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书商-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福年后回乡下,听从麦香的建议,在麦香院子的对面买了一块地,也要开始盖房了,叶铁柱知道后,自然要回去帮衬一下,刘氏也想回去趁这段时间,为八福寻摸一个女孩子。
因为八福说了,他只想在乡下找一个好女孩子,能陪着他一起吃苦一起开铺子,城里的女孩子有几个愿意跟他回乡下苦守的?
麦香这些日子因为忙着出版社,忙着画咖啡杯的图纸,所以,她便在城里留了下来。
两个月后,麦香拿到了第一本样版书,《一甲闱墨》第一期,书不厚,才一百多页,定价是纹银五钱,上面精选的是十名一甲状元的文章,前面有纪晓岚写的序言,文章也有纪晓岚的点评,因为排一次版不容易,麦香印了一万册,打算留着慢慢卖,后面还有第二期,第三期。
不出意外的是,这套书出来后,三味书屋的门槛差点被人挤破了,京城的学子们听说了,不说人手一册,也差不多如此,还有很多慕名来的外地商人、学子,辗转找到琉璃厂,一买就是数十本甚至上百本,甚至还有书商看到了商机,从麦香手里定了上千册,运到了外地抛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书竟然告罄了。
麦香首战告捷,心下自是有些得意,刚好趁着怀慈放假的时候,跟怀慈商量,她想办一份报纸。
“报纸?”怀慈听了十分惊讶。
“我想出一份报纸,嗯,就叫《京城晚报》,供大家茶余饭后消遣的,版面跟你们的邸报有些类似,也有宫门上传抄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普通百姓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这几天京城哪个戏院演什么戏、京城哪家饭庄又出了什么新菜、哪条街上有什么新闻等等。”
“这出书的利润不是很好吗,你怎么又会想起办报纸来?妹妹,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不想你这么辛苦。”
怀慈抓着麦香的手,心下有些惭愧,他觉得挣钱养家应该是男人的事情,可是他现在一心念书,实在是分身乏术。
“哥,我不辛苦,不过是在家出一个主意,我想趁着现在,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
怀慈听了这话,看着麦香,突然想起了半年前的一个没有说完的话题。

第二三十八章、曙光

“怎么了?”麦香说完,见怀慈有些失神地盯着自己,忙推了推他。
“没啥,我只是觉得,妹妹太能干了。”
“你不喜欢这样的我?”麦香问道。
“傻瓜,我怎么会不喜欢,我说过了,我只是不想你这么辛苦。对了,妹妹,你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对我说的那些话吗?”怀慈一边说着,一边动手替麦香整理了下前额的刘海。
“去年年底?我们天天在一起,说过的话多了去。”麦香还真没想起来。
“就是关于战乱,关于朝代的更替那些。”怀慈说完,柔柔地看着麦香。
“哦,那些啊,我不是跟你说了,是根据历史演变的规律胡诌了几句,好好的你怎么会突然想到那个?”麦香看着怀慈,想着自己最近是不是做了什么离谱的事情。
“我只是听妹妹说要办报纸忽而想到那的,妹妹的聪慧不是一般人能及,我决定了,妹妹想做啥就尽管放手去做,我不想埋没了妹妹的才华。只是有一点,妹妹不能勉强自己,还有,不能累到自己,要适可而止。”怀慈说着,把麦香抱在了自己胸前。
“我才不自己去做呢。我是看到哥放假了,正好给哥找点事做,我呀,就在家里拢拢帐,数数银子。”麦香伸出手圈住了怀慈。
她的本意不是自己想出名,只是想积攒些财富,让自己能过得更舒服些,另外,她也想帮怀慈一把,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富,怀慈将来想做什么,恐怕都会受到制约。
“好,你细细跟我说,我听着。”怀慈抱着麦香的手,加了几分力气。
他当然明白麦香的心意。如果麦香不是为了他,她一个女孩子,每年有瓷器厂那边的分红便足够她自己的花销了。
“咱们可以在院子里再盖一座小四合院,专门作为报社的办公场所,聘一些念过书的人,从出版社这边分几个熟手过去,带带他们。另外,找五六个机灵点的人,每日没事都在街头巷尾转转,看看有什么新闻。还有。你们可以向社会上征稿。比如散文、杂文、或者是流行小说,每期只刊登一章,只要采用,我们就给他们稿费。当然啦。这个文章的质量编辑务必要把好关。”
“你是从哪里想来这些的?妹妹,刚夸你聪慧,你还果真打这来了,我看看你的脑子是什么做的,怎么能想到这么多东西呢?”怀慈说完,果真抱着麦香的头研究。
“什么呀,我跟你说正事呢,对了,出版社那边我雇了三个账房上的人。还有一个社长,你去认识一下。”麦香扒拉掉怀慈的手。
“好,还有什么,但凭差遣。”
“德性。”麦香瞋了一眼怀慈,不过心里倒是有点小臭美。至少怀慈没有古代社会那种大男子主义,而且,还很尊重她。
怀慈在跟麦香谈话的第二天,便去了出版社,按照麦香设想的,一边打听着从外面雇人,一边开始盖房,这样一来,他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早出晚归的。
而麦香也在刚进入六月的时候,回到了黄叶村,因为八福的房子要上梁了,而且,八福相中了一户人家,想让麦香帮着把把关。
八福的亲事,依旧是石婆子帮着寻摸的,姑娘姓周,今年十六岁,家里也是附近农村的,姑娘是家中的长女,据说十分能干,刘氏打听得女方家中日子也还殷实,略有些薄产,虽然没有多少陪嫁,但是不至于拖累八福,倒也很痛快地答应了。
刘氏和叶铁柱都点头了,麦香也就没有发表意见的必要了,其实,只要不是万家的人就好,其他的,麦香相信八福会处理好的,因为这几年的历练,八福也不是以前那个懵懂少年了。
两家相见之后,八福这边刚点头,刘氏便迫不及待地换庚帖、下定、请期,由于女方今年十六了,两家都愿意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今年,这样的话,刘氏也可以早些安心下来,专门操心九凤的亲事了。
这天,麦香正在曹家和柳蕙兰、李香云说话,这两年有了做牙刷的收入,曹家的日子宽裕了很多,也买了两个小丫鬟,柳蕙兰和李香云除了做点针线活,别的几乎都不用自己动手了。
“两位师娘,你们真的想好了,不搬去城里了?”麦香问道。
以曹家目前的经济状况,完全可以在城里买一座宅院,这样的话,麦香也能经常找他们说说话,顺便打听些曹家的八卦。
“算了,不去了,你先生不愿意,我有啥法子,在这里住着也不错了,吃的用的也方便,想进城也不过是半天的脚程。”柳蕙兰说道。
“师娘,先生为啥不愿意去城里?曹家不是还有很多亲戚在城里吗?好像族人也有不少在内务府的,先生跟他们如今都不来往了吗?还有敦敏敦诚兄弟,还有富察家的明琳,我看先生有时进城也找他们喝酒,这要住在城里了,岂不是更方便?”麦香说道。
曹家有人在内务府还是永恩说起来的,永恩知道曹雪芹的身世后,对内务府那几位曹家的后人也留了心。
“你又在这里编排我啥呢?谁说我进城找他们喝酒去了?”曹雪芹一脚踏进来,正好听到麦香的话,笑着弹了麦香一个脑瓜崩。
“疼,先生自己做了还不让我说。”麦香捂着自己的脑袋,嘟囔了一句。
“真的疼?我怎么觉得自己没有用力?”曹雪芹说完上前大笑着要摸摸麦香的脑袋。
“先生,我怎么觉得你今天心情特别好,是不是有什么喜事?”麦香觉得今天的曹雪芹有些反常,往常他虽然也跟麦香逗着玩,多半是摸摸麦香的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小丫头,说你鬼精鬼精的,还真是啥事都瞒不了你。我今儿进城去了,正遇到你姐夫从承德避暑山庄赶来,他说,太后老人家看了那几出《红楼梦》的戏,着急想看看结局,打发你姐夫回来找我,把后面的几出戏排出来,实在排不出来,先看看剧本也行。”
曹雪芹虽然不想自己的书面世,但是作为一个写书的人来说,得知自己写的东西受欢迎,心里多少仍是会有些成就感。
“真的吗?先生,太后她老人家喜欢看《红楼梦》?”麦香抓着曹雪芹的衣襟蹦了起来。
这件事,在麦香心里悬了很久。因为她知道这半年来,永恩一直在找人排那几出戏,本来是想在春节的时候进宫演给太后看,可是因为时间太赶,演员们根本不熟练,永恩自己都不满意,只得暂时作罢。
后来,戏是排练好了,永恩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让戏班子进宫。幸好,这次老人家跟着乾隆去了承德,母子两个都有看戏的爱好,宫里的戏都看腻了,让永恩从外面找一个戏班子,想看个新鲜。这么地,永恩在半年之后,终于有机会推出了昆曲《红楼梦》。
据说太后老人家看了之后,哭湿了好几条手绢,嚷着要知道后面的结局,这才打发永恩赶紧回来。
“问题是后面的戏,我一时还没有写好,这半年,我才写了十章,这十章,也没有什么适合排戏的,再说了,就算是排戏,一时哪里来得及?”曹雪芹摇摇头。
“先生,我有一个主意。我手里有一套没有脂批的《石头记》前五十回,不若我把这套抄本给我姐夫送去,你觉得如何?”
曹雪芹听了盯着麦香看了许久,说道:“丫头,你跟先生说实话,你打今天这个主意有多久了?”
麦香一听,忙上前挽住了曹雪芹的手,陪笑说道:“干爹,我只是觉得不想让干爹的心血白费了,我知道干爹顾虑的是什么,所以,便把脂批删去了,我想一步一步把干爹的书稿推出来,干爹别生气,总有一天,我会想法把干爹的原稿面世的。”
“你该不是想告诉我,你开这个出版社就是为了我的书稿?”曹雪芹狐疑地问道。
他实在不太明白,麦香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也没有多少生活阅历,怎么会对他的书稿有这么强烈的近乎狂热的兴趣?
“那倒不全是,我是个商人,我觉得做书商比较好,既能挣钱还能顺便熏陶一下自己,何乐不为?”
说实话,麦香一开始建这个出版社的初衷的确是为了《石头记》,可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第一本书出来,刨去了麦香前期所有的投入,居然还能有二千两银子的剩余,麦香这才知道,这书商还真是一项挣钱的买卖。
当然了,麦香也知道,这次出书,功劳最大的就是纪晓岚,纪晓岚的序言和点评才是这本书最大的卖点。
“二爷,我觉得麦香说的也没有错,没有脂批,《石头记》也就是一本普通小说,不会联想到曹家的。”李香云在旁边劝了一句。
“先生,你放心,礼亲王心里肯定有数的,毕竟这件事情他也参与了,如果真的有什么碍语,姐夫敢把书稿送给太后,他敢拿自己的爵位冒险吗?”
曹雪芹听了沉吟不语,那些日子在麦香几个的轮番劝说下,他不是没有一点动心,问题是,这书,他实在有太多顾虑的东西。
“麦香,还是先看看再说,让你姐夫把那几出戏的剧本先送去,别的以后再说。”曹雪芹终究还是没有答应。
不过麦香好歹看到了曙光。

第二百三十九章、心动

从曹家回来,麦香有些心事重重的, 因为曹雪芹刚刚跟她说了,报纸不比出书,出书只要不牵扯到政治,民间可以自己随意刊印,报纸毕竟是跟新闻相关的,而新闻必然会跟政治、跟朝政等扯上关联。
曹雪芹的意思是麦香最好能拿到一个许可,或者是跟政府报备一下。
麦香正纠结时自己该不该去找一趟永恩时,
永恩和纪晓岚上门了。
“姐夫,我刚从先生家出来,先生刚还说起姐夫呢。”麦香说道。
“我不是来找你先生的,是来找你的。”永恩看着麦香说道,这个女孩子总是能给他太多的意外和惊喜,当然,也有烦恼。
“找我?”麦香一愣。
“我从怀慈那边过来,看见他又在那边整了很大动静,听说你们想办报纸。”永恩问道。
“其实,我也正打算明日一早去一趟京城跟姐夫和师傅说说这事,问问可行否。”麦香很快拐过弯来。
“你呀,让我说你啥好,这么大的事情,你居然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就做主了,你知道这里面牵扯到什么?邸报上的新闻都是跟朝政有关,朝政也是你们平头百姓可以议论的?”永恩摇摇头。
“姐夫,我没想议论朝政,我只是想刊登一些离普通百姓接近的新闻,正想问一下,这个要到哪里报备?”
麦香一开始还真没有想过这些,她以为只是跟书籍一样简单,只需到衙门口挂一个号等着交税就成。这不还是曹雪芹刚提醒她,虽然前朝有不少民间报房的产生,那是因为前朝没有文字狱,可是本朝就不一样了。
“你真的想做?”永恩看着麦香。
麦香想了想,笑着说:“我想试试,姐夫先去帮我试一下口风,如果实在不行就算了,我专心出书也是一样的。《一甲闱墨第二期》我准备出二万本,还有,我们的《新编三字经》也雕刻得差不多了,下个月估计也可以开印了。”
“你明白就好,记住姐夫的话,姐夫没有开口,千万不能擅自刊印。我现在去找你先生,明日我还要赶回承德。你姐姐惦记着你,打发我给你送点新鲜的鹿肉来。”
麦香一听要找曹雪芹,忙笑嘻嘻地说道:“我陪姐夫和师傅一起去。”
纪晓岚看了一眼麦香。笑道:“丫头。还没有说动你干爹呢?”
“还得多多仰仗师傅。反正师傅看着办,师傅要不出力,下次师傅的润笔费我就克扣了。”麦香倚小卖小。
第一本书出来,麦香除了给纪晓岚一笔应得的分红。也给了他五十两的润笔费,这个数目不低,因为纪晓岚也就花了几天的时间便点评完了那几篇文章。
“呵呵,别介呀,麦香姑娘,师傅可是一个穷人,师傅还等着你的孝敬呢。要是没有好茶好烟提神,师傅晚上都看不了书,这看不了书自然也就写不了文章。师傅哟,是没法完成徒弟的任务啰。”纪晓岚一边说,一边得意地举了举手里的烟袋。
“师傅,你老人家才是老奸巨猾的,用我干爹的话说。就是鬼精鬼精的,你说你老人家进了翰林院学什么不好,偏学了这个抽烟的陋习。”麦香嘟囔道。
“我说我怎么在家坐不住,原来是你们几个在念叨我。”曹雪芹进来说道。
他刚要出去一趟,看见门口的马车,知道永恩和纪晓岚来了,便过来了。
“正想去拜会一下曹兄呢,不知曹兄考虑得如何了?”永恩问道。
“丫头没跟你们说吗?”曹雪芹问道。
“说了,曹兄,我明儿就要赶去承德,我的意思是,我把那套小说带上,如果太后老人家主动提起这事,不如我就来一个顺水推舟。”永恩说道。
“这倒不必了,如此一来,倒显得太刻意了些。太后老人家果真喜欢,就劳烦礼亲王再跑一趟。”纪晓岚摇头。
“也好,是我欠妥了。”永恩略一思索,也就明白过来了。
“曹兄,小弟的意思,这些日子你什么都不用想,专心在家著书,一切按照你自己的本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千万不要为了让书面世,而把好好的一本书改得面目全非,这不是我们的本意。”纪晓岚郑重说道。
“多谢纪先生了,纪先生放心,其实,书稿的框架我早就出来了,只是还缺了很多东西,所以,这本书的立意和结局不会改变。”曹雪芹也正色说道。
麦香不知他说的是《石头记》的框架还是《风月宝鉴》的框架,不过,麦香知道,曹雪芹不到三十岁便开始修改《风月宝鉴》这本书,这十年来,故事的基本内容应该完善得差不多,麦香不明白为何一直没见他拿出来。
这些日子在乡下,麦香看了他新近写的这十章,平儿丢镯子、晴雯补衣服、探春管家,紫鹃试探宝玉这些情节跟麦香记忆中的差不多,曹雪芹半年时间能写完十章,那么前面这么长的时间,他都在做什么?
“丫头,你发什么呆呢?”曹雪芹见麦香低头不知想什么,推了她一下。
“先生,我十分好奇,林妹妹是如何死的,宝玉是如何出家的?”麦香不知不觉顺口问了出来。
“这个,林妹妹是泪竭而死的,她本来就是来还泪的,眼泪哭干了,自然也该去她该去的地方。”曹雪芹说完,摸着茶杯的手用了几分力,骨节分明。
麦香不好再问,但是她知道曹雪芹应该是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初稿,如果麦香没有猜错的话,那应该是《脂砚斋初评石头记》。
麦香刚想到这里,便听见纪晓岚问道:“曹兄,说句实在话,这本书,你应该完稿了吧?我能不能先睹为快?”
“完稿?对了,曹兄,你手头上现有的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那脂砚斋初评本呢?”永恩也反应过来了。
“我说麦香这丫头鬼精鬼精的,没想到她身边的人都是一个比一个聪明,呵呵,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们的眼睛。”
“曹兄是在夸谁呢?你可别忘了,你是麦香姑娘的干爹。”纪晓岚抽了口烟,咪咪一笑。
“不过那书稿真不能借你们,我那也只是一个初稿,有的还没有目录,也没有分章节,诗词缺的也多,再者,我现在也正忙着修改,最多我答应你们,再给我两年时间,我争取完稿。”
纪晓岚和永恩见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倒是吩咐麦香去预备酒菜,他们三个要好好喝一杯。
麦香在厨房正忙的时候,叶大福和刘氏几个回来了,他们一早便去了八福的新屋,那边雇了人在做家具。
“热,热死了,热死我了,麦香,你在厨房,给我切几片西瓜送来,枫叶,你去替我倒一杯凉茶。”九凤刚进院子,便看见麦香和枫叶在灶房忙碌的身影,随口说道。
“闺女,热不热?”叶大福见麦香在灶房做事有些心疼,这大热的天,谁爱在灶房待着?可这两天八福那边有人干活,把灶房的婆子借过去了,赵氏回娘家,把叶子带走了,所以家里这会也没有使唤的人。
“没事的,爹,家里来了客人,我亲自给他们做几个小菜,你去陪陪客人吧。”
麦香和叶大福说话的时候,九凤和刘氏几个已经进屋了,九凤是决计没有想到家里会有贵客的,她吃惊地看着坐在上首那位年轻的男子。
她认出了永恩,记得上次就是这个男子令曾经在她心目中高不可攀的万家威严扫地,而麦香也正因为有了这个男子的庇护,才一路这么顺畅,想穿什么便穿什么,想做什么便做什么,连万家都得看麦香的脸色行事。麦香认了一个干姐姐就这样了,如果她嫁给了这个男子,那么,是不是比麦香还要威风几分?
如此一想,九凤便好好看了永恩几眼。永恩本来就长得斯文秀气,今年也才二十六七,年龄也不大,加上他今天来穿了一件粉蓝色长袍,一条同色宽边带子,衣服的领口和袖口以及宽带上都有一圈精致的花边,更难得是花边外延用的是一圈金线,这一身打扮使得他看起来越发的玉面含春,这样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佳公子,很难不让九凤动心。
九凤只顾一边打量永恩一边想着自己的心事,不觉有些呆呆的,刘氏看出了女儿的失常,忙推了九凤一下,陪笑说道:“ 不好意思,我这老闺女没出过门,见到家里来了几位贵客,有些吓呆了,乡下孩子就这样。”
在座的这三个人都是人精,哪里会看不出九凤的心思来?只不过看在麦香的面上不予点破。
但是永恩在九凤进来时,听见了九凤使唤麦香时那种熟稔的语气,跟使唤一个丫鬟一样随意,想必平时也没有少使唤麦香。还有,永恩自然也没错过,麦香穿的是一身棉布衣衫,而这个丫头却是一身簇新的纱料,只怕还不便宜。
永恩正冷冷地打量九凤时,叶大福进来了,他先笑着向永恩打个千,又对纪晓岚和曹雪芹问过好,这样一来,便把永恩想说的话岔过去了,刘氏赶忙把九凤拽进了屋子。

第二百四十章、迁怒

麦香哪里知道发生了这一出戏,此时的她,正看着木盒子里被冰块镇着的一大块鹿肉发愁,这鹿肉大夏天的该怎么吃呢?
“妹妹,别忙了,我们走了。”永恩站在灶房门口,看着麦香说道。
“啊?姐夫,菜我都预备好了,你不陪我干爹喝几杯?”麦香觉得有些突然。
可是话刚说完,麦香注意到了永恩阴沉着的脸,她以为是他们三人吵架了,她看看曹雪芹和纪晓岚,两人都摇摇头。
“姐夫,你生我气了?”麦香歪着头,弱弱地问了一句。
“没有,姐夫没有生你的气。家里不是有丫鬟婆子,你自己怎么还动手做?”永恩说着,伸出手去,想拿起麦香的手看一眼是不是吃苦了,不过很快意识到不对,改伸手摸了摸麦香的头。
“哦,没事的,这不你们来了,我想亲自给你们做几样小菜,略表一下心意。”麦香说完,故意冲永恩讨好地一笑。
“徒弟,你的心意,还是等师父回京城再领了。”纪晓岚笑道。
“你们真的要走?”麦香看着永恩问。
“有点急事。以后,没事还是回城住着吧,家里缺人了跟我说一声。”永恩丢下这句话,便迈开大步走了。
“先生,姐夫生啥气了?”麦香送走永恩和纪晓岚后,拉着曹雪芹问。
曹雪芹哪里好跟麦香解释这些,找了个借口赶紧回家了,麦香只好一边走一边摇着头进了灶房。
此时,上房的屋子里,刘氏见客人走了,九凤还兀自呆呆的。刘氏本来并没有在意九凤刚进门的表现,她还真以为自己家闺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