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3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就算出首告密的那家伙并不是真正的当事者;可太子勾连大臣这样要命的事;竟然也能够被杜士仪翻转过来?幸好;他这一次是通过人旁敲侧击;否则若是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那就糟糕了
尽管裴光庭的循资格铨选法遭到各方纷至沓来的批评;但从可行性来说;却拥有不可抹杀的优势;那就是能够大大降低一年一度在冬天里云集京城的选人。只有那些年限资格尽皆到了的选人;方才能够在冬选上头获得铨注官职;其他的就算再有贤能;等闲也不可能脱颖而出——毕竟;一年到头大唐上百个州;一千多个县;再加上京官;每年六品以下的空缺少说也有七八百;主持铨选的吏部主官哪有精力细细地审查这数千选人?
这一次主持今年铨选的;不再是往年的吏部侍郎;而是整整十位大唐有数的高官;效率看似要高一倍不止;但实则却不然。除却吏部侍郎李林甫;其余人多半都没有在吏部为官的经验;而七年前的十铨时;即便是萧嵩都尚未有那个资格;更不要说别人。所以;李林甫不得不答应在铨试之后;为这些抢自己饭碗的同僚仔仔细细上一堂培训丨课。
在铨选之前;其实吏部南曹早已在一个月前就开始针对选人递交的解状、告身以及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文书进行磨勘。在这一个月中;南曹是锁曹磨勘;不但不上朝;而且所有官吏不得回家;可以说这一个月就是吏部南曹最辛苦的一个月;要把几千份选人的材料全部过手核查;检验是否有冒名、舞弊、涂改等等各种作弊行为;同时将不符合资格的人筛选出去;然后把留选和驳落的选人长名榜张贴出去公诸于众;申报中书门下、吏部铨曹、御史台和政事堂。
经历这样繁重的工作之后;判南曹的那位吏部员外郎瘦上十斤都不奇怪。故而吏部铨曹人人都想当;但南曹谁也不想管;就是因为一个权重;一个繁杂。尽管如此;南曹却有唯一一个连吏部尚书和两位侍郎都难以夺去的职责。那就是每年空缺出来的官职;都是由南曹员外郎分派成三组;以供吏部尚书和侍郎在选人中进行铨注。倘若判南曹的员外郎不是自己人;那么身为尚书或是侍郎;兴许分到手上的全都是一堆偏远地区的官;要想照顾自己人是想都别想
而南曹磨勘之后;是铨曹的复核;这一工作也早已在三天之前全部完成。故而这一日的重头戏;是铨试。
吏部铨选;亦是身言书判四条。其中身和言;全都是泛泛而谈;大多数人都能通过;书法也就是字的好坏;也没有太过统一的标准;只要不是一手狗爬式;不难过关。然而最难的试判却是比进士及第后的吏部关试更加困难。每年铨试出的两道判;常常能够让不少自忖满腹经纶的选人抓狂郁闷到死。所以;裴光庭的循资格一出;每年符合资格前来集选的选人没这么多;试判也就没那么难。
这会儿;当杜士仪跟着今日还要一并充当试官的其他高官来到试判的尚书省都堂之际;在门口就听到有人在那称颂裴光庭的声音。可在一片称颂声中;也有人不屑地讥讽了一句。
“开元十五年那会儿;铨试是糊名试判;因而不能舞弊;才学不足的只能怏怏而归。如今却因为循资格;贤与不肖皆能注官;诸位还称颂这是美政?简直是笑话”

第七百一十一章 铨试
这是**裸的打脸啊
正好到门口的杜士仪心里转过如此一个念头;再见大多数人都是没事人的样子;他不禁哂然一笑。官当得越久;喜怒不形于色的本领就越强;这点他昨晚上就已经演绎得淋漓尽致。要是换成刚入仕没见过大风大雨的那会儿;那会儿他指不定就在天子面前露馅了;哪里还能够粉饰太平?不过;横竖他对于中书舍人知制诰这一别人求之不得的美差放在眼里;只要能够利用好这一次的铨选;再次出外任他也不在乎
尚书省六部;除却吏部户部兵部这上三部是侍郎两人之外;其他三部都是侍郎一人。而如今的吏部侍郎李林甫和刘彤;后者是检校官;非正式拜授;也就是说其实是代理此职;但因为资历人望尽皆较浅;所以萧嵩在拟定十铨的时候;直接就把刘彤给摒弃在外。论理萧嵩这个宰相也是不应该撂下本职来于预铨选的;但这是他和裴光庭较量了三年之后;第一次成功把手伸进了吏部;故而根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所以;听到里头有人质疑裴光庭的循资格之法;一贯反对循资格的萧嵩顿时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铨选之法;素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候不早了;大家进去吧。”
尚书省都堂比用作科场的考功司南院更加宽敞;经过磨勘和放选之后;能够身在此处的选人总共也不过七八百人;与循资格之前动辄三四千的情景不可同日而语。故而;原本铨试是三日三场;现在也变成了一日统统考完。当萧嵩领头;十位服朱紫的高官踏入这都堂之际;原本或高谈阔论或窃窃私语的选人们全部为之鸦雀无声;等到这些即将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从身边走过;一直到最前头站定;一个个人方才极尽目力想要看清楚那一个个往日遥不可及的人影。
然而;都堂太大;身处左右翼的人甚至难以听清楚宣布考题的声音;看人就更加不必说了。只有坐在都堂中央那前头几排的人;方才能够有幸近距离目睹大唐高官序列中排位靠前的这些人。须臾;不少人就偷偷打量起了最左边那个最最年轻的身影。
年不到三十便官居中书舍人;同僚虽羡慕嫉妒恨却不得不承认其人名至实归;那便是京兆杜君礼了
杜士仪收获了众多的注目礼;已经习惯了这一幕的他自是处之泰然。往日铨试的试题都是吏部侍郎出的;然而这一次萧嵩既然得到了定下主管十铨官员的权力;自不会把铨试出题权也一并抓了过来——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代为出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杜士仪。当萧嵩声若洪钟地公布了今日的两道书判题之后;下头有人如释重负;有人咬牙吸气;也有人嗡嗡嗡窃窃私语;直到一声肃静;考场中方才再次回复了安静。
而就在这时候;萧嵩又声若洪钟地说道:“今次试判;若是书判蓝缕;那便不予选官;立时驳放;全都记清楚了”
所谓书判蓝缕;就是书判在评等时不但不入等;而且文词不达意;完全不过关。然而;谁都知道;今年的铨试;空缺出来的官职;与等候当官的选人之间;几乎是一比一的比例;再加上自从推行循资格以来;前两年的铨试几乎就是走个过场;区别只在于官缺好坏。只要你不是太挑的;大多数都能如愿以偿。所以;前两年的铨试题一反之前数年的冷僻;简单得不可思议;几乎就没有什么书判蓝缕的家伙。故而;对于今年突然又收严了标准;下头自是一片哗然
听到四处又传来好一阵嗡嗡嗡的声音;萧嵩便咳嗽了一声;用无比威严的声音沉声说道:“除此之外;以前进士之资守选期满注官者;若不愿试判;则改试竹韵赋一篇;不限韵。”
这是每年都有的;为了甄别进士科以及其他出身的官员;铨试也不是不能通融。但至少要三百五十字到六百字的试赋;比每道两百字的试判更难。所以;这一次倒是没有人提出异议。只有李林甫不动声色地斜睨了萧嵩一眼;心中生出了难以名状的忧虑。
裴光庭这病直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起色;要知道;年纪大的人一病;最怕的就是过冬。倘若裴光庭再这么病下去;他这个吏部侍郎可就完全扛不住萧嵩了。
偌大的考场之中;往日巡阅的只有吏部侍郎;以及麾下令史;今日十名朱紫官员穿行其中;有心向这些大佬显示一下自己的选人自然大有人在。而杜士仪只是随随便便逛了一会儿就回到了前头自己的位置上。
王翰要争取的是云州刺史;正儿八经的四品以上外官;那是要通过天子制授;而不是铨选;郭荃亦然。至于王泠然和王芳烈;在云州的任期是否届满;只要萧嵩能够成功入主吏部;那就可以在今年把这两员缺补上之后;再为他们重新授官。这些都是不用操心的。而御史台也不在铨选之列;需要上官荐选;或者天子制授;故而韦礼也不在这。至于他现如今要关心的那些人;他连见都没见过;这会儿费那大力气于嘛?
一场铨试自朝会后直到傍晚。尽管萧嵩在一开始摆出了身为中书令的威严;可他自然不会真的窝在这儿;其他人亦然。而在杜士仪最后一个出去的时候;他忍不住看了一眼刚刚踏进这都堂的时候;那个直截了当批评裴光庭的选人;刚刚巡阅时注意到的此人姓名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王。就是那个身为李林甫左膀右臂的王果然;哗众取宠的;未必一定是贤者
尽管主持十铨的高官只是巡阅了一下尚书省都堂的考场就离开了;但批阅试判之责却还是逃不过的。尽管昨天晚上才在宫中呆了最漫长的一夜;但今天晚上;杜士仪不得不在尚书省都堂和其余人一块挑灯夜战。七百余选人也就是七百余份卷子;平摊到十个人头上就是每人七十多份。可想而知;如果按照往常吏部的三铨机制;尚书侍郎每个人要批阅两百多份;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一扫而过根据第一印象给个成绩;至于评判仔细;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至于出典……谁能够在这么短时间批阅这么多卷子的时候;还能想到里头的每一个词句出自何典?
众人当中;杜士仪毕竟年轻;即便前天晚上还熬了整整一夜;但这会儿七十多份卷子;他还是第一个批完。而于完的他轻声对身边侍奉的令史林永墨低低吩咐了一句;后者就立刻悄悄来到了中书令萧嵩的身边;小心翼翼地问道:“萧相国;杜中书说;他的卷子已经批完了;相国可要他分劳一二?”
年轻就是好啊
萧嵩在心里羡慕地感慨了一声;手上却立刻做出了实际动作;直接分了二十份卷子过去。至于埋头批卷的其他人;多数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只有同样年富力强的李林甫尚有余暇。当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心里顿时如同明镜似的敞亮无比。
看来;萧嵩是真的如同裴光庭待他那般对杜士仪信赖无比;否则;杜士仪资历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差一截;缘何能够出现在这里?要知道;同为裴光庭心腹的裴宽可还不在此处
即便萧嵩分了二十份卷子过来;杜士仪仍然是第一个于完的。但既是已经给萧嵩分担过了;他自然不会再逞强;此刻就悄悄伸了个懒腰假寐。这时候;他终于明白;萧嵩把年纪一大把;又素来仿佛无欲无求的李量排除在十铨之外;其实也是尊老的体现。否则;就凭李量的年纪;和这么一群四十到五十五岁的官员比拼体能;绝对是支撑不住的。好在就这么休憩了两刻钟左右;别的人仿佛也都于完了;他的耳畔就传来了萧嵩的声音。
“好了;录名汇总吧”
铨试试判第一等向来是空缺的;以第二等为高第;苏和宋憬当年都曾经入过第二等;然而从开元以来就有不成文的规矩;第二等也给空缺了;以第三等为甲科;而第四等则为乙科;第五等为丙科;此三等称之为入等。至于五等之外;即为不入等;也能够注官;但那都是岭南亦或是西南等地最偏远地方的官职;即便分派;大多数人也都是不愿意去的。除却这个;就是所谓的书判蓝缕;根本不能入眼;即便此前已经过了南曹磨勘;铨曹复核;这一次的铨选仍然当不成官。
次日一大早的朝会;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因为要司职铨选;而在免朝之列。故而虽说睡得晚;总算还能安安稳稳地睡一觉。待到一大早起来;洗漱用过早饭之后;杜士仪从林永墨口中得知;铨试的结果已经张贴了出去;他微微一笑便看着对方颔首说道:“十铨只是主管流内铨;流外铨仍然是吏部郎中和新设的员外郎主理。我已经替你向韦郎中和裴员外打过了招呼。只要你在流外铨的书、计和时务之中都能够通过;凭你多年中书省的兢兢业业;便能够拿下中书主书之位。”
中书主事?不是门下主事?林永墨一下子愣住了;随即便恍然大悟。中书主事虽然在清贵上头;稍稍逊色于门下主事;可门下省是裴光庭把持多年的天下;他硬挤进去;哪里如现下在萧嵩和杜士仪下头做事情来得舒心?他之前真是昏头了;一个劲去追求自己就算得到也未必讨得了好的东西
“多谢杜中书;多谢杜中书”

第七百一十二章 十铨注拟
今岁的铨选既然是分成了十铨;所有员阙;也就是正好出缺的官职;和所有通过南曹磨勘驳放以及铨试的选人一样;都分成了十组;分派到了主持十铨的各位官员手中。萧嵩既为宰相;这一次又从吏部手中硬生生把这块大饼给夺了过来;自然对于十铨的员阙分组格外关心;其他人不管从前是否眼热吏部的铨选大权;但今年既奉诏主管这一摊子;自然也不会都做圣人。于是;对于如何分派员阙的问题;负责此事权判南曹的吏部员外郎自然是进退两难。
一面不好违逆自家顶头上司;也就是吏部侍郎李林甫的吩咐;一面还要照顾好诸位大佬的情绪;之前那磨勘的一个月就已经让他生不如死;现如今更是恨不得去死一死。在铨曹复核以及铨试的这四天中;这位于脆借病撂了挑子;于是;李林甫还未反应过来;萧嵩就已经把分员阙的这件事交给了新任吏部郎中韦陟。
“韦郎中着实面面俱到。”
林永墨既然得杜士仪允诺;自是更加不遗余力侍奉在侧。此时此刻;随着杜士仪入铨房的时候;他禁不住赞了韦陟一句;见杜士仪示意自己继续说;他就低声说道:“韦郎中名门子;虽然骤迁吏部;但人望却是一时无二;旁人无不服膺。此次分十铨员阙;他以裴员外为助;将好坏员阙按照远近分成四等;每一等按照数量配属给主管十铨的杜中书等各位。至于选人;则是把名字写在纸条上放入一木箱中;分别拈阄放入各位名下。这消息传出之后;纵使想再去施压或是求情的;也都偃旗息鼓了。”
杜士仪和韦陟没打过两次交道;真正近距离照面说话;还是之前在玉真公主别馆的那一次;此刻听到其竟然在南曹员外郎撂挑子之后用了这样的办法;他不禁啧啧称奇。然而;之前他就打听到韦陟请裴宁相助;在今日十铨注拟之前;他抽时间和裴宁见过一面;那份只有自己以及赤毕知道的宇文融遗留下来的名单;也就多出了又一个知情者。他对自己这位看似冷面;实则却热心而且热血的三师兄素来信赖得很;尽管此时分到手的员阙和选人他还不知道;心里却并无不安。
该做的已经都做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之所以每年铨选都要所有符合资格的选人齐集京城;就是因为之前南曹磨勘的解状以及家状需要选人亲自提交;铨试也要亲自参加;最重要的是整个铨选最重要的一关;也就是注拟;需要主官在选人面前问其便利;然后按照员阙来进行注官。这规矩听上去仿佛很人情化;但要是碰到一个鬼神莫测的吏部侍郎;你对他说;我想求江南;最好是吴地的县尉;他却直接给你一个西南蜀地的官缺;那选人除了欲哭无泪;也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力。
那就是在第一天的注拟结束;第二天发榜后立刻提出退官陈情;然后参加三日后第二次的注拟唱名;如果还不满;那就可以退官之后参加三日后的第三次。至于若是九日之中的三次注拟都不满者;则可以再次放弃;参加明年春季的注拟。可春季注拟就没那么多繁文缛节的程序了;不用铨试书判;直接注拟官职;可这最后一次机会;当然就好坏全听天意;注拟了官你就得去;没有任何商量;除非你情愿请辞回老家;等待异日天子可能会想起你;抑或宰执高官和你有旧这种万分之一的机会。
这都是之前铨试过后李林甫给众人紧急培训丨了一下吏部注拟的程序时;杜士仪从李林甫口中听来的。不能否认的是;李林甫的口才也好;能力也好;确实是上上之选;很复杂的事被他生动地几个比方;就解释得清楚而透彻。至少;当他刺客踏入铨房的时候;心境已经是和往常没有任何不同。
具体分到了些什么样的选人和员阙;此时此刻都一览无遗。
杜士仪首先在那张员阙表上一扫而过;计有西南蜀地各州县出缺的州县佐官一共二十六个。这是他曾经任过两年多县令的地方;自是熟稔;当下就轻轻舒了一口气。紧跟着;是河北道幽州的官缺;总共是十个;他对此也深为满意。再接着;是岭南道桂州都督府下辖的官缺;其中甚至连县令都有;总共是三十一个。毫无疑问;这就是所谓的恶缺了;这种地方往往是县令都没人愿当;更不要说县丞主簿县尉这样的佐官。尤其是下辖有很多当地生蛮的地方;身为县官的压力自是如同大山一般;足以⊥人透不过气来。
而在这些大头之外;尚有京官三员;分别是中书主书一人;秘书省校书郎一人;户部度支主事一人;这都是一等一旁人趋之若鹜的要紧官缺。余下都是些零零碎碎分散各地的官缺;有些小县倘若不是注明了所属的州;就连他这个对大唐地域颇为了解的中书舍人也未必听过。
杜士仪落座之后;林永墨溜到其他铨房去打听了一番;不消一会儿就回来禀报了。杜士仪本已听说了韦陟的措置;此刻听林永墨提及各方反应;他就知道;十个人中;每人分到的员阙确实都有好有坏均匀得很;能够保证众人勉强照顾到关系户;不至于跳脚骂娘。此刻;打开了选人名单的他一目十行看了下来;最终轻轻舒了一口气。他欣喜的是;此前赤毕打探下来;今冬参加集选的选人中那四个在宇文融那张名单上的人;全数都在他这儿;想来裴宁应该费了大工夫
从前吏部注拟时的三铨;是吏部尚书掌管的尚书铨;以及两位侍郎主管的东西铨;如今既是十人掌十铨;自是按照官阶以及官资的高低;从萧嵩的一铨开始;到杜士仪的十铨。当第一个选人踏进这间选房看到杜士仪时;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他仍然难免在一阵迟疑过后方才慌忙行了廷参礼。
“山南西道郑怀章;历任江阴尉、济州兵曹参军、绵州户曹参军;今守选期满;你可有什么额外请求?”林永墨按照一贯的规矩;代杜士仪开口问道。
三任都是低品的州县佐官;而且这郑怀章年纪已经五十出头;杜士仪一看便知道;那是一个仕途蹉跎的选人。可从官缺来看;无论江阴还是济州抑或绵州;都至少是颇为富庶的地方;再看其那掩不住的肚腩和气色服色;他又很容易地判断出;这是一个家境不错有些背景的人。此刻这一问过后;他就见对方再次赔笑深深一揖:“启禀主司;在下在蜀中和江南山东都呆过;只求这一任能在京畿或是都畿;哪怕是一个县尉也绝无怨言。”
杜士仪当年因制举高第而授万年尉的时候;也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他当然知道这郑怀章求此官的心理。因此;他微微一笑便摇了摇头道:“若是照你的官资和官阶;求此并不过分;只可惜;我手中并无京畿道以及都畿道的员阙
此话一出;郑怀章登时大失所望。见杜士仪的脸色不似作伪;他咬了咬牙;这才再次开口说道:“那在下三任外官;希望能够留京……”
“你历年考绩;罕有中上;多为中中;甚至还有一个中下;而铨试书判的结果;不过第五等。”
尽管杜士仪并没有直接拒绝;可这样平淡的叙述自己所有的条件;郑怀章不禁面上一阵青一阵白。犹豫许久;他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垂头丧气地说道:“主司慧眼;是在下孟浪了。若是可以;只求河北道或是河东道大州录事参军。”
杜士仪当即在注拟簿子上写了一笔;而侍立一旁的林永墨瞥了一眼;当即高声唱名道:“山南西道郑怀章;注拟冀州录事参军。”
此前两次所求皆被回绝;可杜士仪至少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年少气盛不给人机会;此刻听到自己注拟的官职;郑怀章仍是心中欢喜;道谢再三方才长揖退出。这第一个之后;杜士仪也就更加驾轻就熟了。
尽管每一个进来的选人都有这样那样的要求;有的如同郑怀章最初一样所求甚大;但在他连消带打之下;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接受次一等甚至次两等的注拟。只有两个因为考绩以及才能实在太差;因而被注拟了岭南官缺的选人;离去的时候带着难以掩饰的悻悻然;也不知道会不会提出退官陈情。
一整个上午;杜士仪一口气注拟了三十余人;当林永墨出去问了一声时辰;回来之后便在他耳畔说道:“中书;其余各铨房中;有的已经结束了;有的也正在尾声;萧相国说是午时准时停注拟进食;中书接下来再注拟一人;差不多上午的注拟就该结束了。”
“好。”
杜士仪看着选人名单上接下来的一个人;不禁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时候;林永墨方才高声宣道:“河东道晋州;赵康年。”
随着这个声音;一个身材高挑于瘦的马脸中年人进了铨房。只见他约摸四十出头;身上一身半旧不新的羊皮袄子;靴子上依稀可见清清楚楚的泥渍。然而行礼之际;他却没有左顾右盼;神情专注目光透彻;长揖之后便直起身来。
“初任秘书省正字;坐累出为河北道邢州龙岗尉;再任魏州昌乐丞;魏州司户参军;除却初任之外;三任均在河北道;此次注拟;你可有所求?”
听到林永墨报出了自己的履历;赵康年便淡然自若地说道:“只求一官;天南地北均可。”

第七百一十三章 量才而用
开元二十年;大唐在任官员至少有数万人;至于正在候选的选人;不论是门荫还是科举抑或其他渠道获得出身的;则是少说也有十万以上。故而僧多粥少;有杜士仪这样入仕一来十一二年八任官的异数;也有几十年只能当上一两任官的普通人。故而每逢铨选;在主司面前卑躬屈膝只为了求一个美缺的比比皆是。至少久在三省为吏的林永墨;就很少听到有在注拟时主司问所愿;却对曰天南地北皆可的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