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扬天下-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安点到为止,内在的意思就是,大秦的威胁不但来自海上,财物之利也来自海上。
  如果从实利上看,北方草原所能带来的利益,远远比不上南方诸岛。
  南方诸岛不但土地肥沃,适合耕种,一年三熟。其他经济物产也异常丰富,这是只能放牧的北方草原远难以比拟的。
  况乎能否控制南方诸岛,关系海上丝路的安全,也就是关系到大秦的经济命脉的安全。
  作为大秦帝国的首辅大臣,司马安对秦牧知之甚深,私下里时常顺着他的思路琢磨,早已得出一个结论:大秦皇帝陛下有意扫平南方诸多小藩邦,完成比始皇帝更宏伟的大业。
  路振飞幽幽地说道:“陛下,始皇帝发五十万大军,用了数年时间,才平定岭南,陛下想必清楚其中的原因。”
  秦牧说道:“路阁老所忧虑者,亦为朕之忧虑。然世易时移,今日之世,非始皇帝当时之世矣。朕更不会发五十万陆军南下,若是如此,朕宁愿不南顾,以免劳民伤财。”
  甘南说道:“当年始皇帝南征,陆路不便,是以虽发五十万大军,仍困难重重。再看今日之西夷,来几条船,数百人,就能征服南洋诸岛,并占为己有。
  今我大秦水师之强,何弱于西夷?西夷万里迢迢而来都能轻易做到的事,我大秦难道反而不能做到吗?”
  甘南的话,可谓是道出了秦牧的心意,象荷兰人几乎控制了整个爪哇岛,他们有多少兵力?西班牙殖民吕宋岛又用了多少人马?
  只要方法用对了,要占领南洋诸岛,绝对没有想象中的困难,更不必要象当年始皇帝征讨岭南一样,需要动用几十万大军。
  李源说道:“陛下,大秦社稷初定,国内民生尚待恢复,南洋诸岛,宜缓缓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凡事皆须量力而行,这一点朕心里有数。陆上之征战,若非外夷主动入侵,这几年内将不会再大举用兵,以予民休养生息。
  不过海军则不然,朕可以告诉尔等,朕投巨资筹建海军,绝不是要以举国之力养着他们,而是要让他们来养举国之民。”
  李源与路振飞不禁交换了一个眼色,他们很清楚,秦牧这番话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
  明初郑和下西洋,有人说是劳民伤财。然而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却说了一句话:今国用不缺,皆赖郑和下西洋也。
  永乐朝刚打完四年内战,把北京到南京的大片国土打成了一片焦土,紧接着大肆营建北京城,50万大军五征蒙古,80万大军南征交趾,处处花钱如流水,永乐朝不但没因此穷困,反而是大明最强盛的时期。
  而明初岁入一直只有几百万两,难道永乐帝能凭空变出钱来不成?
  从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这句话,不难看出内因所在。所以说秦牧要以海军养举国之民,并不是太夸张的事。
  换而言之,以海军攻取南洋诸岛,处理得当的话,不但不是劳民伤财的事,反而有可能给大秦带来滚滚的资财。
  所以用劳民伤财的理由来反对开拓东南诸岛站不住脚,只是象交趾、洞吾、暹罗这些国家,多是深山老林,路振飞他们觉得要征服和统治很困难,这种认知已经深入骨子里,所以显得非常犹豫。
  黄振林说道:“下官去过南洋,南洋诸岛上,多是蕞尔小邦,有的兵不满千,民不满万,如这般小国,我大秦若发兵征之,两百兵马足以。事实证明,西夷征服一岛,所用兵力也不过数百人。。。。。。。”
  路振飞打断他道:“自古以来,兴无名之师者,无不以失败告终,陛下当慎之。”
  秦牧微闭起双目,徐徐说道:“有名无名,在于举国如何看待那片土地,若举国上下,皆将那片土地看作国家的核心利益,则出师必有名。若是认为可有可无,则有名变无名,皆因举国不愿为之也。
  朕先前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以后大秦之敌,必来自东南海上;大秦之经济命脉,亦在东南海上,这一点目前百姓还没有充分的认识,但作为朝中大臣,尔等必须有前瞻性的眼光,否则。。。。。。”

  ps:打东南最难的地方在于统一思想,这一章是为统一朝中大臣的思想做铺垫,大家如果也觉得统一思想才是问题的根源的话,请投我一张月票吧,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716章 喜报传来

  感谢马甲的亲戚朋的赏赐,鞠躬感谢!

  要让大臣人充分认识到,东南诸岛是大秦的核心利益之一,这样大家才会有使命感,劲才能往一处使。而不至于把开拓东南诸岛看成是秦牧这个皇帝好大喜功,是劳民伤财之举。
  任何计划,都是需要大臣去实施的,如果他们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事情将很难推行下去。秦牧只能从几个内阁辅臣着手,希望先取得他们的支持。
  但思想这东西,往往是最难统一的。
  特别是受儒家影响大的人,多是秉着“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思想,象秦皇汉武那种“穷兵黩武”的行为,一直是他们极力反对的。
  不把大家的思想转变过来,秦牧要对南方用兵,必定也会落个穷兵黩武的名头,甚至可能遭到朝中大臣的掣肘。
  要统一他们的思想,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东南诸岛,是大秦的核心利益所在,就象国内每一个省一样,是大秦不可丢失的一部份。
  当然,光靠秦牧一张嘴,就算说得天花乱坠,那也不可能完全说服朝中大臣。
  这还得靠海军,如果海军能自给自足,进而能给大秦带来滚滚的财富,那时要说服大臣们就容易得多了。
  晡时,也就是15点~17点,大秦官员下班的时间大概是16点,秦牧也离开华盖殿,回到皇宫。
  相对以前各朝来说,大秦官员的下班时间已经是很晚的了。象宋代,一般大臣们在下午15点左右就会下班。
  古代没有电,普通人家有的甚至连油灯也点不起,冬天日短时,17点多天就会黑,百姓便睡觉了。
  所以在15点~17点的晡时。晡能哺,指的是晚饭时间。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秦牧也不可能对大秦官员的上下班时间作很大的更改,只延后了一个小时,早上推迟一个小时。
  二月,白昼渐长,下午四点还是很早的。大秦宫修成才半年,处处崭新。宫女也都是刚选入宫的13岁到16岁的少女,朝气明丽,让整个后宫显得生气盎然。
  路过紫烟阁时。阁后的金鱼池传来一串清婉的笑闹声,秦牧走过去一看,两个宫装丽人,带着几个宫女正在给金鱼投食;
  也不知说到些什么,俩个宫装丽人笑闹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听到脚步声,俩人一同望来。见是皇帝驾临,慌忙敛衽施礼,那十五女儿腰,恰似隔户杨柳弱袅袅。隐约兰胸,拥雪成峰,给人无比的美感。
  “平身吧。”秦牧目光在二人身上略作停留,从她俩的服饰上可以看出。俩人都是美人的身份。
  去年宫里选秀女,从数千秀女中挑选出来的九个美貌贤淑侍嫔,秦牧登基也快三个月了。却从未临幸过这九个美人,甚至还不知道她们的名字。皇后杨芷不止一次询问过他,是不是对挑选出来的九个美人不满意。
  “你们叫什么名字?”
  俩人又连忙盈盈下拜,左边一个稍高的美人答道:“回陛下,臣妾名叫唐韵。”
  右边一个则答道:“回陛下,臣妾名叫宋芳。”
  “唐韵宋芳?哈哈哈,这名字倒易记。”
  秦牧朗然一笑,俩人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心中暗喜,腮染桃晕,愈发动人。
  然而秦牧只是问了一句,便举步回乾清宫,俩个美人望着他的背景,不禁大失所望,她们入宫好几月了,难得见到皇帝一回,结果就这么走了,心中不免十分失落。
  等到韩赞周示意她们跟上,两个美人才转悲为喜,芳心开始象小鹿在踹一般,呯呯直跳,那种患得患失,既紧张又欣喜的心情,让二女手心很快就冒出汗来。
  秦牧回到乾清宫用晚膳,唐韵、宋芳在旁边侍候汤水,由于太过紧张,唐韵还把汤给洒了几滴。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她连忙跪下请罪。
  “起来吧。”秦牧向侍殿的宫女示意,添上两副碗筷,说道,“坐下陪朕一起用餐吧。”
  “臣妾不敢。”
  “你们想回自己寝宫吃?”
  唐韵和宋芳对望一眼,然后低下螓首不语,秦牧微笑道:“若是不想回去,就坐下一起吃吧。”
  “多谢陛下。”
  用完晚膳,秦牧到则殿去批阅奏章,其中一份是许英杰上的,奏章里细述了有关纸币的流通情况。
  虽然到目前为止,大秦只发行了一百万贯纸币,银行也自由对换,并允许百姓以纸币纳税,但大明宝钞的阴影太重,百姓对纸币还是不太信任,在市场上交易时,很多百姓宁愿不卖货物,也不愿收纸币,这使得纸币不可避免的贬值。
  官方规定一贯纸币兑换一两银子,但在一些银行没有覆盖到的地方,一贯纸币往往只能兑换九钱银子。相当于是贬值了十分之一。
  相对于象废纸一样的大明宝钞,这已经是很好的了。
  不过秦牧对此还是皱起了眉头,只发一百万贯,在银行自由兑换、允许用纸币纳税的情况下,还贬值这么多,如果大量发行纸币,会出现什么后果,真难以预料。
  让秦牧稍感安慰的是,银行开出的支票信誉极好,商人们在交易大宗商品时,往往会主动索要汇通银行的支票,而不愿要现银,因为现银成色各有不同,稍为判断不准确就会导致损失。
  支票类似于以前私人钱庄开出的银票,而银票在民间一向信誉就不错。得益于此,一向信誉第一的汇通银行开出的支票大家也乐意接受。
  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宗商品的交易难题。
  但这远远不够,支票只适合商家之间使用,普通百姓的日常交易金额都不大,支票难以取代货币用于普通百姓日常交易。
  俩个美人在一旁添香侍墨,玉影婷婷,幽香细细,紧张的心情一直没能舒缓多少。她们不敢打扰皇帝的思路,心里又暗暗期待着皇帝能早点把奏章批阅完。
  芳心之中,那紧张与期盼,说也说不清。
  能否得到皇帝的临幸及宠爱,这决定着每个皇宫里的女人的命运,今日她们俩无疑是幸运的,但未承恩露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份幸运最终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唐韵今年十六岁,宋芳也十五岁了,在这个时代。她们再过两年就会被认为“年老色衰”了,今日皇帝把二人一起留下,最后会选中谁?还是一起临幸二人。。。。。这些都难以确定。
  想到这些,两个未经人事的美人既羞又乱,心情之复杂,简直可以说是千绕百转,剪不断理还乱。
  她们想到她们的心事,秦牧却在想着如何解决货币问题,工业革命除了需要原始资本积累之外。还需要一套相对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撑;
  以前他指望着用纸币来改善货币混乱的情况,完善大秦的金融体系,但现在看来,纸币被小农出身的朱元璋弄得实在是太臭了。想在短期内消除百姓对纸币的疑虑。想来是不行的。
  幸好当初只是发一百万贯试探,否则大秦的金融货币恐怕已经是一片混乱了。
  秦牧想来想去,想到了后世的“袁大头”,毫无疑问。袁世凯发行的银元是比较成功的,在当时得到了普通百姓的信任。
  看来,还是得用银元作一个过度才行啊。
  秦牧决定明日再召许英杰来商议一番。他的心思又回到了南洋之事上,要统一大臣们的思想,光是说教不行,还得让他们看到重利。
  说曹操曹操就到,这时韩赞周匆匆走进来,送来南海舰队都佥事赵寒的一份急奏,得知已经成功击败西班牙人,拿下吕宋之后,秦牧不禁大喜。
  “哈哈哈,海军没有让朕失望,这回是大有收获啊。老韩,取酒来,朕要喝上两杯以示庆贺。”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奴婢这就去取酒来。”
  韩赞周见秦牧高兴,自然也是眉开眼笑,连忙亲自去取酒。
  “恭贺陛下。”唐韵和宋芳也上来拜贺,两张芬芳花靥艳若娇花,绰约身姿楚楚动人。
  “起来,起来。”秦牧一左一右搂住两个美人,但闻幽香阵阵,忍不住在二女香腮上各亲了一口,哈哈笑道,“今日我大秦又添新土,可谓大喜。朕得俩位美人,亦为一喜,双喜临门,当痛饮几杯。”
  唐韵和宋芳都是未经人事的少女,心中虽然满是期待,然乍被他搂住时,娇躯不禁有些发软,柔荑玉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脸上羞红一片。
  “陛下。。。。。。”
  “江山美人,朕之所愿也!哈哈哈。。。。”
  待韩赞周取酒来,秦牧与俩人美人同饮,还看唐韵表演了一段舞姿;
  如今大秦总人口只剩下四千七百万,为了鼓励百姓多生孩子,以增加大秦的人口,朝廷可谓是心机用尽,甚至出台了多生一个孩子多分十亩土地的政策。
  作为大秦皇帝,秦牧是有责任在这方面起一个带头作用的,而且皇室子嗣稀少,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今夜两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在怀,那就为增加大秦人口作些贡献吧。
  是夜,宫中起居注中如是记载:龙武元年二月廿二夜,帝召美人唐氏、宋氏入侍乾清宫。
  记录很简短,但这一夜的春莺夜啼却是久久不息。。。。。。

  ps:今天这是怎么了,冷清得让人发抖,来些点击,来些月票好吗?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717章 突然多了一个省


  第二天一早,秦牧一身黑色的衮服,头戴十二毓冕冠,满脸春风地来到宣政殿。
  今天是常朝的日子,三鼓一过,两班文武大臣在礼官的引领下鱼贯入殿。
  “陛下驾到!”在太监叫声中,秦牧从后殿转出,一展大袖,在御座上落坐。
  两列大臣们立即执笏上前,躬身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宣政殿举行的常朝,大臣是无须下跪的,只要执笏躬身行礼即可。
  拜礼过后,从三品以上的大臣分左右而坐,从三品以下的,则是没有座位的,只能肃立两侧。
  对那些从三品以下没有座位的官员来说,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等你功劳够了,升到了从三品,自然也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秦牧先让韩赞周当殿把赵寒的急奏念一遍,多数大臣听完,不禁面面相觑,相互交换着眼色。
  海军不是保护艾能奇走海路征讨两广吗?怎么跑到吕宋去了?
  殿中多数大臣是不知道海军出兵吕宋的事的,可如今赵寒却在上奏,两支舰队大败西班牙人,俘虏一千二百西夷及四百家眷,缴获西洋战舰十九艘,各式火炮七百多门,及财物价值近两百万两。
  这是怎么回事?俺们连听都没听说,海军已经开拓了万里疆土,运回了近两百万两银子,这可不得了,这可相当于明初岁入的一半啊。
  大殿上,许多大臣忍不住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肃静!”殿中侍御史大声喝斥,宣政殿总算重新安静下来。
  秦牧说道:“吕宋岛被西夷侵占已近百年,这次皇家海军击败西夷,拿下的吕宋主岛。其面积相当于福建省大小,要如何治理,请诸位大臣各抒己见吧。”
  秦牧这一问,殿中大臣脸上的表情真是精彩,这吕宋虽然听说近,可它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
  再说了,大伙连点心里准备都没有,陛下您突然宣布,大秦在海外多了一个省。然后问怎么治理。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可是陛下您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连吕宋岛上有几只猴子都没弄清楚,你立即要大伙给出治理方案,这不好生让人为难嘛!
  不管了,兵部尚书何亮先站出来,大声祝贺道:“恭喜吾皇,贺喜吾皇,再添海外新疆土。”
  满殿大臣于是跟着出来山呼:“恭喜吾皇。贺喜吾皇!”
  秦牧面无表情,望了何亮一眼说道:“何尚书为何要强调海外二字呐?”
  “这。。。。。。”
  何亮没想到皇帝是这等反应,心中暗暗叫苦,这恭喜也错了吗?
  满殿大臣也面面相觑。没一个人能想明白,何亮的话错在何处。
  秦牧轻咳两声,沉声说道:“在朕的眼里,南海就象朕御花园里的一个浴池。何尚书不必刻意强调吕宋位于海外。”
  “陛下教训得是,臣知错了。”
  “黄振林。”
  “臣在。”
  “明日你负责让工部给朝中各部衙门各赶制一个高两米直径的地球仪,立于各部衙门之外。午门外也立一个。”
  “臣尊旨。”
  “朕时常让大臣们放眼看世界,看来大家都没听到耳朵里去,那就让大家每天上朝的时候,看一眼世界有多大吧。”
  一种观念的改变,需要潜移默化,在各部衙门外树一个地球仪,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
  让大臣每天上朝的时候看看,啊!还有这么大的地儿,没纳入大秦治下,原来我天朝上国,只占了一隅之地,这不行啊!
  以免象清代那样,满朝君臣只知有中国,对海外一无所知,甚至认为洋人的膝盖天生是不会弯曲的,所以无法下跪。这样的笑话,大秦不能重蹈覆辙。
  秦牧接着对黄振林说道:“黄卿,明天赶制地球仪的时候,莫忘了把吕宋标成我大秦的国土。”
  “是,陛下。”
  “诸位大臣,皇家海军已经为我大秦新添了一个省,然而如何治理,朕看来诸位大臣还有些手足无措,这让朕很失望,很失望呐!朕的大臣里面,就没有一个想过大秦之外的世界吗?”
  秦牧感慨地说道,“朕是穷兵黩武吗?这次开拓吕宋,并没有让户部额外多拨一两银子,并没有让大秦的百姓多缴一文的赋税。相反,皇家海军这次不但给大秦开拓一个省,还给国库添了两百万两收入,朕要问诸位大臣,朕,这算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吗?”
  “陛下英明神武,这自然不算穷兵黩武。”户部的三巨头,尚书刘伯全、左侍郎许英杰,右侍郎杨超,齐齐出班,同声进奏,那声音就象银子相互碰撞那般清脆悦耳。
  “不是穷兵黩武就好,朕今日要告诉诸位大臣的是,如果下次皇家海军再传回捷报,说又开拓了一个省,朕希望大臣们不要象今天这们手足无措,你们必须有随时接手治理一个新省份的准备。”
  “臣等谨遵陛下训示。”
  “这次既然诸位大臣都没有准备,那吕宋就选让南海舰队管着吧。”
  秦牧压根儿就没想过立即派文官去治理吕宋,让郑四海、海如风他们先折腾着吧,等把吕宋岛上的土著折腾干净了,到那时再派文官过去不迟。
  他今天说这事,不过是借机敲打一下朝中大臣。
  毫无疑问,这件事也给朝中大臣们造成一极大的触动。
  历朝历代,开疆拓土,无不是举大军,斥巨资,劳民伤财。有谁听说过,军队在外面开拓了万里疆土,还带回了巨额财富,朝中大臣还一无所知的?
  秦牧趁大臣们还在发懵,当廷让翰林学士顾炎武草拟了一份讨洞吾国敕谕,然后用玺颁布天下。
  他当然不会立即发兵去攻打洞吾国。只不过是先把处理洞吾国的基调定下来。
  就象当初北伐之时,颁布讨朱由榔的诏书一样,先把事情定性,至于什么时候去攻打,那要看大秦什么时候腾出手来再说。
  洞吾国王他隆曾应沐天波所请,派两万军队进入云南助战,这等于是先与大秦为敌了。现在大秦皇帝要声讨洞吾国,大臣们其实并不意外。
  大家都还沉浸在大秦突然多了一个省的事情上难法自拔,直到下朝,大臣议论纷纷的也都是关于吕宋的事。
  至于讨伐洞吾。又不是立即出兵,说不定诏书颁布之后,洞吾国王乖乖来请罪,事情就过去了,所以大家议论得不多。
  早朝之后,秦牧御华盖殿,匆匆用过午膳,便立即召见户部尚书和两个侍郎。
  刘伯全和许英杰、杨超三人进殿参拜时,个个脸上都还带着喜色。眼看国库日渐空虚,海军突然弄回那么多银子,户部的日子那可好过多了。
  三人都是典型的“见钱眼开”的家伙,才不管你海军是怎么弄来的银子。反正入国库就行了。
  “都坐吧。”
  “谢陛下。”
  秦牧当即切入正题:“今日把你们召来,主要为了货币之事,许卿的奏章朕看了,朝廷下了这么大的力气。大秦宝钞还是贬值了;
  再加大发行量的话,不但损害了普通百姓,也会让朝廷蒙受巨大的损失。得利的只是那些奸商;
  对了,许卿有没有调查过,大秦宝钞贬值的背后,有没有不法商人在背后捣鬼,专门散播些谣言,以动摇百姓的信心?”
  许英杰答道:“陛下,谣言确实不少,但要查清谣言的出处,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汇通银行虽然一直如数兑换,但网点毕竟难以覆盖到农村,许多乡农不明就里,听信了谣言,拒不收宝钞,得到宝钞之人,有时也因往返困难,而贱价与当地商人兑换成银子。”
  秦牧听了,心头也挺无奈的。
  谣言的散布很容易,朝廷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