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结点很快就在哈桑的安排下建立好了……要建立这个集结点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从游击队中找几个熟悉地形的人,牵着强盗的马驮着水袋运到指定地点就可以了。
  游击队中从来就不缺乏熟悉地形的人,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我们担心。
  我们建立的集结点一共有两个,让马队分成两个部份,以达哈尔湖为中心一路往回走一路往前走,分别在我们预计的撤退路线上设了两个集结点。
  后来想了想……觉得这个集结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使我们的战斗更加灵活……一旦有什么人或是部队在战斗中被打散了,那也不用着急……只要有地图,知道集结点在哪里,那就去集结点找部队就好了嘛!
  但缺点也是有的……一旦有什么人被俘,在苏联的威逼利诱下说出集结点的位置……那我们部队来说就是致命的。
  也正因为这样……我就严令所有人携带的地图上不得在集结点上画圈,对于这一点我军部队当然是知道的……为的就是万一被敌人搜到了地图看到那上面的圈圈点点,很容易就会猜到我们的集结点或是大慨的撤退路线。但阿富汗游击队却并不知道这一点,所以有必要在部队里重申一下。
  不过想了想,又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原因是万一有人被俘,单纯的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能熬得住严刑拷打这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很快又制定了一条假的撤退路线和集结点……交待全体战士们一旦被俘,在受不了拷打的时候就可把这条假的撤退路线招出去。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暂时让他们免受皮肉之苦,可以统一口径让敌人以为这个消息是真的。还可以为主力部队争取到撤退的时间……苏联人在得到假的集结点和撤退路线并在集结点布下埋伏的时候。我们主力部队只怕都已经回到巴基斯坦了。
  后来才发现这一步很有用……不仅仅是在这一次。在其后的战争中我们都设计了两到三条撤退路线,当然只有一条撤退路线是真的,以至于苏联人都不知道那些拷问出来的情报哪条是真哪条是假了。
  “报告营长!”这天晚上我们又是连续行军了几个小时,到电台联络点的时候我就让部队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没多久通讯员就给我递上来一封电报说道:“基地来电……今天凌晨五点敌人就发起了第二次扫荡!”
  “哦!”我点了点头,这已在我的意料之中,因为今天早上我们就听到了从喀布尔方向传来的炮声,很显然。那是苏联军队在轰炸游击队可能的藏身之外。
  “但是……”通迅员接着说道:“这次敌人扫荡的方向并不是由腹地往南的山区推进,而是沿着公路扫荡,这其中就有喀布尔通往坎大哈的公路……”
  “什么?”闻言我不由一愣……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一照,果然就像通讯员说的那样,苏联军队这次主要是扫荡公路附近的山区。
  “召集各干部开会!”我想也没想就下了命令。
  “是!”
  很快哈桑、赵敬平等几个干部就围了上来,警卫员用一张巨大的帆布往我们身上一盖……我们就在里头打着了手电筒。
  “情况是这样的!”我用手电筒照着地图说道:“敌情有了变化……他们并不像第一次扫荡那样由北往南扫荡,而是沿着公路扫荡附近的山区!”
  “哦……”赵敬平很快就知道问题所在:“我们还计划在公路旁伏击增援的苏联军队……那不就要破产了?!”
  赵敬平的话不难理解……如果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这次的扫荡是以公路为中心展开的话,那么我们想要埋伏在公路旁都要突破他们的防线……这在公路旁伏击苏联军队的计划显然就行不通了,甚至就算让我们伏击成功,那也是陷入敌人的层层包围之中。很难做到全身而退。
  “是我失算了!”我说:“我们一直以为……苏联第一次是怎么扫荡的,那么第二次肯定也与第一次差不多……没想到却会有这个变化!”
  “营长。这怪不得你!”赵敬平说:“咱们的情报有限……我们能做的就是以有限的情报制定计划,你又不是神仙不是?”
  我摇了摇头,说道:“我早该想到的……苏联军队的第一次扫荡是在轻敌的情况下发起的,所以才会由北往南全线推进,以为能一举将游击队消灭。但是现在……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战斗,他们已经意识到想要迅速消灭游击队只怕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他们在后勤补给方面又承受很大的压力……公路不仅运力小、运送困难,还时不时的遭到游击队的偷袭……所以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可能的保证自己公路的安全!所以这次扫荡他们才会沿着公路展开!”
  “营长分析的有理!”哈桑点头说道:“事实上……苏联的兵勤补给线从来都没有安全过,从他们进入阿富汗起,各个游击队甚至百姓都在有组织的或是没组织的破坏公路或是偷袭苏联军队,这给苏联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苏联这次扫荡会以公路展开一点也不奇怪!”
  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公路这东西是破坏起来容易守起来困难……最简单的破坏吧,在晚上拿把锄头就可以偷偷埋上几个地雷,若是有几把枪几个人就可以在路边打埋伏……对手若是强吧,那打几枪就跑,对手若是不强吧……那就可以全歼敌人然后再抢物资!
  所以这样的事当然就是阿富汗游击队的首选。
  “现在怎么办?”赵敬平问了声。
  这么一问就让我们陷入了沉默……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原有的整个计划都要推翻重新来过,而且这其中还牵涉两支部队的协同问题,还有集结点的问题……
  “拉吉尔的部队现在在哪?”我问了声。
  “大慨在这……”赵敬平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他们今晚就可以到达指定地点了!”
  “马上命令他们停止前进!”
  “是!”赵敬平应了声就把命令传了下去。
  这一点是必须的……如果拉吉尔他们还按照原计划继续运动的话,只怕就会跟苏军和政府军撞个正着了。
  “营长!”沉默了一会儿,赵敬平就说道:“鉴于对敌情的误判……我认为我们还是取消这次行动的好!”
  “我同意赵参谋的想法!”教导员说道:“何况我们这次行动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战士和参谋们熟悉阿富汗的地形气候,这一个目标已经达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再冒险出击!”
  “你的想法呢?”我问哈桑。
  “我没有问题!”哈桑脸上的表情虽然有点失望,但还是点头说道:“你们的目的跟我们不一样……你们是需要从长远考虑,训练更多的阿富汗游击队,武装更多的阿富汗百姓让他们形成战斗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以身犯险的确不是好的选择!”
  “不!”我摇头道:“虽然我们有理由取消计划,但这无论如何都会给我们的士气造成相当大的打击,也会动摇我们在巴基斯坦的根基……所以我决定还是要打一仗!”
  “营长!”赵敬平劝道:“我们现在情况不明,可以说是对敌人的作战计划一无所知……这么做太危险了!”
  “是啊杨学锋同志!”教导员说:“打仗不能意气用事嘛,能打的时候就打,不能打的时候也不要硬拼……要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这才是游击战的精神所在!”
  “要是能打呢?”我说。
  这种现像倒是头一回出现……所有人都反对我打,但我却觉得这倒是一次机会!
  “你有计划?”教导员问:“说说看……如果能打我们当然不会反对!”
  “我们只需要把地点变一下……”
  “地点?什么地方?!”赵敬平问。
  “喀布尔!”
  “什么?”我说的话不由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就连哈桑也不例外。
  “杨营长的意思是……”哈桑瞪大了眼睛:“是进攻喀布尔?那可是阿富汗的首都,防守十分严密……”
  “对!”我说:“而且计划也稍稍改变一下……原来是引蛇出洞,现在是引蛇入洞!”
  我当然知道喀布尔这地方凭我们这支几百人的部队是没法进攻的……因为喀布尔是三面环山,呈u字形的……只有一个出口,也就是说……如果要进攻喀布尔的话,就必须打攻坚战打下它周围的几个高地,这对于我们来说无异于找死!
  所以……我也不是真的要进攻喀布尔。
  “如果苏军和阿富汗政府军是以公路为中心展开扫荡!”我说:“那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的苏军和政府军将被调出喀布尔执行任务……于是喀布尔的兵力就会显得空虚!这时候如果苏联军队以为有大量的游击队进攻喀布尔……那他们会怎么样?”


 第二十二章 喀布尔

  “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哈桑回答:“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果遭到进攻……那么他们肯定会派兵增援!”
  “没错!”我说:“喀布尔可是阿富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重要的交通交汇点……这地方如果丢了那可是非同小可,所以……如果一旦遭到攻击,苏联军队肯定会慌了手脚!”
  “营长!”赵敬平皱着眉头说:“可问题是……我们的部队两只加起来只有五百多人……能对喀布尔构成威胁吗?”
  这倒的确是个问题……赵敬平虽然没有往详细里说,但我却明白他这话中的意思……如果要引蛇入洞的话,那就是说我们必须一支部队佯攻喀布尔,另一支部队在敌人回援的路上设伏……我们有两支部队这没有问题,但问题是拉吉尔的部队只有三百余人……这能对喀布尔这样的城市造成多大的威胁呢?如果喀布尔的守军觉得我们的进攻根本不值一提,根本不可能对他们造成伤害……那苏军同样不会回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导员有些不解的问道:“敌人既然是沿着公路展开扫荡,这使我们没法在公路旁设伏……那营长你为什么还会认为我们可以在喀布尔设伏?而且还有把握全身而退?”
  “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哈桑代为解释道:“杨营长说的没错……在苏联军队没有发起扫荡的时候,是大量驻守在喀布尔。而且无论是侦察机还是直升机都是从喀布尔起飞……没有哪支游击队敢在靠近喀布尔的公路袭击苏军的补给线,所以喀布尔附近游击队的活动是很少的,有也是愤怒的平民自发发起的……但是在苏军扫荡的时候……”
  “哦!”教导员点了点头:“扫荡的时候就反过来了,因为苏军和政府军派出大量的军队出去扫荡,而且目标是公路深处的山区,所以在喀布尔这平时防守严密的地区,这时反而变成防守空虚的地带了!”
  “对!”哈桑点了点头:“而且我们在喀布尔内部还有人,可以搞到喀布尔的情报,所以我认为杨营长的计划也许可行!”
  “问题还在于我们兵力不足!”赵敬平说:“就算是佯攻……一支三百余人的部队也是远过多不够的……”
  “里应外合!”我打断了赵敬平的话。
  “什么?”众人不由疑惑的望着我,不明白我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没有回答。而是问着哈桑:“我们在喀布尔的内应有多少人?”
  “有……七个!”哈桑回答:“有几个还在策反中。应该也很有希望!”
  “七个太少了!”赵敬平像是明白了我的意思。
  “的确是太少了!”我说:“而且不值得为一场小战就暴露……但是……他们有没有办法挑起喀布尔内部的纷争,或是引起骚乱什么的?”
  哈桑沉思了一会儿,就缓缓点了点头:“喀布尔内部还有几个贩毒集团……其中有一个内应就是毒贩……只要配合成搞点小动作,就很有可以让两支毒贩发生火拼!”
  对于苏联人为什么没有取蒂这些贩毒集团……我是可以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并不是用战争手段夺取的喀布尔。而是在阿富汗总理的“邀请”之下不发一枪一弹的进入。既然是这样……那么他们针对的应该是反对派。而且要尽量保持喀布尔内部的稳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到山区里的游击队身上。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不敢拿毒贩开刀,否则马上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众多的瘾君子怎么控制?毒贩的武装怎么肃清?怎么根除?
  甚至苏联人不仅不应该清除毒贩。反而应该与他们合作……只要给那些贩毒集团一点好处,那些毒贩就可以为他们提供反对派的情报,而且还可以控制相当一部份人嘛,他们这些人的情报总是最灵通的,用毒品控制的人群也很多,而且还很愿意为了好处出卖阿富汗的利益,所以反而成了苏联人控制喀布尔的一个工具。
  “如果内部有黑帮火拼……”赵敬平点头说道:“外部又有我军围攻……那很容易就会给苏军造成喀布尔里应外合的假像……我同意这么做!”
  “我也同意!”教导员说:“而且我们这支小部队就能对喀布尔发起进攻……这可非同小可,不管我们歼灭的苏军有多少,这都会在游击队里造成很大的反响!就这么打!”
  接着我们很快就展开了一系列的安排:
  首先是把计划通知拉吉尔,让他们马上转向朝喀布尔进军。要做到这点并不困难,拉吉尔的部队带着电台,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把决定通知他们就可以了。
  其次是联系哈桑在喀布尔的内应,并让他们做好准备。
  这点就比较麻烦了,原因是这些内应并没有电台与我们联系……开玩笑,他们大部份是在喀布尔政府军里当兵的,这要是有电台那还不是两下半就让人发现了。而且他们中还有一部份人已经跟着部队出去扫荡了……我们只能希望不是全部都被派出去了吧!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哈桑派出几个亲信先走……他们乔装成百姓的样子走在我们前头先行与喀布尔里的内应取得联系,取得我们需要的情报后再在城外联系我们。
  最后就是重新设计撤退路线和集结点……设计撤退路线不难,反正就是哪些地方比较容易藏身就往哪里走,难的是集结点……要派人去找到他们并让他们把水和食物转运到指定地点……这在荒漠里可不是件容易事,不过哈桑手下的游击队有的是这方面的能人,所以派上几个人出去也就解决了。
  于是部队的行军方向很快就转向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对于喀布尔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并不是因为喀布尔是阿富汗的首都,事实上我虽然是个现代人,但却对阿富汗所知不多,甚至它的首都是什么地方都不知道。
  我之所以会知道喀布尔……完全是因为在白沙瓦的那条河叫“喀布尔河”……为什么白沙瓦的那条河的名字会是喀布尔河呢?问了哈桑才知道……白沙瓦的那条河跟喀布尔城里的那条河是同一条河……也就是说,喀布尔就座落在白沙瓦的上游。
  它离我们所在的并不远……这得归功于我们之前的计划,我们原本就是计划在喀布尔通往坎大哈的公路上伏击苏军,所以也没有太过偏离主线,于是在第二天天亮前就赶到了喀布尔城外几公里的地方……
  我们没有再往前走,为的是担心被敌人发现我们的行踪……不过就像之前猜测的那样,这片地区并不是苏军和政府军清剿的目标,因为我们可以在望远镜里看到远处的公路……在那里一批又一批的汽车、坦克、装甲车急驰而过,有时还会有几架直升机从低空掠过……却始终都没有哪支部队会停下脚步来往我们所在的这片山区里搜索一番。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吧……再加上苏联和政府军本来就兵力不够,所以顾了这边就顾不了那边就不奇怪了。
  但我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分散开来掩藏好后就在烈日下边休息边等待……等到中午的时候哈桑派出的几个人就回来了。
  “杨营长!”哈桑兴奋的说:“跟内应联系上了,他们说留守在喀布尔的部队只有政府军一个团苏联军一个营……而且空军到今天就全部派出去了!”
  “很了!”我说:“毒贩那边呢?”
  “也联系上了!”哈桑回答:“只要你给一个时间!”
  “事不宜迟!”我说:“就在今晚七点!”


 第二十三章 伏击

  时间之所以要定在晚上七点……那是因为这时正是苏联军队和政府军完成一天的任务正要回营休息的时候。这时的他们经过一整天的追捕游击队,只怕已经是筋疲力尽,甚至也许坦克、装甲车的弹药和燃油都没来得及补充。
  而对于我们……这时才刚刚是漫漫长夜的开始,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我们有一整晚的时间逃出苏联军队的追踪。
  当然……这时苏联军队的直升机、侦察机等空中力量都已经回城了……喀布尔外面都没有机场嘛,所以直升机这些金贵的玩意在完成任务后必须得回到喀布尔才不致于被游击队偷袭。
  就像我们看到的一样……一架又一架的直升机就像回巢的蜜蜂似的从四面八方飞回到喀布尔。
  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原因是我很清楚这些被称为“雌鹿”的米格24是苏联装备的第一款武装直升机,它上面的武器装备可不是我们这些大多只装备轻武器的步兵可以对付得了的。
  但我却从拉吉尔那知道一点……目前的米格24并没有多少夜战能力,不知道是没有装备夜视仪还是这时代的夜视仪还没先进到可以在空中准确识别地面部队的原因,总之苏联这时候的米格24夜战还是依靠聚光灯对地面进行照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放心多了……聚光灯对地面照射,这方法对于直升机来说很显然是致命的,一方面其搜寻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在这到处都是石头的山区里……聚光灯的光线再强也无法穿透石头。另一方面则是会暴露自己……用聚光灯搜索就必须得低空飞行。再加上有一个大灯在头顶上亮着。而且低空搜索时速度又不快……于是很容易就会成为机枪、火箭筒之类的武器的目标。
  这也是我敢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喀布尔的原因。
  天色在六点的时候就渐渐暗了下来……乘着这个时间,我们就在哈桑一行人的带领下偷偷运动到坎大哈至喀布尔的公路旁边。
  坎大哈和喀布尔是阿富汗两个最大的城市,它们之间的公路一共有389公里……这条公路不仅很长而且还相当危险,这里的危险不仅是指其路况差,更是因为附近到处都是方便游击队隐藏的山区。
  又因为这条公路对苏联入侵阿富汗极其重要……苏联的军事物资必须由这条公路源源不断的运送至坎大哈,然后再由坎大哈运送至各个前线……也就是说坎大哈就是苏联对付阿富汗游击队的另外一个中转站……坎大哈与喀布尔正好一南一北的正对着整个漫长的巴阿边境,甚至坎大哈在军事上的地位比喀布尔还要重要,因为它的另一边就是漫长伊巴边境。
  于是这条公路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泉之路”……阿富汗游击队频频在这片山区设伏。破坏、劫掠、阻截等无所不用其极,这使得苏联军队这次扫荡的主要目标就是肃清喀坎两大城市之间的游击队,以保证这条重要补给线的安全。
  从这一点来说……苏联军队的确是没有多少游击战的经验。
  游击队这玩意……讲究的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所以对付游击战的最好办法并不是扫荡,而是用游击战对付游击战……
  就像我们在自卫反击战时对越南做的那样,首先是拉开一张网,就像是在地图上分成一个个一格子,然后把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开来进入山区把自己负责的小格子里的敌人给剿灭了!
  所以我们在越南战场上对付同样是打游击的越军才能成功,而苏联军队却因为自身部队的限制而不敢以小部队进入山区清剿……这就决定了他们永远也无法在反游击会有多大的战果。
  不过这一切都不是我需要关心的。
  我要关心的是……苏联大部队的军队都用于清剿喀坎公路。那么当喀布尔有危险时……他们肯定也是从这条公路回援。所以一早在制定计划时我们就把目标定在喀坎公路……今天我们从内应得到的情报也是这样的……在喀坎公路这个方向上喀布尔共派出一个师的苏联军队和两个师的阿富汗政府军。
  走在最前头的是几名游击队队员和李佐龙的一个特工排……他们的作用就不用说了,一路上为了我们主力部队清除敌人的明哨暗哨……
  这些明哨暗哨早就在我们的监视之中……原因是我们一早就派出了狙击手监视附近的地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军些哨兵都是由阿富汗政府军担任的……他们其实也就是伪军。所以那积极性就可想而知了,所谓的“暗哨”也有办法钻出来与“明哨”一块抽烟聊天,于是没几个小时这附近的哨所就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了。
  然后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就是李佐龙一展身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因为李佐龙这个排长教的还是怎么的,他那个排手下的兵个个都有点手上功夫了,所以不用说……几个一组的的摸上去三两下就把那些哨兵给摸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