够耗得过杀不光的印度人?
本来方永乐还可以发扬我军擅于利用缴获来补充战斗消耗的优良传统。但是狡猾的英印总督在了解到尼泊尔战役期间部分战斗的实情后很快就敏锐地判断出中**队的弹药储备绝对支撑不了太久,所以他命令所有的印度士兵随身只能带上一个弹夹即10发子弹,这样一来中**队不管打得如何漂亮。所能缴获到的弹药都根本不足以补充战斗中的消耗,而双方弹药都用光了打白刃战的话,即使一方再怎么精锐,交换比也不会高到哪儿去,因此解放军战士再怎么勇猛,也绝对拼不过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英印军队。
“这简直和当年西路军打马家军时的情况差不多,老首长说这叫炮灰战术,还真是贴切。。。。。。”,方永乐得知弹药储备已经所剩无几、而俘虏却已经抓了十几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之后,一时间头大如斗,印度士兵虽然不像当年的马家军士兵那样普遍极端宗教思想洗脑,可是语言不通却使得他们更难转化过来。。。。。。
无奈的方永乐只得向中央伸手,请求再加派一些懂英语的政工人员(在此时的中国这些可算得上是稀缺人才了)帮助改造俘虏,同时带着弹药仅余十分之一的驻藏兵团撤回了山北。
途经锡金山口的时候,方永乐并没有在此留下多少部队,这是因为这里已经建起了一座坚固要塞,令其原本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愈发凸显出来,英军就算投入再多的兵力,也难以越过雷池一步,据方永乐估计,以印度军队的战斗力,想要拿下锡金山口,至少要付出百倍的伤亡和弹药消耗,纵然英国老爷不把印度人的性命放在心上,英国人也吃不消那几近天量的弹药消耗,毕竟英国虽然是昔日霸主,军工产量也不可能达到中国的百倍以上(至于交通对于补给效率的限制,在锡金山口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双方的情况都差不多。),何况军火也是要钱的啊!
英国人不是傻子,在对锡金要塞试探性的攻击遭到惨败后,他们果断地放弃了继续攻坚,转而集中兵力想要“收复”尼泊尔。然而,在中国帮助下成立的尼共和尼泊尔人民共和**队却领导着英勇无畏的尼泊尔人民,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之中与英国侵略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英国人在一个月内伤亡数万人、却依然没能占领尼泊尔全境。英印总督被迫引咎辞职之后才猛然醒悟过来,其实中国人用的计策与他完全一样,只是套着“解放”的外皮,显得更加正义罢了。。。。。。
但被迫退回国内的方永乐却并不认为给英国人添堵就算是胜利了,返藏后他对尼泊尔战役进行了认真回顾,终于发现英国人的策略其实也并不是完全无法破解,因为印度的人力虽然几近无限,但是将其训练成勉强能战的军队却需要时间,而英国的军工产能虽然远非中国可比,但毕竟要从本土万里迢迢地运来,所以单位时间内的供给量也是有限的。
因此,只要中国将战争规模扩大,让英印军队补充的速度跟不上消耗,英国人就必定失败。考虑到从疆藏两省出兵都将面临补给的难题,方永乐向中央提议的作战方案是在缅甸开打、逼英国人主动求和,热带雨林虽然不是一个好战场,但毕竟有条滇缅公路可用。。。。。。(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山南屏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