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种事得慢慢来……第一步先是削弱他们的权力,然后在整训的过程中找些借口把他们一个个换掉,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的煮……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一个个下台了,有一天回过头来一看发现大多数首领都下台的时候……这时候再想闹事就已经迟了!
  至于找什么样的借口吧……那可就多了,比如我要的基层干部应该是军事素质过硬有指挥才能的人……那些游击队首领许多都是因为有些家底能够提供武器或有些声望的人,比如哈桑就是因为他父亲是名长老,所以才理所当然的成为首领。
  这也就是说……用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这两项就能刷掉一大片,而且这个理由还十分正当……打仗嘛,如果没有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的话,那凭什么让你指挥别人?!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份首领是有军事素质而且值得培养的……比如猎户出身的阿普丘,像他这样的几个人留住了也没关系,甚至我还打算重点培养……这一方面可以显示出我们的公正,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的利用人才资源,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于是新的整训很快就开始了……
  还别说,编制经过这么一打乱再重新整合后,整支部队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至少现在每支部队都肯命令,不会出现之前完全不知道部队在哪里的情况。
  虽然这其中还是会有些问题,比如各势力对新分配来的连、排长普遍有抵触心理……应该说这是正常的,他们原本是“效忠”于他们的首领,但现在突然间首领被调走了,换了另一个连长来对他们呼来喝去的……任谁也会不习惯!
  但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一方面是这些新上任的连长在不远的将来就会逐步换掉,另一方面有军规在那摆着呢……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否则一律军法从事!
  于是这就是时间问题……日子一久他们就会明白了,最重要的是军规而不是人,只要有军规在那,不管上级安排什么连、排长来……都得无条件的服从命令!


 第九十四章 任务

  游击队势力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当然这种问题是不可能一下就解决掉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游击队的势力割据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就像现在这样……他们的首领虽然在整训的时候在别的部队,但在休息的时候往往又会回到以前的老部下面前拉关系,也就是说这影响力没办法一下子就完全根除。
  但是我相信……这种影响肯定会随着整训工作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而慢慢的淡化,最终会完全消失。
  原因很简单……那些族群现在跟首领之间可以说已经没有利益关系了,而且在今后的整训中我还会逐步淡化族群之间的壁垒,让他们觉得整个希杰奥山谷里的战士不分族群都是一家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族群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这个工作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的时候,我又对游击队展开了更深层次的训练……
  就像我所了解的一样……大多数游击队的素质还是不错的,能吃苦、作战勇敢、熟悉地形……这些都是他们的长处,这些方面根本就不需要我们的训练。
  但问题就是……现代的战争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战士,这一点我们在越南战场上就已经体会到了……
  表面上看起来在战场上知识和文化没多大用处……不就是端着枪照着目标打吗?打得多了自然就打得准……难道有文化还能比老兵打得更准?有文化这皮就更硬连子弹都不穿?
  这个观点如果是放在以前那也许是正确的……甚至可以说,以前的战争更强调勇敢、强调不怕死的精神……至于有文化吧,那也许还会被人称作是书呆子!
  但现在却不一样了……这是因为先进的武器和装备不断的普及。以前那种只要有一批拉栓式步枪就能组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越来越多的迫击炮、火箭筒、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等涌进部队。而要熟练的掌握这些武器装备的话,那必要的基础知识就是不可或缺的。
  但阿富汗游击队缺的就是这个……
  咱们在越南战场上以为我们中**人的文化水平太低,可没想到阿富汗游击队还更低……他们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这还算好的……更夸张的还是有些人连自己几岁都不知道。
  比如我们在问起某些游击队队员岁数的时候……他抓头挠耳的想了好一会儿,才拖了一个人出来,说:“你问他吧……他跟我同一年出生的!”
  这并不是他们把自己的年龄给忘了,而是他们连数字简单的加一都有困难……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很难想像……再没文化,一年加一岁也会算得来的吧!
  但问题是我们生活的环境不是阿富汗……如果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每天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为了不饿肚子为了能活下去而努力……那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会连简单的加法都不会了。
  这无疑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困难……我们在国内训练的时候,中**人虽说文化层次不高,但至少算数还是没有困难的,那只要有针对性的强化一下,然后再做一些相关的训练……最后能达到炮兵观察员的程度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但碰到阿富汗游击队队员这样的还真就没辙了……
  我是把这个任务安排给撒海德几个翻译……他们在语言上与阿富汗人没多大障碍,这要是其它人……比如说闯王在这方面就很强,但语言不通也没法传授知识。
  然而没两天撒海德几个翻译就苦着脸回到我面前了。
  “营长!”撒海德为难的说道:“你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没法完成了!”
  “什么情况?”我问。
  同时我也知道……我是把这件事当作任务安排下去的,撒海德他们几个人如果不是觉得实在不行……那是不会这样到我面前来认输的。这也是中**人的特点,在他们的脑海里总是会有“坚决完成任务”这几个字!
  “营长!”王宪满插嘴说道:“你……还是给我们安排别的任务吧。那些游击队……他们……加法都不会,咱们怎么跟他们说什么乘法、三角函数这些东西呢?就连加法这东西也教不会。上课的时候乱哄哄的一片……都没心思听!”
  “你跟他们说了这学会了可以打炮打得更准的吗?”
  “怎么就没说了!”撒海德回答:“本来他们一听说是教他们怎么打迫击炮还都挺高兴……个个都说想学!但问题就是……我表演了一次观测目标的过程给他们看……这下就把他们给吓懵了,他们死活也不敢相信我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加减乘除那么多个数字,而且基本没有误差……”
  “哦!”听到这我就差不多明白了,这无疑会让游击队队员们把我们这些中**人当作神一样看待,其结果是只能仰望却不敢相信能达到那个高度。
  果然,接着就听撒海德说道:“后来我让他们随便出几个数字来考我,结果他们的确是信了……可是却个个都摇着头,说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其实游击队说的也是有几分道理的……这并不是说他们学不会,而是想要让他们学会的话,我们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太多的努力,而且最终的结果还有可能不理想……因为他们没有必要的数学基础,计算出来的结果很有可能会有很大误差。
  所以……这还真是在为难他们,或者说是在赶鸭子上架!
  那该怎么办呢?
  迫击炮、防空导弹以及装甲车之类的……这些东西总不可能一直都由我们中**人上吧,咱们这么点人也忙不过来啊!
  想了想,我就说道:“这样……外面不是有很多游击队要加入希杰奥山谷吗?从现在起,有知识、有文化的优先!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们!”
  “是!”撒海德很干脆的应了声:“保证完成任务!”


 第九十五章 招兵

  在撒海德这些翻译的努力和宣传之下,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阿富汗人就陆陆续续的被招了进来。
  话说这个任务还真得让撒海德这些懂波斯语的战士来做,原因是他们得询问并鉴别那些前来报名的阿富汗人是不是真有文化……而这些都是需要他们跟阿富汗人进行交流,有时还还得弄一些必要的测试,所以这事如果让别人来做的话还真是件麻烦事。
  但这些对撒海德等人来说就是小事一件,再加上山谷外头还有大批大批的游击队和难民在等着……于是还不到一星期就招进来四百多人。
  “营长!”这时候撒海德就在问了:“人数够不够了?还要不要继续招?”
  “要!当然要!”我想也不想就回答道:“有多少就招多少,这个工作要一直继续下去……不过要把文化程度提高一点……至少要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是!”撒海德很干脆的应了声……要完成这个任务并不困难,也就是备上几份试卷,然后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把卷子发下去让前来报名的人做一下也就完了。
  “营长……”等撒海德走了之后,赵敬平就在旁边问道:“咱们要招有文化程度的战士我能理解,但是这一直招下去……会不会太多了点?这样下去咱们的后勤只怕满足不了山谷的补给啊!”
  “诶!”教导员替我回答道:“有文化程度的兵再多也不赚多……阿富汗人天生能吃苦,如果再有文化、有学习能力……这就了不得了!后勤方面的问题……因为之前修筑了十几条山路,所以压力暂时还不大。而且我们还可以的再多修几条路嘛!”
  “可是……”赵敬平还是有些疑虑的说道:“咱们一个星期就招了四百多人……按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不出几个月我们的人口又要翻一番了!”
  “没有那么多!”我说:“阿富汗的教育水平不高。有文化的人也不多……我们现在之所以会在一个星期内招到四百多个。那是因为有许多游击队和难民在山谷外头等了很久,再往下人数慢慢就会少了!”
  “哦!”赵敬平闻言不由点了点头。
  “再说了……”我继续说道:“就算以后招进来的人越来越多超出了我们后勤补给的能力……我们也可以送一批人回巴基斯坦去训练嘛!去巴基斯坦就不存在什么后勤补给的问题了,那就是我们兵源的后备力量!”
  “有道理!”这时赵敬平才彻底放下心来。
  “而且我们招进来的这些人也远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我随手把撒海德给我的统计数据递给了赵敬平,说道:“你看看……这些有文化的人有许多都是上了岁数的,四百多人里真正能上战场的还不到三百人……”
  “那营长还把他们召进来?”闻言赵敬平不由大惑不解:“这不是在增加我们后勤的负担吗?”
  对于赵敬平的担心我是理解的……上一场战争已经证明希杰奥山谷的防守是十分强悍的,就算之前我们领导的游击队大多数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但还是凭着地形的优势打败了实力和素质都数倍于我们的苏军。
  所以……希杰奥山谷的弱点就在于后勤……本来这个也不需要担心的,希杰奥山谷是个适合耕种的地方。五十几公里长,平均两公里宽……两侧山区里共有十余条小溪以及数不清的泉水汇集成山谷中的一条“生命之河”,河水两侧到处都是良田……可以说在这里头耕种的话自给自足完全不是问题。
  但问题是……咱们敢耕种吗?
  小批量的种一些作物的话那还好……苏军根本就看不上那点作物,犯不着为了那点东西大动干戈。这要是大批的种上了……咱们辛辛苦苦的折腾个大半年,苏军只要从空中丢下几十颗的航空燃烧弹就一把火全烧光了。
  这就是让我们尴尬的地方……放着有大批的良田而不法耕种,只能小批量十分零散的种……这仅仅只能满足山谷内百姓的需求,部队的补给比如粮食、弹药之类的就完全依靠从巴基斯坦到希杰奥山谷的小路。
  所以我们才不敢放手招兵……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的问题跟苏联军队是一样的,同样都是被后勤问题限制住了部队的规模。赵敬平是负责管后勤的……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时时上心。
  “老人也有老人的用处!”我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如果想要建立一支有文化、有素质的部队,那么不能仅仅只是从外部招进来一些有文化的游击队队员或是难民就可以了!这样做有几个先天不足……
  一是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军事素质。阿富汗这个国家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贫穷的人一点知识都没有,一辈子都在为生活为填饱肚子打拼。而有文化的人呢?大多都是家庭条件相对富足的地主或地主、长老的后代……他们是在土地被苏联占领了土地之后才无奈的成为难民的。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们虽然有对抗苏军的理由和决心,但却很难适应这种艰苦的生活……或者说能适应,但却需要一个过程!”
  赵敬平不由翻了翻手中的文件,一边看一边眉头紧锁:“营长说得对……他们的家庭出身要么是地主要么就是商人……那这是……”
  “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有文化的人可以说在战场上死一个就少一个!”我暂时没有回答赵敬平的话,接着往下说道:“所以……如果我们想依靠他们来成为我们部队的中坚力量……那是没有希望的,他们充其量也只能解决我们眼下的燃眉之及。”
  “这点我同意!”教导员插嘴说道:“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成为中坚力量,而这些地主阶级……他们大多都是希望能夺回属于他们的土地和财富,并重新奴役无产阶级……所以不会成什么大气候!”
  “那咱们现在做这些……”
  “我只是需要他们的知识!”我回答道:“咱们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中**人的确有许多人都是有文化的,而且也有战斗经验……但因为语言不通无法深入的进行交流,游击队队员又没有文化基础,很难把这些知识和经验传授给游击队。但是……如果中间如果有一群有文化基础的游击队队员就不一样了!”
  “哦!”赵敬平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这群有知识的阿富汗人就像是承上启下的接口!”我说:“他们虽然与我们也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但好在有文化基础……我们只要在翻译的帮助下对他们集中教学,教会他们各种战术和经验,他们很快就会把这些战术思想和经验在阿富汗游击队中扩散,就会使我们事半功倍!”
  “原来营长打的还是这主意!”教导员恍然大悟:“我就说你这次选人怎么不让我来把关呢!”
  我不由苦笑:“这些人不是地主就是商人,有些还是毒贩的后代……这要是让你来把关的话,今天还能有几个能进来啊?”
  教导员不由哈哈大笑起来:“我也不是那么不开明的人吧!只要你说明原因……我还能不知道在这非常时期得用非常手段?!”
  我赶忙道歉道:“是这段时间事情太多了,所以就……”
  “没事没事!”教导员呵呵一笑:“我早就说过……你的本领我信得过,你尽管放手去干,我无条件支持你!”
  闻言我心里不由一阵感动……暗道这张司令安排这样一个教导员给我还真是深谋远虑,之前在国内时全盘接受我的改革,现在又完全支持我在阿富汗游击队里引进资产阶级……这在这时代可不是一般的教导员能做得到的!
  “我没有问题了!”赵敬平也点头说道:“营长……你就下命令吧,我们该怎么做?”
  我点了点头,考虑了下就说道:“我觉得我们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把这些新招进来的有文化的人大致分成两个部份……
  一个部份是可以参加战斗的,这用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在经过初步的学习后就让他们直接进入战斗岗位接受训练,比如迫炮部队、高炮部队、导弹部队等等……这部份人一方面可以直接参战,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我们的战术和经验快速而通俗的向其它游击队队员扩散。
  另一部份吧……对于那些不能参战的人,就让他们成为教员……一方面可以给游击队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他们也可以传输我军的纪律和思想作风……当然,这还需要教导员通过撒海德等翻译与这些阿富汗教员进行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我们将来会成为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没问题!”教导员拍了拍胸膛……这可是他的长处,同时也是他的本职工作,所以哪里还有不应承下来的道理。


 第九十六章 学习

  在赵敬平的安排下,对新招来的那些有文化的阿富汗人的工作很快就安排了下去。
  这个工作其实并不困难……因为撒海德在招兵的时候就进行过细致的调查并建立了一个档案,所以只要把这个档案一拿出来……每个新加入的队员的姓名、年龄、籍贯、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甚至有没有作战经验这些东西全都一目了然了……赵敬平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档案、资料把队员进行分类,决定他们中哪些是适合直接进入部队参战的,哪些是适合留在后方做教员的。
  当然……真要做起来并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比如进入部队参战的部份还有考虑是适合进入炮兵部队好还是机械化部队好……对于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的当然是进入炮兵部队,这需要大量的计算和测绘,而对那些有些技能的……比如以前家里车会开车,那不用想了……去驾驶装甲车或是学开坦克吧,有些会修理机械……那正好,坦克和装甲车的保养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比起这个来,对那些老知识份子的划分就简单多了……他们是做教员的嘛,而且大多是老头,有些虽然是年轻人但因为负过伤不适合上战场……他们什么事也干不了,那直接按文化程度分就好了……文化程度是初中的就去教初级知识,高中以上的全放在一块教中级知识。
  至于这高级知识吧……咱们当兵的还真不需要知道那么高深的知识……咱们的目的就是能打仗、会用现代化装备不是?就算学会理解了相对论也没啥用啊!
  所以我们教的知识其实很少,面也相对比较窄……初级的就是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教游击队员学会计算。中级的就相对复杂一些。涉及的面也广……比如有针对炮兵的。有针对高射炮的。还有针对坦克的。
  对于这些课程的训练我们一般采取强制和自由两种形势……强制指的就是初级班是人人都要上,人人都得及格……不及格的话就滚蛋,反正外面多的是人想要挤进来。
  当然,这每天晚上的思想政治课也是必须的……以前我在国内的时候还以为这种课程没有多大的必要,现在自己指挥着一支部队的时候才明白这个课程实在不可或确……这课程吧,说伟大点就是建立一支有思想的部队,说通俗点就是洗脑。
  不过不管用什么说法,对一支军队来说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干什么事不能干。要朝哪个方向走,对自己的同志要怎么样、对敌人要怎么样、对人民群众要怎么样……这都是必须的。
  特别是像阿富汗游击队这样……原本分属于各个势力的他们还没有习惯那种大一统的状态……虽然说四、五千人的部队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大一统,但对阿富汗游击队来说已经算是了……在阿富汗游击队中很难找到一支游击队人数在四、五千人以上而内部又没有分裂的。
  所以,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不断的对他们灌输这种以希杰奥山谷为一个整体,继而把这个整体扩散到整个阿富汗,团结整个阿富汗的人民和力量,最终把侵略者赶出去的思想,才能渐渐的淡化他们各势力的矛盾和壁垒。
  这也可以说是消除各势力纷争及把消弱小首领的权力、把权力集中起来的一种补充……之前做的是形式上的、外在的,而现在却是思想上的、内在的!
  在我们这种内外夹攻的努力下,我相信希杰奥山谷的游击队很快就会一改之前内斗不止的局面。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对抗苏军的力量!
  至于自由吧……指的就是在中级课程。
  别看阿富汗游击队队员文化程度低,可是他们中不乏有勤奋好学的人……他们以前不学习。那是因为没有学习的机会……家里都穷得揭不开锅了,吃了这顿就没了下顿的,哪里还有心思、有条件去学习……对他们来说呆在教室里坐着看书那都是一种奢望。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在这希杰奥山谷里吃穿不愁……有咱们的后勤资源供着呢;然后还有免费的学上……咱们为他们提供教员和教室(教室其实就是大一些的民居,希杰奥山谷的居民大多数都迁到巴基斯坦了,所以有很多民居可以利用)。
  那游击队队员们还能奢望什么呢?再说学这些本领还是更好的打击苏联侵略者,同时也能增加自己在战场上生还的机率……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于是有相当一部份游击队员在学完了初级课程后会主动的要求进入中级课程……而且他们的胃口还很大,既想学迫击炮又想学高射炮还想学战术……
  对这部份好学的人我们是来者不拒,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