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裂明-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表露身份,估计还到达不了上面。”来回急驰近百里,陈安虽然疲累,但更多的却是亢奋。
“太好了!”卢象升双手颤抖着,但是猛然想起一事,“陈安,你可了解清楚了?别是东奴的诡计!”
“督臣,决无虚假,八圩寨中没有金钱鼠尾,却是有着数十个建奴被吊死在山寨之中,而且看尸体样子,最少也是已经挂了近半个月了。东奴不可能会这么早料到我们会来真定府的,能在半个月前便做好这些准备!”陈安信誓旦旦的道,除非东奴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否则根本不可能。
“东奴是没这个能力,但是奋武伯却是有啊!”卢象升身体一震,冒出了这句有些没头没尾的话。
卢象升说的话陈安当然明白,而且也是大为惊悚,易飞打仗厉害,这他十分的佩服。但是易飞表现出这种非人的能力,也是让陈安心中不可扼止的冒出了一个想法,传说天降圣贤,知前后三百年之事。难道说易飞就是这样的人?
陈安的表情也是全部落入卢象升眼中,卢象升明白对方在想着什么,因为他也是在如此猜想。再回顾一下易飞出现的前后,卢象升也是冷汗打湿了衣服,这个易飞完全就是突然之间冒了出来,而且在短短的数年间便横空而起,从一介流寇到如今的可以力抗东奴大军,易飞的出现真的是大明之福吗?对于这个他一向赞叹的大明福星,卢象升也是第一次产生了怀疑。
“督臣,真的有粮草?”
这时,杨国柱等总兵也是快速而来,他们也是夜不能宿,一听到陈安回来的消息也是快步向卢象升的中军大帐而来,在路上只是听得只言片语,这时说话都在些颤抖了,真害怕这个能救宣大全军的消息是一场空。
“杨总兵来了,坐!”卢象升收拾了一下心情,尽管心中有些不安,但是到目前为止,易飞也是称的上尽忠于大明,更是屡次大败建奴,为国立下巨功,而且这次封爵虽然不知道详细的内情,但是想必也是立下大功才会有的赏赐。
“督臣可是有消息了?”
杨国柱刚刚坐下,虎大威便风风火火的奔了过来。在他身后,王朴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卢象升。
“既然大家都来了,本督便直说了。陈安已经打探过情况了,八圩寨确实有着为数不菲的粮草,而且还是易飞早已经准备好给我们的!”卢象升威严的扫了一遍诸将,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说了出来。
“太好了!有了粮草,咱们就不用怕这些东奴了!”虎大威猛的拍了一下手,大嘴咧的都快到耳朵边了,“还是易老弟够意思,咱们都知道他的军屯收成不错,他能想到给咱们支援一下,也不枉咱老虎交了他这个兄弟!”
一向神经大条的虎大威并没有听出卢象升的言外之意,但是杨国柱和王朴都是明白了过来,相顾之间也是尽是骇然。
“督臣,既然已经确定了粮草的消息,当务之急便是取得这些粮草!等大军吃饱喝足之后,儿郎们有了力气,再与东奴决一死战不迟!”尽管惊骇,但是杨国柱还是掩饰不住眉头的喜意,虽然易飞为何在这里给宣大军设立了一处粮仓,但是绝处逢生的喜悦也是冲淡了心中的不解。
“军门之言甚是有理,督臣不能再犹豫了,儿郎们如今苦苦挨着,多等一天便减一天的战力!”王朴也是赞同的道,这些时日缺粮少饷也是让这个风度翩翩的副总兵都有些困顿不堪,往日鲜艳的盔甲也是蒙上了厚厚一层尘土。
“既然诸将意见一致,那本督也没有异议。诸将听令,今日三更造饭,五更收兵全军退向八圩寨,营寨就不要了!”卢象升道。
这个时间也是经过卢象升精心挑选的,离天亮已经没多长时间,等东奴反应过来,宣大军便已经行出十数里了,再追赶过来也是来之不及。而且卢象升心中还是隐约希望东奴能够尾随而至,只要上了八圩寨,等麾下饱食一餐,养足精力后,就算东奴不主动进攻,自己也会找上门去。同样的错误,再也不会犯第二次!
“末将奉令!”
杨国柱等人也是精神一振,答话也是更是响亮。恭敬的行了一礼,大步流星一般的行了出去。
不多时,这则惊人的消息也是迅速传遍了全军。虽然杨国柱等也是下了严令,任何敢于喧哗议论者皆杀无赦,但是士兵们脸上的喜色还是掩之不住,与这些天来一脸的麻木和绝望完全相反。毕竟谁也不愿意坐以待毙,虽然有了粮草情况也不见得好上多少,但是能够在临死之前做一个饱死鬼,总好过饿着肚子见阎王。
这一夜晚,也不知道多少人难以入眠,虽然睡着的时候饥饿的感觉会减轻一些。但是一想到明日就可以好好吃一个饱饭,大部分人还是兴奋的睡不着觉。辗转反侧也不知道多长时间,终于等到一个个上官进帐挨个叫醒他们。时间不长,八千宣大军便快速而无声的集结完毕,在卢象升亲自押后之下,寂静无声的向着八圩寨而去。
……
“不要!”
同样是这一夜,崇祯也是一下子从噩梦中苏醒过来。
“陛下,您怎么了?”
看着惊惶失措的值夜小太监快步走了过来,带起的冷风才让崇祯发现,自己后背也是已经被冷汗浸透。
“没事了,你下去吧!”
崇祯定了定神,挥了挥手,将小太监打发了下去。
但是梦中的情景也是让他不由的不寒而栗,在这个梦中,高阳一片火海。到处都是仓皇逃命的百姓,还有引马到处杀戮的东奴骑兵,在一片兵慌马乱之中,崇祯却是清楚的看见帝师孙承宗一声悲啸,带领全家老小向着滚滚而来的东奴骑兵冲了上去的最后景象……
“来人,快将奋武伯的奏章拿来!”
崇祯此时一点睡意也无,心中的恐惧也是越来越大,孙承宗是四朝元老,更是皇兄的帝师,身份超然,一旦有失,崇祯也是可以想象的到人心浮动的场景。
不多时,一人也是快速将奏章递了上来,崇祯直接一把拿过奏章,快速的打开。而送来奏章的太监更是十分有默契的将灯火拨的更加亮一些,送到崇祯近旁。
“你下去吧,叫大伴过来,朕有事问大伴。”崇祯挥挥手道。
“陛下,老奴在此。”
王承恩小心的持着火烛,小声的道。
崇祯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旁边,这才发现站在身边的就是王承恩。心中也是一股暖流涌过,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向王承恩点了点头。
“东奴大举南下,保定府首当其冲,高阳兵力薄弱,又为帝师所在,不可轻忽……东奴势劣,通州更是朝廷要害之地,无论能否取回,只得兵临城下,必可引东奴大举回援,此为敌我共要害,不可不察……”
崇祯再一次看到这份奏章,心情却是已经与第一次看到时大为不同,这个梦境如此的真实,似乎就要发生一般,这也是让崇祯原本对易飞奏章那句危言耸听的评语也是扔在垃圾堆中。
“大伴,东奴如今在何处?”崇祯轻轻放下奏章,对着京畿地图沉思了一会儿,低沉的问道。
“回陛下,昨日高监军最后一次传回消息,东奴正在保定府,围攻清苑城。”东奴的动向,王承恩也是极为关切,更是时时记于心中。
“清宛啊,距离高阳已经不远了吧,只有数十里不到。”崇祯猛然转过身来,带的火烛都有些忽明忽暗,“奋武伯之言,朕原本还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如今也是证明了,他是对的。高阳决不容有失,大伴,高起潜的大军离高阳有多远?”
“这个……应该离东奴大军没多远吧。”王承恩也是一阵尴尬,易飞是一心求战,而高起潜却是刚刚相反,他是一心避战,只是远远的跟在清军后面,最近时也是有着数十里远,让王承恩也有些不好说他现在在哪里。
“让他给朕盯紧东奴大军,一旦发现高阳告急,立即给朕救援!告诉高起潜,若是高阳有失,他也不用回来了!”崇祯双目一寒,高起潜的作为他也是隐约的听到一些,对于这个畏战避战的奴才,他也是早已极为不耐。
原本高起潜是因为,崇祯觉得易飞的战功过大,再立下功勋不好封赏,这才将易飞牢牢限定于京城之下。一来可以以这支能战之军拱卫京城,二来也可以限制易飞的行动,避免再立下大功让自己有些不好封赏,毕竟刚刚封了伯爵,再加封也只有候爵了。什么时候,大明的爵位这么不值钱了,一次大战就封了两次?
“那通州呢?奋武伯请战一事?”王承恩小心的问道。
“留中!高阳有高起潜的三万余大军,再加上卢象升所率的宣大军万余人,朕就不信东奴还能拿下高阳!”崇祯不容置疑的道。
看着若有所思的王承恩,崇祯也是突然觉得高起潜似乎抱这么大的希望,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若是卢象升、高起潜无法挽回高阳危局,再出动镇西军不迟……”
第325章大战开启
“呯!”
“你们这引动狗奴才,要你们监视宣大军,数千人悄悄跑掉都不知道,难道是觉得本王的刀子不够快么?”
多尔衮一把将一盏十分喜爱的紫玉杯摔的粉碎,原本宣大军如同瓮中之鳖,更加知道宣大军已经断粮经日。之所以没有立即攻击,也是因为镇西军给予大清的重创已经足够的大了,不能再有重大的损失了。而能够让对手在饥饿的状态下不断的削弱实力,在多尔衮看来也是一种战术,但是如今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能不让他大怒?
“主子,奴才们已经尽力了,那卢象升走的甚急,甚至连都是完好的留了下来。奴才们只有十数人,哪能看的过来?”一旁跪着的斥候全身都是在发抖,但是却也不能不分辨一下,“求主子看在奴才们尽力尽心的份上,饶了奴才吧!”
说完,更是磕头如捣蒜。
多尔衮虽然明白这些奴才们说的是真的,但是眼睁睁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这种挫败感还是让他失去了理智。这个斥候不分辨还好,一分辨多尔衮更是勃然大怒,直接命人拉了出去。
虽然气恼难平,但是这仗还是要打的。多尔衮阴森森的目光看过一个个正襟危坐的清军将领和一众王公,对于这些人对于自己如此畏惧还是十分满意的,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直欲让多尔衮心醉,这也是岳托病倒之后,清军损失惨重之下,多尔衮仍然力排众议,继续掳掠大明的根由。若是一退兵,再回到辽东,自己就再也寻不到这种机会了。
“禀睿亲王,明军大军已经南下,向我军而来!”也许因为多尔衮刚刚处决了数名斥候,这个远道而回的斥候也是战战兢兢的道。
“哦?!是哪路明军?”多尔衮心中怦怦直跳,若是镇西军杀过来,他也只有立即撤兵一条路选择了,毕竟再被镇西军缠上,想脱身就没上次那般容易了。
“是明国关宁军,人数在三万以上。”听到多尔衮明显有些紧张的话音,斥候也是硬着头皮回答道。
多尔衮轻轻松了口气,脸上的自信也是再次回来,“明国镇西军呢?他们可有南下的迹象?”
“回主子,镇西军一直待在军营之中,这些天除了斥候活动频繁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动静。”斥候回答道。
“好!”多尔衮在心中暗自庆幸道,面上也是一阵的轻松,更是向着众将开了一个玩笑,“袁崇焕的不动如山关宁军,足有三万余啊!你们怕了吗?”
“哈哈……”
帐内众人都是一阵大笑回应多尔衮这个冷笑话,所有人眼中更是有着浓浓的不屑,这些关宁军看起来似乎挺厉害的,但是与之交战过的清军都明白,他们就是一群绣花枕头,曾经有过正红旗数千骑就牵制七万余关宁军不敢动弹的先例,这些关宁军人数再多,也是不会被他们放于眼中。
“报!主子,已经探得宣大军踪迹!他们如今在数十里外的八圩寨中,而八圩寨之中也是有着数百悍匪,奴才们多次靠近打探,却是被数十人拦截,一番激战之下更是伤亡数人,而且看的出来,他们并不是宣大军!”作为斥候,他最重要任务便是将事情尽可能客观而不带个人观感详细的说出来,以供上位者判断。
“你说一伙悍匪就挡住了你们的探查?”多尔衮也谨慎了起来,多次吃了莫名其妙出现的镇西军的亏,如今对于一些突然冒出来的明军也是相当的慎重。而且斥候一般都是军中精锐,这次出动的更是有着十数人,竟然在正面作战中被打败,这也说明了这伙悍匪的与众不同。
“回主子,确实如此。他们个个悍勇异常,更是毫不惧死,奴才们拼死力战,也只是远远看到里面还有数百精壮!”斥候恭敬的回答,接着咬了咬牙,说出了一个自己的主观看法,“而且他们所列阵势,倒是与镇西军的军阵便为相似!”
“什么?”多尔衮差点惊叫出声,这则消息中也只有这么一条让他有些难受,但是一想对方人数只有数百,最多不超过一千,多尔衮也是暗暗觉得自己实在也是太大惊小怪了,挥挥手道,“知道了,你下去吧!加派人手,多注意卢象升的动静!而且,还得给本王盯着这伙悍匪,有何风吹草动,立即来报!”
说实话,得知卢象升连夜拨营而去的消息后,多尔衮第一反应就是此事有诈!自从入关而来,卢象升和他麾下的宣大军的战斗****明显远高于其他各路明军,仅在主动找上门来打架的易飞之下。
而多尔衮也是早已将这个战斗****极高的卢象升列为头等大敌之内,这次多尔衮也是打着杀鸡儆猴的主意。集合大清数万铁骑一举粉碎这个战意高昂的明将,更可震慑其他观望的明军。只要宣大军一败,镇西军不出动之下,那整个京畿就成了大清的跑马场,再一次满掠而出也就不是空想。而且这次,却是自己在岳托大败之后,力挽狂澜,这种战功足以让大清内部侧目,更是可以有力的巩固自己的地位!
但是多尔衮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何战意高昂的卢象升会选择退避?自己早已经做好卢象升亡命一击的准备,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对方却跑路了,这让多尔衮百思不得其解。按说,决一死战才是这个大明督臣的性格。若是说为了筹集粮草,那卢象升去的地方应该是散布于京畿平原上的各个城池,而不是钻入一个山窝里。若说对方早已经在此地集齐粮草,那多尔衮更是打死也不相信。
但是从斥候来报看,这些悍匪明显就是跟卢象升一伙的,而且是早有预谋的!正当多尔衮苦思之时,易飞的名字也是闪过脑海,一个有些荒谬的想法也是冒了出来。多尔衮突然间汗流浃背,汉人说句话叫天降圣贤,能知前后三百年事。难道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易飞就是这种人物?要不然,怎么会早早在这按排下这支人马,而且备下足够宣大军食用的粮草?难道说,自己的每步行动,对方都是了如指掌?
不过,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总不能因为顾忌镇西军而什么也不做吧,否则这次出兵就连带来的老本都亏掉了,“立即起兵,攻打高阳、安州、清宛、庆都唐县诸城,饱掠之后,立即退兵回通州!其中高阳为重中之重,只要拿得大明帝师,这次出兵就不是空手而归!”
第326章攻城
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十四,高阳城下。
袅袅的浓烟还在弥漫,那是正在燃烧着的云梯,城头上的明军欢呼声也是再次响了起来。在他们视线的远方,无数建奴再一次如同洪水一般退却,只留下城下一层密密麻麻的尸体。
“遏必隆,本贝勒再予你四个甲喇,这次定要给我攻下高阳!”阿巴泰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原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城池,却是耽误了太多的时间,而且葬送掉了无数大清勇士的性命。
小小的高阳城,已经整整阻挡了他两天了。无论如何想象,阿巴泰还是无法想象,只有数百人的高阳是如何在大清勇士一次次的进攻下,却始终屹立不倒!城池在第一天清军猛攻之时就已经摇摇欲坠,但是两天过去了,依旧还是摇摇欲坠,似乎下一秒城池就会倒下,但是却始终不屈的立于那里。
“喳!”
遏必隆也是豁出去了,而且这仗打的他也是火气十足!无论从哪方面看,明军那顽强的意志都值得称赞,但是轮到自己头上,那就不是那么舒服了,更别说死伤如此之众,也是让他愤怒完全代替了赞叹。
“呜呜呜……”
苍凉的号角声又一次响起,无数清军再一次呐喊着,推着一辆辆简易盾车,慢慢的向着高阳靠近而去。
通往城池的道路已经一片平坦,而且护城河也已经被填平。清军的死兵在前,这些死兵穿着轻便的棉甲,各个动作轻捷的推着盾车。而在他们的身后,则是数百紧随的弓箭手,这些弓箭们则是猫着腰,躲在盾车的后面,箭矢也是已经搭在了弓弦上,虽然没有拉开弓,但是可以想象的到,一旦靠近城池,这数百弓箭手定会第一时间将箭矢组成的死亡之雨尽数挥洒于城头。
在弓箭手的后面,则是扛着云梯的阿哈们。之所以靠的如此之后,也是没办法之事,城头上的明军的攻击十分的凶猛,而作为炮灰的阿哈们更是损失惨重。并不是阿巴泰突然对于阿哈们变得仁慈了,而是运河边一战,阿哈们损失惨重,如今配给于他的阿哈只有不到三千,这三千人若是死绝了,那这种炮灰的工作就得旗人代替,这才是给予他们优待的原因。
看着清军再一次卷土重来,城头上的明军欢呼声也是渐渐低了下来。而城头的明军守将脸色也开始变得惨白,这两日的攻防战,他也是打的有声有色。甚至超过了他自己估计的预期,人在压力之下往往会突破自己,这话对于这个守将也是十分适用的。
在短短两天的攻防战中,守将就不知道厮杀了多少场,身上更是大伤小伤不断。最危急的一次,清军已经登上城头,但是却是在他亡命带着家丁的反击下,再次被赶了下去。而这次亡命反击也是让他付出了一大半家丁的死亡,和左臂差点被削下的代价。
但是他却不得不拼命,毕竟城中有一个他不能不拼死保护的人物,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帝师孙承宗!他清楚的明白,孙承宗绝不容有失,否则他日等待他的就只有朝廷的清算。正是抱着这种逃的了初一,逃不过十五的决心,他也是奋起余勇,一次次的杀退清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明军的士气不断上升,但是精神上的亢奋却是补充不了迅速消耗掉的体力。清军的攻击似乎就没有停顿,从前天到达,伐木制作盾车云梯之后,就一直持续不断的进攻着。
若不是城内士绅明白,城破之后必然是屠城的下场,因而积极的派遣家奴来到城头助战,那以明军数百人的兵力根本就无力支持这么久。但是清军人数远超过城内明军,他们可以一波波的休息,而明军却是只能咬着牙一次次的硬顶。
而这一次,清军出动的人马就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八千人上下,望着密密麻麻如同覆盖了整片大地的清军,他眼中也是透着深深的绝望。在已方士兵体力、精力都快要到达极限时,对方却是全军压了上来,而且都是经过休息的生力军,这一次的胜负已经不问可知了。
但是绝望并不等于放弃,现在就算城内没有孙承宗,他也是不可能放弃了。这两天来,他给清军造成的伤亡已经达到了千人上下,就算只为自己也得拼命下去。清军损失如此之大,破城之后必然会找他泄愤,若是死了还好,否则各种零碎折磨肯定会让他痛不欲生。
“开炮!”
守将一声怒吼,城头仅有的两门火炮也开始轰鸣起来。
不过,两门火炮的准确度却是差的相当离谱,考虑到已经许多年未曾训练过****的明军,没有直接炸膛就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两颗原本是瞄准盾车的炮子却是高高的直接越过这些盾车,直接钻入到扛着云梯的阿哈群中,顿时一片的惨叫声传了出来,让这些阿哈们也是一阵的混乱。
不这这种程度的混乱却是根本影响不到清军的前进,在殿后督战的白甲一轮精准的骑射下,叫的最响的和没头苍蝇一般乱撞的阿哈统统倒毙于地,其他的阿哈们顿时被镇慑住,队伍也是再次严整的向着高阳城缓缓靠去。
火炮的不靠谱并没有出乎守将的预料,反正对他而言,这两门火炮的威慑性是大于它本身所起的作用的。如今的明军最擅长的也可以说逼不得已的手段便是放箭,虽然说准确度依旧是让人绝望,但是却是胜在人多,足够密集。而且按城下到来的清军数量来看,只要能拉的开弓,随便朝一个地方攒射,便能取得战果。
唯一的问题便是箭矢的数量已经不多,守将也是吸取了前两日的教训。懂得估算大概的距离,不再一看到清军人影,还不等对方进入弓箭射程便一窝蜂的射出去。看着虽然缓慢,但是却是坚定不移的朝着高阳而来的清军,守将也是紧张的估算着距离。但是清军的盾车数量委实太多,多的已经让守将对于弓箭的威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
望着已经所剩无几的箭矢和滚石,而金汁、滚油更是点滴不剩,守将轻轻的叹了口气,目光中也是一片绝望。也许只能靠肉搏来抗了,但是严重缺乏训练的明军根本不可能是这数千建奴的对手,只要对方登上城头的片刻间,不能够集结兵力将之打下去,那么城池的失守便是必然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