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风月-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容对于高力士并不算陌生;尽管还不到她这个妇人去和高力士打交道的程度;可杜士仪凡事都不避她;她却也能够深深了解;高力士对于天子的忠心耿耿。但这会儿;她无心去感慨这样一个义宦的一生;停顿了片刻就对杜幼麟吩咐道:“你阿爷嘱咐你;把飞龙骑牢牢攥在手心里;看住内侍监的梁若谦;还有就是看住陛下;别又闹出他悄悄调动禁卒;不知道从哪里偷偷跑出长安城的事。”
杜幼麟登时笑了:“阿娘;一个内常侍且不必说;就说如今北门四军七零八落;纵使有陈玄礼这样的大将;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禁军人心散了;陈大将军自己也已经心乱如麻;如何会轻易被陛下调动?再者;陛下曾经在马嵬驿被禁军逼死了杨玉瑶;阿爷到了之后又鼓动禁军杀了杨国忠;陛下还怎么信得过这些人?我说一句最最大逆不道的话;天下之大;他能到哪里去?”
宋锦溪到底不像杜家母子这样全无顾忌;她有些迟疑地说道:“阿娘;阿爷为何要幼麟留心陛下的行踪?”
“群臣一再进谏定立东宫;可到现在这件事都闹得没结果;上次死了永王父子;这次险些又死了个南阳王;再这么继续下去;谁还受得了?兴庆宫也该换个主人了。”
说到这里;见宋锦溪完全明白了过来;显然吓得不轻;王容心中闪过了一个念头。老而不死谓之贼也;用来形容如今这位老迈昏聩却又恋栈皇位不肯放手的天子;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可就在这时候;她陡然只听外间传来了一声轰隆巨响;登时吓了一跳。幸好杜幼麟见机得快赶紧扶住了母亲;随即起身快步来到门外喝道:“快去打探;究竟生了什么事”
那样大的动静;难道会是一场地震?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惊天动地的登闻鼓
“大……大……大……大……大王,真的是地震了”
几乎是抱头鼠窜逃出自家宅邸的丰王李珙听到身边这个结结巴巴的声音,怒上心头的他转过身来就是一脚踹了过去。◆◆直到那随从一跟斗滚出去好几步远,他方才怒喝道:“瞎了你的眼睛,如果真的是地震,震倒的怎么会只有我的房子,这十六王宅其他人家全都是好好的?”
“可刚刚大家伙都听到那一声嚷嚷,说是地龙翻身……”
地上那个捂着脸的从者带着哭腔辩解了一句,又转头看向了门前大街上那些往这边厢张望的闲杂人等,心里委屈得不得了。不但是他,刚刚那些闻声从屋子里跑出来的丰王宅中仆役婢女也都面面相觑,可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丰王李珙的话有道理。
这街坊四邻的皇子皇孙们虽说全都被惊动了,可人家的房子还好好的,自家的房子却是震倒了不少,动静绝大,有没有死伤还闹不清楚。可要说是人为,什么东西能够有那样的威力?
李珙使劲抽吸了一下鼻子,闻到空气中某种呛鼻的味道,他更加深信不疑这次是有人和他做对。那次李隆基驾幸十六王宅,却在那么多皇子当中只择选了四家人。其中,永王李父子都已经归西了,当然忽略不计,剩下的便是颖王,盛王以及他这个丰王。而颖王为人不哼不哈,不少人觉得贤能,照他看来不过伪君子;盛王是武惠妃那个妖孽生的,上头还有寿王李瑁这个无能的兄长;只有他,又年轻又强力,储君之位舍他其谁?
可偏偏那些大臣非要推选出自东宫的南阳王李李是谁,一介宫人之子,卑微下贱,竟然也敢和他争
“一群自不量力的东西”
看着自家屋宅损毁,婢妾子女无处容身的惨状,李珙脸色发黑,双目凸出,到最后便咆哮道:“给我备马我这就去敲登闻鼓,定要让朝中上下好好查一查,究竟是谁敢暗地里下黑手”
听说李珙竟然也要去敲登闻鼓,他身边那些悲悲切切又或者惊魂未定的婢妾们登时全都吓住了。而从者们看着刚刚那个同伴的下场,全都不敢开口谏劝。到最后,还是李珙一个年长的儿子乍着胆子劝了一句,谁知道却立刻被自己的父亲甩了重重一个耳光。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我这个当父亲的用不着你教别人都欺到头上了还装聋作哑,那还算什么大唐皇族”
气恼之下,他终究还有一句话藏在心里没说。永王李上一次之所以事败,还不是因为信错了儿子襄城王李亿倒是个好样的,可惜两个弟弟全都是软蛋脓包,若不是调换了那支淬毒的箭,李隆基死了,帝位空缺,那时候他就可名正言顺奋力一争,哪里还要和现在这样不死不活地等着?
丰王李珙素来是说于就于的人,等到下头准备好了马匹,他便精挑细选了十余个随从前后扈从,这才往大明宫而去。等到了登闻鼓前,他跳下马来径直上前,因他没穿正儿八经的冠服,几个禁卫连忙上前阻拦,结果全都挨了他的鞭子。这下子顿时激起了众怒,四面八方竟是不少禁卒拔刀围了上来。
“怎么,都要造反不成?我是二十六皇子丰王李珙有人预谋暗害我,毁我屋宅,我要敲登闻鼓向陛下,向朝廷,向天下人诉冤”
李珙这一声大吼,禁军们不禁全都吃了一惊。尽管有人仍旧难掩怒色,可发现李珙的随从不少都是灰头土脸,显然所言非虚,众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眼看这位丰王抢过一把鼓槌,就这么咚咚咚径直在登闻鼓上奋力敲打了起来,起头那些远远围观这一幕的路人全都知道是出了大事,少不得围拢上前。须臾,之前那地动山摇一般的巨响是丰王宅中出了事故,屋宅损毁严重,丰王李珙就此认为是有人暗害他,这个消息就立马疯传了开来。
登闻鼓的动静虽说很大,但情况稍好就从大明宫清凉殿中搬回了兴庆宫的李隆基当然听不到,可他终究是天子,纵使宦官们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清洗之后,已经不太敢往天子面前凑,但裴宽总不能隐瞒丰王李珙敲登闻鼓这样的大事,须臾就亲自前来兴庆宫请见。平日里李隆基不太愿意见人,这一次,他同样只命人出来传话,道是兹事体大,由左相派人会同京兆府廨万年县廨一同处置。
对于这样的结果,裴宽无可奈何,也只能就此离去。而李隆基得知裴宽走了的消息,却是冷笑连连。
丰王李珙这种角色当然不会放在杜士仪眼中,恐怕连算计都没工夫,既然如此,一定是那些眼热东宫,又或者说眼热皇位的龙子凤孙们在捣鬼。那就让他们去掐个死去活来,他倒乐得看一场好戏还有他名义上的媳妇懿肃太子妃张氏,不是正下了狠劲为南阳王李争东宫之位,也好将来当上太后吗?为了这个目的,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已经把吃奶的力气都用出来了。
也不知道回头幽州那边传来好消息时,这长安城会是怎样的轩然大波
希望他没看错人,希望他的判断是对的,郭子仪和程千里不是杜士仪的鹰犬,不会跟着其一条道走到黑
“列祖列宗,如果各位在天有灵,还请保佑我大唐百多年基业能够亘古长存,绵延不息……”
李隆基一面决定作壁上观,借着丰王李珙家宅莫名被震毁一事,打压自己的子孙宗室,一面却还惦记着列祖列宗的加护保佑,这样言行不一的行径若是传扬出去,必定会沦为笑柄,可这会儿谁都顾不上他了。敲了登闻鼓,只惊动了宰相和群臣,却竟然还是没有惊动出天子来,丰王李珙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因此,他索性豁了出去,直接跑到当初的太子别院,又是哭又是骂,也不知道引来了多少人围观。
“我的太子阿兄我做错了什么,我不过是说了一句公道话,却有人惦记上了我的性命,竟是不知道用什么阴谋诡计毁了我的屋宅,这是把我往死里逼安禄山叛乱都打了你的旗号,还有人惦记着为你正名追封,我那两个侄子广平王和建宁王也就罢了,不管父亲做了什么事,当儿子的前后奔走,终究是孝义,可南阳王李对你的事情不哼不哈,一味当他的缩头乌龟,现如今却又借着是你的子嗣抖了起来,你在九泉之下怎么能安心,我的阿兄唷”
他这不管不顾说话没个条理地这么一闹,传到内宅深处张良娣耳中时,登时把她气得七窍生烟。原本窦锷答应她能够设法让她改嫁,可她跟着太子李亨这么些年,感情当然是有的,虽则担惊受怕,可终究等同于实质上的太子妃,再要她嫁给寻常臣下,而且还不能随便出来抛头露面,她怎么能忍受?而现如今顶着懿肃太子妃这个名号,若是能够把任何一个庶子拱上皇位,她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后,到时候大可行武后韦后之事,两样加在一起还用她选择吗?
“该死,这个该死的狗东西”恶狠狠地骂了一通李珙,她便愤怒地对李静忠喝道,“总不能让他一直这么闹下去二郎原本就不是什么名声好的,要是再由得李珙这样败坏他的名声,之前那些苦功夫就全都白做了”
李静忠很清楚,当初太子李亨被囚,张良娣唯独选中了广平王和建宁王去奔走,正是因为忌惮两人一个是庶长子,一个却是李亨诸子之中最贤良的,如果他们有个万一,李亨放出来后,她年轻能再生,实在不济还能挑个庶子养,所以方才有现在推出了这个生母早逝才能平平的南阳王李。
面对如今的突发状况,他紧急思量了一下,到最后便来到张良娣身侧,低声说道:“李珙现在是在发疯,谁出去都弹压不住他,不如去向杜少卿求助据说他今天因为家中母亲身体不好,回了私宅。”
“杜幼麟?”张良娣登时迟疑了,踌躇半晌,她便摇摇头道,“之前兴庆宫那位派二郎去幽州的事情,他是第一个不赞成的,甚至听说跑到政事堂去大闹了一场,怕是因此连东宫都恨上了。而且杜士仪一而再再而三表态不管东宫的事,只怕他这个儿子……”
“可太子妃要知道,追赠已故太子的事情,这是杜士仪一再坚持的,他不会不知道追赠已故太子和广平王建宁王代表什么。而且,杜士仪之前陪着陛下驾幸十六王宅,据说对丰王可是相当不客气。而且,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杜士仪就算要当曹操,那也得有个合适的汉献帝”
李静忠把话说到这份上,见张良娣勃然色变,他便加重了语气说道:“当然,如今没有汉末诸侯林立,他手底下那些大将也不是铁板一片,天下人也都还心向皇室,所以他当不成曹操。如果杜幼麟今天不来,那明天长安城里头四处就会全都是流言,丰王家宅的事,是杜家人做的”
张良娣这才转怒为喜,笑吟吟地点了点头:“好,就照你说得去办只要这次杜幼麟出面,这条船他杜家人就坐定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把水搅浑!
丰王李珙在太子别院前头撒泼;十六王宅之中有的是闲得慌的人;皇子们好歹还得顾及一下影响;不好随便来围观;皇孙们就没有那样的顾虑了。尤其是那些子孙繁衍昌盛;动辄儿子女儿生了半百之数的人家;也不知道多少听上去金尊玉贵的天潢贵胄跑来看热闹;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严严实实;少说也有四五十个皇孙围拢在此
不但如此;自武后掌权以来;世风越来越开放;女子最初是着男装在外走动;到了天宝;世家贵女抛头露面不说;坦胸衣裳也成了风尚;尤其是宗室贵女更是最开放的。此时此刻;众多男人中间;还有不少皇孙女也带着随从在笑吟吟看热闹;就差没在手里捏上一把蜜饯果子当消遣了。
尽管李珙说起来是叔伯这一辈的;但当初天子驾幸十六王宅时;他说的那番关于李亨以及广平王建宁王的话事后传开了去;哪怕很多人也对东宫一脉博取了同情分这点有些眼热;可还是有无数人都在背后鄙薄李珙不要脸。所以;今天这诡异的地震;别家房子全都没事;偏偏李珙家屋宅倒塌了不少;此时此刻竟是幸灾乐祸的人居多;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竟是和卖菜似的。
当杜幼麟赶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乱哄哄的一幕。丰王李珙大概是大喊大叫闹腾得有些累了;这会儿也不管什么皇子亲王的面子;席地抱手而坐;仿佛打算歇口气再继续撒泼。而周围的人则是唯恐天下不乱似的;几个小皇孙甚至撺掇似的在那叫嚣着。
“二十六叔;怎么停了;继续骂啊这太子别院里头到现在都没个人出来呢”
“就是就是;既然来了就继续啊;也好让别人看看二十六叔你的气势”
“虽说南阳王去幽州了;可太子别院里头可还有不少别个皇孙;怎么连一个出头的都没有”
这件事自己还没打听出一个具体名堂;就已经被人火烧火燎找上了门;杜幼麟虽是推辞再三方才肯出面;可心里也打算来看看究竟这十六王宅成了怎个样子。自从上一次得了天子之命;派出飞龙骑中精兵三百守卫这皇子皇孙聚居之地之后;他定时也会亲自前来此地巡查;因为从前永王父子那件事;这里一度清净了不少;可眼下听到这些火上浇油的话;看着这些皇孙们的做派;他不禁在心里冷笑了一声。
李隆基把皇子皇孙当成牛羊似的圈养在此;看似杜绝了他们谋反叛乱的可能性;但还不是一样激出了永王父子这样破釜沉舟的人?而除此之外;还养出了一群肥头大耳;不懂民生;更不懂什么家国大事的废物
“登闻鼓也敲了;太子别院也已经闹过了;丰王还打算折腾到什么时候?”
骤然听到这个声音;李珙登时回转头来循声望去。不但是他;四周围观的那些皇孙们也纷纷朝声音来处看去;当现是杜幼麟时;人群中顿时起了一阵骚动。如果来的是别人也就算了;总得顾忌一下他们的身份;不好太强硬太过分;可杜幼麟是什么人?且不说其父杜士仪如今手握重兵;就是杜幼麟自己;这数月以来也已经荣升为长安城最不好惹之人的前三甲至于第一的位子;当然是姜度姜四郎当仁不让。
更何况;飞龙骑如今监守十六王宅的安全;也就是说看管他们这些天潢贵胄正在职权之内;这要是栽在他手里;后果可是严重得很
于是;随着有人蹑手蹑脚要开溜;不少人都在寻思着赶紧跑路;省得被抓一个现行;可丰王李珙却不于了。尽管那些皇孙多数都是来起哄看热闹的;但他要的就是把事情闹大;把本就在十六王宅成了众矢之的的太子别院推到风口浪尖;从而促成群起而攻的局面。他哪里甘心自己好容易造起的声势就这样被简简单单地打压下去;立刻蹭的一下跳了起来;怒声嚷嚷道:“杜少卿;我家屋宅被毁;这情形现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这是打算拉偏架吗?”
见杜幼麟冷脸不答话;丰王李珙就提高了声音道:“要是今天这件事没人给我一个交待;我就挨家挨户请所有兄弟们给我评个理太子阿兄是死得有些冤枉;可那乳臭未于的南阳王何德何能;偏偏派他去幽州宣抚?而且;毁我屋宅;谋我性命;这仇更是不共戴天”
原本不少皇孙已经是打算溜了;可听到丰王李珙已经把这事情给于脆捅开来说;有些人就不禁停下了脚步。毕竟;盼着自家父亲能够更进一步的皇孙不在少数;这会儿丰王李珙逼着杜幼麟表态;不论结果如何;留下来看到最后;那也就不虚此行了
“既然要事情水落石出;仔细查就是了;光是这样折腾大闹有什么用?难道你有证据说是太子别院中人于的?”杜幼麟这才开了口;见李珙对他的轻描淡写很不满意;他便嘿然笑道;“我此来确实是被懿肃太子妃请来的;至于大王你说我拉偏架;我也很为难。陛下已经吩咐裴相国同京兆府廨万年县廨一同彻查此事;可既然是大王疑心太子别院之中有人作祟;想来也未必信得过;既如此;这一同彻查的人当中;那就加上大王你自己一个吧”
杜幼麟坦陈是被张良娣派人请来的;丰王李珙原本心中咯噔一下;可听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不禁眼睛一亮;立刻慨然应道:“我身为苦主;若是能够算我一个;当然才最公道”
这一幕别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也不知道多少人目瞪口呆;而奉李静忠之命去请杜幼麟的那个宦官则是慌了手脚。本以为是去请救星;谁曾想竟是请来了一个坏事的。可他只是个小小的跑腿;在这种事上插不上嘴;只能干着急。就在他心乱如麻之际;却不防杜幼麟又看向了周遭还没退去的皇孙。
“还请各位郡王回去;对你们的父亲全都捎带一句话。十六王宅和百孙院乃是皇子皇孙聚居之地;无端生丰王宅莫名崩塌之事;确实得查一个水落石出才行。论理这是宗正寺宗正卿来管的;但想必此事一出;人人自危;所以我会提请陛下;从诸皇子亲王当中择选出贤良者数人;会同裴相国和京兆府廨以及万年县廨彻查此事。”
皇孙们原本只是为了看热闹来的;可被杜幼麟这么一说;很多幸灾乐祸的人便醒悟过来。今天莫名一场地震;崩塌的是丰王李珙的屋宅;明天也可能再这么来一场大动静;倒的说不定就是自家屋宅;丰王这边是运气好没死人;可自家要是运气不好呢?不管怎么个敌对;这种手段用出来;就分明是不死不休了;不查个水落石出谁能睡得着觉?
顷刻之间;起头还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皇孙们就有不少回身过来向杜幼麟作揖道谢;随即赶紧回去找自己的父亲商量。不过一会儿;四周的人便散得于于净净。
这时候;一直紧闭的太子别院大门方才打开了;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张良娣面色很不好看的她瞪着杜幼麟;心里直恨得牙痒痒的。本想借杜家的势;却没想到杜幼麟反手抛出了这样一个方案
杜幼麟对张良娣却没多少忌惮;他礼数得体地拜见过之后;便直截了当地说道:“阿爷离京之前曾经嘱咐过我;需得对懿肃太子妃以及诸位郡王多加照拂;我今天实在是来得迟了。丰王心中急怒;虽情有可原;可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此事和太子别院中的人有涉。兹事体大;还请懿肃太子妃挑选出一个得力的人;帮着裴相国和京兆府万年县好好查一查此事;一来可以还自己一个清白;二来也可以⊥丰王心安。至于我;各位若觉得身边不够安全;调飞龙骑扈从尽管使得;可出面管此事;就是我越权了。我离宫已有半日;先行告辞。”
听到这么一番说辞;丰王李珙又气又急;张良娣则是又急又气;可他们全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杜幼麟带着几个亲兵扬长而去。这一招算是把所有宗室都给拖下了水;他们却还得提防某些隐秘被别人查出来
等到出了坊门;杜幼麟驻足回看了一眼这十六王宅;心中清楚自己丢出去的这个诱饵;转瞬间就会引燃那些龙子凤孙的热情。毕竟;自从回归长安;天子之威再也挟制不住他们之后;明面上串联;暗地里谁没有做些见不得人的事?否则广平王妃崔氏又怎会在为李亨父子三人鸣冤上书的时候;说起两个儿子都险些遭人毒害?既然如此;让他们彼此牵制大闹一场;李隆基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被转移到此处;他也就顺利完成父亲的嘱咐了。
“真是多亏你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飞龙厩;正在精心洗刷坐骑的赤毕听到身后传来了这么一个声音;他便转过了身。见是固安公主;他就笑着说道:“上次元帅险些在永王宅中遭人暗算;我们虽做了准备却束手无策;这次幽州那边也是被动应对;如今这一主动;水就彻底搅浑了”
固安公主看着厩中那清一色的健壮马匹;面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也不知道阿弟凯旋回来的时候;会是怎样威势;我都有些等不及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十六王宅大抄检
杜幼麟轻飘飘一番话;随即又上了一道奏疏;请诸皇子推选六人“帮忙”协查丰王宅莫名屋宅崩毁一事。这就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本来南阳王李奔赴幽州之后;一度明面上波涛平息;暗地里暗流汹涌的时局;给重新激得风起云涌。每一个龙子凤孙都知道;有了这样的名义;自己可以明目张胆地做很多事情;甚至还有人觉得丰王李珙是不是自己来了一场苦肉计;想借着这个由头把最近风头正劲的东宫一系给拉下马。
这样的群魔乱舞之象;裴宽自然对杜幼麟颇有微词。可是;当他把人召到政事堂质问的时候;他却被杜幼麟给反驳得哑口无言。
“究其根本;如果不是陛下迟迟拖延不立东宫;也不至于闹到这份上。陛下养病;不上朝不见人;至今已经多久了?要是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外头那么多皇子皇孙;东宫却空着;到时候还拿不出传位诏书;那结果会如何?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我只是想以此来逼迫一下陛下痛下决心;这种事情不能再拖了否则;上次死的是永王父子;这次倒的是丰王家的屋宅;下次说不定就会闹出更不能收场的事端”
如果杜幼麟是逼迫君父于别的;裴宽怎么说都当了这么多年的天子之臣;纵使也知道李隆基失尽人心昏聩透顶;可总还秉持了那最后几分忠义之心;可杜幼麟是要逼迫天子立嗣;他就不能不收起最初的那点愠怒了。就因为没有东宫;自然更谈不上监国;现如今别说天下乱局处处;就是长安城中都闹得不能消停。杜士仪从未对立储之事表达过任何立场;这次杜幼麟也是旗帜鲜明不掺和;他还能说什么?
而幽州城天子要招降;杜士仪说不定要打;还不知道多久后才能收复河北全境;这盛世大唐怎么会突然沦落到这个样子?
失魂落魄的裴宽甚至都没注意到杜幼麟是什么时候走的。直到有小吏拿着河北道新送来的官吏任免名单进来;他方才回过了神。安禄山这场叛乱;河北官吏逃的逃;降的降;死的死;坚持到底的不是在常山郡;就是在平原郡;所以杜士仪对这两头的官员都有升赏;尤其是对最后时刻殉城的袁履谦评价极高。他看过这密密麻麻的升赏、征辟以及抚恤的名单后;就圈出了袁履谦等一应战死者的名字;交给了那小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