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你这小丫头,我跟你说认真的,你倒把我吹捧了一番,蕙兰,你说说,我跟女儿的话,谁的对?”曹雪芹听了麦香的话一阵闷笑,好心情地拉着柳蕙兰来做裁判。
“都对,你们父女两个接着吹。”柳蕙兰难得见曹雪芹这么开心,也跟着打趣道。
“啧啧,我还真真不知这小丫头这么会说话,这嘴,比当年的玉儿还厉害。”李妻突然笑着来了一句。
曹雪芹听了,立刻沉默了。柳蕙兰忙问道:“麦香,方才你说打算开一家小饭馆,可是咱们这地方,能有吃饭的人吗?”
“师娘,反正我是在自己家开,连饭馆带客栈带小铺,有就捡几个人,没有就算了。我还打算明年开始。多养一些鹅和鸭子还有羊兔子什么的,我和师娘再合伙做点手工活,过日子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
麦香虽然很想知道这个玉儿是不是就是林黛玉的原型,可是也知道这会不是问这个的时候,因为李妻也明显发现自己说错了话。
“这样好,这样好。强过你去卧佛寺卖这些东西,你也一年年大了。”柳蕙兰听说麦香没有打算再去卧佛寺讨生活,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毕竟是一个传统的人。总觉得一个女孩子拉下脸来去求那些有钱的夫人小姐买几样东西,说白了跟乞讨有什么区别,她可不希望麦香这样贬低自己。
麦香自己倒还没大觉得别扭,她毕竟是一个现代人,在现代,有的明星没有出名之前也在地铁和天桥等人多热闹地方卖唱。
麦香是一个城市孩子,一点农活不懂,家里又是这个样子,她不想法去挣钱养家估计这一家人就要饿死或被卖,在生存和面子之间。她只能选择生存,反正她这具身体也不过才十岁。还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村姑,面子能当饭吃?
“知道了,多谢师娘关心。对了,先生,我方才进来前,听先生跟里长说。你们家的房子,也打算分批盖?”
“我们家应该跟你差不多,现在也是只能拿出三十多两银子,先搬了家,那园子以后慢慢再来收拾。”
“先生不必着急,兴许哪天先生的画一下被人相中了,到时盖房的银子就有了。”麦香说道。
“真要这样就好了。”柳蕙兰笑道。
“会的,霑儿的字画,还是很有功底的,有收藏的价值。”李鼎在一旁说道。
“先生,等以后我搬家了,我也要弄一个书房,我也要几幅先生的字画,好歹我也是先生的干女儿,不能整天都是铜臭味。”麦香忙笑着说道。
这个她早就想好了,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存留住曹雪芹的笔墨,给自己的子孙传下去,给后人多一点研究曹雪芹的资料。
“放心,我女儿想要多少都没有问题。”曹雪芹似乎真的把麦香当自己的女儿看待了,看着麦香的眼光,更多的是怜惜和宠爱。
“哎,谁家有这么一个乖巧能干的小闺女可不让人羡慕死?”李妻看着麦香,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如果她女儿身边有一个麦香这样聪明乖巧的孩子,该有多好。
想到这,她又看向了曹雪芹,如果女儿回来,还能跟曹雪芹成一家人,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辈子她就别无所求了。
这柳蕙兰比她女儿还大三岁呢,她如今不也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加上有这干女儿在一旁协助,这小日子是越过越好。
李妻的一声叹息,让李鼎和曹雪芹的心都抽了下,因为他们知道,李妻想起了谁。
“嬷嬷真会说笑,我如今不就是先生和师娘的女儿?还用问谁家,羡慕谁去?”麦香一见气氛不对,忙笑着回道。
柳蕙兰听了一拧麦香的小脸,笑道:“我来看看,你这脸皮是什么做的?长辈面前也不害臊。”
“师娘,轻点,我明儿还要出门去送货呢。回头拧肿了人家问起来,我就说是干娘拧的,你就成了坏人。”麦香越发的贫起来。
“真真拿你没办法。好了,不贫了,说正经的,明儿去送货,你觉得佟家会给多少银子呢?”
柳蕙兰因为有李妻帮忙,提前把那十个门帘做好了,只是,这十个门帘花的原料钱也有五、六两银子了,她有些没底,这银子真会收回来吗?谁家愿意花一两多银子买这么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哨东西?
“这个我也说不好,不过我想,对我们穷人来说,一两多银子是一笔大钱,可是对那些有钱的小姐和少爷来说,一两银子不就是他们的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的零花钱吗?”
“可不是咋的,我们先前自己家的姑娘一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现如今的这些大贵族家,有的一个月还有三四两银子的月钱呢。这些大户人家,有几家是真正靠上头的那点俸银过日子,谁家没有田地没有买卖?”李妻在一旁有感而发。
“婶婶,话不能这样说,京城有名无实的穷王爷贝勒还少吗?多少穷的吃不上的宗亲也不是没有。”曹雪芹想到了敦敏敦诚兄弟。
“可不,谁能比得了富察家的富贵?虽然先皇后走了,可圣上对他们家,一直盛宠至今,现在京城里还有谁家敢跟他家比。”李鼎也感慨几句。
“表叔,我们也不用羡慕人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想当年,咱们不也是让人羡艳的钟鸣鼎食之家吗?可是转眼间,不也是忽喇喇大厦倾,谁知道下一个轮到的是谁?”曹雪芹冷笑一声,说道。
“算了,我们还是学学罗贯中先生吧,蕙兰,温一壶浊酒来,我和霑儿饮酒说古,曹家也罢,李家也罢,都付笑谈中。”
“表叔,错了,这首词可不是出自罗贯中先生,而是出自于杨慎。”曹雪芹纠正说道。
“杨慎,杨慎是谁?”李鼎倒是也虚心好学。
不说李鼎不知道,麦香也一直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写的,她也特别喜欢这首词表达的大气、洒脱、和超然物外。
“杨慎是前朝的文学家,是写《廿一史弹词》的,比罗贯中晚生了一百多年,这首词是本朝初年毛宗岗父子移植过去的,的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曹雪芹见好几人都探着脑袋听着,便索性多解释了几句。
“老头子,又闹笑话了吧,亏你还自诩是读书人。”李妻笑着瞋了一句丈夫。
“这算什么笑话,霑儿从小就是看着我姑父的藏书长大的,我姑父是谁,是江南有名的风雅名士,学富五车,我能跟他比吗?”
“你呀,还没有开始喝就多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李妻摇摇头。
“霑儿,你。。。”李鼎本来想解释一下的,可是话刚出口,又觉得多余。
他们当然知道,这曹寅的藏书目前都飘落在曹寅的二女婿顺承郡王府的后人手上,曹雪芹多次上门索书未果,这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先生,你也别着急,你才也不是说了,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兴许没几年他家也倒霉沦落了,你就有机会把老先生的藏书买回来。”麦香说道。
麦香仿佛记得有一次看到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曹家的表亲在琉璃厂把曹寅的藏书寄卖,曹寅的藏书很多是孤本和善本,当时买书的人趋之若鹜。
“呵呵,麦香的这话有道理,依你这么说,我还要多攒些银钱,即便我等不到那天,我儿子能等到那天,我也能含笑酒泉了。”
“又胡说,我看你也是没喝就多了。”柳蕙兰一听急忙伸手捂住曹雪芹的嘴,她特别忌讳听到这个。
麦香一听这话,想起了历史上记载的那场可怕的痘疹,要怎么才能避开呢?
还有十年的时间,麦香不知自己能不能攒够足够的银钱,替曹雪芹把书出了,然后带着这一大批人去南方游玩个两三年再回来,应该就能保住这些人的性命吧?
想到这,麦香真心觉得压力山大。

第一百零九章、柳蕙兰进佟家

次日,当麦香从佟家出来,手里拿着佟太太给的钱袋子,看见门口站着的柳蕙兰,忙举起了手里的东西,冲柳蕙兰灿烂地一笑。
“给了多少?”柳蕙兰有些紧张,这是她跟麦香合作起来,接的最大的一笔活。
“师娘,我早跟你说过了,佟太太那人很讲信誉的,答应了是多少就是多少,我那个人家也给到了五百大钱一个。”麦香也挣了二两银子。
“那照这样算来,我们再好好做一个月,应该能多盖几间房子了。”柳蕙兰松了一口气,笑了,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挣到十两银子。
“这个就说不好了,佟太太说她先拿去试卖,过几天再给我们信,还有一点,天渐渐凉了,这门帘人家即便买了也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师娘不如还做长寿花的挂件。”
“这倒也是,算了,我也该知足了,这下能好好有个家了。”这么一想,柳蕙兰又知足起来。
至于麦香,她倒有些发愁了,接下来,她该做什么呢?
“师娘,我看你家的炕上有一把秃了毛的牙刷,我想问问,这牙刷你花多少银子买的?”麦香想起来自己家里还有几把牙刷柄,是不是该派上用场了?
“那个啊,那个可不便宜,那是象牙的,是别人送的。我们在南边那会家里也用过,也是象牙的,得四五两银子一把呢。”柳蕙兰说完,突然想起了什么,看着麦香又问:“你问这做啥?”
“师娘,我知道你针线活好。我呢,已经让我爹和五叔打磨了好几个牙刷柄,只是,这个缝毛的活,只能交给师娘了。”
“这?这你也能做?”
“自从在你家和格格家看到这个东西,我便动了心思,不过,我可没有象牙。是用木头做的,保证能用,肯定好用,走,师娘,我们找卖肉的要点猪毛去。”
麦香说完正要拉着柳蕙兰离开。迎面碰上突然碰到了佟立文和丰年。
“麦香,你啥时候来的?你这是要走了?”佟立文看见麦香,眼睛明显亮了一下。
“我来了一会了。已经见过太太了,正打算回家。”麦香自从知道他有了内定的妻子之后,心里的那点小火苗早熄了。
“这位想必就是麦香的师娘吧?师娘你好。”佟立文注意到了麦香身边的柳蕙兰,柳蕙兰的气质形象跟农妇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佟立文才会大胆推测对方的身份。
“你好,你是佟家的少爷吧?”柳蕙兰也不傻,在佟家门口碰见的,还带着一个小厮,身份是显而易见的。
“师娘好,叫我佟立文就行了。什么少爷不少爷的,听说师娘和先生的学问相当好。我还想找个机会登门拜访呢,就是怕莽撞了。”佟立文客客气气地说道,说完还特地看了麦香一眼。
佟立文总算想起来了,那天在他母亲的屋子里,麦香一口一个“大少爷”他听得为何会刺耳了,因为他觉得麦香跟他生分了。
柳蕙兰听了这话。瞧了瞧对方的神情,再看看麦香,笑着说:“不过是瞎认得几个字罢了,哪里就说得上学问?不知佟家少爷现在哪里入馆?”
“就在镇里的八旗官学附读,因明年想参加童生试,家里又给请了一位先生。”
“难怪佟少爷小小年纪气度就不凡,这念过书的大家公子就是不一样。”
“师娘就别笑话我了。对了,麦香,我刚才好像听得你说要什么猪毛,你要猪毛有何用?”佟立文见麦香半天没有说话,忙看向麦香询问。
“我想做点东西。”
“这样啊,那个地方也不干净,你们女孩子去也不合适,让丰年去一趟吧。”
“不用了,不用。”麦香的话刚说完,丰年就跑开了。
“你们还有啥要买的吗?”佟立文又问。
麦香这会十分为难,她若说有,看佟立文这样子,肯定是会跟着自己去,可如果她不走,总站在这佟家大门口算怎么回事?
柳蕙兰显然也考虑到这个,说道:“没什么要买的了,我们本来也打算回家了。”
她以为这样一说,佟立文就会明白什么意思,没想到佟立文却开口说道:“既然没啥事,师娘,不如跟我进去喝碗酸梅汤解解暑吧。”
“不了,不打扰了。”柳蕙兰忙拒绝道。
佟立文看向麦香,麦香也忙摆手说:“真的不去了,方才太太已经给我喝过了。”
佟立文待要再劝,哪里知道门口的小厮见佟立文回来了,早就有人报告了佟太太,佟太太听说儿子在门口跟麦香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谈了半天就是没进门,觉得蹊跷,便出来看看。
“麦香,你们有话怎么不进去说,这大热的天在这站着?你这孩子,跟我们还见什么外?”佟太太上来就看着麦香问。
佟太太说完,忙转向柳蕙兰,问道:“这位是?”
“太太,这是我师娘,也是我干娘,师娘,这是佟太太。”
“原来麦香嘴里不离口的师娘就是你了,我早就想见一面了,麦香你这孩子也是,师娘都到家门口了,你也不带进来坐坐。”佟太太笑着说道。
说实在的,柳蕙兰有些被佟太太的热情吓到了,她知道佟太太对麦香不错,但是没想到对方这么随和没有架子,她有些糊涂了,为啥呢?
柳蕙兰毕竟在大宅门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也不是那种扭捏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妇人,所以,这会见佟太太亲自出来迎接了,也没有不进门的道理,加上她也想了解一下这佟太太的为人,忙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打扰佟太太了。”
“哪里。能请到你才是我们的荣幸。”佟太太打理夫家生意多年,哪里会看不出柳蕙兰的不同来?
虽然眼前这女人穿着比较寒素,但是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这女人有过良好的家教,绝对不是寒门小户出来的,想必是因为什么落魄了。
还有,她早就从柳蕙兰的针线上判断柳蕙兰手艺不俗,有了好奇心。想结交结交,如今对方都到自己家门口了,她岂有错过之理?
佟太太带着柳蕙兰和麦香进了偏厅,刚分宾主坐下,丫鬟便送来了凉凉的酸梅汁,佟太太又低声吩咐丫鬟上些西瓜。
“佟太太。不用麻烦了。”柳蕙兰忙说。
“对了,还不知师娘贵姓?”佟太太问,她看着柳蕙兰应该比她大几岁。
“夫家姓曹。太太叫我曹娘子就可。多谢佟太太这些日子对我们的照拂,麦香回去后没少说佟太太的好话,没想到今天有机会亲自跟佟太太说声谢。”
“曹太太客气了,说到照拂,应该是麦香姑娘照拂我才是,这孩子,心思灵巧,做出来的东西既新奇又好看,多少人都夸着呢。”
“那也是小打小闹不值钱的小玩意,难得佟太太不嫌弃。”
“这就不错了。她才多大?说到她做的东西,我们老太太上次收到那长寿花的挂件。着实高兴了好几天,也没少夸麦香这孩子。”
麦香看着这两人互相客套来客套去,她都觉得有些昏昏欲睡了。
“对了,我一直有个疑问,今日见到曹太太,斗胆问一句。曹太太刺绣的针法,我瞧着跟我们这边人大不一样,不知曹太太师从哪里?”佟太太问道。
她一直觉得柳蕙兰的手艺不错,曾经拿去找人鉴定了一下,说是典型的苏绣,所以也会想问问,同时也试探一下。
“我是南边人,我从小跟家里学的苏绣。”柳蕙兰也不避讳,因为她猜对方已经看出来这点。
“难怪我说不一样呢。曹太太,你有没有兴趣做大件的东西,如果是双面绣,价钱就能更优厚一些,你放心,有麦香在,我不会亏待你。”佟太太早就动了心思,想收一个正经的好绣娘。
“不知佟太太有花样吗?”柳蕙兰正为房钱发愁,哪里会放弃这个机会。
“花样?我听说你们南边的样子更好看,我就想要你们南边的货。”
“好,我答应你。就是有些慢,还请佟太太不要着急。”
两人又对这绣品的大小、用途等做了些探讨,
好在是第一次见面,商讨完了,柳蕙兰喝了碗酸梅汁,看了看天色,便站起来说:“今日匆忙,就先告辞了,改日有机会再叙。”
佟太太也知道不能强留,笑道:“今儿也算认识了,下次有机会进镇,还请曹太太贵脚踏贱地,我们好好唠唠。”
“好,一定。”柳蕙兰倒是也笑着应了。
佟太太亲自把柳蕙兰和麦香送到了大门口,丰年正拎了个篮子探头探脑地向里张望,见太太亲自送人出来,倒是吓了一跳,想藏也来不及了。
“手里拿的啥?”佟太太路过丰年时,看了一眼。
“这是麦香姑娘要的猪毛。”
“猪毛?”佟太太听了看向麦香。
“我想要来做点东西,还不知能不能成。”麦香并没有说做啥。
这牙刷,目前也就十来把,她想给阿木昕和乌拉多敏两家送去,因为上次她已经看出来阿木昕的牙刷很旧很旧了。
“是吗,那我可就等着了。”
“太太放心吧,若成了,少不得要麻烦太太的。”麦香倒是也答应得很痛快。
回来的路上,柳蕙兰问了一遍麦香和佟家相识的具体经过,叹了口气,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

第一百一十章、套话李妻

当麦香拎了一篮子猪毛进院时,正碰上赵元江用一个小推车送赵氏和麦地回来。
“大丫,你又出去上街了?”赵氏看着麦收手里的篮子先问道。
“大舅好。”
“大丫啊,你怎么不去姥姥家玩了?你大舅娘和你姥姥还有老姨都念叨你呢。”赵元江看见麦香,讨好地笑笑。
“家里也离不开人,我老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吧?”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赵元江说完,看了看麦香,又说道:“大丫,你姥姥都跟我说了,那件事情,是你姥姥做得不对,她也就是看着小孙子可怜,连口奶也吃不上,没别的。”赵元江见麦香有些不冷不热的,便解释了一句。
“大舅,没事的,都已经过去了。”
“这就好,这就好,你姥姥,人不坏,谁她都惦着,这不,前几天还把你老姨的彩礼偷偷拿了点去贴补你大姨家,说你大姨家如今是最艰难,弄得你老姨还跟你姥别扭了一顿。”赵元江说完,似乎也有些惭愧。
他是家里的长子,底下的弟弟妹妹过的不好,他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要这几十岁的老娘舔着老脸,今天从这家划拉点明天从那家收刮点去贴补那最需要帮助的人。
麦香一听这个倒是愣住了,想到这老太太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母亲,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偏心,而是用错了方法。只要哪个儿女过得不好。她都惦记,只是自己能力不足,才会想着从别的儿女那劫富济贫,可偏偏这几个女儿又没有一个真正富裕的。
其实,余氏走后的第二天,赵氏就跟麦香念叨过几次。说余氏没少惦记麦香几个。每年二月二去姥姥家的时候,姥姥都会想法让大舅娘给做点干饭吃,让这几个可怜的外孙外孙女吃一顿饱饭,也会让冬至带几个孩子上街,买点小点心解解馋,偶尔,也会偷偷塞几个铜钱给赵氏。
麦香没有前身的记忆。所以,她对赵氏说的这些不感兴趣,加上赵氏这人本身也就是一个不太靠谱的人,这些话,麦香就更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此时从赵元江嘴里再次听到这些,麦香心里倒是小小的触动了一下。
“我姥姥拿了些啥走?”麦香好奇地问了一句。
这冬至说亲的对象家条件还不错,可惜麦香后来一直没有去过赵家。也不知对方都送了些啥彩礼。竟然让余氏又惦记上了。
“好像有一块花布,还有几百个大钱,别的我也不清楚。”
“那后来咋整的?”麦香想更深地了解冬至的为人。
“还能咋整?东西都给了出去,你老姨说,怎么也该跟她商量一下,她可以自己看着给的。”
麦香一听这个。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余氏跟大儿媳方氏住了这些年。难保不会从大儿子家划拉点什么走,可是以方氏那刻薄的性子,知道后还不得不依不饶的?她们这对婆媳,还不得三天两头打架?
麦香想到这,突然笑了。她知道,这里的女人社会地位低,即便儿媳对婆婆有再多的不满,一般都是私下动点心思,当面打起来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压下来,女人很有可能被休。
赵元江说完,见麦香自己发笑,看了看赵氏,赵氏也摇摇头。
“大丫,你傻笑啥,还不帮我接过你小弟。”赵氏的身子,还不能长时间地使力。
麦香听了只得放下篮子,接过麦地,赵氏顺便从地上拎起篮子,掀开上面的一层布。
“大丫,你弄这个猪毛干啥?”
“啊,有点用,现在还说不好。”
赵元江听了这话,看了看篮子里的猪毛,又看了看麦香,说道:“大丫,大舅想问问,你能不能再给大家伙找点啥挣钱的道?你也知道,你大舅没啥能耐,你表哥表姐都大了,好几件大事等着,还有你大姨娘家,更是如此,比你大舅家还不如。”
赵元江说完,眼巴巴地看着麦香。
“大舅,我不是让大舅娘她们绣荷包了吗?别的我一时还真想不到啥。说句实话,我也不是真有啥能耐,我只是会说几句话,把人家哄高兴了,多给了我几个赏钱。”
“那荷包才能挣几个钱?你大舅娘和你大姨娘还都不会做。”
“大舅你也别心急,再不济,等明年开春了,你们还可以做风筝卖呢。”
麦香犹豫了一下,没有让他们去做牙刷柄,因为她自己也不清楚,这个东西,究竟能不能卖出去?
赵元江听了麦香的话,很是失望,叹口气,连屋子也没进,直接回去了。
不知为什么,麦香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酸酸的,穷人的日子哪里有什么自尊可言?
叶大福心里也酸酸的,如果他不是有了麦香,他的日子会比赵元江还艰难多了。
“算了,闺女,咱们还是先顾好自己,等你有能力了再去帮助别人。”叶大福看出了麦香的心思,因为他知道,他的闺女是一个善良的人。
“知道了,爹。对了,爹,我那几个牙刷柄,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染上什么颜色,越鲜艳越好,红的绿的都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