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魔极乐-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哦,这到处都是通缉你的公告。说实在的,就算我没看清你长啥样,但我也深深的鄙视那个画像的人,你可千万别到杭州来,看到那画像包准你会气得吐血。在哥哥的心里你是天仙般的人儿,而那画像却画得和个西湖上的流莺一样,无专业水平,没职业道德,哥哥在这和你一样都是痛恨这种不作为的人。
所以呢,为了你的身体着想,杭州城真不是个好地方!尤其你别夜里来,夜里这里的风水不好,可能和你的生辰八字相冲,而且哥哥胆子小,稍微的一吓可能就会尿床的,我们相见不如怀念得了。
“……”童怜看完是彻底的无语了,此人盗貌岸然,却又此般的卑鄙无耻!真是可惜了那张好皮肉,也真是糟蹋了杨家那百年第一武家的声望。
想了想,犹豫着,又气又笑,心里五味杂陈,面对着如这夜般寂静的南坛心里真是六神无主!童怜幽幽的叹息了一声,绝美的容颜上尽是让人心碎的惆怅。
盘坐于玉床之上,转动了墙边一盏不起眼的小烛台!竹墙突然哗啦的动了一下移到了右侧,裸露的石壁平坦而又光滑,整面的墙上刻满了一个个秀气而又漂亮的篆书!
童怜略有神伤的看着石墙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看着这里边蕴涵的天机玄理,那都是师傅留下的大道,是她毕生的心血。字里行间尽是天地阴阳的感悟,蕴涵的奥妙是高深之极,直到现在她都无法参透一半。
只是那移开的竹墙上,一张白纸贴着实在太碍眼了,冲散了这满是玄妙的安静!童怜一看顿时是气得不知道该怎么发了,无奈而又无力的说:“这家伙,到底留了多少纸条,连这都有!”
妖女妹妹,其实呢,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看看那烛台的质量才偶然发现了这个机关。经我鉴定,妹妹的那个烛台只是普通的黄铜而已,倒不是我想象中是黄金所制的,在这点上我是必须道歉的,是我想法太轻浮了,以为妹妹过的是那么奢华的生活,妹妹的朴素真叫我钦佩。
不过你千万不能误会,我绝不是要找什么亵裤肚兜之类的东西才会在你房间乱翻,哥哥没那个癖好。你墙上的这些鬼画符,以我这半吊子的文化程度,他们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们。所以呢,看到妹妹你这么好学,我决定也要发奋图强,所以这些文章我都抄了一遍,准备回家秉烛夜读,不辜负妹妹的期望,做有一个有文化的斯文人。
“这无耻之徒!”童怜已经彻底无语了,额头上点点的冷汗,有气无力的摇着头,苦笑着:“堂堂的杨家,怎么就出了如此的败类。”这些纸条的留下,杨存完全是抱着一个调戏的心态,很真诚的在调戏她。不过风险也是有的,那就是这些纸条要是被杨术看到的话,估计以那家伙死板的脑袋,很有可能会产生清理门户的想法!当然了,字那么的难看,即使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杨存也坚决不会承认滴!

第171章 难题(上)

浙江总兵所,杭州城内少许能与衙门比拟的宽门高顶。
院内都是来回的兵将,往日这里可以算是最清闲的衙门。不过最近敬国公领总兵一职以后,一直死气沉沉的江南军务也开始忙碌起来,只是每天大门紧闭,来人进进出出的,附近的百姓都议论纷纷的却也不知到底忙的是什么。
主事堂,墙上挂的盔甲兵器,透着让人无法直视的肃杀!堂上熙熙攘攘已经有不少人分而落座,有的面带肃色,有的似有所思。
主位案上,杨存穿着睚眦袍看着桌子上的计划书,敲打着桌子,轻声的问:“好了,现在我的安排大家都看到了,有什么意见么?”
左边,安伯烈满面的肃穆,依次是周印和张达两位老人!此次浙江内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这二老也有点坐不住了,本想是和儿子一起前来投奔旧主,不过他们年纪大了府邸里可没人敢使唤他们。此时杨存是用人之际,二老有战功在身又是兵场老将,在总兵所挂个闲职也能帮上不少的忙。
右边,林安国也是一脸的忧思!旁坐的是王动,老家臣曲仲,敬国公府当年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曲仲就带着家人回了台洲,后以镖局生意和些许的私物起家,规模虽比不得周张二家,但在地方上也算是一大名门。
金刚印暴走困住杨存的时候,就是曲仲帮着王动四下奔波联络旧人,这才有了一票老兵奔赴京城的一事。而后江南与二王一斗大占上风,当杨存高调的清扫二王势力的时候,曲家也是一马当先将定王在台洲的两个铜矿扫荡一清,虽不曾有字言片语表功,但那么多年过去了曲家也一直希望能重回国公府的麾下。
曲仲才四十多出头,面相温存,总是笑咪咪的看起来十分的随和。身材很高,不瘦但也不算胖,宽松的衣服下身体显得很是结实。据说当年随鸣成公征战沙场,一把长枪舞得敌人见之如见阎罗一般,也是沙场上一名骁勇的悍将。
如若不是当年与契丹死战时负伤被送回城内,恐怕那一战他也会掩尸沙场,追随旧主而去。
曲仲不太言语,不过听着杨存的计划,隐隐的皱了皱眉:“公爷,要查清吃空饷的事情不难!这江南之地有旧风俗成,无战事时很多的士兵都会另找一份工作,或者就在周边做一些小买卖,大多的卫所对这些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旧风已成,难改啊!”安伯烈赞同的点了点头,明显他曾经的萧山卫也有这样的情况,
“主要原因在哪?”杨存沉吟着,感觉脑袋阵阵的发疼!
“其一!”王动对这地方兵事很是了解,马上开口说:“军饷之数,户部拨十留一,到了兵部的手上只有九,而兵部层层克扣,一般到各省总兵手上也得少两成。而总兵所,万户,千户,过手的谁又不沾一点油。但各地各军所定之数又是不同,朝廷定的军饷是每丁每年十两银子为准,可东北与西北的大军因连年战乱,经常是补数不足。”
“而后,兵部定新施,殉国者抚恤金大增。”林安国看了看在座的老将们,忐忑了一下还是老实的开口说:“而军饷减三成,也是为了抚恤那些战死的士兵!如此一来,西北,东北,西南之地都较是贫乏,有了这份饷银依旧可以度日。可惟独江南和东南富饶之地,这银两根本不够度日之资,又何谈是养家活口。”
“抚恤金当年定的是战死者二十两白银,形同二年银。”安伯烈若有所思的说:“说到底朝廷还是巧立了名目,剥着活人的银两给死人而已,这抚恤银里也是大有文章。”
“确实,十两银子,本就不多。层层剥削又减三成,能果腹就不错了。”杨存赞同的点了点头,各地物价不同,就以这杭州为例,寻常小贩一月都赚不只二两银子了,那可想而知这些士兵分到手的饷银是少得多可怜。
“同标之饷,内里却是大有文章!”曲仲咳了一下,站起身来皱着眉头说:“以东北军为例,有定王从中周旋,每年兵户二部都有抵寒银和犒银发下。实则每丁每年能拿到手的足有十三两之多,而有定王在,兵部不敢从中剥削,东北军有银两在手自然是骁勇善战了。”
“名目还挺多的啊!”杨存嘲笑道:“说到底还是定王的这顶大帽子吓人了,这兵部不敢克扣还得反被他剥削。那就是说这军饷之数其实不是个死标准,巧立名目的拨银不少,就看你有没有那本事拿了。”
“那倒是!”安伯烈赞同的点着头:“这兵部一向是个花钱的流水衙门,每天都派官员在户部那哭穷哭丧的,这户部见了兵部派去的人,估计腿都发软了。”
“哟,你老安的套路也是在那学的?”杨存顿时挤眉弄眼,戏弄他一句。
众人联想他撒泼大闹杭州衙门之事,顿时是哄堂大笑。安伯烈也不恼,甚至很郑重的点着头:“没错,讲道理,上奏折那都没什么用的。唯有此法,才能拿到银钱,老安这也是没办法。”
“每丁十两。”杨存沉吟着,其实这钱不少了,也足够一家度日!可层层的剥削下,每年士兵到手还不足五两,也难怪这江南兵都不在兵所上班,跑去做小买卖了。
堂上的人一时也是沉默,虽是上不得台面,但军饷一直被层层克扣却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多少年留下来的暗规了。在这点上你真怨不得那些士兵,人家连饭都吃不饱了凭什么给你卖命,又哪可能安心呆在军营里。
“这样,老安!”杨存苦恼了半天,有气无力的建议说:“我们派人去各个兵所查看一下吧,有愿意从军的可以补充到你的杭州卫内。你那还有九千人的缺口,不把兵源补足了你这万户候也当得不舒服。”
“公爷,您想得太天真了!”安伯烈苦笑着:“眼下你要从地方上调兵,就算那点饷银吃不饱肚子,人家都不愿意来你杭州卫。”
“这又为何?”杨存顿时脑子发疼了。
杭州卫是自己的嫡系,在这当兵的话,断然地方上是不敢克扣了。各地的驻军连年的被层层盘削,眼下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他们不选择更好的栖身之所。
“这些士兵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林安国解释说:“就像我和老安一样,都是世袭入军的。就算这兵营里给的银子不多,但他们都能借着这名号在当地倒腾着小买卖,更何况有军籍在身,一般的小事地方衙门也管不了他们,有时候捞些偏门比较容易,所以为了在地方上的便利很多人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军籍。”
“有道理,应该!”杨存面色隐隐的发沉。
总兵一职,老皇帝一道圣旨倒是简单,似乎是官高一品就能压得死人一样!可这江南之地空饷已经成风了,自己的手段要是太强硬的话那事必酿成兵变,这真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妈的,被人下套了,老皇帝那家伙怎么可能不知道这江南军队之事,他这完全就是在调戏老子。世袭的军籍在身,寻常地方衙门都不愿意去管,有这面免死金牌在所,估计是不发军饷都会有人死耗着,起码还有这旗号能庇佑自己族里的亲戚朋友。
难怪饷银不足还那么多人耗在军营里死守着,每年各所报上来的名额都是满员。这个中的猫腻很是简单,可是因为这个军籍可带来的利益很多,挂着空名拿着饷银又可以去做买卖,这样的好事谁不要啊。
“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杨存皱起了眉头,无奈的苦笑着。
“文火煮青蛙,一点点的来。”张达沉吟许久,才缓缓的开口说:“这事是急不得的,一刀切的话会触犯到大多人的利益,极容易引起哗变,这些士兵在地方上谁又不是亲朋甚多,到时候闹起事来可不好收拾。好在圣上的圣旨没有规定时限,我们还有不少的时间可以各个击破。”
“核兵!”周印出奇的没有和他唱对台戏,而是试探着说:“用这个手段,一点点的处理那些千户卫,每次精裁者不多,自然不会突然间引起公愤。”
“核兵?”王动有些疑惑的说:“眼下无战事,拿什么理由核兵?”
堂上一时议论纷纷,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这事急不得得慢慢来。众人都各抒己见,暂时没一个统一的方向,最起码来说,各人的策略都有长有短,没议出一个最是稳妥的办法。
“新总兵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理由就充分了。”安伯烈眼神一狠,建议道:“虽各地为所已经涣散的一片,不过谁又敢鄙越上官之策,哪怕是走过场他们也得配合着,我就不信有哪个毛胆的家伙敢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可核兵的话,大军一动就要不少的银两,这钱又哪来。”林安国最是实际,摇了摇头说:“兵部不会掏这个钱,各卫也不会自己掏的,总兵位连年孔缺,兵所这几年少有军饷之外的拨银,哪来那么多的银两大举调兵。”
“林大人说得是!”王动赞同道:“一但核兵,那就得调各卫以演练之名前来杭州,这人马一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这么个折腾法不实际。”
“但你不找个理由的话,哪怕是上官临时督察,又没理由叫他们整个卫所集结!”曲仲也是摇着头,叹息说:“到时候所内人马有缺,他们大可推脱是军务出巡之类的,或者说是外出剿匪什么的,根本拿不了任何的把柄。不核兵的话,人家赶紧回来凑足了人头给你,继续吃着空饷你也没办法。”
“不妥,不妥!”
“诸位,看此法可行否!”
“不行,那些人在地方上都是老油子了,寻常理由他们都推脱得了。”群情而起,喧哗异常,堂上尽是各种不同之议。杨存不去阻止,安静而又认真的听着他们的争论和观点,毕竟自己对朝廷的体制了解还是欠缺,想要好好的处理这些事还是需要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哎,历史遗留问题呀,杨存顿时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第172章 难题(下)

热议了好几日,依旧得不出个最稳妥的结果!说到底一是这些混吃的兵都是当地人,不少都拖亲带故的,一但闹事还真不好解决。二也是因为朝廷这世袭军制的问题,寻常衙门管不了,有这种便利哪家都希望保住这个军籍。
吃空饷的这个问题,必须拿实了理由才能裁兵,一般的手段还真奈何不了他们。
又是一天热火朝天的讨论结束,这时已经是繁月当空已近子时!堂上正中人依旧摇头晃脑的,即使有的肚子饿得开始叫唤起来,不过看着主座上一直面沉如水的杨存,可没人敢在这时说什么。
“行了,今天结束!”杨存听着,消化着,直到堂上议论声稍弱的时候,这才开口:“这事我已经心里有数了,总之眼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核兵,把他们拉出来演练一下,才有理由叫一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家伙滚蛋,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全省核兵演练的话要用很多银两对不对?”
“没错!”所有人异口同声的点着头。
“老安,你杭州卫先扩兵两千人!”杨存已经胸有成竹了,马上下令说:“杭州卫升万户,这两日朝廷的拨银马上就到。兵部那边敢克扣的话我自然会找他们麻烦,总兵所这边你不用担心,一文钱都不会少你的。”
“是!”安伯烈激动的点着头,不过又有些困惑的问:“可公爷,这时间仓促得很,一时半会也招不来这两千轻壮吧。”
言下之意他可没说,要两千的人数很是简单,不过这些人是混吃等死的那种他可不要。尽管第一次不被扣军饷让安伯烈很是激动,可他领下的杭州卫,如此贸然的招兵,保不准又和其他卫所一样摊来许多吃空饷的家伙。
“你担心的,我都明白!”杨存满面肃色的点着头:“杭州卫是我杨家的嫡系,虽不是双极旗下,但也容不得半个窝囊废!这两千新兵自然马虎不得,就算是新兵也得是能打善杀之辈。绝不招那些吃干饭的家伙。”
“少爷,您的意思是?”王动顿时一个机灵,张打和周印也是眼前一亮。
“王动,王家,曲仲,曲家!”杨存点头笑道:“还有周张二家,我敬国公府的家臣哪一家不是行武世家,麾下子弟个个都练武修身,身手自然比招些寻常百姓强多了。更何况他们个个都自小习武,深得老一辈的真传,论起身手没准比你原萧山卫的那些人都强。”
这段时间,旧时家臣的回归确实是好事,他们也确实送来了不少身手高强的嫡系子弟。不过眼下杨存的羽翼已丰,三不五时依旧有散落各地的旧臣来归,眼下敬国公府人手充足已经不需要那么多的人马了!要妥善的安排他们的去处又不能浪费了这些人的忠心和好身手,这扩充杭州卫自然是一石二鸟之计。
“公爷这点我倒同意!”安伯烈还没开口,周印和张达立刻应声附和。
王动和曲仲也是点着头没意见,周默台和张明远两位新家主眼前更是一亮,毕竟张达和周印都是护卫出身,当年就没随入军籍,比不得王动和曲仲他们有那么多的便权!周张二家再怎么地方大族,说难听点不过是无名无品的地头蛇而已。
此次重归敬国公府,门下子弟入军也是不错。倘若还能借着这颗大树在官场上有所建树的话,那远比他们盘踞一方却是官场无人的情况好多了,官场上有人,起码很多时候处理一些与外界的摩擦不会落于尴尬的境地。
“公爷,这确实是好主意!”曲仲沉吟许久,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担忧的说:“子弟入军籍,我相信各位家主都不会反对。可各家有生意运转,国公府也需要护卫,哪怕各家倾出所有,拿得出手的青壮也就几百而已,远远的填不上二千这个数目。”
“曲老思虑正是我的担忧。”张明远和周默台都点头答应。
各家虽然名号上人多势众,不过参军的话那就再也参合不了家里的事情!杨存的意思他们很是明白,自然是希望杭州卫的兵不要再像其他卫所一样,与地方上的利益千缠百绕的,在这点上他们倒不会有多少意见。
可是各家都家大业大,生意上,主宅上,哪个方面都不能缺了人手!要兵的话,自然是要那些身手好的青壮年,这些子弟他们是有的。事实上很多时候处理家里生意的大多都是学武天赋不高但脑子聪明的人,反而不是这些武家传承的弟子,这个影响倒不大。
人,他们可以给,也乐意给,但捉襟见肘也不可能凑一千多身强体康的壮年出来啊。
“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剩下的人马我倒有办法。”杨存眯着眼,冷森森的笑道:“安伯烈,这两千人我来安排给你,到时候操练什么的你可以不用客气!周老和张老都是杨家老臣了,二老抽空都会去帮你训练新兵的,不过你得给我保证,要把这些家伙给我练出个兵样来。”
“公爷放心!”安伯烈一听四大家臣的子弟要来充军,顿时兴奋的保证:“别的不说,咱们杨家嫡系的这些子弟们肯定身手都强,到了我老安的手上保证成一支狼虎之师,别说是比一般的驻军了,就算比起镇王的双极旗也毫不逊色。”
“恩,有这雄心是好的!”杨存赞许的点了点头:“好了,你们各自去准备家书吧!把要从军的全抽调出来,这几日赶来杭州集结,速度要快。”
“是!”曲王周张,四家人答应一声后赶紧回去准备了。
人群散去,唯有林安国还坐着沉思着什么。杨存收拾着面前厚厚的册子,那都是这几日自己记下的东西,眼看着林安国还不滚蛋,顿时疑惑的说:“林大人,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去休息?”
“公爷,有些大不敬的话,林某不知道该不该说。”林安国犹豫许久,满面都是担忧之色。
“得,找个地方喝酒去,路上再说吧。”杨存瞪了他一眼,一边收拾东西一边低声的骂道:“你也别装深沉了,连皇上派来的钦差都敢杀,还有什么大不敬的话不方便说的。”
“是!”林安国苦笑着答应了一声,当日杀了那老太监之事也是事出无奈!滋事重大,为此他担心得是夜夜无眠,好在最后朝堂上杨术把风向转了过来,没人会怀疑到这事是杨家自己干的,否则的话这担惊受怕的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心有余悸的时候,林安国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发现安伯烈满面向往还在神游太虚,杨存刻意的压低了嗓音似乎他听不到,这才松了口大气。“老安,你也一起来!”东西收拾妥当,杨存把还在发楞的安伯烈也一起叫上。

第173章 悬崖边

眼下,杭州城内出行的时候,杨存已经不可避免的讲究排场了,一出门簇拥着数十的家卫!马车缓慢前行,身后都是轻一色的壮汉,不太像是高官,倒有点像是招摇过市的黑社会团伙。
一品楼,西庄园阁楼上,看着花园的花红叶绿,烦躁了一天的心总算安静了一些!一桌简单的小菜,配上少许的酒水,夜里的这一顿倒也算是惬意得很。杨存尽情的喝了口水酒,看着依旧面有忧色的林安国,又看了看旁边蠢蠢欲动的安伯烈:“老安,你听得出我的意思么?”
“公爷的意思是,此次核兵,先由我杭州卫为主?”安伯烈小心翼翼的问道。
“老安,你也不傻!”杨存叹息了一声:“这核兵之事花费颇多,虽我有钱银可使,但花自己的银两总归师出无名,容易被人笑我杨家有钱无谋。以前萧山卫虽然比其他的卫所好,可难免也有这吃空饷的情况,在朝别人开刀的时候,自己也得先忍一下痛挨这一刀,这样的话我们才有经验。”
“这个没问题!”安伯烈倒没意见,马上拍着胸脯大大咧咧的说:“您就放一百个心吧,萧山卫的那帮老底子我心有有数,虽然也有点小猫腻,不过不碍事的。有的兄弟其实已经有点想退役了,如果不是要那军籍的关系恐怕早不知道跑哪去了,趁着这机会我会尽量说服他们。”
“这些人训练完后,连你的兵在内有三千人了。”杨存接着说:“每二百人一组,向浙江各地的兵所核兵演练,只要能把那些混吃等死的搞得灰头土脸的,总兵所这边自然有原由裁兵了。”
“啊?那银子哪来的?”安伯烈顿时紧张了,三千人在省内大肆的活动,衣食住行,那可都是不少的开销啊。
“这些你不用管,自然有人出的!”杨存狡黠的笑了笑。
眼下扩兵,那等于是拿着一个个的军籍在做买卖,四大家臣的子弟那么多入了伍,这关口上只要稍微的一暗示,他们自然会以家族的身份捐资了。虽然这样的做法有点势利,可比起自己掏腰包好多了,这次杨存还真不是心疼那些银两,只是怕自己掏这个钱的话容易被人嘲笑是没钱什么都办不了的无能之辈。
说到底这些银两花在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身上,杨存宁可是花在杭州卫的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