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大福闭上了眼睛,他心里的苦又有谁知道?
小的时候,他常跟着叶铁柱进出万家,那个时候,万家虽然殷实,但是两家的差距不像现在这么大,还有,万宝财的母亲也在,那是叶铁柱的养母,所以两家走动还算频繁。
那个时候万承耀比叶大福大四五岁,正是淘气的时候,经常捉弄身边的人,见家里又来一个穷亲戚叶大福,当然兴致更高。叶大福碍于自家条件,从小便懂得看人眼色,吃了亏也不吱声。
万家有一个小丫鬟,比叶大福年长两岁,每次都是她照顾叶大福,一来二去的跟叶大福便熟识了,她也没少吃万承耀的亏,所以对叶大福很是怜惜,没少开解宽慰叶大福。
后来,叶大福进了兵营,那丫鬟也做了万宝财太太身边的丫鬟,出落的越发标致可人,叶大福的少年心事渐渐明朗起来,他一心想等自己再长大些,有能力时再央求家里人去求娶。
谁知在叶大福动心思时,万承耀早看上了那丫鬟,把她从母亲身边要了过来做贴身丫鬟,那丫鬟虽然百般不愿意,无奈身不由己。
万承耀的妻子怀孕没多久,这丫鬟也怀孕了,也同样生了一个儿子,老太太和太太一高兴,升了那丫鬟做姨娘。
可惜好景不长,万承耀的妻子不是一个能容人的人,没两年那丫鬟便被折磨死了,那孩子现在在万家一点地位也没有。
这件事在叶大福心里埋了很多年,痛了很多年,那么美好的一个女子,花一样的年华,就这样没了。至今想起那女子明亮的笑眼,叶大福仍是不能释怀。
所以他才不相信麦香被卖后只是去做五年工的鬼话,那些大户人家的丫鬟出来有几个能保持干净清白的?哪个不是被主子随打随骂随用,一个不高兴,都有可能被发卖了。
所以他是坚决不让自己女儿去做丫鬟或小老婆的。好人家是有,但是毕竟是少数,天下的乌鸦都是一般黑的。
叶铁柱见今天的事情闹大了,他抬头看着二福、三福几个,问:“你们大哥死活不愿意卖大丫,你们是什么意思?”
“爹,我们没什么意思,大哥的病当然得治。”二福先表态了,接着三福也表态了,怎么治却谁也不说。
“你们大哥,这辈子,没享一天福,从小跟着我拉扯你们几个,进了兵营,这点月俸也都用来养家了,后来,出了旗籍,也是靠着他打猎卖点钱给老二、老三娶了媳妇,说起来,都是我这当爹的没有用。”叶铁柱说完,看着大家。
“爹,你有啥话就直说。”二福见老头先盯着自己看,忙说。
“你大哥拉扯你们这么多年,现在你大哥遇到了难处,你们说该怎么办?”老头把问题留给了大家。
三福刚要开口说话,孙氏先开口了,说道:“爹,我先说两句,爹方才只说了大哥这些年对大家的帮助,但是爹也不要忘了,咱们家就大哥的孩子最多,也就大哥一家占了两间屋子,我们这些人对大哥也不是没有一点用处,不说别的,单就大嫂这些年坐月子,我和二婶替她分担了多少家务洗了多少尿布?”
孙氏顿了顿,见叶铁柱脸色不好,忙接下去说道:“爹娘,我说这些的意思不是为了表功,而是说,大哥帮过我们,我们也帮过大哥,这是相互的,更何况,我们这房才三口,我和麦苗他爹做的足够养活我们这一股了,我们没有占谁的便宜!”
“三弟妹要这样说的话,我们家也没有占便宜,我家孩子爹种地是把好手,冬闲打短工也不少赚,养我们这四口人足够了,我家麦金还不会吃东西呢。”钱氏忙说。
“那你们两个的意思是什么?”叶铁柱盯着这两儿媳妇,今天的事情跟她们脱不了干系。
“爹娘,既然大哥不想把麦香送去做丫鬟也不想送去做小老婆,那我们分家吧,谁也别拖累谁,分家了我们一年孝敬爹娘一点粮食,爹娘是大家的爹娘,爹娘的粮食大家均摊。”孙氏把话说出来,这个恶人,只能她来做,谁叫她想过轻松日子呢?
“爹,我也是这个意思,分家吧,我们孩子也多了,不拖累爹娘。”钱氏忙说。
叶大福成了废人,这个家以后还能有什么进项?所以连二福这次也赞成分家了,只是,他为了在爹娘面前维持他一贯的好形象,这些话,只能由女人们来说。
兄弟的情分不能说没有,但是在贫穷面前,兄弟情分自然比不上自己的孩子重要。
“二福、三福,你们也都同意分家?”叶铁柱虽然想到了这一天,但是没想到这么快,怎么也以为要等赵氏出了月子能下地再说分家的事情,哪里知道这两病人才躺几天,他们就等不得了?
“爹,分了也成,分了也是一家人,家里有什么事情,我们也一样能搭把手。以后,大哥家的水我挑了。”二福说。
“大哥编草鞋的麦秆我包了。”三福说道,他本来是想说,老大家的柴火他包了,转而一想,冬天还要烧炕,这柴火也不是一个小数。
“要分你们两个分出去,大哥还跟我们过。”五福说道。
“五弟……”
“大哥,你啥也别说了,有我一天,我绝不让你饿着,你放心,我也绝不卖大丫。”五福拍着胸脯说道。
“大哥,还有我,我可以绣手帕子卖钱给你抓药。”九凤也忙说。
她虽然被娇惯了,但是心地并不坏,尤其是知道叶大福是为了替她抓白兔子才掉下山崖的,她这几天都在做恶梦。
 
第三十八章、分家(一)

五福、八福和九凤虽然一直强调要带着叶大福一股一起生活,但是麦香却不想跟这一大家子搅合在一起,毕竟五福马上就要娶亲了,谁知道进来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再则,她心里盼着分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叶大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以死相逼家里的长辈不卖她,她也不能不仗义,丢下这一家子残的弱的小的跑了,那么分家是最好的办法。
而且,麦香也看出来,叶铁柱和刘氏只怕早就核计好了要卖自己或者甩掉自己这一股包袱,但是他们不愿意先开口做恶人,所有单等着两个儿媳妇先闹起来。
“我能不能说几句?”麦香开口了。
“你说。”叶铁柱看着麦香,他也知道麦香现在当着老大的家。
“分家我没有意见,我们也不愿意拖累大家,五叔和老姑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是分家我有一个条件,我爹娘的药现在不能停,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挣到我爹娘的药钱,那天几位叔叔过来看我爹,送了几两银子来,还有我爹上次打猎的时候卖了几两银子,我要求不高,这十来两银子必须给我们这一股,算我爹娘的药钱,以后,我爹娘的药钱跟大家就没有关系了,该对爷爷和嬷嬷尽的孝心,我们也绝不会比别人少。”
麦香核计了一下,这十来两银子差不多能撑半个月的药钱,而且这银子是过了明路的,是叶大福才挣回来的,麦香估摸着大家为了撇开他们这一股,应该会答应她。至于叶家的家底,麦香不清楚,以刘氏的精明,麦香也算计不来。
“大丫,你的算盘打得好精,你的要求还不高?家里的钱都让你这一股划拉走了,我们吃什么?”钱氏不干。
“我爹要不病,那五位叔叔也不会送银子来,我爹要不上山,那笔银子也不会有,家里怎么就不能过日子了?以前的帐我不管,就要这两笔。还有,家里的粮食我们一粒也不要。”麦香想,这些粗粮她也吃够了。
“大丫,你爹娘这几天就花了三十两,你怎么不算那笔帐?”孙氏说。
“三婶,你也知道,那三十两银子是万家给的退亲钱,被退亲的是我,被损坏名誉的是我,这笔钱用在我们这一股,也是应该的。”
“大丫,你什么时候这么能狡辩了?大哥,你也说句话。”孙氏见麦香句句堵着她,转向了叶大福。
“行了,你们各回各屋,我和你们娘商量商量。”叶铁柱挥了挥手。
众人走后,刘氏先开口劝道:“老头子,我看他们也没有这个意思再在一起过了。要不,就依他们的话,分了也行。一个儿子两亩地,我们手里还有五福、八福的四亩地,我和你还有九凤的粮食让他们五个均摊了,日子也不会有多难。”
不分,这个家一点活路也没有,分了,她手里好歹还能有点银子,加上五福也是一个壮劳力,有八福和老头子帮着,种这几亩地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个节骨眼上分家,就这么把老大一股甩出去,我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叶铁柱叹了口气。
“那有什么法子?大福死活不同意卖大丫,我寻思着不卖就不卖,真卖了大丫,也就那一二十两银子,能做啥?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分家,大丫不是说她有法子吗?不分出去,光这药费,就是一个无底洞,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难不成以后卖完了大丫再卖二丫三丫?我寻思着,大丫这丫头说不定遇到哪位贵人了,这些天给大福和老大家的做的可都是精细的白面,鸡蛋和肉见天的没断过。”刘氏也是对这个想不明白,这丫头哪里来的钱。
叶铁柱听了刘氏的话,低头寻思了一会,抬起头来,苦着脸,说道:“分就分吧,家里还有多少银钱?”
叶铁柱何尝不愿意把这包袱甩出去,他实在是背不动,如果留着,这个家确实会被拖垮的,所以他才会让这两个儿媳把话说出来。
今天看麦香的表现,哪里像一个十岁的孩子?说话的语气分明是有了倚仗,既然如此,不如顺了大家的意,把这个家分了,他也可以轻松些。
今时不同往日,有了叶大福这一股的拖累,这个家再聚在一起,只怕想过一天安宁的日子也难。
“刨去大丫要的这些,家里的公账上还有五六两银子,是预备买粮食的。另外,我这些年绣手帕私下还攒了十来吊钱,本来是打算给九凤做陪嫁的。”
老两口商量半天,又坐在了叶大福的炕上,想听听叶大福的意见。
叶大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虽然心里失望是难免的,但是家里的这种状况,他也清楚,确实是拖不起。
所以尽管五福和八福还有九凤三个一直说不让他分出去,但是爹娘却没有狠留,大福自然不想成为他们的拖累。
如果让他在分家和卖女儿这个问题上选择,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他也想到了,不分家,只怕他们以后还会打着他这几个女儿的主意。而且,他隐隐觉得,分开后只怕自己家的日子会更轻松些,他相信麦香。
麦香回到自己房间,并没有跟赵氏提分家的事情,怕她担心以后的日子,这病更得加重几分。
晚饭后,一大家子都留了下来,因为叶铁柱有话要说。
“我再问一遍,有不同意分家的吗?”叶铁柱扫了大家一眼。
没有人吱声。
“老二老三,你们去把你大嫂背过来。”刘氏吩咐说。
“算了,嬷嬷,我娘还不知道分家的事情,等她出了月子再说吧。她来了也是得听长辈的。”麦香说道。
叶铁柱看向叶大福,叶大福说:“就听大丫的。”
“既然你们都愿意分,儿大不由娘,我和你娘商量了一下午,就不拖累你们了。现在,我把家底给大家交代一下。家里有十亩好地,五个儿子一家两亩,这个没有争议,还有新开的两亩荒地,这个就不分了,我和你们娘种点东西喂喂猪,你们各家想要自己开荒去,家里的银子一共还有不到十五两,其中有九两多是大福的,也就是大丫说的这笔钱,我的意思是看在大福这些年为你们兄弟几个操劳的份上,大丫又说不要粮食,给他凑个整,十两银子,你们有什么意见没有?”
孙氏和钱氏不吱声,二福忙说道:“没意见,爹。”
“剩下的几两银子,老二、老三家一家一两,拿去添置些锅碗瓢盆的东西,我们也就不操这心了,家里的农具先共着用,谁有条件谁自己置办去。以后,我和你娘还有九凤三个的粮食,一年少算些,也要六石,你们分出去的三家一家给一石,别的钱,就不用你们操心了。”
叶铁柱说完,看着众人,刘氏又问了一句:“要同意,这家就这样分,要不同意,就别分。”
钱氏虽然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但是总算能分开了,不用再背老大这个包袱,也算知足了,错过了这个机会,下次想要再分家就难了。
孙氏是巴不得早分的,何况还能贴补大家一两银子,这已经是格外之喜了,所以她先开口说道:“没意见,就依娘的意思吧。只是,大哥,你家的地种不了,让我家三福帮你吧。”
“还是让二福去帮忙吧,我家二福是个种地的好手。”钱氏忙说。
麦香没想到这两家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了,帮自己种地?什么意思?想到这两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人,麦香直觉就想拒绝,五福先开口了。
“这个就不用你们操心了,大哥家的地和大哥家的柴火我都包了,大哥,你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麦香看了看叶大福,想了想自己家的条件,说道:“爷爷,嬷嬷,这两亩地我们的确侍弄不了,不如就让你们先代管着,我们呢,也不要粮食,只是我们也不给你们交粮食了。刨去给嬷嬷的这一石,一年怎么也还能再剩下三石的粮食,算我们孝敬爷爷和嬷嬷,只是有一点,我们也种不了菜,能不能管我们一年的菜蔬?”
麦香对农活一窍不通,要了地也没有用,她已经仔细算过了,这个年代冬小麦的亩产才一石左右,再种一季小米或玉米或别的粗粮,虽然比小麦产量高一些,也不过是一石半左右,扣除税收,一亩地一年不过二石粮食。
这两亩地如果是佃给别人,扣除地租,她也只能收到两石粮食,刨去给长辈的一石,再剩一石粮食,她能顶什么用?不如索性送给他们,自己还能换点青菜吃,因为她也不会种菜,叶大福和赵氏今年一年是不能指着了。
“这孩子,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以后你们一家子吃什么?”刘氏听了这话又是心疼又是担忧。
这麦香能不能把大房撑起来,她才是一个十岁的小丫头,还没有九凤大呢。
“先就这样吧,依了大丫的意思,如果你们没有别的意见,明天请里正来做个见证,你们把户籍分出去。”叶铁柱说。
这两亩地在他手里比在那两个儿子手里强,实在不行,到时他贴补一些老大家就是了。
叶铁柱刚要让大家散了,钱氏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

第三十九章、分家(二)

钱氏忽然想到家里的房子分配不均,开口问道:“爹,娘,家里的房子怎么办?我家孩子也多,我们一间房也住不下。还有,我们屋里连个灶也没有,不如干脆把灶房分给我们。”
钱氏的房间是和灶房连在一起的。
“我家也是一间房,我们怎么办?”孙氏自然不肯吃亏。
刘氏想了想,说道:“我们以后就在上房做饭,那灶房老二和老三家共用,要不老二给老三一两银子,让老三建一个灶房,要不,老三给老二一两银子,老二去建一个,我们是没有本事了。”
“这?那大哥还占了两间屋子呢?”钱氏不满。
“那你们说怎么办?要不这家别分了。”刘氏也是赌气说的,知道他们未必肯。
钱氏知道孙氏比她更着急分家,想了想说:“我们没有灶房也只有一间屋子,分了家麦粒、麦种也没有地方住,不如就让大哥一家分出去,我们和三弟妹不分算了。”
孙氏可不想跟大家一起过,听了这话,也明白钱氏是不想给她银子,便说:“那二嫂不分,正好那灶房给了我们,我们有一间房有一个灶房也够了。”
孙氏可不想跟大家再混下去,她这些日子想分家都想疯了。
“既然他们二家都分出去,没有单个的把你留在我们身边的道理,我们也养不起这些人。”刘氏还能看不出钱氏的小心思?
钱氏的小闺女才几个月大,肯定会耽误地里的活,钱氏的两个儿子能吃,钱氏又没有一个好娘家帮衬,只靠这两亩地,够干什么?别听钱氏说的好听,她这一股没占家里的便宜,没占便宜就让她自己一家分开试试。
钱氏一听,这分家是必须的,心里核算了一下,一两银子虽然也能盖一间灶房,可是这间灶房就在她隔壁,屋子也不算小,将来没准还能再搭一个炕给麦粒和麦种住,因为五福、八福成亲后,麦粒、麦种肯定是要回来住的。
“成,那我还是给三弟妹一两银子吧。”钱氏心疼地说。
叶家分家的事情就这么商量好了,回到房间,二福板着一张脸瞪着钱氏,指着钱氏的头转了一圈,骂了两句“笨婆娘,你真是一个笨婆娘。”
“怎么了?”钱氏不解。
“你就不会说,大哥家占了两间房间,这一两银子应该由大哥出?”
“对哦,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你刚才怎么不说?”钱氏拍了拍自己的脑袋,骂了自己一句笨。
“我?我怎么说?大哥以前对我这么好,我怎么开口跟他要一两银子?他现在还是一个废人。”二福没好气地白了自己的婆娘一眼。
“算了,这事就这样过去了,以后长些心眼吧。”二福担心钱氏明天再去跟家里人闹,到时大家都知道是他叶二福出的主意,他以后再怎么面对兄弟?
“凭什么就这么算了,一两银子?怎么挣回来?咱们手里这些年才攒了二吊钱。”钱氏可不肯吃这个亏。
“我说不许去就是不许去,你听我的话什么时候错过?”二福说完,又拉着钱氏在被窝里商量了这两亩地以后该种点什么。
二福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他以前总觉得地里光种点粮食根本富不起来,应该种点什么经济作物,但是叶老头是老脑筋,总觉得家里这么多人,粮食都不够吃,还种什么经济作物?
所以,分家了也好,叶二福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也不用束手束脚的,养活自己一家人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三房,孙氏把自己这些攒的钱都拿出来数数,有五六吊钱,这些钱足够置办一辆驴车,家里就这两亩地,三福是个壮劳力,有两天就能把农活做完,正好去拉车。
两人同时挣钱,有个几年,还愁没钱盖一栋新房子?
至于麦香这边,则是一片凄惨的呜咽声。
因为赵氏已经从刘氏的嘴里知道了分家的详情,刘氏不想被大房埋怨,不顾麦香的叮嘱,还是把事情讲开了,想听听赵氏的想法。赵氏再不济,也是赵家的大儿媳,分家的事情哪里能不过问她的意见?刘氏可不想今后被赵氏怨恨她这当婆婆的狠心和偏心。
赵氏骤然之下听说这个家已经分完了,想到丈夫已经是一个废人,麦香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能撑起一个家?这个家以后要靠谁?赵氏一口气没上来又晕了过去。
麦香刚要去请曹雪芹,刘氏掐着赵氏的人中,赵氏慢慢醒转过来了。
“娘,我不同意这样分家,分家的事情不算数。娘,大福也是你的儿子啊,这么多年,他为这个家做了多少?你们不能这么没有良心,大福一出事,你们就把我们一脚踢开,娘,你们就不想想,以后我们的日子怎么过?”赵氏想骂人,但是她连骂人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流着眼泪哀求。
“是我要分家的吗?我有什么办法,不分家就要卖大丫,大福死活不同意,说卖大丫他就去寻死,大丫也同意分家,你让我怎么办?你说不分家,不分就卖大丫,你去跟大福商量,我能有什么办法?你当我和你爹愿意分家呢?这个节骨眼上分家,我和你爹出门都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刘氏说着说着也哭了。
赵氏一听卖大丫,犹豫了,这几天都是大丫在照顾她和孩子,吃的都是好东西,可以说,这辈子,她也就这几天享了点福,吃了点好东西。
把大丫卖了,以后这个家还能靠谁?不卖大丫,分了家,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赵氏看看大丫又看看炕头站着的二丫、三丫和四丫以及襁褓中的婴儿,这一刻,谁她都不舍得!
“娘,不卖大丫,也别分家,我的药不吃了。死活就随我自己去,反正我也是一个半死不活的废人了。这药钱省下来,给家里人买粮食吧。大丫,以后你好好的,把弟弟妹妹拉扯大。”赵氏哭着说道。
麦香见赵氏在关键的时候居然跟叶大福做了一模一样的选择,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成全麦香,这个倒是有些意外,也令麦香有几分感动。
因为在麦香的眼里,赵氏一直是一个缺根筋的人,也是一个缺乏母性和耐性的人,不然她上次也不会轻易被钱氏和孙氏一忽悠便同意把麦香卖给阿木昕做丫鬟了。
“娘,你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我们家一定会有好日子过的,你一定要健健康康地看着我们长大。”麦香放下心结,抱住了赵氏。
赵氏在麦香和刘氏的劝慰下,不得不接受了分家的现实。
也许是因为疲倦,也许是因为放下了心头的担子,赵氏在刘氏走后很快又睡着了。
麦黄见赵氏睡着了,眼泪汪汪地看着麦香,问:“大姐,分家了,我们会不会饿死?爹躺着,娘也躺着,地也没有了,我们怎么办?”
“行了,别哭,以后,你更要听大姐的话,知道吗?大姐去想挣钱的事情,你在家带好弟弟妹妹照顾爹和娘。”
“知道,我得把家看好了,二婶三婶来好几次咱家,问我箱子里有什么?麦粒和麦种也来过好几次,想偷吃爹娘的东西,都是我喊嬷嬷过来把他们撵走的。”
自从叶大福和赵氏出事,麦黄也一下子长大了不少,每次看着麦香给爹娘做的这些香香的饭菜,她虽然馋,可是从来没有想过偷吃,连麦香有时给她们分一点尝尝,麦黄也不愿意,生怕自己多吃了一口,爹娘就少吃了一口,不能好起来。
因为她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