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别跟他们废话,依我说,不如把这家砸个稀巴烂,谁也别想好日子过。”说话的是麦香的三舅赵元山。
“别,亲家,你们来了,先屋里坐。”刘氏听了这动静,早就出来了,上前拉着余氏的手。
钱氏和孙氏一看对方这架势,比自己家人多势众的,真要打起来,自己这边肯定吃亏,忙堆上笑说:“亲家婶子先歇口气,几位亲家兄弟先坐下喝口水,你们来看看我大哥一家现在过的日子,就知道分家是好是坏了。”
钱氏、孙氏说完忙指着地上和炕上的东西给众人瞧,钱氏接着说道:“亲家婶子要不信,你们现在去我屋里看看我们吃的是什么就知道了。别看是分家了,房子大哥占了大头,银钱大哥占了大头,什么都可大哥一家先来,我们可是一点便宜没有占到。”
“呸,你说的好听,房子占了大头,你怎么不说你们家就这几间偏房厢房还是我姑爷自己动手盖的,银钱占了大头你怎么不说是我姑爷挣来的?如今我姑爷成了一个废人,你们嫌他拖累你们,挑拨得老人们早早把他分出去,你们自己好过清闲日子,你还打量我们不知道呢。”
余氏照着钱氏的啐了一口,还好,只是有点唾沫飞了过去,并没有浓痰,饶是如此,钱氏也觉得恶心窝火,忙退了好几步,刚要开口骂人,一看余氏身边站了七八个壮劳力,钱氏只得闭紧了嘴。
麦香本想上前劝几句,可是一想钱氏刚才的作为,也觉得让她吃点亏也不错,看她以后还敢打自己家的主意占自己家的便宜!
“娘,少废话,你说砸哪我们就砸哪。”说话的仍是赵元山。
麦香一看这赵元山跟自己的娘赵氏差不多,都是一根筋的火爆脾气,没什么心眼。
“亲家,有话坐下来好好说,慢慢说。”叶铁柱忙劝道,同时使了一个眼色给八福,八福悄悄退到门边,趁大家不注意,跑出去喊人了。
“娘,你们可来了,你不知道哇,我们现在就是一个活死人啊,谁还拿我们当人看,我们家大丫好容易挣了几个大子,买了几个鸡蛋给我和孩子爹补补身子,孩子她二婶还趁我们下不来炕,抢了几个走,这还不够,还挖了我们一瓢大米,这不,正跟她理论呢,娘,我们受气哇……”赵氏见到娘家的兄弟和姐夫妹夫侄子都来为自己撑腰,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起了苦。
“啊,这还了得!真欺负我们老赵家没人了?老大,你们哥几个,去把东西抢回来。”余氏一听闺女受气了,忙吩咐几个儿子。
乡下人家一般把鸡蛋看得很重,二文钱一个,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都轻易也不舍得吃,更何况是花钱去买,所以余氏一听这兄弟媳妇居然敢抢自己女儿用来补身子的口粮,还能不火冒三丈?
“亲家婶子,我这给你们送回来,送回来。”钱氏一听害怕了,不等别人动作,她先跑回屋去拿了几个鸡蛋和那瓢大米回来。
“姓叶的,今天你们必须给我一个说法,这家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分的,我这些外孙外孙女以后可怎么过日子哇,你们可别忘了,这是你们老叶家嫡亲的孙子孙女哇……”余氏自己脱了鞋上炕,拍着自己大腿哭了起来。
“姥姥,呜呜,姥姥……”麦青一见余氏他们来了,二婶很快便把东西还了回来,便拿余氏当亲人当靠山了,抱着余氏哭了起来。
“亲家嫂子,我这不也是刚听说二媳妇的事情,过来掰扯掰扯。这分家是大家伙的意思,我们两个老的也没有办法……”刘氏忙把当初分家的起因和怎么分的家说了出来。
“确实也没有亏着这大的,我知道大丫有点法子挣钱,她也同意了分家……”刘氏的话没说完,又被余氏打断了。
余氏上手揪着刘氏的胸口,骂道:“呸,你别光捡好听的说,你家闺女比我家外孙女还大好几个月呢,你怎么不让她养家试试,让她去挣点钱试试?你糊弄傻子呢?我们家大丫能养家,你出去挣钱养家试试,你见过谁家十岁的娃儿会养家?你家这么多儿子闺女都养不了家,单单就要我十岁的外孙女来养家,你老叶家人都死绝了还是都残废了?你怎么哑巴了,你说话呀……”
刘氏被余氏拽着,叶铁柱和五福想要上前帮忙,无奈被赵家的几个大汉拦住了,另外,他们两个男的也不好跟一个女的动手,而钱氏和孙氏虽然离得近,可是也自觉撒泼不是余氏的对手,谁也不肯上前。
麦香一见刘氏似乎要喘不过气来,她知道刘氏的身子也不并好,这些日子分家后,她也是勉强撑着做家务,忙自己上前从余氏手里解救了她。
“姥姥,有话好好说,我嬷嬷身子不好。”麦香说了一句。
叶铁柱忙说:“对,对,有什么话,好好说,别动手。”
“好,好好说就好好说,今天你们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不走了。”余氏又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这时,二福三福也从地里赶了回来,顺便又让八福去把里长请了来。
两家人终于坐在了上房的大炕上,里长居中,看着余氏先问道:“大婶子,这家呢,是已经分完了,也各自上了户籍,这个没有办法反悔,你还有什么要求和想法,不妨这会说出来,看看我叶叔家能不能答应?”
里长也是觉得当初叶家这么匆忙草率分家,把老大一家撇出去,实在有些违背人理,所以话语里便有些偏袒叶大福,更何况,这么多年,叶大福的为人整个黄叶村有谁不知?
余氏听了擤了擤鼻子,刘氏是个干净人,一看她这眼泪鼻涕要往炕上甩,便忙递了一条手帕过去,余氏也不客气,接过来胡乱擦了擦,又扔给了刘氏。
“我的要求也简单,方才我听说了,我姑爷有两亩好地,这两亩地在亲家手里,我的意思,这两亩地亲家种着,一年给我姑爷四石粮食,这点粮食是远远不够吃的,另外,你们一年再补四石粮食,青菜、柴火、水这些你们也都要安排好了,我闺女和姑爷都下不了地,他们几个兄弟轮着来挑水砍柴。”
余氏是在家和儿子儿媳们都商量过了,估计有八石粮食也差不多能糊弄这一家子半饱,真要多了,叶家也拿不出来,有了粮食和菜蔬,这闺女一家也就能养活了,剩下的就让叶大福编点什么让麦香拿去卖了挣点油盐钱。
里长见余氏提的要求也还合理,便看着叶铁柱,叶铁柱低着头。
ps:元宵节还要盯点上班,悲催。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第四十六章、结论

刘氏见丈夫低着头,估计这四石粮食也是为难,想了想,便开口说道:“亲家,这分家的条件是当初说好的,现在也不好反悔……”
刘氏的话还没说完,叶铁柱忙道:“这两亩地的产出我们都给我大儿子,这个没有意见。另外青菜、柴火和水等,这个不用你们说,我这几个儿子也知道关照他大哥的,毕竟大福是我叶家的长子,大丫几个也是我们叶家的子孙,我们不会看着他们吃不上饭的,亲家放心,至于另外说的四石粮食,就有些为难了,我这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几件大事没有办,我会看着寻思的。”
“我知道你们有几件大事没有办,可是这五个孩子如果没有粮食恐怕都长不大,你老人家就忍心看着你这孙女孙子几个在一边饿死而去给你这两个儿子娶亲?话说回来,你这大儿子这些年也为这个家操了这么多心,底下几个兄弟哪个没有受到我大姑爷的恩?不要多了,一个兄弟替他哥养一年的家,这要求不过分吧?”余氏又提了一个要求。
“亲家婶子,话不是这样说,大哥虽然替这个家挣了些银钱,可是他家的孩子也最多,他分的房子也最多,得到的银钱也最多,这几个兄弟也不是没有半点功劳的,怎么说,我们也替大嫂多做了多少家务?这个要怎么算?”钱氏一听要他们养叶大福家一年,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因为要轮,肯定是从二福开始轮的。
“亲家婶子,我大哥如今的日子好着呢,你们刚来,可能还没搞清楚,自从分家后,大哥一家吃的都是细粮,顿顿还不离鸡蛋和肉,日子过得比我们足足强了好几倍,今儿上午大丫刚从集市回来,还买了一整匹的细布呢,刚才你们也都看见了,连鸡蛋都是半篮子的买,你们来之前我们正跟大丫打听有什么挣钱的诀窍呢,不信,你们问大丫。”孙氏把问题推了回去。
“对对,问大丫,大丫当着大哥的家呢!分家也是大丫同意的,那些个条件都是大丫提出来的,她巴不得分家呢。”钱氏忙说道。
余氏听了这话看着麦香。
“姥姥,我是不想分家的,可是当时不分家,嬷嬷和婶子就说要把我卖掉,我不得已才答应分的家。不分家,把我卖了,我爹娘躺在床上谁管?至于她们说的买鸡蛋,那是因为爹娘身子实在弱,大夫说要好好补补,这吃鸡蛋总比吃药要便宜些。还有那一匹布,我们这一大家子人,这些年也没有做过一件新衣,这眼看着天就该热了,爹娘总在炕上躺着,连个亵衣都没有,还是这一身大冬天的旧棉衣棉裤,我爹娘身上都长褥疮了。”
麦香虽然想分家,但是确实没想在这种条件下分家,父母一点劳动力没有,养家的重担压在她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身上,她能不紧张能不忧心吗?
可是当时的情形也由不得她选择,不分家就被卖,她只能选择分家。
“啊,姓叶的,你们也太没有一点人性,你们还是人吗?这大福可是你们嫡亲的儿子,你们就这样在他心口上挖肉,我可怜的外孙女呀,你们不来找你姥姥你舅舅,你姥姥要……”
“婶子,现在不说这些,现在说接下来的事情该怎么办?”里长不耐烦地打断了余氏的哭诉。
“怎么办?就让他们几兄弟养,一家养一年。”余氏依旧拍着大腿嚎。
“大丫,你开口说句话,你想怎么着?”叶铁柱开口问。
“爷爷,我……”麦香的话还没说完,被余氏打断了。
“亲家,你家大人都死绝了,糊弄一个孩子呢?”
“二福、三福,去把你们大哥抱来。”叶铁柱黑着脸说道。
“我说你们叶家除了逼一个十岁的丫头就是逼一个废人,你们叶家的人还有点担当没有?”赵元山冷笑道。
“你们赵家有担当,你们赵家的闺女出了事,怎么不见你们赵家来出一个大子,一个个都躲得远远的,这会倒说上风凉话了?”孙氏也冷笑一声回道。
真要打起来,她娘家也不是没有人,谁不会闹?想要她养老大一家,做梦吧!好容易才分的家过几天清净日子,她可不想背这个大包袱。
“你,你,你……”赵元山几个“你”都没有说出什么来。
“她三婶,话可不能这么说,我这闺女是嫁给你们老叶家了,是为你们老叶家生儿育女,这出了事,自然是你们老叶家担着了,我们是她的娘家人没错,条件好了,愿意替你们分担一些,那是我们仁厚,没这条件,我们也做不出没米的饭。”余氏把手一摊。
这时,二福已经把大福背了进来,大福听了余氏的话,苦笑了一下,原本,他也没有指着赵家帮忙,自己的亲兄弟都靠不住,还能指望这些妻舅?
大福无限怜爱地看向了麦香,父母兄弟都没有靠住,关键时候还是自己的女儿没有丢下自己。
叶铁柱把余氏的要求提了一遍,又说了家里的难处,然后看着叶大福。
“爹,娘,岳母,还有里长,这家既然已经分了,当初怎么说的还是怎么来,弟弟们也有他们的难处,就这样吧。”
叶铁柱和二福三福几个听了都忙不迭地点头。
里长见了摇摇头,说道:“既然大福兄弟都没有意见,我这个中间人也没有好说的,告辞。”
“还是大哥说的对,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这分家也不是儿戏,今儿分了明儿后悔了又重新来过,各家可是都重新立了户籍的。”里长一走,孙氏忙笑着说道。
余氏自然听出孙氏的意思是暗示自己,这家已经分完了,你再怎么撒泼也没有用。
余氏狠狠地剜了叶大福一眼,抱着麦香又嚎上了。
“亲家婶子,你们留下来在大哥家吃顿饭,就知道大哥家的饭食有多好,就知道分家谁家得到的好处最大了。”钱氏卖了个乖。
她猜想赵家人平时也是吃不上一顿饱饭的,这些个壮汉要见了麦香的家干饭和肉菜,要放开了使劲吃,只怕一顿要吃了麦香家七八天的饭食呢,她想看到麦香吃亏为难的样子。
“嬷嬷,爷爷,今天当着我姥姥家的人面,我有几句话想说清楚,刚三婶也说了,各家是重新立了户籍的,各家的东西是各家的。我爹娘躺在炕上不能动,麦青、麦绿还小,我和麦黄要时常出门做事,我不想我们这边一出门,家里的东西就被别人算计了去。说实在的,我一个十岁的小丫头,带着二丫挣这几个钱也不容易,我不是银钱多了没处花,而是为了爹娘的身子着想不得已才买了点鸡蛋和肉,我们也不容易,我不求各位叔叔婶婶拉我们一把,但是,我也不希望我们被别人算计了,连点自己家的东西也守不住。”
叶铁柱听了大丫的话,还没等余氏这边的人开口,忙厉声说道:“大丫的话你们都听见了?以后,记住了,下次让我知道还有谁打着大丫这边的主意,我绝不饶她!摸摸你们自己的良心,你大哥大嫂都瘫在床上,你们几个闹着要分家,大丫一个十岁的孩子为了不拖你们的后腿,也依了你们,你们还忍心算计去她,良心是喂狗吃了吗?”
叶二福看叶铁柱盯着自己家的婆娘看,猜想自己婆娘做了什么事被抓了,便狠狠地瞪了一眼钱氏,说道:“爹,我们知道了,会管教好孩子们的。”
钱氏见叶铁柱还盯着自己,只得忍气说道:“爹,放心,以后不会了。”
孙氏没等叶铁柱看向自己,忙先说道:“我肯定不会,我家麦苗也不会。”
“大丫,你放心好了,以后还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包管她拿了一个鸡蛋让她还两个。”叶铁柱今天是恨透了钱氏让他丢尽了脸,不过大丫的做法也让他不喜,他觉得大丫应该等赵家的人走了后再说这个问题。
余氏见叶铁柱发话了,想了想说道:“亲家也别恼,这事我还要再说一遍,下次再让我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没有经过我们大丫几个同意就私自拿走我闺女家的东西,我老婆子都不会轻饶她。还有,亲家,既然我姑爷同意不拖累这些兄弟,那是我姑爷仁义,我老婆子也没有话说,但是我姑爷的两亩地,这几个兄弟帮着耕种,这总该不为难吧?这粮食该给我们姑爷送来吧?”
“这个放心,我断不会看着自己家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挨饿的道理。”叶铁柱忙答应了。
“那就好,别忘了今天你说过的话。”余氏说完起身要离开,她还不至于糊涂到真要让这一大家人在麦香这吃顿饭,麦香家的米缸她已经看过了,只怕都煮了也不够填饱这些人的肚子。
虽然结果不是很满意,但是这一趟总算没有白来,为自己的女儿争来了四石的粮食,余氏还是有几分得意的。

第四十七章、不走了

今天开始双更,第二更会在晚上七点左右,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
余氏等人从上房出来,正好看见麦黄拎了篮子草回来。
麦黄看见姥姥家来了这么多人,有些莫名其妙的,抬头看了看日头,有些担忧地看着麦香。
“二丫,你又去割草了?你看你家养的这十只小鹅,用的了这么多草吗?”孙氏问了一句。
她是故意想让赵家的人知道,麦香不是没有一点心计,还知道养鹅呢,一养就是十只。
果然,余氏听了这话留了步,本来打算进屋跟赵氏说几句体己话再告别,这会也抬腿走向了那墙体旁边的一个小栅栏。
栅栏自然是五福帮忙搭的,因为现在鹅还小,还没有办法赶出去放养,是把新鲜的草剁碎了喂它的。
麦香的上世家里就是做盐水鸭盐水鹅生意的,麦香小的时候曾经从学校门口买了一对鹅回家当宠物,所以对鹅的习性还不算陌生。
“怎么不养鸡?”余氏拧着眉头问。
北方人很少有养鹅的,养了也只是等着捡几个鹅蛋,鹅的产蛋率低,而且,北方人也不大爱吃鹅肉,这大鹅最后也卖不出一个好价,哪里有养鸡划算?
“姥姥,这鹅只吃草便行,这鸡可是要吃粮食的,我们哪里养得起?”麦香说道。
余氏听了方不做声,转身进了屋子。
赵氏见到余氏进门,忙问:“娘,你们都说了些什么?”
余氏坐下来叹口气,说道:“你们这一家的日子以后可如何过?姑爷的心太软了,本来说好的八石粮食也没有要到手,只答应了给你们四石,你心里又是一个没有算计的,这家靠着大丫,对了,大丫呢?”
麦香此刻正在屋外听赵元江讲怎么养鹅,原来这小鹅的食量也是相当大,几乎隔一个时辰就要喂草,所以尽量还是每次割草时带出去吃饱了再赶回来,另外还有一点,这小鹅要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自己会到时回家进窝等等。
“大姐,姥姥找你呢。”麦青出来喊了一句。
麦香刚一进屋,便听见赵氏在挽留余氏留下来吃饭。
“娘,大丫本事着呢,这些日子就没有断过我和孩子爹的鸡蛋和骨头汤,连孩子们吃的也是干的大米饭,娘,你就留下来吃顿饭吧,反正你回去后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吃,大嫂那人能让你吃个半饱就不错了,我跟你说……”
赵氏的话在麦香进门时顿住了,看见麦香,她有些讪讪的,因为她突然想起来,这个家是麦香在当,她并不清楚家里的状况。
余氏见到麦香,一把搂过麦香,问道:“大丫,你跟姥姥说实话,你真能挣来银钱?你手里有多少银钱?”
“姥姥,我一个孩子能挣几个银钱?还不是我爹编的东西我拿去卖了,说几句好话,哄得那些夫人小姐们高兴了,给几个赏钱,那才多少?”
“我说呢,你一个孩子能去挣到什么钱?这银钱也不是这么好挣的。”余氏听了又一脸苦相。
“对了,那不分家卖大丫是怎么一回事?”余氏又想起来问一句。
麦香还没来得及开口,赵氏在一旁得意地说:“京城的一位格格看上了我们大丫,想买我们大丫进府,条件好着呢。”
“格格?”余氏听了一惊。
待赵氏把对方提的条件说了一遍,余氏看着大丫。
“娘,我们还回不回去?”赵元山进来了,后面跟着赵元江和赵元河。
“你们先回去吧,我好容易来一趟你二姐家,你二姐如今也分家了,你二姐和你姐夫也不能动,这家没有一个当家的怎么行?你这外甥还不足满月,大丫哪里会摆弄一个刚出生的娃娃?”余氏刚听了赵氏说的话,正寻思呢。
“那也成,我们先回去了,地里还有不少事。”赵元江一听余氏不回家,虽然有些意外,倒是也很高兴,家里这几天的粮食正不太够吃呢。
麦香听了不知说什么好,论理,自己家姥姥在这边住一天两天也是应该的,问题是麦香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余氏要住习惯了不想回家可如何是好?
麦香真觉得多养一个人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不是她小气,实在是家里的状况由不得她不精打细算。另外,让麦香跟一个陌生的、不太爱洗漱的老人睡一张炕上,绝对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情。
麦香心里不太高兴,转身便出去找叶大福了,她想问问叶大福的意思,看看这余氏大概会留下来几天,还有,晚上她想跟九凤住,可是这借口又不太好找。
赵氏听见自己的亲娘能留下来住几天,她倒是很高兴,也没有留心麦香是什么表情,麦香不在跟前,她说话也随意多了,这不,刚跟余氏吹嘘完麦香一个风筝能卖到一两银子和麦香从佟家接了一宗大生意,又跟余氏说是想吃饺子了,想让余氏包一顿饺子来解馋,因为这些日子麦香除了会做米饭和面汤便不会做别的。
余氏一听这个,还有什么不乐意的?
叶铁柱和刘氏等人送走了赵元江等人,见余氏留了下来,也不知这余氏会住几天,均是一脸担忧的表情,穷人家谁家的粮食也不富裕。
可巧这会麦黄领着麦青拎了一个小篮子出来,因为菜地的事情多半是麦黄去,麦香不大会摘菜,有些青菜还不大认识。
“二丫三丫你们去做什么?”刘氏问。
“我娘想吃饺子,姥姥让我们去割点韭菜。”麦青没什么心眼,先说道。
“什么?这不年不节的吃什么饺子?”刘氏不高兴了。
“娘,我就说大嫂家有钱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们还以为人家日子过不下了。”钱氏嘟囔一句。
刘氏一听,蹬蹬地回了上房,一进门就对着叶大福发问:“大福,你跟娘说句实话,你家哪来的银钱?”
叶大福见刘氏一脸的气恼,问道:“娘,你又怎么了?不是说了是大丫挣了几个钱吗?”
“大丫,你说实话,你挣了多少银钱就敢这么败家?你爹的腿不治了?你小弟还这么小,连口奶水也没有吃上,这以后要多少精米要多少细粮你知道吗?”
“嬷嬷,怎么了?”麦香也觉得刘氏的态度不对。
“怎么了?刚你姥还哭穷,你们这一家人不知该怎么养活,转身又要包什么饺子吃,说你们没钱说你们穷谁信?你二婶三婶还说我有了银钱偏了你们说你们存了私房,我倒要看看,你们这样大手大脚的能过几天,到时没有粮食没有银钱我们是一个子也拿不出来的。”刘氏赌气坐在炕沿上生气。
“老婆子,算了,兴许是老大家的馋了想吃顿饺子,你呀,就别操心这么多了。”叶铁柱进门劝道。
“我能不操心,儿子孙子总归是自己的,难不成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