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孙立人所部拥有18挺重机枪、162挺轻机枪和大量冲锋枪,他又深谙交叉火力之妙,自动火力密度极大,还占了地势之利,视野十分开阔,仰攻的dú lì师指战员被其密集的火力压得根本抬不起头来。
这种时候进攻部队最需要的无疑是炮火的支援,但问题是孙立人部虽然只有6门60mm迫击炮,但却因为地势的影响而shè程大增,相反dú lì师的迫击炮却因为是从下向上打,哪怕是82mm的迫击炮,shè程上都明显吃亏,只有那36门山炮在shè程上稍占便宜。何况孙立人麾下的炮兵素质国内顶尖,远非dú lì师的菜鸟可比,结果dú lì师试着冲了几次,都被敌人凌厉而准确的火力打了下来,死伤超过了一千人。更要命的是,时间正在一点点地流逝,眼看黄昏将至,原本还显得很是淡定的胡卫东终于也开始有些焦急起来。就在这时,一线步兵之中的几十个原先税jǐng总团的降兵突然哗变,纵然胡卫东早有防范,也造成了上百人的伤亡,士气更是遭受了不小的打击。。。。。。
“不行,这样下去只怕其他的降兵也会心生二意,必须速战速决才行。”,胡卫东一咬牙,对左近的炮兵营下令道,“所有山炮,从现在开始,不间断地轰击敌人阵地。注意,这不是炮火准备,而是不间断的持续掩护,即使步兵冲上去了,炮火也不要停,要跟着前锋部队的位置不断向前延伸!迫击炮也必须利用这段时间抵近到敌人阵地前沿,一旦进入有效shè程就立即参与炮击,并跟随步兵不断向前推进!要一口气将敌人打垮!”
“他们疯了吗?难道就不怕炸死自己人?”,孙立人不敢相信地睁大了眼睛,敌人对于火炮近乎奢侈的使用令他几乎怀疑面对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军,不过他还是竭力激励部下道,“他们炮弹不多,顶过这一阵子咱们就赢了!”


第二十三章 挺进赣西

然而,历史上直到苏德战争期间才出现的“炮兵进攻”战术提前出现在东方的战场上,并不是仅靠几句鼓励就能顶得住的,之前dú lì师攻了两个小时都没拿下的山头,在连续不间断的炮火帮助下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就拿下了全部阵地。
不过,此役dú lì师虽然取得了全歼税jǐng总团第四分团上下5672人的辉煌战果,连孙立人也被炮弹炸晕过去成了俘虏,但dú lì师也为此付出了伤亡三千多人的巨大代价,其中超过一半是由于自己火炮的误伤,而且dú lì师的炮兵还耗费了大量炮弹,珍贵的山炮炮弹更是只剩一百多发,可以说这次战斗的胜利几乎就是靠炮弹堆出来的,以dú lì师目前的弹药储备,再也打不起第二场了。。。。。。
更令胡卫东郁闷的是,由于此役火炮大量使用,敌军的武器装备损毁严重,缴获到的数量仅仅是敌军装备的一小部分,好在想到那些轻度受损的枪炮兵工厂可以修理,他心里才稍稍好过了一点。
但也正是这次可以算是“亏了本”的战役,令之前还因为永丰之战的辉煌胜利而有些忘乎所以的胡卫东重新冷静了下来,这次他在兵力、火力、情报等各个方面都远胜于孙立人的情况下,却只赢得了一次惨胜,很显然与这个年代国内第一流的将领相比,胡卫东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虽然在特种部队待过,但大兵团作战的经验却十分欠缺,而且或许是专jīng领域截然相反的缘故,特种兵出身的将领很少有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而这一能力却偏偏是胡卫东现在急需的。。。。。。
虽然代价不小、缴获不多,但从更深的层面考虑,此役的收获其实也不少,除了令胡卫东jǐng醒并意识到自己的弱项之外,首先是验证了“炮兵进攻”战术在实战中的效果,其次是锻炼了dú lì师的步炮协同能力,而降兵倒戈本来不是什么好事,但战后胡卫东不但没有因此对其他降兵严加戒备,反而大胆地从中挑了两个人担当自己的jǐng卫员以示自己的信任,一下子就收服了dú lì师中上万反正**之心,这无疑是更大的收获,最后嘛,dú lì师还俘虏了孙立人这个国内第一流的将才。。。。。。
在连胜两场后,胡卫东来不及向zhōng yāng报喜,就胆大包天地再次发动攻势,一举拿下了因为孙立人部被灭而防务空虚的新淦县。但dú lì师也终于引起了统管该县防务的**“剿匪”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的注意,他当即从南昌派出一个军南下,摆出了一副牛刀杀鸡之势。dú lì师现在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若对上zhōng yāng军的一个军三万雄兵,却实在是没有多少胜算,而且胡卫东深知顾祝同这个人虽然不是什么军事天才,但用兵稳得可怕,基本上没有空子可钻,一旦被其优势兵力缠上,后果不堪设想。但顾祝同用兵呆板的缺点倒是可以利用一下,想通这一点后胡卫东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西渡赣江”。。。。。。
连战连捷令胡卫东在军中的威望rì益提高,而何胡子又不懂军事,结果胡卫东这个天马行空的计划居然没人反对。好在事实证明胡卫东赌对了,顾祝同果然要部下稳扎稳打,军队一天只推进三四十里,直到dú lì师主力一万多人全都渡过了赣江,他们才进入新淦县境内,而此时航行于新淦县境内赣江河段的船只几乎都被dú lì师征走,等到身在南昌的顾祝同心急火燎地从下游征集到足够的船只派到新淦县供部下渡江的时候,已经是好几天之后的事情了。。。。。。
当初老蒋布置的防御圈随着zhōng yāng红军的西去已经开始陆续撤去,尤其西路军何键已经回到了老巢湖南,以致于赣江以西的一大片区域竟然都没有重兵驻守,dú lì师自然是如鱼得水,没过几天工夫就连克新喻、分宜和宜chūn三县,并乘胜攻入了民国时期屈指可数的产煤大县萍乡县。
萍乡县驻有**一个师,但不过是二旅四团的丙种师,而且吃空饷的现象十分严重,实际兵员不到四千人。加之萍乡县又是民国时期工人运动最为频繁激烈的地区之一,党在该县的群众基础甚至比很多苏区县还好,里应外合之下**焉能不败?
由于萍乡的特殊地位,这个消息迅速轰动了全国,长征中的党zhōng yāng也大受震动,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胡卫东和dú lì师的价值,加之此时伟人的地位已经更加巩固,胡卫东的dú lì师终于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dú lì师”。由于大家早有预料,加之dú lì师中的老红军数量已经不下千人,占据了基层军官中的一大半,所以改编非常顺利。
伟人一开始是想给dú lì师一个军级、甚至是军团级编制的,因为据胡卫东电报中说他们光是正规军就已经超过了两万,这个数字已经比红军很多军团都要多了。但无论是彭林等带兵大将,还是zhōng yāng的各位领导,都认为胡卫东电报中所说的话没有实证,不足采信,还是先给个师级编制,等rì后证实了再升为军级单位也不迟。大家言之成理,太祖只好接受了大家的意见,但他也不会让胡卫东白白吃亏,在他的坚持下,胡卫东除了师长一职,还兼任了dú lì师的政委(理由是何胡子腿脚不便,而又没有其他足以胜任的人才。),从而获得了极大的自主权,这是很多军一级的红军大将都羡慕不来的。。。。。。
同时,党zhōng yāng还任命何胡子为闽赣边特委书记,一方面是加强dú lì师党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胡卫东也可以通过他将联系上的红军游击队并入自己的部队。当然这仅限于对方同意合并,或者是级别低于dú lì师的部队,否则一个师合并一个军团,那就太离谱了。。。。。。


第二十四章 操 典

“你们果然是红军。。。。。。”,苏醒以后的这些天里一直冷着脸一言不发的孙立人终于忍不住开口说话了。由于当初他只是被炮弹震晕过去,身体并没有受到重伤,所以胡卫东毫不客气地将他一直裹挟到了萍乡,这无疑加深了孙立人的耻辱感,纵然平时胡卫东对自己相当客气、甚至可以说是尊敬,但对于心高气傲的孙立人来说,也并不是一时半会可以释怀的。
“以前确实不是,但以后就是了,但不管是不是红军,我之前所说的‘官逼民反’都是实情。”,胡卫东坦然道。
“的确是官逼民反,可是双方打来打去,这损伤的可都是我们中华的元气啊!你先前也说过,rì本人野心不息,一定会再次开战的,到那时国内还在打个不停,那可怎么办?”,孙立人不禁叹息道。
“不管如何,也比屠刀砍来都不会抵抗要好,民众没有血xìng,光靠军队是打不赢rì本人的。”,胡卫东冷笑道,但随即面sè一缓,恳切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选择权在国府,而不在我们这一边,但我们已经在努力了,zhōng yāng红军已经在打通北上抗rì的通道,我们这儿过不了多久也将北上。”
说到这里胡卫东不怀好意地笑了笑,“我连这样的大事都告诉你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吧?我可以交给你一个旅,说实话以你的才能,当一个师长、军长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我现在手头只有一个师。穷是穷了点,但像你这样志存高远的奇才,应该不会这样现实吧?请你加入到我们一边,为人民而战吧!”
“钱我不在乎,但此事恕我不能同意,虽然你们造反叛乱情有可原,但归根到底,你们不过是苏俄在中国的代理人,我孙某人可不愿当苏俄的走狗!”,孙立人毫不客气地拒绝了。
“我党创建初期的确是得到了苏联的扶持,但事物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胡卫东是真心想要将孙立人拉到自己阵营一边。历史上孙立人虽然威名赫赫,但由于其并不听话,又不是黄埔系出身,其实并不是很受老蒋待见,最后结局也很凄惨。。。。。。
“对我透露了这么多秘密,是不是我不答应,就得死?”,孙立人听完后一脸淡然地反问道,并立刻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很抱歉,即使你说的都是真的,我也不能同意,首先,我不想连累我的家人,其次,红军的装备太差,我用不惯。。。。。。我知道你们这个师、或者说军的装备很好,但全靠缴获终究不能维持多久。另外,如果你想一直将我关着,那还不如现在就杀了我,士可杀不可辱!”
胡卫东并没有带孙立人去看自己的兵工厂,一是不想泄露这个秘密,二来这种程度的兵工厂对孙立人也谈不上什么吸引力。见孙立人死都不肯加入红军,胡卫东又不舍得真的将他杀掉灭口,只得退而求其次道,“我们好不容易才抓住你这样的杰出将领,白白放掉也太可惜了,这样吧,你替我们做一件事,完成之后我们会择机将你释放。”
孙立人没有马上拒绝,沉吟道,“说来听听。”
“你的《孙氏cāo典》是很不错的训练大纲,但对于我们红军、乃至中国现在大部分的军队来说,都显得过于奢侈(税jǐng总团的条件大概全国也就一个教导总队能够相比)。而要打败rì本人,不是光靠几支装备jīng良的王牌军就能取胜的,像我们这样的穷光蛋才是抗战的主力军。所以我希望孙将军你能与我一起编写出一套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全兵种训练大纲与战术原则总结,为了将来的抗战,请你不要拒绝。”
“全兵种?几个月都未必能够完成吧?但这个忙,我帮了!”,孙立人一咬牙,答应了下来。胡卫东说得没错,以中国现在的经济实力,即使举全国之力,也最多养得起区区几十万如税jǐng总团这种档次的jīng锐部队,但光靠他们,根本不足以打败能够动员几百万大军、而且武器更加jīng良的rì本人,如果能够令全中国几百万的二流三流军队也都脱胎换骨,未来中国抗战的胜算无疑会大大增加。而且可以预见,在至少一代人的时间内,中国一穷二白的现状都不会根本xìng地改变,也就是说,他所编写的新cāo典将可能会被抗战胜利后的华夏军队沿用很久,这对军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荣誉,即使光冲着这一点,孙立人也很难拒绝。
不过孙立人也提了一个附加条件,“听说你们的情报人员神通广大,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够通知一下我的家人,叫他们别太担心。”
“这恐怕不太容易,你也知道我们的地下组织在这两年里损失很大,不过我会尽力的。”,胡卫东老实地回答道。
虽然胡卫东的回答不能令孙立人完全满意,但他还是接受了胡卫东的要求,与其合作编写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新cāo典。其实这件事胡卫东早就想过,但问题是他虽然对特种兵与炮兵相当了解,而且记忆里还有不少后世解放军的练兵与作战经验总结,可是这些知识并不足以构成一部完整的全兵种cāo典,而且其中很多部分都超越了这个年代,只有“三三制”、“四组一队”、“一点两面”等一小部分是既先进又实用的,现在有了能dú lì编写出《孙氏cāo典》的孙立人帮忙,胡卫东的缺陷就基本被补全了,以致于他在与孙立人合作的过程中自身的军事理论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高,这大概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
这部cāo典后来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完成了基本框架,最后还交给太祖审稿、指出并修正了一些瑕疵、同时请罗帅等杰出的政工人员将军队政治工作这一环补上后,这部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夏军队、尤其是人民军队量身定做的全兵种cāo典才最终完成,对后来的抗战作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以致于后来人们如果单说《cāo典》二字,就必然是指这部《中国国防军全兵种cāo典》。。。。。。


第二十五章 构 想

考虑到中国贫困落后的现状,胡卫东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华夏军队面对的敌人在机械化程度、火力、制空权与制海权方面都要强于自己,因此他提出必须着重研究在不利于机械化部队与重火力发挥的山地、密林、沼泽、水网、青纱帐(以及其他一切可以伏兵的田地)这五大特殊地形进行的运动游击战与城市(或预设防线)攻防战(这一部分主要是为了照顾**)。
其中山地战最受胡卫东重视,因为另外三种地形不但困难相对来说更容易克服,对自己人的限制也相对更大,历史上抗战中太祖提出以“dú lì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为主要对rì作战方式的提法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山地战是红军、乃至后来的八路军、解放军等一代代人民军队最擅长的作战方式,那么从细节上将其做得最好,使得优势尽可能地扩大,无疑是正确的做法,胡卫东也由此萌生了建立专业山地部队的想法。
中国境内超过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被山地和丘陵所占据,而且这个年代中国的道路状况也远不能与欧洲相比,很多地方别说汽车了,连骡马都无法通行,因此别说大口径重炮,就连一向被认为十分轻便的75mm野炮都被胡卫东放弃了,而决定以山炮和迫击炮作为主要的步兵支援火炮,如果rì后有机会缴获以轻便著称的rì本九二式步兵炮,那自然是更好,总之必须以光靠人力就能携带并且不致严重拖累行军速度为基本要求。
这样配置的话,缺乏压制火炮或许是个问题,但以人民军队擅于游击战与运动战的特点来看,并不是致命的缺陷,何况若真的需要压制敌人火炮,那肯定是大兵团作战了,完全可以要求友军支援,而没必要专门在山地部队里面配备而影响最重要的机动能力。
山地部队重火力不足是必然的,所以轻武器的火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胡卫东的构想中,山地部队的步兵要尽量多装备自动武器,包括冲锋枪、轻重机枪,和将来的突击步枪与通用机枪。抗战时期小鬼子对中**队威胁(尤其是心理上)最大的就是他们的飞机,因此防空一开始就极受胡卫东的重视,主力部队从团一级开始,编制里就必须有专门的防空部队。由于山地部队的特殊xìng,小口径高shè炮、高shè机枪和高平两用重机枪就成了山地部队野战防空的主要武器。考虑到山地本身海拔较高而且地形复杂,在部队训练有素的前提下,只要战术得当,防空作战效率还是可以的。
但光是这样的配置,遇到装甲部队、尤其是坦克的时候还是会有些麻烦,毕竟即使是在山地,也未必就不会遇到坦克,历史上后来的朝鲜战争就证明只要运用得当,坦克部队在山地丘陵一样可以发挥奇效。因此如果dú lì师的山地部队反装甲能力太差的话,将来难免会吃大亏,虽说历史上抗战期间rì本装备的那些坦克和装甲车都是薄皮大馅,即使是高shè机枪、甚至是重机枪(使用钢芯弹)都可以轻易打烂它们的装甲,但谁知道胡卫东的穿越会不会引起蝴蝶效应?而且胡卫东心目中的敌人,也不仅仅是rì本一家而已。。。。。。
再说山地部队也有需要攻坚的时候,那时反装甲武器同样会有奇效。对此迫击炮平shè是个办法,但改造后就不可能再改回正常状态了,而且迫击炮弹穿甲能力也不算强,终究只是一种应急的手段。让爆破手使用爆破筒甚至是更加廉价的燃烧瓶,也是一种办法,但伤亡未免太大。至于**装备的37mm战防炮,倒是不重,但口径太小,却几乎和山炮差不多重,胡卫东对其实在是没太大兴趣。
因此山地部队很明显还需要一种便携式的反装甲武器,而反坦克导弹出现前最优秀的步兵反装甲武器莫过于火箭筒,但以兵工厂现在的能力,暂时还搞不出来,设备缺乏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因为兵工厂时常需要搬迁,研发较为复杂的兵器时,效率往往会因反复打断而变得异常低下。因此胡卫东便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比火箭筒结构更简单、生产成本也更低的枪榴弹。。。。。。
有胡卫东这位超越时代的天才弹药专家指导,兵工厂研发枪榴弹远比历史上的吴运铎顺利得多。后来兵工厂扩建以后,胡卫东更是在最初的破片杀伤枪榴弹之外,又主持开发出了空心装药的穿甲枪榴弹(包括可以摧毁砖石结构碉堡的重型赛门枪榴弹)等多种变形,即使是面对欧美的厚皮(相对rì本坦克来说)坦克也足以一发击毁,后来搞出的火箭筒就更是所向披靡,连那些重型坦克的装甲都抵挡不住。由于胡卫东这个弹药天才的穿越,这个时空矛与盾的较量一度失去了平衡,产生了此刻连胡卫东本人都没有预想到的深远影响。。。。。。
当然,这些暂时只是胡卫东的构想,由于装备不足,他现在只能将这个设想写进《cāo典》,直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大型兵工厂后,胡卫东才得以按其构想组建起一支后来威震天下的山地虎贲。。。。。。
必须说明的是,胡卫东之所以有闲心找孙立人合作编写《cāo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如今的dú lì师rì益强大,令他心态放松了不少。而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攻占萍乡所得的好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超过了永丰与新淦战斗的缴获。。。。。。
萍乡人口多达四十几万,而且产业工人比例高,群众基础又好,加之这一年经济不景气,萍乡的工矿企业纷纷开始裁员和减薪(史实),这当兵吃粮怎么也比逃荒要强吧?因此dú lì师的扩红十分顺利,加之萍乡不像苏区诸县那样受到长期战祸荼毒,青少年人口比例很高,胡卫东又没准备将其发展成根据地(交通太便利),所以招兵时是能招多少就招多少。而且胡卫东也不像以前朱毛来萍乡扩红时那样老实地一切全凭自愿,他只要能够让符合要求的青少年加入,想出了一大堆的鬼主意,结果光在萍乡一县dú lì师就扩红一万多人,而且全都是好兵苗子。。。。。。


第二十六章 中国保尔

比起兵员,带走几千名技术工人和潜质较佳的少年,是胡卫东心目中更大的收获。为了劝说他们跟自己走,胡卫东的节cāo掉了一地,坑蒙拐骗全用了,对于某些他志在必得而又死不听劝的人才,胡卫东甚至采取了强制措施,就算绑也要将他们绑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了避免被这位行径更像土匪的红军师长一怒之下给崩了,萍乡各大工矿企业的技术骨干们只得垂头丧气地卷起铺盖、带着家人一起登上了这条前途难测的贼船。。。。。。
对于胡卫东霸道的做法,包括何胡子在内的很多老革命都看不下去了,但胡卫东却振振有辞道,“为了建设中国的大工业,我没有别的选择,如果将他们留下,这些人一辈子大概也就会满足于挣钱养活家小,但是在我的组织下,他们却可以成为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人。中国连沦陷的东三省在内,重工业部门的产业工人不超过一百万人,而西方却数以亿计,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模式他们搞科研的速度会是我们的几百倍!如果考虑到质量上的差距,就更加令人绝望,我们唯一迅速赶上西方的办法,就是像苏联那样集中有限的人才对某些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因此每一个人才,每一点时间,我们都不可以浪费!”
“那也应该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怎么可以像土匪一样。。。。。。”,何胡子虽然知道胡卫东所言不无道理,眉头还是紧紧皱着。
“这些技术工人收入不低,光靠嘴皮子,谁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跟我们走?”,胡卫东反问道。
何胡子叹了口气,默然无语。
“何老你放心吧,zhōng yāng若是追究责任,都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