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风月-第4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色;没想到转眼间就试出来了。长安城中多的是趋炎附势之辈;而天底下其他地方的百姓;固然也是不知好歹;容易忘本的多;可只要有人大力宣传;这样的事情很快就会被人记住。原来;陛下为了一个后宫宠妃的族兄;就能忘记在外殊死拼杀的功臣”
能够约摸了解杜士仪这份用心的;除了王容;除了固安公主;第三个不是别人;正是姜度。对于父亲的死;已经这么多年了;他却仍旧没有一天忘怀过。即便他通过李林甫;让弟弟姜庆初娶了文君新寡的新平公主;即便他一直表现得完完全全就是个不务正业的贵介子弟;即便他就连在妻子女儿面前;也不曾透出过自己的怨言;可这份怨气从来都是存在的。也只有曾经阻止过他去给王守一下毒的杜士仪;最能够体会这一点。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放屁”
此时此刻;站在父亲灵位面前的他郑重其事地将那一炷香插在了香炉中;随后退回来又磕了三个头。等直起腰的时候;他便喃喃自语祷祝道:“阿爷;你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我;一定要保佑我长长久久地活下去;替你报一箭之仇
阿爷;你在他还寒微时;就和他同游;而后忠心耿耿帮他做了这么多事;可到头来只因为王守一的毒计;你就成了替罪羔羊。那时候;满朝那么多人;第一个开口为你说话的竟是人微言轻的杜十九”
他突然再次俯身;双手死死抓住了地上的蒲团;足足好一会儿;方才让自己的心绪完全平静了下来。他没有杜士仪那样的精明能于;也没有杜士仪那样不动声色布局的手段;可他却拥有最利的眼睛;最明晰的心;更何况;他是李林甫的表弟;他能够做的事情也很多。尽管杜士仪这次在荐福寺塔约见他;并没有一言一语涉及到让他做的事情;可他却早就心领神会了。
同样因为这一件事而蠢蠢欲动的人;还有一个安禄山。天子对杜士仪的冷落;对王忠嗣的不满;这都是摆在明面上谁都能看到的;这也让他看到了李林甫那份承诺实现的希望。可是;他和杨钊有仇;眼见杨钊这次惹了这么大祸;却还是安然无恙;尽管他已经在前次借着醉意提出了拜杨玉瑶为母;这次于脆又埋了另一个伏笔。他托宦官往宫中的杨玉瑶那里送了个信;如同当初李林甫对武惠妃做出保证似的;做出了自己的保证。
他和他的兵马;可以成为淑仪的臂膀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诤谏讽谏
天宝七年这一年的正旦大朝;除了杜士仪带来的囊括驳马、黠戛斯在内的漠北诸部使臣之外;高仙芝献上了小勃律的被俘君臣;带来了康国石国等诸多西域诸国使臣;李俭带来了突骑施以及葛逻禄右厢两部的使臣;安禄山捎带了奚族和契丹的一些俘虏;章仇兼琼带了业已统一六诏的蒙舍诏;也就是南诏使臣。在这种万邦来朝的盛况之下;吐蕃使臣的缺席自然就让王忠嗣显得有些尴尬。
这位当年只带区区数百兵马就敢马踏吐蕃赞普本阵;曾经节度河东多年;深得军民人望的节度使;如今节制河西陇右两镇之后;却是连一个小小的石堡城都没能拿下来
如此论调连日以来铺天盖地充斥朝野;王忠嗣哪里察觉不到是有人在故意针对自己。可是;他纵然驰骋战场纵横不败;可对这些权谋争斗却毕竟外行;因此除却试图面圣请见;剖明心迹之外;他竟做不到什么。所以;眼见别的节度使全都方贡众多;使臣众多;自己却被孤立了;他自是心头郁结得很。好在李隆基在用各种理由挡了他好几次之后;终于在正月初四这一天允他入见;甚至连他带的部将哥舒翰都被准许随行。
可是;这好容易争取来的一次入见;却因为王忠嗣极力劝阻收复石堡城一事;而闹得李隆基老大不痛快。尽管哥舒翰作为部将;也跟着摆事实讲道理;痛陈王忠嗣上任河陇之后;开疆拓土的事实;以及对吐蕃无一败绩;总算是把天子的怒火压了下去;可临告退的时候;他看到李隆基那张阴霾重重的脸;仍是不禁心中忧惧。出宫的时候;他便轻声对王忠嗣说道:“大帅这又是何苦?陛下要打的仗;没有人敢不打;就如同杜大帅挥师回纥……”
“打回纥是因为骨力裴罗身上背着谋害朝中御史的重罪;兼且骨力裴罗既然怀异心入朝;那么其子磨延啜极可能和骨力裴罗父子同心;为了安北牙帐城的安定;这一仗也不得不打。可攻克一个石堡城;我河陇很可能要死伤数万;换来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堡;我身为主帅于心何忍?”王忠嗣说到这里;面上苦涩;心中更苦涩。他从前只率偏师的时候;也曾经喜好冒险建奇功;可心里一直很明白每一次奇功都是用将卒的累累尸骨换来的。
更何况;野战能用奇兵;攻城怎么用奇兵?当年信安王李炜已经奇袭过一次了;吐蕃来而不往非礼也;趁着盖嘉运的骄矜自满;不务城防重新奇兵夺下石堡城后;如今的吐蕃守军完全成了属兔子的;闭门不出;城防较之大唐当年更加坚不可摧;他若是听从天子之命夺取此地;得用多少人命去填?
王忠嗣面圣的经过;杜士仪不用打听;高力士便已经让麦雄悄悄过府;把事情原委始末全都告诉了他;末了暗示他规劝王忠嗣几句。
尽管私心重;贪财;又爱揽权;可高力士至少还是分得清楚贤与不肖;如若王忠嗣这样一心一意守御边疆的名将;都被人用这样卑劣的手段给扳倒了;那岂不是让四方军民寒心?所以;尽管杜士仪如今亦是处境堪忧;可他思来想去;也唯有拜托和王忠嗣有多年交情的杜士仪。
面对这么一个重要的托付;杜士仪让杜幼麟把麦雄送走后;却是有些为难。杨钊被他那样反过来算计了一场后;却只是得了天子薄惩;未必就会收敛;说不定会变本加厉;他无论自己还是命人悄悄去见王忠嗣;说不定反而会引人狂咬。而王忠嗣和朝中文官几乎都谈不上关系;要找居中捎话的人就更难了。思前想后;他终于从记忆中翻出了一个人来。于是;等到杜幼麟送走了人回来;他就对幼子说道:“幼麟;你替我去一趟萧太师家;送一份上元节礼。”
尽管当年曾经因为牛仙童的案子;被李林甫算计了一把;一度被贬青州刺史;可萧嵩终究自己曾经军功赫赫;长子萧华官居三品;幼子萧衡尚主;自己又一味享清福;就连李林甫也拦不住李隆基念着萧嵩主动辞相;把人调回来;高高地封了个太子太师;让萧嵩养老。萧嵩已经多年不管政事了;往年的门生故旧;下属亲朋送礼;也都是让两个儿子打理;只有礼单必定自己过目;有时候还会自己斟酌回礼。
这一天;当他看到那份上元节的礼单时;想了想就吩咐把东西全都送来面前过目。他如今已经八十有四;儿孙满堂;谁都不敢违逆这位时不时别出心裁的老祖宗;当下急忙照办。可当萧嵩饶有兴致地捣鼓这个翻看那个;折腾了好一会儿之后;最终开口说道:“没想到我都致仕这么多年了;却还有人记得我。这样;今年上元节回礼不用你们;不管是今天送礼的;还是接下来上元节前送礼的;我每人送一幅字回礼;算是我的一番心意。”
如今李林甫权倾朝野;杨钊后起之秀;萧家固然依旧尊贵;可终究谈不上多有权势;这一日送礼来的也就六七份;一直到正月十四;除却各种各样的亲戚;其他人的不过十余份。长子萧华死活劝了父亲好几天;总算是让萧嵩收回了成命;把亲笔写字回礼;改成了两个儿子代他回礼。可即便如此;这样的任务仍然让萧华和萧衡叫苦不迭。
回礼的人中还有杜士仪和王忠嗣这样的国之大将;写的字太不上档次了;这回礼那送得回去?
当萧家的特别回礼送到了自己面前时;王忠嗣不禁有些意外。他最初的一仗是在云州;但真正声名鹊起;却是时任河西节度使萧嵩的指名抽调;提拔重用。所以对于这位老上司;他逢年过节总不忘送礼。萧家的回礼素来很格式化;没想到今年却别出心裁。当他展开了那一幅字时;却只见是陶渊明最有名的那首饮酒。他自幼长在宫中;即便谈不上经史精通;可这样的名篇还是记得清清楚楚。吟着那熟悉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突然愣住了。
据说是萧家两位公子代笔;可如果是他们自己选的内容;断然不会用这样的诗句;那么是萧嵩借此表示自己如今无欲无求;潇洒豁达;心无杂念?
王忠嗣思来想去不得要领;合上这幅书卷之后;他突然心中一动。萧嵩早已经是过了气的人;会去给这位老宰相送礼的;除却至交亲朋;也就是曾经在其手下得到重用的;比如他;比如……杜士仪难道说;今天这份特别的回礼;还有什么特别的玄机?
可王忠嗣把小小一幅书卷翻了个遍;最终也没找到什么机关来。他有些气馁地一屁股坐下;手无意识地按在了书画上。突然;他察觉到那手感有些不对劲;复又低头再看;却发现那卷轴并非常用的圆轴;头里竟是雕琢成一支箭的形状。他盯着这奇怪的木轴看了老半天;神色渐渐变了。
那一刻;他想起了当初自己因为皇甫惟明的刁状;困居旅舍等待处分满心愤懑时;那一支突然落入院中的箭就是那一支箭;把皇甫惟明一块给卷了进来;当时还是忠王的皇太子李亨甚至也受到了些许牵连;可他反而奇迹般地就此逃脱一劫;而这样一件事若是发生在现在;那他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王忠嗣陡然为之色变。以张守畦当年的功勋赫赫;也难免麾下有害群之马;甚至还纵容出了安禄山这么一个义子;他难道就没有这样的不肖部将?如果也有人这样告他一回刁状呢?
“来人”
见外头一个随从应声而入;王忠嗣便沉声问道:“萧家送回礼时;还说了什么?”
那随从本是隐去了对方送礼时捎带的两句话;可此刻主人追问;他虽说愤懑;还是不得不实言说道:“萧家的人说;希望大帅别忘了昔日在河陇的威名;别让吐蕃人在石堡城耀武扬威以大帅之能;难道就不如昔日信安王?”
要是起头没悟出那点意思;此刻王忠嗣听到萧家人都这样讽刺自己;一定会怒不可遏;可他现在却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气;暗自下定了决心。
宣阳坊杜宅之中;同样收到萧嵩回礼的杜士仪;展开那幅长卷时;见是那首谢灵运的《乐府泰山吟》;他不禁含笑命人挂在了书斋之中;随即又让龙泉去把王容请了过来。
等到妻子满脸不解地踏入了书斋;他已经站在书案后自顾自地面奋笔疾书;却是写起了组诗。当写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时;他微微一顿;最终还是接了下去。须臾九首诗成;他见王容拿着旁边那一张一张的字纸;一首一首仔仔细细地看着;轻声念着;面上渐渐露出了郑重其事的表情;他便微微笑了笑。
“这出塞九首;道尽征夫苦痛;战阵无情;军功不均;开疆之殇。如果忠嗣此次回河陇之后;能够立刻想办法把石堡城拿下;那么;你就早些把这九首组诗印出来;给我找两个人在京畿河洛哪里的坊墙上贴个一两百份;然后立刻将做事的人送到岭南妥当藏起来。想必;如此朗朗上口的诗;署上北邙山人的名字;定然会再度引起人们争相传抄…
话说到这份上;接下来的情势发展王容就是猜也能猜到。天子好战求边功;民间却是哀鸿遍野;一片困苦景象;文人墨客作诗讽刺个一两句;也不会如后世那般大兴文字狱;可这样到处张贴;如果真的激起士林共鸣;又或者是有正义感的朝臣上书;岂不是一场轩然大波?更何况;杜士仪这些年来的爵位和官职;都是靠着战功而来;难道不会被李林甫利用这个机会顺手牵进去?
“这只是一个起头;如果当今陛下能够因此而有所觉悟;好好琢磨一下所谓边功到底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多少是有必要的仗;多少是没必要的征伐。那么;便当我从前那些准备白费;我们日后大可远遁他方;大可试一试到异域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可如果他还是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那么;就不要怪异日他孤立无援了”
贤明如太宗李世民;免不了老来铸成大错;好大喜功的李隆基是否能过这一关?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一退再退
此次天下诸镇节度,除却岭南五府经略使之外,全数云集长安,相形之下,剑南道节度使章仇兼琼,原本是并不起眼的一个。他出身属吏,能够有今天,还是靠的前任节度使提拔,可他却在进京时大力表现自己,因此取前任而代之,根基浅薄不说,还常常被人在背后指摘诟病。正因为如此,他一直试图打通上层路线,所以采取鲜于仲通的意见,在杨钊身上下了一笔重注,他现在每每想起这一招就庆幸不已。
至于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主意,随即把进京美事让给杨钊,自己毫不居功的鲜于仲通,在他看来更是德才兼备,可堪重用!毕竟,他自己就是踩着前任上位,鲜于仲通明明有那样的机会,却没有如此,他怎会不感动?
上元节这天从兴庆宫出来,章仇兼琼自是神采飞扬。见鲜于仲通迎上前,他顾不上这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竟大力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兴奋不已地说道:“仲通,此次全都多亏了你!”
面对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此番随同入京的鲜于仲通心中一跳,却是立刻谦逊地说道:“大帅何出此言?大帅镇守剑南道这些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茶叶出产更是年年攀升,更不要说吐蕃每每挫败,南诏臣服,全都是大帅的功劳!”
今日入宫被天子赞赏,出宫又被下属恭维,章仇兼琼更是志得意满。他笑着环视左右,这才语重心长地对鲜于仲通说道:“陛下嘉赏我在蜀中多年政绩,所以我这次大约不会回益州去了,不日便要升户部尚书。”
这么快!
鲜于仲通大吃一惊,可他这震惊之色刹那之间就完全冻结在了脸上,因为章仇兼琼转瞬间就又丢出了另外一颗重磅炸弹。
“陛下问我剑南道节度使之位谁人可任,我便举荐了你。蜀中之地,若无熟悉地理风土人情之人,决计无法胜任。而杨中丞也在旁边竭力推荐了你,我看陛下的意思,应该有七八分准了。”
这是他举荐杨钊进京替章仇兼琼奔走时,根本没有料到的好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鲜于仲通深知自己如今不过是剑南道采访支使,节度判官,距离剑南道节度使这个位子还相当遥远,这么多年来,能够从节度判官成为节帅的,也就是一个牛仙客,除此之外再无别人。他使劲咽了一囗唾沫,喉咙却依旧又干又涩,好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话来:“大帅知遇之恩,仲通没齿难忘!”
“你早年进士及第,若不是有人阻路,早就不止今天的成就了。”章仇兼琼自以为明白鲜于仲通的感激涕零,邀了其上马后便低声说道,“杨中丞也说,李相国因为你早年曾经跟随杜大帅而心中忌惮,因此阻你仕途,杜大帅提拔了这么多人,却对你这昔日旧部不闻不问,实在是太过分了。你节度剑南道之后,只管放手去做,建功立业,他自会为你请功!”
鲜于仲通连忙满口答应,跟着章仇兼琼回去的这一路上,他心里五味杂陈,翻江倒海似的不知道什么滋味。当年最早跟着杜士仪的人,如今大多天南地北,几乎就没有留在朝中的,其中他跟了章仇兼琼,侯希逸投了安禄山,王翰等人在北庭吹了多年风沙,段广真在河东呆得好好的,却又被调去了北庭,杜士仪当年的同年张简、韦礼等人甚至也一直被压在外任上……有时候想想,他也会不免觉得,若他当初没有为其效力,这些年的境遇是否会好些。
可此次随着章仇兼琼回京,面对这一**显然是有人推手的险恶风潮,他才算是看透了。想当初他如果愿意一直在杜士仪幕府,如今来圣严张兴等人所处的位子,他当然也可能达得到。可他因为想试着在朝中做出些事情来,杜士仪二话不说就给了他机会,他也一度官居殿中侍御史。即便他曾经是蜀中富家,可如果没有杜士仪给予他的政治上经济上的暗中支持,他在朝中时也好,在章仇兼琼身边也好,怎会应付裕如,怎会让人人说好?
而他从朝中这一腾挪出来,前程还不是一样如花似锦?杜士仪从没有要求过他做什么风险很大的事情,他此次自可心安理得地去当自己的剑南道节度使!
朝中有人好做官,有如此体会的并不仅仅只有一个章仇兼琼。高仙芝这次到长安来,通过边令诚重重贿赂了一批宦官,甚至和高力士攀上了关系,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竟是精穷。毕竟,他这个安西四镇节度使方才刚刚上任,下头的孝敬也好,刮地皮也好,什么都还来不及,都是他在都知兵马使任上积攒下来的钱,在西域不少,在长安却连个水花都砸不起来。如果不是杜黯之曾经那笔厚厚的馈赠,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挺过夫蒙灵察这一关,顺利地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所以,当上元节面对李林甫那张邀约的帖子时,他只觉得有一种想要抓头皮的为难。因为宦官们的胃口比他想象中更大,他已经没钱了,如今还要去见李林甫,难道他要去东西两市的柜坊打白条?
不但李林甫表示善意,天子慷慨地将韦坚的旧宅赏赐给了他,而且特令他在上元节前入住。他当然感恩戴德,带着下头牙兵住了进来。韦家人全都是死在外头,这座宅子别人认为是凶宅,对他这个见惯战场杀戮的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可他带来的都是大男人,里头的仆婢固然有现成的,但他哪里能轻易信得过。可是要备办这些,不但需要人帮忙,而最关键的是,他现下囊中羞涩,两袖清风!
“大帅,杜将军亲自送了上元节礼来。”
听说杜广元亲自来了,高仙芝立刻丢下了心头烦恼,摆出了一副威严的上司样子。杜广元进来行礼之后,奉上了一个看上去并不太沉重的匣子,坐下和他商量了一阵子归期后,就早早告辞了。等到人一走,他想到杜广元拿了东西过来时,仿佛里头轻飘飘的,他便若有所思地随手打开了匣子,就只见里头是厚厚一沓纸片。吃了一惊的他打开一看,立刻就轻轻吸了一口气。
五十贯一张的柜坊飞钱,总共是二十张,一千贯。看似这并不是一笔大数目,可对于这会儿的他来说,正是救急的钱。而钱票最下头,则赫然是一封没有封口的信。他取出信笺展开一看,却见字迹苍劲有力,字里行间却没有什么生僻的字眼,全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竟是杜士仪给他的。信中,杜士仪表达了他当年对杜黯之的照拂,如今对杜广元的提携,对匣子中的飞钱,则是明确表示,只是贺他乔迁之喜的一份薄礼,最后才是画龙点睛之笔。
如果李林甫对杜广元的去处有什么暗示,烦请高仙芝高抬贵手,留不下人的话,千万不要把人放到河北道安禄山下就行了。
一想到杜士仪曾经灭了突厥,大败回纥,在漠北建造了安北牙帐城,功勋赫赫,如今却为了长子这样来求自己,高仙芝先是有些自得,可紧跟着拧起了眉头。如果杜士仪送他一堆金银财宝,托他照拂杜广元,那他兴许还会犹疑,可这不多不少的一千贯,只是拳拳爱子之心,他想起自己的妻儿也即将要送到长安来,不禁感同身受。
更何况,杜广元还曾经在边令诚面前替他试探口气,打起仗来也一心一意听他指挥,从无贵介子弟的畏缩,他用起来很顺手!
“若是连自己的部将都保不住,我这个主帅还怎么当?”
当前去送节礼的杜广元带了高仙芝的承诺回来,杜士仪又得知高仙芝命人去备办了一份像样的礼物,却是去平康坊李林甫宅邸拜访了,他便知道事情多半会如自己想象那般发展。狡诈如狐,凶狠似狼的,有一个安禄山就够了,要是每个异族将领都如安禄山这般,大唐也不会屹立至今!
上元夜这一天晚上的花萼相辉楼上,自然又是一如既往地热闹非凡。这次杜士仪并没有能够提前离去,李隆基竟是兴致勃勃地叫了他到身边,指点着楼下百戏,时不时与他交谈评点两句。这一幕粉碎了很多人心目中关于杜士仪失宠的猜测,可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其中深浅。
李隆基试探的是杜士仪将来对于安北大都护府的规划,而杜士仪在侃侃而谈了一阵子之后,顺势提出,自己精力有限,请辞朔方节度使及河东节度使。
当年杜士仪愿意前往漠北出任安北大都护,建造安北牙帐城的时候,李隆基曾经让王忠嗣兼领河东朔方,却不想王忠嗣主动谦辞,而后王忠嗣又去河陇接了皇甫惟明的班,杜士仪反而一肩挑了河东朔方以及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如今,一切都回到了原点,李隆基算了算杜士仪手中的兵权,也还算满意他的知进退,来回推了两次后就答应了,却还假惺惺地问道:“那依杜卿之见,朔方河东二镇,谁为节度使最为相宜?”
“陛下此前既然已委任节度副使,以他们递补节度使,旁人自然无话可说。”
这是最中肯不过的建议,在李隆基看来,哪怕郭子仪是杜士仪一手提拔上来的,可只要自己示之以恩,自然不愁郭子仪生出异心。至于窦铭,那更是自己母家窦氏之人,就更不用担心忠诚问题了。至于杜士仪留任安北大都护,身为唐人,远在漠北,麾下都只是蕃兵,邻近各蕃不少都中过他的反间计抑或其他,当然会把人牢牢牵制在漠北。如此无损他的天子令名,也可解决杜士仪手握兵权太大之忧。
于是,他便从善如流地点头道:“杜卿不愧漠北支柱,国之栋梁,好,便从你此言!”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御前争桃子
漠北支柱?国之栋梁?这话骗谁呢!
天子背后,高力士将君臣二人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可是,他也着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