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暮春之令-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掌事还想跟他理论,赵弧招手让他过来。

“店里素縑还有多少?”赵弧问,“还收能收素縑么?”

管事道,“素缣还有许多,不缺,不过百十匹还是可收。”

徽妍早已经打定主意不与赵弧买卖,不过介个由头来看看这些货物进出之所,听得此言,微笑地对赵弧道,“实不瞒赵公,我受乡邻所托,这素缣须得卖到九百钱,七百钱实低了些。”

赵弧听得此言,知道是做不成,拱手笑道,“此价,只怕小人无能为力,女君还是问问别家。”客气一番,赵弧让店内的仆人好生招待徽妍,行个礼,自顾忙去了。

徽妍将店内四处看了一会,看完了,也转身离去。

路过门边时,她忽而有人在急促地说着什么。

“……这么多货,骆驼不够,载不完……”

“再去多买些,西市有骆驼,多买三头。”

“钱都买了货,还要去买路上的糗粮,哪有那么多钱……”

徽妍看去,却见是方才与掌事理论的那个胡商,正与同伴说着话。那胡商眉头紧锁,嘴里嘀哩咕噜的,似乎在说要去找谁借钱。

心中灵光一闪,徽妍走上前去。

“冒问二位,尔等的商旅,是要去胡地么?”

二人看着徽妍,都愣了愣。

因为他们说的是匈奴语,而徽妍说的,也是匈奴语。

☆、甲第

胡商们忽然被徽妍问话,皆神色莫名。

虬须胡商将徽妍打量打量,片刻,道,“在下会汉话。我等是要去胡地,未知女君何事?”

徽妍看了看店里,微微颔首,“还请借一步说话。”说罢,往外面走去。

二人相觑一眼,虽不知何事,还是跟了出去。

不远处有一处酒肆,徽妍让仆人去与店家要了个雅间,再要了一尊好酒,与那两位胡商入内。

两个胡商见徽妍如此行事,知是正事。进了雅间之后,虬须胡商向徽妍一礼,“承蒙女君款待,未知贵意,还请直说。”

“二位,不知如何称呼。”徽妍让侍婢为二人盛了酒,微笑道。

“在下鄯善吾都。”一人道。

“在下蒲类李绩。”虬须胡商道。

徽妍讶然:“是个汉名?”

“那当然,”李绩说,“我父亲是个汉人。”

徽妍颔首,也不废话,让侍婢将自己的素縑呈给二人。

“我欲卖二十匹素縑往胡地,可惜无人手。”她说,“故而想请诸位捎上我的素縑,一道销往胡地。”

李绩和吾都皆讶然。

吾都正想说话,李绩笑了一声,“女君想卖的素縑,就是这个。质料倒是不错,只不知胡地这么大,你要卖到何处,想卖几钱?”

徽妍不回答,反问,“李君若是我,卖到乌珊王庭,能卖几钱?”

“我么,”李绩看着那匹素縑,“若到乌珊,寻常素縑要卖到一千四五百钱,你这素縑,要贵上百钱。”

徽妍面色不改,心里却知道这个数是符合的,此人确是行道中人。

“不过,你这素縑卖不去。”他补充道。

徽妍讶然:“为何?”

李绩道:“你这素縑虽好,却贵。富贵人家大多着锦不着縑,寻常人家买縑,则是越便宜越好。所以我说,你这縑卖不去。”

这话的确在理。

徽妍颔首,道,“但我若去卖,不会卖贵,别家素縑卖多少,我的縑便卖多少。”

李绩哂然。这时,旁边的吾都亦笑,“汉人女君,你可知,为何一匹六百钱的缯帛,卖到胡地却要翻上二三倍,乃至十倍价钱?”

徽妍道:“为何?”

吾都掰着手指算给她看:“除去货物购入所费,路上饮水、吃住、匪盗的凶险,亦要算入成本。还有牲畜,当今市价,一头驯好的壮实骆驼要八千钱,商队十几头骆驼,价钱亦算在成本之中。”

“我可出三头骆驼。”徽妍淡淡道。

二人听得这话,都露出诧异之色。

徽妍知道此事有了说头,继续道,“我可与尔等立契,尔等的商旅,我出资一份,尔等替我贩货。这二十匹素縑,随尔等去卖,回来付我两万四千钱。出发之前,货物、货钱连骆驼一道立契。”

“两万四千钱?”吾都惊讶而笑,“女君何不去卖给赵弧,看他给不给你两万四千钱。”

“他自然不会。”徽妍神色淡定,“可我也不会给他三匹骆驼。”

李绩和吾都交换着眼神,没说话。

徽妍也不催促,道,“二位不若考虑考虑,若想好了,便到城西宣里平准令丞周浚宅中,报王女史便是。”

二人听得这些名号,神色微变。

徽妍却不再多说,她颔首一礼,起身离去。

*******************

徽妍径自回到王缪家中,王缪和周浚都在家,见她回来,忙问如何。徽妍据实以告,笑笑道,“还须等一等,看他们如何答复。”

“你要买骆驼?”王缪讶然,皱起眉头,“三匹,每匹八千钱,就是两万四千钱。他们带着这骆驼走,若丢了或死了,你岂不是亏了血本?”

“这不必担心。”徽妍道,“长姊,我在王庭见过许多商旅,这些人,对骆驼最是宝贝,多一头骆驼就是多一份卖货的钱,死了人也不能死骆驼。”

“万一呢?”

“万一可就无话可说了。”周浚缓缓道,“往西域贩货,本就是刀尖上滚的买卖,成则为巨贾,败则为穷乞。”说罢,他看着徽妍,“你都想好了?这可并非小财,就算一切如愿,回来的钱也不过只平了骆驼的本钱,素縑的本钱可是一铢也回不来。”

徽妍道:“想好了。姊夫,你和不想想,若我自己要组商旅往胡地,又要花多少本钱?区区三匹骆驼并不算什么,若得长久,当下所出不过皮毛。此番我不过花去了些许赏赐罢了,若亏,伤害无多,若赚,便有了长久之计。”

王缪想了想,叹气:“此事着实疯……我就怕你被人骗了。”

“骗则更不至于。”徽妍狡黠一笑,瞅瞅周浚,“我与他们说了,姊夫是平准令丞。”

平准令专为管辖诸市商贾而设,连赵弧这样的大户也要礼让三分,其中利害,胡商们都是知道的。

周浚一愣,对王缪苦笑,“我与你说什么来着,莫再担心了,你这妹妹,虽有个女史尊号,可比我还奸诈。”

****************

徽妍其实并不担心胡商们不同意。她看得出来,这两个人里面,李绩是主事。谈话时,他大多时候是在凝眉思索,徽妍知道他已经动了心。

她估计得没有错,第二日清晨,侍婢来禀报,说外面有个胡人求见。

待得请进来,徽妍看去,正是李绩。

“那些素縑,我回来付你两万钱。”李绩坐下来,就这般说道。

徽妍并不让步:“李君,莫忘了货物本钱是我出的,还添了三头骆驼。”

李绩道:“那三头骆驼也要载女君的货,女君也莫忘了,是我等走荒漠跨沙河,拿命为女君搏利。”

徽妍笑了笑:“尔等此去胡地,那些骆驼确实要载我的货,可归来之时,也必是满载李君的胡货。胡地的特产,在中原亦可卖得大价钱。更别说这些素縑,你卖出去的价,定然不会低于四万钱,李君,这已是无本的买卖,若不愿亦无妨,我可寻下家。”

李绩沉吟片刻,终于应许。

剩下的素縑还要回陕邑购买,徽妍与李绩约定,七日后,在西市柳里街□□货立契。

她亲自从长安去了一趟陕邑找到那位店主人,再一番论价之后,以每匹六百一十钱的价格买下了二十匹素縑。再带上懂得相牲畜的仆人,到畜市中买下三匹骆驼。

万事俱备,交货那日,她再看到李绩的时候,吃了一惊。只见他把胡子剃了,露出一张年轻的脸。只见乌发乌眼,却高鼻深目,半像汉人,半像胡人。

他穿着一身干净的胡袍,腰上一边挂着一把胡刀和一把汉剑,光鲜锃亮,威风凛凛。

徽妍将契书拿出来,递给李绩。

他验了货,看看契书,爽快地在上面签字画押。

“尔等这就出发么?”徽妍看看他身后那队满载的骆驼、马匹和十几个同伴,问道。

“是。”李绩说。

“何时回来?”

“两月。”

徽妍颔首,笑了笑,行个礼,“如此,愿诸位一路平安。”

李绩看着她,也笑笑,还礼之后,朝众人喊一声。众人应了,浩浩荡荡地出发,往城门那边而去。

王萦跟着来,全然不知底细,看着这场面,一脸懵懂。

待徽妍回到马车里,王萦问,“二姊,那些是何人?”

“一些识得的人。”徽妍简短地说。

王萦“哦”一声,却看着她,“二姊,你怎似十分挂心的模样?”

徽妍听到这话,才发觉自己此时真的是坐立不安,手心还在发凉。她望着那商旅远去的方向,叹口气,幽幽道,“当然挂心了,他们带走的,都是我的心肝。”

时辰还早,徽妍无事,便带着王萦到西市中去。

她们二人来长安,已经近十日,比当初告知母亲的日子迟了许多天。昨日,家中来书,戚氏催着徽妍和王萦回去。徽妍料想此番大约不容易善了,便与王萦一道在市中买了巾帼首饰等物,好回去讨她欢心。

王萦喜欢别致的小花饰,徽妍给她买了几样,她迫不及待地让徽妍给自己戴上。回府的路上,王萦远远望见未央宫北阙上的飞檐,目光凝注。

徽妍发觉了,跟着望了望,知道她是在看从前的故宅。

“你那日与我说,东墙的杏树还在,去看看如何?”她微笑道,“如今虽已过了时候,可说不定还开着花呢。”

王萦眼睛一亮,点点头。

长安很大,皇家的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北宫占据了城南,其中,未央宫的北阙和东阙之外,是权贵们的居所,称为被阙甲第和东阙甲第。而身份低些的贵人以及寻常百姓,则居住在城北的一百六十个闾里。

周浚虽祖上风光过,但新来长安,也只能住在城北的宣里。而王氏从前的屋宅,却是在阙甲第之中。先帝赏识王兆,赐甲第居住,徽妍和王萦,自出生起就住在那里,推开窗,能望见未央宫的高台。可这屋宅并不是他们家的,王兆失势时,先帝所有的恩宠都被收回,也包括那家宅。

甲第中居住的都是显贵,处处高屋大宅,十分安静,马车走在路上,能听到辚辚的回响。快到旧宅的时候,徽妍与王萦下了车,步行过去。

王萦说得没错,东墙边上,确能看到杏树的枝头。只是花期过了,看不到花。而围墙似乎刚刚修葺过,白垩仍新。

二人站着望了一会,王萦道,“也不知这宅中,如今住着何人。”

徽妍知道她对童年的长安生活仍然怀念,少顷,轻声道,“无论住着何人,一旦失了意,便也会与我等一般被逐出去。”

王萦看看她,似乎觉得有理,点点头。

这时,前方有车马声传来,徽妍觉得不好再驻足,对王萦说,“回去吧。”

王萦答应了,再望望那墙头上的杏树,跟着徽妍往回走。

那车马声渐渐近了,照面而来时,徽妍瞅见那是一辆漂亮的车,前面垂着细竹帘,旁边一个年轻人骑着马,周围跟随者仆人,大约是甲第中的哪家出行。

才堪堪擦身而过,那马车忽然停住,过了一会,背后传来一个声音,“萦?”

二人讶然,回头,却见那马上的人调转马头走了回来,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男子,面目俊气,衣服精致。

王萦看着他,怔住,脸忽而红了起来。

徽妍诧异,看看那男子,只觉陌生,低声问王萦,“何人?”

“是何奉常的孙子,何瑁。”王萦小声说。

徽妍想起来。前番,王缪曾告诉她,家中为王萦许过亲事,对方就是何奉常的孙子,如今看着这个叫何瑁的男子,当就是王萦的那位前未婚夫无误了。

何瑁也看到了徽妍,忙下马,上前向她一礼,“幸会女史。”

徽妍讶然,还了礼,道:“公子识得妾?”

“自然识得。”何瑁忙道,“当年女史在宫学中做侍书,何人不识得。”

徽妍颔首,看看王萦,只见她瞅着何瑁不出声,欲言又止。

何瑁也瞅着她,却问徽妍,“女史一家回长安了么?”

徽妍微笑:“我与妹妹来长安探望长姊。”

何瑁颔首,脸上有些失望之色,却仍满面笑容,“如此,未知女史与萦住在何处,我……”

“瑁,出了何事?”这是,马车中一个声音传来,细竹帘被挑开,一个女子探出半个身来,瞅着他们。

王萦看到那女子,面色忽而一变。

“石云,那是石云么?”她开口问何瑁,“你怎会与她在一起?”

何瑁亦神色不定,忙道,“萦,今日扶阳侯府中办寿辰,我等刚出来,家中让我送她回去……萦,都是我父母之意,你知道我做不得主。”

“做不得主做不得主!”王萦眼圈红红,一把将他推开,“你家退婚时你也说你做不得主!你明知我最讨厌她!”说罢,她再也忍不住,哭着转身跑走。

“萦!”徽妍着急,也顾不得面色难看的何瑁,忙追上去。

王萦跑得很快,待得回到马车旁,扑在边上大哭起来。

旁边的家人愕然,不明所以。

“萦!”徽妍追过来,伸手将她扶着。王萦伏在她肩头,声音哭得破碎,“二姊……父亲为何要做太子太傅!为何要惹恼先帝!为何要离开长安……他们从前也很喜欢我,都是假的?都是假的么……”

徽妍听着,心中亦是难过,却不知如何安慰才好,只能紧紧搂着她,“萦,你还有我,还有母亲和兄姊。萦,莫哭啊……”

“王女君?”

正说着话,后面忽而想起一个声音。

徽妍回头,怔住。

一个男子立在身后看着她们,素青锦袍,那面容,让徽妍的心砰然蹦了一下。

司马楷。

☆、推辞

徽妍没想到会在这个地方遇到司马楷,而且是在怀里有一个妹妹在痛哭的时候。

司马楷神色又是诧异又是关切,问徽妍,“出了何事?”

徽妍不好说什么,只苦笑摇头,“无甚大事。”

司马楷没有多问,少顷,叫来一个仆人,对他吩咐两句,转而对徽妍道,“我送你二人回去吧。”

徽妍亦知晓此处多留无益,颔首,劝了劝王萦,将她扶上马车。

王萦哭了一路,徽妍搂着她,轻声安慰。无意中,从车帏的缝隙处,看到骑在马上的司马楷,心中忽而有一瞬的安稳。

回到周浚家的时候,王缪见徽妍扶着哭得两眼红肿的王萦回来,大吃一惊,再看到后面跟着的司马楷,则更是睁大了眼睛。

“路上遇到了奉常家的公子。”徽妍简短地低声道,“正好又遇到了司马府君,他送我等回来。”

王缪了然,让侍婢把王萦扶到后宅去,再看向司马楷,露出笑容。

“多谢府君相助。”她行礼道。

司马楷莞尔,一揖,“不过举手之事,何须挂心。”

徽妍在一旁看着他,唇边不自禁地挂着深深的笑意。与少年时相比,他褪去了青涩之气,变得更成熟稳重起来。而如今的徽妍,仍然会觉得,就算只是站在他身旁,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众人正寒暄,仆人忽然进来告知,说门外来了人,似乎是官府里的,求见徽妍。

徽妍讶然,她回到长安之后,自请去职归家,大鸿胪也应许了。如今官府的人来找自己,又是为何?

待得家人将来人迎进来,徽妍看去,却不是什么官府的人,那身上的装束,是宫里的内侍。

那内侍倒是和气,见了徽妍,行了一礼,“小人奉宫学博士杨机之命,来拜见女史。”说着,他将一份牍书呈上。

徽妍接过牍书,只见确是杨机亲笔所书。信中说,言宫学中有皇子皇女四人,女史之职,一直无合适人选。如今徽妍归来,杨机想请她担任此职。

“往宫学中任女史?”王缪和司马楷皆诧异,片刻,王缪的脸上露出笑容来。

徽妍看牍书之际,王缪笑吟吟地将内侍请到席上入座,让侍婢呈上果物招待。

“内侍辛苦。”她说,“未知内侍光临蔽舍,有失远迎。”

“哪里哪里,夫人客气。”内侍道,叹口气,“小人可是一番好找。大鸿胪府说女史回了弘农家中,小人便去弘农,好容易寻到了女史府上,却说女史来了长安。小人又急忙回来,这才寻到了府上,幸不辱命!”

王缪笑道:“如此不巧,内侍此番,可确是辛苦了。”说罢,让侍婢取了些钱来,赏了内侍。

内侍谢过王缪,问徽妍,“小人出来多日,博士还等着回信,未知女史之意如何。”

徽妍讶然:“立刻便要回信么?”

内侍笑道:“女史亦知晓博士为人,宁缺毋滥,宫学里缺人又缺得厉害,陛下近来还过问了。博士甚盼女史回去。”

徽妍沉吟,颔首,“妾回书与博士便是。”说罢,让侍婢取了笔墨和空牍来,在案前坐下,提笔书写。

司马楷在一旁看着,他人家事,并不好说什么。但看着徽妍写字的样子,忽而忆起些昔日的光景来。他对徽妍并非十分熟悉,从前遇见得最多的时候,是在宫学里。他靠父亲荫封,十岁就成为了童子郎,在宫学中侍奉。后来,徽妍进了宫学中做侍书,他时常能看到她。徽妍是宫学里最漂亮的女孩,男孩们私下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说到她。司马楷觉得她有时很严肃,虽然二人相识,但徽妍看到他,总是会先行礼,在人前之时,目不斜视。不过偶尔闲暇之时,司马楷与她聊天,她也并不推拒,说到些有趣之处,徽妍笑起来,眉眼弯弯,双眸似乎会发光。

而他觉得,徽妍最好看的时候,就是写字。王太傅教得甚好,徽妍坐得很端正,却不是楔着木板那样直绷绷的难看。她的头会微微低一些,脖颈和后背练成一道优雅的弧。“螓首蛾眉”,司马楷记得有人这样称赞过她。徽妍的字,也是司马楷见过的女子之中,写得最好的,娟秀而有骨,若写得急,还有几分劲道张扬。

便如现在。

司马楷看着徽妍书写,笔落在牍片上,粗粗望去,字形与当年似无二异。

徽妍很快写完,看了一遍,交给内侍,“烦内侍将此书转与博士。”

内侍颔首,接过来,看了看,面色忽而讶然,“女史,你要推辞?”

听得这话,王缪与司马楷亦是诧异。

“推辞?”王缪忙凑前去看,只见回书上的言语,正是如此。

徽妍颔首,向内侍一礼,“博士好意,妾心领,奈何家中母亲身体欠安,妾离别日久,惟愿尽孝,服侍左右。女史之职,只怕无力胜任,还请博士另觅他人。”

内侍听得此言,虽遗憾,但只得应下。

“如此,小人将女史回书呈与博士。”内侍道。

徽妍行礼谢过,亲自将他送出门。

王缪憋了满腹话语,但碍于那内侍在场,不好发作。待得徽妍回来,急急将她拉住,“你这不懂事的女子!为何推了?宫学中的女史,多少人想做都做不了!”

徽妍瞅了瞅司马楷,有些尴尬,讪讪道,“长姊,我为何不去,你莫非还不知晓?”

司马楷是识趣之人,莞尔,上前向二人行礼,“在下叨扰许久,家中还有些事,先告辞。”

王缪有些不好意思,忙道,“方才宫使忽来,怠慢了府君,实过意不去。如今天将日暮,丈夫与府君多日不见,前番还总说起要与府君聚宴。如今府君既临寒舍,正好一道用膳,岂不美哉。”

司马楷苦笑:“夫人与令丞盛情,本不当辞。只是在下家中儿女娇惯,若在下不归,必不肯用膳。行宴之事还是改日,两家携儿女相聚,亦是和乐。”

王缪见劝他无果,只得同意,颔首道,“如府君之言,亦是在理。”

又寒暄一番,各自别过,徽妍送司马楷出门。

仆人将司马楷的车马引来,停在门前。

徽妍与他行礼别过,看着他登车。

司马楷才要上去,忽而回头。目光相对,徽妍的心又跳了一下。

“在下冒昧,想问女君,将来有何打算?”他问。

徽妍未想他会这般问自己,愣了愣,颊上忽而有些隐隐发热。

“我……”她张张口,不知从哪里说起。

司马楷微笑,补充道,“在下想说,女君将来若有何难处,可告知在下,在下必全力相助。”

脸上的温热仍在持续,徽妍的心似浸沐在春风中一般。

她露出笑容,向他一礼,“多谢府君。”

*****************

皇帝前番离京,足有一月之久,回到长安之后,朝中事务已经积压了许多。他在殿中久坐理政,一连数日,觉得筋骨都硬了。这日无事,邀舅父广平侯杜焘一道,往上林苑中行猎。

骏马奔驰,号角延绵。皇帝带着羽林期门驰骋半日,猎得鹿、糜、麂、狐、熊等,数目不一,堆作小山一般。皇帝做主,将猎物犒赏了众人,在原野中就地扎营,烹煮肉食。

“陛下好箭法。”杜焘笑眯眯地恭维道。

“你也不赖。”皇帝道,解下身上的刀,交与从人。

宫人早已经铺设好了案几席障等物,皇帝在席上坐下,伸手拿了两只桃,自己吃一只,另一只抛给杜焘。

杜焘谢了声,也坐到席上,并无拘束。

“外祖父近来如何?”皇帝问,“朕上次给他派了医官,背还痛么?”

“好了些。”杜焘道边吃着桃边说,“不过七十古稀,上了年岁,病痛只多不少。”

皇帝颔首:“待朕空闲些了,便去探望。”

杜焘谢过,眼睛转了转,笑笑,“不过陛下近来还是莫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