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二家的,管孩子就管孩子,扯这些老婆舌头干啥?说给谁听呢?家里还有点规矩没有?你公爹五十岁的人不也一天天在外头拼死累活的,他能有个饱饭吃?不还是为了你们大家?”刘氏站在正房的门口训道。
钱氏听了脸憋红了,也不敢明着跟老太太犟嘴,只得愤愤地拉着麦粒、麦种进屋了。
刘氏气的也回屋躺下了,思索是不是该把这儿媳妇的绣花钱也收上来,省的这一天到晚的闹腾。
可是真把钱收了回来,老三和老二肯定不干,又得闹腾分家,再说了,当初说好了,这是各家的私房,如今一说要收回,只怕这绣活她们两个也会干脆不做了,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刘氏思索的同时,麦香也在教育赵氏和麦黄。
“娘,我跟你再说一遍,家里的事情不要往外说,爹也再三嘱咐你了,你怎么这点记性都没有?这些铜钱是我挣回来的,二丫今天只卖出了两双草鞋。我哪次买的点心都没有偷吃,你们就是不信我,一个外人说什么你就相信了?”
“大姐,下次我去卖小鞋,你去卖大鞋好了。”麦黄还是不服气,觉得是工种的问题。
“行,你去吧。”麦香知道不让她吃点亏她不知道自己的斤两。
赵氏见麦香生气了,也有些后悔自己不该听了孙氏的话就打起女儿来,女儿这么小就知道挣钱,还知道给她买吃的,九凤比麦香还大十个月呢,还是一个成天在刘氏身边撒娇的小奶娃。
“那,那,娘下次要再瞎说时你再提醒娘?”赵氏变相地向麦香认错。
麦香叹口气,说:“知道了,我累了,想睡会觉。”
赵氏把麦黄、麦绿和麦青拉到隔壁炕上了。
叶铁柱几个回家来,明显觉得家里气氛不对,刘氏又在炕上躺着,连晚饭都懒怠吃。
叶铁柱劝了半天,无奈刘氏心里这口气就是不顺。幸好,五福从外面进来,大喊道:“爹,娘,我大哥回来了。”
是叶大福他们回来了。

第二十五章、送钱的媒婆

麦香两个回到家里,大家都在上房吃饭,麦香把东西放好了,也跟着麦黄进了上房。
“麦香,今天出去卖了多少文钱?”钱氏看着麦香问。
“没多少。”
“麦香,没看到你三婶吗?”钱氏的眼睛转了一圈,笑眯眯地问。
“三婶?三婶也去集市了?”麦香心里觉得不太妙,因为她从钱氏的脸上看出了一丝等着看好戏的神情。
“嗯,你们前脚走,后脚你三婶就出去了。”钱氏依旧笑眯眯的。
“二嫂,麦苗他娘是去买帕子了,你胡说什么?”三福不满地瞪了一眼钱氏。
“我说什么了,我只说三弟妹去集市了,问问大丫看到没有,这话也有错?”钱氏拿着筷子比划了两下。
这时,孙氏也进院子了,她也是先回自己的房间,把东西放下了后进的上房。
“三弟妹,你这一趟出去,想必很有收获吧?”钱氏直接问孙氏,她也好奇麦香这丫头在捣鼓什么。
孙氏没回答钱氏,倒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叶大福,说道:“都说大哥老实厚道,原来不声不响地在闷着挣钱呢。”
孙氏的话音刚落,屋子里的人都看向叶大福。
“三弟妹这话是什么意思?”叶大福问。
“大哥倒是会装憨。”
“老三家的,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叶铁柱开口了。
“爹娘,你们不是说,家里的男人们干活挣的钱都归公吗?大嫂不会绣花,大哥冬闲时编几双草鞋卖,算是弥补了大嫂的不足,这个我们也不说什么了,但是别的收入是不是该归公?”孙氏看着刘氏问。
“当然应该归公。我家二福冬闲去做短工挣的钱我们可是一个子也没敢密下。”钱氏忙开口了。
“谁做短工挣的钱不归公了?我家大福一年打多少短工,挣多少钱我见过一个大子?”赵氏说到这个心里还一肚子委屈呢。
明明是自己丈夫最能耐,偏偏挣的钱养了这一大家人,自己家这几个孩子还吃不饱穿不暖的,这老三家的又不知要闹腾什么。
钱氏和孙氏都没有话说了,大福确实比二福、三福打的短工多,工价也高,因为他会泥水匠的活,当年在兵营里练的,什么活都会做一点。
“你把话说明白了。”刘氏对着孙氏问。
“大哥一早起来就开始忙乎,编了这些柳条篮子给麦香拿出去卖,还哄我们说是给孩子玩的。我看麦香把花篮子都卖了出去,起码有好几十文钱。”孙氏离得远,只是看见人家抓一把钱给麦香,所以她估算了一下。
也正因为这笔钱不是小数,她嫉妒了,这么一个早上就能挣好几十文,抵得上她辛辛苦苦绣好几天的手帕子,这个亏不能吃。
当然,她也有借着这个由头挑事的意思,大房好容易才找到一个挣钱的营生,赵氏这个爆脾气肯撒手才怪呢,还有钱氏,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都闹了起来才好,不能分家也要让大福吃点亏,谁叫他不赞成分家?
“三弟妹,我们大丫卖几个花篮子也碍你眼?大丫她爹什么也没有耽误,早起编几个篮子。。。”赵氏一着急,拿着筷子比划,唾沫乱飞。
麦香一把按住了她,自己开口说道:“爷爷,嬷嬷,我爹昨天下地回来,看见那柳条子刚发芽,便随手采了几根,编了一个小篮子来哄我们几个玩,结果麦黄生气耍了半天,说她单要一个,我爹早起又去采了些柳条来,索性编了五六个,还采了些野花。我和麦黄早起去集市,顺便带着去玩了,也没有想到竟然被人家看中了,给了我几个钱买了去。”
麦香之所以自己开口说,主要是怕叶大福撒谎有心理负担,毕竟这是他的爹娘,古人是最重孝道的。
刘氏一听这话,也为大丫的机灵点头,这孩子真不一样了。
刘氏本来就有些心疼叶大福,这个家他挣得最多,出力最多,却过得最苦,如今好容易麦香能立点事,她哪里肯去为难老大一家?何况,几个柳条篮子能卖几个钱?也卖不了几天。
“老三家的,一个孩子闹着玩的事情凑巧挣了几个钱你也放在眼里?你大哥也不是天天这样,他过两天还要进山呢。”
“娘,可不是几个钱,是好几十个大子呢。”钱氏不甘心了。
“二嫂,那是人家麦香有本事,能卖出去,你就不要眼红了。你挣钱的时候人家麦香说过什么了?”九凤自然是偏向大福一家。
“我那不一样,大嫂要能绣花,挣多少钱我也不眼红,可是大哥挣的钱要交公。”钱氏虽然恼九凤说话,可是两位老人面前,她也不好跟九凤翻脸。
“小孩子家家的,住嘴。”刘氏瞪了九凤一眼。
然后皱皱眉,问道:“麦香,你说卖了多少钱?”
“嬷嬷,一共加上我爹的两双草鞋钱才二十文。”麦香恭恭敬敬地回答。她也不敢说太少了,毕竟她不知道孙氏离她有多远。
“听听,老三家的,才二十个钱你就瞎嚷嚷啥。有本事,你们一早起来也编柳条子去卖,别耽误地里的活计就行。”刘氏不满地瞥了孙氏一眼,她自然知道孙氏不过是想借机闹事。
以前的孙氏有什么话都不说,都是背地里怂恿赵氏和钱氏,可如今她分家的念头太急切了,所以只得自己出面了。
钱氏和孙氏一听自己也可以去卖小花篮,也不做声了,心里暗自盘算。
这时,大门外有人喊了一声:“屋里有人吗?”
孙氏进来的最晚,所以她坐在炕沿上,这会先掀了门帘子出去,钱氏忙把碗筷收拾了,麦香也跟着搭把手帮了她一下,因为不知来的是什么客人,家里该有的体面还是要讲的。
刘氏看了眼麦香的行为,暗道这孩子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孙氏把人引进来,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看着很干练,麦香正疑惑这人没见过,正发愁不知如何称呼时,刘氏开口了。
“你是?”
原来刘氏也不认识,麦香松了口气,坐了下来。
“老嫂子,我是后村的,离这十多里地呢,怨不得老嫂子不认识。我夫家姓石,人称我石二嫂子,你就叫我一声石二家的就成,我常常帮人保个媒做个中人什么的,我的为人最是实在。”
原来是个媒婆,难怪这么自然熟。麦香不等大人们发话,便把自家这几个小的带了出去。二福、三福也把麦粒几个带了出去。
九凤和五福、八福一起跟着大福进了大福这边的屋子。
“五哥,准是来给你说亲的,谁家姑娘会看上五哥呢?”九凤歪着头打量五福。
五福的脸有些红了,说:“小妹再胡闹,五哥生气了。”
“五哥要成亲了,我住哪里呢?”八福发愁了。
八福和五福带着麦种、麦粒住在上房正中间的大炕上,也是平时是大家吃饭的地方。另外两家房间,东边是刘氏和叶铁柱,西边是九凤。
三福一家是住在靠东边的一间偏房,二福是紧靠着灶房的一间东厢房,唯独大福一家占了西厢房两间房间。
“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情,上炕和麦香几个玩一会吧。”大福拍了拍八福的肩膀。
“大哥,我们也采柳条子来编篮子吧,让麦香去卖了,能卖几个钱给大嫂买点吃的就好了。”五福说道。
“算了,没看你二嫂三嫂都不愿意了?”
“理她呢,哼,二哥、三哥一会准去采柳条。”八福有些气不过。
麦香在炕上听见了,抬头笑道:“五叔、八叔也会编这个?”
“五哥手巧,我还不会呢。”八福不好意思摸了摸自己的头。
九凤上炕看着麦香在摆弄铜板,便好奇地坐了上去,问:“你在做啥?”
“我在教她们数数和算数。”麦香拿了二十个铜板来教麦黄和麦绿,麦青太小,旁听的主。
五福、八福一听也上了炕,他们对这个也不是很在行。
此时的上房,他们几个一走,刘氏一听是媒婆,自然也以为是为五福的亲事来的,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原来是后村的石二嫂子,可真是稀客。”
刘氏说完吩咐孙氏给对方泡了一杯茶,当然,只是最便宜的茶叶沫子。
石氏接过茶了抿了一口,暗自撇撇嘴,不过面上却不露声色,她早已经趁着进门的功夫打量明白了,这个家比她想像的要穷,看来今天这趟差事好办了。
想到这,她似乎已经看到那厚厚的红包,脸上也立刻堆满了笑,说道:“我今天来,是给老嫂子送钱来了。”
“送钱?”屋子的人都愣住了,不是说亲,是送钱,送什么钱?

第二十六章、不卖

石婆子的话让屋子里的几个女人都愣神了,刘氏先开口问:“送什么钱?”
“大喜事,我呢,是受人所托,来向你们家买一个人,你们家的麦香姑娘被京城里的一家大户人家相中了,对方可是一位格格呢,想买她去做贴身丫鬟,人家可答应了,死契还是活契随你们挑,你们说说,这不是大好事是什么?”石二家的拍着手说道。
“石二家的,你不是媒婆吗?怎么又说买丫鬟?”刘氏被对方搞糊涂了。
“我呀,媒婆也做,牙婆也做,老嫂子放心,我口碑好着呢,不信你出去打听打听,这十里八乡的有多少家的媒是我保的?我要名声不好,人家也不能找上我是不是?”
“我大闺女不卖。”赵氏先开口了。
麦香现在会给家里挣钱了,她干嘛要把麦香卖掉?而且,她明白,卖了麦香,这银钱也到不了她手里,更何况,卖了闺女,她想见一面也难了,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又没有到那活不下去的地步,谁愿意卖孩子?
“这位妹子,你先听我细细跟你说,对方是正蓝旗章佳氏家的格格,章佳氏可是咱们大清朝正经的显贵人家,这位格格的父亲刚升了按察使去了江西,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员,她玛法,是当朝的一品大学士,那可是皇上身边的人,哎哟哟,要不是这位格格相中了你们麦香姑娘,麦香上哪里找这样的福气?”
“这位嫂子,这格格怎么就认识了我们麦香呢?”孙氏问。
“是这样的,这格格带着丫鬟和嬷嬷去卧佛寺进香,遇到了麦香姑娘,相中了麦香姑娘的机灵,她身边的李嬷嬷家的男人就是管我们庄子收租的,所以这才托了我来。”
石二家的当然不知道阿木昕买麦香的真正原因,所以,她的话说出来,没有什么可信度,麦香有什么好?
“外面的小丫头有的是,她为什么偏偏相中了咱们家的?”刘氏问。
“那个,我多嘴问一句,你们格格准备出多少银子买我们麦香?”钱氏问。
“一般人家的丫头死契至多也就是十两银子,格格说了,许你们多一倍,给二十两,还有,若是活契,便只给十两卖身银,需签五年的契,第一年的月钱是五百大钱,以后做得好了自然会涨,也不耽误麦香姑娘聘一个好人家。啧啧,这五年麦香姑娘的月钱也不是一笔小数了。”
“石二家的,对不起,让你白跑一趟了,我们家不卖人,还能过得去。”刘氏说道。
“娘,不如把麦香喊来,问问她的意思,要是签活契,不就是五年吗?五年后,麦香也才十五岁,家里有了她的这份月钱,能宽松不少呢,我还听说了,这些主子身边的丫鬟平时得的赏钱也不少呢。”孙氏说道。
“不过就是去别人家做五年工,格格相上了她,还能亏待了她,不光家里省了她的嚼用,还能给家里挣钱,上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去?”钱氏也劝道。
“这?”刘氏为难了,看着赵氏。
赵氏也被这两人绕糊涂了,“不是卖人,是做工?”
“大妹子,要是活契的话,可不就是做工,一月拿固定月钱的工,说句托底的话,我石婆子做了这些年的牙婆,还没见到谁家主子这么买丫鬟的,真真是宽厚仁慈的人家。”石二家的又拍手说道。
“那就把麦香喊来问问。让家里人都来商量一下?”刘氏说不动心是假的,做五年工也不耽误麦香嫁人。
刘氏出来到了隔壁屋子,跟叶铁柱去商量了,而赵氏则进了自己屋,笑嘻嘻地问:“孩子她爹,你说麦香要出去做工挣钱了,这钱该不该归咱们?”
“没头没尾你说的是什么话?”叶大福被搞糊涂了。
麦香听了也警觉了,她什么时候说要出去做工了?
赵氏把上房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让叶大福去跟老头老太商量。
麦香也不说话,只是看着叶大福,叶大福要说同意卖她,她今晚就卷了家里的钱财跑了,她已经攒下了有二两多银子,足够自己去京城的路费和短时期内的花销。
“大丫,你别怕,爹爹到什么时候不会同意卖你的。”叶大福给了麦香一个定心丸,然后转身去了上房。
五福、八福、九凤几个也跟着出了门,原来不是来说亲的,是来买人的,出了这么大的事,谁不关心?
麦香也没搭理赵氏,想了想,她也去了上房,她必须要知道大人们是什么心思。
而此时,叶铁柱听了刘氏的话后,虽然也对这条件动心,但是想起了另一件大事。
“不能卖,你忘了,大丫的亲事已经定了,万家如今也不是小户人家,要是知道麦香去做了丫鬟,这不是给人找借口退亲吗?”
“要我说,现如今这万家的条件这么好,都好几年不来往了,保不齐人家准把我们忘了,即便没有忘,又没有正经换庚帖,不行把九凤给他们不是更好吗?”刘氏低声说。
“糊涂,我闺女嫁他孙子,人家能不知道换人了。别再说了,当心大福知道了。。。”叶铁柱话还没说完,叶大福掀了帘子进来了。
“爹,你们说的是什么?”大福没听明白。
“没事,我跟你母亲说,不卖大丫,你放心吧。让你母亲去跟那婆子说明白了。”叶铁柱忙说道。
刘氏自去把石婆子回绝了,叶大福却坐了下来。
“爹,有什么事情瞒着我呢?”
“大福,这事以后爹再跟你细说,这会人也多,也不得空。”叶铁柱心里也拿不准到底万家还记不记得当年的约定,所以这事,一直没有跟家里其他人提,也就刘氏还知道一二。
再说麦香和九凤进了上房,正碰到钱氏和孙氏在跟着石婆子套近乎,想问问这格格怎么就相中了麦香呢?给了麦香什么好处呢?
石婆子瞧见进屋的两人,以为九凤是麦香,忙从炕上跳下来,拉着九凤的手,陪笑说道:“姑娘果然长得标致,人又白净,怨不得格格一眼就相中了。”
九凤听了吓得忙把手缩回来,说:“我不是麦香,这才是麦香。”
九凤把麦香推到前面,石婆子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又伸出手来想拉着麦香的手,麦香把手缩回来了,她倒是想看看这个牙婆还能编出什么好话来。
“这姑娘更好,瞧瞧这双眼睛,又大又亮,一看就是个机灵的,还有,别看这小脸瘦的,但是这下巴长得真好,方圆饱满,一看就是个福相,说句不怕姑娘恼的话,将来还是一个旺夫相呢。”
麦香听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她实在是低估了牙婆的脸皮之厚。
众人见麦香哈哈大笑,还以为麦香是高兴坏了,刚要说话,刘氏正好这时走了进来,听到石婆子的话,忙说:“他大婶,这话可不能当着孩子们的面说。”
“是,老嫂子,瞧我这张嘴,看见你家这大孙女,就高兴得不知怎么好呢,真真你家孙女命里注定是个有福的,所以才会遇到格格这位贵人,有格格罩着她,以后的日子呀,肯定会顺顺当当的。”石婆子自己打了自己一个嘴巴。
“话虽说如此,可是我们家麦香不卖,麻烦你回去多多替我们说几句好话,陪个不是。别让人家恼了我们不识抬举,实在这丫头是家里的老大,她娘又该生产了,这个家还指着她呢。”
钱氏听了忙说:“娘,你没见麦香刚才还哈哈大笑呢,她愿意着呢。”
“可不,到了格格家,能吃饱饭又有漂亮衣服穿,傻子才不去呢?娘你有何必拦着不让麦香去享福?”孙氏说。
“小孩子家家的能懂什么?我说不卖就不卖。”
相比较而言,刘氏当然更愿意跟万家成为亲家,既然九凤没有希望,那麦香能嫁过去也不错,至少聘礼不会少了,老大家的日子将来也能好过些。
“他婶子,实在对不住了,我们家这孙女真的不能卖。让你白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这几个钱,给你雇个车吧。”刘氏说完给了石婆子十个大子。
这十个大子是买石婆子一张嘴,出去别糟践老叶家,五福还等着说亲呢。
钱氏、孙氏见一文钱好处没有落着反搭进去十文,心里又不痛快了,她们是巴不得把麦香卖了,这样的话,叶家肯定能有饱饭吃了。
钱氏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可惜了,我家麦粒是个男娃,要是个闺女就好了,我一准把他打包送了去。”
孙氏听了也劝道:“娘,我实在想不明白,大丫又不是真的卖给人家,只是签一个活契,这跟去人家家里做工有什么分别呢?有了这十两银子,五弟的亲事也成了,有了大丫的月钱,家里也能宽裕不少,大丫也有一个好去处,将来托着格格的面子,也能找一门好亲事,这可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哇。”
麦香听了瞪着孙氏。

第二十七章、小金库被发现

孙氏见麦香瞪着她,便又讪讪地笑道:“大丫,你还小,不晓得这里的利害,你来,三婶好好跟你掰扯掰扯,去了这格格家你有什么好处,不是为我们,就是为了你自己打算,你也应该去的,只是做工,又不是。。。”
孙氏的话没说完,叶大福进来了,拉着麦香的手就走,临出门前丢下一句话:“你们谁爱卖卖自己的孩子,我们家麦香不卖。”
“石二嫂子,麦香不去,不如我回去问问我那娘家侄女,她今年也十一了,正合适。”钱氏说道。
石婆子听了笑着说道:“那就不是这个价,也不是进这个门了。长宁镇佟家前些日子要买丫鬟,没相中几个,正托我帮着找两个,还有昌和镇的万家,那可是比佟家还富裕的主,也托我寻两个好人家的女孩子。”
钱氏一听这个,忙陪笑说:“我只是这随口一说,我娘家嫂子未必乐意呢。”
石婆子听了也知道对方是贪图格格家的富贵,冷笑一声,扭着扭着走了,刘氏一直送出了院子,陪着说了不少好话。
且说石婆子回到家里,李嬷嬷正等着听消息呢,听见对方说不卖,有些不大相信。
石婆子把详情说了一遍,少不了添油加醋把叶家贬斥了一番,李嬷嬷回到京城章宅,向阿木昕挑拣着学了一番石婆子的话,因为那些粗俗的村话自然不能污了格格的耳朵。
“我瞧着这个小丫头是个聪明机灵的,想来她的父母多有不舍之处。罢了,就由得她去吧。”阿木昕说。
李嬷嬷自然清楚自家格格的心思,想了想,说:“格格既然觉得她是个聪明有福气的,不如再找两件事情试她一试,果然是个聪明有福气的,我们再多许她几两银子就是了,不怕她家不依。”
“再试试她?”阿木昕自言自语了一句。
再说叶大福拉着麦香的手回到自己房间,沉着脸对赵氏说道:“孩子她娘,我们一家虽然吃不饱饭,但是也不至于饿死,你怎么会答应卖自己的孩子呢?”
“她爹,我没有答应卖,是二弟妹和三弟妹说,大丫是去做工的,做五年工,不是卖。”赵氏也知道得罪了丈夫和孩子,不敢大声了。
“一去五年还不是卖?别人说什么你都信,你有没有脑子?人家帮你把闺女卖了,你是不是还要乐呵地帮人数钱?你看看你,哪里像个当娘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惦记你吃不饱,想尽一切办法去挣钱给你买点心吃,你可倒好,居然还想着把女儿卖了。我把话放这里,后天我进山去,你要胆敢趁着我不在家,瞒着我做什么装神弄鬼的事情,等你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你就滚回你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