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第4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先,我收到徐士夫学长的一封信,他是北高专29界冶金专业的,现在在鞍山钢铁工作,在信里他提到在钢铁公司附属医院,见过一个台湾人,他的国语说的甚至还没有日语利索,不到三十岁,他甚至觉得自己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我不知道……”
话声稍顿,杜庆余朝着台湾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用复杂的口气说道。
“你说,台湾人,他们会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吗?”

第1168章 台湾
凌晨时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音便在台北东部的机场上传来,在高射炮弹于空中炸开的黑色烟团中,数十架b25轰炸机又一次将上百吨炸弹倾泄在日本飞机、机库上,日本机场顿时笼罩在一片浓烟之中。
距离大陆较近的台湾,自战争爆发以来,一直都是中央空军的轰炸重点,岛上的日军机场、军营、仓库以及港口皆是中央空军b25轰炸机群的重点照顾对象,尽管其轰炸强度远无法于中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对日本实施的毁灭性轰炸相比,但却依然给台湾造成了许多影响,因为轰炸使得台湾的港口内积泊着十数万吨无法驶出的商船,码头上更是堆积着如山的白糖、大米。
不过每一天,作为一名记者富田仓便会在轰炸之后,第一时间采访那些台湾人,然后将台湾人的反应发表在报纸上。
即便是最精确的轰炸,也少不了造成误伤,尽管中央空军对台湾轰炸的目标极为明确——以军用目标为主,但总会有一些炸弹或是因为投偏或是因为气流的带动落在原本并不在轰炸范围内的居民区。
街道上到处都是消防水管灭火时残留的积水,空气中依还弥漫着一股呛人的硝烟和烟火味在烧的焦黑的瓦砾间,面色惶然的百姓从废墟中收拾着仍可使用的家当,在路边躺放着一具具尸体。
作为《台湾新新日报》的记者,富田仓自然知道,这是教育台湾人反对中国的好机会,实际上,几乎每一次,中国轰炸机对台湾实施轰炸之后,报纸上都会用相应的报道去教育台湾人——中国人压根就没有把他们当成同胞。
一如往日一般,在拍下路边的那些尸体和抱着尸体痛哭的百姓之后,富田便去找几个受害者采访他们的感受。
依如过去一般,找来的百姓果然很配合,个个对中国空军义愤填膺。这种愤怒是真实的,毕竟,他们的街坊、邻居、亲人在轰炸中失去了生命。
而这种对于中国的愤怒,显然是日本方面特别喜欢看到的,对于日本来说,他们清楚的意识到,接下来台湾极有可能是中美联军向日本本土发起进攻的第一站,现在台湾人的愤怒,恰好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更好的守卫台湾,甚至更有利于日本在台湾的征兵。
于是,经过富田等人的一番煽风点火,原本因失去亲人、邻居、街坊而悲伤不已的百姓们立即就开始气冲冲地发言了,真心实意说的话,正好都是日本人喜欢听的。
“为什么中国飞机要轰炸我们!”
一声质问从一个阿伯的嗓音迸发出来,他的目中甚至还带着泪水,一听着他在那愤怒的指责着,富田连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张愤怒的脸。
“我们心里都把中国看作祖国啊……祖国的这个飞机居然来轰炸我们啊!”
咦?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啊!就在富田还没弄明白的时候,旁边又响起了另一个百姓的附和声。
“祖国的军队,为什么不考虑我们这些同胞呢!”
“祖国要这样对我们,是逼迫着我们帮日本人打祖国嘛!”
……
正准备去学校的王子辉听着街坊们的指责,瞧着那些日本记者憋的通红的脸,顿时便笑了出来,可在露出笑容的时候,他的心底却又有些失落,呼吸着空气中呛人的硝烟味,看着身边一栋栋被炸毁的房屋,他不禁为台湾的未来感到有些担心。
台湾地狭人稠,在这儿打仗就跟抡一把刀在澡堂子里挥舞一样,很容易伤到人,或许天空的那些中国轰炸机从没有把台湾人当成目标,但误炸误伤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但中日两*队在台湾大打出手,到那时,会有多少乡亲死于炮火之下?
想到这里,王子辉脸上的笑容的消失了。
“有男,你家里没什么事吧!”
在距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一个同学朝他迎了过去,是岛间明一,因为过去十几年推行“皇民化”教育的原因,所以王子辉也不得不起了一个日本名字,所有人都是如此,那怕就是女人也是,不过与王子辉私下里自我介绍时用中国名字不同,岛间家早在三十几年前就已经改了日本名。
“谢谢您的关心,家里没事,不过附近的邻居家却落了炸弹……”
“哎呀,那有人受伤吗?”
听到有人受伤后,岛间更是义愤填膺的说道。
“真是的,那些中国人,实在太可恶了,炸死了我们那么多人!”
对于岛间那一副以日本人自居的态度,王子辉虽说看不上,可是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不过心里却极为反感,毕竟,在骨子里,他还是和那些街坊们一样,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不是日本人,如果是日本人真的拿他们当“同胞”,又岂会总摆出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
两人刚到学校,却看到大家都在学校操场上集合,甚至就连学长们也背上了步枪,一打听才知道,凌晨的轰炸,有一架飞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大家要配合警察还有宪兵去搜索,为了保密,便以“搜传单”的名义出动。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因为中国空军实施轰炸时,总会同时投下千百万张传单,为了避免传统煽动台湾人,并没有真正尝到战争滋味的台湾百姓便因为一道“随时注意和搜缴中国飞机投掷的传单”命令而变得鸡犬不宁。每一次轰炸之后,日本人军警便会四处出击,上看空中有无可疑飞机,下抓交头接耳乱党之徒,恨不得连百姓上厕所的草纸都要翻来看看。
对于日本人在台湾大抓“传单党”,大陆这边儿可是一点儿不知道,而且是在实施轰炸时又朝台湾扔传单,既有可能是飞机在轰炸时扔一些“纸弹”,有时候也会派出飞机直接扔下的传单。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扔得不多,等到现在在日本人看来却有些“变本加厉”了。几乎每天,都会有十数架飞机,在台湾的上空投掷的传单。
在日本教官的带领下,王子辉、岛间等人排成一排,在水稻田间搜索着,一边搜索着田间是否有人隐身其中,一边不断的将散落在田间的传单拾起来,而在将传单拾起来的时候,王子辉总是偷偷看上一眼。
“台湾同胞们,你们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受苦了……”
看完一张后,王子辉又继续向前搜索着,拾到另一张后,又接着看了一眼。
“但是,这样的痛苦就要终结了。我们已经打到了你们身边,将要打败野蛮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并欢迎你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不要受日本侵略者的欺骗……”
“因为气流的关系,炸弹会被吹偏,对于给台湾同胞们带来的误伤,我们感到万分的歉意,但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台湾人是中国人,中国空军是绝不会把自己的同胞作为轰炸对象的……”
又是宣传、又是解释的传单,看在王子辉的眼里,又瞧着那些日本人,心知为什么他日本宪兵队对“防谍”会那般的重视起来,甚至变得颇为神经质。规定见到传单不得阅读,必须立即上交,否则将受到严惩。面对这样的宣传攻势,他们能不小心吗?
恰在这个时候,远处传来警察的命令声。
“捡到传单了吗?就地立正!现在接受检查。”
要搜身吗?
看到警察横暴的样子,王子辉的心里这么想着。
“私藏传单是违法的……”
好在只是把传单拿去而已,不过那副嘴脸却让他忍不住暗中骂道。
“都是兔子尾巴了,还逞什么威风?”
心里这么想着,王子辉却朝周围看去,现在他心里想的更多的却是那些跳伞的中国飞行员,他们现在安全了吗?不会被日本兵抓住吧!
“你们可一定不能被抓住啊!”
在淡水以西的海面上,一艘有些破旧的渔船撑着帆朝着海上驶去,尽管台湾海峡是美军潜艇、中国轰炸机的主战场,但是他们的目标却是商船、军舰以及日本的机动渔船,至于这种老旧的木帆船,没有人会浪费几发炮弹,而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些渔船上的人是中国人。
驾船的阿伯盯着海面,黝黑的脸上尽是紧张之色,他所担心的倒不是中国飞机或者美国潜艇,他更害怕的日本人的巡逻艇,如果被他们发现了……
想着,他的视线朝着船上的三名船工看去,虽说他们穿着打扮与普通渔民没什么两样,可是那神采奕奕的样子,却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渔民,他们是从天上跳下来的中国飞行员,在他们逃到村子里之后,大家伙并没有把他们交出去,而是选择送他们回大陆。
几个钟头后,当船驶离台湾数十里后,在招呼着长官们吃饭的时候,阿伯瞧着带头的那个长官,有些疑惑的问道。
“长官,什么时候,你们才会打到台湾来……”
“这……”
那个年青的空军飞官沉默片刻,然后突然又是一笑。
“快了,我听说在马来那边,现在进攻非常顺利,只要打通了海峡,没准,下一站就是台湾了!”

第1169章 马来亚
机会终于来了!
日军第师团在吉隆坡被歼灭。远征军的装甲部队至普特拉查亚,由此令守卫吉隆坡的日军第师团陷入远征军军的重重包围中,被消灭于吉隆坡附近,只有一小部分部队撤至温柔佛地区。
由此,日军在马来亚的兵力仅只剩不到三个师团,而满洲军却多达五个师,面对千疮百孔的防线,尤其是远征军的装甲兵优势,南方军司令部制定了以保卫“昭南”为核心的作战计划,计划放弃不利于防御的柔佛地区,转而集兵于昭南特别市,以固守昭南防止盟军突破马六甲海峡。
听到这消息,赵砚农的心里为之一动,一但日军将五个师的满洲军集中于新加坡,意味着在新加坡就出现了我强敌弱的局面,7万满洲军对不到5万日军,至少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意识到或许这是最后的机会的赵砚农,几乎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匆匆赶到林文庆的公馆,他是日本人成立的“南洋华侨协会”的会长,在新加坡有着“第一汉奸”之名,但众所周知,他的这个会长是在日本人的刺刀下担任的,不过表面上去拜访他的赵砚农,实际上却是在林公馆拜见另一个人。
“张主任,我得到消息说,日军准备弃守柔佛,把部队都集中到新加坡,这样的话,我们在新加坡就有了优势,我觉得,到时候就可以发动起义了!”
在林公馆的花园里,看似坐在那里喝着茶的赵砚农,看着远处,冲着背对自己的园丁开门见山的说道。
那个正在修剪着花园的园丁,实际上就是日军宪兵队欲除之而后快的张裕杰,调查部驻新情报站站长,只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从不知道其这几年他一直隐身于林家,以园丁的身份生活着,甚至有几次,他还曾出现在日军宪兵司令的面前。
停下手头的工作,张裕杰擦了下额头的汗水,略加思索后就点头同意道。
“嗯,我看行!这样……”
思索片刻后,张裕杰又说道。
“我们在这里还有一些力量,如果要发动的话,就必须一击得手!到时候,我们会同时配合您。现在关键还是在部队上,现在弟兄们那边怎么样?”
“您放心!”
赵砚农连忙拍着胸脯说道。
“弟兄们对小日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这几个月,弟兄们都联系个差不多了,只要您一声令下,弟兄们是绝不会让国内失望的!”
然后他又急忙表着忠心说道。
“张主任,我觉得恐怕这事,还是得您亲自己指挥,毕竟,我这人,再怎么说,身上也是有污水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赵兄就不必客气,你是军人,打仗的事,您是内行。”
虽说领导起义的名声确实很诱人,但对于张裕杰来说,他却知道,打仗自己是个外行,甚至对于伪满军来说,他也是陌生人,这个时候,他必须要依靠像赵砚农这样的人。
“那些人,不会威胁到行动吧!”
张裕杰口中的那些人,指的那些一门心思想捞上一笔钱的伪满高级军官,他们现在根本就不过问部队的事情,对于日军将其打散使用,更没有任何意见,对他们来说,现在所有的一切不过只是“末日狂欢”罢了,但张裕杰所担心的却是他们会不会影响到部队的起义。
“您放心,弟兄们知道怎么做!”
赵砚农的眼光一冷,到时候,就别怪他心狠了。
几个钟头后,赵砚农离开了林公馆,而对于跟踪他的日本宪兵来说,他来林公馆并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毕竟,赵砚农也和许多满洲军将领一样,参与许多生意,而林文庆也无法免俗的参与其中,这不过只是生意上的联系——就在几天前,码头上有一批橡胶在中国人的轰炸中被“焚毁”了,至于那批橡胶最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那就不是他们需要关心的了。
在赵砚农返回昭南饭店之后,下午就接到南方军司令部的通知,要他到饭村穣参谋长那里去参加紧急会议。
这是什么事?赵砚农满腹狐疑匆匆赶到饭村穣那里。难道他已经发现了?是祸是福,他心中七上八下。
踏进饭村穣公馆的客厅,济济一堂,人已坐满。不过来的人大都是满洲军的将校军官,显然这是一次针对满洲军主官的一次会谈。
“请来这边坐!”
饭村穣招呼赵砚农,示意坐在他身边。
饭村穣带着和善的脸容说道。
“赵将军,司令部决定请您兼任昭南特别市的副司令好吗?”
原是这样的事,听到这个命令,赵砚农舒了口气,稍作思索后急忙答道。
“谢谢长官厚爱,砚农焉能不从命。”
虽说他一口答应了,可心里却又犯起了嘀咕,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在给自己戴了这顶高帽子。
其实给赵砚农戴这顶高帽子,倒是南方军司令部一番讨论后做出的决定,虽说在满洲和东南亚,多次倒戈的满洲军不可信任,但若是想保卫新加坡,这满洲军又是必须倚重的力量,不论是否相信他们,至少要摆出相信他们的样子。
所以才有了这次的任命,在饭村穣和许多南方军的将领看来,皇宫侍卫官出身的赵砚农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
然后饭村穣又接着说。
“根据司令的命令,由第师团,第51师、27师、组成西军团,西军团司令由赵砚农兼任……”
什么时候轮到中国人当主官了!
饭村穣的话只让赵砚农的心里一阵嘀咕,按照过去的经验,日满军混编的时候,往往都是由日军师团长出任军团司令,而这一次,却是风水轮流转,中国人成了军团主官,不过虽说第师团师团长不过只是担任军团副司令以及参谋长,但在接下来,他还是无意中发现,司令部在作兵力部署时,依然是谨慎的防范着满洲军——将部队进一步混编使用。
对于这一切,赵砚农自然是心里洞若明镜。日本人的这一部署,说明他们并不放心满洲军,组成一个北军团不过是为了让大家伙当日本人的炮灰,但在另一方面,他的心底却在暗自冷笑着,越是这样的混编,对起义就越有利,毕竟差不多相当于一个日本兵看三个中国人,大家手里都端着枪,三个人打一个反倒比三个团打一个联队更轻松。
在一场旨在联络感情的宴会结束后,离开饭村穣家的时候,赵砚农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不管日本人的用心多么险恶,对他这样的安排,客观上给他造成了起义的有利条件,忧的是在起义之后,政府会怎么对待自己呢?到时候,是特赫自己,还是?在内心里,对于赵砚农来说,这次起义,不过只是争一条活路,他不想最后被灰溜溜的押上法庭,作汉奸被枪毙,所以,他才有心争这条活路,但现在,当这条活路摆在眼前之后,他却又忍不住又有些担心了,担心自己的未来。
哎……
望着南方的天空,赵砚农的心底一沉,脸色越发的暗淡起来,他想到了另一个人——林文庆,那个把他介绍给张主任的人见面了。于是他决定立刻去见他。
两天后的深夜时分,赵砚农单身一人悄悄来到林文庆的家里。
赵砚农的突然来访,使林文庆又惊又喜,他已经隐约猜出了他的来意,这几天“老张”也是早出晚归,显然最近是有大动作了。
“赵长官,你夤夜来舍下,定有要事?”
“没错。我决定起义了!”
赵砚农的话一出口,林文庆的脸色微微一变,然后点点头说道。
“果然,将军能够深明大义,实在是我星岛百姓之福……”
面对林文庆的这番话,赵砚农一副欲言又止,而他的神色变化,却一丝不落的落在林文庆的眼中,于是他便询问道。
“将军是不是有什么顾虑?”
“这……”
赵砚农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林先生,我知道您和南京和北平都联系,您说,若是我和弟兄们起义了,这政府会怎么待我们?”
“这……”
赵砚农的问题让林文庆陷入沉默,他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担心过,不过最后南京却派人安抚了他,南京相信他是迫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可眼前的这个人,却是满洲国的将军,甚至,他的手上还沾着中国人的血。
“林先生,您尽可直言,我……”
不待赵砚农说完,林文庆一咬牙,看着他说道。
“赵将军,我相信,该说的张主任都和您说过了,不过在这,我倒有一句话相送,您觉得,到时候,你还回得去东北吗?”
林文庆的一句话提醒赵砚农。
是啊,还回得去东北吗?
在赵砚农起身告辞的时候,林文庆又叮嘱一句说道。
“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将军好自为之。”
“这,我知道。”
点点头,赵砚农应了一声,在离开的时候,他的视线朝着东北看去,是啊,即便是起义了,到时候,自己还回得了东北吗?

第1170章 王朝末日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做着打算!
每当到了王朝末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心思浮动,开始为未来作着打算,当第一场雪降临在哈尔滨的时候,城内那栋临时充当陆军部的饭店内,却显得有些凌乱——尽管早在几个月前,“满洲国”的要员们已经撤到了哈尔滨,但是却没有多少人去整理那些从“新京”带来的档案柜,数以千计的档案柜被随意的摆放在房间内,甚至就连那些将校军官们,这会也是各怀心思的关注着“新京”的局势,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已经作好了随时开跑的准备了,还能朝那逃呢?
也许,逃往海参崴,然后。
入夜时,陆军部显得极为安静,除去门边几名持枪的警卫外,楼间的走廊空荡荡的没有一丝声响,突然,走廊内的一个房间的门被打开了,只见几名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正将一个个木箱抬出房间,在院子里,那些木箱被抬上了卡车,不过并没有人去关心那些箱子为什么会被抬走,甚至没有人会多看一眼。
随着多过十六个师旅的伪满军先后“起义”,使得日军早就对满洲军失去了信任,虽说迫于现实的需要,他们并没有解散这支部队,但却将其打散使用,至于作为满洲军最高指挥部门的陆军部,比过去更像一个摆设,如若不是为了保持一个名义,怕日本人早就解散了这个部门,所以才有了部内将领现在的不知所踪。
“还有十六箱!”
站在雪地间,任由雪花飘在肩上,方子威在心里嘀咕着,作为陆军部的中校参谋,他不像那些将军一般,有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家产,一门心思的想着如何逃到日本,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给自己寻找出路。
每一个人都在为未来寻找出路,而作为中校参谋,深知自己极有可能被上军事法庭作汉奸审判的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同华北方面进行合作,从而换取未来的“从轻处置”,甚至是不予追究。
眉头紧锁着,朱建山默默的吸着烟,但双眼却盯着那些木箱,那些木箱中装着的只是一些地图——北满以及滨海等地的军事地图,甚至还有朝鲜地图,这些地图都是日本印制的,陆军部是因为部队派出的关系存放于部内,而现在这些地图,却是他们的“敲门砖”或者说“保命砖”。
“子威,那个人可靠吗?”
更准确的来说,朱建山想问的是那个人的承诺是否可信。
“老哥,咱们现在只能赌一把了!”
方子威嘴上这么说着,可心里头同样有些不安,现在大家伙都在寻着出路,长春被围几个月了,几乎所有撤到哈尔滨的“满洲国政要”都开始为自己的将来作打算,对于他们来说,日本的战败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时候,谁会愿意同的这个“满洲国”共存亡呢?
“即便是那个康德皇帝,没准现在也在找出路吧……”
心里这么嘀咕着,最后一个档案箱被抬上了卡车,在坐上卡车离开的时候,经过临时充当皇宫的“白毛将军官邸”的时候,方子威还是忍不住朝着官邸看了眼,现在,那个皇帝在想什么?
在漆黑的卧室里,长时间无法安然入睡的溥仪默默的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此时在他的脑海中萦绕着的完全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感,他甚至想到,一位伪满军旅长在两年前曾于宫中向他汇报的一件事情,的在太平洋战争发生的那一年冬天,他在关东军的指挥下,率满洲军前去袭击义勇军。他的队伍在森林里扑了一个空,只找到了一个藏在地下小屋里的生病的义勇军战士。这个人衣服破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