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注1),农业产量也较1937年时翻了一番还多(计算了中南半岛的农业产量),综合国力今非昔比,再加上中国那恐怖的人口数量,即使是斯大林,也不敢无谓地跟中国开打、而让别国坐山观虎斗。再加上苏联仍然需要中国的橡胶和锡,所以虽然两党关系因此冷淡了许多,但两国之间的贸易量却不断攀上新高。。。。。。
说到中国的人口,其实此时的中国人自己、甚至包括胡卫东这样的重要人物也并不清楚当时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口。直到1943年新中国完成了首次全国范围的人口普查,大家才知道中国的人口已经多到了何种地步,而知道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胡卫东更是被统计数据吓了一跳,城乡人口总数居然超过6。4亿人,几乎相当于历史上1957年的水平,这未免也太夸张了点吧?
不过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后,胡卫东便不再大惊小怪,毕竟国内恢复和平后,中国的生育率很自然地迎来了代偿性的爆炸式增长,而和平的环境、农业的增产以及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又令死亡率迅速下降,再加上合并中南半岛之后直接就新增了6千多万人口,因此中国人口迅速达到6。4亿固然令人吃惊,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口增加得这么快,但由于由于化肥农药产量的不断增加和农业技术的努力推广,国内人均粮食产量依然在持续增加,而本就盛产粮食、而且增产潜力巨大(注2)的中南半岛更是有望彻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后,胡卫东对自己顶住国内外的压力坚持将中南半岛直接并入中国版图的做法,就更不会后悔了。。。。。。
注1:占领中南半岛后,英法多年经营的成果和暹罗的工业化努力基本都被中国全盘接收下来,进一步增强了工业实力,从而超越日本与意大利,成为仅次于美苏德英法之后的世界第六大工业国(比日本稍多,但差距很小。),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如此规模的工业依然远远不足以改变中国人民贫困的状况,这一点从目前依然位居世界中下游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就可以看出来。当然,比起解放前的世界倒数前几名,还是有了巨大的进步。
注2:就拿泰国来说,虽然长期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但粮食平均亩产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明明那里无论是气候、地形还是土质都比中国更加适合耕作。而且中南半岛还有很大一部分耕地种植的是以出口为主要目的的特殊经济作物,必要时都可以转产粮食,甚至部分原始森林也可以砍掉用于农耕,中国农业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当然这与农业机械化是矛盾的,但有增产的潜力在,便不怕人家卡我们脖子,未必真的需要开发出来,留作战略储备即可,总比现在根本没法变出多余的耕地,而不得不死守18亿亩红线要好得多。),因此水土流失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如果中南半岛的农业潜力全都发掘出来,中国甚至可以多养活十亿人口。。。。。。(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二章 敦刻尔克绞肉机(一)

苏芬战争令小胡子对于苏联的实力愈发忌惮,德国扩军的速度也由此进一步加快,但美英法三国同样对苏联戒惧不已,这一点却是可以利用的。小胡子一方面让人在波兰苏德军事分界线附近进行实战演习,摆出一副即将进攻苏联的架势,以此不但从美国那里又骗到了几亿美元的贷款,还成功地麻痹了英法两国政府;另一方面则秘密将大量部队西调,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
1941年6月,德国出人意料地闪击挪威的培尔根和奥斯陆,并且彻底控制丹麦王国,逼迫其加入轴心国,随即德国闪击低地三国,面对蓄谋已久的一百多万德军精锐部队,荷兰、比利时与罗森堡三国政府几乎没有作出像样的抵抗就宣布投降。
而这个时候,飞机数量世界第二的德国空军早已经利用一千多架航程大大改善了的ju…88水平/俯冲两用轰炸机对法国北部的主要机场进行了先发制人的大规模突袭,由此完全夺取了法国北部的制空权,为地面部队的继续进攻扫平了障碍。
这个时空因为有了中国抗战中的成功战例作为参照,世界各国都提前意识到了将装甲部队集中使用的威力,因此虽然仍有保守势力反对和阻挠,但法国还是根据戴高乐将军的提议组建了第一个装甲集团军。可是,由于坦克性能的差距和官兵实战经验的缺乏,这支被法国上下寄予厚望的王牌部队根本就不是德国装甲部队的对手。而对他们威胁更大的则是德国的斯图卡轰炸机,无论是机炮攻顶还是集束式反装甲子母弹,都堪称是坦克的天敌。。。。。。
在德军空地一体化的先进战术下,拥有坦克和装甲车一千多辆的法国第一装甲集团军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几乎全军覆没,而德国却仅仅损失了17辆坦克、29辆装甲车和11架飞机,这个噩耗传回巴黎后,法国人无不惊惧。
而德军装甲集群则乘胜直趋英吉利海峡,把40万英法联军逼到了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仅有万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为海上退路。可敦刻尔克港口却是个极易受到轰炸机和炮火持续攻击的目标。如果四十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在德国炮火的强烈袭击下。后果不堪设想。
最近时德军距离敦刻尔克仅有不到15公里。但1941年7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小胡子亲自下达的停止前进命令。小胡子的这一命令使德军坦克部队的将领们大惑不解,古德里安更是仰天长叹,敦刻尔克唾手可得。却被命令停止前进!但与历史上的结果相反。在这个时空小胡子的这个命令却被后世史家认为是几乎改变了二战走向的一着妙棋。。。。。。
实际上。即使是历史上小胡子的这道命令也不能说就完全是乱命。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而敦刻尔克的地形并不利于装甲部队进攻。强攻的话必然会无谓地过多损耗德国精锐的装甲部队,再加上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又保证空军可以担当消灭包围圈中联军的任务,小胡子就相信了他一回。而之所以同样的一道命令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也正是因为两个时空德国空军的实力有着巨大的差距。。。。。。
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这一带大多数时间都是大雾弥漫,再加上当时的德军飞机夜战能力很弱,因此在大部分时间内德国空军只能坐视英国舰船从敦刻尔克将被困的英法军队撤出,加之英吉利海峡又十分狭窄,因而才被英国人成功地救出了超过八成的被困部队。
而在这个时空,现在德国的飞机却都装上了先进的机载雷达,因此夜间和浓雾天气下也可以对英国舰船进行轰炸。而且因为航程大增的缘故,德国空军飞机的作战效率也比历史上足足高出了好几倍,可以参加战斗的飞机数量也同样大增(后方的机场可以利用起来了),于是结果自然完全不同。。。。。。
而且与历史上德国空军轰炸的目标变来变去不同,这个时空的小胡子受到中国“以空制海”成功经验的启发,并不满足于消灭敦刻尔克的那40万英法陆军,而是决定利用敦刻尔克的英法残部作为诱饵,集中德国空军的大部分轰炸机重创英国皇家海军主力,以扫清登陆英国本土的障碍,于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的海空大战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1941年7月26日晚,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努力下,首批1312人,主要是后勤部队,顺利离开敦刻尔克回到英国。撤退行动一开始,就不可能再有机密可言,加之形势紧急,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这些船主非常明白撤出远征军对于英国意味着什么,所以积极响应海军部的呼吁,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乃至私人游艇,都纷纷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先后有893艘英国船只和198艘法国、荷兰和比利时船只,共1091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他们主要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这六个港口是希尔内斯、马加特、多佛尔、纽黑文、福克斯通和拉姆斯格特,在敦刻尔克接上英法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
7月27日,德国空军第3航空队和第2航空队的数百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注1)在战斗机的护航下大举出动,对英吉利海峡中的英国舰船进行了猛烈轰炸,在短短一天之内就炸沉了上百艘英国舰船。。。。。。
注1:历史上因为斯图卡航程太短,在敦刻尔克战役期间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角色,但在这个时空航程的缺陷得以解决后,轰炸精度极高、而又深受小胡子偏爱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很自然地成为了对舰轰炸的主力。(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三章 敦刻尔克绞肉机(二)

英国皇家空军从本土紧急起飞了200余架战斗机竭尽全力掩护执行运输任务的船只,但在德国空军xìng能更加优越的fw190战斗机和平均素质更高的飞行员队伍面前,英国战斗机很快就遭到了惨败,这一天之内就被击落了179架,而德国飞机的损失却仅有41架、其中战斗机不过区区18架
发现德国空军竟然如此强大之后,丘吉尔一度甚至生出了放弃那40万人、全力保卫本土的想法,但英国贵族骨子里的骄傲还是让他决定奋力一搏。于是,丘吉尔马上命令国内的空军部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临战状态,同时还要求皇家海军给予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以有力的支援,这一方面是希望海军舰船可以帮忙运送人员以加快撤军速度,另一方面,则是在空军打不过德国人的情况下,丘吉尔也只能寄希望于皇家海军的舰队防空能力了。
7月28rì,共计有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艘其他舰艇赶到了英吉利海峡,但是当晚德国海军的潜艇、鱼雷艇和扫雷艇也从刚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企图借助夜sè掩护攻击担负撤退的英国船只。同时,为了让英国人看不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小胡子取消了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令英法联军最为胆战心惊的装甲师再度投入战斗。
7月28rì上午,敦刻尔克地区雾霾弥漫(当时西方列强的空气污染比咱们现在还厉害,伦敦的“雾都”之名就是这么来的,相对来说,美国因为石油在能源构成中比例极大,因而情况相对好得多。),但德国空军因为有了机载雷达的帮助,当天出动的架次却反而比前一天又多了好几倍,同时海军的潜艇和鱼雷艇也利用大雾弥漫的机会果断出击。虽然由于英吉利海峡水深较浅,所以使用的都是普通的鱼雷,但在大雾的掩护下,效果依然相当喜人。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德国空军的疯狂轰炸完全吸引了英国舰队的注意力,从而给了德国潜艇和鱼雷艇更多浑水摸鱼的机会。
虽然前一天空军吃了大亏,但丘吉尔很清楚光靠舰艇对付德国的飞机会是什么结果,因此7月28rì英国皇家空军出动的飞机有增无减。总架次超过了1500,结果损失比27rì更大,白天就被击落了300余架飞机,而晚上的损失更是超过了500架,即使海峡中有大量的英国船只,飞行员最终得以生还的也不到三成。英国飞行员在登上飞机之前就都提前写好了遗书,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这一去十有**是回不来了
而这一天双方战斗机的交换比依然高达1:10,要知道德国战斗机的损失当中还算进去了皇家海军的战果,从这一点来说,英国皇家空军简直是将底裤都输掉了
之所以战果如此悬殊,除了双方战机本身xìng能上的差距之外。两国的雷达技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虽然如今的英国雷达技术在整体上已经勉强赶上了德国,但德国得自中国的雷达技术因为理念上更加先进,所选的波段对于恶劣气候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加之这一天英吉利海峡又是浓雾弥漫,因为德国战斗机是为俯冲轰炸机护航、而英国战斗机则以它们为攻击目标的缘故,所以战斗大多发生在低空,受到浓雾影响较大。因而全天候作战能力更强的德国战斗机也就占到了便宜
除了皇家空军,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也承担了很重的防空任务,由于舰载雷达功率更大,因此虽然英国海军暂时还只投入了一小部分舰艇,但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而且因为海峡中有大量的民船,浓雾中光靠机载雷达又很难区分。所以英国海军损失的舰艇相对来说并不算多,作战舰艇当中也就那艘巡洋舰被炸沉(因为德国飞机肯定是挑大船先炸),至少与空军相比,损失要小得多了。
然而。民船被炸沉200多艘、军民死亡失踪近2万人的数字却令这两年里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败绩而沦为笑柄的英国皇家海军上下无不深以为耻,为了证明自己,之后几天里英国海军不断对英吉利海峡增兵,而属于英联邦的加拿大海军也伸出了援手,竭尽所能地派出各种防空舰艇帮助宗主国,同时还向美国紧急订购大量舰艇,英吉利海峡内的盟军舰艇总数最多时达到了惊人的120多艘,其中光是具有立体防空能力(既有大口径高shè炮,也有小口径高shè炮。)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加起来就超过了80艘
随着舰只数量的不断增加,已经有了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的英国海军舰队防空能力开始呈指数急遽增强,面对英国舰队几百门(后期更是达到了一千多门)大口径高shè炮齐shè轰出的大面积弹幕,飞行速度偏慢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虽然俯冲攻击时大口径高shè炮基本无效,但在俯冲之前,斯图卡需要先升到3000米高度,这个时候装了近炸引信的大口径高shè炮弹对其威胁还是很大的。)蒙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德国空军被迫改用大规模的水平轰炸机群进行高空轰炸,但到了后期还是难敌英军越来越强的防空火力,最终迫使戈胖子向小胡子请求中止空袭英国舰船的行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英吉利海峡之内的英国水面舰艇越来越多,而且大多都具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因此前几天还取得了不小战果的德国潜艇部队也遭到了重创(至于本来就是一命换一命的鱼雷艇,德国海军装备的数量并不多,此时已经基本损失殆尽了。),在被炸沉近20艘潜艇之后果断撤离,抓住英国海军主力集中到英吉利海峡、贸易航线上护航力量因而不足的大好机会深入大洋开展了广泛的破交战,给英国人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jīng彩推荐:


第五百四十四章 敦刻尔克绞肉机(三)

与海军相比,英国皇家空军虽然直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也没能在空战中占到便宜,但也还是有一种飞机打破了fw190不可战胜的神话,那就是原本是作为轰炸机来设计的英国“蚊”式战斗轰炸机。本来,虽然光论飞机性能,“蚊”式战斗轰炸机即使作为战斗机来用,也不比历史上1941年服役的几种世界先进战斗机差多少,但问题是这个时空的fw190其实是脱胎于历史上二战中后期才服役的美国f4u舰载战斗机,以二战时期飞机一年一个档次的技术升级速度,差距其实还是比较大的,但英吉利海峡大空战却主要是在晚上和雾霾天气下进行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就因此意外获得了一个令德国空军几乎无解的巨大优势。。。。。。
因为“蚊”式战斗轰炸机的机身是用轻木加胶水制成的,这些非金属对雷达波的反射率远比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低得多,如今的雷达技术又远没有后世那么先进,别说是功率不足的机载雷达、就算是地面或者舰载雷达,也一样很难发现天上的木头飞机。“蚊”式战斗轰炸机参战后又基本只在夜间或者浓雾天气下出动,德军的机载雷达根本无法发现,纵然它的其他性能不如德国战斗机,双方交战的结果也几乎还是毫无悬念的。。。。。。
结果,区区十几架并非专职战斗的“蚊子”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居然击落了54架德国战斗机、而自己却只被击落了2架,交换比达到了惊人的1:27。这与英国的其他机型相比,差距竟然超过了300倍。若非此时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蚊子”数量总共也就那么一点,德国空军甚至都要被迫放弃在夜间和雾霾时出击了。。。。。。
这一“木头奇迹”在英国国内乃至整个西方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蚊子”的飞行员们也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除了与德国战斗机争夺英吉利海峡一带的制空权,还多次参加了对德国本土的夜间轰炸行动,而英国人则抓住其极低的任务损失率进行大肆宣传,使得“蚊子”由此名扬天下。
之前德国空军司令戈林曾吹嘘,没有一架敌军飞机能安然无恙地飞越柏林上空,可来去自如的“蚊子”却无异于当场打脸。当时戈林愤怒地咆哮道。“当我看到‘蚊子’的时候。我就气得发疯,但却非常羡慕!英国人制造出了如此完美的木头飞机!”
不过,因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蚊子”才刚刚服役不久,因此英国皇家空军装备的数量很少。并没能从根本上扭转空战中不利的局面。所以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依然始终牢牢控制住德国人的手中。但由于海峡中英国舰队的防空火力越来越强。德国空军还是付出了自欧战爆发以来最大的损失,在区区十天内便被击落了1100多架飞机,损失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空袭伦敦一役的五六倍。即使现在德国空军的飞机数量比历史上伦敦空战前夕的德国空军要多出1倍以上,这样的损失依然令戈林心疼不已。。。。。。
除了空军,德国海军也在英吉利海峡的战斗中损失了十几艘“u”潜艇和更多的鱼雷艇,阵亡和失踪一千多人,加之德国海军高层意识到英国大量驱逐舰集中在英吉利海峡正是潜艇部队摧毁英国海上交通线的大好时机,而更早地退出了海峡战场、开始了“狼群”的传奇。
最终,英国人在十天之内奇迹般地从敦刻尔克撤出了大约25万英法联军,保存了大量陆军的有生力量,但德国却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因为英国人付出的代价远比德国更加高昂。。。。。。
首先是参与救援的各国民船被炸沉了超过三分之二,总排水量不下200万吨(不过也就相当于英国造船业一个季度的产能,即使考虑到战争的破坏,也只需要四五个月就能再造出来,老牌海军强国确实不是盖的。),船员死亡和失踪人数累加起来不下3万。。。。。。
而军队方面,则以皇家空军的损失为最大,被击落的总数接近2000架,而这只是前5天的统计数据,因为自第6天开始,英国皇家空军除了唯一占到便宜的机种“蚊子”,已经不敢再派飞机到英吉利海峡上空和德国人血拼了,当时英国包括需要修理的飞机在内,战斗机总数已经锐减到不足1000架,熟练飞行员的损失更是令人痛心(海上空战坠机跳伞的大多数都回不来了,而本土防空作战的话,跳伞的一大半都不会死,损失率差了至少两倍。),如果继续这么快速消耗下去,皇家空军就连保卫本土的力量都没有了。
而即便中途收手,损失的那么多飞机、尤其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生还的熟练飞行员,依然令英国皇家空军元气大伤,在之后的一年里,英国人甚至不得不将大部分合格的飞行员重新丢回航校当教官,而让很多训练不足的新飞行员去和德国人拼命,以保证招生人数大幅增长之后,航校的教育水准依然不致大幅下滑,以满足未来皇家空军大幅扩编的需要。但这样一来,英国皇家空军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就不得不承受更大的伤亡。。。。。。
由于空军无力再战,英国人长久以来的骄傲——皇家海军很自然地成为了海峡防空的主力,可是虽然近炸引信和炮瞄雷达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而超过80艘防空舰艇、几千门高射炮(包括小口径高射炮)所组成的强大防空火力更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但是飞机作为主动攻击的一方依然占有明显的优势,尤其俯冲轰炸机本来就是各种轰炸机当中最难被击落的,而且斯图卡携带的重磅炸弹对于海峡中的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说,命中一枚就肯定完蛋,再加上这么多舰艇又是陆续赶到英吉利海峡,在一开始防空网并没有那么强大,因此英国皇家海军在这场海空大战中依然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五章 敦刻尔克绞肉机(四)

ps:  感谢书友“夏(⊙o⊙)殇”的慷慨打赏和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到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的时候,英国海军的轻巡已经被炸沉17艘(大的先挨炸)、参战的几乎全部沉没,驱逐舰也被炸沉了19艘,另外帮助撤军的其他舰艇也被炸沉16艘,皇家海军阵亡和失踪的总人数超过了1万人,此外还有10万多英法陆军随船沉入大海。。。。。。
此外,与历史上一样,敦刻尔克撤退中,40万英法联军的重装备全部丢弃,撤回英国后,残存的25万英法联军只剩下步枪和数百挺机枪等轻武器,他们将至少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丢给了德国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时空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等于是盟军以海空军的巨大损失换回了25万陆军,虽然人员伤亡相对少了一些,但综合战力却反而亏了不少,当然英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