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趁着江夏不在的日子,杨廷和几乎就是明目张胆的在跑马圈地。所用的手法之简单、粗暴、直白,基本连一点儿掩饰都没有。
  这让江系的嫡系人马十分不满。但同时也让一些江系的墙头草觉得杨廷和似乎要比江夏更加强势一些,这些墙头草纷纷转投到杨廷和门下。
  以江夏为代表的江系势力大幅缩水,全靠杨廷和一人苦苦支撑着。
  不过这也有好有坏,毕竟去除掉那些墙头草以后,江系的人变得更加纯粹,也更加凝聚。
  江夏进入到大明边境以后,虽然一直在往京师赶路,但是沿途之中关于大明发生的一切,千门弟子都有把消息送到他手中。
  看到杨廷和趁着他离开的这些日子做的那些小动作,江夏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基本上在他离开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杨廷和会这样做。甚至他还觉得,杨廷和做的并不如他想象中那么大胆,真正的手法要含蓄很多。
  相比之下,江夏更加关心的是西北边关的战事情况。
  根据千门弟子送来的消息,西北边关十分平静,朝廷十万大军到了肃州以后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战斗。
  没有战争,这原本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但此刻在江夏看来,这恐怕是一个非常坏的坏消息。
  没有战争,那就证明严嵩根本没有派人去支援土默特部落。
  吐鲁番有瓦剌在背后支持,土默特部落如果没有外援根本就不可能是吐鲁番的对手。真让吐鲁番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土默特部落,恐怕西北边关会真正的陷入危难。
  江夏如今只希望真当吐鲁番对西北边关发动攻击时,严嵩要继续施行他明哲保身的那一套,别傻乎乎的跟吐鲁番大军硬碰硬。
  若是京师十万大军出现了大损失,那大明恐怕真的会出现巨大危机。
  可能是怕什么来什么。
  六月底,江夏还在赶路,杨廷和还在继续撤换六部官员,往六部安插自己的人。亦力把里那边,土默特部落和吐鲁番部落终于议和。
  土默特部落最终抵挡不住吐鲁番的强势攻击,宣布将土默特部落并入到吐鲁番部落之中。
  吐鲁番和瓦剌的大军立刻开始集结,整个西北防线几乎可以由吐鲁番和瓦剌任意选择一个地方开始进攻。
  来到肃州的严嵩一开始还摆出一副枕戈待旦,小心提防敌方进攻的姿态。
  可是这番姿态也就坚持了不足十天时间,然后他便没有再去管过城外驻扎的十万大军。
  严嵩终日在城内花天酒地,享受着刘湘奉不停为他送来的各个歌姬。偶尔兴致好的时候,还会约着刘湘奉、罗成、侯章三人一起月夜吟诗,交换玩儿着那些舞姬、歌妓。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严嵩在城内逍遥快活,驻扎在城外的士兵自然也不可能傻乎乎地在城外呆着。
  一开始他们还是属于正常消费人群,怀揣着那为数不多的军饷在城里喝酒、赌场、嫖娼、吃肉。
  然后很快,他们身上的银子用光了。
  忍受不住寂寞,又无人来管理。士兵们开始在城里抢劫、掠夺。肃州城里的姑娘,不知道有多少被这些当兵的给糟蹋了。
  最后刘湘奉实在是顶不住压力,就将此事上报给严嵩。
  严嵩想了想后,下令大军后撤,撤离到离肃州城足足十里开外的地方驻扎。
  如此一来这还得了,原本京营的士兵出军营入城掠夺抢劫,当将领的尽管不会严格管制,但多少也会说他们几句。
  如今严嵩直接让他们后撤十里,而他自己却躲在城里风流快活。这下就连那些当将领的也发怒了,一个个要么带着人在路上立起关卡,学做土匪一般找过路上下的人收买路钱。
  要么就是直接乔装成土匪的样子,骑着战马在肃州周围四处抢掠,弄得肃州周边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此刻刘湘奉再找严嵩求助,严嵩发令召那些将领入城,准备严加责骂。而那些将领却根本不再理会严嵩,不是托词身体不适不宜行路,便是暂时离开了军营探查敌情。
  眼看十万大军已经快要失去控制,严嵩这下有些着急了。他知道不能再拖,必须快点儿把这十万大军带回京师。
  否则十万大军尝到了甜头,最后甚至哗变,直接杀入肃州城兵变都有可能。
  为此,严嵩立刻写信准备派人送到京师,就说西北边关战乱已平,大军请求班师回朝。
  可是这封信刚刚写到一半的时候,肃州卫指挥使罗成便跟着刘湘奉一起找到了严嵩。刘湘奉一看到严嵩就慌张地说道:“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大人。吐鲁番大军来犯,如今边关防线节节败退,吐鲁番大军已经快到嘉峪关城下,侯章将军告急,请求大人发兵支援。”
  “吐鲁番大军来犯?”严嵩有一种天地都在摇晃的感觉,他现在去哪里找大军?京营十万兵马就差全部变成土匪了。
  不过无论如何严嵩也得试一试,他终于亲自出了肃州城,带着亲信去到肃州城外十里处,京营十万兵马扎营的地方。
  严嵩命人敲响升帐鼓,召集众将领。
  按照规矩,升帐鼓一响,所有将领必须齐聚主帅营帐之外。可是严嵩一直都在城里住着的,这营地之中根本就没有他的主帅营帐,故而三通鼓敲完,将领们也只来了不足三分之一,根本就没有来齐。
  大约等了两个时辰左右,将领们终于差不多到齐。
  为首的十个指挥使围着严嵩看着,其中一人笑着说道:“哟,这位大人是谁啊?看上去有些面熟,可就是想不起姓甚名谁了。”
  “就是就是,看着面熟,好像是昨儿在翠花楼喝醉酒后打‘黄狗撒尿拳’的老严吧?”
  严嵩铁青着脸,强压着怒气。他从怀中取出兵符举过头顶,高声喝道:“兵部兵符在此,众将士听令!”
  “兵符?看上去像是真的,可是谁知道是真是假啊?”一个指挥使戏虐地笑着说道。
  严嵩目光凌厉地看向他,冷冷说道:“如今吐鲁番大军来犯,嘉峪关眼下告急。平常你们要怎么闹都无所谓,但是你们可要记住,尔等都是大明兵将,出身家世在兵部可都是有备案的。如若这次边关失守,朝廷一旦怪罪下来。
  尔等不战之罪,必定祸及九族。是不是还要在这里对本官冷嘲热讽本官暂且不理,现在要不要去驰援嘉峪关,尔等自己看着办!”
  不得不说,严嵩这一招用的虽然不算高明,但却切实有效。
  这些京营的将领,家眷多数都在京师。
  偶尔闹闹还可以,但若是真的不战而退,抗令不从,他们倒也真的不敢。
  不过他们即便是去驰援,那也不代表他们就服了严嵩。
  其中一个副指挥指着严嵩说道:“老子们驻扎在这城外风餐露宿,你他娘却躲在城里花天酒地。现在出事儿想起我们了?早你干嘛去了?现在我们去驰援嘉峪关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大明的江山。你个小人,根本不配统帅我等。”
  “对,小人!”“狗官。。。。。。”
  京营的将士们指着严嵩大声吼道。。。。。。


第四四八章 力挽狂澜之人

  京师,太和殿。
  朱载江端坐于龙椅之上,一动不动。
  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长大,经历着不同的人和事,成长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尽管才刚满七岁,但是朱载江的言谈举止已经和十一二岁的孩子相差不远。即便他仍旧有孩童的幼稚、天真、贪玩和无知,但是此刻端坐于龙椅上,挺直腰杆严肃看着文武百官的朱载江,身上已经开始有皇者的气度在显示出来。
  五个顾命大臣分别坐在四方台下,听着下方列成方阵的文武百官在那里上奏各种事宜。
  一些能够当场决断的,五个顾命大臣就当场决断了。无法当场决断的,折子就会收上来,一会儿在乾清宫统一讨论,然后再决定处理办法。
  早朝散去,五位顾命大臣陪着朱载江回到乾清宫。
  然后五人开始就上报上来的奏折进行讨论。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新任指挥使钟彬亲自进宫到了乾清宫。
  看见钟彬闯进乾清宫来,杨廷和眉头一皱便道:“放肆,此乃乾清宫,是你可以随便胡闯的吗?”
  钟彬看了杨廷和一眼没有搭话,他微微躬身,双手举起一封战报道:“禀报诸位大人,肃州八百里加急。吐鲁番大军进犯嘉峪关,嘉峪关已经被破。嘉峪关游击将军侯章被俘,西北边军和京营兵马死伤惨重。”
  钟彬口中所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惊天动地,但他偏偏就有这个本事,可是十分平淡,面无表情地把这些话说出来。
  “什么?”杨一清一听,首先拍了一下椅子站起身来。他看着钟彬问道:“战报之中有没有说,吐鲁番出动了多少兵马?”
  钟彬回答:“不足八万。”
  “不足八万?”杨一清气得胡子直飘,他看着杨廷和,意有所指地说道:“真是好本事,自身十万兵马,外加边军近五万兵马。十五万人对阵人家八万人,竟然被打成如此模样!”
  杨廷和眼皮微微一一挑,看了杨一清一眼后杨廷和目光垂下去,微微吸了口气道:“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不是追究谁是谁非的时候,还是先看看吧商议一下如何应对吧,嘉峪关破了,肃州恐怕抵挡不了多久。”
  “报!兵科给事中夏言求见!”乾清宫外守着的侍卫进入乾清宫禀报。
  王琼一听见这话,顿时露出一个惊骇的表情。杨廷和眼皮跳了跳,说道:“传他进来。”
  很快,夏言走进乾清宫中,对着杨廷和他们行礼道:“参见五位大人。”
  “何事?”杨廷和问。
  夏言做了一个跟钟彬相差不大的动作,身子一躬双手送出一封战报,道:“禀报诸位大人,肃州被吐鲁番和瓦剌联军攻破,如今京营援军和西北边军正在往凉州卫撤退!”
  “什么?”这一下包括杨廷和也惊讶出声,他忍不住骂道:“严嵩这个。。。。。。”
  “废物”二字还没有从杨廷和的嘴里说出来,杨廷和强行将这两个吞回到肚子里。
  若说仅仅是嘉峪关破了,那么凭着肃州还能再抵挡一下。可是如今肃州也破了,等于大明的门户被吐鲁番的人撕开了一道口子。
  如今吐鲁番大军可谓是进退无阻。再往前已经没有任何天险可守,唯一希望的就只能是各城官兵全力御敌,别让大明损失太重。
  可是肃州破,吐鲁番大军能够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大明现在已然是损失惨重。
  京营还有十万兵马,可是这十万兵马真的敢动吗?
  一旦动了,万一战事不利,京师等于是个空城。任何人派一支兵马前来,京师立刻就有告破的危险。
  杨一清扭头看向杨廷和,愤怒地大声吼道:“杨廷和,你挑的好人选!”
  说完,杨一清直接一甩衣袖,走出了乾清宫。
  没有江夏在,仅仅杨一清和李东阳两个人根本就没什么作用,在与不在都没有什么意义。
  杨廷和铁青着脸,一屁股坐回椅子上,一脸茫然。
  他是喜欢争权没错,可是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涉及权力了,而是涉及到大明安危的问题。如果大明都散了,就算他杨廷和坐了皇位又有什么意义?
  杨廷和对兵事并不熟悉,他扭头看向王琼,问道:“王尚书,眼下该当如何应对,可有良策?”
  王琼微微一愣,他看着杨廷和,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杨廷和竟然还有如此无能的一面。眼下该如何应对,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六个顾命大臣之中,一直鲜少发言的李东阳此刻终于开口了,他道:“兵部立刻加急传令,让陕西行都司的兵马援助肃州大军。”
  “是!”王琼应道。
  李东阳又看向钟彬,说道:“锦衣卫这边立刻用飞鸽传书把肃州城破的消息传给沿路的府县,命他们做好御敌的准备。主官失城,立斩无赦!不战弃城者,诛连九族!立下战功,成功守城者,时候论功行赏官升一级。”
  “是!”钟彬应道。
  李东阳最后才看向杨廷和,叹息一声道:“马上让人去江西传令吧,让王守仁立刻带兵去凉州卫支援。”
  “是。。。。。。”杨廷和也应了一声。
  不过杨廷和应完以后就愣住了,他和李东阳的官职比起来,几乎是相当的,自己本不该像王琼和钟彬这样应答才对。
  杨廷和咳嗽了一声,刻意保持着威仪道:“事到临头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家都不要惊慌,沉着应对,共渡难光才是当下。。。。。。”
  话没说完,钟彬直接转身,淡淡地吐出四个字:“废话连篇。”然后便走出了乾清宫。
  杨廷和被钟彬那四个字梗得后面的话再也说不下去,脸色铁青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宣泄怒火。
  王琼还是给杨廷和面子,捧了一个哏道:“大人说的是,下官立刻去办。”
  说完,王琼也离开了。
  杨廷和知道这次事情糟糕了,出了乾清宫以后,杨廷和第一件事就是在想如何跟“凤主”解释这一些事,毕竟严嵩可是他全力举荐的。
  杨廷和出了皇宫以后没有回府,而是急急忙忙地往雅竹赶去。
  到了雅竹的门口,两名火堂的高手拦住杨廷和,说道:“凤主说了,你要说什么他都知道,他不想见你,让你自求多福,希望这次能够渡过难关。否则,你就是大明的罪人。”
  杨廷和一听整个人顿时呆若木鸡,站在原地仿佛泄了气的皮球一般,整个人恍惚间有种老了不少的感觉。
  夜晚,京师突然开始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辆马车进入到京师之中,正在往逍遥山庄的方向走。坐在马车里的人便是江夏和李如柳。
  知道京师出了事,江夏加快速度往京师赶。总算是在这夜里回到了京师。
  到了逍遥山庄以后,江夏没来得及回后院,而是先将李如柳送到了易螃蟹的药庐之中。
  这一路旅途劳顿,李如柳基本上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吊着了。以往她的状况还只是吐血,现在则变成了昏睡。
  从早到晚一直不停的昏睡,每次睡醒以后顶多坚持不到五分钟,然后又开始继续睡。
  原本倾国倾城的李如柳,如今发丝基本全都变得灰白,身体也骨瘦嶙峋,看上去就好像是行将就木的人一般。
  把李如柳送到了药庐里面,易螃蟹很快从所住的房间来到药庐。见到李如柳以后,易螃蟹没有第一时间替她诊病,而是先把他丹鼎下面的一个暗格打开,取出里面一个檀木盒子。
  盒子里面有两颗好像婴儿拳头大小的药丸,江夏一闻就闻出来,他惊讶地看着易螃蟹道:“易大叔,这是你视作命根子的那株龙血银花?”
  易螃蟹点了下头,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会把人带回来找我,所以我提前准备了一下,把那株龙血银花炼制成了这两颗龙血丹。
  这一颗龙血丹应该可以保她两年性命,两颗就是四年。若是四年以后不能找到比龙血银花更好的药材,那恐怕就真正是回天乏术了。”
  江夏知道这株龙血银花乃是易螃蟹的至宝,并且还是他死去夫人当年找到以后悉心种植,最后留给他的东西。
  易螃蟹让江夏把李如柳的嘴给掰开,然后拿出其中一颗丹药放在李如柳嘴中。
  丹药很大,李如柳根本不可能吞的下去,但是这丹药奇特的地方就是它一到李如柳口中就开始融化,最后自然而然地化成一股药水进入被李如柳下意识吞下去。
  易螃蟹伸手按照李如柳的脉搏上,等了一会儿后他点头道:“脉搏开始变强了,让她休息一下,未来七日她状况肯定会越来越好。你先去歇息吧,离开这么久,回来还是先去看看你的那些夫人为好。”
  “是,那易大叔,我先走了。”
  说完,江夏离开药庐回到后院。
  还没来得及跨入后院的苑口,江夏顿时听见有人在大喊:“听说江夏那小子回来了,人呢?人呢?”
  江夏一听就知道,来人是杨一清。
  他本就已经抬起来的脚又收了回去,江夏知道杨一清这么晚接到自己回来的消息就跑到逍遥山庄来,肯定是为了肃州城失守的事。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边李如柳的情况都还没有理顺,大明又出了这么一大档子事儿。
  江夏迎着杨一清的声音走过去,人刚到中院就看见杨一清正跳着脚在喊:“江夏,江夏。。。。。。”
  “别喊了,我在这儿。”江夏道。
  杨一清扭头一看江夏,说道:“你小子,看见岳父大人也不行礼?”
  江夏兴致不高,于是摆了摆手道:“好了,我知道你来找我是有正事儿,我们先说正事儿。”
  杨一清没好气地看了江夏一眼,不过神色也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好吧,先说正事。”
  二人走到正厅坐下,下人立刻送来茶水糕点。
  杨一清看江夏一脸疲倦,鞋子还是沾着雨水泥土,于是问道:“刚进屋?”
  江夏点了点头。
  杨一清道:“以你的消息灵通程度,我相信肃州的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江夏再次点头,说道:“知道了,我早就说过严嵩不行,现在换阳明先生去也没用,他毕竟官职太低,无法将陕西军、京营军以及肃州军整合到一起,要想扭转局面,恐怕必须得去个大人物。”
  “是啊,你说的很多。必须要去一个大人物,你若是再不回来,我都准备亲自请命去凉州卫了。”杨一清道。
  江夏看着杨一清,知晓杨一清的意思是什么。他沉默了一会儿后,摇了摇头道:“岳父,我还不能出去。”
  “不能出去?”杨一清眉头皱了起来,道:“还是因为安南国为了生了儿子的那个女人?”
  江夏点头,“如柳如今性命危在旦夕,我不能丢下她出去。”
  杨一清听了以后微微颔首,道:“既然如此,那为父也不逼你,为父明日就跟杨廷和说,我亲自出马。”
  江夏摇了摇头,道:“岳父大人,我绝对不怀疑你领兵打仗的能力。但是这次你若是去了,恐怕也很难挽回局面。”
  “为什么?”杨一清问。
  江夏看着杨一清道:“严嵩此次大败,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不约束京营兵马,以致京营十万大军军纪涣散,最后驰援嘉峪关不及,这才以致嘉峪关被破。
  眼下京营的兵马死伤惨重不说,兵将士气是个最大的难题。一是兵将对严嵩和朝廷有怨气,二是兵将被吐鲁番的大军杀破了胆气。
  这个问题,仅凭你一个人前去,根本就无法解决。”
  杨一清一听顿时怒了,大声吼道:“你不去,我去又这样不行,哪样不行。那你想怎么样?拱手将大明江山送出去?”
  江夏一时间也是语结,说实话,他自己很清楚,眼下最适宜力挽狂澜的人放眼大明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但是李如柳的情况又让他不忍心就这样离开京师。
  江夏想了想后叹息一声,等明日乾清宫议政再说吧。


第四四九章 女人越美,心越毒

  在京师,杨一清并不算是一个消息很灵通的人,所以当他都知道江夏已经回到京师。那么像杨廷和之流,自然也肯定是知道了。
  江夏这么早就从安南国回来了,这让杨廷和有些意外,不过这一次对于江夏回来,杨廷和却有着不同于以往的心情。
  朝堂之中,也许有不少人不是很喜欢江夏。所以口里嘴里老是会说一些江夏这不好那不好的话,故意忽视他曾经创下的许许多多功绩。
  不过故意忽视不代表不存在,江夏从入仕至今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不知道有多少。无论是在民间百姓,文人士子,亦或是在军中,江夏的威望都十分不小。
  如今西北边关被破,吐鲁番和瓦剌联合出兵,气势汹汹好像势不可挡一般。杨廷和无法否认一点,那就是他没有挽回眼前局势的办法。也无法从他杨系一派的人中,找到一个可以挽回眼前局势的好人选。
  思前想后,想后思前。杨廷和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眼下去力挽狂澜的最佳人选就是江夏。
  因为他足够年轻、足够有能力、足够有威望,并且还足够有手段。
  所以听到江夏回来的消息,杨廷和不同于以往的厌恶,然而心中有一股松了口气的感觉。
  在家里想了一晚上睡不着觉,到了后半夜的时候杨廷和做了一个决定。他换了一身衣服,拉开书房的房门走了出去。
  在院子里,杨廷和呼叫了两声:“老向”,但是却没有得到向叔的回答。
  想了想向叔可能没在府里,所以他就唤来府上的一名侍卫,驾着马车送他去了雅竹。
  等确定杨廷和的确离开以后,向叔的房间里面突然十分诡异的亮起了烛光。
  烛光一开始有些昏暗,但很快就变得越来越亮。接着便可以看清楚,房间里面向叔手脚被捆着,全身一丝不挂躺在地上。
  而在身旁,蹲着的是依旧妩媚靓丽,美艳不可方物的刘良女。
  刘良女笑靥如花,手中拿着一把匕首一边擦拭着,一边说道:“向叔,真是好巧呢,你终究还是落到我的手里了。这。。。。。。算不算报应呢?”
  向叔名叫向华强,年轻的时候也是北方黑道之中一个风云人物,只不过是后来惹上大人物被灭了满门,逃命时被杨廷和所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