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重生之一世荣华-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屯兵自立,等待狄武赫招降。

    吴拥和端阳郡主身在京城,也都知道连成骏兵败投敌、最终下落不明一案的真相,就别说在边疆且经历此事的连亘等人了。可他们为一己私利,都向朝廷隐瞒了实情,并杀万余名将士灭口,残忍行径令人胆寒心悸。

    仁和帝时而起来在御书房内外挪步,时而坐下来翻看那些信件,从看到那些信件到现在都几个时辰,他仍一言不发。众人不知道他怎么想,如何决断,只能陪着他沉默。投敌谋逆、屯兵自立可是朝廷的大事,谁也不敢轻出一言。

    端宁公主站在窗前,看夜色渐渐变淡,桔辉由弱到强,心里舒服了一些。看到仁和帝敛眉沉思,事到如今仍犹豫不决,她又是心痛又是为难。她气仁和帝优柔寡断,对此事不早下决断,也体谅仁和帝这个太平皇帝所面对的沉重的压力。

    “王叔祖,要不你到里间榻上休息一会儿。”端宁公主看到谨亲王在打盹,轻声出语,立刻打破了御书房内外压抑沉默的氛围,众人也精神了一些。

    谨亲王睁开眼,叹气说:“人家说人老了,觉就少了,我就越老觉越多。明知道死了有的是时间睡安稳觉,还管不住自己,天大的事压在头上也睡得着。”

    “王叔祖真会说笑话,死了不安安稳稳睡,难道还到处乱跑?”端宁公主看了看众人,冷哼说:“要是死得冤,心有怨气,死了不安心也正常。”

    仁和帝眉峰跳了几下,愣了片刻,问:“诸爱卿怎么看待此事?”

    都过了半夜,仁和帝这才开口问众人,却问的是众人如何看此事,而不是如何办此事。端宁公主听到仁和帝的问话,皱了皱眉,看向窗外,好像没听到一样。

    众人也听出了仁和帝的话外之音,仁和帝还是一贯的态度,至少是现在,他还不想过问两年前那件案子。北疆正在打仗,战死疆场的将士的家人,就连历尽千辛万苦、寻到真相的花峥花嵘都没说什么,他也不想在这时候旧事重提。

    裕郡王抱拳说:“皇上,连成骏兵败投敌之事闹得天下皆知,没想到竟是他们颠倒是非黑白。为了隐瞒真相,他们不惜对万余名将士狠下杀手,才瞒得密不透风。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连亘心无公道,且私心极重,根本没把朝廷、没把道义放在眼里。吴氏在给连轶的信中竟然提出屯兵自立,恐怕连家人真有此心。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恳请皇上早下决断,若等边关生变,恐怕就不可收拾了。”

    俞阁老躬身行礼,“臣附议裕郡王,请皇上早下决断。”

    “皇上,臣以为此事不能急,还是以稳为主。”内阁次辅周阁老与裕郡王和俞阁老说法相反,“现在北疆与北狄国虽未持续开战,却也紧张对峙,若这时候治镇国公府和义乡侯府的罪,北疆无帅无将可用,是必会给北狄国可乘之机,这是其一。其二是义乡侯吴拥在给其子的信中也提到若朝廷不仁,为臣者就会行不义之举。若朝廷重重封赏连家和吴家,就能稳住他们,先挡住北狄国的进攻。等日后朝廷有了可用之人,再清算连家和吴家,也不失为以退为进的上上策。”

    “臣附议周阁老。”

    “臣也附议周阁老。”

    内阁五个人,首辅和次辅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想法截然不同。两个人支持周阁老,俞阁老附议裕郡王,却被内阁孤立了。内阁还有一个人,他若支持裕郡王和俞阁老,两边就人数相平了。可他犹豫许久,前思后想,也站到了周阁老这边。

    端宁公主冷呲一声,轻哼道:“周阁老的上上策可真是仁义之计,你对连家和吴家仁义了,对被冤枉和枉死的将士仁义吗?吴拥还有脸说若朝廷不仁、臣子会行不义之举,他们置朝廷大局、国家大义于不顾,为兄弟相争而颠倒是非,为隐瞒真相又不惜对本国将士狠下杀手,这是他们义举吗?他们居心不轨,有罪在先,朝廷将他们治罪法办,就是不仁吗?敢问周阁老,在你心中什么是仁义?依我看,那些人是把对皇上的不满当成朝廷的不仁,为他们行……”

    “休得多言。”仁和帝打断端宁公主的话,“端宁,你先回府休息吧!”

    “是,父皇。”端宁公主很气愤,她向仁和帝行礼告退,又问谨亲王,“王叔祖,若大长公主在世,遇到类似的事,她该如何处理?是纵容忍耐还是……”

    周阁老轻哼一声,说:“大长公主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不是谁都能比的。”

    “她已不在世了,还提她做什么?”谨亲王看了看仁和帝,长叹了一声。

    端宁公主见周阁老面露轻蔑,气得直咬牙,转身走出御书房,一口气走到院门口,才停下来喘气。若单纯讨论此事,她跟周阁老想法不一致也很正常。但周阁老蔑视她,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是因为她的第一任驸马和第二任驸马都跟周阁老一家沾亲。有不堪回首的往事在先,她就是有本事有谋略,也会让人轻蔑。

    几个太监侍卫正在四周探头探脑,看到端宁公主出来,都陪笑上前请安。端宁公主昨夜亥时初刻进宫,过了一刻钟,仁和帝就宣谨亲王和裕郡王及几位阁老进宫了。御书房的灯亮了一夜,仁和帝等人都一夜未眠,早朝也取消了。

    这事儿已在前朝和后宫传开了,人们不明所以,都在到处打探消息。这些在御书房当差的侍卫太监就成了香饽饽,也能借机发一笔外财。看到端宁公主,他们就象看到了金无宝,都借请安围上来,想趁机套话,打探一些内幕消息。

    端宁公主看到谨亲王出来,挥退众人迎上去,刚要开口,就被谨亲王制止了。

    “大长公主在世时,立身朝堂议事也并非事事如意,就更别说她在战场上遭遇的危险与困难了。她能明断是非曲直,又是果绝的性子,只要认为没错,就一定要去做。谁也不会一帆风顺,遇到险阻想办法克服,这才是聪明人。”

    “多谢王叔祖教诲,我记下了。”端宁公主给谨亲王恭敬行礼,“里面……”

    “皇上如何决断自有他的道理,周阁老说得也有道理,你就别多问别人的说法了。”谨亲王拍了拍端宁公主的手,说:“丫头,你很聪明,也有胆识,是命运误了你。我老了,有时候想多担当一些也力不从心,不过今天我感觉还好。”

    端宁公主明白谨亲王的意思,重重点了点头,亲自扶着谨亲王走出院门,上了马车。目送谨亲王的马车走远,她长叹一声,并未回府,而是返回门房,伫立窗前沉思。谨亲王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只要她敢做,他就会替她担当。她之前没经历过,事情该怎么做才比较圆满?如何着手?此时,她脑海里也没有思路。

    “公主,你要回府吗?”白水进来询问,后面跟着山竹,两人都一脸倦色。

    昨夜,端宁公主带她们进宫,亲自向仁和帝禀报了白魅影等人截获连家和吴家派人送往北疆的信件一事。随后,两人也没回去,就在马车上等端宁公主。

    端宁公主摇摇头,心里欲发憋闷,就跟山竹和白水大概说了御书房的事。她想了想,问:“山竹,若你家姑娘遇到这种事,她会怎么办?”

    山竹咧了咧嘴,说:“我家姑娘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办,奴婢还真说不准。不过,奴婢知道她最擅长混水摸鱼,水越浑对她就有利,水不浑她就会把水搅浑。”

    “混水摸鱼,水越浑越有利,水不浑就把水搅浑。”端宁公主喃喃低语,随后重重拍了拍山竹,“好丫头,你一句话就给本宫指了条明路。”

    “什么明路?”山竹迷糊了。

    端宁公主笑了笑,说:“你们出去吧!要是有人问你们话,你们就说皇上正为保国公祖孙三人带回来的冤案真相发愁呢。给连成骏及那些枉死的将士一个公道,又怕连家和吴家心生怨念,拥兵自立,不给他们公道,又觉得对不起他们。”

    “奴婢明白,公主放心就是。”山竹这回明白了,原来端宁公主要用这招。

    裕郡王和五位阁老从御书房出来,个个都面带愁云,彼此也不搭话。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仁和帝到最后也没拿定主意,而他们又各持己见,僵持不下。他们几位这副模样出去,端宁公主让山竹和白水传出去的话也就坐实了。

    估算时间差不多了,端宁公主才准备回府,刚到大门口,就碰到顾皇后身边的于嬷嬷。于嬷嬷看到端宁公主面色沉谨,赶紧陪着笑迎上来行礼。

    “什么事?”

    “皇后娘娘亲自栽种的那几棵秋芙蓉都开花了,太后娘娘很高兴,就让……”

    “太后娘娘就让你来请皇上到皇后娘娘宫里赏花?”端宁公主冷哼一声,高声呵问道:“皇上昨晚一夜未合眼,是皇后娘娘不知道还是太后娘娘不知道?皇后娘娘栽种的秋芙蓉开的是白花吧?白花是什么预兆?皇后娘娘不懂吗?要是让皇上知道秋芙蓉开了白花,顾皇后这么高兴,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风波呢。”

    “端宁公主,这……”于嬷嬷被端宁公主这番话吓得不轻。

    “我没空跟你说闲话,你去请吧!挨了板子丢了脸面别怨本宫没提醒你。”

    于嬷嬷看到端宁公主甩手走了,心里就敲起了鼓。仁和帝昨晚同裕郡王等人议事,一夜未睡,顾皇后和吴太后都知道。但她们不知道到底因为什么,叫仁和帝去赏花,也就是想问问。听端宁公主一说,于嬷嬷赶紧回去给顾皇后报信了。

    很快,象连成骏兵败投敌是冤案、吴家和连家有谋逆之心、想在边关屯兵自立这一类的消息就在宫里传开了,又以非常迅猛的速度传到了某些臣子之家。听到这些消息,众人反映不一,那些被踩到尾巴的人可都坐不住了。

    辰时正刻,端宁公主才回府,她又饿又累,用过早饭,就去补觉了。也不知睡了多久,就有宫女来禀报,说沈荣华来了。端宁公主赶紧起来,收拾完毕,宣沈荣华进来说话。两人一见面,就打开了话匣子,各自说了昨晚经历的事。再一商量,两人决定进宫见驾,若仁和帝再犹豫不决,沈荣华就要采取非常手段了。

    马车从公主府出来,刚驶上通往皇宫的大道,就看到有人奔走相告,议论纷纷。沈荣华让人去打听,才知道靖国公洪涛带两个嫡子跪在宫门外请罪,是因为北疆边关的事。两人来了兴趣,赶紧让车夫加快速度,直奔宫门而去。

    靖国公府洪家自两年前被调到塞北戍边,立下了不少战功,合族子弟也都很争气。靖国公世子几年丧妻,娶了茂王府得宠的庶女为继室,嫡次子又尚了端悦公主,几个女儿都许给了勋贵之家的子弟,建立了牢固的姻亲关系。靖国公府从遥远的西北到京城,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在京城站稳了脚,成了朝堂的新贵。

    沈荣华和端宁公主的马车到了宫门口,听说靖国公父子已被宣进御书房说话了,两人又赶紧去了御书房。因仁和帝正同靖国公父子和裕郡王等人议事,两人就在偏殿等候。听执事太监说起靖国公父子请罪的事,沈荣华和端宁公主都很吃惊。继而两人就都想明白了,靖国公父子快她们一步,这是来抢功的。

    两年前,连成驭窃取连成骏不成熟的攻敌方案,调集十万兵马向北狄发起进攻,其中有三万就是向靖国公借的兵,结果伤亡惨重。靖国公知道向他借兵者是连成驭,也不知怎么就成了连成骏兵败投敌。他跟连亘说了这件事,连亘就给他补齐了三万兵马,又加倍给了粮草,严令他不许向皇上奏报此事。

    后来,他知道了真相,慑于连家和吴家的淫威,不敢向朝廷奏明此事。得保保国公祖孙三人来北疆调查真相,他派人有意向保国公祖孙三人泄露实情,又保护他们躲过了两吴家的追杀。今日听说吴家和连家居然想在北疆屯兵自立,他不想与连家和吴家同流合污,就来请罪,并交待了两年前那件案子的真相。

    沈荣华冲端宁公主耸了耸肩,说:“这就是你搅浑了水才露头的大鱼,只可惜这大鱼太滑了,你没摸到手,到最后说不定还会惹上一身腥。”

    端宁公主恨恨咬牙,“真是太狡猾了,现在怎么办?”

    “动真格的吧!”沈荣华把昨夜从义乡侯的庄子里偷来的锦盒给了端宁公主。

    “辛苦半天,竟让靖国公府占了先,真是气人。”

    “赶紧去吧!要不你连最后的机会也让人抢跑了。”

    端宁公主点点头,先把谨亲王叫出来说了沈荣华昨夜的经历,由谨亲王把锦盒呈给了仁和帝。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就有三道圣旨从御书房传出来。一道由谨亲王传向镇国公府,一道由裕郡王传向义乡侯府,另一道由靖国公世子传向北疆。

    义乡侯府被满门抄斩了,这个消息如同惊雷炸响,震惊的整个京城。 



第二百一十一章 连家获罪

    裕郡王去给义乡侯府传旨,就带去了两千御林军,圣旨一下,马上就抄家抓人,不容半点迟缓。圣旨颁布后,裕亲王把查抄吴家的事务交给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他又带了三千侍卫,请白魅影做向导,抄了吴家建在深山里的庄子,抓了吴拥和吴晓。吴夫人睡得正香,确定了她的身份之后,就直接把她丢进了天牢。

    义乡侯吴拥在写给其子吴昆的信中就流露出不轨之心,从他建在深山的庄子里找到的他与西金国、北狄国往来的信件也很隐晦地提到了招降。除此之外,靖国公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昊拥父子与狄武赫早有勾结。靖国公世子还提供了吴昆父子为保全连成驭、嫁祸连成骏,下令残杀了一万多名将士的证据。

    士可忍孰不可忍。

    仁和帝看到这些证据,对义乡侯府的怀柔之心也骤然僵硬。真相大白,实情也已传开,若再不拿下吴家,做为皇帝,他也觉得无法跟天下臣民交待了。

    义乡侯府被满门抄斩,斩草誓必除根,连幼儿顽童都不放过。吴家的家产全部充公,家奴作为私产变卖,所得银钱也归于国库。吴昆父子都在北疆带兵,仁和帝又让靖国公世子带人把吴昆父子及其心腹将士全部押解回京,反抗者杀无赦。凡与吴家关系紧密的武将之家全部严查,与吴家同流合污者都严惩不怠。

    威威赫赫的义乡侯府就这么倒下了,留给人们的是一声声叹息、一场场闹剧。

    镇国公府连家在盛月皇朝举足轻重,在瀛州大陆也颇有名气。盛月皇朝历代天子和圣贤皇太后、圣勇大长公主都看重连家,仁和帝对连家更为倚重。事到如今,仁和帝不得不痛下决心,派谨亲王去连家传旨也有高看连家一眼的意思。

    给镇国公府的圣旨上写明只将镇国府的男子关入大牢,女眷关到羁侯所看押,在京的连氏一族的成员都不得擅自离京。召连亘、连轶和连成驭回京,其他带兵或在军中任职的连家子侄都就地卸任,等镇国公府罪行判定之后另行处置。

    仁和帝等人几经思虑商议,综合考量,才决定如何处理连家。镇国公府没被削爵抄家,但这也是对连家的一次重创,若一步不慎,连家会就此败落。

    谨亲王捧着沉重如山的圣旨从御书房出来,被深秋正午的阳光照射,他头昏目眩,步履也略显蹒跚。端宁公主见谨亲王状态不好,赶紧跟上去,同下人一起把他扶上马车。谨亲王长叹一声,让端宁公主跟他一起去镇国公府传旨。

    太宗年间,盛月皇朝发生了第二次叛乱,皇室血脉几乎被屠杀怠尽。除了随圣贤皇太后出海的大长公主,只有先皇、谨亲王和端阳郡主活了下来。谨亲王和端阳郡主年幼,都由圣贤皇太后养在膝下,亲自教养,这两堂兄妹感情深厚。自端阳郡主嫁到镇国公府,怕被人猜忌,两人的往来联系才慢慢减少了。

    如今,谨亲王做为传旨之人,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端阳郡主。他恨端阳郡主糊涂,但他们都已年过花甲,他又可怜端阳郡主因儿孙获罪,晚运衰竭。

    镇国公府之前也听说了一些消息,谨亲王等人刚到门口,正门就打开了。连家男子都自缚双手,跪在大门口,女眷都卸钗弃履,跪在二门内。谨亲王宣读圣旨完毕,连家上下跪地谢恩,没喊冤叫屈,也没多问半个字,一干主仆都很镇定。

    连家男子及体面的仆人配合侍卫验明身份,就被押去大牢了。女眷都拿好了简单行装,互相搀扶,准备去羁侯所。端阳郡主一身半旧衣服,花白的头发只用银簪挽了一个髻,端坐在二门的客厅里,听说谨亲王来了,她让人请进来。

    谨亲王见端阳郡主平静淡定,长叹几声,说:“你、你真糊涂呀!”

    “我不糊涂又能怎么样?”端阳郡主淡淡一笑,“我说出实情、去举报我的儿孙?要是你,你会这么傻吗?我嫁到连家,生是连家人,死是连家鬼,我不会与我的丈夫离心离德。我的儿孙是我的希望,什么时候我都不想失去他们,哪怕能多拥有一天也好。事到如今,我无话可说,朝廷要杀要剐,连家上下都认了。”

    “你不后悔吗?”谨亲王很想打端阳郡主两个耳光,手伸开,又收回去了。

    端阳郡主摇了摇头,反问:“我后悔什么?”

    谨亲王一时无话可答,连家上下都是一副俯首认罪的态度,可见端阳郡主都安排好了。举家祸事临头,端阳郡主还有心情把事情安排得这么周到,又一副坦然认命的态度,懊悔愧疚者肯定做不到,这就说明她没有半点悔意。

    “你居然问你后悔什么?”谨亲王重重冷哼,缓了一口气,说:“连成驭心胸狭隘不容人,就因他生性嫉妒,才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明知是他错了,连轶不督促他悔改认错,反而去保他。他为了保住嫡子,就嫁祸庶子,为灭口竟然伙同吴昆父子残杀了一万多将士。这一万多名将士没死在敌人手里,却死在自己人手里。他们也有儿女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亲戚朋友,连轶竟为一己私利对他们下手,多么残忍。教养出这样的儿子,你就没有一点悔意?你对那些死难者还有他们的家人就没有愧疚?我记得你不是铁石心肠的人哪!”

    “战场上哪有不死人的?怎么死都是死。”端阳郡主闭上眼,不敢看谨亲王愤怒的目光。她是好强之人,连家走到这一步,她认命,却不愿意承认自己后悔。

    “你、你……”谨亲王抡起手要打端阳郡主,被端宁公主紧紧抱住了手臂。

    “别说你打我,你就是杀了我,将连家满门抄斩,能让时光倒流吗?能挽回那些人的命吗?”端阳郡主笑容惨淡,语气平静到没有半点波澜。

    谨亲王重重冷哼,“现在不判连家的罪是皇上仁慈,就连轶犯下的重罪,将连家满门抄斩都难赎其罪。连成驭贪功冒进,就是败了,若他诚心悔过,勇于担当,也不至于连累全家。可连轶怎么做的?他为了保住嫡子,不惜嫁祸庶子,泯灭人性、良知和道义,弃国法军纪于不顾,哼哼!这就是你养出的好儿子。你现在还有脸问时光能否倒流、万余性命能否挽回,亏你说得出口。”

    “王叔祖,你消消气。”看到谨亲王哽咽落泪,端宁公主也忍不住哭了,她狠狠瞪了端阳郡主一眼,一边劝慰谨亲王,一边给他擦眼泪。

    “你有这样残暴愚蠢的儿孙也就罢了,没想到连亘这三军统帅更糊涂。为隐瞒此事,连亘砍掉成骏的手臂,将他赶出军营,对他的生死不闻不问,又对知情者威逼利诱。你的丈夫、你的儿子、你的孙子都做了些什么事?你为妻为母,就没后悔自己对他们劝戒不够、教养缺失?你就不恨你自己?”

    端阳郡主摇头苦笑,说:“之前我不知道这件事,我知道以后,说什么都晚了。我后悔有什么用?我恨自己、恨他们也都无济于事了,不如不恨。唉!事到如今,我只恨她,她才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没有她,连家不会有今天。”

    看到端阳郡主平静的脸庞流露出怨愤,端宁公主对她恨的人极有兴趣。事到如今,不悔过、不愧疚,还去恨别人,着实让人打心里同情不起来。

    “你……”谨亲王知道端阳郡主恨谁,那是他永远不想听到的话题。

    “若不是她把成骏从神鹰山带回来,非逼连轶认下孩子,说服连亘让成骏认祖归宗,哪有这么多事?驭儿是镇国公府的嫡长孙、嫡长子,自幼优秀,也是争强好胜的性子。快十岁了,突然多了一个庶弟,你让他怎么接受?轶儿一家本来夫妇和顺,儿女懂事,我当时求她不要公开这件事,给轶儿留几分脸面,她就是不听。她说服连亘,还召连氏一族的族长进京,就这样……”

    “王叔祖,传完圣旨我们就走吧!”端宁公主知道端阳郡主说的是谁,她实在听不下去了。当年,大长公主公主看中连成骏机警聪明,就把他从神鹰山带回京城,到连家认祖归宗,本是一片好心,没想到死了还被端阳郡主埋怨。

    谨亲王点点了头,指着端阳郡主说:“我是该走,我跟你实话无话可说,你也太不可理喻了。给连轶留脸面?连轶当时与人欢好、致人有孕,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