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帝师-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无两。
  京师人人都谈论着皇族龙探龙头江夏的传奇经历,在京师百姓的眼中,现在的皇族龙探不仅已经可以和锦衣卫、东厂平起平坐,并且隐有超越之势,原因是江夏又升官了。
  江夏本身是正六品的皇娱司司使,按照朱厚照之前的承诺,三天以内抓到采花大盗的人便官升一级。按理说江夏官升一级应该是从五品才对。但是朱厚照下达的圣旨却给了江夏一个正五品的官职。
  区区正五品,无论是对于东厂刘瑾还是对于锦衣卫黄飞跃来说都不算是了不得的品衔,大明文武百官之中,就算是二三品的大员见到他们两个不也得礼让三分?
  可是江夏这个正五品不一样,他的正五品官职是文渊阁大学士。
  众所皆知,内阁便是由五大学士组成。分别为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此五大学士便是所谓的大明阁部,即内阁。
  江夏被封做文渊阁大学士,这即是代表他已经获得了进入内阁的资格。
  内阁是个什么样的地方?相信熟悉大明历史的人都不会陌生。名义上内阁是皇上的顾问团,负责替皇上出主意,分析大事的决断利弊。
  但是自明成祖确立内阁以后,几经发展内阁成员无不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位列三公地位益受尊崇。终大明一朝,内阁一直都是明朝的行政中枢,论权力几可压制六部。
  江夏一下被封做正五品文渊阁大学士,虽然还没得到通知要进入内阁议政,但是就凭这“文渊阁大学士”六个字江夏就等于已经入了内阁班子,同时也有了上早朝的资格。
  对于自己官职的提升和地位的提升江夏并未感觉到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官越大就代表要做的事越多。做的事越多也就是需要承担的责任越大,同时招惹下仇敌的机会也就越大。
  原本江夏因为和刘瑾关系日渐僵化的事就已经有些伤脑筋,如今官职越来越大,恐怕终有一天二人将变得势如水火。
  不过今时今日的江夏早已非当初,即便真的和刘瑾对上他也无需再惧怕。
  当柳树生出嫩绿枝芽,当山顶积雪融化逐露漫山葱葱绿绿,当细雨绵绵不断。。。。。。这一切都代表着冬已去,春已至。
  上午一场小雨刚停,中午便放出暖阳。
  江夏拉着钟彬、韩慕枫他们一起踢了一场足球赛,刚刚洗完澡换了身衣服准备和钟彬他们一起吃饭时豹房的一个豹卫来了。
  豹卫来逍遥山庄自然是朱厚照有事找,听豹卫说的紧急,江夏于是跟钟彬他们打了声招呼以后饭也没吃便跟着豹卫一起出了逍遥山庄。
  在经过前院的时候,江夏无意间听见一名逍遥山庄的护卫说道:“螃蟹叔,你家给我那偏方还真有效,我自从吃过你那几副药以后我这痰饮喘逆之症便已经全好了,厉害啊螃蟹叔。”
  “厉害什么啊,不就是一个偏方嘛,我老家那乡下地方土郎中多,所以偏方不少,以后身子骨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就给你螃蟹叔说说,螃蟹叔看看有没有偏方能帮你。”
  “诶,一定一定,谢螃蟹叔。”
  听到这儿江夏微微皱了皱眉,他和易螃蟹易大叔是偶遇碰上的,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江夏从未探查过易大叔的身份,只是刚才听那护卫和易大叔的对话,江夏觉得这易大叔似乎也并不是简简单单一个卖混沌大叔那么简单。
  不懂中医的人可能不知道那痰饮喘逆之症,其实那跟哮喘差不多,属于极难才能治好的病症。若是一个乡下土郎中的偏方几副药就能把这个病治好,那恐怕那些乡下土郎中早就已经腰缠万贯了。
  江夏心中第一次起心要查一查这位螃蟹叔的真实身份。
  出了逍遥山庄,江夏坐上那豹卫驾来的马车直接到了豹房。进入豹房以后,豹卫直接带着江夏到偏厅等待,据说朱厚照正和几位朝中大臣在正厅议事。
  江夏坐在偏厅凭借过人的耳力也大概能听见朱厚照和那几个大臣的对话,他们商议的内容大致就是开春了,黄河一带几处易发洪水的地方需要加固河堤,以防洪水爆发。
  江夏听后微微点头,觉得这几位官员倒是挺有远见的。
  一旦开春,积雪融化流入河流、春雨绵绵降雨量加大,黄河的水位线会急剧上涨,提前加固黄河河堤预防洪水爆发是十分有必要的事。
  如今朝中因为江夏的原因国库充盈,朱厚照听后也没多说什么,下令拨款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好好加固黄河河堤,以便一劳永逸。
  江夏听见朱厚照的决定后更是心中大为赞赏,直接豪掷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修筑河堤,这位正德皇帝倒也不是像历史典籍上记载的那样昏庸嘛。
  修筑黄河河堤的事有了决定,朱厚照和那几位大臣的谈话也就结束了。几位大臣退下以后朱厚照立刻来到偏厅。
  见到江夏朱厚照兴奋地叫道:“大哥。”
  江夏眉毛一挑,心中顿时升起了戒备。他对这小子再了解不过了,如果热情洋溢如若不是春心荡漾便肯定是有所求。
  “有事说事,省去那些弯来拐去的铺垫。”江夏直接说道。
  朱厚照脸上的热情顿时消散,每次和江夏玩儿心机总是轻易的被他识破,朱厚照走到江夏身旁坐下说道:“大哥,今年大明国库充盈,边关也没发生什么战事,真是好极了。”
  “嗯,然后呢?”
  “然后我觉得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说我一个皇帝整日就在京师呆着,不出去看看如何能够了解黎民百姓的需要,如何能。。。。。。”
  未等朱厚照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说完,江夏轻飘飘的递上一句:“得了吧,想出去玩儿就直说,什么了解黎民百姓的需要,这些话你跟我说我能信吗?”
  “嘿嘿,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大哥你啊。”朱厚照嘿嘿笑道。
  江夏沉吟片刻后对朱厚照道:“其实你想出去走走我没什么意见,不过难就难在朝中那么多的大臣肯定不会同意的,这个得你自己想办法了。”
  “我自己想办法?我叫你来就是想要你给我想办法的,除了你还有谁能想到让我出巡的好借口?”
  江夏双眼一翻,干瘪瘪地扔回去八个字给朱厚照:“没办法,自己想办法。”
  “大哥。。。。。。”朱厚照可怜巴巴地看着他,双手抓着他的衣袖,声音悲怆地说道:“你是不知道啊,我从小到大得以离开京师的机会少之又少,登上帝位以后就更不用说了。世人都道我是九五之尊的帝王,其实我就是个笼中的小麻雀,我。。。。。。”
  朱厚照说着说着似乎还真带出了情绪,搞得江夏心里麻麻的,他终于忍不住一甩衣袖道:“哎呀哎呀,好了好了,我替你想想办法。若是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想到办法了通知你。”
  “大哥。。。。。。”朱厚照再一次抓着他的衣袖道:“兄弟可全靠你了。”
  江夏看了一眼朱厚照那犹如深闺怨妇一般的眼神,禁不住整个人抖了一下,鸡皮疙瘩掉一地,赶紧离开。
  还道是有什么要事,原来是想出宫游玩。江夏心中想着,过年的时候自己在安南所以没能回到家,这一次其实倒还真可以带着如霜、念奴她们两个一起去江南游玩一下,顺便可以去给师父他老人家拜个年。
  想到这里,江夏开始认真地思考起如何说服朝臣让朱厚照出行的事了。
  思考了一路,江夏突然感觉马车停了,掀开马车的帘布一看,原来竟是已经回到了逍遥山庄。
  江夏跳下马车以后摆摆手让那负责送他的豹卫回去,刚刚跨进逍遥山庄的大门江夏就看见了尹娇娇、尹诗琴以及尹清雪三姐妹。
  她们三个正和钟彬一起坐在坝子右侧凉亭的石桌旁边,三姐妹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十分焦急,江夏心中暗想这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果然,钟彬眼尖第一个看见了江夏,他伸手指了指。
  尹娇娇她们三姐妹立刻转头过来看向江夏,四人立刻起身走过来,尹娇娇第一个开口叫道:“江大哥,救救我爹,救救我爹。。。。。。”
  “你爹怎么了?”江夏问。
  “爹他被两淮盐提举给抓了,说他贩卖私盐。但实际上是爹发现两淮盐商多数都在贩卖私盐,他不想同流合污再沾私盐,所以就想要退出。但是最后却被他们陷害。。。。。。”尹诗琴焦急地说道。
  ps:小钟彬,盟主盟主。。。。。。么么哒。。。。。。


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闹朝会(上)

  “盐”对于尹天豪来说就是永远都脱不离的一个字。
  他从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寒冬天里几近让自家女儿饿死的灶户,然后靠着铤而走险贩卖私盐成为永宁府首富之家,如此一段经历不得不说也带着传奇性的色彩。
  而也是因为盐,他险些死在了永宁府,幸亏最后做出正确的抉择他才得以全身退出云南盐务圈子来到了京师。
  可是令江夏没有想到的是,如今他再一次因为盐而身陷囫囵。
  两淮盐政的水有多深江夏不用去探究,仅仅凭借小小云南盐务的巨大牵涉就能窥得一二。那么深的水,即便是江夏也不敢轻易去掀起风浪,因为那牵涉了太多太多人的利益。
  别说是江夏,就算是江夏加上刘瑾加上张永加上黄飞跃也不一定能够掀翻整个两淮盐务的既得利益体。
  送走了尹家三姐妹以后,江夏和钟彬一起到后花园的凉亭里坐下。
  钟彬沉默着没有说话,而江夏也是踱步来回皱眉不展。
  如今江夏主要不确定的是尹天豪被抓一事究竟是冲着谁来的,仅仅是尹天豪想要退出,其实是不应该遭受到报复的。
  正常推论他这一次被抓最大的可能是两个,一是云南盐税案中落马的官员体系里有人想要帮他们报仇,所以出手陷害尹天豪。二是有人知道尹天豪和江夏之间的亲密关系,所以借着陷害尹天豪而引出江夏。
  过了好一会儿钟彬才开口说道:“人要救,不过你最好不要参与。”
  江夏想了想后摇头道:“恐怕不是我想不参与就可以不参与啊,这一次尹老爷的事或多或少都有暗箭是对着我射来的。”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牵涉也就越大。我本想做个混吃等死的富家翁,结果却走一步被逼一步。既然这样,那干脆我就做个让你们一看到就害怕的人。”江夏自言自语道,只不过他的自言自语声音不低,钟彬听后颇为担忧地抬头看着江夏。
  江夏对钟彬说道:“你告诉尹家三姐妹,这次的事我江夏管了,我会替她们做主的。”
  钟彬点了点头,沉默好一会儿才又吐出两个字:“小心。”
  江夏微微颔首。
  送钟彬离开以后,江夏让人通知耿中秋到逍遥山庄来见自己。他让耿中秋借用皇族龙探的信鸽传飞鸽传书给扬州那边,看看能不能表明尹天豪和自己的关系,让扬州那边先把尹天豪给放了。
  耿中秋立刻照做。
  另外一边,江夏也给朱厚照出了一个可以让朝中群臣同意他南巡的计策,只不过这个计策需要十数天的准备而已。
  在这十数天的准备时间里,江夏接到扬州分部那边皇族龙探的回信,打开那回信一看,上面简单说了一下皇族龙探的人去和两淮盐课提举司的人沟通一下。最后亮出江夏的名字,却被告知“不知江夏是何人。”
  看到回复过来的这个消息,江夏顿时乐了。
  两淮盐政的人果然有意思,如此威武霸气的回复恐怕整个大明也就两淮盐政的人胆敢如此吧。
  在大明,兴许出了京师地方的平民老百姓还不是很清楚“江夏”这个名字。但是在大明官场之中,大明上上下下还有谁不知道皇帝宠臣江夏的鼎鼎大名?
  仅仅将云南上下官员连根拔起一事,已经足以让整个大明官员记住“江夏”这个名字。现在两淮那边回复“不知江夏是何人”这无疑就是**裸地打脸,并且是刻意的打脸。
  不过这恰好就是江夏所需要的,他之所以让皇族龙探发去和两淮盐课提举司沟通为的并不是想让两淮盐提举看他的面子放了尹天豪,而是他想借此看一看两淮盐提举的态度。
  现在这样的态度,江夏就明白了这次这件事还真是冲他来的,尹天豪只不过是他们故作姿态弄过去的一只棋子而已。
  江夏将纸小心翼翼地折好,然后低声自言自语道:“好啊,既然要玩儿,那咱们这一次就玩儿一把大的。”
  另一边,东厂衙门里面。
  刘瑾将手中的一张纸拍在桌上沉喝了一声,“糊涂!”
  “咱家是要他们悄无声息的引江夏入套,他们这样一回答不全都露馅儿了吗?”刘瑾眉头皱着,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江夏这人不简单呐,若是咱家没猜错他这是故意在试探两淮盐课提举司的人呢,那群傻瓜,居然江夏一试就上当了。不过现在既然已经摆在明处了,那就做到底。
  江夏,咱家到是想看看你是不是也敢像对付云南那帮子人那样对付两淮盐政的人,若是你真这样做了,那咱家也对你写个‘服’字。”
  清晨,天刚朦朦亮。
  江夏还躺在床上,怀中抱着崔如霜。
  早就已经穿好衣服起床的崔念奴摇了摇江夏,柔声道:“相公,朝服、洗漱用品、早饭都已经准备好了,快点起床吧。”
  “啊?唔唔……不要,不要起床。”说着,江夏把埋在如霜两胸之间的头往里面拱了拱,然后抱着崔如霜的手紧了一下。
  崔念奴这一阵柔声呼喊没有叫醒江夏倒是将崔如霜给叫醒了,崔如霜伸出玉璧一脸柔情地抚摸了一下江夏那头长发,她低声说道:“相公,你今天要上早朝,快点起床了……”
  “早朝?”江夏喃喃叫了一下这两个字,然后整个人一下坐起身来。
  他迷迷糊糊地说道:“朱厚照那个臭小子,若不是为了他本少爷至于这么早起床吗?打他一百三十八下屁股!”
  说话间,崔如霜扶着他坐直了身体,念奴为他穿好了鞋。在给他穿衣服的时候,江夏迷糊之间摸着崔念奴的脸亲了亲她的小嘴。
  虽然江夏在三人呆在一起时经常做这样的事,但不出意外,念奴又想平常一样脸红了。
  在崔如霜和崔念奴的服侍下江夏洗漱完毕,然后走出房门。
  刚到大厅准备好了早饭的上官紫月便叫道:“老爷,这边用膳。”
  江夏还没完全醒来,他迷迷糊糊地走到上官紫月跟前,伸出双手便抱着上官紫月,喃喃说道:“紫月,你又变漂亮了。”
  上官紫月一下愣住了,直到江夏放开她时她还没回过神来。而江夏却还揉了揉自己的胸口道:“紫月,你胸胸又变大了,顶的老爷好痛啊。”
  “江夏!”看见这一幕的崔如霜冷喝了一声。
  江夏立刻惊醒,他回头看了崔如霜一眼后惊声叫道:“哎呀,糟了,我上早朝要迟到了。”
  江夏说着就往房外跑,一边跑一边说道:“早膳就不吃了,你们吃吧,老爷我上完早朝立刻回来。”
  一路飞奔出了逍遥山庄,江夏气喘吁吁,心有余悸地说道:“好险好险,占占紫月的便宜竟然被如霜看见了,还真是虎口脱险啊……”
  “‘虎’口脱险,这四个字怎么就让我觉得这么的贴切呢?”
  山庄门外,早已套好马车的韩慕枫正在等待。江夏一下跳到马车上去,没用说话韩慕枫便带着江夏往皇宫驶去。
  这是江夏第一次上早朝,所以有很多规矩还不是很懂。
  到左掖门的时候文官已经开始排位,江夏因为最后到所以排在了最后面。入了太和殿以后江夏看见了左前方第一位的靳贵,以及跟在靳贵旁边的曹元。
  这两个都是熟人了,江夏直接从最后面一位跑到靳贵旁边笑着打招呼:“靳大人,好久不见啊。”
  靳贵一看是江夏于是微微笑了笑,还没开口说话呢站在曹元后面第三个位置上的一个老臣子不悦地说道:“哪里来的小子?不懂规矩就先回去学两年规矩了再来,自己该站哪个位置不清楚吗?”
  江夏一听顿时有一种出门遭狗咬的感觉,他回头看向那老臣子说道:“我是不懂规矩,但是大人你难道不知道别人在说话的时候随意插话也是个失礼之行吗?”
  “竖子大胆,太和殿上竟敢出言不逊?如此长幼不分、尊卑不分,一看就知是家教不严门风败坏,真不是何种父母才教导出如此不可雕琢之朽木。”
  江夏是个弃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他一直很想知道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会遗弃自己,所以父母二字在他心中是一个禁忌。
  他可以默默的恨他们,怨他们,想他们,念他们。但就是容不得别人说他们。
  江夏看了一眼这个老臣子,若不是见他年纪太大恐怕他一伸手就煽他耳光了。
  江夏张张嘴正准备说话时,突然御前近侍长呼一声:“皇上驾到……”
  文武百官下跪,这老臣也准备跪下,但是江夏却一把将他拎起来大声说道:“大人,皇上来了,我们还在当着皇上的面把话说清楚,咱们究竟是谁对谁错!”
  文武百官面前,太和殿上,皇上入殿而不行礼,反而要先把对错论清楚?
  百官看着江夏和那惊呆了的老臣都愣了愣,那老臣恐怕也没料到江夏如此大胆,诺诺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你……你不要命了?”
  江夏冷冷说道:“是啊,言伤吾父吾母,我就算死也拉你垫背。”
  老臣吓的脸都白了,自己无意间惹着了一个疯子……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闹朝会(下)求订阅

  朱厚照一上朝就愣住了,只见江夏手中把老御史韩文清胸前的衣襟揪着不放开,一副你欠我三千两没还的模样。
  御史一职相信不少人都清楚是干嘛的,风闻上奏,弹劾百官是他们的职责。说白了,就是专门打人小报告的人。
  当然,他们也不仅仅弹劾文武百官,同时也会大胆向皇上进言。只不过大明不像宋朝那样言官言论相对自由,在大明文官上有东厂、锦衣卫,所以说话也不敢太放肆。
  像韩文清这样的老臣子朱厚照其实平日里也十分讨厌,老是倚老卖老,动不动就说他这个不能做,那个有违祖制。这下一看江夏对韩文清发难了,朱厚照心里暗笑了一声,然后坐到龙椅上清声问道:“两位爱卿,太和殿上见朕前来不行跪拜之礼反而这样站着成何体统?究竟所为何事?”
  “皇上,替老臣做主啊。”韩文清深知早着先机的道理,于是抢先开口。
  韩文清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道:“皇上,此子不识站位之序,胡乱站到了礼部尚书靳大人身旁,老臣身为御史有弹劾百官风闻上奏之责。老臣只不过是好心出言指点,谁知他却对老臣出言不逊,并且抓住老臣不让老臣给皇上行礼。”
  韩文清一番话倒是说的颇为讲究,他先是说了江夏不识站位之序胡乱站位,其实就是指责他僭越。然后他又点明自己的身份有风闻上奏之责,并且还说了自己是好心指点。
  这样一听,似乎无论于公于私错的都是江夏。并且最后还说了江夏抓着他不让他行跪拜之礼,更是暗示江夏不尊重皇上。
  武将凶之以刀兵,文官利之于口舌。韩文清不愧是老御史,这一份口舌功夫果然厉害。
  朱厚照听后微微颔首,然后看向江夏问:“江夏,是这样吗?”
  韩文清初一听江夏这个名字还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紧接着他便反应过来。
  江夏?难不成是那个皇族龙探的龙头?刚刚抓到采花大盗被封为正五品文渊阁大学士的江夏?
  韩文清惊诧地看着江夏。
  江夏一抱拳对朱厚照说道:“回禀皇上,御史大人所言非虚,但亦非事实的全部。
  首先,微臣并非是不识站位之序,而是因为靳大人乃是微臣师父李东阳的好友,微臣只是上前以后辈晚生的身份来给他打个招呼行礼而已。这一点,靳大人可以作证。”
  说完,江夏看向靳贵。
  朱厚照和韩文清也一起看向靳贵。靳贵无奈地笑了笑,他早就猜测江夏会来这么一招,果不其然他还真把他拉下水了。
  一边是江夏,一边是韩文清,如何取舍靳贵心中自然清楚。
  靳贵点点头道:“启禀皇上,江夏所言未有半分虚假。”
  这的确也是事实,所以靳贵说起来也没什么压力。
  听见靳贵证实了这一点,江夏顿时轻轻抖了抖衣袖,清了清喉咙道:“皇上,事实已经清楚。微臣并非是不识站位之序,而是御史大人以为微臣不识站位之序。
  御史大人不分青红皂白便对微臣一阵呼喝,然后更是指责微臣家教不严,言辞伤及微臣之父母,所以微臣才要求让御史大人和我一起当着皇上的面说清楚整件事。
  御史大人身为一名御史,如他所说身肩风闻上奏弹劾百官之责。但正是因为御史大人身负这样的一个职权,所以更加应当详查事实始末,做到言之有实,言之有据。
  若是不问青红皂白,随自己喜好和偏见就胡乱弹劾他人,那么置朝廷威仪何顾?置文武百官尊严何顾?
  如是御史皆都如此,那么朝中百官将会和朝廷离心离德,不肯再卖力为江山社稷付出。届时大明江山社稷又如何得以进步?”
  江夏一长段话说完,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