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流伐清-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基础学科的教育体制,没有科学原理的普及,也只能先这样维持下去了。而且要形成门类齐全的系统教育,最好是从娃娃抓起,这可不是几年,十几年能够完成的工作。
“不错,诸位干得很好。”朱永兴笑着夸赞了一句,这几乎已经是他的一个习惯,对于一个新兴的团队,鼓励更能激发起人们的热情。
王谢和几个骨干的脸上浮起一丝喜色,显然对爆破的威力还是颇有自信。
“爆竹怎样才炸得更响呢?”朱永兴提出了一个问题,停顿了一下,又自问自答道:“一是药装得多;二是裹得严实,不漏气。要是有孔洞,那就不是爆竹,而是烟花了。”
王谢等人不解其意,面面相觑,又都把目光移到了朱永兴脸上。
朱永兴拿过纸笔,简单划了几笔,说道:“要是把火药填在这里,然后用砖石把这里堵死,再封闭地道的话,爆破的威力应该更大。这和爆竹也有些相似,就是尽量不留孔洞。”
这是一个小小的改进,把原来填装火药的地方横向挪进去一些,再用砖石填塞空隙。这样密闭更好,爆炸膨胀的气体四周是厚实的土地,再把火药装填成凹面,使之尽量向上用力,则爆破城墙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殿下。”一个工兵队的骨干试探着问道:“俺们把地道弄塌,爆炸时会把弄塌的土推开,要是这样弄的话,是不是就避免了这种情况?”
太平天国的地道爆破便多是用弄塌地道来形成密闭药室,而朱永兴的改进,则更好,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药气外泄。当然,这个骨干所说的,也是非常正确。
“没错,就是这样。”朱永兴又在纸上划了几个箭头,来表示爆炸气体冲击的方向,详细解释了一番,并用另一个比方来让大家更加明白,“这火药爆炸就好象战场上的溃兵,哪里堵得松,哪里宽阔,就往哪个方向冲。爆竹如果用铁管来做,两头照样堵上泥,你们说,点着后会是什么样子?”
“那,那应该是往两头喷吧?”王谢挠着头,思索着那种奇怪爆竹的样子,在得到了朱永兴的肯定后,他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朱永兴觉得差不多了,便悠然喝起茶水,让这些人消化理解,并讨论完善爆破的最佳方案。他只是偶尔插几句,提点一下。令他感到欣慰的是。这些人不光是对爆破有了新的认识,在挖掘地道上更是轻车熟路,又快又好。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朱永兴觉得不虚此行,通过对武器装备、爆破城池的深入了解,他能把反攻计划布置得更加完善,也对胜利有了更强的信心。
……………
沙坝周围层峦叠嶂。风景如画。山中又有银瀑、藤桥、云山、风洞、天门、水宫洞等景点。虽然还没有经过开发,但却充满了自然的美感。
朱永兴奔来跑去,又检查,又指点,自然不好老把女人带在身旁。梦珠和龙儿身边都有本族的护卫和侍女,便在这山青水秀的天地里游玩。显然是玩得太高兴。这身体就有些吃不消了。
夜是新鲜的,明亮的。窗前是一排柳树,一面看起来是黑的,另一面带银色的光。暗黑的树后再过去一点,是一株枝干雪白的多叶树,树上方是灰色的,几乎没有星的天空。还有闪光的将圆的月亮。
朱永兴把梦珠写好的书信看过一遍,签名用印,抬头一看,丫头正苦着脸揉腿揉脚。
“累了吧?玩得那么疯。”朱永兴把书信收拾好,起身走过去,伸手轻捶她的背脊和双肩,捶了一会儿,又揉她的胳膊。然后又蹲下,拿捏她的腿脚。
梦珠先是感到被捏揉得酸痛,但很快便有一种异样的快感。
朱永兴的手法开始还有点生疏,力度掌握不好。操作了一会儿,他就越来越熟练,时而用实心拳,时而用空心拳。时而一空一实,时而用拳心,时而变为窝掌,快慢变化也越来越适合。
嗯。嗯,梦珠眼睛半闭,轻轻哼着,舒服得似有睡意。
朱永兴抿嘴一笑,不禁也怀念起太监赵国维那令人惬意的按摩术来,他伸手将梦珠放背在椅子靠背上,抱着她的腰举一举,使她的腰窝和下脊骨也感到柔和。
两只温软的手臂环了过来,梦珠顺势搂着他的脖子,贴着他的耳朵腻声道:“好舒服啊,殿下还会这手,深藏不露却是留给哪家女子的?”
“不就是留给你的吗?本是准备洞房时用的,厉害吧?”朱永兴笑着蹭了蹭梦珠有些发热的嫩滑脸蛋儿,手在姑娘的腰臀上捏了几把,又照着小屁股啪地拍了一掌。
梦珠嘤咛一声,抱得更紧,贴得更密。一股少女特有的温热的香气包围了朱永兴,吐气如兰,轻轻喷在他的耳际脸旁。
意乱神迷,朱永兴忘情地亲吻着怀里娇羞的美女,从耳垂到脸蛋,最后停留在那润湿殷红的香唇上。他吸着,吮着,啧啧有声;然后顶开贝齿,逗弄着香软的小舌头。
梦珠的目光迷离,陶醉在这爱意浓浓的亲昵之中,慢慢的,她的香舌也生硬地动了起来,纠缠着,搅动着,把朱永兴的脖子搂得更紧。
时间都似乎停止了下来,天地间好象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不知过了多久,两个人抱着、吻着,不觉已经腻在了床榻之上。
衣服滑了下来,光滑圆润的肩头,莹白挺耸的双峰,平坦坚实的小腹,修长白皙的……朱永兴迷醉了,把灼热的吻洒遍了阿珠的如玉美体,那温热、细腻、滑嫩、润泽的感觉让他都快疯了。
梦珠媚眼如丝,娇喘着胡乱拉过一条巾被,盖在了自己脸上,遮住了矜持和羞怯,也把自己全部交给了深爱的男人,予取予夺。
朱永兴的唇和手在丝柔、软缎般清滑的肌肤上游走流连,柔若无骨的雪白在轻颤不已。理智已经飘飞,道德的堤坝开始坍塌,他激动得不能自抑了,慢慢压了上去。
一声短促婉转的呻吟,梦珠优美的脖颈猛地向后仰起,一张晕红的俏脸上柳眉微皱、星眸紧闭、贝齿轻咬,纤秀柔美的脚上,十根娇小玲珑的可爱玉趾僵直地绷紧抠向脚心。雪藕般的柔软玉臂先是僵直地紧绷着,纤纤素手紧紧地抓着被子。过了好半晌,才缓缓松开,环抱住朱永兴的脖子,抱得那么紧,那么紧……
搂一搂,叫一声,不觉心中也动兴,又喜又羞没了魂。就有力气也难挣。不惯交情,不惯交情,心窝里不住乱扑登。冤家甚风流,搂定没点缝。汗湿酥胸,汗湿酥胸,相依相抱诉衷情,低声央及他。你且轻轻动。
云消雨歇,两人还久久没有分开,偎依在一起四目相凝。肌肤相触,体温传递,情意相融,在这个时候。言语是多余的。
朱永兴轻轻拂开梦珠额前的湿发,疼爱地把温软滑润的搂了搂,柔声道:“爱妃,阿珠,我的宝贝儿,你是我的女人了。”
“殿下,夫君。”梦珠把头枕在朱永兴的肩膀上。轻轻蹭了蹭,低声说道:“臣妾是您的女人,永远都是。”
朱永兴听得幸福无比,笑道:“不如就抓紧时间成亲吧,也别明年了。”
梦珠娇笑了一声,说道:“那就等殿下出征胜利之后。现在顶着女官的名义,还能跟随殿下,若是成了王妃。可就不方便了。”
“你想得挺周到。”朱永兴轻抚着梦珠柔滑的脊背,憧憬似的喃喃说道:“也许这一战胜利后,我也不用每战都必须亲临了。我也想多陪你呀,等到明年,一定带你去看海。建座海边别墅,看日出日落,赶海听潮。泛舟逐浪……”
梦珠静静地听着,手轻抚着朱永兴宽厚的胸膛,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欢喜。有一个爱自己的男人,在那如画美景之中相陪。嘤咛细语,相偎相依,真是人生最大的乐事。
夜愈发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进来。蚊帐低垂,低声细语不断,连蝇虫的鸣声也似乎变得分外温柔,生怕惊扰了沉浸在浓情蜜意中的这对男女。
*
神清气爽的感觉真好,阴阳调和,原来是有如此大的作用;征服一个女人,原来竟能令男人产生如此强的自信。
朱永兴骑在马上,微微侧头,与马车车窗前露出的小脸对上了目光,虽无言语,却能通过浅浅一笑,情义两心知。
前面不远就是老街,滇省和安南的主要接合点,有红河这条运输线在,朱永兴已经决定把指挥部设在这里。既能照顾安南占领区,又能兼顾到元江。
汝阳王马宝作为总指挥,已经先行来到了老街。而元江小参谋团的叙国公马惟兴则奉命返回,他在向朱永兴做完汇报告后,将赶赴安沛坐镇,领兵防备安南郑氏。
已经是八月中旬,离计划中九、十月份的元江起事及滇西反攻,只剩下不足两个月,时间相当紧。
朱永兴一到老街,便把随队的一些明军派至元江,并携有少地雷、手榴弹。这些明军官兵将作为第二批教官,到达元江后马上投入到训练土兵熟悉新武器的工作当中。
叙国公马惟兴则向朱永兴汇报了元江的具体准备情况,以及那嵩联络南明降清将领和各土司的最新进展,还有小参谋部所制定的粗略计划。
降清总兵孙应斗、赖世勋、高应凤,延长伯朱养恩,石屏总兵许名臣,土官龙赞扬。这些名字朱永兴是有印象的,史有记载,确实是元江起义时所参与的人员。这说明元江起事的进程并没有完全脱离历史的轨迹,或者说是变化得不大。另外一些人名,朱永兴则显得比较陌生,比如许甲贵、马秉忠等。
“……元江那氏本就财雄势大,又有殿下支持,降清将领及各土司皆有归附反正之心,一旦起事,必然云起响应……”
朱永兴淡淡一笑,讨伐安南的成功,无疑会在迤东地区造成影响。明军在后支持,自己这个宗室留守也可颁印封赏,这当然会给元江那嵩的四下联络带来了有利的条件。
“……那嵩总督慷慨济民,治下百姓极为拥戴,已召集数万民众深挖战壕,加固城池,并架设浮桥,遏止强渡……”
朱永兴轻轻点头,历史上清军攻破元江后屠城,被杀害的军民有数万,然后在周边地区屠戮烧杀,又杀害了数万百姓,死难总数达到了十余万。依照这样的数字计算,那嵩召集数万民众应该不是很困难。有如此多的百姓参与修筑,元江的城防应该能得到很好的修整加固。
“……那总督与末将等反复商议,已定出大概计划:可在元江城西北老武山屯兵为外援,并设伏兵于大竹菁……由反正之将兵攻取石屏,另派一军攻掠临安、蒙自,则昆明以南迤东各地烽火遍地,令清军左右支绌……”
朱永兴微微皱起了眉头,如果不是知道历史的发展,他会对这番布置大加赞赏。但已经知道历史上元江起义失败的经过,不管历史是否改变,他都要拾遗补缺,避免其中的疏漏。
清军镇压元江那嵩抗清起义时,是出昆明,经通海,走曲江驿,先占石屏,再向元江逼近,最后是出现在元江城东北方向。朱永兴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动,最后停留在老武山,又在大竹菁画了个圈,轻轻摇头。

第十七章 元江宣慰
停顿了一会,朱永兴才开口说道:“从石屏至元江,却不是只有大竹菁一条道可走。虽然可能性很大,我们依然要考虑得周全一些。再说老武山吧,离元江似乎有点远,容易被清军切断联系。”
“殿下,这只是初步的计划,还需修改完善。”马惟兴拱了拱手,解释道:“走大竹菁为石屏至元江的最便捷道路,且清军岂知我军在此设伏?而老武山距元江亦不过七十里,清军若屯兵遮断,岂不担心被两面夹击?”
历史上,清军还真获悉了大竹菁有埋伏的情报,间道而走,绕离了伏兵;而老武山与元江的联系也确实被清军切断了,根本没起到作用。朱永兴沉吟了一下,不想就这个计划与马惟兴纠缠。毕竟,他马上要去安沛坐镇,已经不再涉及到元江作战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朱永兴就安南郑氏、镇守安南占领区、招募训练新兵等事情做了交代。马宝随后也介绍了目前明军和土兵的驻扎防卫情况,以及粮草物资的调配。
总的说来,镇守占领区的任务比较轻松,郑氏大伤元气,又专注于收复被南阮侵占的地盘,对明军暂时没有威胁。莫氏也正在积蓄力量,巩固地盘,在没有明军支持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有什么异动。
“殿下,那总督希望您能去元江坐镇,这对联络各土司、各降将极有益处。”等朱永兴和马宝交代已毕,马惟兴在告辞前又转达了那嵩的期盼。
“吾去元江坐镇——”朱永兴略略沉吟了一下,便轻轻摇头道:“这与竖旗起事也差不多了,打草惊蛇呀,不妥。或者,偷偷的去?也不好,那样就起不到那总督所希望的作用。”
“那总督四下联络,昆明清军对此想必会有所觉察。”马惟兴说道:“我不动,敌亦要动。殿下要慎加提防。”
朱永兴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事情。不能自以为事,不能把敌人想得太蠢,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敌人会按自己的计划行动。但依据历史资料,那嵩七月起义,昆明清军在九月才大举出动,可见滇省的雨季真的是制约清军行动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他应该还有时间,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送走了叙国公马惟兴,朱永兴便让马宝召集众将,继续商议元江的战略布署。既然是以拖延、防守为主,以老武山作外援,便有些不妥了。至于在大竹菁设伏。朱永兴也不赞同。伏击成功自然是好,若是清军绕道别走,这伏兵也就被隔离于元江之外,空自减弱了元江的防卫力量。
节节抗击,骚扰袭击,慢慢退至元江,再倚城固守。这几乎就是腾冲作战的翻版。在腾冲有高黎贡山作为屏障,元江呢,朱永兴在前世曾去游玩过这座“天然温室”。他记得从昆明驱车到元江的这一路上风景迷人,山岭起伏,道路弯弯曲曲,犹如白色飘带在崇山峻岭间漂移。高架桥、盘山路、穿山洞数不胜数,高山、悬崖、山谷、水流、山庄则美如画卷。
当然,现在朱永兴不是在憧憬美景。而是在判断昆明清军想要抵达元江,途经的道路在目前的条件下,应该是很崎岖难行的。元江又属于周围都是山的盆地地形,周围的山也比较高耸险峻,有非常多的原始森林,作为阻滞打击清军的战场,还是相当有利的。
“在腾冲作战时。化整为零、散于敌后的扰袭部队起了很大的作用,只是人数少了一些。”马宝回忆着追击线国安的情形,如果不是受到阻碍袭击,没准还抓不到线国安呢。所以对这个战术很是赞赏,“此次应该增加力量,有数千熟悉地形地势的土兵在山林中出没无常,既可截杀信使斥候,切断敌军与外界的音信联系;还可适时变零为整,攻击敌人押运辎重粮草的小队伍。”
朱永兴对此表示赞同,土兵阵战能力有限,这种在本乡本土的骚扰袭击,应该正是其所长。再加上地雷、手榴弹的使用,还有轰天炮的冷炮袭击,清军肯定要大吃苦头。
“还需在元江上游择一地驻军以为外援,人数不用太多,千人即可,要通习水性。清军若立浮桥木寨阻隔元江水路,围困元江城时,则可乘船顺流而下破击之。”朱永兴最担心的还是元江城的水道畅通,这可是增援的人员、物资必经之路。
“殿下,元江起事后,末将有意把指挥部移至元阳或亏容甸等长官司(现红河县),以便就近指挥。”马宝提出的建议看似合理,却让朱永兴迟疑起来。
元阳距离元江远了些,而亏容甸等长官司又太近了,与石屏隔河相望,搞不好清军占领石屏后便会先来攻打。马宝所率兵马的任务可不仅是在危急的时候援助元江,还要保卫安南占领区呢!
当然,清军绕过元江,直接攻击安南基地的可能性非常小。毕竟路途远,所经多是地方土司的辖地,更有被元江起义军切断退路的危险,但也不得不防。
“指挥部设在元阳为佳。”朱永兴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亏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处甸、瓦渣甸和左能甸六个长官司已经表示响应那总督,所辖土兵大部将赴元江,守卫兵力薄弱,不是安全之所。嗯,今日先把元江那边的事情大体敲定,这以后还有变数,到时再相机调整吧!”
马宝等将知道朱永兴所说的变数应该是指军情司那边的情报。只是军情司直接掌握在朱永兴手中,具体的行动他们并不了解,也不好追问。接下来便只就元江的战略战术进行了商讨,拟定了大概的计划,由朱永兴和马宝用印后送往元江。
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永兴便把精力完全放到了军情司,时刻关注着最新的情报。同其他各部门一样,军情司也得到了很大的扩充和发展,一些锦衣卫被从军中抽调出来,充实进来,又有朱永兴的指点。情报探听更有针对性,效率也越来越高。
原来军情司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周良甫已经转到了民情司,着重于监督各级官员,及反映民情。现在是郑昭仁和查如龙负全责,下辖四个处:情报处负责搜集、分析情报和派遣间谍;行动处负责策划各种政治军事活动;反谍处负责进行反间谍活动,保护情报人员的安全,并侦察敌方的间谍活动;总务处负责预算和行政管理。
另外。情报司还建立了十几个情报站,这得益于郑家祖辈行商,以及马帮走货所积累起的人脉。昆明、永昌、大理、楚雄、玉溪等三江之内的情报站虽然都是刚刚成立,人手单薄,但已经建立起情报联络通道,并不时有情报送回。不管情报的用处有多大。朱永兴都觉得是一个可喜的成就。
当那嵩为起事四下联络的时候,朱永兴也没闲着,依靠着自己的记忆,他给军情司也列出了名单,皆是史有所载的抗清土司。象宁州土司禄昌贤,新兴王耀祖、嶍峨禄益、王扬祖、王弄土司王朔,蒙自李日森、李世藩、李世屏。路南秦祖根,陆凉资拱,弥勒昂复祖,维摩沈应麟、沈兆麟、王承祖等。
这些土司在历史上没有参与元江那嵩的抗清起义,或许是惧怕清军势大,或许是心存观望,或许还有其他心思。只是现在的形势却与历史上不同,明军先有腾冲之胜。朱永兴又征伐安南成功,颇有振作之象,想必会有人响应吧?
朱永兴其实心里也没有底,但若能得助力,则元江起事陡增外援,作战则更为有利。而且,清廷的剃发易服令。也在为他达到这个目的,而平添了有利的条件。
“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为逆命之寇,必真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决不轻贷。皆地方文武各官,该当履行查验,若有复为此事,续进章奏。欲将已定地方人民,仍存明制,不愿本朝制度者,杀无赦。”
清廷在江南颁布实行“剃发易服令”,致得民情汹涌、烽火遍地,却丝毫没有吸取教训的意思,每占一地,仍旧严行不贷。而正是这种残酷而顽固的政策,连率先附清而被准予承袭的思陀、落恐、左能、瓦渣、铁容、纳更等地土司也心生不满,更何况那些尚在观望、且早已崇尚汉服的众多土司?
八月二十,第一批赶赴滇中的五千安南明军通过老街,进入滇省,沿着之前的旧路前去与晋王李定国部会合。
八月二十五,大批弹药由沙坝运至老街,装载上船后,溯江而上,来来回回地运往元江城。
八月二十七,军情司派出联络各家土司的情报人员开始纷纷返回,再综合其他方面的情报,朱永兴终于可以作出最后的布署了。
八月二十九,朱永兴召开了作战会议,足足商讨研究了一天,整个反攻作战的计划才算最终确定,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联络和准备。
九月初五,朱永兴率领着一千明军和一千猛山克族勇士,携带着武器装备,乘船出发,沿元江赶赴滇中。
对于辛苦打下的基业,朱永兴到底还是不放心,在得到晋王和赵王的情况报告后,原定要带走的明军数量又削减了不少。除了他带走的七千将士外,驻守安南的明军有两千,各族土兵三千;马上要赶赴元江的有三千明军,汝阳王马宝坐镇元阳,手中还有预备军队两千,以及各土司派出的土兵三千余。
为了这次翻盘之战,朱永兴可以说是倾尽全力,老兵、新兵、土兵一起上,动员了手中所有的兵力。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他其实还留下了不少暗棋,准备在关键时候发动,或者是在清军处于劣势的时候,再煽动蛊惑,以收奇效。
……………。
元江城,蜗居在一圈山的怀抱中,亮亮的吞食着阳光。周围都是山的盆地地形,是元江独特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云南地属高原,而元江这里海拔仅三、四百米,周围的山又异常威武高大,有非常多的原始森林,多数地方人烟稀少。
这种盆地地形,加上处在北回归线附近。光照强烈,其他地方因为重重大山的阻挠无法快活伸展,而好容易找到了元江这样一块空地,可以伸展胳膊和腰肢,当然要美美的将光全部洒下来,犹如一个碗,满满盛满了光亮。
前世游玩的是被战火摧毁后重建的元江城。与现在的完全不同。朱永兴在船上举目眺望,尽情欣赏,感慨不已。直到船速减缓,慢慢向岸边靠去,岸上迎候的人群才将他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王旗竖了起来,岸上的人们纷纷跪倒。参拜皇明宗室,朝廷留守,岷王世子朱永兴。
这个时候就不必藏着掖着了,朱永兴就是给那嵩壮声势、涨人望,给参与起事的人们增信心来的。至于起义,不过是竖旗传檄的事情,昆明的清军又不是瞎子聋子。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