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察哈尔部与明朝是联盟的关系,和硕特部和乌喇特部则是与明朝有利害关系。西北明军的下一步动作会如何施为,明朝廷的打算是什么,是许以市易,还是要刀兵相见,这些都是要探听明白的。
这样,按照与明朝关系的亲疏,蒙古诸部便分成了三个梯队。察哈尔等部最近,得到的利益最多;和硕特部呢,由伏尔加河流域西迁至新疆,又西迁至青藏高原,与明廷并没有什么恩怨;而乌喇特诸部则投靠过满清,征朝鲜、喀尔喀及明锦州,松山,蓟州,皆以兵从。
但乌喇特部现在的处境不妙,其内部的奈曼、翁牛特部因为遭到过处罚,心中怀恨,趁着察哈尔部叛清而附拥之。实力受到损失后,西北明军又向河套地区推进,使其不得不重新权衡,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势。
从这些方面来看,朱永兴摆出如此隆重、威严的仪式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诉了蒙古诸部的使者,大明王朝是强盛的,远到极远的西方,再到近处的,大明是得到了各国相助的。
当然,震慑是一方面,以利诱之的政治手段,强军威压的军事手段,也是必不可少。当然,对于蒙古诸部,明廷也根据利害和亲疏关系,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但有一点是不能改变的,那便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问题,不予考虑,不做让步。一直是中原王朝和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的河套地区,便是其一。因为朱棣的错误,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卫撤到内地,导致北部边疆完整的防御体系上出现的漏洞必须弥补。
   

第一百二十九章 纵横家,中南海

大朝会结束了,给外人看的,自然不会议什么机密要紧的事情。众臣退下,只剩下内阁官员,以及马宝等高级将领时,才开始商议机要。
“河套地区南望关中、中原,居高临下,实为兵家要地。若要保证关中、中原地区的安全,我军必占之。”
“河套地迥迥占千里,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组合敌难入,面战可防守≠,w¢ww。。”
“陕西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陕西之在天下也,犹人之者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
“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鞑虏未灭。我军两线开战,恐怕力有未逮。”
“察哈尔部叛清,大同、张家口、遵化等边墙几无压力,可相机调兵,先取河套。或者集中兵力,一举荡平鞑虏。”
“钱粮不敷,西北可暂缓攻势。既是虏使有求讨锅布之恳,可先许以市易,暂且和好为宜。而华夷兼利。”
各抒己见,内阁诸臣与马宝等将领从各自的角度和部门出发,纷纷阐述自己的意见。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就算不增兵,西北军区若是只对乌喇特部的话,也是很有胜算的。朱永兴也不是非要消灭乌喇特部,只要恢复了明初的大宁(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东胜(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开平(内蒙古多伦)等卫所,掌握部分河套防务。他也就可暂时满足了。
而大宁和开平在目前是不宜占领的,因为那是察哈尔部的游牧区。没有什么威胁,且朱永兴还不想失去这个反清盟友。
这样一来,也就只剩下了东胜。西北明军已光复榆林,离东胜(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已经很近。但从整个形势来看,如果因此而在西北再开战局,且久拖不决的话。两线作战确实给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再考虑得深一层,乌喇特部虽然实力不强,但却是乌兰察布盟的成员之一。对其动手的话,乌兰察布盟的四子王部落、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成员有何反应呢?
“当初定的战略是以川、湘的钱粮供应甘陕,在今年收获前。西北军区不具备打大仗,打持久战的条件。”朱永兴听完群臣的意见,沉吟着说道:“或许进攻有些勉强,但防御则应无问题。蒙古诸部差不多都要求市易,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这个来做文章呢?若是在东胜开边市,能否使我军不战而取?”
朱永兴的意思很明确,他也不希望西北有大规模战事,但东胜是进入河套的基石,如果能通过互市引诱,迫使乌喇尔部让出来,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万岁,朝廷可派出能言善辩的说客,分化瓦解乌兰察布盟,乌喇尔部独力必然难支。”说到战略问题,马宝显然已经研究过蒙古诸部的情况,所提的建议让朱永兴颌首不已。
“说客嘛,朕觉得叫外交家更合适。”朱永兴笑道:“乌兰察布盟只是其一,漠南、漠北、漠西的蒙古诸部都要联系,或拉拢,或挑拔,或扶持,或打压,或以市易诱之,或以兵威压之,总要使北疆安宁,并尽量为我所用才好。”说着,他将征询的目光转向国安部尚书叶虎。
“启奏万岁。”叶虎躬身作答:“北京情报站在北地时间最久,又建了大同、张家口等分站,吴老道、杨起隆等皆精明之辈,可用之。”
朱永兴沉吟了一下,说道:“行走大漠蒙古,汉人颇有不便,若是喇嘛,似更合适。”
“万岁,这也不甚困难。”叶虎微笑道:“国家部在历次作战的蒙古俘虏中选取培训并派出潜伏已不是一日,此时更可尽数派出。另外,汉人化装成喇嘛,也是可以的。”
“嗯,赏赐要丰厚,并要使其心慕我大明,以身为大明子民为荣。”朱永兴叮嘱了一句,说道:“拟定完整的计划,呈上给朕看。”
“是,微臣遵旨。”
“给安南的回赏重一些,要让他们觉得暂时无事。”朱永兴转向礼部尚书陈绍愉,“下面的官员不必知道这些,你知道就行了。”
“是,臣这里定不会泄露风声。”
北上定都,声势喧嚣,也算是给安南郑氏放了一个烟幕弹。在战略重心北移的形势下,安南郑氏大概想不到明军很快就要对他动手了。
“嗯,塞外好象没有什么象样的城池吧?”朱永兴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跳跃进性的思维让众臣都是一愣,“朕想帮他们建几座大城,你们说,有没有这个必要?”
“国家财政紧张,大兴土木,还是给外夷,恐怕”户部尚书易成赶忙谏阻。
马宝、叶虎等寥寥数人却若有所思,知道这个想法绝不简单,想不透。便不轻易发言。
“呵呵,又不是马上修建。”朱永兴笑着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城池啊,看着既威风,住起来也舒服。若说东虏是狼,东奔西跑的不好打。要是圈起来可就好办了。攻城嘛,我军还是有足够的手段的。若是城修好了,打,我军可聚而歼之;反过来,若守,则是坚强壁垒。嗯,既是帮他们修建,其实也是给咱们自己修建嘛。”
“陛下英明。”叶虎眼睛一亮,抢先恭维道:“游牧民族难打之处便在于一个游字。若是固定居住下来,哪堪我大军一击?”
“此计大妙。”马宝笑着连连点头,说道:“塞外象样的城池之前有归化城,现已毁于战火,若朝廷帮助重建,东虏必感激不尽。若是战事一起,这城池既是东虏败亡之地,为我所得又是一囤粮集兵之坚固基地。实为两得之利。”
“这也只是个建议,先透露些风声即可。”朱永兴很得意。归化城(现呼和浩特)若是建起来,那早晚会被明军所占,帮他们修,实质上是给自己修,一点也不吃亏。
这就是眼光长短的差别,这就是理想是否远大所得出的看法的不同。很多人会以现在的疆域为满足。但朱永兴不同,我的要收回来,你们的,我也要去抢回来。
当然,这是个比较长远的打算。朱永兴现在不会勒紧裤带,立刻就去帮东虏修城。而且,修城也不只是明廷一家的事情,蒙古诸部得出人力吧,也得出点物力吧,好象是代价不大而得了座大城,可最后却是帮明朝建起了一座前进的基地。
“启奏万岁,微臣以为紫禁城雄伟、堂皇、庄严,万岁乃真龙天子,位当身居紫宫,施政以德,则四方归化,八面来朝,江山永固矣。”大理寺正卿郭之奇躬身奏道。
哦,朱永兴一愣,暂居中南海是已经确定的事情,怎么这老郭头又变卦了。
“万岁。”郭之奇见朱永兴沉吟,忙又说道:“大内紫禁城数百年间为帝尊宴息起居之地,确有冤杀之人。然数百年古屋老殿,焉得没有阴气?请僧道作作水陆道场,超渡超渡也便无碍了。”
“朕倒不是怕什么阴气、戾气。”朱永兴笑了,拍了拍须弥宝座,说道:“太大了,住得不舒服。目前财政紧张,住在这里需多少宫人,太糜费了。嗯,先维持原样儿,以后再说。嗯,朕有些乏了,若没有别的事情要奏,那便散朝。”
郭之奇有些无奈地躬身而退,与其他大臣一起告退而出。
……………
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紫禁城西侧,鳌玉桥以南,面积约一千五百亩,其中水面七百亩。前身为西苑,在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的地方。
而中南海和北海的建筑群最终定型始于明代。明成祖定都北京后,明朝宫城在元朝宫殿的位置基础上向南移动,因此皇城城墙也随之南移,为丰富皇城园林景观,开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开凿筒子河的土方堆成万岁山(即景山)。
中南海的建筑颇多,出名的有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阁高两层,面阔七间,单檐庑殿顶,黄剪边绿琉璃瓦,前有五间卷棚歇山顶抱厦。紫光阁后有武成殿;还有位于中海东岸万善殿,明代为椒园,原名崇智殿;万善殿后有千圣殿,水云榭位于万善殿以西,是居于水上的凉亭。
南海则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桥为分界,主要建筑大多集中于瀛台。瀛台明时称“南台”,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十九间;再南为涵元门,内为瀛台主体建筑涵元殿。涵元殿北有配殿两座,东为庆云殿,西为景星殿;殿南两侧建筑,东为藻韵楼,西为绮思楼,东北为待月轩和镜光亭。
既是居所,又是园林,有山有水,视野开阔,朱永兴就是喜欢这样的建筑风格。紫禁城虽然威严、堂皇,但宫殿重重,楼阁栉比,反倒缺少了一种清新、轻松的感觉。

   

第一百三十章 人力优势,有女舒心

不是什么迷信,要是迷信,朱永兴也不会把瀛台作为一个居所。要知道,那里可是囚禁过皇帝的。
紫光阁是小朝会,以及召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武成殿是总理处的办公地点,万善殿改回崇智殿,供奉的三世佛像已经搬走,作为朱永兴的办公室;后宫则居于南海,以蜈蚣桥为分界,将整个中南海划成了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两部分。
人员居住早已确定,房屋殿阁也打扫干净,梦珠等人只觉得这里大得很,因为身子不便也没有四下赏玩,只有两个小公主欢畅快活,带着几个侍卫、宫女满园子游乐玩耍。这里看够了,又进了紫禁城,几天下来,着实累得够呛。
朱永兴呢,只是随意地走了走,熟悉下殿阁的名称和位置,便开始专心处理起政务来。其实皇帝呢,虽有子民万千,但直接指挥的也不过几十名臣子,这与一个排长管几十个兵也差不多是一个道理。
其实,目前要紧的工作在实质上便是积聚钱粮,没错,钱粮充裕便可在辽东大打出手,而不是现在的稳步压迫;钱粮充裕便可在西北伸展拳脚,收复河套或是继续向西直抵嘉裕关,重复明初的疆域。
从各地的统计数字上看,实际情况比预估的要好不少。不说军屯的数量,单从湄、河两省看,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粮仓;接下来呈迅速增长势头的地区则有湖广、江南、四川,北地流民的安置使今年春耕的田亩数大幅增加,而战争的创伤也在迅速恢复。
以四川、湖广支应西北。以湄、河和江南支应东北和北地重建,这是当初制定的策略,现在看来,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因为战争的刺激,以及政府放开海贸限制、鼓励办厂等一系列工商惠政,采矿、冶炼、加工制造、纺织等产业最先复苏。发展势头强劲;在垦殖方面,由于赋税负担的减轻,海外粮食的供应,最先恢复过来的滇省和四川百姓,开始减少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而改为种茶植桑,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限制,政府是有规定的,不仅有数量要求。而且种植经济作物交纳的赋税要高。只要不违反规定,朱永兴也不准备进行干预,这毕竟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其实,如果粮食足够的话,他也会批准湄、河两省多种甘蔗和棉花的请求。从出口和经济效益考虑,这确实是很诱人的。
明年吧!朱永兴批复了湄、河总督宗守义的奏折,今年新垦土地依然保持了七成的种粮比例。民以食为天。得让百姓先吃饱再想其他的。至于对安南用兵的事情,宗守义的奏折也有提及。旬月之内军队便会调动到位,雷霆般的打击便会落在安南郑氏的头上。
消灭了安南郑氏后,或缅甸,或吕宋,朱永兴已经给军队定下了一系列的打击目标。从距离和难易程度上来看,攻伐缅甸似乎更加方便。不必远渡重洋,更有内地源源不断的支援;而攻打吕宋的话,西班牙人聚敛的财富、当地的铜矿金矿也令人眼热,更不用说这样的攻伐有着更加浓厚的复仇性质了。
还要看台湾郑经的态度啊!朱永兴踱步到墙上悬挂的大地图前,目光由南而北。最后停留在辽东。荡朔军占据宁远,完成了牵制作战的第一步,接下来便是东北军区的行动了。
按照修定后的军事计划,东北军区将出动剿朔军和骑兵一部,由复州卫向盖州攻击前进,除朔军由金州卫向北推进,水师并三千陆战队在海上,分别卫护住剿朔军的两翼。
如果能攻克盖州,明军便收复了整个辽东半岛,可向北攻击鞍山、辽阳,乃至沈阳;向西则可攻营口、盘锦,切断锦州清军通向辽中的退路。即便清军调集重兵来阻截,使盖州难以光复,几场大战也势必消耗大量的满清的人力物力。
而明军有利的条件依旧是水师,选取的前进路线由复州到盖州尽是沿海,物资运输、重炮转运都相对方便快捷。同时,辽东湾的另一支明军舰队——天津水师也可以进行配合作战。
依靠着强大的水师,现阶段明军的作战是相当具有优势的。如果能使清军分成几个相隔较远的战略集团,比如锦州、盖州,明军甚至可以集结舰船和重兵,从营口的大辽河溯流而上,将锦州或盖州的清军围而歼之。
说到底,明军不仅水师强大,而且在兵力的数量上也越来越占据优势。而清军则很难在多个战略方向上都保持足够的兵力与明军抗衡。机动方面呢,满清靠马,明军靠船,现在谁都不明显。但在更长距离上,明军是占有些优势的。
就目前来看,明军是在辽西和辽东两个战略方向上施加压力,其实还有朝鲜新义州的师,以及不断入伍训练的新兵。在关键的时候,这支力量也将派上用场。若是沿鸭绿江北上,甚至可直接攻入奴尔干都司建州卫,直取后金政权的故都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
事实上,满清以前和现在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要征伐朝鲜,使之屈服以解除后顾之忧。但现在,显然已经难以再出兵攻打朝鲜,也就只能勉强抽调出一部兵马,加强对朝鲜方面的监视和戒备。
“完蛋了,你们完蛋了,早晚的事情。”朱永兴恨恨地说着,转身回到桌案,再翻阅密折时,却是河南巡抚赵显吾的,言说河南水患严重,即是开封,也不虞被淹之险。幸好去年甘陕雨水小,冬季落雪小,今年的菜花汛勉强渡过,算是有惊无险。
朱永兴知道,这是委婉地伸手要钱。赵显吾初到任,对于水利,显然是想能保住今年就算勉尽忠荩,至于明年,再想办法呗!但赵显吾可以这么想,朱永兴则要考虑得更全面一些。
“若只存混过一年的心思,汝便甚失朕望了。水利部已有总体规划,河南治河当从凤陵渡直到陈州下游,逐年分段根治,有的地方冲刷,便用大石条砌固。要有几年根治的打算,岂能年年用草包垛堤堵水?”
沉吟了一下,朱永兴继续写道:“朕与你说过不轻易降罪之言,今亦是如此,汝可宽心。说到治河,确实耗费极大,而今朝廷财政不敷,然亦不会长久。据户部估算,下半年将有转机,若有结余,则水利是第一要务,汝可放心为官……”
到底还是缺钱啊!朱永兴知道给查如龙和陈潢的二十万两银子干不了什么,但一时又挪措不出更多的。心中有些烦躁,转身出了屋,缓步走着,直到水云榭,惬意地观赏着四周的风景,视野宽广,云水和亭台楼榭遥相辉映,令人神清气爽。
远处一艘大船在缓缓行驶,人影晃动,依稀有两个小家伙在蹦跳。朱永兴赶忙命身旁侍卫去取望远镜,望远镜还未到手,那船已经缓缓靠岸,柔儿嘉儿在侍卫宫女的陪伴下,有说有笑地走了过来。
“父皇,父皇。”两个小公主欢叫着跑来,手里还拿着什么东西。
“你们俩呀,就不能安生点?”两个女儿的欢声笑颜让朱永兴有些严肃的表情松缓下来,有些无奈地连连摇头。
“父皇,你看。”嘉儿把手里的金牌向朱永兴展示。
“海里有好大的鱼,有的鱼身上还有金牌。”柔儿到底年纪大,虽是眉开眼笑,却说得详细。
“是吗,让我看看。”朱永兴拿过金牌仔细观看,是隆庆年号,略一沉思,他便知道了究竟。
自明朝嘉靖以来,中南海的每一个主人都会在活鱼翅上插御字金牌,然后把鱼放入水中。皇家宫苑,鱼自然不会被捕捞,活得长远的自然体重膘肥。
历史上还因为这鱼而有个故事,说的是民国时总统冯国璋贪财,派人把三海里的鱼打捞上来,以高价卖出。一时间,北京的饭馆里争相竞卖“总统鱼”。冯国璋去世后,有人曾写下挽联:“南海鱼何在?北洋狗已无!”
朱永兴轻轻摇了摇头,把这个捞鱼卖钱的想法抛开。偶尔抓两条吃倒无所谓,大规模捕捞就算了吧,太煞风景,也还没穷到这个份儿上不是。
“以后在船上别乱蹦乱跳的,危险。”朱永兴呵嘱着,让两个女儿坐下,随意地喝着茶水,聊着天。
“这里虽然叫海,实际上就是个湖,海无边无际,比这大得太多了。”
“北方的冬天很冷,雪也大得很。不过,也有很多玩耍的乐趣,堆雪人,滑雪,凿冰灯……”
“别光顾着玩儿,功课也不能落下,父皇正在想着办学校,会有很多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
“嗯?紫禁城啊,父皇不喜欢,深宫大院的,透着一股阴沉。”
“要去逛庙会?哪里有?护国寺啊,行,等父皇有时间领着你俩去。”
父女亲情,闲话聊天,周围是湖光山色,近前是笑语娇脆,有此一乐,朱永兴顿觉所有烦心事都烟消云散。
……………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诸事繁杂

由于不可思议的意外和历史的机遇把朱永兴推上了权力的金字塔尖,让他雄居塔顶,俯视万方,这是一种享受,还是一种酷刑?
对于要承担改天换地重大责任的朱永兴来说,这固然会让人有掌控巨大权力的乐趣,却也让人有如临深渊的凛惧。而历史上每个朝代的中兴,也正是因为改革而获新生,不改革便灭亡了。
名为中兴,实为重造。积重难返的明朝已经在腥风血雨中荡涤了一遍,经历过这场惨事的人们,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有所觉悟;而赫赫功绩加上封建传统赋予朱永兴的无上威权,使其的改革能够较为顺遂地推出并实施。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明还没有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或者说有可能阻碍改革的利益集团还没形成气候。所以,作为极权体制下的改革者,以朱永兴的中人之资才能有做改天换地的历史巨人的宏伟理想。
没错,中人之资,这是朱永兴对自己的定位。除了跨越时代的眼光,他自认是不能和那些历史大贤相比的。当然,若论赚钱的点子,朱永兴还是比别人更多,更广更出人意料。
就在朱永兴启驾北上没几天,从南京开始,官府便推出了新的税收条例和管理办法,直指娱乐行业。没错,六朝金粉之地,就是要从婊子和嫖客身上刮钱。
在朱永兴看来,妓女的问题不是法律的制止所能解决的。因为妓女的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当今社会,虽然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形态有所不同,但妓女基本上普遍存在。性产业的出现,是社会上各个利益合力使然,非道德或法律所能轻易约束的。
既然已经是合法的存在,那就加大税负。既是对这种产业的限制,又为国库增收。同时,管理办法有各种娱乐场所的规范措施,从颁发营业执照,到建立妓女从业登记制度,并加大了对逼良为娼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其中还有针对妓女从良的明文规定,帮助有心跳出乌浊烟花之地的弱女。规范管理,不禁止,不提倡。不鼓励,这就是政府采取的政策。
从南京开始,杭州、扬州等地也陆续开始执行新政,先重点城市,然后是整个地区,最后是全国通行。尽管这不是什么关系国际民生的大事,但政府稳健的步伐依旧。
短期内还看不到烟花税的增降,但随着迁都。畿辅地区的地价却又上了一个台阶。特别是北京、天津的地价、房价,更是涨势迅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