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客观地说丘吉尔并没有做错,但逼迫陆军强攻德军阵地造成大量伤亡却成为后世批评他“军事外行”的又一条论据。(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逼德宣战
按照路线图,德军首先对现在孤立无援的冰岛英军发起了进攻,由于法罗群岛和设得兰群岛上德国机群的封锁,夺岛成功后已经陆续增兵到15000人的冰岛英军断绝补给已有多日,又因为之前强行占领冰岛的侵略行径而得不到当地人民的支持,士气日益低落,在德军出人意料的攻击下很快就崩溃了。登陆的一个德军精锐步兵团在德国海军和空军配合下,只花了一天时间就基本控制了整个冰岛,一万余名英军残兵弃械投降。而德国空军立即出动大批运输机,在一天之内将一个空降团的兵力送到了冰岛,从而迅速巩固了对冰岛的占领。
在接下来的数日内,德军不断对冰岛增兵,使岛上的德国陆军总兵力增加到15000人,并先后派遣数百架飞机转场到冰岛,从而大幅度地增强了冰岛的守备力量。但小胡子没有想到的是,德军此举不但给予英国人沉重的打击,也直接刺激了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人。。。。。。
虽说这个时期的美国孤立主义盛行,但是美国人对于自身的安全却还是十分重视的,而德国占领冰岛之后,就可能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这是大多数美国人无法容忍的。
冰岛距离美国本土接近4000公里,这超出了德国现役任何一种飞机的最大航程,但是以这些年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势头,美国政府认为德国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几年里生产出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的远程轰炸机(历史上德国没能搞出来。但这个时空德国解决了材料难题,他们研制的发动机已经不比美英两国差多少了,而且预估假想敌的实力,想得强大一些也不是坏事。),到时候如果德国那个疯子元首下令对美国本土实施疯狂的单程式轰炸,已经超过150年没被直接卷入过战火的美国本土居民说不定就会陷入大面积的恐慌,并因此造成巨大的损失。
即便德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搞不出航程足够远的战略轰炸机,或者那个小胡子还没如此疯狂,德军占领冰岛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依然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德军占领冰岛之后可以轻松地出兵占领格陵兰岛(由于严酷的环境,格陵兰岛上不可能常驻太多军队。算是易攻难守之地。)。并以此为基地对美发起空袭,而且格陵兰岛是丹麦的属地,而丹麦政府已经向德国屈服并加入了轴心国阵营,因此德军有十足的理由派兵进驻。。。。。。
其实早在英国连番遭遇大败、而西班牙等原本还标榜中立的国家先后投入轴心国阵营之后。罗斯福就有了不再继续坐山观虎斗的想法。不过他当时还指望着德国与苏联狗咬狗而给美国渔翁得利的机会。因此心中多少还有些犹豫。谁知中英战争期间中国政府竟然以印度作饵钓苏联政府上钩,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他和美国政府不想看到的局势变化。。。。。。
首先是苏联为了打开与印度之间的通道,趁火打劫以“解放殖民地”的名义进军阿富汗并扶植了亲苏的傀儡政府。而阿富汗是英国的保护国,又是印度的屏障,英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看其落入苏联之手,丘吉尔又是个死硬脾气,当即就对苏联宣战了。。。。。。
虽然英国现在根本抽不出力量来直接对苏作战,但还是通过提供武器等方式支援阿富汗的反苏武装进行抵抗,而英印军在中**队撤回到那格浦尔附近后展开的“收复失地”行动却遭到了印共武装的阻挠和抵抗。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英国和苏联其实已经交上手了,何况一旦正式宣战,想再和好就没那么容易。于是罗斯福郁闷地发现,英国人抢在德国人之前又树了一个新的敌人,而且还是强大到连美国都不太愿意直接硬碰硬的劲敌。。。。。。
一开始罗斯福还寄希望于小胡子继续他背信偷袭的传统,暂时放下不太好啃的英国,而趁着苏联陷入阿富汗泥潭的机会,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其发起突袭,谁知这时英国先是丢了法罗群岛,随后又在海战中失去了所有能够战斗的主力舰,致使形势大坏,这样一来德国人很自然是一心要将英国先干掉了,这时苏联陷入泥潭倒正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罗斯福的个性再怎么优柔寡断,也终于下定了入盟参战的决心。只要美国入盟,就能名正言顺地向印度派兵帮助英国;而只要英国能够迅速消灭印共武装将印度“光复”,苏联又面对反苏武装的坚决抵抗,控制阿富汗的决心必然不会再有之前那么坚定,到时候苏英两国就有握手言和的可能。而只要苏联能够腾出手来,即使小胡子不对苏联发起突袭,斯大林也迟早会在德国背后捅刀子的。。。。。。
此外,美国正式入盟也有利于对中英和谈的斡旋,在如今纳粹如日中天的世界局势下,罗斯福不得不暂时放下遏制中国的想法,将这个战争潜力惊人的大国尽量拉拢过来,即便不能劝其入盟,也要争取其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先集中力量把德国人打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但是,虽然德国占领冰岛令美国国内对于参战的态度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在并非火烧眉毛的情况下,国会想要通过宣战的决议却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因此最好还是德国先对美国宣战。而这种事情,罗斯福可是很擅长的,历史上日本就是被其逼得没办法才不得不对美宣战的,虽然鬼子会直接偷袭珍珠港出乎了罗斯福的预料,但从战略方面来看,罗斯福的这招还是很厉害的,当然,若不是美国总统无权宣战,根本就用不着这么麻烦。。。。。。
两三天后,罗斯福高调宣布将美**舰护航的范围由对英军品贸易扩大到全部对英贸易,护航军舰未必有多少,某些时候甚至就那么一艘,但是只要护航船队遭到攻击(注1),美国就有借口对德宣战了,这样一来德国封锁英伦三岛的策略就完全无效了,而小胡子也终于忍无可忍了。。。。。。
注1:不管到底是谁打的,动机上轴心国嫌疑始终最大,有这个作底,美国政府说是德国打的就是德国打的,若非现在通讯发达了、保密不似当年那么容易,罗斯福甚至都想复制一下“缅因号事件”、自己弄沉一艘军舰然后栽赃给德国的。。。。。。(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连遭打击
虽然自信一定可以逼德国对美宣战,但罗斯福却很快就后悔不迭,后悔的不是这么做,而是做晚了,因为恰恰在这两三天内,德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是北欧的瑞典几乎宣布加入轴心国阵营,这使得德国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北欧。
要知道虽然还有一个芬兰保持中立,但德国几乎是芬兰人从苏联手中收复失地的唯一希望,再加上苏芬战争中输得太惨没了底气,芬兰政府投入德国的怀抱只是早晚的事。事实上,芬兰被夹在苏德两国的势力范围之间,与西方的联系也被切断,在苏德之间选边站队是不可避免的。而芬兰人又绝不可能投靠苏联,因此倒向德国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若非小胡子现在还不希望跟苏联决裂,只怕芬兰入轴会比瑞典还早。。。。。。
就在罗斯福准备立即宣布全程护航一事以抵消瑞典入轴的不良影响时,又传来了一个更具震撼性的消息,之前一直保持中立的爱尔兰政府宣布加入轴心国阵营,并立即对当年被英国人侵占了的北爱尔兰发起了进攻。。。。。。
而当美国国防部长公开宣布美国海军从此将会对美英之间的贸易船队提供全程护航后,德国人的反应速度也远比罗斯福预料的快得多,次日就有在北大西洋航行的美国船队遭到德国潜艇袭击,而数日之后更是四处起火,甚至还有一队德国潜艇开到了美国东部沿海。
而美国国内和平日久。根本没人想到会在本土附近海域遭到袭击,也缺乏反潜的经验,商船船队使用无线电报毫无限制,他们经常自报船位,使德国潜艇得到了整个航运的重要线索。德国潜艇的艇长们不禁两眼放光,觉得自己简直就如同饿狼冲进了羊群一样。。。。。。
5艘潜艇在首次对美破交作战中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战果,其中仅u—123号潜艇一艘就击沉了10艘商船,总吨位达91720吨。据美国政府统计,从初次遭袭开始算起的第一个星期里,在美国海域被潜艇击沉的商船就达到了32艘。达257375总吨位。这比历史上德国潜艇在美国东部沿海破交作战的开局还要美妙得多,效率几乎提高了一倍还多,而这5艘潜艇却无一损失。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鱼雷引信质量的提高使得历史上德国潜艇屡屡鱼雷不炸的遗憾被尽可能地避免了(话说历史上德国潜艇吃这个亏太厉害了。如果不是鱼雷引信质量问题。丘吉尔在德军转向西欧之前就被干掉了。虽然即使如此也很难改变德国最终战败的结局。。。。。。)。。。。。。
而对罗斯福打击更大的,则是护送4艘战列舰前往英国的舰队遇袭的消息,为了防备德国人的潜艇和飞机。美国海军这次出动了2艘航母、3艘战列舰、2艘重巡、4艘轻巡和20艘驱逐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进行护航,谁知仍然吃了大亏。
问题的根子还在英国人身上,由于只吃了一次暗亏的缘故,英国政府并未意识到他们编制密码的机理已经被德国人掌握,结果在日常通讯联络中乖乖地将这次护航编队选定的航线与出发日期全都告诉了德国人,小胡子当即决定动用刚刚入役不久的8艘水滴形潜艇来执行这次意义重大的伏击任务。
在这次伏击战中,氧气鱼雷的优势完全体现了出来,由于射程超远,即使设定为50节的最大航速,也可以在10公里外发射,虽然远距离上精度不佳,但这支美英联合舰队实在太过庞大,瞄准方向直接打过去,碰运气也有很大几率打到敌舰,因此精度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而对于美国海军布置在外围保护主力舰和运送舰只的轻型军舰来说,氧气鱼雷的巨大威力也大大削弱了它们的作用,如果是普通鱼雷,击中这些军舰后虽然基本上也肯定会沉,但一般来说总还能再在水上蹦达一会儿,尤其是排水量较大的轻巡(美国海军的新式轻巡大都有万吨以上的排水量,其实相当于重巡了。)更是如此,这样就能够继续为主力舰挡住部分鱼雷,而氧气鱼雷威力太大(注1),命中这些军舰肯定是直接炸沉,停留在海面上的时间很短,因此第一轮齐射在外围打开缺口后便可以直接攻击圈内的主力舰和英国舰艇了。。。。。。
结果6轮齐射下来,美国海军有2艘轻巡、6艘驱逐舰,而被其护送的4艘英国战列舰当中也被击沉了2艘,这主要是因为这几艘战列舰还不是战时配置,舰上人员不足,遇袭后损管不够及时,再加上氧气鱼雷的威力又实在太大,结果两艘被击中的全沉了。),此外还有一艘美国战列舰被重创,至少得大修三个月。。。。。。
而更令美国海军无地自容的是,遭到了这么巨大的损失,他们却始终没能找到那些凶手。不过这也难怪,德国潜艇是在10公里开外发射的鱼雷,氧气鱼雷航速虽快,等其击中美**舰时(至少过去了四五分钟),德国的水滴形潜艇也早就完成下潜开始远离了。而水滴形潜艇的水下航速又远比旧式潜艇快很多,美国人又只知道敌人的方向,这大海茫茫,想找到那些潜艇可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注1: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海军考虑到水滴形潜艇一般肯定是在潜航状态下发起攻击,潜望镜的视界受限,最远只能看到10公里外的敌舰,因此氧气鱼雷原先过远的射程未免浪费,为此德国海军对其设计进行了一定的改动,减小了燃料和液氧的携带量,令其在50节速度下的最大航程减小到10公里。而相应的,氧气鱼雷的装药量则明显增加,其威力也比中国原产的更大。这个问题其实中国海军也发现了,但因为没有战争的紧迫需要,比德国晚了一年多才对其作出改进,倒是鬼子因为还没放弃几乎不可能成功的“驱逐舰发射鱼雷”的老思路,直到战争结束都没作出这样的改进。。。。。。(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二章 日本入轴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二战时期虽然飞机已经被称为潜艇克星,但由于声纳技术还不成熟、无法装到飞机上,因而这个时期飞机其实只能发现浮在海面上的潜艇,只是飞机速度快,潜艇被发现后往往来不及下潜就被逮住干掉了,而旧式潜艇因为水下航行奇慢(也因此极其费电)的缘故、大部分时间都得浮出水面,因而才特别怕飞机。
而水滴形潜艇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它在水下活动的时间相对要长得多,何况现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是死都不可能上浮,美国人只能依靠军舰上的声纳进行搜索,而此时的声纳最远只能发现几公里外的潜艇,水滴形潜艇的水下航速又高达18节以上,并不比美国人派出来搜索的反潜舰艇慢太多,而美国人又不知道它们的具体方位,只能大海捞针似的寻找,还得防着敌人再次偷袭而不敢派出太多驱逐舰,可以覆盖到的海域面积小得可怜,找得到才有鬼了。。。。。。
更关键的是,美国海军现在根本就不知道袭击他们的是一种全新的潜艇,还是根据旧式潜艇的特点在较近距离进行搜寻,根本就没想到敌人早已开到远处,这本来就不可能找得到啊!
虽然护航舰队的指挥官当机立断决定临时改变航线,而避免了再次遭到偷袭的噩运,但4艘战列舰只送到了两艘、护航舰队自身也蒙受了巨大损失,怎么看这次护航任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受挫给那些亲历者的信心以沉重打击。不少美军官兵甚至因此患上了“潜艇恐惧症”。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无奈之下罗斯福只能让海军虚报战果。反正美国zhèng fǔ对媒体的控制力还是挺强的,只要公报的战绩符合常理,公众一般也不会质疑,反倒是德国海军公告的战果因为看起来太过匪夷所思,而长期无人相信。。。。。。
而德国那边却因为水滴形潜艇初战的杰出表现而感到欢欣鼓舞,小胡子更是决定将造舰产能的超过八成都用来生产这种新式潜艇。相比而言,倒是身为潜艇专家的邓尼茨要更加冷静一些,他知道水滴形潜艇虽然好用,但也不是什么缺点都没有。
首先是水滴形潜艇造价高昂。造一艘水滴形潜艇所花的工时足够建造几艘旧式的船型潜艇;其次。水滴形潜艇联络不易(注1),这次是敌人的航线预先被德国知晓才能集中起来突袭,否则一般来说它们还是更适合单艇出击,搞“狼群战术”还得靠旧式潜艇。
当然。以水滴形潜艇极高的作战效率和生存率。一艘的牵制作用就抵得上一队“狼群”了。而造价虽高,但xìng价比依然比旧式潜艇更具优势,何况“jīng工路线”本就更加适合德国人力与资源缺乏的国情。。。。。。
虽然水滴形潜艇初战惊艳的表现令小胡子信心大增。但是英国人终究还是得到了两艘美国战列舰,再加上他们依旧占据绝对优势的轻型舰艇部队,就算三艘德国主力舰全部修复,德国海军也未必能够再夺回北大西洋上的制海权。何况小胡子也知道,美国人对英国的援助绝不会到此为止,而更可怕的还是美国海军本身的实力,纵然初战表现不佳,毕竟舰艇数量摆在那里,即使狂妄如小胡子,也不免心中忐忑。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德国想要崛起,就必须打败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强国,而罗斯福的策略又逼得德国被迫提前与美国直接交锋。既然现在德国自身力量不足,小胡子自然要去寻找更多的盟友,轴心国的阵营如今已经相当庞大,但是加起来也不抵美国一家,想要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笑到最后,轴心国需要更多的强国加盟。
如果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路,拉苏联入轴显然是最佳选择,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别看现在苏德两国之间如胶似漆,但那不过是互相利用而营造出来的假象,两国之间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根本利益,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小胡子所能想到的潜在盟友,也只有东方的中国和rì本了。。。。。。
rì本zhèng fǔ答应得很干脆,事实上他们早就被美国压迫得难以忍受了,若不是自知单独跳出来会被强大的美国一巴掌直接拍死,只怕他们早就对美国人翻脸了。现在德国既然如rì本所愿与老美先干上架了,rì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摆脱美国束缚并称霸太平洋的良机,而德国zhèng fǔ同意让德国远东舰队的两艘航母配合rì本海军作战,就更是令rì本高层信心大增。但是为了能够成功yīn美国人一把,rì方一方面要求德国为其保密,另一方面则加快了动作,以致于rì本突然动手的时候,美国zhèng fǔ根本反应不及。。。。。。
与rì本不同,中国zhèng fǔ旗帜鲜明地拒绝了德国的邀请,这一方面因为赤sè中国的意识形态与纳粹德国根本对立,互相利用还说得过去,如果结盟的话,赤sè党内部就得分裂;另一方面也因为赤sè党的领袖们普遍不看好德国能在世界大战中获胜,即使将rì本这个变数也算进去也很难改变最终结局,首先,德国本土的工业产能、人力和资源均比美国差了一大截,而其对占领区的统合能力也令人不敢恭维(注2),基本上帮不到什么忙,其次纳粹政权建立在扩张牟利以诱骗德国民众为其效死的基础上,一旦德军陷入逆境无法扩张,这个政权距离末rì也就不远了,这一点从德国至今还不敢在国内进行总动员就看得出来。。。。。。
注1:因为大部分时候都在水下活动,而电波在水中的衰减极大,超过十米距离就完全没法通信了。后世发明了蓝绿激光通讯的方法后这一难题才有望解决,不过技术上难度很大,以二战时期的水平,绝对没有任何可能研发成功。
注2:历史上德国占领的那些国家工业实力加起来并不弱于德国本土,但除了捷克和工业不算发达的奥地利,其它占领区在二战期间并未起到多大的帮助,这方面与苏联和盟军相比都差远了,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rì本,历史上就连中国内地那点微不足道的工业,也被rì本尽可能地利用了起来。。。。。。。)
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尔各答和约(上)
不过更关键的,还是在严峻的局势下,美英两国zhèng fǔ终于在和谈中作出了重大让步,而它们每作出一次让步,中**队就会后退几步吐出或多或少的地盘,充分显示出了中国zhèng fǔ对于和平的诚意,之前拖沓了许久的中英和谈也由此以极快的速度在加尔各答达成了协议,后世称之为《中英加尔各答和平条约》,简称《加尔各答和约》。
在和约中,英国zhèng fǔ承认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曼尼普尔山脉以东的土地均为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由此获得了喜马拉雅山脉西北段与中国原有边境线之间合计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有喜马拉雅山脉这道天险作为中印之间的屏障,战略安全得到了极大的巩固,虽然放弃了藏南这块难以控制的“飞地”(注1),但从全局来看,显然现在的分界线对中国更为有利。
虽然胡卫东个人感情上多少有些不舍,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而且放弃藏南之后,将来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修建超级水电站时就不用顾虑重重了,反正就算出了事倒霉的也不是我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和约签订后,当地人民按照各自的意愿决定去留,愿意回中国的就跟解放军回国,中国zhèng fǔ承诺会给他们提供不低于中国国内平均水准的少儿教育、工作、住房和各项福利保障;而不愿意的那些人就继续留下,既然他们自己选择了。rì后他们也就与中国没什么关系了。。。。。。
而对中南半岛的占领得到美英两国的承认后,也将大大有利于中国对这个大粮仓的消化吸收,而丛林密布的曼尼普尔山脉也足以成为天然的阻隔,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中南半岛的安全。
本来英国zhèng fǔ还希望至少能够保住新加坡这个战略要地,但是欧洲战场上的一次次失利令英国zhèng fǔ失去了继续死撑的底气,而美国zhèng fǔ也担心英国zhèng fǔ因小失大把本土给丢了,三天两头对其施加压力,最终英方在中国zhèng fǔ同意新加坡和香港这两个港口以后可以继续为美英两国海军提供补给(除非特邀,否则最多只准在港口逗留3天,上岸更是别想。)之后。承认了中国对新加坡的主权。。。。。。
此外。对于尼泊尔和不丹这两个中国扶植起来的赤sè小国,美英两国也很不情愿地予以了承认,而锡金则被定为了一个四国共管的非军事区和zì yóu贸易区,一方面起到缓冲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便于中英(印)之间贸易的发展。美英两国之所以在这个条件上让步。一方面是急于脱身、将更多的力量投入欧战。另一方面则是英国zhèng fǔ现在已经意识到,在喜马拉雅山区作战实在不是一般地困难,即使英国rì后能够腾出手来。想要再次征服尼泊尔与不丹也并不容易,而在中国背后支持两国的情况下,搞不好就会成为如今阿富汗一样的大泥潭。。。。。。
虽然对失去那么多殖民地心痛不已,但和约达成后,中国zhèng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