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李东阳睁开眼见,挥笔在宣纸上写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力透纸背一气呵成,观其字,一股大气磅礴的感觉扑面而来,很明显李东阳的书法已经初具大家风范。
  再看那四个字,写的赫然就是“杀伐果敢”!
  “砰砰砰。”不急不缓的敲门声,不高不低的声音。门外的人尚未自报是谁,李东阳已经通过敲门声猜到来人。
  “是君扬吧?进来。”
  “吱呀。。。。。。”李东阳书房的房门被人推开,一身黑衣的君扬走进书房之中,他那古朴的长剑正跨在他的腰带左方。
  君扬对着李东阳行了一礼,“大人,君扬失败了。”
  李东阳抬头看了君扬一眼,眼中有一丝意外闪过。他想了想后微微点着头问道:“他会武功?”
  “嗯。”君扬颔首,“任督皆通,三中鼎的境界。”
  虽然只是对过一掌,但是君扬对于江夏的武功境界把握十分精确。
  李东阳听了君扬的报告后微微皱了皱眉,他双手后负走到书房的窗户旁边,抬头看向天边的明月李东阳像是在和君扬说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走以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一个消息,群芳阁的幕后之主竟然是刘瑾。如今又听见你说江夏此人竟会武功,那我大概明白了。此人奇思妙想,精于淫乐奢逸,若我料想没错他应该是东厂刘瑾培养的人。”
  “东厂的人?”君扬眉头顿时紧锁起来,他心里有些暗暗后悔了,早知道那人是东厂的人刚才就算拼了性命不要也应该将他的人头拿下。君扬有信心,五十招以内他一定能取了江夏的人头。
  其实他哪里知道,不必五十招,先前他就只需要一招就能杀了江夏。
  李东阳深深地叹了口气,“八虎祸国殃民,惑乱帝心。不除,不足以安国啊。”
  豹房。
  朱厚照今天的兴致很高,所以这么晚了还没有入睡,而是将刘瑾和张永叫来,再加上钱宁,四人一起玩儿着麻将。
  曾有传言这麻将乃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发明的,无论此传言是否属实,但是在大明一朝麻将的普及度都不算高。但是自从江夏按照现代麻将重新教了朱厚照规则和玩法以后,朱厚照立刻沉迷起来。
  大晚上的与张永刘瑾钱宁他们三人玩儿,足以看得出来他对麻将的喜爱。
  不过与张永他们打麻将不同于和江夏打,与江夏打麻将时江夏一心想赢,所以糊朱厚照的牌是常有的事儿。但是张永他们就不一样了,三个人都小心翼翼的,既不能赢朱厚照的银子,但又不能让他觉得他们三个是故意在放水,所以这场麻将对于三人来说都打的极其辛苦。
  “糊了!清一色对对糊,哈哈哈哈。。。。。。”
  朱厚照将牌一推,仰头得意地大笑起来。张永他们纷纷以朱厚照恰好能听到的声音低声叹着:“皇上真是好运气啊,我差一点就糊了,可惜可惜。”
  钱宁将自己那一手早已经不知道糊了多少次的清一色大满贯扣下,他一边数着银票递给朱厚照一边说道:“皇上今天运势如此之好,应当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吧?孩儿好不容易存了一点银票,这都输光了呢。”
  钱宁说话声音阴柔娇作,听上去有点男不男女不女的感觉。他乃是朱厚照的义子,所以自称“孩儿”。


第三十九章 九中鼎,钟彬(四更,第一更)

  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样的思想,朱厚照对于收纳义子一事倒是颇为热衷。正史记载他在位的十几年时间里竟然收纳了一百多名义子。不过这些义子里面有不少人只不过是被朱厚照赐予一个朱姓而已,唯独比较受宠的只有两个,一是钱宁,二是远在宣府的江彬。
  钱宁本来是云南某地一穷苦人家的孩子。太监钱能在云南任监军时,钱宁被卖给他当家奴,因为其聪明伶俐得钱能喜爱所以跟着钱能姓了“钱”。钱能死后,推恩其家人,钱宁得以封官。因为钱能与刘瑾有旧,所以钱宁和刘瑾相识,他刻意巴结刘瑾,所以后来被推荐到朱厚照身边当侍卫。由于钱宁有一项“开左右弓”射箭的绝技,所以大受尚武的朱厚照喜爱,朱厚照曾经一度干啥都带钱宁当随身,之后更收其做义子,给他赐了“朱姓”。
  有几次朱厚照遇宴饮喝醉,他直接枕在钱宁肚腹上大睡。此事被朝臣知晓后不知道怎么就传了出去,所以京师市井之中有一段时间经常流传朱厚照好男色的传闻。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厚照这才刻意疏远了钱宁,以免引起别人的误会。不过刻意疏远并不代表感情生疏,终究朱厚照还是一个念旧情之人,这刻意的疏远倒还让朱厚照偶尔想起来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钱宁。
  此刻听见钱宁叫输,朱厚照一把将自己身旁装宝钞的木盒拿起来递给钱宁,他笑着说道:“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宁儿输的最多,朕补偿给你。”
  “谢皇上赏。”钱宁欢天喜地将宝钞收下,他笑着问朱厚照:“皇上,您还没说今个儿为什么高兴呢。究竟是什么事儿,说出来也让孩儿替你高兴高兴。”
  朱厚照看了钱宁一眼后笑着说道:“朕不久前结识了一个妙人,此人与朕一见如故便结成了异姓兄弟。原本朕以为他只是才华横溢精于玩乐,但是没想到此人见识深远,朕遭逢几个难题竟然被他三言两语就解决了。其方法之妙,就算是朕也不得不拍案叫绝。明日朕就召开内阁会议,让他们看看朕的大哥究竟有多么厉害。”
  “皇上的。。。。。。大哥?”钱宁愣住了,他跟随朱厚照多时,对于朱厚照的心高气傲了解至深。他万没有想到朱厚照竟然有认一个素不相识之人为兄长的那一天,并且提及这位兄长朱厚照还是一脸自豪和得意的表情。
  钱宁心中有些微酸,近来皇上与自己已经疏远了很多,原本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过错,原来是皇上“另结新欢”了。
  朱厚照哪里知道钱宁的心思,心情大好的他一下站起身道:“嗯,时候也不早了。明天还要召集内阁成员开内阁会议,今天就到这儿了,各自休息吧。”
  “恭送皇上。。。。。。”张永、刘瑾、钱宁三人一起单膝跪地行礼道。
  朱厚照刚刚准备离开,突然一名豹卫走进来。豹卫对着朱厚照跪地行礼道:“属下参见皇上。”
  “何事?”朱厚照开口问道。他知道戏娱房一般情况下豹卫是不会进来的,进来那就肯定是有事禀报。
  豹卫回答道:“回禀皇上,东厂派人传来消息,逍遥山庄庄主江夏今晚遭逢刺客袭击。。。。。。。”
  “什么?”朱厚照惊叫了一声。
  没等豹卫说完他就赶紧开口问道:“那大哥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
  一时情急,朱厚照竟是直接开口叫出了“大哥”二字。
  豹卫微微一怔,立刻回答道:“回禀皇上,江庄主并未受伤。”
  “呼。。。。。。”朱厚照松了口气,“没有受伤就好,吓死朕了。”
  朱厚照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平定了心情以后他脸色一下阴郁下来,朱厚照双目微微眯成一条细缝,一道精光在他眼中闪烁着。
  “刘瑾,朕问你,锦衣卫里谁的武功最高?”
  刘瑾想了想后道:“回皇上,武功最高者当属北司副千户钟彬。此人专精剑术,一手剑法精妙绝伦。不过他为人性子冷淡,不善言谈,所以纵算其是九中鼎的实力至今也只是一个副千户。”
  “九中鼎的实力。”朱厚照微微点了点头,“九中鼎的实力应该够用了,从明天起你派此人去逍遥山庄做护卫,让他贴身保护江夏。”
  “是!”刘瑾应下来。
  紧接着朱厚照杀气四溢地说道:“给我查,查清楚这次是谁派出的刺客。若是有了证据,无论他是谁,朕都要让他付出代价!”
  “是,奴婢遵旨。”刘瑾应道。
  朱厚照说完便离开了。刘瑾站起身来看着朱厚照离去的背影心中疑虑重重,他朝着张永和钱宁拱了拱手算是告辞,然后也跟着走出了戏娱房。
  在出豹房的路上,刘瑾心中盘桓着几个问题。
  江夏遇刺,皇上立刻派高手去保护他,这证明了皇上对江夏十分看重,并且听皇上最后的口气,明显是动了真怒,看来江夏此人以后得重视起来,好生培养,说不定哪日他恐怕就入朝为官与自己做了同僚。如此简在帝心的人物,一旦踏足官场那还得了?
  不过为什么皇上要派锦衣卫的人去保护江夏呢?若论高手,我东厂里的高手不必锦衣卫里的少啊?难道说皇上不相信我?
  查出刺杀江夏的刺客来历,无论是谁都要付出代价。以江夏的身份唯一有可能得罪的人恐怕就是曹元、李东阳之流,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终于下定决心要对李东阳那个老匹夫动手了?
  疑问太多,刘瑾一时之间理不清头绪,他甩了甩头后干脆不再去想,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豹房的门口。
  帝王心术的确复杂难懂,但实际上朱厚照之所以直接下令让从锦衣卫里挑选高手保护江夏,其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保住他的身份不泄露。
  东厂里的高手是不少,但多数高手都是太监,否则就是像钱宁那样,因为跟太监在一起太久而变得性子阴柔。这样的人接近江夏必然为江夏所不喜。朱厚照也没有料到他这么一个小心思却让刘瑾心中疑虑不安。
  朝廷里的关系错综复杂,东厂和锦衣卫从某个角度看算得上是上下隶属的关系,而从某个角度看又似乎各成体系互不相关。简单一句话概括二者的关系,锦衣卫是个特务机构,上至亲王下至百姓他们都有权直接进行监督、锁拿、刑问和诏狱。而东厂呢也是一个特务机构,他们也可以监督百官,同时他们还可以监督锦衣卫。所以两者存在一定的上下隶属。
  但是二者各成体系也是自然,锦衣卫的前身是亲军各卫的二十二卫之一,而且是皇帝最贴身的一卫。他们不仅负责监督百官,同时也负责护卫皇上安全,维护禁宫安危。虽然他们实际上是直属皇上管辖的,但是名义上他们又是五军都督府的下属,所以追本溯源锦衣卫算得上是军方系统。
  而东厂是由宦官掌权,由宫中司礼监的掌印或秉笔兼任厂督一职,所以东厂属于宦官系统,锦衣卫与其自然是各成体系。
  总之,锦衣卫虽然表面上尊敬东厂,但实际上却和东厂是相互牵制的关系。所以当朱厚照说让锦衣卫派高手保护江夏时,刘瑾心中会有那么多的疑虑和不安。
  北司,其实就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简称。锦衣卫设有南北两个镇抚司,一般南镇抚司是负责管理锦衣卫的行政事务,而北镇抚司则掌管诏狱,权力极大。常言说的好“北镇使,从四品,二品见了要恭敬。”其含义就是北镇抚使虽然只是从四品的官,但是正二品的官员遇到他了也得恭恭敬敬,足见北镇抚司权力之大。
  钟彬今年二十九岁,他本是一名孤儿,七岁的时候被锦衣卫四所的总旗钟朝阳收养,钟朝阳死后他就顶了钟朝阳的缺进入了锦衣卫。钟彬年少时曾逢奇遇,自八岁起便跟着一名剑术高手学武。进入锦衣卫以后,他一开始沉默寡言屡遭排挤,不少危险的案子总会交给钟彬去跟进。
  但也正是如此钟彬才得以在锦衣卫崭露头角,他那一手精妙绝伦的剑尖在好几次都以少胜多,一人独闯敌营完成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钟彬已经成为锦衣卫公认的第一高手,但是他那沉默寡言的冷淡性格却让他前途受阻,以他建立的功勋其实即便是做镇抚使都够资格了。但是直到现在他也只是四所的一个副千户,从五品的官衔。
  也许这个官衔看上去不低,但是副千户上头有千户压着,钟彬等于没什么实权,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这一次他接到上头的命令让他前来逍遥山庄保护一个名叫江夏的人,虽然接到任务之后他什么也没说直接抱着长剑就走了,但是钟彬很清楚,这又是一次排挤。
  不过总算钟彬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这些也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ps:今日四更,老虎求支持。希望大家能将收藏与红票送上。


第四十章 韩于的身份(四更,第二更)

  早晨,朝阳刚刚升起。此时为辰时初,也就是早晨七点钟左右。
  这个时间也许很多老百姓都还在睡觉,而朱厚照与七位内阁大臣已经开始在乾清宫里开内阁会议。
  熟读明史的人其实都清楚,朱厚照此人虽然耽于逸乐,但是却并非是个不爱理会朝政的人。相反,与明代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他可以说是一个勤政的君王。很多时候即便他不愿意入皇宫上早朝,他也会让司礼监的人上朝宣读自己的圣旨,或者是让人将奏折拿到豹房去让他批阅。
  河南灾情紧急,朱厚照也知道不能久拖,拖久恐怕会生出变故。所以他才这么大清早就传召了七位内阁大臣在乾清宫开内阁会议。
  此刻朱厚照正端坐于龙椅之上,黄案前面站着五人,坐着两人。站着的五人分别是曹元、梁储、刘忠、费宏、杨一清。而坐着的两人则是靳贵和李东阳。
  之所以曹元他们五人站着,靳贵和李东阳坐着,从表面上看是因为靳贵和李东阳的年纪老迈了,万一会议时间长,二人长久站立恐怕体力不支,所以皇上特别赐座算是对老臣的关怀。当然,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靳贵和李东阳都是前朝老臣,二人一个是号称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另外一个是内阁首辅。让二人坐着,也算是对二人身份的尊重。
  内阁会议的内容自然还是谈论如何救治河南旱灾,以及发放边关士兵军饷的事儿。一开始朱厚照并没有说出江夏的主意,而是让七位内阁成员说办法。
  七位大臣绕来绕去说了半天,要么就是支持先救旱灾再发军饷,要么就是觉得应该先发军饷再救旱灾。反正说了半天就是没能说出一个两全之策来。
  见七位大臣无法拿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朱厚照心中更是佩服江夏的才智。他心中暗道一句,内阁七大臣竟然还抵不了大哥一人,要是大哥能入朝当官助朕就好了。不过这个念头刚刚兴起朱厚照又摇了摇头,心中紧接着就添了一句:“还是算了,大哥要是知道朕的身份必然会对朕毕恭毕敬,那个时候事情就不好玩儿了。”
  七位大臣见朱厚照摇头,还以为朱厚照是对他们七人不满意。七位大臣吓了一跳,立刻跪倒在地高声呼道:“臣等无能,望陛下降罪。”
  朱厚照微微一愣,他顿时明白七位大臣误会了。朱厚照微微一笑,摆手道:“七位爱卿请起,朕并无责怪之意。”
  “谢皇上。”七位大臣起身,李东阳和靳贵也不敢再坐在位置上。
  朱厚照说道:“国库现在能调动的银子是四十万两,这已经是极限。”
  的确,国库现在存银是四十万两,黄金三万两,铜钱若干。调动四十万两之后,恐怕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得拖延发放,等待秋税收上来以后才能补发。
  朱厚照停顿一下后继续说道:“银子就只有四十万两,但是救灾和发饷却需要七十万两银子。剩下三十万两的银子缺口从何而来?各位卿家拿不出主意朕不怪你们,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不过朕倒是有一个计划,说出来供各位爱卿参详,看看是否可行。
  首先,我们要打一个时间差,将四十万两分作两份分别运往河南和边关应急,以稳住人心。然后我们借着空出来的这些时间去筹集缺的三十万两,关于筹集银子朕已经有了计划,朕决定将此事交给‘善仁会’去处理。也许众卿家不知道这‘善仁会’是什么,朕给你们解释一下。。。。。。”
  朱厚照一番长篇大论基本照搬了江夏的计划,他那什么“打时间差”,善仁会之类的东西七位内阁大臣根本没有听懂。但是他们总算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皇上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世间还有什么事情比老板提方案又自己去执行,员工白拿工资不干活更幸福的?如此一来大臣们自然不可能反对,纷纷对着朱厚照行礼道:“皇上英明!”
  忽悠了七位内阁大臣,朱厚照兴奋不已,他宣布散会,然后决定马上去找江夏商议筹集赈灾款的事。
  而此时的逍遥山庄门口,一名身穿黑色交领长袍的男子正怀抱着一柄长剑站在那里。男子抬头看了看逍遥山庄的牌匾,确定是这里以后就径直往大门口走。
  因为逍遥山庄是实行会员制的地方,所以门口随时有两队护卫负责检查会员卡。对于常来的会员护卫们基本都认识,男子面生,并且还带着兵器。两队护卫立刻将他拦下来。
  “诶,站住!这里是私人场所,没有会员卡禁止入内。”
  男子抬头看了两队护卫一眼,他淡淡说道:“我找江夏。”
  说完,男子闷着头就往里面走。
  两队护卫一看,这还得了,就算你是找江爷也得等我们通报一下吧,直接往里面闯肯定来者不善。恰好昨晚逍遥山庄又遭了刺客,恰好刺客又是使剑的。。。。。。
  两队护卫立刻拔出腰间的长刀,八人站成一排挡在黑衣男子面前道:“即便是要见江爷也得等我们通报,若是你想要擅闯逍遥山庄休怪我们不客气。”
  黑衣男子扫了八人一眼,淡淡吐出两个字:“滚开。”
  声音不大,但是却一下将八名护卫惹怒了。“奶奶的,还真是来找麻烦的,找死!”
  八柄明晃晃地钢刀一起砍向黑衣男子,黑衣男子往后退了一步。没看见他怎么动作,听见“铮!”的一声,然后剑影闪烁。八名护卫的手背一一被剑身抽打,然后钢刀纷纷落地。黑衣男子身体一转,闪电般踢出八脚,八名护卫被踢得倒飞出去撞入门内。
  若是高手在此定然能够看出黑衣男子的剑法精妙,刚才出手已经手下留了情。若非是手下留情,那八名护卫的手背就不是被剑身抽打,而是应该被剑刃割断手筋。
  如此高的剑术相信大家也猜到了此人是谁,没错,正是有锦衣卫第一高手之称的剑术高手钟彬。
  钟彬看了八名护卫一眼,见这八人武功如此低微顿时有些忍不住微微皱眉,难道自己以后就要和这么一班垃圾在一起?
  钟彬微微摇了摇头,径直准备走进逍遥山庄的大门。
  突然,一道身影从门内扑出来,此人使得一柄长刀,从扑出来这一刻到来人站定身形,钟彬已经与他交接了三十多剑。
  是个高手!钟彬心中微微一凛。他抬头看向来人,只见来人身材孔武有力,穿着一身劲装,蓄着短短的胡渣子,年纪看上去大约三十一二岁。
  来人对着钟彬抱拳行了一礼道:“在下乃是这逍遥山庄的护卫统领韩于,未请教阁下是?”
  钟彬长剑斜指地面,刚才与韩于相交那几招已经让钟彬发现韩于是个高手。他在锦衣卫是公认的第一高手,所以很少遇到有人愿意与他过招,此刻遇到一人,对于一个对武道有狂热追求的人,钟彬绝不愿放过这个与真正高手交手的机会。他淡淡说道:“想知道我是谁,战过再说!”
  钟彬身形突然动了,长剑一抖虽然一化为十,数道剑影将韩于笼罩其中。
  韩于眉头一皱,手中长刀一抬,刀势凌厉地砍向钟彬,隐隐间产生破空之声。
  剑与刀不同,剑重灵巧,讲究一个“快”字。刀重气势,讲究一个“猛”字。
  韩于的身份绝不简单,否则他当初一个小小群芳阁青楼里面的龟公领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厉害的武功。可惜江夏没有看到这一幕,否则必然会猜到韩于的身份不简单。
  不过韩于此刻露出武功也非无心,反而是有意为之。他本身就是东厂的暗探之一,日前他已经得到刘瑾的示意,刘瑾让韩于稍稍透露群芳阁的背景,然后伺机拉拢江夏。所以此刻露出武功,也算是给江夏先做一个心理铺垫。
  韩于的刀法不错,大开大合之间颇具勇猛之意,大有万夫莫挡其路的威势。不过当他和钟彬过了一百多招以后韩于就渐渐落于下风了,钟彬是九中鼎的境界,而韩于才七中鼎,真气境界有差别,久耗之下韩于必败。
  韩于大吼一声,手中长刀刚刚举起。
  这一招韩于空门打开,若是钟彬一剑刺来必然能够在他身上捅出一个窟窿,但若是钟彬真的捅来了,韩于这一刀下来也必然会被钟彬砍死。
  这是一招同归于尽的刀法,若是钟彬不想与韩于同归于尽就必须后退躲开韩于这一刀。高手过招,后退一步就算是露出了破绽,露出破绽就离输不远了。
  钟彬眉头微皱,长剑一下迎上韩于砍下来的这一刀,然后使出一个“卸”字诀将韩于这勇猛的一刀卸到一边。紧接着钟彬抬起左手拍向韩于,韩于也抬起左手与他对击了一记。
  二人各自后退。钟彬后退两步,韩于后退五步。韩于长刀往地上一杵,一下稳住身形,他冷冷地看着钟彬道:“阁下究竟是敌是友,有种报出名来,我韩于刀下不收无名亡魂。”
  ps:求收藏。。。。。。求红票。。。。。。求书评。


第四十一章 筹措灾银(四更,第三更)

  “住手!”
  陪伴着朱厚照一起来逍遥山庄的刘瑾叫了一声,韩于扭头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