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战的血-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连长!怎么办?”一名战士问道。
  罗连长举起望远镜朝雨中望了望,说道:“看样子离这里还远,不要太担心!”
  连长的判断是对的,其实在爆炸声响起的那一刻我就听出位置了……那爆炸声虽响,但传上来声音却有点沉闷,很明显是在河谷内炸开的。
  换句话说,就是这时的越鬼子还在尝试着穿越河谷。我记得我们的工兵部队在那些附近密密麻麻的埋了许多的地雷,越鬼子要上来只怕要折腾一段时间了。
  “这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就麻烦了!”刀疤朝我们山顶阵上的工事扬了扬头。
  于是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咱们之前构筑的那些工事被这大雨一下……猫耳洞要么就塌了要么就全都灌满了水,甚至就连战壕也都成了水沟无法躲人。这要是到了晚上越鬼子再来搞个渗透战……那就不好对付了。
  对此罗连长也是眉头紧锁,很快就将目光转向了我。
  考虑了一番我就说道:“我想……这一、两天内越鬼子都很难上来。咱们工兵部队在面布了一大堆地雷呢。现在又下了这么大的雨。溪水很快就会上涨……就算越鬼子熟悉地形也要费一番工夫!”
  “这我知道!”罗连长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可是过几天呢?鬼子难道就会善罢甘休?”
  “连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我的意思是……我们至少有两天的准备时间!”
  “嗯!说说怎么准备……”罗连长顺手从衣兜里摸出了烟,但一看早就被雨水泡烂了,不由懊恼的狠狠往地上一摔。
  这并不是说罗连长的脾气坏,事实上……这雨下的每个人心里烦燥得很,就包括我也一样。
  “马上开始做坑道吧!”我说:“希望能在两天能整出点名堂来……”
  “什么?”一听我这话战士们就有意见了:“排长,这雨下得这么大……你是说让我们冒雨挖坑道?”
  “是啊排长!”读书人插嘴道:“而且坑道这玩意……雨天也不适合挖的吧,咱们挖一点雨水就往里灌一点,而且还很容易塌方……”
  “那又能有什么办法?”我苦笑着说:“想等晴天吗?那就等明年吧!”
  战士们一听我这话不由就愣了。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知道我这话是什么意思。
  “二排长说得对!”刀疤解释道:“越南的天气……是半年旱季半年雨季,现在差不多也是雨季的时候了,想等晴天再干活……还真是要等到明年!”
  刀疤话还没说完战士们就发出了一片不满的哀嚎声……咱们中国人除了与越南交界的地方,什么时候有见过这样的鬼天气啊,一想到从今往后都要在这雨中呆着,那心情会好才是怪事了。
  “叫什么叫?”罗连长没好气的骂道:“叫就能把坑道给做好了?叫就能守住阵地了?”
  接着扭头就朝我和刀疤叫道:“一排长,构筑坑道这事就交给你负责了,需要什么尽管跟我提,我负责跟上级联系!务必要在两天之内整点样子出来!”
  “是!”我和战士们应了声。
  于是坑道工事的构筑很快就开始了……应该说,对于构筑坑道这事我就像罗连长和其它的战士一样没有半点经验。我所知道的。就只有脑海里依稀记得老头说过的一些话。
  我记得小时在植树节那天,因为在学校动了动锄头就磨破手……回家后就被老头给嘲笑了一番:“唉!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么娇生惯养的。我们那时候像你这么大都上战场摸枪了……”
  那时的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回了句:“摸枪跟摸锄头能一样?”
  这话惹得老头哈哈大笑,接着就是一大堆他们怎么在越南高地上挖坑道的事……只说得我耳朵都起茧了。
  好吧!以前听得不耐烦的事现在倒还真派上了用场。
  首先要用的工具是什么呢?
  锯子、斧子、锄头、钢钉、长钉……总之就是列了一大堆的清单,这些玩意倒不是老头告诉我的,老头也不可能会说得这么细的不是?我只是按照老头说的过程在脑袋里演示了一遍,然后想着在做这些的时候会需要什么工具。
  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地雷。
  话说这玩意在这样的战场上用处可是太大了,我就记和老头说过:“在雨季两军对峙的时候,一到晚上越军特工常常会过来摸洞……啥叫摸洞?就是摸着黑找洞,明白不?越鬼子看不见咱们的洞口在哪,只能凭着经验来摸,摸着了就把手榴弹、炸药包往里头塞……对付摸洞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地雷,在自己洞口外埋满了地雷,让鬼子摸去……”
  所以毫无疑问的,就是地雷储备一定要大,考虑到随着雨季的深入交通会越来越不方便,于是干脆就让罗连长在这时候先运两车上来存在山脚下的岩洞里以备不时之需。
  之后就是坑道的构筑了,最好的就是天然岩洞,又坚固又不会像泥洞那样动不动就塌方,如果不会灌进去的话那就是一个绝好的工事,但问题就是这样岩洞不多,而且往往不是在重要的位置上,无法符合我们的作战要求。
  就比如这581高地上的两个合适的岩洞,一个在山脚部位一个在半山腰,我们要是全躲在里头,那越鬼子似乎只要占领山顶阵地然后有火力把我们洞口一封……那什么都完了。
  所以这样的岩洞只适合储存作战物质,比如地雷、弹药、食物等,周围还要构筑几个猫儿洞进行保护,以防被越鬼子给炸了。
  然后就是单兵或多兵猫儿洞了,按照老头的说法……就是我们这时国家还穷,战略物质也紧缺,短时间内要想构筑钢筋水泥工事那不现实……所以应该尽可能的就地取材构筑工事。
  不过这一点吧……我觉得如果是每个部队都用上钢筋水泥工事那的确有困难,毕竟我军部队太过庞大了,但对我们这支部队来说却并没有什么困难。
  首先是我们这个连队是英雄连,不管是向上级要求什么都好说话。其次就是罗连长在上级那好像有点“后门”……否则的话,怎么也不可能仅仅是一个小时就用三辆汽车把我清单上列出的东西一个不落的就送到啊!
  所以……如果是向上级要求钢筋水泥的话,我想也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后来想了想……这水泥工事不是两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的,而且这边境的高地常常在敌我之间易手,再加上水泥工事目标也太过明显,越军过来“摸洞”时都不用摸了,看都看得见……所以往往是辛苦的建了一半就会被越鬼子给炸了,于是最后还是忍住了这个诱惑没有要求钢筋水泥。
  要知道……如果能用钢筋水泥建上个碉堡的话,那躲在里头避雨睡觉可就舒服了,只是为了小命着想,还是先忍一忍吧!
  于是构筑这单兵坑道用的材料就是圆木,这玩意在这山上可是到处都有的,战士们只需要拿着斧子和锯子动手就好了。
  这里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坑道的排水……咱们如果辛苦的挖了一个坑道,可随后发现那雨水会倒灌进去……好吧,白费力气不说,人在里头还很有可能会因为塌方给活埋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先解决排水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先挖一条深沟,这条深沟一般是上高下低,能够自然排水的,然后再设法把这深沟的雨水用排水沟排完……之后再用原木和石水结合封顶。
  当然,这封顶也是有讲究的,最下方是用人字形圆木撑着,就像越鬼子的人形工事一样,圆木对接处用斧子削好,并用长钉钉死。这中间用几根竹子插上做通风口,接着再用装满碎石的尼龙袋堆平……
  之所以要用尼龙袋是因为这玩意不容易腐烂,而且还有一定的防水作用。接着上面再平铺一层原木、然后一层土石,再一层原木,又一层土石……最后还要用烂泥在最外层做好伪装,如果不认真观察,还真很难发现这下面就有一个可以藏人的坑道。


 第十二章 坑道工事(三)

  第十二章 坑道工事(三)
  这种坑道最大的好处就是就地取材,而且工作量并不是很大,在全连的人几乎昼夜不停的工作下,只一天的时间就整好了十几个……
  也许有人会说,那战士们都不用睡觉不用休息的?
  没有亲身到经历过越南的雨季那是体会不到的……咱们当然也想睡觉想休息,可是被这大雨一淋马上就清醒了,特别是晚上,温度一低下来再加上雨一淋风一吹,能把人冻得浑身哆嗦。
  我们的确也有帐逢可以遮风挡雨……但这里是战场,帐逢这玩意目标明显又不能挡子弹更不能挡手榴弹,到了晚上只要随便哪个越军特工摸上来照着这玩意打上几枪就能把里头的人给解决掉了,所以在里头谁也睡不着,也不敢睡。再加上在里头没活动一样冻得瑟瑟发抖,于是在里头休息一会儿后想想还是决定出来开工的好,至少跟战士们在一起心里也踏实!
  这种情况直到第一个坑道建起来的时候才有所改观……第一个检验坑道的是罗连长,他爬进去在里头躺了一会儿后,就钻了出来冲着我点头说道:“你小子还真行,虽然住起来不怎么舒服……但是保命应该不成问题了!”
  得到罗连长的肯定,战士们就像打了次胜仗似的发出一阵欢呼,个个都争相爬进去试试感觉。
  见此我不由一阵苦笑,有句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现在咱们大慨就属于这种情况……要知道这时候因为雨水太多。雨水还是会通过泥土从四面八方渗进坑道。只不过它们会通过排水沟排出去而已。所以这坑道就是又潮又窄又黑……几乎就是一个到处充满烂泥的山洞。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山洞,却因为它是战士们亲手建起来的,四十几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才修建起来的,所以战士们并没有嫌弃它,反而觉得躲在这里舒服,至少不用在外面风吹雨打了。
  于是这第一个坑道很快就成了我们的避风港,有些战士实在累了就可以躲在里头休息,说舒服的话那就有些自欺欺人。但至少生命的威胁少了,有了许多的安全感。
  “排长!”读书人进去躺了一会儿后,就钻出来说道:“里头满地的烂泥实在不怎么舒服,要不……咱们再在底部铺上一层圆木吧!”
  “这个主意不错!”连长很快就赞成道:“铺上一层圆木躺上去就舒服多了,不会一滚就是一层烂泥!”
  不过我却没有说话,因为我印像里没有听老头说过还有在底部铺圆木的……这并不是说我死板,而是我觉得老头他们构筑的坑道是经过实战检验的,而且这么一打就打了几年……如果圆木这么一铺就能增加舒适程度的话,那老头他们为什么不做呢?
  就像之前还有战士说要把这坑道做大,甚至是各个坑道之间打通连成一片……然后我就会想。如果可以这样那为什么老头他们不做?越鬼子也不做?难道老头不知道这么做越鬼子不知道这么做吗?
  答案显然不是,越鬼子在老街构筑的地下城堡的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那他们不这么做必然有他们的道理。肯定是这样做存在着什么缺陷不实用。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咱们这坑道最大的敌人就是雨水,长年累月下个不停的雨水,如果咱们把这坑道做大甚至坑道间互相打通……好吧,被这雨水一冲很容易引起塌方。毫无疑问,这给我们带来的危险会远大于得到好处。
  同样的,我相信在底部铺上圆木增加舒适感这个想法并不实用,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结果还是刀疤解决了我的疑惑:“切……在底部铺上圆木,你这不是找死吗?这坑道口万一被鬼子炸塌了,或是被雨水冲塌了,你就在里头等死吧!”
  我一想还真是……如是没铺原木的话有人被困在坑道里头那还有办法自救,可以从土层里挖出来嘛。但是如果在底部铺上圆木……好吧,上下都是挖不动的木头,往旁边挖无疑会造成更大塌方,于是就只能在里头等死。
  后来还真有其它部队的战士这么做了……结果发现圆木铺设到坑道里根本就无法增加舒适感,一开始也许的确会舒服些,但因为咱们身上还有坑道里侧壁到处都是泥,这进出个几回那原本还算干净的圆木上很快就沾满烂泥了,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更可怕的是有时打起仗来白天黑夜都得在那坑道里头猫着,也就是说大小便都要在坑道里头……那底部铺着圆木的坑道就更加可怕了。
  于是最终我们还是没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全连的人齐心协力一口气在二十四小时内就挖了十几个坑道,罗连长这么一算,每个坑道可以躲两、三个人,那再有一天的时间挖上几个也就差不多了,另外再做几个备用,万一哪个坑道塌了或者说有补充兵上来了也不至于没地方躲。
  只是我们没想到的是,越鬼子给我们的时间根本就没有两天……
  这是第二天中午,我们才刚刚躲在坑道里头吃完饼干休息一会儿,正准备开始继续干活……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可怕的啸声接着就是一阵闷声爆响,只震得我们坑道顶部和侧壁的烂泥“啪啪”的往下掉。
  我们没敢怠慢,抓起步枪就钻出坑道并在外头等着……我们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知道越鬼子的火炮打不到我们这反斜面;二是担心坑道被火炮震塌了被活埋在里头;更重要的是……这时的咱们还没做好准备,坑道与坑道之间还没建立起联系网络,这也就意味着连长无法指挥我们统一作战。
  “越鬼子这是在干嘛?”小石头问道:“这是要进攻了?”
  “哪能呢!”读书人回答:“咱们工兵在那面布满了地雷,鬼子一天的时间就能排完?”
  “我看哪……”徐国春打趣道:“越鬼子是想检验咱们挖的坑道合不合格吧!”
  战士们哄的一声就笑出声来。
  刀疤仔细听了听,摇着头说道:“越鬼子这是在排雷!”
  我也同意刀疤的说法,因为这炮声并不密集,而且炸点十分散乱,这边一炮那边一炮的,似乎根本就没有目标。
  果然,罗连长通过对讲机与山顶阵地上的哨兵一联系……根本就看不见敌人的影子,而越鬼子的火炮还是有一声没一声的炸着,直到十几分钟后才彻底的停了下来。
  但炮声停了并不代表就此安静了,随之而起的就是雨幕中的一声声爆响……不用想,那是越鬼子在用手榴弹、导爆索在排雷。
  罗连长带着我们爬上山顶阵地一看……就明白越鬼子会这么放心的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排雷的原因了:这雨一下能见度本来就低,这会儿越军又用火炮在我们阵地前乱炸一通,于是到处都是烟雾和被蒸发的水汽……整个世界都是模糊的一片。
  这水汽从哪里来?炮弹炸开是有温度的……虽然我不知道这温度有多高,但很明显足够让周围的雨水蒸发,于是我们这阵地前就像漂起了一层浓雾似的,为越军排雷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马克思!”罗连长朝跟在身后的炮兵观察员叫道:“有没有办法搞他几炮?”
  马克思满手脚并用的爬了上来,探出头去观察了一会儿就说道:“连长……越鬼子都在反斜面,远程炮火打不到!迫击炮没问题,只是看不到目标……只能从声音判断出大慨的位置!”
  “那就打几炮!”罗连长当即下令:“打打越鬼子的嚣张气焰!”
  “是!”马克思应了声,很快就朝其它几名炮兵观察员挥了挥手让他们做好准备。
  几名脸色苍白的炮兵观察员很快就指挥着战士们架好了迫击炮……这时咱们手上一共有两门82毫米口径的迫击炮,原本这炮一般是不配给像我们这样的纯步兵连的,原因没有别的,咱们没有经过训练不会打也打不准啊!
  在战斗时真要配的话,那也是一个营里配一个机炮连,有时为了配合连队作战还会为这个连队配上一个机炮排……简单的说就是连炮手带着炮一起加强这样。
  可这一会儿上级一边忙着撤退另一边又忙着在边境布防,正两头大乱得很呢,哪里还会顾得上为我们连配什么机炮排。于是我们也不管那么多了,上来的时候自个去后勤部领了两门迫击炮一批炮弹再说……反正咱们是英雄连,要啥装备上级都不吭声,那就是不要白不要!
  原本咱们有了炮也不会打,没人打过不是?
  有人会说……二连不是许多兵都是老兵吗?当了几年的兵迫击炮没打过?
  这事在这时代还真不稀奇,老兵大多时间都在拿锄头拿镰刀……就别说这迫击炮了,没见过火箭筒的都大有人在。
  可是偏巧上级又给我们派来了几个炮兵观察员,于是这下倒可以让他们做免费的老师了。


 第十三章 坑道工事(四)

  第十三章 坑道工事(四)
  “轰轰……”很快几发迫击炮炮弹就打了出去,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杀伤效果这几发打出去的是燃烧弹,随着一片火光之后雨幕中很快就响起了几声越鬼子的惨叫声,于是我们就知道这几炮至少打中什么了。
  “有你的!”罗连长狠狠一拍马克思的肩膀,说道:“成!有你们几个上来,我们连算是捡到宝了!”
  而马克思等几个炮兵观察员听着这话就只能是满脸的苦笑,他们来之前谁也没想到步兵的条件会这么辛苦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是捡到宝了,而对他们来说却是掉进火坑里头了。
  “二排长!”接着罗连长就猫着腰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说道:“看来这越鬼子今晚就有可能摸上来了,得做做准备……”
  我当然明白罗连长这话的意思,坑道工事虽然是有十几个勉强够用了,但互相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互相间无法联系,这无疑会使我们各自为战无法指挥。咱们也不能白天就出来作战一到晚上就躲在坑道里头被动防御不是?
  “放心吧!连长!”我想也不想就满口应了下来:“就包在我身上了!”
  “唔!”罗连长不由意外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有信心就好!”
  我知道罗连长意外什么,要知道以前不管是什么分配给我什么任务,我总是推这推那的或是满脸的不愿意,可这会儿却是想也不想就应了下来。当然会让他感到有点不适应了。
  罗连长不知道的是。关于坑道间的联系方法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其实也不是说我做了准备。而是记起了老头跟我说过的话:“坑道间怎么联系?那还不简单,把竹子中间打通,一节一节的头尾相连埋在地里连接着各坑道,竹子里头穿着绳子,一长一短代表有敌情,一长两短代表越鬼子就在你们下头,快打手榴弹……这就叫通讯绳,懂吗?”
  好吧。我的确是懂的,而且少不更事的我还将其付诸了实践……为了跟住在公路对面的同学实现“联系”,我们用玻璃绳在公路上拉了一条两百多米的通讯绳,结果直接让几个骑自行车的摔成了一堆……
  那都是小时候的糗事了,现在的我自然不会那么笨,知道这通讯绳之所以可以通讯,重点就在于它是在中空的竹子里……于是招呼来连队的战士马上开始动手。
  我首先把部队做了一个简单的分工:一个排负责砍伐竹子并将中间的竹节打通。一个排负责将绳子穿在中空的竹子里并首尾相接的埋在地下连接各坑道。另一个排嘛,就是让他们在阵地表面上布上另一种绳……这部份绳即没有埋在地下也没有穿在中空的竹节中,而是暴露在地面上。
  几个炮兵观察员也没有闲着,我让他们给这581反斜面阵地制作了一张详细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不但标有各坑道的位置,还有各坑道的代号。并按照坑道包围的地区分成了几个区域,让炮兵观察员联系好后方的炮兵用迫击炮对这几个区域调整好诸元……
  之所以要用迫击炮,是因为我担心大口径的远程炮会影响到周围的坑道……咱们的目的是杀伤阵地表面的越鬼子,而不是摧毁工事,所以小口径迫击炮就正合适。
  当然,要对这几个区域进行精准射击必须要有试射……这似乎并不是很难,要试射的时候咱们事先躲进坑道就可以了。
  完了后,就是在进坑道之前在周围埋上地雷了。
  当然,就像封锁阵地一样,每个地雷在埋下去之前都要做详细的纪录,这纪录包括地雷的位置,种类等信息……为的就是第二天好将他们取出来。
  “零号呼叫一号,零号呼叫一号!收到请回答!”
  “一号收到!信号清楚!”
  “零号呼叫二号,收到请回答!”
  “二号收到,信号清楚!”
  ……
  这是我们在坑道内进行的最后通讯测试,零号坑道就是连长所在的指挥部,然后为了便于记忆,一号坑道就是一排指挥部,二号就是二排,接着二十一号坑道就是二排一班……以此类推。
  有人也许会说,这不是有通讯绳吗?干嘛还要用步话机通讯呢?
  首先通讯绳无论如何也不如步话机好用,咱们既然有为什么又不用呢?其次通讯绳只能传递一些简单的讯息,而且还是一对一式的,很多时候还是不能满足联系需要。
  但这也并不是通讯绳就没用了,一是因为步话机、对讲机等电子设备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